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7070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

    1、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述哪项不宜首选洋地黄治疗( )(1991 年)(分数:2.00)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C.快速心房颤动D.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2.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是( )(1991 年)(分数:2.00)A.硝普钠B.多巴胺C.酚妥拉明D.哌唑嗪E.巯甲丙脯氨酸3.临床上出现舒张期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疾病是( )(2012 年)(

    2、分数:2.00)A.急性心肌梗死B.扩张型心肌病C.高血压病D.缩窄性心包炎4.下列关于高排量型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1 年)(分数:2.00)A.可出现脉压增大B.以全心衰竭为主C.多表现为舒张性心衰D.常见于心动过速的心衰患者5.患者,男,58 岁。因疲劳后突发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 c 血痰而来院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史。查体:血压 9060mmHg,端坐位,喘息状,口唇紫绀,双肺满布中小水泡音,心率 140 次分,心音听不清。下列急诊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2009 年)(分数:2.00)A.高流量吸氧B.选用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C.使用短效 -受

    3、体阻滞剂D.应用外周动静脉血管扩张剂6.对于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发生的可能机制,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2003 年)(分数:2.00)A.入睡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小支气管收缩,影响肺泡通气B.卧位时膈上抬,肺活量减少C.卧床后,左室不能承受回流增多的血量,左室舒张末压升高D.熟睡时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E.由支气管痉挛引起7.左心功能不全肺循环淤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2001 年)(分数:2.00)A.咳嗽、咳痰,痰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B.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即缓解C.肺微小动脉压增高,血浆外渗,痰内带血丝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E.支气管痉挛,发作性哮喘8.左心衰竭最早出现

    4、的临床症状是( )(1998 年)(分数:2.00)A.疲乏无力B.劳力性呼吸困难C.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D.夜间卧床时咳嗽E.失眠、尿少、头晕9.最常伴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疾病是( )(1997 年)(分数:2.00)A.肺梗塞B.室间隔缺损C.肺动脉瓣狭窄D.急进性高血压E.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10.哪项最能提示有左心功能不全( )(1997 年)(分数:2.00)A.交替脉B.奇脉C.水冲脉D.脉短绌E.脉细数11.下述哪项不属于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1994 年)(分数:2.00)A.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B.交替脉C.呼吸困难D.颈静脉怒张E.端坐呼吸12.男性,48 岁。因偶发

    5、心悸,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平均心率 62 次,房性期前收缩 58 次,24小时,ST 段无异常,应采取的最佳处理是( )(2012 年)(分数:2.00)A.美托洛尔口服B.普罗帕酮口服C.钾镁盐类口服D.临床观察13.下列病症中,不能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是( )(2007 年)(分数:2.00)A.频发室性期前收缩B.室性心动过速C.心房颤动D.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主要电生理效应的是( )(2007 年)(分数:2.00)A.显著减慢 V maxB.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C.延长动作电位时限D.延长有效不应期15.下述哪项不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

    6、过速心电图的特点( )(2006 年)(分数:2.00)A.发作时 QRS 波群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B.是室性并行心律的一个特殊类型C.频率一般为 200250 次分D.QT 间期通常延长E.常并发高 U 波16.下述关于心房颤动发病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心房颤动的自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B.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正常人C.急性酒精中毒时可出现心房颤动D.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短阵发作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心房颤动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最常见的出现心房颤动的非心脏性疾病17.下述关于非 ST 段抬高(NSTEMI)心肌梗死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4

    7、 年)(分数:2.00)A.对血清肌钙蛋白增高者应尽早采取溶栓治疗B.病情危险程度比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低C.可同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D.血清肌钙蛋白可正常或轻度升高E.早期抗凝治疗不利于降低死亡率18.男 68 岁,持续性心房颤动史 10 年,长期服用洋地黄、硫氮卓酮,10 天前腹泻伴恶心,食欲下降。两天来出现阵发性头晕、眼黑、查体:BP10070mmHg,双肺(-),心律整,心率 38 次分,左下腹轻压痛、导致患者就诊最直接的病因是( )(2004 年)(分数:2.00)A.洋地黄效应B.钙拮抗剂中毒C.慢性腹泻D.缓慢心室率的心房颤动E.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9.哪项符合第二度

    8、I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2002 年)(分数:2.00)A.P-P 间期及 RR 间期均不等B.相邻的 PP 间期进行性缩短C.包含受阻 P 波在内的 R-R 间期小于正常 P-t 间期的两倍D.最常见的传导比例为 2:1E.受阻 P 波前的一个 P-R 间期延长20.心房纤颤发生后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2001 年)(分数:2.00)A.35以上B.30以上C.25以上D.20以上E.15以上二、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见于( )(1990 年)(分数:2.00)A.高血压性心脏病B.严重贫血C.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D.健康青少

    9、年22.奇脉可见于( )(1990 年)(分数:2.00)A.缩窄性心包炎B.心包积液C.限制性心肌病D.左心衰竭23.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可有( )(1988 年)(分数:2.00)A.心尖区全收缩期杂音吸气时减弱B.第三心音C.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D.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分裂24.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有( )(2010 年)(分数:2.00)A.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成B.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C.冠状动脉痉挛D.冠状循环小动脉病变25.下列选项中,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2007 年)(分数:2.00)A.高脂血症B.高血压C.吸烟D.糖尿病26.心电图、aVF、V 6 、V 7 导运

    10、动后出现 ST 段水平下降,最可能涉及的冠状动脉有( )(2000 年)(分数:2.00)A.右冠状动脉B.左前降支C.左回旋支D.左主干27.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常用的溶栓剂有( )(1996 年)(分数:2.00)A.肝素B.阿司匹林C.尿激酶D.链激酶28.老年人突然发生以下哪几种情况须做心电图检查以除外急性心肌梗塞( )(1990 年)(分数:2.00)A.休克B.以前无心脏病史突然发生心力衰竭C.严重心律失常D.不明原因的上腹痛或恶心呕吐29.急性心肌梗塞时心室颤动的先兆是( )(1989 年)(分数:2.00)A.室性早搏超过 5 次分B.多源性室性早搏C.室性早搏落在前一心搏的

    11、易损期D.多源性房性早搏30.病理性冲动传导异常包括( )(2002 年)(分数:2.00)A.房室分离B.干扰脱节C.左束支分支阻滞D.窦房阻滞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急性心房颤动 B阵发性心房颤动 C持续性心房颤动 D永久性心房颤动 (2010 年)(分数:4.00)(1).女性,45 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20 年。近 1 个月来多次突发心悸,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可自行恢复。应诊断为(分数:2.00)A.B.C.D.(2).男性,47 岁,心悸 3 年。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快心室率心房颤动。曾服用胺碘酮转复为窦性心律并维持。1 个月

    12、前心房颤动再发,改用电复律成功。应诊断为(分数:2.00)A.B.C.D.ADDD 型 BVVI 型 CAAI 型 DVOO 型 EICD 型 (2006 年)(分数:4.00)(1).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伴短阵意识丧失者,应首选的起搏器型号是(分数:2.00)A.B.C.D.E.(2).慢性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首选的起搏器型号是(分数:2.00)A.B.C.D.E.A普罗帕酮 B奎尼丁 C丙吡胺 D利多卡因 E胺碘酮 (1998 年)(分数:4.00)(1).轻度减慢 V max ,稍减慢传导,缩短动作电位时间(分数:2.00)A.B.C.D.E.(2).明显减慢 V max

    13、,显著减慢传导,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分数:2.00)A.B.C.D.E.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述哪项不宜首选洋地黄治疗( )(1991 年)(分数:2.00)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B.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C.快速心房颤动D.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解析:解析:洋地黄可缩短旁道的不应性,使一些病人的心室反应加速,所以对预激综合征患者不宜首选,应选用 Ia 或 IC 类为宜。洋地黄能延长房

    14、室结的传导时间和不应性,对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特别对伴有心功能不全者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首选药物。2.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药物是( )(1991 年)(分数:2.00)A.硝普钠 B.多巴胺C.酚妥拉明D.哌唑嗪E.巯甲丙脯氨酸解析:解析:硝普钠直接作用于动、静脉血管平滑肌使其扩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多巴胺通过兴奋多巴胺受体和 、-肾上腺素受体而起作用,具有正性肌力作用。酚妥拉明和哌唑嗪为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外周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巯甲丙脯氨酸(开搏通,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外周动、静脉扩张而降低心脏前、

    15、后负荷。3.临床上出现舒张期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疾病是( )(2012 年)(分数:2.00)A.急性心肌梗死B.扩张型心肌病C.高血压病 D.缩窄性心包炎解析:解析: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射血功能维持正常,但由于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充盈压异常增高,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后者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或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等,称之为舒张期心力衰竭。4.下列关于高排量型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1 年)(分数:2.00)A.可出现脉压增大 B.以全心衰竭为主C.多表现为舒张性心衰D.常见于心动过速的心衰患者解析:解析:对于代谢异常而发生的高排血量

    16、心衰如贫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因所致心衰洋地黄治疗效果欠佳。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心力衰竭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心动过速和心脏排出量增加导致的心力衰竭。主要发生在年轻甲亢患者。此类心力衰竭非心脏泵衰竭所致,而是由于心脏高排出量后失代偿引起,称为“高排出量型心力衰竭”,常随甲亢控制,心功能恢复。另一类是诱发和加重已有的或潜在的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的心力衰竭,多发生在老年患者,此类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衰竭。甲亢患者常常出现心悸气短、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亢进。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5.患者,男,58 岁。因疲劳后突发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 c 血痰而来院急诊。既往有高血

    17、压病、心肌梗死史。查体:血压 9060mmHg,端坐位,喘息状,口唇紫绀,双肺满布中小水泡音,心率 140 次分,心音听不清。下列急诊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2009 年)(分数:2.00)A.高流量吸氧B.选用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C.使用短效 -受体阻滞剂 D.应用外周动静脉血管扩张剂解析:解析:患者为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治疗措施应包括吸氧、镇静、强心(如能排除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者)、快速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等。选项 A、B、D 中所提及的措施均符合上述治疗原则,但此时短效 B 受体阻滞剂是属于禁用范畴。6.对于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发生的可能机制,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2003 年)(

    18、分数:2.00)A.入睡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小支气管收缩,影响肺泡通气B.卧位时膈上抬,肺活量减少C.卧床后,左室不能承受回流增多的血量,左室舒张末压升高D.熟睡时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E.由支气管痉挛引起 解析:解析: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典型的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其发生机制为:患者在夜间睡眠时: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量减少,心功能降低; 小支气管收缩,肺泡通气减少; 仰卧位时,由于膈肌上抬,肺活量减少,而体静脉系统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肺淤血加重,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 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对肺淤廊所致的轻度缺氧反应不敏感,只有当肺淤血程度严重、缺氧明显时才刺激呼吸中枢做

    19、出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伴呼吸困难等。选项 E 不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7.左心功能不全肺循环淤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2001 年)(分数:2.00)A.咳嗽、咳痰,痰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B.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即缓解C.肺微小动脉压增高,血浆外渗,痰内带血丝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E.支气管痉挛,发作性哮喘解析:解析:左心衰竭是以肺淤血及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肺淤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如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可伴支气管痉挛及哮鸣音等。此外,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痰一般为白色浆液性泡

    20、沫痰,偶尔可痰中带血。选项 A、B、D、E 所列的表现都属于左心衰竭临床表现。但左心衰竭时,可引起肺静脉压力增高,而不是肺微小动脉压增高。选项 C 的描述不符合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8.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1998 年)(分数:2.00)A.疲乏无力B.劳力性呼吸困难 C.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D.夜间卧床时咳嗽E.失眠、尿少、头晕解析:解析: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因进行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上升,肺淤血加重而出现呼吸困难。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患者可出现于夜间入睡后发生突然胸闷、气急而被迫坐起,即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疲乏无力、夜间咳嗽、失眠、尿少、头

    21、晕等不是左心衰竭特有的临床表现。9.最常伴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疾病是( )(1997 年)(分数:2.00)A.肺梗塞B.室间隔缺损C.肺动脉瓣狭窄D.急进性高血压 E.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心室解析:解析:肺梗塞,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窦瘤破裂人右心室等病变最常伴发的是右心功能衰竭,而急进性高血压患者主要引起左心室负荷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所以 D 是正确答案。10.哪项最能提示有左心功能不全( )(1997 年)(分数:2.00)A.交替脉 B.奇脉C.水冲脉D.脉短绌E.脉细数解析:解析:奇脉提示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水冲脉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脉短

    22、绌提示有心房纤颤,频发早搏等心律失常;细脉可见于心力衰竭,但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11.下述哪项不属于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1994 年)(分数:2.00)A.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B.交替脉C.呼吸困难D.颈静脉怒张 E.端坐呼吸解析:解析:颈静脉怒张属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交替脉、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均可出现在左心功能不全中出现。12.男性,48 岁。因偶发心悸,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平均心率 62 次,房性期前收缩 58 次,24小时,ST 段无异常,应采取的最佳处理是( )(2012 年)(分数:2.00)A.美托洛尔口服B.普罗帕酮口服C.钾镁盐类口服

    23、D.临床观察 解析:解析:房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吸烟、饮酒与咖啡均可诱发房性期前收缩,应劝导患者戒除或减量。治疗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或 受体阻滞剂。13.下列病症中,不能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是( )(2007 年)(分数:2.00)A.频发室性期前收缩B.室性心动过速C.心房颤动D.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 解析:解析:考查对介入治疗心律失常适应征的掌握程度。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是由射频发生器输出低功率电能,直接作用在发生心律失常折返途径的某一点或自律性病灶上,使该组织发生凝固坏死,从而消除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

    24、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都属于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范畴,而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是起源于交界区的,不适用采取射频消融方法治疗。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主要电生理效应的是( )(2007 年)(分数:2.00)A.显著减慢 V max B.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C.延长动作电位时限D.延长有效不应期解析:解析:考查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程度。胺碘酮属于第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为钾通道阻滞剂,其药物的电生理效应是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使动作电位 3 相钾外流受抑制,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同时也延长有效不应期。由于胺碘酮对钠通道无影响,而 V max 主要与钠通道相关,故不减慢 V m

    25、ax 。15.下述哪项不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特点( )(2006 年)(分数:2.00)A.发作时 QRS 波群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B.是室性并行心律的一个特殊类型 C.频率一般为 200250 次分D.QT 间期通常延长E.常并发高 U 波解析:解析: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其心电图的特点是:发作时室性 QRS 波群振幅和方向每隔 310 个周期可环绕等电位线扭转,QRS 波的频率一般为 160280 次分,常在一个心电活动长一短周期序列后发作,多伴有 QT 间期延长和高大 U 波。选项 A、C、D、E 所列的特点均符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心

    26、电图特点。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为折返激动,故不属于室性并行心律。16.下述关于心房颤动发病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2005 年)(分数:2.00)A.心房颤动的自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B.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正常人C.急性酒精中毒时可出现心房颤动D.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短阵发作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心房颤动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最常见的出现心房颤动的非心脏性疾病解析:解析: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而无心房肥大、心功能不全及相关心内外疾患,因此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而不是以有无临床症状来区分是否属于孤立性心房颤动。因此 D 项所指的概念是错误的。其他所列选项的概念均是

    27、正确的。17.下述关于非 ST 段抬高(NSTEMI)心肌梗死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4 年)(分数:2.00)A.对血清肌钙蛋白增高者应尽早采取溶栓治疗B.病情危险程度比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低C.可同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D.血清肌钙蛋白可正常或轻度升高E.早期抗凝治疗不利于降低死亡率解析:解析:按照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疗指南规定,对此类患者一旦确诊,宜早期采取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溶栓不仅不能起到早期治疗的目的反而增加死亡率。至今无临床实践观察资料证明非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危险程度比 ST 段抬高的低。根据指南规定,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心肌坏死物指标均应增高,因

    28、此血清肌钙蛋白不应该是正常的。有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完全正确的。18.男 68 岁,持续性心房颤动史 10 年,长期服用洋地黄、硫氮卓酮,10 天前腹泻伴恶心,食欲下降。两天来出现阵发性头晕、眼黑、查体:BP10070mmHg,双肺(-),心律整,心率 38 次分,左下腹轻压痛、导致患者就诊最直接的病因是( )(2004 年)(分数:2.00)A.洋地黄效应B.钙拮抗剂中毒C.慢性腹泻D.缓慢心室率的心房颤动E.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解析:病人求诊的主要症状是因两天来出现阵发性头晕、眼黑,查体发现心律整、心室率 38 次分。此时应考虑患者最大可能是由于心率过慢导

    29、致脑供血不足。结合病史分析,患者为持续心房颤动,长期服用洋地黄,10 天前腹泻、恶心、食欲差,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可能出现低血钾。加之患者长期服用洋地黄,在低血钾时极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临床上患者已经出现了食欲下降,心率慢而规则,由原来的心房颤动转变为规则心律,则应首先考虑是由于药物中毒所致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因此该患者就诊的直接病因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脑供血不足,但本质上是洋地黄中毒。19.哪项符合第二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2002 年)(分数:2.00)A.P-P 间期及 RR 间期均不等B.相邻的 PP 间期进行性缩短C.包含受阻 P 波在内的 R-R 间

    30、期小于正常 P-t 间期的两倍 D.最常见的传导比例为 2:1E.受阻 P 波前的一个 P-R 间期延长解析:解析:第二度工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P-R 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 P 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 相邻 R-R 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 P 波不能下传心窒; 包含受阻 P 波在内的 R-R 间期小于正常窦性 P-P 间期的两倍;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 3:2 或 5:4。根据此标准。选项 C 所描述的符合第二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20.心房纤颤发生后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2001 年)(分数:2.00)A.35以上B.30以上C.25以上 D.20以上E.15

    31、以上解析:解析:由于心房颤动患者正常的心房收缩消失,所以心室舒张晚期由心房收缩所致的心室充盈血量在房颤的患者也消失,一般这部分充盈血量占心排血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二、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1.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见于( )(1990 年)(分数:2.00)A.高血压性心脏病 B.严重贫血 C.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D.健康青少年 解析:解析: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在心尖区听到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严重贫血可因通过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量增加而产生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因左心室扩张而导致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在心尖区亦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32、;正常健康的青少年在心尖区听到功能性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2.奇脉可见于( )(1990 年)(分数:2.00)A.缩窄性心包炎 B.心包积液 C.限制性心肌病 D.左心衰竭解析:解析:奇脉的产生机制是:正常人吸气时,右心充盈增加,室间隔向后移位,限制了左心室的充盈。同时,由于吸气时胸腔内压降低,血流相对地较多流入肺静脉,也使左心室充盈减少。当心脏舒张受限时,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吸气时右心充盈的增加减少,致使左心充盈明显下降,心搏量减少,出现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消失,形成奇脉。临床上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限制性心肌病均可产生奇脉,而左心衰竭不会产生奇脉。23.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可有( )(

    33、1988 年)(分数:2.00)A.心尖区全收缩期杂音吸气时减弱 B.第三心音 C.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 D.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分裂解析:解析: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时,不出现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分裂;严重的反流出现第三心音,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24.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有( )(2010 年)(分数:2.00)A.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成 B.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C.冠状动脉痉挛 D.冠状循环小动脉病变 解析:解析:当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发生不平衡,供血不能满足需求时,即可发生心绞痛。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等都能造成冠脉供血减少。故选

    34、项 A、C、D 均为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机制。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的主要机制。25.下列选项中,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2007 年)(分数:2.00)A.高脂血症 B.高血压 C.吸烟 D.糖尿病 解析:解析:考查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掌握程度。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中,高脂血症使脂质易于在动脉内膜下沉积,高血压及吸烟可以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初启动因素,即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糖尿病时易造成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26.心电图、aVF、V 6 、V 7 导运动后出现 ST 段水平下降,最可能涉及的冠状动脉有( )(2000 年)(分数:2.00)A.右冠状动脉

    35、 B.左前降支C.左回旋支 D.左主干解析:解析:右冠状动脉主要营养心脏左心室的下壁、后壁及右心室,心电图对应导联为、aVF;左前降支主要营养心脏左心室的前壁、室间隔、心尖部,心电图对应导联为 V 1 、V 2 、V 3 、V 4 等;左回旋支主要营养心脏左心室的前侧壁、高侧壁,心电图对应导联为 V 5 、V 6 、I、aVL 等;左主干为左前降支及回旋支的共同起始部,应包括全部左心室前壁、间隔、前侧壁、高侧壁部位。27.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常用的溶栓剂有( )(1996 年)(分数:2.00)A.肝素B.阿司匹林C.尿激酶 D.链激酶 解析:解析:肝素为抗凝剂,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聚集制剂,

    36、以上两种药物均不属于血栓溶栓剂。尿激酶及链激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常用的溶栓制剂。28.老年人突然发生以下哪几种情况须做心电图检查以除外急性心肌梗塞( )(1990 年)(分数:2.00)A.休克 B.以前无心脏病史突然发生心力衰竭 C.严重心律失常 D.不明原因的上腹痛或恶心呕吐 解析:解析:老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其首发症状可为突然休克、突发急性左心衰竭、突发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此外,不明原因的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也常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首发表现,尤其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尤为多见。29.急性心肌梗塞时心室颤动的先兆是(

    37、)(1989 年)(分数:2.00)A.室性早搏超过 5 次分 B.多源性室性早搏 C.室性早搏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 D.多源性房性早搏解析:解析:多源性房性早搏不是心室颤动的先兆。30.病理性冲动传导异常包括( )(2002 年)(分数:2.00)A.房室分离B.干扰脱节C.左束支分支阻滞 D.窦房阻滞 解析:解析:心律失常可按心脏冲动形成异常及冲动传导异常进行分类。在冲动传导异常的范畴内可分为:生理性(如房室分离、干扰、脱节等)、病理性(如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等)。选:顷 C 的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是属于室内传导阻滞的范

    38、畴。三、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急性心房颤动 B阵发性心房颤动 C持续性心房颤动 D永久性心房颤动 (2010 年)(分数:4.00)(1).女性,45 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20 年。近 1 个月来多次突发心悸,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可自行恢复。应诊断为(分数:2.00)A.B. C.D.解析:(2).男性,47 岁,心悸 3 年。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快心室率心房颤动。曾服用胺碘酮转复为窦性心律并维持。1 个月前心房颤动再发,改用电复律成功。应诊断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患者的心房颤动呈发作性,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但均

    39、能自行转复,应属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来诊时非初次发作,而已是一个月来多次反复发作,故不诊断为急性心房颤动。142 题的患者已有心房颤动史 3 年,属慢性房颤,但每次发作后均能用药物转复,本次心房颤动使用电复律成功,此类应属于持续性心房颤动。ADDD 型 BVVI 型 CAAI 型 DVOO 型 EICD 型 (2006 年)(分数:4.00)(1).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伴短阵意识丧失者,应首选的起搏器型号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慢性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首选的起搏器型号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伴有意

    40、识丧失者,随时有可能出现猝死,因此必须要选择能自动识别及排除这种严重危及生命心律失常的起搏器,应首选 ICD 型(自动心脏去颤型)。对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收缩功能已经失去,因此任何心房起搏功能都是无用的,故在选择起搏器时只要考虑具有正常心室起搏功能类型,应首选 VVI 型。DDI)型及 AAI 型均具有心房起搏功能,但不适于题给条件。VOO 型为固定频率心室型起搏器,现已基本不用。A普罗帕酮 B奎尼丁 C丙吡胺 D利多卡因 E胺碘酮 (1998 年)(分数:4.00)(1).轻度减慢 V max ,稍减慢传导,缩短动作电位时间(分数:2.00)A.B.C.D. E.解析:(2).明显减慢

    41、V max ,显著减慢传导,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轻度减慢 V max ,稍减慢传导,缩短动作电位时间为 Ib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属于此类。明显减慢 V max 显著减慢传导,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为 I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属于此类。四大类,其中 I 类再分为三个亚类。 1)I 类药阻断快速钠通道。A)IA 类药物减慢动作电位 0 相上升速度(V max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均属此类。B)IB 类药物不减慢 V max ,缩短动作电位时程。美西律、苯妥英钠与利多卡因属此类。C)IC 类药减慢 V max ,减慢传导与轻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氟卡尼、恩卡尼、普罗帕酮及莫雷西嗪均属此类。 2)类药阻断 -肾上腺素能受体,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均属此类。 3)类药阻断钾通道与延长复极,包括胺碘酮和索他洛尔。4)类药阻断慢钙通道,维拉帕米、地尔硫革等属此类。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循环系统疾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