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生物化学物质代谢(四)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48,分数:54.00)1.下列关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耦联的叙述,正确的是AADP 磷酸化作用加速氧的利用BADP 磷酸化作用继续,但氧利用停止CADP 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继续DADP 磷酸化无变化,但氧利用停止(分数:1.00)A.B.C.D.A线粒体 B细胞液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分数:2.00)(1).尿素合成的部位是(分数:1.00)A.B.C.D.(2).尿素合成中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部位是(分数:1.00)A.B.C.D.A丙二酰 CoA B脂肪酰 CoAC 羟丁酸 D
2、乙酰乙酰 CoA(分数:2.00)(1).脂肪酸 氧化途径中,脂肪酸的活化形式是(分数:1.00)A.B.C.D.(2).胆固醇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是(分数:1.00)A.B.C.D.2.氨由肌肉组织通过血液向肝进行转运的机制是A三羧酸循环 B鸟氨酸循环C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D甲硫氨酸循环(分数:1.00)A.B.C.D.3.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传递后 P/O 值约为 3A 羟丁酸 B琥珀酸C 磷酸甘油 D抗坏血酸E脂酰 CoA(分数:1.00)A.B.C.D.E.4.与下列 -氨基酸相应的 -酮酸,何者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A丙氨酸 B鸟氨酸C缬氨酸 D赖氨酸E谷氨酸(分数:1.0
3、0)A.B.C.D.E.5.对酶促化学修饰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类酶大都具有无活性和有活性形式B这种调节是南酶催化引起的共价键变化C这种调节是酶促反应,故有放大效应D酶促化学修饰调节速度较慢,难以应急E磷酸化与脱磷酸是常见的化学修饰方式(分数:1.00)A.B.C.D.E.6.下列核苷酸町直接转变成 dTMP 的足AdUMP BdUDPCdCMP DdCDP(分数:1.00)A.B.C.D.7.枸橼酸是下列哪种酶的变构激活剂A6-磷酸果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 D乙酰 CoA 羧化酶E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分数:1.00)A.B.C.D.E.8.下列酶中,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的是A
4、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C果糖双磷酸酶-1 D葡萄糖-6-磷酸酶(分数:1.00)A.B.C.D.9.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下列哪种细胞色素(Cyt)ACyta BCytaa3CCytb DCytcECyta3(分数:1.00)A.B.C.D.E.10.血浆各种脂蛋白中,按其所含胆固醇及其酯的量从多到少的排列是ACM、VLDL、LDL、HDLBHDL、LDL、VLDL、CMCVLDL、LDL、HDL、CMDLDL、HDL、VLDL、CMELDL、VLDL、HDL、CM(分数:1.00)A.B.C.D.E.11.乙酰辅酶 A 是哪个酶的变构激活剂A糖原磷酸化酶 B丙酮酸羧化酶C磷酸果糖激酶 D
5、枸橼酸合成酶E异枸橼酸脱氢酶(分数:1.00)A.B.C.D.E.12.当肝细胞内 ATP 供应充分时,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丙酮酸激酶被抑制B磷酸果糖激酶被抑制C异枸橼酸脱氢酶被抑制D果糖二磷酸酶被抑制E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辅酶 A 减少(分数:1.00)A.B.C.D.E.AGTP BATPC两者都需要 D两者都不需要(分数:2.00)(1).糖原合成时需要的是(分数:1.00)A.B.C.D.(2).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需要的是(分数:1.00)A.B.C.D.13.细胞内 ATP/AMP 值增加可以抑制A己糖激酶B6-磷酸果糖激酶 1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分数:1.
6、00)A.B.C.D.14.下列何种营养成分缺乏可造成体内丙酮酸积累A吡哆醇 B硫胺素C叶酸 D维生素 PPE生物素(分数:1.00)A.B.C.D.E.15.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分数:1.00)A.B.C.D.E.16.合成 dTMP 的直接前体是AdUMP BdCDPCdUDP DdCMP(分数:1.00)A.B.C.D.17.下列哪些化合物是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A瓜氨酸 B甘氨酸C精氨酸 D鸟氨酸(分数:1.00)A.B.C.D.18.经脱羧
7、基作用后生成 氨基丁酸的是A酪氨酸 B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 D谷氨酸E谷氨酰胺(分数:1.00)A.B.C.D.E.19.先天缺乏琥珀酰 CoA 转硫酶的患者若长期摄取低糖膳食,将会产生的代谢障碍是A酮血症 B高脂血症C低血糖 D苯丙酮尿症(分数:1.00)A.B.C.D.A尿素 B氨C氨基酸 D核苷酸E-氨基异丁酸(分数:2.00)(1).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分数:1.00)A.B.C.D.E.(2).体内核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之一是(分数:1.00)A.B.C.D.E.20.体内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AHMGCoA 合酶BHMGCoA 还原酶CHMGCoA 裂解酶DALA 合酶
8、(分数:1.00)A.B.C.D.A3-磷酸甘油酸 B-酮戊二酸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分数:2.00)(1).糖代谢和脂肪分解代谢可转变生成的是(分数:1.00)A.B.C.D.(2).氨基酸氧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是(分数:1.00)A.B.C.D.21.牛磺酸是由下列哪种氨基酸代谢而来A蛋氨酸 B半胱氨酸C苏氨酸 D甘氨酸E谷氨酸(分数:1.00)A.B.C.D.E.22.苹果酸穿梭作用的生理意义在于A将草酰乙酸带人线粒体彻底氧化B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C进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基作用D为三羧酸循环提供足够的草酰乙酸E将胞液中 NADH+H+的 2H 带入线粒体(分数:1.00)A.B
9、.C.D.E.2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的辅助因子是AFAD BNAD +C硫辛酸 D辅酶 AE生物素(分数:1.00)A.B.C.D.E.24.一碳单位是合成下列哪些物质所需要的原料A腺嘌呤 B胆固醇C胸腺嘧啶 D血红素(分数:1.00)A.B.C.D.25.在胞液内进行的代谢途径有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C丙酮酸羧化 D脂酸 氧化E脂酸合成(分数:1.00)A.B.C.D.E.26.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功能是A转运三酰甘油从肝到各组织B转运磷脂酰胆碱C转运三酰甘油从小肠到肝及肝外组织D转运胆固醇从肝到各组织(分数:1.00)A.B.C.D.27.指出下列化学结构式的生化名称
10、 HOOC-CH2CH2COCOOHA草酰乙酸 B枸橼酸C谷氨酸 D-酮戊二酸E苹果酸(分数:1.00)A.B.C.D.E.28.血糖浓度低时,脑仍能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是因为A脑细胞膜葡萄糖载体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和胰岛素的作用B脑己糖激酶的 Km值低C肝葡萄糖激酶的 Km值低D葡萄糖激酶具有特异性E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分数:1.00)A.B.C.D.E.29.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时,所经历的共同反应是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C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D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分数:1.00)A.B.C.D.30.氮杂丝氨酸
11、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它的结构相似于A丝氨酸 B甘氨酸C天冬氨酸 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分数:1.00)A.B.C.D.E.31.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 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E别构调节(分数:1.00)A.B.C.D.E.32.下列化合物中,参与脂酸 氧化的有ANAD + BNADP +CCoASH DFAD(分数:1.00)A.B.C.D.A细胞色素 P450 B铁硫蛋白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分数:2.00)(1).构成呼吸链的成员有(分数:1.00)A.B.C.D.(2).参与生物转化的有(分数:1.00)A.B.C.D.33.1 克分子琥珀酸脱氢生
12、成延胡素酸时,脱下的一对氢经过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同时生成多少克分子 ATPA1 B2C3 D4E5(分数:1.00)A.B.C.D.E.34.从量上说,餐后肝内葡萄糖去路最多的代谢途径是A糖原合成 B糖酵解C糖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E转变为其他单糖(分数:1.00)A.B.C.D.E.35.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能提供一碳单位A甘氨酸 B丝氨酸C组氨酸 D色氨酸E酪氨酸(分数:1.00)A.B.C.D.E.36.酪氨酸在体内不能转变生成的是A肾上腺素 B黑色素C延胡素酸 D苯丙氨酸E乙酰乙酸(分数:1.00)A.B.C.D.E.37.葡萄糖在休内代谢时通常可转变成A酮体 B胆同醇C脂肪酸 D乙
13、酰乙酸(分数:1.00)A.B.C.D.38.糖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作用称为A别构效应B巴斯德效应C表面效应D邻近效应(分数:1.00)A.B.C.D.39.线粒体外 NADH 经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完成氧化磷酸化,其 P/O 值为A0 B1C2 D2.5E3(分数:1.00)A.B.C.D.E.40.经代谢转变生成牛磺酸的氨基酸是A半胱氨酸 B蛋氨酸C苏氨酸 D赖氨酸E缬氨酸(分数:1.00)A.B.C.D.E.41.人体内胆同醇分解代谢的产物是A乙酰 CoA BCO 2和 H2OC酮体 D甲羟乙酸E胆汁酸(分数:1.00)A.B.C.D.E.42.胞质中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是A13
14、 酮脂酰合成酶B硫解酶C乙酰 CoA 羧化酶D脂酰转移酶E 酮脂酰还原酶(分数:1.00)A.B.C.D.E.西医综合-生物化学物质代谢(四)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48,分数:54.00)1.下列关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耦联的叙述,正确的是AADP 磷酸化作用加速氧的利用BADP 磷酸化作用继续,但氧利用停止CADP 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继续DADP 磷酸化无变化,但氧利用停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解偶联剂作用机制是使呼吸链传递电子过程中泵出的 H+不经 ATP 合酶的 F0质子通道回流,而通过线粒体内膜中其他途径返
15、回线粒体基质,从而破坏内膜两侧的质子电化学梯度,使 ATP 的生成受到抑制。只有 C 符合。A线粒体 B细胞液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分数:2.00)(1).尿素合成的部位是(分数:1.00)A.B.C. D.解析:(2).尿素合成中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部位是(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氨与 CO2合成氨基甲酰磷酸,此酶存在于线粒体中,所以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部位是线粒体。经以上反应合成氨基甲酰磷酸与鸟氨酸在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催化下生成瓜氨酸,后者由线粒体入胞液,与天冬氨酸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然后精氨酸代琥珀酸又裂解产生精氨酸和延胡素酸,最后精氨酸由精
16、氨酸酶催化水解放出尿素,并转变为鸟氨酸。鸟氨酸义可再与氨基甲酰磷酸反应而最后合成尿素。A丙二酰 CoA B脂肪酰 CoAC 羟丁酸 D乙酰乙酰 CoA(分数:2.00)(1).脂肪酸 氧化途径中,脂肪酸的活化形式是(分数:1.00)A.B. C.D.解析:(2).胆固醇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是(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脂酸的活化形式为脂酰 CoA:脂酸的活化在线粒体外进行,活化后才能进行分解代谢。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 CoA 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在 ATP、CoAS H、Mg 2+存在的条件下,催化脂酸生成脂酰 CoA。脂酸活化后不仅含有高能
17、硫酯键,而且增加了水溶性,从而提高了脂酸的代谢活性。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焦磷酸(PPi)立即被细胞内的焦磷酸酶水解,阻止了逆向反应的进行,故 1 分子脂酸活化,实际上消耗了 2 个高能磷酸键。脂酰 CoA 经肉碱转运进入线粒体。在胞液中,2 分子乙酰 CoA 在乙酰乙酰硫解酶的催化下,缩合成乙酰乙酰 CoA;然后在胞液中羟甲基戊二酸单酰 CoA 合酶的催化下再与 1分子乙酰 CoA 缩合生成 HMG CoA。HMG CoA 是合成胆同醇及酮体的重要中间产物。2.氨由肌肉组织通过血液向肝进行转运的机制是A三羧酸循环 B鸟氨酸循环C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D甲硫氨酸循环(分数:1.00)A.B.C. D.
18、解析:解析 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丙氨酸及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输的。肌肉中的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经血液运到肝。在肝中,丙氨酸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释放出氨,用于合成尿素。转氨基后生成的丙酮酸可经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由血液输送到肌组织,沿糖分解途径转变成丙酮酸,后者再接受氨基而生成丙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故将这一途径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3.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传递后 P/O 值约为 3A 羟丁酸 B琥珀酸C 磷酸甘油 D抗坏血酸E脂酰 CoA(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羟丁酸经 羟丁酸脱氢酶催化
19、脱氢,脱下的一对氢被该酶的辅酶 NAD+接受成为NADH+H+,后者在线粒体经呼吸链传氢给氧生成水的同时伴有 3 分子 ADP 被磷酸化生成 3 分子 ATP,故 P/O值为 3。而琥珀酸和脂酰 CoA 脱下的一对氢被其相应的脱氢酶的辅基 FAD 接受,经呼吸链传递最后只生成2 分子 ATP,所以 P/O 值为 2。 磷酸甘油在线粒体脱氢其脱氢酶的辅基也是 FAD+,所以 P/O 值也是 2。抗坏血酸则直接经细胞色素 C 及细胞色素 aa3 传递,故 P/O 值仅为 1。4.与下列 -氨基酸相应的 -酮酸,何者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A丙氨酸 B鸟氨酸C缬氨酸 D赖氨酸E谷氨酸(分数:1.00)
20、A.B.C.D.E. 解析:解析 谷氨酸的相应 -酮酸为 -酮戊二酸,系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5.对酶促化学修饰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类酶大都具有无活性和有活性形式B这种调节是南酶催化引起的共价键变化C这种调节是酶促反应,故有放大效应D酶促化学修饰调节速度较慢,难以应急E磷酸化与脱磷酸是常见的化学修饰方式(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化学修饰是由酶催化引起的共价键的变化。且因其是酶催化的反应,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一个酶分子可催化多个作用物分子(酶蛋白)产生变化,所以有放大效应。酶促化学修饰常见的方式为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此外也可有甲基化、乙酰化等。酶促化学修饰与变构调节
21、都是体内快速调节的方式。只有酶量的调节属于迟缓调节。6.下列核苷酸町直接转变成 dTMP 的足AdUMP BdUDPCdCMP DdCDP(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dTMP 是由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经甲基化而生成的。反应由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催化,N 5,N 10-甲烯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N 5,N 10-甲烯四氢叶酸提供甲基后生成的二氢叶酸又可以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重新生成四氢叶酸。dUMP 可来自两个途径:一是 dUDP 的水解,另一个是 dCMP 的脱氨基;以后一种为主。胸苷酸合成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常可被用于癌瘤化疗的
22、靶点。7.枸橼酸是下列哪种酶的变构激活剂A6-磷酸果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 D乙酰 CoA 羧化酶E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枸橼酸是 6-磷酸果糖激酶-1 的变构抑制剂,而不足激活剂。枸橼酸是乙酰 CoA 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乙酰 CoA 羧化酶是一种别(变)构酶,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无活性的单体,另一种是有活性的多聚体,枸橼酸、异枸橼酸可促使其发生变构,由无活性的单体聚合成有活性的多聚体,增强该酶的催化活性,故枸橼酸、异枸橼酸为其变构激活剂。长链脂酰 CoA 能使多聚体解聚成单体,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8.下列酶中,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23、的是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C果糖双磷酸酶-1 D葡萄糖-6-磷酸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非糖化合物转变成糖的过程称糖异生。只有肝、肾能通过糖异生补充血糖。肝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能进行糖异生的非糖化合物主要为甘油、氨基酸、乳酸和丙酮酸。途径(3 个不可逆反应):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型丙酮酸:a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酶作用生成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再进一步转,变成磷酸烯醇型丙酮酸;C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型丙酮酸共消耗 2 个 ATP。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由果糖二磷酸酶催化,有能量释放,但不生成 ATP。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a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24、。b此酶主要存在于肝和肾,所以肝和肾的糖异生产生的葡萄糖可补充血糖,其他组织则不能。9.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下列哪种细胞色素(Cyt)ACyta BCytaa3CCytb DCytcECyta3(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氰化物与 CO、N 2、H 2S 抑制细胞色素 C 氧化酶(Cytaa3),使电子不能传给氧,致使细胞内呼吸停止,引起机体迅速死亡。10.血浆各种脂蛋白中,按其所含胆固醇及其酯的量从多到少的排列是ACM、VLDL、LDL、HDLBHDL、LDL、VLDL、CMCVLDL、LDL、HDL、CMDLDL、HDL、VLDL、CMELDL、VLDL、HDL、
25、CM(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LDL 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多,占总脂含量的 45%。其次为 HDL,占总脂含量的 20%。VLDL 含胆固醇及其酯只占总脂含量的 15%。CM 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少,仅占总脂量的 4%以下。11.乙酰辅酶 A 是哪个酶的变构激活剂A糖原磷酸化酶 B丙酮酸羧化酶C磷酸果糖激酶 D枸橼酸合成酶E异枸橼酸脱氢酶(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当乙酰辅酶 A 与丙酮酸羧化酶的调节亚基结合后能使该酶构象改变,进而使酶活性增高。故乙酰辅酶 A 是丙酮酸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12.当肝细胞内 ATP 供应充分时,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丙
26、酮酸激酶被抑制B磷酸果糖激酶被抑制C异枸橼酸脱氢酶被抑制D果糖二磷酸酶被抑制E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辅酶 A 减少(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ATP 是果糖二磷酸酶的别构激活剂所以当肝细胞内 ATP 供应充分时此酶活性应增强而非被抑制。ATP 是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及异枸橼酸脱氢酶的别构抑制剂。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需与草酰乙酸在枸橼酸合酶催化下合成枸橼酸,而 ATP 亦是枸橼酸合酶的别构抑制剂,所以 ATP 供应充分时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减少。AGTP BATPC两者都需要 D两者都不需要(分数:2.00)(1).糖原合成时需要的是(分数:1.00)A
27、.B. C.D.解析:(2).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需要的是(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糖原合成时需要 ATP,是在葡萄糖磷酸化生成 6-磷酸葡萄糖时消耗的,此外还需要 UTP,是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UDP-葡萄糖时消耗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需 ATP 与 GTP,在氨基酸活化时消耗 ATP,核蛋白体循环中需 GTP 参与。13.细胞内 ATP/AMP 值增加可以抑制A己糖激酶B6-磷酸果糖激酶 1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分数:1.00)A.B. C.D. 解析:解析 当 ATP/AMP 比值增高时,提示 ATP 相对增高了,而 ATP 是 6-磷酸果糖激酶 1
28、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抑制剂,AMP 是此两酶的激活剂,故此时两酶表现为被抑制。因 ATP、AMP 对己糖激酶无明显影响,所以其比值改变时不会被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是可逆反应,不受别构效应物的影响。14.下列何种营养成分缺乏可造成体内丙酮酸积累A吡哆醇 B硫胺素C叶酸 D维生素 PPE生物素(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硫胺素是丙酮酸代谢的辅酶。15.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分数:1.00)A.B. C.D.E.解析
29、:解析 6-磷酸葡萄糖为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的交汇点。16.合成 dTMP 的直接前体是AdUMP BdCDPCdUDP DdCMP(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dTMP 是由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经甲基化而生成的。反应由胸苷酸合酶催化。17.下列哪些化合物是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A瓜氨酸 B甘氨酸C精氨酸 D鸟氨酸(分数:1.00)A. B.C. D. 解析:解析 尿素是由 NH3、CO 2先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后者与鸟氨酸反应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再从天冬氨酸获得氨基后转变为精氨酸,随后精氨酸水解放出尿素,本身又转变为鸟氨酸。鸟氨酸、瓜
30、氨酸、精氨酸是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天冬氨酸提供氨基后转变为延胡素酸,后者继续转变为苹果酸、草酰乙酸等,但与甘氨酸无关18.经脱羧基作用后生成 氨基丁酸的是A酪氨酸 B半胱氨酸C天冬氨酸 D谷氨酸E谷氨酰胺(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酪氨酸脱羧基后生成酪胺;半胱氨酸脱羧基前要首先氧化成磺酸丙氨酸,然后再脱去羧基生成牛磺酸。19.先天缺乏琥珀酰 CoA 转硫酶的患者若长期摄取低糖膳食,将会产生的代谢障碍是A酮血症 B高脂血症C低血糖 D苯丙酮尿症(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琥珀酰 CoA 转硫酶的是酮体利用的关键酶,所以缺乏时候导致酬血症。A尿素 B氨C
31、氨基酸 D核苷酸E-氨基异丁酸(分数:2.00)(1).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体内核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之一是(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可产生氨、氨基酸,但其最终代谢产物是尿素。核酸分解代谢的产物中有核苷酸及 -氨基异丁酸,只有 -氨基异丁酸是嘧啶核苷酸的最终代谢产物。20.体内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AHMGCoA 合酶BHMGCoA 还原酶CHMGCoA 裂解酶DALA 合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体内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HMGCoA 还原酶。重复考试了很
32、多遍。因为很容易选HMGCoA 合酶而成为了常考的命题点。A3-磷酸甘油酸 B-酮戊二酸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分数:2.00)(1).糖代谢和脂肪分解代谢可转变生成的是(分数:1.00)A.B.C. D.解析:(2).氨基酸氧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是(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糖经糖酵解及有氧氧化可产生 3-磷酸甘油酸及 酮戊二酸。脂肪先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活化生成 3-磷酸甘油,后者氧化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其沿酵解途径可转变为 3-磷酸甘油酸及 酮戊二酸,脂肪酸则经活化及 B 氧化后可转变为乙酰 CoA,再与由活化甘油转变的丙酮酸
33、经羧化生成的草酰乙酸合成枸橼酸,经三羧酸循环转变为 -酮戊二酸。氨基酸氧化分解首先脱去氨基或转移出氨基,而不少氨基酸脱氨基后转变生成的中间产物是 -酮戊二酸,氨基酸氧化分解过程一般是不会生成 3-磷酸甘油酸的。21.牛磺酸是由下列哪种氨基酸代谢而来A蛋氨酸 B半胱氨酸C苏氨酸 D甘氨酸E谷氨酸(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牛磺酸是半胱氨酸经氧化生成磺酸丙氨酸后再脱羧基生成。22.苹果酸穿梭作用的生理意义在于A将草酰乙酸带人线粒体彻底氧化B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C进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基作用D为三羧酸循环提供足够的草酰乙酸E将胞液中 NADH+H+的 2H 带入线粒体
34、(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胞液中生成的 NADH 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需借苹果酸穿梭作用将胞液中的 NADH+H+的2H 交给草酰乙酸,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可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后,苹果酸再转变成革酰乙酸时,释出 2H 则又生成 NADH+H+。2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的辅助因子是AFAD BNAD +C硫辛酸 D辅酶 AE生物素(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由 3 种酶和 5 种辅酶或辅基组成。3 种酶是: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5 种辅酶或辅基为:FAD、NAD +、硫辛
35、酸、辅酶 A 及焦磷酸硫胺素(TPP)。其中不包含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24.一碳单位是合成下列哪些物质所需要的原料A腺嘌呤 B胆固醇C胸腺嘧啶 D血红素(分数:1.00)A. B.C. D.解析:解析 腺嘌呤合成时,第 2 位及第 8 位碳来自一碳单位。胸腺嘧啶合成时,其第 5 位碳上所连接的甲基系由一碳单位所提供。25.在胞液内进行的代谢途径有A三羧酸循环 B氧化磷酸化C丙酮酸羧化 D脂酸 氧化E脂酸合成(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脂酸合成系在胞液内进行;其余 4 种代谢途径均在线粒体内进行。26.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功能是A转运三酰甘油从肝到各组织B转运
36、磷脂酰胆碱C转运三酰甘油从小肠到肝及肝外组织D转运胆固醇从肝到各组织(分数:1.00)A.B. C.D. 解析:解析 LDL 的主要功能是转运胆固醇从肝到各组织。转运三酰甘油从肝到各组织系由 VLDL 所承担;转运三酰甘油从小肠到肝及肝外组织则系由乳糜微粒。因 LDL 在被肝外组织的 LDL 受体结合而吞入细胞中去时,也将其所含的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伴随而入。27.指出下列化学结构式的生化名称 HOOC-CH2CH2COCOOHA草酰乙酸 B枸橼酸C谷氨酸 D-酮戊二酸E苹果酸(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含 5 个碳原子及 2 个羧基为戊二酸,其 碳含酮基,为 -酮戊
37、二酸。28.血糖浓度低时,脑仍能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是因为A脑细胞膜葡萄糖载体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和胰岛素的作用B脑己糖激酶的 Km值低C肝葡萄糖激酶的 Km值低D葡萄糖激酶具有特异性E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因脑己糖激酶的 Km值低,低于血糖浓度,表明脑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高,因此当血糖浓度低时,脑仍能摄取利用葡萄糖。肝中己糖激酶的同工酶是葡萄糖激酶,其对葡萄糖的,K m值高,高于血糖浓度,表明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29.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时,所经历的共同反应是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酸1,3-二
38、磷酸甘油酸C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D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分数:1.00)A.B.C. D. 解析:解析 天冬氨酸要异生为糖,要先脱去氨基生成草酰乙酸,然后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此后沿糖酵解途径逆行则转变为糖,上述四个反应均包含。乳酸异生成糖,需先脱氢生成丙酮酸,然后再羧化转变成草酰乙酸,也要继续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沿糖酵解途径逆行则转变成糖,所以同样上述四个反应。但甘油与前两者不同,它欲异生成糖,需先活化为 磷酸甘油,然后再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沿酵解途径逆行则转变成糖,它只包含 C、D 两个反应。由此可见,天冬氨酸、乳酸、甘油
39、三者异生成糖时,所经历的共同反应只有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和 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30.氮杂丝氨酸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它的结构相似于A丝氨酸 B甘氨酸C天冬氨酸 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由于氮杂丝氨酸的结构与谷氨酰胺的结构相似,从而“以假乱真”干扰或阻断了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及胞嘧啶核苷酸的生成。31.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 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E别构调节(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丙二酸与琥珀酸的结构近似,所以可竞争性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属竞争性抑制。32.下列化合物中
40、,参与脂酸 氧化的有ANAD + BNADP +CCoASH DFAD(分数:1.00)A. B.C. D. 解析:解析 脂酸 氧化的过程如下:脱氢:脂酰 CoA 在脂酰 CoA 脱氢酶的催化下,、 碳原子各脱下一氢原子,生成反2 烯酰 CoA。脱下的 2H 由 FAD 接受生成 FADH2。加水:反2 烯酰 CoA 在2烯酰水化酶的催化下,加水生成 L(+)-羟脂酰 CoA。再脱氢:L(+)-羟脂酰 CoA 在 -羟脂酰 CoA脱氢酶的催化下,脱下 2H 生成 -酮脂酰 CoA,脱下的 2H 南 NAD+接受,生成 NADH 及 H+。硫解:-酮脂酰 CoA 在 -酮脂酰 CoA 硫解酶催化
41、下,加 CoASH 使碳链断裂,生成 1 分子乙酰 CoA 和少 2 个碳原子的脂酰 CoA。以上生成的比原来少 2 个碳原子的脂酰 CoA,可再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及硫解反应。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最后生成丁酰 CoA,后者冉进行一次 氧化,即完成脂酸的 氧化。脂酸经 氧化后生成大量的乙酰 CoA。乙酰 CoA 一部分在线粒体内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一部分在线粒体中缩合生成酮体,通过血液运送至肝外组织氧化利用。A细胞色素 P450 B铁硫蛋白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分数:2.00)(1).构成呼吸链的成员有(分数:1.00)A.B. C.D.解析:(2).参与生物转化的有(分数:1.00)
42、A. B.C.D.解析:解析 构成呼吸链的成员含铁硫蛋白。呼吸链中虽含细胞色素,但种类不同,呼吸链中所含的细胞色素为细胞色素 b、c、c3、aa3,P450,P450 为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的辅基。33.1 克分子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素酸时,脱下的一对氢经过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同时生成多少克分子 ATPA1 B2C3 D4E5(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琥珀酸脱氢酶系以 FAD 为递氢体,可生成 2 分子 ATP,所以 1 克分子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素酸时,脱下的 1 对氢经 FAD 传递氧化磷酸化,可生成 2 克分子 ATP。34.从量上说,餐后肝内葡萄糖去路最多的代谢途径是A
43、糖原合成 B糖酵解C糖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E转变为其他单糖(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餐后大量葡萄糖经门静脉被吸收入肝,部分经肝动脉入血循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35.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能提供一碳单位A甘氨酸 B丝氨酸C组氨酸 D色氨酸E酪氨酸(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经分解代谢能产生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及色氨酸。36.酪氨酸在体内不能转变生成的是A肾上腺素 B黑色素C延胡素酸 D苯丙氨酸E乙酰乙酸(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苯丙氨酸在苯丙氨酸羟化酶催化下生成酪氨酸,该酶是一种加单氧酶,催化的
44、反应不可逆,所以酪氨酸不能逆行转变生成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属必需氨基酸,是体内不能合成的。酪氨酸在体内可转变为肾上腺素,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催化生成多巴(3,4-二羟苯丙氨酸),多巴脱羧后生成多巴胺,在肾上腺髓质中,多巴胺可转变生成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酪氨酸还可转变为黑色素,在黑色素细胞中经酪氨酸酶催化,后又经一系列的转化形成吲哚醌的聚合物即为黑色素。酪氨酸还可在酪氨酸转氨酶催化下生成对羟苯丙酮酸,后者经尿黑酸等中间产物进一步转变成延胡素酸和乙酰乙酸。37.葡萄糖在休内代谢时通常可转变成A酮体 B胆同醇C脂肪酸 D乙酰乙酸(分数:1.00)A.B. C. D.解析:解析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时通
45、常可转变成胆同醇及脂肪酸。但一般不会转变成酮体,因酮体生成的前提是葡萄糖供应短缺,糖代谢运转有障碍。38.糖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作用称为A别构效应B巴斯德效应C表面效应D邻近效应(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法国科学家 Pastuer 发现酵母菌在无氧时进行生醇发酵;将其转移至有氧环境,生醇发酵即被抑制。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或糖酵解)的现象称为巴斯德(Pastuer)效应。39.线粒体外 NADH 经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完成氧化磷酸化,其 P/O 值为A0 B1C2 D2.5E3(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磷酸甘油穿梭中线粒体外的 NADH
46、 将氢转给磷酸二羟丙酮使其还原为 -磷酸甘油,因-磷酸甘油可进入线粒体内,它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 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而脱下的氢被该酶辅基 FAD 接受则转变为 FADH2,后者将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同时可使 2 个 ADP磷酸化为 2 个 ATP。40.经代谢转变生成牛磺酸的氨基酸是A半胱氨酸 B蛋氨酸C苏氨酸 D赖氨酸E缬氨酸(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牛磺酸是半胱氨酸脱羧基代谢的产物,半胱氨酸首先氧化成磺酸丙氨酸,后再脱去羧基生成牛磺酸,牛磺酸是结合胆汁酸的组成成分。苏氨酸、赖氨酸、缬氨酸的的代谢与牛磺酸的生成无关。蛋氨酸虽可转变为半胱
47、氨酸,但最佳选择为 A。41.人体内胆同醇分解代谢的产物是A乙酰 CoA BCO 2和 H2OC酮体 D甲羟乙酸E胆汁酸(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代谢的产物是胆汁酸(主要)。42.胞质中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是A13 酮脂酰合成酶B硫解酶C乙酰 CoA 羧化酶D脂酰转移酶E 酮脂酰还原酶(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脂肪酸合成的原料是乙酰 CoA,但绝大多数需经乙酰 CoA 羧化酶催化转变为丙二酰 CoA 进一步参与合成脂肪酸,此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骤,故而乙酰 CoA 羧化酶是胞质中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 酮脂酰合成酶、 酮脂酰还原酶虽是脂肪酸合成过程所需的酶,但非限速酶。硫解酶、脂酰转移酶则与脂肪酸合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