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6495       资源大小:99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8及答案解析.doc

    1、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3,分数:33.00)1.肝脏不能利用的物质是(分数:1.00)A.脂肪B.糖原C.酮体D.蛋白质2.肝病患者出现蜘蛛痣或肝掌是因为(分数:1.00)A.胰岛素灭活减弱B.雌性激素灭活减弱C.雄性激素灭活减弱D.雌性激素灭活增强3.对生物转化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使所有转化物质易于排出体外B.解毒、致毒双重性C.增加所有转化物质的活性D.降低所有转化物质的溶解性4.关于单加氧酶错误的是(分数:1.00)A.此酶又称羟化酶B.发挥催化作用时需要氧分子C.产物中常有 ATP生成

    2、D.该酶催化的反应中有 NADPH5.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数:1.00)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B.使药物失效C.增强非营养物质极性,利于排泄D.使某些物质毒性增强6.肝进行生物转化活性硫酸供体是(分数:1.00)A.H2SO4B.PAPSC.半胱氨酸D.牛磺酸7.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8.胆汁酸生成过程的限速步骤是(分数:1.00)A.侧链的氧化B.胆固醇 5位双链的还原作用C.胆固醇 7-羟化作用D.胆固醇

    3、12-羟化作用9.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初级结合型胆汁酸(分数:1.00)A.胆酸B.鹅脱氧胆酸C.甘氨鹅脱氧胆酸D.牛磺脱氧胆酸10.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分数:1.00)A.鹅脱氧胆酸B.胆酸C.石胆酸D.牛磺胆酸11.胆色素不包括下列哪种物质(分数:1.00)A.胆绿素B.胆红素C.胆素D.胆汁酸12.胆红素主要来源于(分数:1.00)A.血红蛋白的分解B.肌红蛋白的分解C.过氧化物酶的分解D.过氧化氢酶的裂解13.与胆红素结合生成结合胆红素的是(分数:1.00)A.葡萄糖醛酸B.PAPSC.S-腺苷甲硫氨酸D.乙酰 CoA14.下列关于胆色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它是铁

    4、卟啉化合物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产物的总称B.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胆素等C.胆红素经一系列的加氢还原过程最终生成胆素D.胆色素是体内无生理活性的代谢废物15.下列关于摄取、转化胆红素的机制中那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肝细胞膜上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B.肝细胞膜能结合某些阴离子C.肝细胞浆中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D.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尿胆素原16.结合胆红素具有以下哪个特点(分数:1.00)A.水溶性较差B.直接胆红素测定呈间接反应C.透过细胞膜的能力较大D.能从尿中排出17.多食糖类需补充(分数:1.00)A.维生素 B1B.维生素 B2C.维生素 B5D.维生素 B618.多

    5、食肉类,需补充(分数:1.00)A.维生素 B1B.维生素 B2C.维生素 B5D.维生素 B619.维生素 D缺乏时,会引起(分数:1.00)A.佝偻病B.呆小症C.痛风症D.夜盲症20.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维生素是构成组织细胞成分之一B.可以氧化供能C.都是由食物供给D.有些溶于水,有些溶于脂肪21.人类缺乏维生素 C时可引起(分数:1.00)A.坏血病B.软骨病C.脚气病D.癞皮病22.维生素 A构成视紫红质的活性形式是(分数:1.00)A.全反式视黄醇B.全反型视黄醛C.11-顺视黄醛D.11-顺视黄醇23.生物素的生化作用是(分数:1.00)A.转移酰基

    6、B.转移 CO2C.转移 COD.转移 CH424.B族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组成辅酶,下述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分数:1.00)A.烟酰胺参与组成脱氢酶的辅酶B.吡哆醛参与组成转氨酶的辅酶C.生物素参与组成辅酶 QD.泛酸参与组成 CoA25.在肝中几乎不储存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Vit AB.Vit DC.Vit ED.Vit B1226.NAD + 和 NADP + 中含有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烟克酸B.烟酰胺C.吡哆醇D.吡哆醛27.关于细胞癌基因,正确的是(分数:1.00)A.是以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为主要功能的正常基因组B.其表达产物与生长因子无关C.其表达产物

    7、与抑癌基因蛋白的作用无关D.其表达蛋白质仅位于细胞核内28.癌基因的产物(分数:1.00)A.是调控细胞生长相关的蛋白质B.是 cDNAC.是逆转录酶D.是逆转录病毒的外壳蛋白质29.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其表达产物可以抑制细胞增殖B.与癌基因表达无关C.缺失时可以引起细胞增殖抑制D.Rb基因的缺失可以导致胃癌的发生30.关于 sis基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是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B.是编码核内蛋白质的基因C.表达产物为信号转导蛋白D.是转码转录因子的基因31.主要应用于基因组 DN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印迹技术是(分数:1.00)A.S

    8、outhern blottingB.Northern blottingC.Western blottingD.immuno blotting32.将 RNA转移到硝基纤维素膜上的技术称为(分数:1.00)A.Southern印迹B.Northern印迹C.Western印迹D.Dot印迹33.PCR的应用不包括(分数:1.00)A.目的基因的克隆B.DNA和 RNA的微量分析C.基因的体外突变D.基因治疗二、B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 A.cAMP B.Ca2+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分数:2.00)(1).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物质(分数:1.00)A.B.C.D.(2).肾上

    9、腺素作用于其膜受体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分数:1.00)A.B.C.D. A.C蛋白 B.Y蛋白 C.清蛋白 D.纤维蛋白原(分数:2.00)(1).参与血浆凝固的是(分数:1.00)A.B.C.D.(2).能阻止凝血的是(分数:1.00)A.B.C.D. A.维生素 B6 B.维生素 B2 C.维生素 B12 D.四氢叶酸(分数:2.00)(1).ALA合酶的辅酶所含有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B.C.D.(2).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B.C.D. A.甘氨酸 B.琥珀酰 CoA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分数:2.00)(1).参与血红素生成(分数:1.00

    10、)A.B.C.D.(2).参与三羧酸循环(分数:1.00)A.B.C.D. A.加单氧酶系 B.糖苷酶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2.00)(1).肝细胞的胞液内存在(分数:1.00)A.B.C.D.(2).肝细胞微粒体内存在以 P450为载体的(分数:1.00)A.B.C.D. A.胆汁 B.胆固醇 C.胆绿素 D.血红素(分数:2.00)(1).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汁酸的原料是(分数:1.00)A.B.C.D.(2).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色素的原料是(分数:1.00)A.B.C.D. A.胆红素-白蛋白 B.胆红素葡萄糖醛酸 C.胆红素-Y 蛋白 D.胆素原(分数:2.00)(1).胆

    11、红素肠菌代谢产物是(分数:1.00)A.B.C.D.(2).血中主要运输形式胆红素是(分数:1.00)A.B.C.D.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6 C.维生素 B12 D.维生素 PP(分数:2.00)(1).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分数:1.00)A.B.C.D.(2).癞皮病(分数:1.00)A.B.C.D. A.正链 RNA病毒 B.负链 RNA病毒 C.双链 RNA病毒 D.双链 DNA病毒(分数:2.00)(1).sARS病毒是(分数:1.00)A.B.C.D.(2).逆转录病毒是(分数:1.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7,分数:49.00)34.成熟红细胞的代

    12、谢途径包括(分数:3.00)A.糖酵解B.有氧氧化C.2,3-BPG 支路D.磷酸戊糖途径35.参与血红素合成的物质有 A.甘氨酸 B.门冬氨酸 C.琥珀酰 CoA D.Fe2+(分数:3.00)A.B.C.D.36.含铁卟啉的化合物包括(分数:3.00)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细胞色素D.铁蛋白37.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有(分数:3.00)A.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B.将糖转变为脂肪C.产生 NADPH和磷酸戊糖D.使脂酸转变成葡萄糖38.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浆中将呈现含量降低的是(分数:3.00)A.清蛋白B.结合珠蛋白C.LDLD.LCAT39.关于加单氧酶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3.00

    13、)A.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B.可存在线粒体内膜上C.催化的反应需要 CytP450的参与D.催化的反应可生成少量 ATP40.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有(分数:1.00)A.7-脱氧胆酸B.牛磺胆酸C.石胆酸D.鹅脱氧胆酸41.不能进行肠肝循环的物质是(分数:3.00)A.胆固醇B.胆红素C.胆素原D.胆素42.未结合胆红素的特点(分数:3.00)A.不易在尿中出现B.比结合胆红素容易通过生物膜C.不加尿素就能与重氮试剂呈阳性反应D.胆红素丙酸侧链的羧基可参与形成分子内氢键43.人体肠道细菌能合成的维生素是(分数:3.00)A.维生素 KB.维生素 CC.生物素D.维生素 PP44.在体内,维生素 B

    14、6 的活化形式为(分数:3.00)A.吡哆醛B.吡哆醇C.磷酸吡哆醛D.磷酸吡哆胺45.原癌基因活化的机制是(分数:3.00)A.获得启动子与增殖子B.基因易位C.原癌基因扩增D.DNA聚合酶活性增加46.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内容包括(分数:3.00)A.研究基因产物的功能B.基因组序列测定C.研究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异D.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分析47.下列关于生长因子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3.00)A.生长因子的化学本质属多肽B.主要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起作用C.与胞核内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功能D.生长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功能48.DNA肿瘤病毒(分数:3.00)A.携带的癌基因来

    15、源于宿主B.携带的癌基因的表达产物调节病毒的生活周期C.携带的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抑制宿主抑癌基因的活性D.致癌机制与 RNA肿瘤病毒相同49.PCR技术可用于(分数:3.00)A.某些遗传病的治疗B.检测微量目的基因C.基因突变分析D.蛋白质结构分析50.基因治疗的常用方法包括(分数:3.00)A.基因矫正B.基因置换C.基因增补D.自杀基因的应用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3,分数:33.00)1.肝脏不能利用的物质是(分数:1.00)A.脂肪B.糖原C.酮体 D.蛋白质解析:解析 肝脏具有合成酮体的酶系统,但肝脏不

    16、含利用酮体的酶系统,因此酮体是肝脏合成,肝外利用。2.肝病患者出现蜘蛛痣或肝掌是因为(分数:1.00)A.胰岛素灭活减弱B.雌性激素灭活减弱 C.雄性激素灭活减弱D.雌性激素灭活增强解析:解析 肝脏是人体性激素代谢的调节和灭活器官,特别是由人体性器官分泌的雌激素,必须经过肝脏后才能使功能减弱或使活性消失。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造成雌激素在体内大量堆积,引起体内小动脉扩张。3.对生物转化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使所有转化物质易于排出体外B.解毒、致毒双重性 C.增加所有转化物质的活性D.降低所有转化物质的溶解性解析:解析 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

    17、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特点:多样性,连续性,“解毒”与“致毒”双重作用。4.关于单加氧酶错误的是(分数:1.00)A.此酶又称羟化酶B.发挥催化作用时需要氧分子C.产物中常有 ATP生成 D.该酶催化的反应中有 NADPH解析:解析 单加氧酶是一类催化有机物分子直接加氧的酶,大多存在于微粒体中,不参与线粒体内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不能生成 ATP,可催化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加到许多脂溶性底物中形成羟化物或环氧化物,另一个氧原子则被 NADPH还原成水。5.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分数:1.00)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B.使药物失

    18、效C.增强非营养物质极性,利于排泄 D.使某些物质毒性增强解析:解析 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6.肝进行生物转化活性硫酸供体是(分数:1.00)A.H2SO4B.PAPS C.半胱氨酸D.牛磺酸解析:解析 肝的生物转化反应之一是硫酸结合反应,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是活性硫酸的供体,在转硫酸酶催化下,醇、酚类物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酯。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合反应。7.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B.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19、 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解析:解析 胆汁的主要成分为胆盐、卵磷脂、胆固醇等,它们作为乳化剂使脂肪乳化为微滴。胆盐还可以与脂溶性维生素一起,形成混合微胶粒。另外,肝胆汁可在十二指肠中和部分胃酸,这些都是由胆汁各成分化学结构特点所决定的。8.胆汁酸生成过程的限速步骤是(分数:1.00)A.侧链的氧化B.胆固醇 5位双链的还原作用C.胆固醇 7-羟化作用 D.胆固醇 12-羟化作用解析:解析 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酶是胆固醇 7-羟化酶。9.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初级结合型胆汁酸(分数:1.00)A.胆酸B.鹅脱氧胆酸C.甘氨鹅脱氧胆酸 D.牛磺脱氧胆酸解析:解析

    20、初级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细胞内分解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10.下列哪种胆汁酸是次级胆汁酸(分数:1.00)A.鹅脱氧胆酸B.胆酸C.石胆酸 D.牛磺胆酸解析:解析 次级胆汁酸是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经细菌作用氧化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11.胆色素不包括下列哪种物质(分数:1.00)A.胆绿素B.胆红素C.胆素D.胆汁酸 解析:解析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这些化合物主要随胆汁排出体外。胆红素是人胆汁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12.胆红素主要来源于(分数:1.0

    21、0)A.血红蛋白的分解 B.肌红蛋白的分解C.过氧化物酶的分解D.过氧化氢酶的裂解解析:解析 体内含卟啉的化合物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等。胆红素来源主要有:80%左右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红细胞中皿红蛋白的分解;小部分来自造血过程中红细胞的过早破坏;非血红蛋白血红素的分解。13.与胆红素结合生成结合胆红素的是(分数:1.00)A.葡萄糖醛酸 B.PAPSC.S-腺苷甲硫氨酸D.乙酰 CoA解析:解析 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生成的胆红素,具脂溶性,水中溶解度小,当进入血液后就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在被肝细胞摄取前,先与清蛋白分离,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胞浆中 Y蛋白和 Z蛋白

    22、形成复合物并被运至内质网,在滑面内质网的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催化下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以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为主),此即结合胆红素,亦称直接胆红素。其他如 PAPS也可与胆红素结合形成硫酸酯,但不能叫结合胆红素,另外三种物质均不与胆红素结合。14.下列关于胆色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它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产物的总称B.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胆素等C.胆红素经一系列的加氢还原过程最终生成胆素 D.胆色素是体内无生理活性的代谢废物解析:解析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铁卟啉化合物(主要为血红素)经血红素加氧酶催化转变为胆绿素,胆绿素加氢还原成

    23、胆红素,后者再逐步还原生成胆素原,而胆素原需经脱氢氧化才能转变为胆素。15.下列关于摄取、转化胆红素的机制中那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肝细胞膜上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B.肝细胞膜能结合某些阴离子C.肝细胞浆中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D.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尿胆素原 解析:解析 胆红素在血中与清蛋白结合成间接胆红素运输至肝,与在被肝细胞摄取前,先与清蛋白分离,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胞浆中 Y蛋白和 Z蛋白形成复合物并被运至内质网,大部分胆红素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下,经肝细胞转化生成的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肠菌作用下被还原成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体外,但约有 1

    24、0%20%可被肠黏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腔,此为胆素原的肠肝循环。16.结合胆红素具有以下哪个特点(分数:1.00)A.水溶性较差B.直接胆红素测定呈间接反应C.透过细胞膜的能力较大D.能从尿中排出 解析:解析 结合胆红素由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水溶性强,能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其他各项均为游离胆红素的特性。17.多食糖类需补充(分数:1.00)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B2C.维生素 B5D.维生素 B6解析:解析 维生素 B 1 以辅酶 TPP的形式参与代谢,TPP 是丙酮酸脱氢酶系、-酮戊二酸脱氢酶系、转酮酶等的辅酶,因此与糖代谢关系密切。多食糖类

    25、食物消耗的维生素 B 1 增加,需要补充。18.多食肉类,需补充(分数:1.00)A.维生素 B1B.维生素 B2C.维生素 B5D.维生素 B6 解析:解析 维生素 B 6 以辅酶 PLP,PMP 的形式参与氨基酸代谢,是氨基酸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因此多食用蛋白质类食物消耗的维生素 B 6 增加,需要补充。19.维生素 D缺乏时,会引起(分数:1.00)A.佝偻病 B.呆小症C.痛风症D.夜盲症解析:解析 具有生物活性的 1,25-(OH) 2 -D 3 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利于新骨的生成,钙化,当维生素 D缺乏时,儿童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引起软骨病。20.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

    26、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维生素是构成组织细胞成分之一B.可以氧化供能C.都是由食物供给D.有些溶于水,有些溶于脂肪 解析:解析 各种维生素的共同点: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有些维生素如 B 6 、K 等能由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合成

    27、量可满足动物的需要。动物细胞可将色氨酸转变成炯酸;维生素 C除灵长类(包括人类)及豚鼠以外,其他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数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不必由体外供给。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21.人类缺乏维生素 C时可引起(分数:1.00)A.坏血病 B.软骨病C.脚气病D.癞皮病解析:解析 维生素 C显示抗坏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通称,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在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22.维生素 A构成视紫红质的活性形式是(分数:1.00)A.全反式视黄醇B.全反型视黄醛C.11-顺视黄醛 D.11-顺视黄醇解析:解析 眼的光感受器是

    28、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存在有感光色素,即感弱光的视紫红质和感强光的视紫蓝质。视紫红质与视紫蓝质都是由视蛋白与视黄醛所构成的。视紫红质经光照射后,11-顺视黄醛异构成反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而失色,此过程称“漂白”。若进入暗处,则因对弱光不敏感的视紫红质消失,故不能见物。23.生物素的生化作用是(分数:1.00)A.转移酰基B.转移 CO2 C.转移 COD.转移 CH4解析:解析 生物素为 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B群成员。生物素在肝、肾、酵母、牛乳中含量较多,是生物体固定二氧化碳的重要因素。容易同鸡蛋白中一种蛋白质结合,大量食用生蛋白可阻碍生物素的吸收导致生物

    29、素缺乏,如脱毛、体重减轻、皮炎等。生物素在脂肪合成、糖质新生等生化反应途径中扮演重要角色。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在羧化酶反应中起 CO 2 载体的作用。24.B族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组成辅酶,下述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分数:1.00)A.烟酰胺参与组成脱氢酶的辅酶B.吡哆醛参与组成转氨酶的辅酶C.生物素参与组成辅酶 Q D.泛酸参与组成 CoA解析:解析 辅酶 Q的化学组成为泛醌,并非生物素。25.在肝中几乎不储存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Vit AB.Vit D C.Vit ED.Vit B12解析:解析 人体内维生素 A、E、K、B 12 主要储存于肝,但肝几乎不储存维生素

    30、D。26.NAD + 和 NADP + 中含有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烟克酸B.烟酰胺 C.吡哆醇D.吡哆醛解析:解析 NAD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和 NADP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中含有的维生素是烟酰胺。27.关于细胞癌基因,正确的是(分数:1.00)A.是以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为主要功能的正常基因组 B.其表达产物与生长因子无关C.其表达产物与抑癌基因蛋白的作用无关D.其表达蛋白质仅位于细胞核内解析:解析 细胞癌基因又称原癌基因,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存进化过程中,其基因序列呈高度保守性。该类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产物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起重

    31、要作用,是细胞发育、组织再生、创伤愈合等所必需的。广义上说凡能编码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内生长信息传递分子,以及与生长有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的基因均可属于细胞癌基因范畴。一旦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被激活,发生数量上或结构上的变化时,就会形成癌性的细胞转化基因,导致细胞癌变。这类基因表达产物不仅位于细胞核内,也有定位于胞膜内而或跨膜分布的。另外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如 Rb基因表达的蛋白 P105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又如 p53基因表达产物 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恶性增殖中起重要作用,这均与细胞癌基因表达产物的作用相近。28.癌基因的产物(分数:1.00)A.是调控细胞生长相

    32、关的蛋白质 B.是 cDNAC.是逆转录酶D.是逆转录病毒的外壳蛋白质解析:解析 细胞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的细胞基因组中,与病毒癌基因有同源序列,具有促进正常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发育等生理功能。在正常细胞内未激活的细胞癌基因称原癌基因,当其受到某些条件激活时,结构和表达发生异常,能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大多数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都是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中的成分,存信号转导途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9.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其表达产物可以抑制细胞增殖 B.与癌基因表达无关C.缺失时可以引起细胞增殖抑制D.Rb基因的缺失可以导致胃癌的发生解析:解析 抑癌基因的产物是

    33、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因此起负调控作用,通常认为抑癌基因的突变是隐性的。30.关于 sis基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是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 B.是编码核内蛋白质的基因C.表达产物为信号转导蛋白D.是转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解析:解析 sis 基因是由细胞分泌的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31.主要应用于基因组 DN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印迹技术是(分数:1.00)A.Southern blotting B.Northern blottingC.Western blottingD.immuno blotting解析:解析 Southern blotting 即 DNA

    34、印迹技术,它是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将含有 DNA区带的凝胶经变性后将 DNA转移至 NC膜上,转移后加热 NC膜使 DNA固定于膜上,便可用于杂交反应。DNA 印迹技术主要用于基因组 DNA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还可用于分析重组质粒和噬菌体。32.将 RNA转移到硝基纤维素膜上的技术称为(分数:1.00)A.Southern印迹B.Northern印迹 C.Western印迹D.Dot印迹解析:解析 印迹技术是指将在凝胶中分离的生物大分子转移(印迹)或直接放在固定化介质上并加以检测分析的技术。目前这种技术已广泛用于 DNA、RNA、蛋白质的检测

    35、,分别称为 DNA印迹技术(Southern 印迹)、RNA 印迹技术(Northern 印迹)、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印迹)。33.PCR的应用不包括(分数:1.00)A.目的基因的克隆B.DNA和 RNA的微量分析C.基因的体外突变D.基因治疗 解析:解析 PCR 用途主要有:DNA 片段的扩增。可以很快富集大量的目标片段。可以用来进行基因克隆,探针制备等,如 RACE,TAIL-PCR 等。基因的重组或突变。如定点突变 PCR,重组 PCR,易错PCR(用于分子进化)。测序。二、B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 A.cAMP B.Ca2+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分

    36、数:2.00)(1).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物质(分数:1.00)A.B.C. D.解析:(2).肾上腺素作用于其膜受体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cAMP 和 Ca 2+ 都属于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号分子对细胞内效应的必经途径。肾上腺素作为一种激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通过 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 cAMP生成增加,cAMP 激活蛋白激酶 A,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A.C蛋白 B.Y蛋白 C.清蛋白 D.纤维蛋白原(分数:2.00)(1).参与血浆凝固的是(分数:1.00)A.B.C.D. 解析:(2).能阻止凝血的是(分数:1.00)A. B.C.D.

    37、解析:解析 参与血浆凝固的是纤维蛋白原,而 C蛋白可以抑制凝血。 A.维生素 B6 B.维生素 B2 C.维生素 B12 D.四氢叶酸(分数:2.00)(1).ALA合酶的辅酶所含有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 B.C.D.解析:(2).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维生素 B 6 是转氨酶、脱羧酶和 ALA合酶的辅酶。维生素 B 12 缺乏时四氢叶酸合成减少,引起巨幼细胞贫血。 A.甘氨酸 B.琥珀酰 CoA C.两者都是 D.两者均否(分数:2.00)(1).参与血红素生成(分数:1.00)A.B.C. D.解析:(2).参与三羧酸循环(分数

    38、:1.00)A.B. C.D.解析:解析 血红素是含铁卟啉衍生物,其合成的起始原料分别是甘氨酸和来自三羧酸循环的琥珀酰CoA。 A.加单氧酶系 B.糖苷酶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2.00)(1).肝细胞的胞液内存在(分数:1.00)A.B. C.D.解析:(2).肝细胞微粒体内存在以 P450为载体的(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糖苷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胞液内。加单氧酶系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内。 A.胆汁 B.胆固醇 C.胆绿素 D.血红素(分数:2.00)(1).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汁酸的原料是(分数:1.00)A.B. C.D.解析:(2).在体内可转变生成胆色素

    39、的原料是(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胆固醇主要用来转变为胆汁酸。7-羟化酶是胆汁酸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属单加氧酶系。存肝脏中首先生成初级胆汁酸,然后在肠道内形成次级胆汁酸。血红素代谢的主要产物是胆色素。血红素在细胞微粒体中的血红素单加氧酶作用下生成胆绿素,胆绿素通过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生成胆红素。 A.胆红素-白蛋白 B.胆红素葡萄糖醛酸 C.胆红素-Y 蛋白 D.胆素原(分数:2.00)(1).胆红素肠菌代谢产物是(分数:1.00)A.B.C.D. 解析:(2).血中主要运输形式胆红素是(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胆红素进入血液后大部分与血浆清蛋白结合成

    40、复合物进行转运。胆红素在肠内经细菌代谢生成胆素原。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6 C.维生素 B12 D.维生素 PP(分数:2.00)(1).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分数:1.00)A.B.C. D.解析:(2).癞皮病(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维生素 B 12 是抗恶性贫血维生素,又称钴胺素,含有金属元素钴,是维生素中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它能够促进维生素 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维生素 PP与癞皮病有关。 A.正链 RNA病毒 B.负链 RNA病毒 C.双链 RNA病毒 D.双链 DNA病毒(分数:2.00)(1).sARS病毒是(分数:1.00

    41、)A. B.C.D.解析:(2).逆转录病毒是(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RNA 病毒可以分为 4大类,其复制方式各不相同:(1)正链 RNA病毒:除噬菌体 QB以外,还有冠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冠状病毒以脊椎动物为宿主,以往可致人感冒,而 SARS的病原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宿主后,病毒 RNA合成一条较长的多肽链,经宿主蛋白酶切割产生6种蛋白质,包括复制酶。(2)负链 RNA病毒病毒携带复制酶,例如狂犬病病毒等,侵入宿主细胞后,依靠携带的复制酶合成正链 RNA,再翻译产生病毒蛋白质,并复制病毒 RNA。(3)双链 RNA病毒例如呼肠孤病毒。(4)逆转

    42、录病毒包括白血病病毒和肉瘤病毒等。逆转录病毒外面有一层被膜(磷脂双层),里面由基因组(两条正链 RNA)和若干核心蛋向组成,正链 RNA具有 mRNA的功能。三、X 型题(总题数:17,分数:49.00)34.成熟红细胞的代谢途径包括(分数:3.00)A.糖酵解 B.有氧氧化C.2,3-BPG 支路 D.磷酸戊糖途径 解析:解析 成熟红细胞不仅无细胞核,而且也无线粒体、核蛋白体等细胞器,不能进行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不能进行有氧氧化,不能利用脂肪酸。血糖是其唯一的能源。红细胞摄取葡萄糖属于易化扩散,不依赖胰岛素。成熟红细胞保留的代谢通路主要是葡萄糖的酵解和磷酸戊糖通路以及 2,3-二磷酸甘

    43、油酸支路。通过这些代谢提供能量和还原力(NADH、NADPH)以及一些重要的代谢物,对维持成熟红细胞在循环中约 120的生命过程及正常生理功能均有重要作用。35.参与血红素合成的物质有 A.甘氨酸 B.门冬氨酸 C.琥珀酰 CoA D.Fe2+(分数:3.00)A. B.C. D. 解析:解析 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 CoA和 Fe 2+ 。36.含铁卟啉的化合物包括(分数:3.00)A.血红蛋白 B.肌红蛋白 C.细胞色素 D.铁蛋白解析:解析 体内铁卟啉化合物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铁蛋白中的铁是 Fe 3+ 。37.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有

    44、(分数:3.00)A.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B.将糖转变为脂肪 C.产生 NADPH和磷酸戊糖 D.使脂酸转变成葡萄糖解析:解析 脂酸不能在体内转变为糖,因为脂酸分解产生的乙酰 CoA不能转变为丙酮酸。38.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浆中将呈现含量降低的是(分数:3.00)A.清蛋白 B.结合珠蛋白 C.LDLD.LCAT 解析:解析 清蛋白、结合珠蛋白及 LCAT(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都是由肝合成后分泌入血发挥作用的,当肝受损时则合成减少,分泌入血中的量也必降低。而 LDL(低密度脂蛋白)是在血浆中由 VLDL转变生成的,所以肝受损时不一定降低。39.关于加单氧酶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3.00)

    45、A.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 B.可存在线粒体内膜上 C.催化的反应需要 CytP450的参与 D.催化的反应可生成少量 ATP解析:解析 加单氧酶大多存在于微粒体中,不参与线粒体内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不能生成 ATP,主要参与体内代谢物、药物和毒物的生物转化。虽然大多数加单氧酶都存在于微粒体中,但某些组织的线粒体内膜上也存在加单氧酶。40.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有(分数:1.00)A.7-脱氧胆酸 B.牛磺胆酸C.石胆酸 D.鹅脱氧胆酸解析:解析 初级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细胞内分解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次级胆汁酸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经细菌作用氧化生成的胆汁酸。包

    46、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41.不能进行肠肝循环的物质是(分数:3.00)A.胆固醇 B.胆红素 C.胆素原D.胆素 解析:解析 胆汁酸和胆素原可以进行肠肝循环。42.未结合胆红素的特点(分数:3.00)A.不易在尿中出现 B.比结合胆红素容易通过生物膜 C.不加尿素就能与重氮试剂呈阳性反应D.胆红素丙酸侧链的羧基可参与形成分子内氢键 解析:解析 由于侧链上的两个丙酸基与对侧吡咯环上 N及 O原子间以分子内氢键结合,形成一个内旋结构,因此所有的亲水基团均被一层疏水基团所覆盖,故不能直接与重氮试剂起反应,必须先加尿素,使氢键被破坏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呈阳性反应。43.人体肠

    47、道细菌能合成的维生素是(分数:3.00)A.维生素 K B.维生素 CC.生物素 D.维生素 PP解析:解析 肠道有益菌群可合成维生素 B 1 、维生素 B 12 、维生素 K、生物素、泛酸、叶酸,由此可见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有些合成量有限,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体自身需要。然而,新生儿体内尚无肠道菌群,加上母乳中也缺乏维生素 K,因此可造成新生儿体内缺乏相应的维生素,应适量给予补充。44.在体内,维生素 B 6 的活化形式为(分数:3.00)A.吡哆醛B.吡哆醇C.磷酸吡哆醛 D.磷酸吡哆胺 解析:解析 维生素 B 6 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其

    48、活化形式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两者可以相互转变。45.原癌基因活化的机制是(分数:3.00)A.获得启动子与增殖子 B.基因易位 C.原癌基因扩增 D.DNA聚合酶活性增加解析:解析 原癌基因被激活的方式:获得启动子与增强子;基因易位;原癌基因扩增;点突变等。46.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内容包括(分数:3.00)A.研究基因产物的功能 B.基因组序列测定C.研究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异 D.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分析解析:解析 基因组序列测定和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分析属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而不属于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内容。47.下列关于生长因子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3.00)A.生长因子的化学本质属多肽 B.主要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起作用 C.与胞核内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功能D.生长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功能 解析:解析 生长因子属于多肽,它们通过质膜上特异受体(也还有胞液受体),但非胞核内受体,将信息传递至细胞内部,其功能是调节细胞生长与增殖,生长因子产生细胞与接受其作用的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是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作用于邻近的其他类型细胞,对合成及分泌该生长因子的自身细胞不产生作用,此即旁分泌;二是生长因子作用于合成及分泌此生长因子的细胞本身,即自分泌。48.DNA肿瘤病毒(分数:3.00)A.携带的癌基因来源于宿主B.携带的癌基因的表达产物调节病毒的生活周期 C.携带的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生物化学-1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