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普通外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直肠癌最多见于( )(1991 年)(分数:2.00)A.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B.直肠壶腹部C.腹膜反折平面以上的直肠内D.齿状线附近E.直肠上 132.对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的病人首先进行简便又十分重要的检查是( )(1990 年)(分数:2.00)A.直肠指检B.乙状结肠镜检C.纤维结肠镜检D.钡剂灌肠透视E.超声波检查3.患者,75 岁,肠梗阻 5天急性手术探查,术中发现结肠脾曲癌致结肠梗阻,无转移征象,横结肠扩张、水肿。恰当的手术方式是(
2、 )(2011 年)(分数:2.00)A.横结肠造口术,二期左半结肠切除B.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C.肿瘤切除,横结肠造口术D.横结肠、乙状结肠侧侧吻合术4.内痔的主要供应血管是( )(2000 年)(分数:2.00)A.直肠上动脉B.直肠下动脉C.肛管动脉D.骶中动脉5.原发性肝癌极易转移的脏器是( )(1998 年)(分数:2.00)A.肝内B.肺C.骨D.脑E.胰腺周围、腹膜后6.B超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最直接证据是( )(2005 年)(分数:2.00)A.肝内胆管普遍扩张,胆总管直径 15cm。肝内多发中低回声B.胰头部有 3cm4cm5cm大小的中低回声区C.胆囊大小 35
3、cm65cmD.胆囊内强回声伴声影E.胰管直径 04cm7.下列关于胆道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4 年)(分数:2.00)A.胆汁全部由肝细胞分泌B.胆囊 24小时可接纳胆汁 500毫升C.促进胆汁分泌最强的是促胰液素D.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约 8001200毫升E.毛细胆管再调节胆汁流量和成分方面起关键作用8.关于胆囊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2003 年)(分数:2.00)A.约 13 胆囊癌并存胆囊结石B.多发生在胆囊颈部C.以硬性腺癌较多见D.男性多发E.预后较好9.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最主要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B.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C.恢复血容量D.改善和维持主要脏器功能E.紧急手术10.下列哪类胆囊结石在行 X线腹部平片检查时常显影( )(2001 年)(分数:2.00)A.胆固醇结石B.胆色素结石C.混合性结石D.泥沙样结石E.黑结石11.下列有关腹痛性质与疾病的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 )(1993 年)(分数:2.00)A.间歇性刺痛一胆总管结石B.阵发性绞痛一输尿管结石C.阵发性钻顶痛一胆道蛔虫症D.剧烈刀割样痛一十二指肠溃疡穿孔E.持续性胀痛一实质性脏器发炎12.男性,42 岁,餐后上腹隐痛 4年,此次饱餐后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 2小时,疼痛很愉扩散到全腹。体检:脸色苍白,出冷汗,体温
5、 365,脉搏 96次分,血压 11080mmHg,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中上腹最明显,肠鸣音消失,白细胞 12 000mm 3 ,中性 80为协助诊断,首先应作哪项检查:( )(1988年)(分数:2.00)A.急查血淀粉酶B.急症胃镜检查C.急症钡餐检查D.腹部站立位 X线透视E.急查尿淀粉酶13.下列关于胰腺假性囊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多继发于腹部外伤B.囊壁上皮可分泌黏液C.主要体征是上腹包块D.诊断后尽早手术切除14.下列 CT影像中,最支持胰腺癌诊断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胰周及腹腔渗出,胰腺实质内有不规则低密
6、度区,强化后低密度区增强不明显B.胰头有 3cm4cm不均匀低密度区,强化后有不均匀增强C.胰头部增大,密度与其他部位胰腺组织密度一致,胰周界限模糊D.胰头均匀低密度区,CT 值 10Hu,不被强化,胰体尾萎缩,胰管扩张E.胆管扩张明显,胆总管下端可见 2cm1cm的极强密度区15.女性 40岁,有胆囊结石病史 2小时前,无诱因突发上腹剧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 375,巩膜无黄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以中腹偏左为重。血淀粉酶 1024UdL,尿胆红素(+)。B超显示:胆囊 3cm7cm大小,多发强回声伴声影,0508cm 大小,胆总管直径 09cm,胰腺增大,胰周渗出。入院后
7、非手术治疗 3日,腹痛缓解。复查 B超示:胆总管直径 05cm,尿胆红素(一),尿淀粉酶 64UdL。最可能的原因是( )(2005 年)(分数:2.00)A.胆囊结石在颈部嵌顿B.胆总管结石下段嵌顿C.十二指肠憩室炎D.急性胆囊炎E.结石一过性通过胆总管下段16.下列关于急性胰腺炎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胆汁逆流人胰管B.乙醇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C.ERCP检查可引发胰腺炎D.与高脂血症关系不清E.消化性溃疡易导致胰腺炎17.在我国,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是( )(2004 年)(分数:2.00)A.胆结石B.过量饮酒C.暴饮暴食D.高脂血症E.高钙血症
8、18.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变化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 )(2002 年)(分数:2.00)A.发病 24小时内即可被测得B.淀粉酶500UdL 索氏法)可诊断C.尿淀粉酶升高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D.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变程度成正比E.淀粉酶的测值越高,诊断的准确率也越高19.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1998 年)(分数:2.00)A.化脓性腹膜炎B.败血症C.消化道出血D.胰周围脓肿E.休克20.女性,47 岁。疑胆管结石行 ERCP检查,4 小时后剑突下偏左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呕吐。查体:T378,剑突下偏左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2012 年)(分数:
9、2.00)A.胃炎B.胰腺炎C.胆囊炎D.胆管炎21.男性,50 岁,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三个月。一个月来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有体重减轻,全身明显黄染,肝未触及,深吸气时可触到肿大胆囊底部,无触痛。化验血胆红素 15mgdL,尿检胆红素阳性。最可能是( )(1997 年)(分数:2.00)A.肝炎B.胆石症C.胰头癌D.慢性胰腺炎E.肝癌22.急性胰腺炎发病 12小时以内,哪一项实验室检查诊断比较准确( )(1995 年)(分数:2.00)A.血钙B.血糖C.血淀粉酶D.血脂肪酶E.尿淀粉酶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粘连性肠梗阻 B肠套叠 C两者都有关 D两者都无 (199
10、0 年)(分数:4.00)(1).阵发绞痛(分数:2.00)A.B.C.D.血便A.B.C.D.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胰腺炎 C胆道蛔虫病 D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E急生肠梗阻 (1989 年)(分数:4.00)(1).腹痛、寒战高烧、黄疸,常见于(分数:2.00)A.B.C.D.E.(2).腹痛发作突然,缓解也突然,常见于(分数:2.00)A.B.C.D.E.A排便可加重肛门疼痛,伴大便带鲜血 B肛周肿痛伴发热 C反复发作的肛周红肿疼痛,窦道外口流出脓性分泌物 D肛门疼痛,伴有局部暗紫色肿块 E排便时出血、无痛 (1994 年)(分数:4.00)肛裂A.B.C.D.E.(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分
11、数:2.00)A.B.C.D.E.A激活弹力纤维酶 B激活磷脂酶 AC激活胰舒血管素 D激活胰蛋白酶 E激活血浆激肽 (1992 年)(分数:4.00)(1).引起胰腺坏死是因首先(分数:2.00)A.B.C.D.E.(2).可损害其他脏器和引起休克是因(分数:2.00)A.B.C.D.E.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患者,男,75 岁。7 天前因胆囊多发小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近 2日来发现巩膜黄染。(2009 年)(分数:4.00)(1).患者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术中总胆管损伤B.胆管水肿狭窄C.胆囊内结石手术时落入总胆管D.甲型肝炎(2).
12、此时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ERCP加 EST取石B.开腹总胆管探查C.消炎利胆治疗D.保肝治疗患者,女,39 岁。因持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 3天入院。5 年来有胆囊结石病,常有短暂上腹不适症状。B超显示胆囊多发小结石,总胆管宽 9mm,其内未见结石,胰腺肿大增厚,周围有积液。查体:体温377,脉率 106次分,呼吸 28 7次分,血压 13286mmHg,巩膜不黄,肺无啰音,上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较弱。化验:WBC13510 9 L,血尿淀粉酶高出正常一倍以上。(2008 年)(分数:4.00)(1).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胃炎B.胆源性
13、胰腺炎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D.急性胆囊炎(2).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分数:2.00)A.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止痛B.即刻急诊手术引流C.抗感染,体温超过 385则手术引流D.腹腔灌洗西医综合(普通外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直肠癌最多见于( )(1991 年)(分数:2.00)A.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B.直肠壶腹部 C.腹膜反折平面以上的直肠内D.齿状线附近E.直肠上 13解析:解析:直肠壶腹是直肠中最膨大的部位,也是粪便排出前的贮存部位,所以当排便的各种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此处也是
14、容易经受粪便中各种有害因素损伤之处,所以此处发生直肠癌的比例最高约占23。2.对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的病人首先进行简便又十分重要的检查是( )(1990 年)(分数:2.00)A.直肠指检 B.乙状结肠镜检C.纤维结肠镜检D.钡剂灌肠透视E.超声波检查解析:解析: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的病人多因直肠肛管疾病引起,故进行直肠指检是最简单而又重要的检查。3.患者,75 岁,肠梗阻 5天急性手术探查,术中发现结肠脾曲癌致结肠梗阻,无转移征象,横结肠扩张、水肿。恰当的手术方式是( )(2011 年)(分数:2.00)A.横结肠造口术,二期左半结肠切除 B.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C.肿瘤切除,
15、横结肠造口术D.横结肠、乙状结肠侧侧吻合术解析:解析: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应当在进行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适当的准备后,早期施行手术。右侧结肠癌作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回肠结肠吻合术。如病人情况不许可先作盲肠造口解除梗阻,二期手术行根治性切除。如癌肿不能切除,可切断末端回肠,行近切端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远切端回肠断端造口。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一般应在梗阻部位的近侧作横结肠造口,在肠道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再二期手术行根治性切除。对肿瘤不能切除者,则行姑息性结肠造口。4.内痔的主要供应血管是( )(2000 年)(分数:2.00)A.直肠上动脉 B.直肠下动脉C.肛管动脉
16、D.骶中动脉解析:解析:内痔的主要供应动脉是直肠上动脉。5.原发性肝癌极易转移的脏器是( )(1998 年)(分数:2.00)A.肝内 B.肺C.骨D.脑E.胰腺周围、腹膜后解析:解析: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肝外的血行转移多见于肺、骨、脑。其次为胰周腹膜后的淋巴结等处。6.B超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最直接证据是( )(2005 年)(分数:2.00)A.肝内胆管普遍扩张,胆总管直径 15cm。肝内多发中低回声 B.胰头部有 3cm4cm5cm大小的中低回声区C.胆囊大小 35cm65cmD.胆囊内强回声伴声影E.胰管直径 04cm解析:解析:B 超诊断梗阻性黄疸
17、的直接证据是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多发低回声可能呈转移癌影像,所以选 A正确,其他选项不能说明梗阻性黄疸的存在。7.下列关于胆道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4 年)(分数:2.00)A.胆汁全部由肝细胞分泌 B.胆囊 24小时可接纳胆汁 500毫升C.促进胆汁分泌最强的是促胰液素D.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约 8001200毫升E.毛细胆管再调节胆汁流量和成分方面起关键作用解析:解析:成人每日分泌的胆汁量约 8001200mL。胆囊容积虽仅为 4060mL,但 24小时内能接纳约500mL的胆汁。胆汁分泌受神经内分泌调节,促进胆汁分泌作用最强的是促胰液素。毛细胆管在调节胆汁流量和成分方面起着关键作
18、用。胆汁主要由肝细胞分泌,占胆汁分泌量的 34,胆管也可分泌胆汁,占胆汁分泌量的 14。所以说胆汁全部由肝细胞分泌是不对的。8.关于胆囊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2003 年)(分数:2.00)A.约 13 胆囊癌并存胆囊结石B.多发生在胆囊颈部C.以硬性腺癌较多见 D.男性多发E.预后较好解析:解析: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多见。7098的胆囊癌并存有胆囊结石,多发生在胆囊体部和底部,硬性腺癌占 60,预后差。9.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最主要的是( )(2002 年)(分数:2.00)A.纠正水、电解质紊乱B.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C.恢复血容量D.改善和
19、维持主要脏器功能E.紧急手术 解析: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容易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他选项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可作为围手术期处理应用。10.下列哪类胆囊结石在行 X线腹部平片检查时常显影( )(2001 年)(分数:2.00)A.胆固醇结石B.胆色素结石C.混合性结石 D.泥沙样结石E.黑结石解析:解析:腹部平片是胆囊结石的检查方法之一。15胆囊结石可在腹部平片上显示,主要是混合性结右,它是由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因含钙盐较多,X 线检查常可显影。其他类型则多不显影。11.下列有关腹痛性
20、质与疾病的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 )(1993 年)(分数:2.00)A.间歇性刺痛一胆总管结石 B.阵发性绞痛一输尿管结石C.阵发性钻顶痛一胆道蛔虫症D.剧烈刀割样痛一十二指肠溃疡穿孔E.持续性胀痛一实质性脏器发炎解析:解析:不同的腹部疾患引起。的腹痛性质有所区别。管道及空腔脏器梗阻所引起的疼痛常为绞痛。绝大多数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发作时的疼痛为阵发性剧烈的胆绞痛,是因胆管内结石向下移动时常嵌于胆总管下端壶腹部,造成胆总管的阻塞,并刺激括约肌和胆管平滑肌使其痉挛所致。12.男性,42 岁,餐后上腹隐痛 4年,此次饱餐后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 2小时,疼痛很愉扩散到全腹。体检:脸色苍白,出冷汗,体温
21、365,脉搏 96次分,血压 11080mmHg,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中上腹最明显,肠鸣音消失,白细胞 12 000mm 3 ,中性 80为协助诊断,首先应作哪项检查:( )(1988年)(分数:2.00)A.急查血淀粉酶B.急症胃镜检查 C.急症钡餐检查D.腹部站立位 X线透视E.急查尿淀粉酶解析:解析:考虑是溃疡穿孔,故急症胃镜检查,明确穿孔存在后立即手术。13.下列关于胰腺假性囊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010 年)(分数:2.00)A.多继发于腹部外伤B.囊壁上皮可分泌黏液C.主要体征是上腹包块 D.诊断后尽早手术切除解析:解析: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胰腺炎,也可发生于腹部外
22、伤后(但不是“多继发于”)。其形成是由于胰管破裂,胰液流出积聚在网膜囊内,刺激周围组织形成纤维包膜。囊内壁无上皮细胞,不可能分泌黏液。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包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手术治疗指征是: 持续腹痛不能忍受; 囊肿增大(大于或等于 6cm)出现压迫症状; 出现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常用手术方法是内引流术或外引流术。14.下列 CT影像中,最支持胰腺癌诊断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胰周及腹腔渗出,胰腺实质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强化后低密度区增强不明显B.胰头有 3cm4cm不均匀低密度区,强化后有不均匀增强 C.胰头部增大,密度与其他部位胰腺组织密度一致,胰周界限模糊D.
23、胰头均匀低密度区,CT 值 10Hu,不被强化,胰体尾萎缩,胰管扩张E.胆管扩张明显,胆总管下端可见 2cm1cm的极强密度区解析:解析:CT 检查是胰腺癌定位和定性的重要诊断手段。本题 B选项说明 CT显示胰头部有 3cm4cm不均匀低密度的肿物影,并呈不均匀增强,符合胰头癌表现。其他选项中 CT显示胰腺分别为胰周及腹腔渗出、组织密度一致、低密度区 CT值 10Hu、胆总管下端极强密度影像等,分别支持炎症、增生、囊肿、结石等的诊断。15.女性 40岁,有胆囊结石病史 2小时前,无诱因突发上腹剧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 375,巩膜无黄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以中腹偏左为重。血
24、淀粉酶 1024UdL,尿胆红素(+)。B超显示:胆囊 3cm7cm大小,多发强回声伴声影,0508cm 大小,胆总管直径 09cm,胰腺增大,胰周渗出。入院后非手术治疗 3日,腹痛缓解。复查 B超示:胆总管直径 05cm,尿胆红素(一),尿淀粉酶 64UdL。最可能的原因是( )(2005 年)(分数:2.00)A.胆囊结石在颈部嵌顿B.胆总管结石下段嵌顿C.十二指肠憩室炎D.急性胆囊炎E.结石一过性通过胆总管下段 解析:解析:本例的特点是病人突发上腹痛,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血淀粉酶增高,胰头增大,水肿,胆总管扩张等,急性胰腺炎诊断可成立。经 3天治疗后,恢复正常。病人既往有胆石症史,所以此
25、次发病是因为胆结石一过性通过胆总管下段时阻塞了 Vater壶腹,造成胆汁逆流入胰管,损伤了胰腺导致胰腺炎。16.下列关于急性胰腺炎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胆汁逆流人胰管B.乙醇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C.ERCP检查可引发胰腺炎D.与高脂血症关系不清E.消化性溃疡易导致胰腺炎 解析:解析:急性胰腺炎约 90的患者与过度饮酒及胆道疾病有关。我国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此外高脂血症、高钙血症以及胰腺损伤、缺血等也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关。另外当有穿透性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其中的一些酶可激活胰液中某些成分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但说消化性
26、溃疡易导致胰腺炎是不恰当的。17.在我国,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是( )(2004 年)(分数:2.00)A.胆结石 B.过量饮酒C.暴饮暴食D.高脂血症E.高钙血症解析:解析: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多种。主要与胆道疾病或过量饮酒有关。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是胆结石引起的 Vater壶腹部梗阻所致。18.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变化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 )(2002 年)(分数:2.00)A.发病 24小时内即可被测得B.淀粉酶500UdL 索氏法)可诊断C.尿淀粉酶升高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D.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变程度成正比 E.淀粉酶的测值越高,诊断的准确率也越高解析:解析: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主
27、要是胰酶的测定。血清淀粉酶测定是应用最广的诊断方法。在发病 24小时内即可被测得,可高达500UdL(索氏法),以后 7天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升高迟但持续时间较长。淀粉酶测值越高,诊断的准确率也越高。但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变的轻重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故 D项是不正确的。19.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1998 年)(分数:2.00)A.化脓性腹膜炎B.败血症C.消化道出血D.胰周围脓肿E.休克 解析:解析: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继发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休克。由于胰酶,组织坏死,感染中毒等促使大量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加以液体丢失和 DIC等因素所致,其次是化脓性感染,故选 E正确
28、。20.女性,47 岁。疑胆管结石行 ERCP检查,4 小时后剑突下偏左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呕吐。查体:T378,剑突下偏左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2012 年)(分数:2.00)A.胃炎B.胰腺炎 C.胆囊炎D.胆管炎解析:解析:行 ERCP石术,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 Oddi括约肌痉挛,此时胆汁可经“共同通道”逆流入胰管,将结合胆汁酸还原成游离胆汁酸从而损伤胰腺,并能将胰液中的磷脂酶原 A激活成磷脂酶A从而引起胰腺组织坏死,产生急性胰腺炎。21.男性,50 岁,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三个月。一个月来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有体重减轻,全身明显黄染,肝未触及,深吸气时可触到肿
29、大胆囊底部,无触痛。化验血胆红素 15mgdL,尿检胆红素阳性。最可能是( )(1997 年)(分数:2.00)A.肝炎B.胆石症C.胰头癌 D.慢性胰腺炎E.肝癌解析:解析:病例特点为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瘦,黄疸,胆囊肿大等,即考虑可能为肝、胆、胰疾病的可能。血胆红素 15mldL,尿胆红素阳性提示该病人黄疸为梗阻性,基本排除肝炎的诊断,慢性胰腺炎一般不引起黄疸和胆囊肿大,也可排除。病人无发热、腹痛,不支持胆石症。肝癌病变主要在肝内,不会引起胆囊肿大,故最大可能是胰头癌,肿大的胰头压迫或侵犯胆总管和胰管,造成胆囊肿大、梗阻性黄疸进行性加重、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的出现。22.急性胰腺炎发病
30、12小时以内,哪一项实验室检查诊断比较准确( )(1995 年)(分数:2.00)A.血钙B.血糖C.血淀粉酶 D.血脂肪酶E.尿淀粉酶解析:解析:胰酶的增高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发病 34 小时后血清淀粉酶即可高于正常。尿淀粉酶增高出现较迟,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增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血脂肪酶的升高也在发病 24小时以后,但临床上很少用,因不如尿淀粉酶检查更简便易行。一般非出血坏死性重症胰腺炎血钙血糖的改变不明显。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粘连性肠梗阻 B肠套叠 C两者都有关 D两者都无 (1990 年)(分数:4.00)(1).阵发绞痛(分数:2.00)A.B.C
31、. D.解析:血便A.B. C.D.解析:解析:粘连性:肠梗阻多以腹部手术、炎症、外伤等引起,广泛粘连所致的肠梗阻多为单纯性和不全性,不发生血便。局限粘连的往往是粘连带所致,易引起绞窄性肠梗阻,此时肠腔内可有些血性渗出,但一般极少血便发生。而肠套叠小儿多见,典型的三大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以上两种梗阻均有阵发性腹部绞痛。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胰腺炎 C胆道蛔虫病 D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E急生肠梗阻 (1989 年)(分数:4.00)(1).腹痛、寒战高烧、黄疸,常见于(分数:2.00)A.B.C.D. E.解析:(2).腹痛发作突然,缓解也突然,常见于(分数:2.00)A.B.C. D.E.
32、解析:解析: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现腹痛、寒战高烧、黄疸;腹痛发作突然,缓解也突然见于胆道蛔虫病。A排便可加重肛门疼痛,伴大便带鲜血 B肛周肿痛伴发热 C反复发作的肛周红肿疼痛,窦道外口流出脓性分泌物 D肛门疼痛,伴有局部暗紫色肿块 E排便时出血、无痛 (1994 年)(分数:4.00)肛裂A. B.C.D.E.解析:(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直肠肛门疾患各有其典型症状。患肛裂时由于排便时于硬的粪便直接摩擦肛裂的溃疡创面或撑开裂口,使括约肌反射性痉挛造成肛门的剧痛,创面损伤出血,色新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肛周的红肿疼痛、全身发热等
33、感染的症状,只是由于感染部位的深浅不同,表现稍有区别,深者疼痛、发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浅者肛周局部红肿、压痛及波动感更明显,全身症状较轻。A激活弹力纤维酶 B激活磷脂酶 AC激活胰舒血管素 D激活胰蛋白酶 E激活血浆激肽 (1992 年)(分数:4.00)(1).引起胰腺坏死是因首先(分数:2.00)A.B.C.D. E.解析:(2).可损害其他脏器和引起休克是因(分数:2.00)A.B.C.D.E. 解析: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患者,男,75 岁。7 天前因胆囊多发小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近 2日来发现巩膜黄染。(2009 年)(分数:4.00)(1).患
34、者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术中总胆管损伤B.胆管水肿狭窄C.胆囊内结石手术时落入总胆管 D.甲型肝炎解析:(2).此时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ERCP加 EST取石 B.开腹总胆管探查C.消炎利胆治疗D.保肝治疗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介绍老年患者,7 天前因胆囊多发小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第 5天发现巩膜黄染,不伴有其他表现,考虑阻塞性黄疸可能大。术后第 5天才出现黄疸,术中总胆管损伤可除外。总胆管因手术创伤可引起创伤性炎症水肿致胆管狭窄,造成胆汁排出不畅,此反应性炎症水肿在术后初 13天明显,后逐渐消退,不应该在第 5天才出现。故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 C项
35、,胆囊内结石通过胆囊管落人总胆管。此时进一步诊治最好的方法是作 ERCP,可确诊,确诊后可同时作 EST取石治疗。患者,女,39 岁。因持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 3天入院。5 年来有胆囊结石病,常有短暂上腹不适症状。B超显示胆囊多发小结石,总胆管宽 9mm,其内未见结石,胰腺肿大增厚,周围有积液。查体:体温377,脉率 106次分,呼吸 28 7次分,血压 13286mmHg,巩膜不黄,肺无啰音,上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较弱。化验:WBC13510 9 L,血尿淀粉酶高出正常一倍以上。(2008 年)(分数:4.00)(1).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胃炎B.胆
36、源性胰腺炎 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D.急性胆囊炎解析:(2).对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分数:2.00)A.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止痛B.即刻急诊手术引流C.抗感染,体温超过 385则手术引流 D.腹腔灌洗解析:解析:胆囊结石十分常见,胆囊内的小结石可自行排入总胆管再排入肠道,也可嵌顿于壶腹部。嵌顿的结石可阻塞胆胰共同通路使胆汁流入胰管,从而诱发胰腺炎。该患者胆囊多发小结石,总胆管直径大于正常,很可能是结石嵌顿的结果;患者未出现黄疸落明结石已从胆管排出,但此过程足可引起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近年来已有较大的转变,现在不主张早期手术引流,此时坏死组织分界不清难以清除,手术并不能阻止病变的发晨,且易造成腹腔感染。除非胆管梗阻持续,胆管炎明显,或胰腺、腹腔有明确感染征象,一般不做急诊手术。抗感染的同时,感染征象明显,体温高于 385以上,多提示腹内有感染存在,此时可考虑手术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