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Z 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pdf

    • 资源ID:1408900       资源大小:862.03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Z 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pdf

    1、90( -ICS 13.100 C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297 2017 职业 健康促进 技术 导则 Guidelin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2017 - 09 - 30 发布 2018 - 04 - 15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Z/T 297 2017 I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

    2、业病防治院、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国家电网国网 吉林 省 电力 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本标准起草人:李朝林 、 杨径 、 李霜 、 赵容 、 宋立崧 、 李建国 、 丘创逸 、 孙成勋 、 徐金平 、 何家禧 、张键 、 史晓祎 、 刘慧田 、 林铮 、 朱晓玲 、 周伟 、 李红彦。GBZ/T 297 2017 2 职业 健康促进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 职业 健康促进的目 的和基本原则、基本内容、步骤与方法、 及相关伦理。 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和 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机构开展 职业 健康促进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3、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Z/T 224界定的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文件 。 3.1 需求 评价 demand evaluation 通过系统收集工作场所各种与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明确或推测与某种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及性的过程,从而为确定 职业 健康促进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3.2 健康干预 health intervention 针对健康问题或健康危险因素而开展的一系列

    4、有组织、有计划的信息传播和教育活动,目的是促使工作环境、目标人群的行为生活方式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保护员工健康,提高员工健康水平,推动社会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3 效果 评 价 effect evaluation 对 职业 健康促进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完成结果进行测量,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判定健康促进项目是否完成了预定目标及完成程度。 GBZ/T 297 2017 3 4 目的和基本原则 4.1 目的 指导用人单位创建健康、安全和清洁的工作环境,将健康促进工作融入到管理体系和组织文化中,促进劳动者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并使 职业 健康促进的积极影响延伸到社区。 4.2 基

    5、本原则 应坚持领导层支持、员工参与、多部门合作、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 基本内容 5.1 建立安全 、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5.1.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有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低温、非电离及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白僵蚕孢子、枯草杆菌蛋白酶等)和工效学因素(过度用力、不良体位、重复动作、搬举重物等)。 5.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 : a) 消除或替代: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从根本上消除或替代职业病危害因素,实现自动化操作。 b) 工程控制:采用防尘、

    6、防毒、减振降噪、防暑、防寒、防湿、防非 电离及电离辐射等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或降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强度。 c) 行政管理:通过建立和健全企业制度和政策,对员工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加强对机器设备和防护设施的维护,建立合理的工作作息制度,实施卫生保健措施,确保良好的管理效果。 d) 个体防护:当采取上述措施仍未达到控制效果时,为劳动者配备和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5.2 建立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5.2.1 工作场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安排不当、组织文化不良、管理方式不佳、基本权利得不到落实、轮班工作、缺乏对工作 -生活平 衡的支持、缺乏处理心理健康、

    7、疾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失业等。 5.2.2 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建立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态度、道德和价值观,减少员工情感和心理压力等,建立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5.3 充分利用个人健康资源 GBZ/T 297 2017 4 企业为员工创造支持性环境(卫生服务、信息、资源、培训机会),使员工改善或保持健康的个人生活方式,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5.4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包括企业将自身所从事的活动、专业知识和其他资源提供给所在地的社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影响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身 心健康。 6 步 骤与方法 6.1 组织动员 6.1.1 倡导健康促进活动 动员企业

    8、和员工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了解管理层和员工的价值观,争取企业管理人员、工会领导等的支持。 6.1.2 做 出承诺 企业最高管理者做出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承诺,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工作经费、人力资源的需求。 6.1.3 信息传播 将签署承诺的内容传达给所有的员工及其代表,并使相关信息在工作场所内外传播,动员员工积极参与。 6.2 资源整合 6.2.1 机构建设 用人单位应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健康促进委员会,负责领导本单位的健康促进工作 ,并承诺开展 职业 健康促进工作。成员由用人单位负责人、生产、卫生、安全、环保、质量、人力资源和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和员工代表等人员组成。 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的规模

    9、、性质设置(指定)机构,并配备专 /兼职管理人员负责 职业 健康促进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在小企业,可外请专家或志愿者参与。 6.2.2 组织资源 应通过资源整合,为健康促进委员会提供活动的场所、时间、经费等必需的资源保障。 6.2.3 组织活动 健康促进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 1次专题会议部署健康促进工作 ,每年至少组织开展 2次以上 职业 健康促进活动。 GBZ/T 297 2017 5 6.3 需求 评价 6.3.1 用人单位和员工的现状 评价 现状 评价 需求根据企业的目前状况、规模的大小和复杂性确定。通常应收集员工的人口信息、疾病损伤数据(包括工作场所有关的伤害和疾病、短期和长期残疾)、人

    10、员离职率、投诉,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问题、生产率数据等基础数据;同时还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工作压力、非工作相关的压力源和个人的健康行为 ,以及他们担心的作业环境或在他们的社区内的伤害等问题 , 见附录 A。 6.3.2 用人单位和员工所需求的未来条件和结果 评价 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评审,学习良好实践的案例或关 于良好实践的建议,了解和 评价 用人单位和员工关于如何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健康的想法和观点,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 ,要确保为女性和男性提供相同信息的机会 ,见附录 B。 6.4 需求排序 6.4.1 工作场所当事人 应 包括经理、员工和员工代表的观点

    11、和需求。 6.4.2 按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6.4.3 结合难易程度、风险、 科学性、 可能性、相对成本等实际问题综合考虑的需求。 6.5 行动计划 6.5.1 以优先确定的需求和问题为基础,制定 3 年 5 年 职业 健康促进活动计划,内容包括短期、中期、长 期目标,政策,活动预算,时间表,职责分工和 评价 方法。 6.5.2 根据 3 年 5 年 职业 健康促进 活动计划,每年都必须制定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包括所需的预算、设施和资源,项目的 内容、项目的 产出、项目的推广计划,以及培训和 评价 计划。 6.5.3 按年份次序处理优先顺序项目。 6.6 干预行动 6.6.

    12、1 根据行动计划里所包含的职责和内容,将行动计划付诸实践。 6.6.2 实施干预的内容包括工程控制、 行政管理、 正确配备和使用个 体 防护 用品 、戒烟活动、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 采取 健康生活方式等。 6.6.3 对员工和管 理者实施关于 工作 环境 职业病危害 因素、项目的资源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6.6.4 争取相关部门和社区组织的外部帮助。 6.7 综合评价 GBZ/T 297 2017 6 开展综合评价,可了解项目的开展情况,获得经验和教训并适时地获得反馈。综合评价包括 : 6.7.1 基线数据 评价 评价 :项目开展前收集基线数据,明确工作场 所相关信息,进行需求评

    13、价 。 6.7.2 过程 评价 评价 :通过过程 评价 ,及时 掌握 项 目 的实施情况,包括活动 效果 、参与者满意度、项目执行质量、需要改善的问题,以及谁是项目的受益者等。过程 评价 评价 应解决以下问题: 计划执行情况;干预措施 是否覆盖拟定的目标人群;实际接受干预措施的目标人群所占的比例;目标人群接受干预措施的情况;目标人群的满意程度。 6.7.3 效果 评价 评价 :根据健康促进委员会制定的目标,确立每一项目活动的指标,从而对项目活动的短期或长期效果和预期的目标进行 评价 评价 。项目活动的指标可包含员工的意识、知识、信仰、技能和参与行为、意外损伤比例、吸烟率和企业的环境及政策改变等

    14、信息。长期效果 评价 评价 旨在改善员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况,对风险因素、发病率、死亡率、伤残、公平程度和生活质量是否在干预措施推行后有所改变加以 评价 。长期 效果 评价 评价 可以包括员工健康状况和工作场所环境的改善 ,见附录 C。 6.7.4 综合评价 应考虑 所有参与者在项目 干预行动 中的 反应 因素, 每 两 年一次 ,见附件 D。 6.8 持续改进 通过综合评价,发现未达到计划提出的需求目标的原因,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为今后的项目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也为新的活动计划奠定基础。 7 健康促进伦理 在健康促进活动中,应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 用工 方式,全员自愿参与原则。

    15、注意当事人参与 评价 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所得资料的保密性。相关工作人员应不受第三方影响,不涉及利益冲突,不隐 瞒评价结果。 GBZ/T 297 2017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用人单位 职业 健康促进需求 评价 调查问卷 用人单位 职业 健康促进需求 评价 调查问卷 , 见图 A.1。 用人单位 职业 健康促进需求 评价 调查问卷 省(市)编码 企 业 编 码 用人单位名称: 地 址 : 邮 编 : 电 话 : 法 人 代 表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图 A.1 用人单位 职业 健康促进需求 评价 调查问卷 GBZ/T 297 2017 8 图 A.1 (续 ) 填表说明 1.

    16、请在填写调查表之前,认真阅读填表说明,明确调查表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2. 请用圆珠笔或签字笔认真填写,将选择的答案前的数字填写 在问题右侧的方框内。每个方框内只能填写一个数字,字迹要求清晰、准确。 3. 以下题目中的选择题,请在选项前的数字上打“”;对于填空题,请将结果写在横线部分,所有涉及到数字的,均填写整数,采用“四舍六入五成双”原则进位。 注意问卷中的逻辑跳转(黑体字)。 4. 以下就部分问题涉及到的概念说明如下: 第 1.2 题:所属行业编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 2011)填写,编码填至行业代码的小类,为四位数字。 第 1.3 题:企业规模划分依据国家统计上大

    17、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 大型企业:从业 人员数 20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为 40000 万元及以上。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 300-2000 人,销售额 3000-30000 万元,资产总额为 4000-40000 万元。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数 300 人以下,销售额 3000 万元以下,资产总额 4000 万元以下。 第 1.4 题:企业卫生相关人员按照企业管理人员统计。 “流动人员”是指外出就业一个月及其以上,且户口不在当地的工业企业从业人员。 第 1.5 题: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

    18、 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第 1.6 题:生产工艺是指主要产品制造过程的生产工艺流程 ,遇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流程部分请用红色三角形标注;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请用红色笔标注。 第 2.1 题: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 生产性粉尘、有毒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

    19、有害因素,如甲醛、苯、甲苯、铅烟、汞、石棉粉尘、矽尘等化学因素,噪声、高温、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炭疽、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生物因素。 第 2.2 题:卫生保健机构包括卫生室(所)、医务室(所)和医院。 第 2.4 题: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职业 GBZ/T 297 2017 9 图 A.1 (续 ) 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健康监护包括职业 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第 3.1 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指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等疾病。 传染病指肝炎、

    20、结核、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 疾病等 。健康生活方式指戒烟限酒、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和心理平衡等。 第 3.3 题:集中培训是指不同规模的集体培训。 第 4.2 题:替代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代替高毒的原料,用先进的工艺方法替代落后的工艺方法,用自动化生产替代手工操作等; 隔离或封闭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进行隔离或物理屏蔽; 局部通风包括局部排风和局部送风; 全面通风指对整个生产车间进行通风换气; 清洁生产是 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其包括两个全过程控制,即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

    21、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个人职业病防护指使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如使用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靴等。 第 5.1 题:急性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如急性苯中毒、急性氨中毒、急性氯气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第 5.3 题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劳动所发生的或与之相关的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亦属于工伤。 GBZ/T 297 2017 10

    22、 图 A.1 (续 )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1 用人单位类型: 110.国有 120.集体 130.股份合作 140.联营 150.有限责任公司 160.股份有限公司 170.私营 200.港、澳、台商投资 300.外商投资 190.其他 1.2 所属行业: 1.3 规模: 1.大型企业 2.中型企业 3.小型企业 4.隶属于大型企业的小企业 1.4 用人单位人员构成情况: 男 女 管理人员 总数 专职卫生人员 兼职卫生人员 工人 总数 流动人员 1.5 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员工 流动人员 1.6 生产工艺简述 另附生产 工艺简述及生产工艺流程图

    23、,并在生产工艺流程图中注明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产生环节。 1.7 原料、辅料、中间品、副产品和产品情况 另附原料、辅料、中间品、副产品和产品一览表,主要包括化学名称、用量 /产量等信息。 GBZ/T 297 2017 11 图 A.1 (续 ) 第二部分:职业卫生管理 2.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车间 工段或岗位 主要职业病危害 因素 员工接触总数 (人) 流动人员接触总数 (人) 2.2 企业是否设置了以下部门? 2.2a 设置卫生保健机构 1.是 2.否 2.2b 设置职业卫生相关部门 1.是 2.否 2.3 用人单位配置卫生保健相关人员 人,职业卫生相关人员 人, 用人单位配置专职

    24、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人,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人。 2.4 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有: 2.4a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是 2.否 2.4b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1.是 2.否 2.4c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是 2.否 2.4d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是 2.否 2.4e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是 2.否 2.4f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是 2.否 2.4g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1.是 2.否 2.4h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是 2.否 2.4i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是 2.否 2.4j 职业病

    25、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1.是 2.否 2.4k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是 2.否 2.4l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是 2.否 2.4m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1.是 2.否 2.4n 其他(请列出) 2.5 用人单位是否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1.是 2.否 (跳到 2.7) 2.6 自 年 月 日以来, 应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点数 个,实际检测 个,合格 个 2.7 自 年 月 日以来是否有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或技术改造项目? 1.有 2.无 (跳到 2.9) 2.8 最近 3 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情况 年 年 年 预评价项目 (项) 控制

    26、效果评价项目(项) GBZ/T 297 2017 12 图 A.1 (续 ) 2.9 最近 3 年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年 年 年 员工 流动人员 员工 流动人员 员工 流动人员 上岗前 体检 情况 应检人数 实检人数 检出禁忌 证人数 在岗期间体检情况 应检人数 实检人数 检出疑似 职业病人数 离岗前体检 情况 应检人数 实检人 数 检出疑似职业病人数 2.10 最近 3 年职业培训情况 上岗前培训情况 在岗期间培训情况 应培训人数 实培训人数 应培训人数 实培训人数 年 员工 流动人员 年 员工 流动人员 年 员工 流动人员 a b 2.11 最近 3 年 请病假及医药费报销情况 请病假 医药

    27、费报销(元) 人数 天数 年 员工 流动人员 年 员工 流动人员 年 员工 流动人员 GBZ/T 297 2017 13 图 A.1 (续 ) 第三部分:健康教育情况 3.1 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的培训知识内容有: 3.1a 职业卫生 1.是 2.否 3.1b 职业安全 1.是 2.否 3.1c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1.是 2.否 3.1d 传染病防治 1.是 2.否 3.1e 心理健康 1.是 2.否 3.1f 健康生活方式 1.是 2.否 3.1g 其他(请列出) 3.2 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内容有: 3.2a 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标准 1.是 2.否 3.2b 岗位操

    28、作规程 1.是 2.否 3.2c 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危害后果、防护 1.是 2.否 3.2d 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1.是 2.否 3.2e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是 2.否 3.2f 其他(请列出) 3.3 用人单位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有: 3.3a 集中培训 1.是 2.否 3.6e 宣传小册子 /单 1.是 2.否 3.3b 广播 1.是 2.否 3.6f 网络 1.是 2.否 3.3c 宣传栏 1.是 2.否 3.6g 咨询 1.是 2.否 3.3d 宣传画 1.是 2.否 3.6h 其他(请列出) 3.4 集中培训多长时间一次? 1.不超

    29、过 6 个月 2. 7-12 个月 3. 1 年以上 4.不定期 GBZ/T 297 2017 14 图 A.1 (续 ) 第四部分:职业病防治情况 4.1 用人单 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告知方式有: 4.1a 合同告知 1.是 2.否 4.1b 上岗前培训 1.是 2.否 4.1c 职业病危害告知栏 1.是 2.否 4.1d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1.是 2.否 4.1e 高毒物品告知卡 1.是 2.否 4.1f 其他(请列出) 4.2 用人单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 4.2a 替代 1.是 2.否 4.2b 隔离或封闭 1.是 2.否 4.2c 局部通风 1.是 2.否 4.2d

    30、 全面通风 1.是 2.否 4.2e 清洁生产 1.是 2.否 4.2f 减少接触时间 1.是 2.否 4.2g 健康教育与培训 1.是 2.否 4.2h 个人防护 1.是 2.否 4.2i 医疗保健 1.是 2.否 4.3 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防护用品有: 4.3a 防尘口罩 1.是 2.否 4.3f 防护靴 1.是 2.否 4.3b 防毒口罩 1.是 2.否 4.3g 防护服 1.是 2.否 4.3c 耳塞、耳罩 1.是 2.否 4.3h 安全帽 1.是 2.否 4.3d 手套 1.是 2.否 4.3i 安全带 1.是 2.否 4.3e 防护目镜 1.是 2.否 4.3j 其他(请列出)

    31、4.4 最近 3 年职业病的发病情况 职业病(例) 尘肺(例) 职业中毒(例) 噪声聋(例) 其他 总人数 流动 人员 总人数 流动人员 总人数 流动 人员 总人数 流动 人员 总人数 流动人员 年 年 年 GBZ/T 297 2017 15 图 A.1 (续 ) 第五部分:急性职业中毒、工伤发生情况调查 5.1 最近 3 年企业是否发生过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 1.是 2.否 (跳到 5.3) 5.2 过去三年内企业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情况 中毒物质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总人数 流动人员 总人数 流动人员 年 年 年 5.3 最近 3 年是否发生过工伤事故 ? 1.否 (跳到 5.5) 2.是

    32、5.4 最近 3 年工伤事故发生情况 事故名称 受伤人数 死亡人数 总人数 流动人员 总人数 流动人员 年 年 年 a 5.5 请叙述急性职业中毒和工伤事故原因及损失情况(包括经济方面和缺勤天数) ? GBZ/T 297 2017 16 图 A.1 (续 ) 第六部分:职业卫生与健康促进经费 6.1 最近 3 年职业卫生投入经费 万元,其中用于监测 万元,体检 万元 6.2 最近 3 年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经费总额 万元 用于防护设备 万元 用于设备维修 万元 用于个人 防护 万元 6.3 最近 3 年 健康促进经费投入 经费总额 万元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调查员: 审核员: GBZ/T 297

    33、2017 1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职业 健康促进(员工)需求 评价 调查问卷 开展 职业 健康促进对 人 员进行需求 评价 , 见图 B.1。 表 B.健康促进(员工)需求 评价 调 查问卷 企 业 编 码 个 人 编 码 用人单位名称 所属部门或车间 您属于 管理人员 生产工人 工种 岗位 其他(请列出) d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图 B.1职业 健康促进(员工)需求 评价 调查问卷 GBZ/T 297 2017 18 图 B.1(续) 填表说明 1、请在填写调查表之前,认真阅读填表说明,明确调查表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2、请用圆珠笔或签字笔认真填写。 3、题目中的选择题,请在选

    34、项前的数字上打“” ;对于填空题,请将结果写在横线上,所有涉及到数字的,均填写整数,采用“四舍六入五成双”原则进位。请注意问卷中的逻辑跳转(黑体字)。 4、所涉及概念的说明: 第 1.3 题:本调查表中的“ 流动工人”是指外出就业一个月及其以上,且户口不在当地的工业企业从业人员。 第 1.6 题: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包括文盲、小学肄业和小学毕业;初中包括初中肄业和初中毕业;高中及中专包括高中、中专、中技肄业和毕业;大专包括大专肄业和毕业;大本及以上指大学本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等。 第 2.1 题: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生产性粉尘、有毒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在作

    35、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甲醛、苯、甲苯、铅烟、汞、石棉粉尘、矽尘等化学因素,噪声、高温、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炭疽、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生物因素。 第 2.3 题: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第 4.5 题:吸烟指一生中连续或累计吸烟 6 个月或以上者,否则为不吸烟。 第 4.8 题:锻炼指规律性进行每次超过 20 分钟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各种活动。 GBZ/T 297 201

    36、7 19 图 B.1(续)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1 性别: 1.男 2.女 1.2 民族 1.3 是否是流动工人? 1.是 2.否 1.4 出生日期 年 月 1.5 婚姻状况: 1.已婚 2.未婚 3.丧偶 4.离婚 1.6 文化程度: 1.小学及以下 2.初中 3.高中及中专 4.大专 5.大本及以上 1.7 户口所在地(请填写到区县级) 1.8 月平均收入 (1) 1000 元 (2) 1000 2000 元 (3) 2000 3000 元 (4) 3000 4000 元 (5) 4000 元 5000 元 (6) 5000 元 1.9 您的工龄? 年月 1.10 在目前岗位工作时间?

    37、 年月 第二部分:职业卫生情况 2.1 职业史(从目前的岗位追溯,变动原因填写选项前的数字) 起止年月(某年某月) 单位 岗位 接触的主要职业 病危害因素 变动 原因 开始年月 离开年月 变动原因: 1.患病 2.存在有害因素 3.转(换)岗 4.劳动量大 5.厂方 辞退 6.其它 2.2 与本企业签订的是何种劳动合同? 1.未签订合同 2.永久性合同 3.定期续签合同 4.临时性合同 2.3 您目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 1.是 2.否 2.4 企业是否为您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1.是 2.否 2.5 您得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有哪些?(可多选) 1.合同告知 2.上岗前培训 3.职业病危

    38、害告知栏 4.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5.高毒物品告知卡 GBZ/T 297 2017 20 图 B.1(续) 6.其他方式 2.6 您每周工作几天? 1.不超过 5 天 2. 6 天 3. 7 天 2.7 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1.不超过 8 小时 2. 9-10 小时 3. 11-12 小时 4. 12 小时以上 2.8 您对现有劳动条件满意吗? 1.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很不满意 2.9 您所在的作业岗位是否设置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1.是 2.否 2.10 您认为您所在的作业岗位是否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1.不知道 2.不用佩戴 3.应该佩戴 2

    39、.11 企业是否为您发放了个人防护用品 ?(回答“否”者跳到第三部分) 1.是 2.否 2.12 您是否按要求佩戴了企业发放的个人防护用品? 1.是 2.否,请写出不佩戴原因: 第三部分: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认知情况 3.1 您知道职业病防治法吗? 1.不知道 2.知道,但不了解具体内容 3.一般了解 4.比较清楚 3.2 您认为什么是职业病? 1.不知道 2.劳动者所患疾病 3.工作相关疾病 4.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3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好”,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1.不知

    40、道 2.正确 3. 不正确 3.4 “毒物可以通过吸入、食入和皮肤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1.不知道 2.正确 3.不正确 3.5 您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1.不知道 2.没病 3.没 有残疾 4.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3.6 您认为下列哪个是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 ? 1. 不知道 2. 收缩压 90 140 mmHg 且舒张压 60 90mmHg 3. 收缩压 90 140 mmHg 或舒张压 60 90mmHg 3.7 患高血压是否一定有症状? 1. 不知道 2. 一定 3. 不一定 GBZ/T 297 2017 21 图 B.1(续) 3.8 吸烟对健康

    41、有影响吗? 1.不知道 2.无害 3.有害 3.9 下列哪些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可多选) 1.不知道 2. 吃清淡饮食 3. 体育锻炼 4. 保持适当体重 5. 心情舒畅 6. 定期体检 3.10 下列哪些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可多选) 1. 不知道 2. 近距离咳嗽喷嚏飞沫 3. 血液传播 4. 蚊虫叮咬 5. 礼节性接吻 6. 共用餐具 7. 握手 8. 同一办公室办公 9. 性行为 10. 拥抱 11.母婴传播 12. 共用游泳池 第四部分:一般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 4.1 您感觉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何? 1.好 2.一般 3.差 4.非常差 4.2 近一年请病假 天

    42、4.3 近一年花费医药费 元 4.4 您是否吸烟?(回答“否”请跳到 4.7) 1.是 2.否 4.5 您的吸烟史 年 月 4.6 您平均每天吸烟多少支? 1.不超过 10 支 /天 2. 11-20 支 /天 3. 20 支以上 /天 4.7 您一般每周锻炼多少次? 1.无 2.不超过 3 次 /周 3. 4-6 次 /周 4. 6 次以上 /周 4.8 您每周平均吃几次早餐? 1.不吃 2.不超过 4 次 3. 5 次及其以上 4.9 您的饮食口味: 1.偏咸 2.一般 3.偏淡 4.10 您的饮食偏好: 1.油腻 2.一般 3.清淡 GBZ/T 297 2017 22 图 B.1(续)

    43、第五部分:职业卫生服务和健康知识需求 e f 5.1 您是否希望了解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无所谓 2. 希望 3. 不希望 g 5.2 您是否希望企业为您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1. 无所谓 2. 希望 3. 不希望 h 5.3 您是否希望参加职业健康检查? 1. 无所谓 2. 希望 3. 不希望 i 5.4 您希望企业为您提供哪些健康知识?(可多选) 1.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 2.体育锻炼 3.膳食平衡 4.控烟限酒 5.精神卫生 6.性健康 7.肿瘤防治知识 8.传染病防治 9.其他 j 5.5 您希望获得哪些职业卫生知识?(可多选) 1.职业病及工作相关疾病的症状及

    44、防治知识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3.常见职业中毒的症状及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法 4.劳动保护用品和卫生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5.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规、条例 6.职业紧张相关知识 7.安全生产知识 8.其他 k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调查员: 审核员: GBZ/T 297 2017 23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职业 健康促进(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开展 职业 健康促进进行过程 评价 时,对员工进行的满意度调查 , 见图 C.1 表 C.1 职业 健康促进(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一、一般信息 1.出生日期: 年 月日 2.性别:( 1) 男 ( 2)女 3.工作性质:( 1)管理人员 ( 2)生产工人 ( 3)其他人员 二、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参与情况 1.您参加过 职业 健康促进的相关活动吗?(参加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工间操、体育比赛、尝试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1) 是 ( 2)否 2.请在如下选项里选择您不参加 职业 健康促进活动的原因。 ( 1)我不知道企业开展这个项目; ( 2)缺乏兴趣; ( 3)没有时间; ( 4)其他(请注明) 三、 职业 健康促进对员工的影响 1.用人单位开展 职业 健康促进以来,您的健康状况改变情况(请在相应的选项下打): 项目 明显改善 有所改善 没有任何改善 无这方面的健康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GBZ 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pdf)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