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及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下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中,不属于食管外刺激症状的是( )(2007 年)(分数:2.00)A.咳嗽B.哮喘C.胸痛D.声嘶2.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药物中,效果最好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西沙必利B.吗丁啉C.氢氧化铝D.西咪替丁E.奥美拉唑3.治疗重症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是( )(2003 年)(分数:2.00)A.雷尼替丁B.西沙必利C.奥美拉唑D.氢氧化铝E.丙谷胺4.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烧心的描述,
2、错误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B.常在餐后半小时出现C.腹压增高时可加重D.弯腰时可加重E.卧位可加重5.下列哪种物质可使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增高( )(1993 年)(分数:2.00)A.盐酸B.内因子C.胃蛋白酶D.胃泌素E.钙通道拈抗剂6.对于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是( )(2004 年)(分数:2.00)A.食管吞钡 X线检查B.食管滴酸试验C.食管内镜检查D.食管 24小时 pH值监测E.食管测压7.下列关于胃食管反流病胸痛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1 年)(分数:2.00)A.反流物刺激食管痉挛所致B.疼痛可复发在胸骨后C.疼
3、痛不向他处放射D.疼痛可为剧烈刺痛8.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胃炎是( )(2007 年)(分数:2.00)A.巨大肥厚性胃炎B.慢性浅表性胃炎C.疣状胃炎D.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9.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的因素是( )(2005 年)(分数:2.00)A.产生胃壁细胞抗体B.分泌空泡毒素 AC.释放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 NH 3D.产生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E.菌体胞壁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10.B型胃炎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原因引起( )(2001 年)(分数:2.00)A.幽门螺杆菌感染B.胆汁反流C.消炎药物D.吸烟E.酒癖11.对于 A型胃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1998 年)(
4、分数:2.00)A.较常见B.大多数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C.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D.发病与遗传素质无关E.最终不易导致恶性贫12.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人,给予哪种抗生素最为自( )(1995 年)(分数:2.00)A.四环素B.红霉素C.庆大霉索D.先锋霉素E.羟氨苄青霉素13.与维生素 B 12 吸收有关的内因子是由胃黏膜中哪种细胞产生的(1993,1994)(分数:2.00)A.表层柱状上皮B.黏液细胞C.主细胞D.壁细胞E.C细胞14.女,25 岁,昨晚吃剩饭一碗,当夜发生上腹痛,持续恶心、呕吐。体温 365,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白细胞总数、分类及粪常规正常,首先考虑( )
5、(1992 年)(分数:2.00)A.急性胃炎B.急性胰腺炎C.胃溃疡D.胆囊炎E.肖神经官能症15.对于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1991 年)(分数:2.00)A.慢性上腹痛在餐后加重B.X线胃肠钡餐检查C.胃泌素胃液分析D.胃脱落细胞检查E.以上都不是16.男性,30 岁,腹痛、腹泻、间断低热 3年,结肠镜见回肠末段病变呈跳跃性,见纵行溃疡,溃疡周围黏膜呈鹅卵石样。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7 年)(分数:2.00)A.溃疡性结肠炎B.溃疡型肠结核C.肠伤寒D.克罗恩病17.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宜选用主要作用于肠道局部而全身不良反应较小的类型。下列具有此种作用的糖皮
6、质激素是( )(2006 年)(分数:2.00)A.泼尼松B.泼尼松龙C.布地奈德D.地塞米松E.琥珀酸钠氢化考的松18.男 35岁,腹泻伴左下腹轻至中度疼痛 2年,每天大便 45 次,间断便血,有疼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最近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6 年)(分数:2.00)A.肠道功能紊乱B.克罗恩病C.溃疡性结肠炎D.肠阿米巴病E.肠结核19.溃疡性结肠炎最多见的临床类型是( )(2005 年)(分数:2.00)A.初发型B.慢性复发型C.慢性持续型D.急性暴发型E.临床终末型20.男 25岁,右下腹痛 3月余,
7、还常伴有上腹或脐周腹痛,排便次数稍多,呈糊状,不含黏液和脓血,每日约 24 次,曾作过 X线钡剂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5 年)(分数:2.00)A.克罗恩病B.溃疡型肠结核C.右侧结肠癌D.阿米巴病E.肠恶性淋巴瘤21.哪一种并发症在溃疡性结肠炎最少见( )(2001 年)(分数:2.00)A.中毒性结肠扩张B.直肠结肠癌变C.直肠结肠大量出血D.肠梗阻E.瘘管形成22.哪一项不符合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1998 年)(分数:2.00)A.腹泻每日 6次以上B.体温达 38以上C.脉搏在 90次分以上D.血沉大于 30mm第 1小时E.血红蛋白在 100g/L以
8、下23.克隆(Crohn)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1998 年)(分数:2.00)A.腹腔内脓肿B.吸收不良综合征C.肠梗阻D.大量便血E.发生癌变二、X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2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由反流物引起的临床表现有( )(2009 年)(分数:2.00)A.癔球症B.咽喉炎、声嘶C.非季节性哮喘D.反复发生肺炎25.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的是( )(2006 年)(分数:2.00)A.控制症状B.减少复发C.防止食管狭窄D.避免食管穿孔26.通过影响 LES压,能促进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胆囊收缩素B.胰升糖素C.血管活性肠
9、肽D.地西泮27.逆转慢性胃炎病人胃黏膜之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药物是( )(2003 年)(分数:2.00)A.胡萝卜素B.维生素 CC.维生素 ED.叶酸28.急性腐蚀性胃炎是由于吞服( )(1997 年)(分数:2.00)A.硝酸B.盐酸C.水杨酸D.亚硝酸盐29.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常见于( )(1993 年)(分数:2.00)A.糜烂性胃炎B.活动性胃炎C.十二指肠球溃疡D.十二指肠球炎30.胃酸缺乏常见于( )(1993 年)(分数:2.00)A.胃癌B.胃溃疡C.慢性胃体胃炎D.慢性胃窦胃炎31.对于萎缩性胃窦胃炎,下列哪几项正确( )(1992 年)(分数:2.00)A.可同时伴有胃
10、体黏膜灶性萎缩B.可伴有浅表性胃炎C.可能与幽门螺杆菌相关D.可能与胆汁返流有关三、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20.00)A缺乏 B正常或减少 C少量增加 D明显增加 (2007 年)(分数:4.00)(1).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胃酸分泌(分数:2.00)A.B.C.D.(2).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分泌(分数:2.00)A.B.C.D.A胃酸度升高 B胃酸度正常或减少 C胃酸度常减少 D胃酸度明显升高 E胃酸度明显减少 (1998 年)(分数:4.00)(1).B型胃炎伴大量 G细胞丧失(分数:2.00)A.B.C.D.E.(2).胃溃疡(分数:2.00)A.B.C.D.E.A促进胃排空,增强
11、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 B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C促进胃黏膜血流,刺激胃黏液分泌 D防止氢离子反渗,促进胃黏液分泌 E减少胃酸分泌,延缓胃排空 (1997 年)(分数:4.00)(1).吗丁啉(分数:2.00)A.B.C.D.E.(2).生胃酮(分数:2.00)A.B.C.D.E.A右上腹绞痛,伴压痛、黄疸,Murphy 征阳性 B脐周围阵痛,伴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有肠型 C上腹压痛,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 D上腹部胀痛,伴有胃型及拍水声 E胸骨下持续性钝痛,腹部体征正常 (1993 年)(分数:4.00)(1).胃溃疡穿孔(分数:2.00)A.B.C.D.E.(2).急性肠梗阻(分数:2.00
12、)A.B.C.D.E.A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 B发生消化性溃疡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2002 年)(分数:4.00)(1).Barrett溃疡是指(分数:2.00)A.B.C.D.(2).Barrett食管是指(分数:2.00)A.B.C.D.西医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下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中,不属于食管外刺激症状的是( )(2007 年)(分数:2.00)A.咳嗽B.哮喘C.胸痛 D.声嘶解析:解析:考查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的掌握情况。胃食管反流病
13、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表现和食管以外的刺激表现,备选项中只有胸痛是属于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表现,而其余三个备选项均为食管外刺激症状。2.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药物中,效果最好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西沙必利B.吗丁啉C.氢氧化铝D.西咪替丁E.奥美拉唑 解析:解析: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慢性复发倾向,为减少症状复发,防止食管炎反复复发引起的并发症,需给予维持治疗,题中的五种药物均可用于维持治疗,西沙必利和吗丁啉是促胃动力药,氢氧化铝是碱性抗酸药,西咪替丁是 H2受体颉颃剂,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其中奥美拉唑抑酸作用强,维持治疗效果最好。3.治疗重症胃食
14、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是( )(2003 年)(分数:2.00)A.雷尼替丁B.西沙必利C.奥美拉唑 D.氢氧化铝E.丙谷胺解析:解析:重症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强的抑酸药治疗,题中所列五种药物中奥美拉唑的抑酸作用最强,所以宜首选,其余多适用于轻、中症病人。疗程 48 周。A雷尼替丁(H2 受体颉颃剂)B西沙必利(促进胃动力药)C奥美拉唑(PPI)D氢氧化铝(抗酸药物)E丙谷胺(胃泌素受体颉颃剂)。4.有关胃食管反流病烧心的描述,错误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B.常在餐后半小时出现 C.腹压增高时可加重D.弯腰时可加重E.卧位可加重解析:解析:烧心是胃食
15、管反流病的最常见症状,常在餐后 1小时出现,而不是半小时出现,其余均是正确的。5.下列哪种物质可使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增高( )(1993 年)(分数:2.00)A.盐酸B.内因子C.胃蛋白酶D.胃泌素 E.钙通道拈抗剂解析:解析:由胃 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可使下食管括约肌张力增高,而钙通道拮抗剂可使其降低,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反流对食管黏膜攻击,内因子对其影响不大。6.对于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是( )(2004 年)(分数:2.00)A.食管吞钡 X线检查B.食管滴酸试验C.食管内镜检查 D.食管 24小时 pH值监测E.食管测压解析:解析:食管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不但可以
16、确定诊断,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结合活检还可以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和其他食管病变进行鉴别。而其他各项检查对诊断虽亦有帮助,但均不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7.下列关于胃食管反流病胸痛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1 年)(分数:2.00)A.反流物刺激食管痉挛所致B.疼痛可复发在胸骨后C.疼痛不向他处放射 D.疼痛可为剧烈刺痛解析:解析: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有: 典型症状:烧心和反流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而且具有特征性,因此被称为典型症状。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
17、骨下段向上延伸。烧心和反流常在餐后 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非典型症状指除烧心和反流之外的食管症状。胸痛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疼痛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由 GERD引起的胸痛是非心源性胸痛的常见病因。吞咽困难见于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症状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引起,此时吞咽困难可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有严重食管炎或并发食管溃疡者,可伴吞咽疼痛。8.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胃炎是( )(
18、2007 年)(分数:2.00)A.巨大肥厚性胃炎B.慢性浅表性胃炎C.疣状胃炎D.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解析:解析:考查对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的掌握程度。上述备选项中,巨大肥厚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疣状胃炎均不涉及自身免疫反应,仅 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产生大量的抗内因子抗体,从而结合胃液中的内因子,使维生素 B 12 吸收发生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成熟,从而伴有所谓的恶性贫血。9.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的因素是( )(2005 年)(分数:2.00)A.产生胃壁细胞抗体 B.分泌空泡毒素 AC.释放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 NH 3D.产生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E.菌体胞壁
19、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解析:解析:胃壁细胞抗体是人体内的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胃炎,即 A型胃炎,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 B型胃炎,除选项 A外的其余四项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是通过这四项引起慢性胃炎的。10.B型胃炎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原因引起( )(2001 年)(分数:2.00)A.幽门螺杆菌感染 B.胆汁反流C.消炎药物D.吸烟E.酒癖解析:解析:B 型胃炎又称慢性胃窦炎,现在称为多灶头萎缩性胃炎,已明确绝大多数(90)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仅少数由于其余原因包括胆汁反流、消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和酒癖等所致。11.对于 A型胃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1998 年)
20、(分数:2.00)A.较常见B.大多数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C.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 D.发病与遗传素质无关E.最终不易导致恶性贫解析:解析:A 型胃炎又称慢性胃体炎(现在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该病不常见,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最终可导致恶性贫血,常有遗传素质参与发病。12.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人,给予哪种抗生素最为自( )(1995 年)(分数:2.00)A.四环素B.红霉素C.庆大霉索D.先锋霉素E.羟氨苄青霉素 解析:解析:实验室药敏试验和临床经验均表明,羟氨苄青霉素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最佳抗生素,其余几种抗生素均不能与之相比拟。13.与维生素 B
21、 12 吸收有关的内因子是由胃黏膜中哪种细胞产生的(1993,1994)(分数:2.00)A.表层柱状上皮B.黏液细胞C.主细胞D.壁细胞 E.C细胞解析:解析:内因子是由胃黏膜中的壁细胞产生的,其他细胞均不产生内因子,有的则产生其他物质,如G细胞产生胃泌素,主细胞产生胃蛋白酶,黏液细胞产生碱性黏液。14.女,25 岁,昨晚吃剩饭一碗,当夜发生上腹痛,持续恶心、呕吐。体温 365,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白细胞总数、分类及粪常规正常,首先考虑( )(1992 年)(分数:2.00)A.急性胃炎 B.急性胰腺炎C.胃溃疡D.胆囊炎E.肖神经官能症解析:解析:该例患者发病很急,有明确吃剩饭史,表现
22、为胃部症状,不发烧,应首先考虑急性胃炎,而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炎可发病急,但常伴发烧,白细胞数常增高,本例不支持,胃溃疡和胃神经官能症常有相应病史,本例未提及,所以也不首先考虑。15.对于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1991 年)(分数:2.00)A.慢性上腹痛在餐后加重B.X线胃肠钡餐检查C.胃泌素胃液分析D.胃脱落细胞检查E.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应该是通过胃镜做胃黏膜活组织检查,而题中列出的几项仅能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所以都不是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16.男性,30 岁,腹痛、腹泻、间断低热 3年,结肠镜见回肠末段病变呈跳跃性,见纵行溃疡,溃疡周围黏膜呈鹅卵
23、石样。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7 年)(分数:2.00)A.溃疡性结肠炎B.溃疡型肠结核C.肠伤寒D.克罗恩病 解析:解析:考查对克罗恩病诊断依据的掌握情况。该病人病史较长(3 年),因此肯定不是肠伤寒,而结肠镜发现病变在回肠末段,这也不符合溃疡性结肠炎,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多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部位符合溃疡型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但结肠镜所见支持克罗恩病的诊断。17.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宜选用主要作用于肠道局部而全身不良反应较小的类型。下列具有此种作用的糖皮质激素是( )(2006 年)(分数:2.00)A.泼尼松B.泼尼松龙C.布地奈德 D.地塞米松E.琥珀酸钠氢化考的松解析
24、:解析: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但大多数糖皮质激素如备选项中的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和琥珀酸钠、氢化考的松等都是全身起作用的,所以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大,而布地奈德为新型糖皮质激素,主要在肠道局部起作用,所以全身不良反应较小。18.男 35岁,腹泻伴左下腹轻至中度疼痛 2年,每天大便 45 次,间断便血,有疼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最近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血管纹理模糊。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6 年)(分数:2.00)A.肠道功能紊乱B.克罗恩病C.溃疡性结肠炎 D.肠阿米巴病E.肠结核解析:解析:本例中年男性患者左下腹痛、腹泻,
25、临床表现中的疼痛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和结肠镜检查的发现均支持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而克罗恩病、肠阿米巴病和肠结核的病变均在右下腹,不会有左下腹痛和相应表现。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与题中的特点不同,而且结肠镜检查结果多无异常。19.溃疡性结肠炎最多见的临床类型是( )(2005 年)(分数:2.00)A.初发型B.慢性复发型 C.慢性持续型D.急性暴发型E.临床终末型解析:解析:溃疡性结肠炎按其病程、程度、范围及病期进行综合分型,可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急性暴发型,其中以慢性复发型最多见。20.男 25岁,右下腹痛 3月余,还常伴有上腹或脐周腹痛,排便次数稍多,呈糊状,不含黏液和脓血,每
26、日约 24 次,曾作过 X线钡剂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2005 年)(分数:2.00)A.克罗恩病B.溃疡型肠结核 C.右侧结肠癌D.阿米巴病E.肠恶性淋巴瘤解析:解析:该例年轻患者有慢性右下腹痛病史,排便次数稍多,题中列出的五种疾病均有可能,但 x线钡剂检查发现回盲部有跳跃征,这是溃疡型肠结核的典型 X线表现,所以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溃疡型肠结核。21.哪一种并发症在溃疡性结肠炎最少见( )(2001 年)(分数:2.00)A.中毒性结肠扩张B.直肠结肠癌变C.直肠结肠大量出血D.肠梗阻E.瘘管形成 解析:解析:均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以中毒性结肠扩张最常见,而瘘管
27、形成最少见(关键是连续性“溃疡”,意味着表浅,不容易穿透)。22.哪一项不符合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1998 年)(分数:2.00)A.腹泻每日 6次以上B.体温达 38以上 C.脉搏在 90次分以上D.血沉大于 30mm第 1小时E.血红蛋白在 100g/L以下解析:解析: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体温应该是达 375以上,因而 B不符合,其余各项均符合。23.克隆(Crohn)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1998 年)(分数:2.00)A.腹腔内脓肿B.吸收不良综合征C.肠梗阻 D.大量便血E.发生癌变解析:解析:所列举五种并发症在克隆病(关键是节段性全肠壁病变,另外的特点是鹅口疮样溃疡,把黏膜分割
28、成是鹅卵石(铺路石)样外观)时均可发生,但最常见的是肠梗阻。二、X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2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由反流物引起的临床表现有( )(2009 年)(分数:2.00)A.癔球症 B.咽喉炎、声嘶 C.非季节性哮喘 D.反复发生肺炎 解析:解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由反流物直接引起食管症状很常见,但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外的组织或器官也常引起一些临床表现,易被忽视,本题中的四种临床表现均为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外的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临床表现。25.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的是( )(2006 年)(分数:2.00)A.控制症状 B.减少复发 C.防止食管狭窄 D.避免食管穿孔解
29、析:解析: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及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的组织损害,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 食管),达到治愈的目标。因为胃食管反流病不会发生食管穿孔,所以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目的不包括避免食管穿孔。26.通过影响 LES压,能促进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胆囊收缩素 B.胰升糖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地西泮 解析:解析:LES 是食管下括约肌,是指食管末端约 34cm 长的环形肌束,正常人休息时为一高压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一些因素可影响 LES压,使之下降,
30、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题中所列出的四种因素均可影响 LES压,促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另外还有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27.逆转慢性胃炎病人胃黏膜之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药物是( )(2003 年)(分数:2.00)A.胡萝卜素 B.维生素 C C.维生素 E D.叶酸 解析:解析:慢性胃炎病人可有胃黏膜之肠化和不典型增生。题中所列出的四种药物为抗氧化维生素,均有可能帮助其逆转。但对较重的病变应定期做胃镜检查随访,对重度不典型增生宜手术治疗。28.急性腐蚀性胃炎是由于吞服( )(1997 年)(分数:2.00)A.硝酸 B.盐酸 C.水杨酸D.亚硝酸盐解析:解析:引起急性腐蚀性胃炎的毒物是
31、强酸或强碱类,因为硝酸和盐酸为强酸类,故吞服后可引起急性腐蚀性胃炎,而水杨酸和亚硝酸盐属弱酸类,故吞服后不会引起急性腐蚀性胃炎。29.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常见于( )(1993 年)(分数:2.00)A.糜烂性胃炎 B.活动性胃炎 C.十二指肠球溃疡 D.十二指肠球炎 解析:解析:糜烂性胃炎、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炎均可在黏膜中检得幽门螺杆菌。30.胃酸缺乏常见于( )(1993 年)(分数:2.00)A.胃癌 B.胃溃疡C.慢性胃体胃炎 D.慢性胃窦胃炎解析:解析:胃癌时胃酸缺乏,这常是癌性溃疡区别于良性溃疡的特点之一;慢性胃体胃炎时,因为泌胃酸的壁细胞受影响,所以胃酸亦缺乏。
32、而胃溃疡和慢性胃窦胃炎时胃酸常正常或稍减少。31.对于萎缩性胃窦胃炎,下列哪几项正确( )(1992 年)(分数:2.00)A.可同时伴有胃体黏膜灶性萎缩 B.可伴有浅表性胃炎 C.可能与幽门螺杆菌相关 D.可能与胆汁返流有关 解析:解析:萎缩性胃窦胃炎以胃窦部为主,可同时伴有胃体黏膜灶性萎缩,也可伴有浅表性胃炎。关于萎缩性胃窦胃炎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发现胃窦黏膜层接近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幽门螺杆菌,所以考虑可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相关,另外发现患者常有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胆汁返流,所以考虑也可能与胆汁返流有关。三、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20.00)A缺乏 B正常或减少 C少量增加
33、D明显增加 (2007 年)(分数:4.00)(1).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胃酸分泌(分数:2.00)A. B.C.D.解析:(2).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分泌(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旨在考查考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情况的了解程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包括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两大类,自身免疫性胃炎又称胃体胃炎,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当胃体黏膜出现明显萎缩时,胃液分析显示胃酸分泌缺乏;多灶萎缩性胃炎又称胃窦胃炎,胃液分析显示胃酸分泌正常或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泌素瘤。A胃酸度升高 B胃酸度正常或减少 C胃酸度常减少 D胃酸度明显升高 E胃酸度明显减少 (
34、1998 年)(分数:4.00)(1).B型胃炎伴大量 G细胞丧失(分数:2.00)A.B.C. D.E.解析:(2).胃溃疡(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B 型胃炎不影响胃酸分泌,但有大量 C细胞丧失时则胃酸度常减少;胃溃疡的胃酸分泌在正常范围内,亦可减少。A促进胃排空,增强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 B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C促进胃黏膜血流,刺激胃黏液分泌 D防止氢离子反渗,促进胃黏液分泌 E减少胃酸分泌,延缓胃排空 (1997 年)(分数:4.00)(1).吗丁啉(分数:2.00)A. B.C.D.E.解析:(2).生胃酮(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35、:吗丁啉是一种胃动力药,所以可促进胃排空及增强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生胃酮是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经水解衍化而来,能防止氢离子反渗和促进胃黏液分泌。A右上腹绞痛,伴压痛、黄疸,Murphy 征阳性 B脐周围阵痛,伴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有肠型 C上腹压痛,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 D上腹部胀痛,伴有胃型及拍水声 E胸骨下持续性钝痛,腹部体征正常 (1993 年)(分数:4.00)(1).胃溃疡穿孔(分数:2.00)A.B.C. D.E.解析:(2).急性肠梗阻(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胃溃疡穿孔时可致急性腹膜炎,并有气体进入腹腔,所以表现为上腹压痛,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急
36、性肠梗阻时则因肠道与外界不通,肠内压增高,引起脐周围阵痛,伴有压痛,肠鸣音亢进,有肠型。其他几项中,右上腹绞痛,伴压痛、黄疸、Murphy 征阳性显然是胆石症及急性胆囊炎;上腹部胀痛伴有胃型及拍水声见于幽门梗阻;胸骨下持续性钝痛,腹部体征正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A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 B发生消化性溃疡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2002 年)(分数:4.00)(1).Barrett溃疡是指(分数:2.00)A.B.C. D.解析:(2).Barrett食管是指(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食管黏膜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称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可发生溃疡,称 Barrett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