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一)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7907       资源大小:174.50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一)及答案解析.doc

    1、魏晋南北朝(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6,分数:192.00)1.魏晋时期发明的冶炼技术是( )。(分数:2.00)A.铸铁柔化技术B.淬火技术C.低温炼钢D.灌钢法2.下列对“王与马共天下”的正确理解是( )。(分数:2.00)A.王氏与司马氏平分天下B.琅琊王氏与司马氏轮流执掌东晋国政C.王氏代司马氏执掌东晋大权D.东晋时期,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侨姓大族势力膨胀,皇权衰落3.导致西晋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河阴之变D.淝水之战4.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2、 )。(分数:2.00)A.马钧发明新式灌溉工具筒车B.陶渊明归园田居C.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D.顾恺之女史箴图5.确立了地图绘制的“六体”的是( )。(分数:2.00)A.郦道元B.裴秀C.张衡D.祖冲之6.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或大肆毁佛,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C.对佛教教义理解抱对立态度D.受统治需要的制约7.系统总结了 6 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分数:2.00)A.梦溪笔谈B.氾胜之书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8.魏晋诗人左思咏史诗写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经寸姿,荫此百

    3、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他揭露的是( )。(分数:2.00)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中央政权和割据势力的矛盾C.庶族地主和士族地主的矛盾D.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9.最终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北魏皇帝是( )。(分数:2.00)A.道武帝B.明元帝C.太武帝D.孝文帝10.南北朝时期,南强北弱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元嘉之战B.永嘉之乱C.侯景之乱D.淝水之战11.下列各项内容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有关的是( )。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 黄庭经等 他博采众长,世称“书圣” 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也极高,父子合称

    4、“二王”(分数:2.00)A.B.C.D.12.曹操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分数:2.00)A.限民名田B.抑制兼并C.实行屯田D.推行均田13.南北朝时期,南方流行的主要佛教流派是( )。(分数:2.00)A.禅宗学B.般若学C.三论宗D.法相宗14.“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段话体现的观点是( )。(分数:2.00)A.唯心主义思想B.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D.封建迷信思想15.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胡

    5、汉授田数不同B.桑田为口分田,有授有还C.只有平民才可授田,奴婢则不予授田D.对隋唐田制产生了深远影响16.下列属于诸葛亮治蜀措施的是( )。“整肃吏治、严明赏罚” 推行九品官人法 大力开展屯田 修竣都江堰、积极发展农业 征服山越 平定南中八郡(分数:2.00)A.B.C.D.17.魏晋时期,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型的是( )。(分数:2.00)A.世卿世禄制的废除B.察举制的确立C.科举制的产生D.九品中正制的确立18.曹魏屯田制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的成功之处在于( )。(分数:2.00)A.总结了汉朝西域屯田的经验B.按军事编制组织管理C.实行封建土地国有D.使流亡农民与土地结合

    6、19.南朝寒人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是( )。寒人典掌机要 寒人执掌兵权 寒人出任地方典签 寒人出任地方中正官寒人社会地位超过了士族(分数:2.00)A.B.C.D.20.建议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是( )。(分数:2.00)A.陈群B.刘晔C.荀或D.毛阶21.成书于 5 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土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分数:2.00)A.隋朝洛阳的商业繁荣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C.前秦时洛阳的兴盛D.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22.“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性,劳而无获。”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7、( )。(分数:2.00)A.人定胜天B.因地制宜C.提倡大力垦殖D.提倡改革生产工具23.下列科技文化成就,产生于 3 世纪的是( )。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马钧发明翻车(分数:2.00)A.B.C.D.24.梁武帝时,“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百姓重赋而国家财乏。”(北)周武帝时“自废(指毁佛寺)已束,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岂非有益。”这些材料表明的中心问题是( )。(分数:2.00)A.南北朝统治者尊崇佛教尤甚B.南北朝时寺院经济兴盛C.寺院占有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D.兴佛与灭佛的

    8、不同结果25.下列人物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与裴秀属同一领域的是( )。(分数:2.00)A.郦道元B.贾思勰C.张衡D.祖冲之26.董卓入京后,关东军阀组建联盟军队讨伐董卓,其盟主是( )。(分数:2.00)A.曹操B.孙坚C.袁绍D.吕布27.最终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分数:2.00)A.匈奴B.羯C.氐D.羌28.公元 5 世纪晚期,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为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 )。(分数:2.00)A.实行屯田B.侨置郡县C.实行土断D.推行均田制29.隋唐文化的繁荣主要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分数:2.00)A.北方文化B.南方六朝文化C.北方胡族文化D.北方河朔文化

    9、与南方六朝文化30.永嘉之乱后,北方的政局是( )。西晋短暂统一的终结 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 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和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曾统一过北方 民族交往和民族斗争交织在一起 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民族大分裂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分数:2.00)A.B.C.D.31.佛教传入中国后,尽管影响很大,但没占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 )。(分数:2.00)A.教义不符合中国国情B.民间道教的抵制C.范缜等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固32.北魏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分别是( )。(分数:2.00)A.386 年和 387 年B.386 年和 439 年C.439 年和 4

    10、90 年D.490 年和 491 年33.三国时期,三国称帝的先后顺序是( )。(分数:2.00)A.魏、蜀、吴B.魏、吴、蜀C.蜀、吴、魏D.蜀、魏、吴34.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政变是( )。(分数:2.00)A.河阴之变B.高平陵事变C.淮南三叛D.博浪沙事件35.下列政治动乱发生在南朝时期的是( )。(分数:2.00)A.桓玄之乱B.八王之乱C.侯景之乱D.王敦之乱36.下列文化成就,属于东晋时期的有( )。缀术 兰亭序 洛神赋图 归园田居 神灭论(分数:2.00)A.B.C.D.37.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是( )。(分数:2.00)A.讨伐曹魏,兴复汉室B.以攻为守,争取主动C.夺回荆

    11、州D.平定南中38.“建安文学”的代表作不包括( )。(分数:2.00)A.曹操蒿里行B.王粲七哀诗C.蔡文姬悲愤诗D.陶渊明归园田居39.下列对南朝士族冲击最大的政治动乱是( )。(分数:2.00)A.河阴之变B.侯景之乱C.桓玄之变D.永嘉之乱40.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分数:2.00)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封建化的进程C.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语言41.使蜀汉确立在南中的统治的是( )。(分数:2.00)A.赤壁之战B.刘备入蜀C.诸葛亮南征D.官渡之战4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包括( )。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南北差距进一步缩

    12、小,趋于平衡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加强(分数:2.00)A.B.C.D.43.西晋推行的新田制是( )。(分数:2.00)A.屯田制B.占田制C.均田制D.限田制44.下列与三国时吴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 )。(分数:2.00)A.气候温暖,雨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B.大力推广军屯和民屯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D.山越人出山,与汉族人共同开发江南45.开始把汉字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的是( )。(分数:2.00)A.东汉蔡邕B.曹魏钟繇C.东晋王羲之D.东晋王献之46.晋常璩所著的研究汉中和川、云、贵地方史的著作是(

    13、)。(分数:2.00)A.华阳国志B.太平寰宇记C.元和郡县图志D.禹贡地域图47.中国历史上,曾经灭佛的封建君主包括( )。唐武宗 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 周世宗(分数:2.00)A.B.C.D.48.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大批北方农民南迁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南方统治者采取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分数:2.00)A.B.C.D.49.十六国时期的客观积极作用是( )。(分数:2.00)A.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速了民族融合C.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D.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50.研究东晋门阀制度的力作是( )。(分数:2.00)A.唐长孺的山

    14、居存稿B.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C.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D.周一良的东晋门阀制度5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与前一历史阶段的明显不同之处是( )。(分数:2.00)A.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传播B.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52.建立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个成熟的神仙系统的是( )。(分数:2.00)A.葛洪B.寇谦之C.陶弘景D.张道陵5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三次著名战役的相似之处是( )。(分数:2.00)A.南方政权战胜北方政权B.促使战败方政权迅速瓦解C.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起重大作用D.保护了南方相对稳定的局面54.下列对三

    15、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分数:2.00)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55.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分数:2.00)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云冈、龙门石窟的开凿C.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6.“王敦之乱”实质上反映了( )。(分数:2.00)A.士族门阀的发展,激化了同皇权的矛盾B.王敦本人有野心C.南北民族的矛盾尖锐D.东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57.西魏、隋及唐前期在国家政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集团,陈寅恪先生称之为( )。

    16、(分数:2.00)A.关陇集团B.关中集团C.关洛集团D.胡汉集团58.东晋政府为安置北方移民和侨姓大族而采取的措施是( )。(分数:2.00)A.以土为断B.侨置郡县C.移民戍边D.实行屯田59.著有“崇有论”,并提出“崇有”思想的是( )。(分数:2.00)A.何晏B.王弼C.向秀D.裴颇60.南北朝时期的优美民歌敕勒歌出自( )。(分数:2.00)A.匈奴族B.鲜卑族C.羯族D.羌族61.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分数:2.00)A.鲜卑B.匈奴C.羯D.氐6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商品经

    17、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63.“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说这段话的是( )。(分数:2.00)A.王夫之B.荀况C.王充D.范缜64.“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民,播迁江外自扶桑而裹足奉首,免身于荆越者,百郡千城,流寓比室”,这主要是说( )。(分数:2.00)A.少数民族内迁B.北方战乱,人民南迁C.淮河以北陷于动乱D.南方的开发过程65.下面对官渡之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全国B.曹操联合刘备

    18、打败袁军C.曹操集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D.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基本统一北方66.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 )。(分数:2.00)A.白马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67.经六朝时期的发展,南方形成了三个农业发达地区即( )。(分数:2.00)A.四川、江汉、江浙地区B.巴蜀、江汉、交广地区C.云贵、江汉、江浙地区D.巴蜀、岭南、江浙地区68.佛国记的作者是( )。(分数:2.00)A.法显B.鉴真C.玄奘D.慧能69.(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入怀土,多不所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不能说明的问

    19、题是( )。(分数:2.00)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孝文帝名为南伐,实为迁都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70.下列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中,对我国经济格局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分数:2.00)A.各民族的经济交流加强B.商品经济不够发达C.江南迅速开发D.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71.北魏末年,尔朱荣发动的叛乱事变是( )。(分数:2.00)A.边镇起义B.八王之乱C.河阴之变D.淝水之战72.府兵制的正式确立是在( )。(分数:2.00)A.北魏B.北齐C.北周D.隋朝73.永嘉之乱的后果不包括( )。(分数:2.00)A.西晋的灭亡B.

    20、“五胡乱华”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出现74.南北朝时期,宗教广泛流行,在下列哪些文化领域得到直接反映?( )建筑 雕刻 绘画 哲学(分数:2.00)A.B.C.D.75.十六国时期,汉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是( )。(分数:2.00)A.后赵B.后燕C.前凉D.后凉76.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是( )。(分数:2.00)A.曹魏时废止铜钱,实行实物交易B.战争破坏严重,政权更替频繁C.科技水平停滞不前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影响正常交流77.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黑暗时代。”这种观点否定

    21、了( )。民族融合的作用 江南经济的发展 从分裂走向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总趋势科技文化的进步(分数:2.00)A.B.C.D.78.对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这段历史时期的政局,叙述正确的是( )。只有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 大多数时间是多个政权分立、南北对峙的复杂政局 西晋、北魏、东晋都有过短暂的统一 除三国分立以外,其他时间基本上处于统一状态(分数:2.00)A.B.C.D.79.关于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的记录出现在( )。(分数:2.00)A.东汉B.三国吴C.南宋D.明朝80.黄巾大起义后的东汉政局是( )。(分数:2.00)A.大一统局面的再现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南

    22、北对峙局面的出现D.军阀混战局面的出现81.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局面开始向北强南弱转化的转折点是( )。(分数:2.00)A.元嘉之战B.永嘉之乱C.刘裕北伐D.淝水之战82.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技术有所进步,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培育出“三熟之稻” “灌钢”技术的发明 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分数:2.00)A.B.C.D.83.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地方行政的基层政权是( )。(分数:2.00)A.三长制B.宗主督护制C.投下军州D.保甲制84.曹操占据“天时”的重要举措是( )。(分数:2.00)A.“挟天子以令诸侯”B.占领关中,建立基业C.篡汉称帝,号令天下

    23、D.尊王攘夷,兴复汉室85.东吴允许官僚大族所占有的佃客免除赋役,这种制度称为( )。(分数:2.00)A.世袭领兵制B.占田制C.侨置郡县D.复客制86.齐民要术序中写道:“今采摭经传,爱及歌谣,洵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农耕,终于醯醢 (酱醋),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材料表明作者( )。采集古今资料的编撰原则 总结资生之业的选材标准 重视生产技术的指导思想祟尚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分数:2.00)A.B.C.D.87.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力图打破当时的均衡局面,这表明( )。(分数:2.00)A.统一仍然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统治者竭力维

    24、护割据局面C.各国内部混乱,无法完成统一D.当时,南方力量正在超过北方88.晋书江统传记载:“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减少B.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十室九空C.民族仇杀,使北方汉族人口锐减D.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89.陶渊明的田园诗折射出现实生活的( )。(分数:2.00)A.恬淡舒适B.政治黑暗C.民族融合D.经济发展90.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导火线是( )。(分数:2.00)A.袁绍屠阉B.曹操起兵C.董卓乱京D.袁曹交兵91.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分界线是( )。(分数:2

    25、.00)A.永嘉之乱B.淝水之战C.北魏统一北方D.元嘉之战92.东晋和南朝时期,谱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战乱使同一宗族的人口流散B.士族用谱牒维持自己的地位,区分士庶C.区别“华夏”与“夷狄”D.区别地主与农民93.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 )。(分数:2.00)A.荥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94.三国时期,魏、蜀、吴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分数:2.00)A.蜀、魏、吴B.魏、吴、蜀C.蜀、吴、魏D.魏、蜀、吴95.为北方民族大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 )。(分数:2.00)A.北魏孝文帝B.北魏太武帝C.前汉刘渊D.前

    26、秦苻坚96.南朝时期,进行“检籍”的是( )。(分数:2.00)A.宋B.齐C.梁D.陈二、名词解释(总题数:33,分数:330.00)97.董卓之乱(分数:10.00)_98.官渡之战(分数:10.00)_99.赤壁之战(分数:10.00)_100.屯田制(分数:10.00)_101.领兵复客制(分数:10.00)_102.占田制(分数:10.00)_103.九品中正制(分数:10.00)_104.永嘉之乱(分数:10.00)_105.淝水之战(分数:10.00)_106.王与马,共天下(分数:10.00)_107.祖逖北伐(分数:10.00)_108.侨置郡县(分数:10.00)_109.

    27、元嘉之治(分数:10.00)_110.侯景之乱(分数:10.00)_111.永嘉南渡(分数:10.00)_112.检籍(分数:10.00)_113.苏峻、祖约之乱(分数:10.00)_114.河阴之变(分数:10.00)_115.神灭论(分数:10.00)_116.祖冲之(分数:10.00)_117.王敦之乱(分数:10.00)_118.北周武帝灭佛(分数:10.00)_119.桓温北伐(分数:10.00)_120.北魏六镇(分数:10.00)_121.世说新语(分数:10.00)_122.颜氏家训(分数:10.00)_123.竹林七贤(分数:10.00)_124.华阳国志(分数:10.00)

    28、_125.法显(分数:10.00)_126.宗主督护制(分数:10.00)_127.后汉书(分数:10.00)_128.高平陵事变(分数:10.00)_129.元嘉之战(分数:10.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30.00)130.材料一: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故江南冠带,有才斡者,擢为令仆已下, 尚书郎、 中书舍人已上,曲掌机要。 颜氏家训涉务篇材料二: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 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置之度外。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三: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 曾不以之为伍。颜氏家训寒素篇材料四: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

    29、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加长车,跟高齿屐颜氏家训勉学篇材料五:因晋中兴, 南渡江, 率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末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颜氏家训涉务篇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说明了士族的哪些特点(不得摘抄原文)?(2)东晋时,士族(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上面五则材料,说明士族、士族制度衰落的根本原因。(分数:30.00)_四、问答题(总题数:18,分数:540.00)131.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分数:30.00)_13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分数:30.00)_133.试论曹操。(分数:30.00)_13

    30、4.试论曹操。(分数:30.00)_135.试论诸葛亮。(分数:30.00)_136.试论诸葛亮。(分数:30.00)_137.试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数:30.00)_138.试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数:30.00)_139.论述淝水之战的性质及双方胜负的原因。(分数:30.00)_140.论述淝水之战的性质及双方胜负的原因。(分数:30.00)_141.试述东晋南朝的侨郡和土断。(分数:30.00)_142.试述东晋南朝的侨郡和土断。(分数:30.00)_143.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的兴衰。(分数:30.00)_144.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的兴衰。(分数:30.00)_145.

    31、简述魏晋玄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数:30.00)_146.简述魏晋玄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数:30.00)_147.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分数:30.00)_148.评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分数:30.00)_魏晋南北朝(一)答案解析(总分:10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6,分数:192.00)1.魏晋时期发明的冶炼技术是( )。(分数:2.00)A.铸铁柔化技术B.淬火技术C.低温炼钢D.灌钢法 解析:2.下列对“王与马共天下”的正确理解是( )。(分数:2.00)A.王氏与司马氏平分天下B.琅琊王氏与司马氏轮流执掌东晋国政C.王氏代司

    32、马氏执掌东晋大权D.东晋时期,以琅琊王氏为代表的侨姓大族势力膨胀,皇权衰落 解析:3.导致西晋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 C.河阴之变D.淝水之战解析:4.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分数:2.00)A.马钧发明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B.陶渊明归园田居C.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D.顾恺之女史箴图解析:5.确立了地图绘制的“六体”的是( )。(分数:2.00)A.郦道元B.裴秀 C.张衡D.祖冲之解析:6.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或大肆毁佛,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B.不了解是否应该

    33、发展佛教艺术C.对佛教教义理解抱对立态度D.受统治需要的制约 解析:7.系统总结了 6 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分数:2.00)A.梦溪笔谈B.氾胜之书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解析:8.魏晋诗人左思咏史诗写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经寸姿,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他揭露的是( )。(分数:2.00)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中央政权和割据势力的矛盾C.庶族地主和士族地主的矛盾D.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解析:9.最终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北魏皇帝是( )。(分数:2.00)A.道武帝B.明元帝C.太武帝 D.孝文帝解析:10.南北朝时期,南强北弱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元嘉之战B.永嘉之乱C.侯景之乱 D.淝水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一)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