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外科学)模拟试卷 128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健康成人若失血量达多少时应输入浓缩红细胞(分数:2.00)A.300mLB.500mLC.800mLD.1000mL2.急性失血患者需要输血,正确的是(分数:2.00)A.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B.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入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D.先输入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入红细胞纠正贫血3.下列哪项不是输血的适应证(分数:2.00)A.营养素缺乏B.低蛋白血症C.血友病甲D.贫血4.
2、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制品是(分数:2.00)A.洗涤红细胞B.浓缩红细胞C.浓缩白细胞D.普通冰冻血浆5.下列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成人一般调节在每分钟 510mLB.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每次输血量以 450mL 为宜C.老人或心脏病患者每分钟约 1mLD.小儿以每分钟 10 滴左右为宜6.男,43 岁,左下胸部外伤后出现腹痛,全腹压痛,移动性浊音,血压 80/50mmHg,考虑脾破裂,输液抗休克同时积极手术剖腹探查。术中输血纠正休克,术中证实脾破裂,给予脾切除,但血压持续下降并且术野广泛渗血,尿液呈咖啡色,患者可能发生了(分数:2.00)A.溶血反应B.发热反
3、应C.过敏反应D.急性肾衰竭7.下列对于输血后溶血反应的处理,错误的是(分数:2.00)A.减慢输血速度B.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C.给予糖皮质激素D.必要时给予血液透析8.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是输入血液中的(分数:2.00)A.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发生免疫反应B.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细菌发生反应C.红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D.血浆蛋白在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9.下列哪种疾病的传播与输血无关(分数:2.00)A.艾滋病B.疟疾C.梅毒D.淋病10.大量输入库存血后,一般不会发生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体温降低B.碱中毒C.低钾血症D.低
4、钙血症11.下列关于输血的各项操作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输血前仔细核对患者和供血人姓名、血型和交叉配血单B.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C.向输血器内全血中加入葡萄糖液,有利于血液的输注D.库血取出后应尽快输入,不能超过 4 小时12.下列哪项不是自体输血的禁忌症(分数:2.00)A.严重贫血B.胸腹开放性损伤 6 小时C.肝癌破裂出血D.宫外孕破裂出血13.下列关于自体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节约库血,减少输血反应及疾病传播B.无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C.由于自体输血过程繁杂,目前不提倡采用D.预存式自体输血时,可于术前 1 个月开始采血,每 34 天
5、1 次,每次 300400mL14.下列有关休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血压低于 90/60mmHg,就可诊断为休克B.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导致脓毒性休克C.挤压伤可引起创伤性休克D.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是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佐证15.微循环血量占总循环血量的(分数:2.00)A.8B.15C.20D.3016.下列关于休克微循环收缩期生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皮肤和骨骼肌血管收缩B.胃肠道血管收缩C.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17.关于休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措施是(分数:2.00)A.于 510 分钟内快速静注等渗盐水 25mL
6、,如血压升高而 CVP 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B.休克少尿时可应用多巴胺治疗C.DIC 时注意应用肝素治疗D.脓毒性休克时应首先处理感染病灶18.患者上腹被汽车撞伤 3 小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 50/35mmHg,脉搏 118 次/分,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目前应考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创伤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C.脓毒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19.下列符合休克代偿期血压变化的是(分数:2.00)A.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B.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C.收缩压正常或稍降低,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D.收缩压正常或稍降低,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2
7、0.中度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失血量估计是(分数:2.00)A.不超过 500mLB.不超过 800mLC.8001000mLD.8001600mL21.休克时反映重要器官血液灌注充足与否的简单、有效的监测指标是(分数:2.00)A.皮肤颜色B.动脉血乳酸盐测定C.尿量D.血压22.下列关于肺毛细血管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无创检测手段B.可反映右心室,右心房的功能状态C.正常值为 38cmH 2 OD.临床上对于补液量的监测比中心静脉压敏感23.下列不属于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殊监测内容的是(分数:2.00)A.动脉血压监测B.CVPC.心脏指数D.DIC 检测24.下列各项
8、中,不符合 DIC 诊断标准的是(分数:2.00)A.3P 试验阴性B.血浆纤维蛋白原小于 15g/LC.血小板计数小于 8010 9 /LD.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3s 以上25.休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升高血压B.恢复血容量C.恢复组织的血流灌注D.恢复心输出量26.女,28 岁,车祸外伤后 l 小时,右上腹痛,呕吐,血压 80/30mmHg,心率 130 次/分,腹肌略紧张,全腹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穿抽出不凝血,下列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补充血容量B.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准备手术C.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D.应用血管扩张剂27.下列不符合高
9、动力型休克特点的是(分数:2.00)A.脉搏细速B.多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C.晚期可转变为低动力型休克D.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28.下列关于休克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分数:2.00)A.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以输注平衡盐溶液为主B.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C.休克合并酸中毒时,不主张早期给予碱性药物纠酸D.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首先以处理原发感染灶、抗感染治疗为主二、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女,45 岁,间歇性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发热 10 天,加重 3 天入院。治疗期间突然出现寒战、高热T394,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厥冷,手足冰冷,脉率 125 次/分,
10、血压 70/45mmHg。(分数:6.00)(1).该患者目前的休克类型是(分数:2.00)A.低血容量性休克B.脓毒性休克C.神经源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其目前应处于(分数:2.00)A.休克前期B.休克代偿期C.休克失代偿期D.休克抑制期(3).此时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快速扩充血容量B.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C.紧急手术去除病灶D.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处理原发病灶三、X 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29.某青年男性,不慎摔倒,右髋部先着地,伤后感到右髋部疼痛,行走时加重,被人送到医院就诊,经过拍 X 线片可疑骨折,下列处理正确的是(分数:2.00
11、)A.病人服用治疗跌打损伤药物B.再拍一次 X 线片C.立即 CT 检查D.立即 MRI 检查西医综合(外科学)模拟试卷 128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8,分数:56.00)1.健康成人若失血量达多少时应输入浓缩红细胞(分数:2.00)A.300mLB.500mLC.800mLD.1000mL 解析:解析:健康成人,若失血量达总血容量 20(即 1000mL)时,表现为血压不稳定、血容量不足、HCT 下降等。此时,除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溶液外,还要输入浓缩红细胞以提高携氧能力。2.急性失血患者需要输血,正确的是(分数:2.00)A.用等量
12、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B.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入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D.先输入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入红细胞纠正贫血解析:解析:关于大量失血时的输血原则,一般认为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 10(500mL),机体可以代偿,一般不需输血。失血量达总血容量 1020(5001000mL)时,应根据症状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仅表现活动时心率增快、直立性低血压,HCT 无改变,可输入适量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若失血量达总血容量 20以上,有休克表现,HCT 下降,通常以 3035作为缺氧的临界值,除输入晶体液、
13、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输入浓缩红细胞以提高携氧能力。失血量30,可输全血与浓缩红细胞各半。因此对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根据所提供的答案,应选择 C。3.下列哪项不是输血的适应证(分数:2.00)A.营养素缺乏 B.低蛋白血症C.血友病甲D.贫血解析:解析:输血的目的不是作营养支持。输血的适应证: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4.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制品是(分数:2.00)A.洗涤红细胞B.浓缩红细胞 C.浓缩白细胞D.普通冰冻血浆解析:解析:临床上失血、贫血患者最多,贫血患者仅输浓缩红细胞即可,失血患者轻者除输晶体液、胶体液外,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以增加携氧能力,重者应输注浓缩
14、红细胞和全血各半。因此,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制品是浓缩红细胞。5.下列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成人一般调节在每分钟 510mLB.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每次输血量以 450mL 为宜 C.老人或心脏病患者每分钟约 1mLD.小儿以每分钟 10 滴左右为宜解析:解析:一般认为输血时,成人一般速度为 5lOmL/min,老年或心功能较差的要减慢速度(1mL/min),小儿 10 滴/min 左右。一般一次输血 200400mL 为宜,时间不应超过 4 小时。急性大出血时,可对输血器施加压力以便快速输入。因此,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每次输血量以 450mL 为宜是错误的
15、。6.男,43 岁,左下胸部外伤后出现腹痛,全腹压痛,移动性浊音,血压 80/50mmHg,考虑脾破裂,输液抗休克同时积极手术剖腹探查。术中输血纠正休克,术中证实脾破裂,给予脾切除,但血压持续下降并且术野广泛渗血,尿液呈咖啡色,患者可能发生了(分数:2.00)A.溶血反应 B.发热反应C.过敏反应D.急性肾衰竭解析:解析:患者外伤性脾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手术行脾切除止血,输血后血压仍不回升且进行性下降,术野广泛渗;血,尿液咖啡色,是典型溶血反应的表现。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急性肾衰竭不会出现咖啡色尿液,故 A 是。正确答案。7.下列对于输血后溶血反应的处理,错误的是(分数:2.00)A.减慢输血
16、速度 B.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C.给予糖皮质激素D.必要时给予血液透析解析:解析:溶血反应的发生一般与血型不符的输血有关,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溶血反应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积极抢救(A 错误)。8.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是输入血液中的(分数:2.00)A.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B.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细菌发生反应C.红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D.血浆蛋白在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解析:解析: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细菌发生反应一般不发生发热反应;输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相应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可能是溶血反应所致溶血性
17、发热反应;输入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在患者体内引起过敏反应不属于发热反应。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患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是免疫性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发病机制,因此答案选择 A。9.下列哪种疾病的传播与输血无关(分数:2.00)A.艾滋病B.疟疾C.梅毒D.淋病 解析:解析: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人 T 细胞白血病病毒型等可经输血传播。10.大量输入库存血后,一般不会发生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体温降低B.碱中毒C.低钾血症 D.低钙血症解析:解析:库血中红细胞破坏较多,大量细胞内的 K + 释放到细胞外。因此,一次性大量输入库存血可导致高钾血症。
18、一次性大量输入冷藏血可致低体温。库存血中的抗凝剂枸橼酸钠在肝脏可转化为碳酸氢钠,因此大量输血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大量含枸橼酸钠的血制品可造成暂时性低钙血症。11.下列关于输血的各项操作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输血前仔细核对患者和供血人姓名、血型和交叉配血单B.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C.向输血器内全血中加入葡萄糖液,有利于血液的输注 D.库血取出后应尽快输入,不能超过 4 小时解析:解析:输血的注意事项包括:输血前严格核对患者和供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室和床号,血型和交叉配合实验结果;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絮状物,浑浊和溶血;库存血取出后应该尽快输入,不能超过 4
19、小时;防止溶血,输血前应该轻柔地转动输血袋,切忌摇晃和加热;输血袋内不应该加入任何药物;输血前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输血时用滤过器过滤;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对照以上几项,向输血器内全血中加入葡萄糖液,有利于血液的输注这一项是不正确的。12.下列哪项不是自体输血的禁忌症(分数:2.00)A.严重贫血B.胸腹开放性损伤 6 小时C.肝癌破裂出血D.宫外孕破裂出血 解析:解析:自体输血的禁忌症:血液已受胃肠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玷污;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 4 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者;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在术前采血
20、或血液稀释法作自体输血者。宫外孕破裂出血是自体输血的适应证而不是禁忌症。13.下列关于自体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节约库血,减少输血反应及疾病传播B.无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C.由于自体输血过程繁杂,目前不提倡采用 D.预存式自体输血时,可于术前 1 个月开始采血,每 34 天 1 次,每次 300400mL解析:解析:自体输血是指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或术中失血,然后再回输给本人的方法。优点是简便、安全、有效,提倡采用自体输血。14.下列有关休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血压低于 90/60mmHg,就可诊断为休克 B.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导致脓毒性休克C
21、.挤压伤可引起创伤性休克D.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是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佐证解析:解析:低血压并不是诊断休克的决定性依据,休克的本质不是血压降低,即有些人的生理性血压可能偏低,故答案 A 是错误的。15.微循环血量占总循环血量的(分数:2.00)A.8B.15C.20 D.30解析:解析:记忆题,微循环总量大约 800mL,占总循环血量的 20。16.下列关于休克微循环收缩期生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皮肤和骨骼肌血管收缩B.胃肠道血管收缩C.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解析:解析: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包括三个时期:微循环收缩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
22、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排出量增加(C 错误),收缩外周及内脏小动脉,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 错误)。微循环“只出不进”。微循环扩张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因动一静脉短路及直捷通路大量开放,微循环“只进不出”,大量血液滞留在微循环,进入休克抑制期。DIC 期:休克进一步发展,微循环中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呈高凝状态,微血栓形成、DIC,进入休克不可逆期,最终发生 MODS。17.关于休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措施是(分数:2.00)A.于 510 分钟内快速静注等渗盐水 25mL,如血压升高而 CVP 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B.休克少尿时可应用多巴胺治疗C.D
23、IC 时注意应用肝素治疗D.脓毒性休克时应首先处理感染病灶 解析:解析: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控制感染。休克的共同点就是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所以无论哪种类型休克,休克的治疗原则首先是补充血容量。18.患者上腹被汽车撞伤 3 小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 50/35mmHg,脉搏 118 次/分,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目前应考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创伤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 C.脓毒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解析:解析:不同的病因引起不同类型的休克。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短时间内出现休克表现,应考虑有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大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故此题答案为
24、B。19.下列符合休克代偿期血压变化的是(分数:2.00)A.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 B.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C.收缩压正常或稍降低,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D.收缩压正常或稍降低,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解析:解析:休克代偿期,机体对有效血容量的减少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20.中度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失血量估计是(分数:2.00)A.不超过 500mLB.不超过 800mLC.8001000mLD.8001600mL 解析:解析:轻度休克失血量约800mL,中度休克失血量 8001600mL,重度休克失
25、血量1600mL。21.休克时反映重要器官血液灌注充足与否的简单、有效的监测指标是(分数:2.00)A.皮肤颜色B.动脉血乳酸盐测定C.尿量 D.血压解析:解析:以上选项都是休克时的监测指标,动脉血乳酸盐测定尽管是比较准确地监测休克程度的指标,但它是一项有创恃殊检测,比较复杂。其余三项均为简单的一般检测方法,但尿量的影响因素少,是相对更有效的监测方法。故 C 为正确答案。22.下列关于肺毛细血管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一种无创检测手段B.可反映右心室,右心房的功能状态C.正常值为 38cmH 2 OD.临床上对于补液量的监测比中心静脉压敏感 解析:解析:应用 Swan 一
26、Ganz 漂浮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是一种有创检测方法(A 错误),可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压(B 错误)。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正常值为 615mmHg(C 错误)。临床上对于补液量的监测要比中心静脉压敏感,但由于监测方法烦琐,且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应用较少。23.下列不属于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殊监测内容的是(分数:2.00)A.动脉血压监测 B.CVPC.心脏指数D.DIC 检测解析:解析:动脉血压监测属于休克一般监测的内容,其余项目为特殊监测,故 A 是正确答案。2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 DIC 诊断标准的是(分数:2.00)A.3P 试验阴性 B.血浆纤维蛋白原小于 1
27、5g/LC.血小板计数小于 8010 9 /LD.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3s 以上解析:解析:DIC 的诊断标准为 3P 试验阳性。25.休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升高血压B.恢复血容量C.恢复组织的血流灌注 D.恢复心输出量解析:解析: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因此休克治疗的主要措施是补充血容量,恢复组织血液灌注。26.女,28 岁,车祸外伤后 l 小时,右上腹痛,呕吐,血压 80/30mmHg,心率 130 次/分,腹肌略紧张,全腹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腹穿抽出不凝血,下列
28、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补充血容量B.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准备手术C.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D.应用血管扩张剂 解析:解析:本患者为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根据体征估计为肝脏破裂出血。前三项为救治休克的常规方法,由于是失血性休克,应以输血补液提高血容量为主,早期不应该应用血管扩张剂,以免血压进一步下降,所以 D 项不正确。答案 B 为本患者的必选之策,如纠正休克无效,也应该在边抗休克同时积极进行手术,这样才是解决休克的根本手段。27.下列不符合高动力型休克特点的是(分数:2.00)A.脉搏细速B.多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C.晚期可转变为低动力型休克D.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解析:解析
29、:感染性休克分为暖休克(高动力型)和冷休克(低动力型),两者的比较见下表:28.下列关于休克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分数:2.00)A.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以输注平衡盐溶液为主B.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C.休克合并酸中毒时,不主张早期给予碱性药物纠酸D.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首先以处理原发感染灶、抗感染治疗为主 解析:解析: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休克的本质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其首要治疗原则都是补充血容量,恢复组织血液灌注。因此,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不是首先处理原发病灶
30、、抗感染,而是补充血容量。二、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女,45 岁,间歇性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发热 10 天,加重 3 天入院。治疗期间突然出现寒战、高热T394,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厥冷,手足冰冷,脉率 125 次/分,血压 70/45mmHg。(分数:6.00)(1).该患者目前的休克类型是(分数:2.00)A.低血容量性休克B.脓毒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解析:(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其目前应处于(分数:2.00)A.休克前期B.休克代偿期C.休克失代偿期D.休克抑制期 解析:(3).此时应采取的治疗原则是(分数:2.00)A.快速扩充血容
31、量B.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C.紧急手术去除病灶D.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处理原发病灶 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患者应首先考虑急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上可出现 G 一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冷休克”故答案为 B。休克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末梢循环发生改变时,则说明已经进入到休克抑制期,故此题答案为 D。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原则是纠正休克与控制感染并重,在休克期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控制感染,控制感染的关键是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灶,故此题答案为 D。三、X 型题(总题数:1,分数:2.00)29.某青年男性,不慎摔倒,右髋部先着地,伤后感到右髋部疼痛,行走时加重,被人送到医院就诊,经过拍 X 线片可疑骨折,下列处理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人服用治疗跌打损伤药物B.再拍一次 X 线片 C.立即 CT 检查 D.立即 MRI 检查解析:解析:股骨颈骨折或粗隆间骨折有一定的漏诊率,后果严重,对这类髋部外伤的病人应当注意有无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CT 检查较 MRI 检查在诊断骨折方面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