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43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6330       资源大小:11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439及答案解析.doc

    1、西医综合-43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8,分数:58.00) A.阈强度 B.阈电位 C.静息电位 D.动作电位 E.锋电位(分数:8.00)(1).衡量可兴奋细胞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分数:2.00)A.B.C.D.E.(2).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是(分数:2.00)A.B.C.D.E.(3).细胞受刺激时发生的扩布性电位变化是(分数:2.00)A.B.C.D.E.(4).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是(分数:2.00)A.B.C.D.E. A.河豚毒 B.箭毒 C.阿托品 D.四乙基铵 E.新斯的明(分数:8

    2、.00)(1).选择性地阻断 Na + 通道的物质是(分数:2.00)A.B.C.D.E.(2).选择性地阻断 K + 通道的物质是(分数:2.00)A.B.C.D.E.(3).可引起骨骼肌松弛的是(分数:2.00)A.B.C.D.E.(4).可造成 ACh在接头间隙蓄积的是(分数:2.00)A.B.C.D.E. A.化学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机械门控通道 D.G蛋白偶联受体 E.电突触(分数:6.00)(1).参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终板电位产生的是(分数:2.00)A.B.C.D.E.(2).与神经纤维去极相产生有关的通道是(分数:2.00)A.B.C.D.E.(3).促代谢型受体

    3、也称为(分数:2.00)A.B.C.D.E. A.单纯扩散方式 B.易化扩散 C.入胞作用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数:12.00)(1).Na + 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2).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3).二氧化碳和氧气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4).葡萄糖和氨基酸由肾小管管腔进入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5).钠由近端肾小管前半段管腔进入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6).碘由血液进入

    4、甲状腺上皮细胞内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 A.Na+ B.K+ C.Ca2+ D.Cl- E.Mg2+(分数:6.00)(1).在肠道和肾小管管腔中,与葡萄糖实现联合转运的主要离子是(分数:2.00)A.B.C.D.E.(2).与甲状腺细胞聚碘活动密切相关的离子是(分数:2.00)A.B.C.D.E.(3).在运动神经末梢起兴奋-分泌偶联作用促使末梢释放递质的关键离子是(分数:2.00)A.B.C.D.E. A.Na+通道开放,产生净 Na+内向电流 B.Na+通道开放,产生净 Na+外向电流 C.Na+通道开放,不产生净 Na+电流 D.K+通道开放,不产生净 K+电流

    5、 E.膜两侧 K+浓度梯度为零(分数:6.00)(1).膜电位为零时(分数:2.00)A.B.C.D.E.(2).膜电位等于 K + 平衡电位时(分数:2.00)A.B.C.D.E.(3).膜电位等于 Na + 平衡电位时(分数:2.00)A.B.C.D.E. A.美洲箭毒 B.肉毒杆菌毒素 C.河豚毒 D.阿托品 E.四乙胺(分数:6.00)(1).选择性阻断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前膜释放 ACh的是(分数:2.00)A.B.C.D.E.(2).与 ACh竞争接头后膜上通道蛋白结合位点的是(分数:2.00)A.B.C.D.E.(3).特异性阻断电压门控 Na + 通道的是(分数:2.00)A.B

    6、.C.D.E.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钙蛋白 D.钙调蛋白 E.肌凝蛋白激酶(分数:6.00)(1).使骨骼肌横桥激活的调节蛋白是(分数:2.00)A.B.C.D.E.(2).直接使平滑肌横桥激活的是(分数:2.00)A.B.C.D.E.(3).与平滑肌收缩无关的是(分数:2.00)A.B.C.D.E.二、X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2.00)1.Na + 和 K + 的跨膜转运可以(分数:1.00)A.顺浓度梯度进行B.逆浓度梯度进行C.逆电位梯度进行D.顺电位梯度进行2.控制细胞膜上通道开闭的因素有(分数:1.00)A.渗透压B.pHC.膜电位D.激素等化学物质3.与膜蛋白

    7、功能有关的跨膜物质转运是(分数:1.00)A.O2的跨膜单纯扩散B.原发性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继发性主动转运4.下述属于被动转运的有 A.K+由膜内向膜外转运 B.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 C.水的跨膜转运 D.去极相的 Na+内流(分数:1.00)A.B.C.D.5.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有(分数:1.00)A.遵循简单扩散规律B.饱和现象C.有开放、关闭等机能状态D.有结构特异性6.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IP3 B.cAMP C.DG D.Ca2+(分数:1.00)A.B.C.D.7.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 A.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B.不因细胞内 Na+浓度的高低而改变 C.不因

    8、细胞外 Na+浓度的高低而改变 D.不因刺激强度改变而改变(分数:1.00)A.B.C.D.8.钠泵的生理意义有(分数:1.00)A.维持细胞内 pH的稳定B.维持细胞内高钾C.建立起膜内外离子的势能贮备D.维持神经、肌肉等细胞的兴奋性9.局部电位的特点有(分数:1.00)A.可总和B.无不应期C.电紧张传播D.具“全或无”现象10.与兴奋从运动神经传向骨骼肌的过程有关的是 A.神经冲动转换成化学信息 B.Ca2+的作用 C.递质为乙酰胆碱 D.主要是终板膜对 Na+通透性增高(分数:1.00)A.B.C.D.11.与骨骼肌形成强直收缩有关的因素是(分数:1.00)A.骨骼肌的兴奋性较高B.骨

    9、骼肌绝对不应期短C.动作电位相互融合D.由一连串传出神经的冲动引起12.与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有关的过程是 A.动作电位传至横管膜 B.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C.L型钙通道开放引起 Ca2+内流 D.激活终池膜上的 Ryanodine受体(分数:1.00)A.B.C.D.13.属于易化扩散过程的有(分数:1.00)A.动作电位去极时相的形成B.静息电位的产生C.动作电位复极时相的形成D.小分子蛋白质进入细胞14.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分数:1.00)A.有饱和现象B.有结构特异性C.逆电-化学梯度进行D.存在竞争性抑制15.细胞间电突触传递的特点是(分数:1.00)A.与产生同步化活动有

    10、关B.单向传递C.传递速度快D.细胞间的通道16.下述哪些过程需要细胞本身耗能 A.骨骼肌胞质中 Ca2+向肌质网内部聚集 B.达到阈电位时出现大量的钠内流 C.动作电位复极相中的 K+外流 D.长期维持正常的静息电位(分数:1.00)A.B.C.D.17.用哇巴因抑制 Na + 泵活动后,可出现 A.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 C.Na+-Ca2+交换将增加 D.胞质渗透压增高致细胞肿胀(分数:1.00)A.B.C.D.18.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特征有(分数:1.00)A.逆电-化学梯度转运物质B.直接消耗 ATPC.需膜蛋白的帮助D.主要转运大分子物质19.Na + 泵 A.所耗能量约

    11、占细胞产生能量的 20%30% B.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肌质网和内质网膜上 C.是一种 ATP酶 D.其激活依赖于 Ca2+(分数:1.00)A.B.C.D.20.细胞内 Na + 含量过高时将 A.激活 Na+泵 B.引起细胞水肿 C.使许多组织细胞内 Ca2+水平升高 D.使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氨基酸水平降低(分数:1.00)A.B.C.D.21.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分数:1.00)A.静息状态下开放的离子通道B.单纯扩散C.水通道D.主动转运22.细胞膜上的 G蛋白(分数:1.00)A.能够和鸟苷酸结合B.由三个亚单位组成C.具有 ATP酶活性D.激活的 G蛋白分成三部分23.

    12、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ACh B.AMP C.Ca2+ D.IP3(分数:1.00)A.B.C.D.24.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有 A.膜两侧 Na+浓度梯度 B.Na+泵活动水平 C.膜两侧 K+浓度梯度 D.膜对 K+和 Na+的相对通透性(分数:1.00)A.B.C.D.25.刺激量通常包含的参数是(分数:1.00)A.刺激的持续时间B.刺激频率C.刺激强度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26.局部兴奋的特征有(分数:1.00)A.传导表现出衰减性B.幅度大小具有“等级性”C.具有程度不等的不应期D.多个局部兴奋可以叠加27.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分数:1.00)A.动作电位B.终

    13、板电位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锋电位28.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时(分数:1.00)A.记录到的是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B.两个记录电极都在细胞外C.波形为双相D.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可使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之增加29.对于静息电位的描述,恰当的是(分数:1.00)A.记录到的是细胞内外的电位差B.记录时须将微电极插入细胞内C.在绝大多数细胞都是负电位D.全都是平稳的直流电位30.影响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量的因素包括 A.接头前膜去极化程度 B.到达运动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的频率 C.细胞外液中 Ca2+浓度 D.接头间隙中胆碱酯酶的含量与活性(分数:1.00)A.B.C.D.31.与骨骼

    14、肌细胞终末池内 Ca 2+ 释放和回收有关的活动包括 A.连接肌质网膜 Ryanodine受体的激活 B.肌膜 L型 Ca2+通道激活,引起 Ca2+内流 C.肌膜上 L型 Ca2+通道激活,通道发生构象变化 D.肌质网膜上 Ca2+泵的活动(分数:1.00)A.B.C.D.32.为使肌肉松弛可设法抑制神经-肌接头处 A.神经末梢 ACh的释放 B.神经末梢的 Ca2+通道 C.终板膜上的 ACh门控通道 D.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分数:1.00)A.B.C.D.33.对于微终板电位的描述,恰当的是(分数:1.00)A.由个别囊泡释放递质而引起B.在静息状态下自发产生C.是形成终板电位的基础D.

    15、具有局部兴奋电反应的性质34.骨骼肌等张收缩时(分数:1.00)A.细肌丝向 M线方向滑行B.明带长度不变C.暗带长度不变D.肌小节长度缩短35.肌肉收缩能力提高后,可靠的表现为(分数:1.00)A.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大B.张力-速度曲线右上移C.肌肉缩短的速度加快D.长度-张力曲线上移36.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时程时,可出现(分数:1.00)A.一连串单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C.不完全强直收缩D.肌张力增大37.提高肌肉收缩效能的因素是 A.咖啡因 B.Ca2+ C.肾上腺素 D.缺氧(分数:1.00)A.B.C.D.38.肌肉收缩张力的大小取决于 A.肌质中的 Ca2+浓度 B.

    16、结合到肌纤维蛋白上的横桥数量 C.肌肉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 D.运动神经传来的动作电位的频率(分数:1.00)A.B.C.D.39.属于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的有 A.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B.三联管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池 Ca2+释放 C.肌浆中的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可触发肌丝滑行 D.钙泵活动将 Ca2+泵到细胞外,降低肌浆中 Ca2+浓度(分数:2.00)A.B.C.D.40.既可作用于 G蛋白偶联受体,又可作用于通道型受体的配体有(分数:2.00)A.乙酰胆碱B.-氨基丁酸C.心房钠尿肽D.肾上腺素西医综合-43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7、B 型题(总题数:8,分数:58.00) A.阈强度 B.阈电位 C.静息电位 D.动作电位 E.锋电位(分数:8.00)(1).衡量可兴奋细胞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细胞受刺激时发生的扩布性电位变化是(分数:2.00)A.B.C.D. E.解析:(4).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A.河豚毒 B.箭毒 C.阿托品 D.四乙基铵 E.新斯的明(分数:8.00)(1).选择性地阻断 Na + 通道

    18、的物质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选择性地阻断 K + 通道的物质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可引起骨骼肌松弛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可造成 ACh在接头间隙蓄积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A.化学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机械门控通道 D.G蛋白偶联受体 E.电突触(分数:6.00)(1).参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终板电位产生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与神经纤维去极相产生有关的通道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促代谢型

    19、受体也称为(分数:2.00)A.B.C.D. E.解析: A.单纯扩散方式 B.易化扩散 C.入胞作用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数:12.00)(1).Na + 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的过程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二氧化碳和氧气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葡萄糖和氨基酸由肾小管管腔进入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 解析:(5).钠由近端肾小管前半段管腔进入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分数:2.0

    20、0)A.B. C.D.E.解析:(6).碘由血液进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内的过程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A.Na+ B.K+ C.Ca2+ D.Cl- E.Mg2+(分数:6.00)(1).在肠道和肾小管管腔中,与葡萄糖实现联合转运的主要离子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与甲状腺细胞聚碘活动密切相关的离子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在运动神经末梢起兴奋-分泌偶联作用促使末梢释放递质的关键离子是(分数:2.00)A.B.C. D.E.解析: A.Na+通道开放,产生净 Na+内向电流 B.Na+通道开放,产生净 Na+外向

    21、电流 C.Na+通道开放,不产生净 Na+电流 D.K+通道开放,不产生净 K+电流 E.膜两侧 K+浓度梯度为零(分数:6.00)(1).膜电位为零时(分数:2.00)A. B.C.D.E.解析:(2).膜电位等于 K + 平衡电位时(分数:2.00)A.B.C.D. E.解析:(3).膜电位等于 Na + 平衡电位时(分数:2.00)A.B.C. D.E.解析: A.美洲箭毒 B.肉毒杆菌毒素 C.河豚毒 D.阿托品 E.四乙胺(分数:6.00)(1).选择性阻断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前膜释放 ACh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与 ACh竞争接头后膜上通道蛋白结合

    22、位点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特异性阻断电压门控 Na + 通道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钙蛋白 D.钙调蛋白 E.肌凝蛋白激酶(分数:6.00)(1).使骨骼肌横桥激活的调节蛋白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直接使平滑肌横桥激活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3).与平滑肌收缩无关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二、X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2.00)1.Na + 和 K + 的跨膜转运可以(分数:1.00)A.顺浓度梯度进行 B.

    23、逆浓度梯度进行 C.逆电位梯度进行 D.顺电位梯度进行 解析:2.控制细胞膜上通道开闭的因素有(分数:1.00)A.渗透压B.pHC.膜电位 D.激素等化学物质 解析:3.与膜蛋白功能有关的跨膜物质转运是(分数:1.00)A.O2的跨膜单纯扩散B.原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继发性主动转运 解析:4.下述属于被动转运的有 A.K+由膜内向膜外转运 B.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 C.水的跨膜转运 D.去极相的 Na+内流(分数:1.00)A. B.C. D. 解析:5.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有(分数:1.00)A.遵循简单扩散规律B.饱和现象 C.有开放、关闭等机能状态D.有结构特异性 解

    24、析:6.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IP3 B.cAMP C.DG D.Ca2+(分数:1.00)A. B. C. D. 解析:7.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 A.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B.不因细胞内 Na+浓度的高低而改变 C.不因细胞外 Na+浓度的高低而改变 D.不因刺激强度改变而改变(分数:1.00)A. B.C.D. 解析:8.钠泵的生理意义有(分数:1.00)A.维持细胞内 pH的稳定 B.维持细胞内高钾 C.建立起膜内外离子的势能贮备 D.维持神经、肌肉等细胞的兴奋性 解析:9.局部电位的特点有(分数:1.00)A.可总和 B.无不应期 C.电紧张传播 D.具“全或无”现象解析:10.

    25、与兴奋从运动神经传向骨骼肌的过程有关的是 A.神经冲动转换成化学信息 B.Ca2+的作用 C.递质为乙酰胆碱 D.主要是终板膜对 Na+通透性增高(分数:1.00)A. B. C. D. 解析:11.与骨骼肌形成强直收缩有关的因素是(分数:1.00)A.骨骼肌的兴奋性较高B.骨骼肌绝对不应期短 C.动作电位相互融合D.由一连串传出神经的冲动引起 解析:12.与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有关的过程是 A.动作电位传至横管膜 B.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C.L型钙通道开放引起 Ca2+内流 D.激活终池膜上的 Ryanodine受体(分数:1.00)A. B. C.D. 解析:13.属于易化扩散过程的有(分数

    26、:1.00)A.动作电位去极时相的形成 B.静息电位的产生 C.动作电位复极时相的形成 D.小分子蛋白质进入细胞解析:14.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分数:1.00)A.有饱和现象 B.有结构特异性 C.逆电-化学梯度进行D.存在竞争性抑制 解析:15.细胞间电突触传递的特点是(分数:1.00)A.与产生同步化活动有关 B.单向传递C.传递速度快 D.细胞间的通道 解析:16.下述哪些过程需要细胞本身耗能 A.骨骼肌胞质中 Ca2+向肌质网内部聚集 B.达到阈电位时出现大量的钠内流 C.动作电位复极相中的 K+外流 D.长期维持正常的静息电位(分数:1.00)A. B.C.D. 解析:1

    27、7.用哇巴因抑制 Na + 泵活动后,可出现 A.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 C.Na+-Ca2+交换将增加 D.胞质渗透压增高致细胞肿胀(分数:1.00)A. B. C.D. 解析:18.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特征有(分数:1.00)A.逆电-化学梯度转运物质 B.直接消耗 ATP C.需膜蛋白的帮助 D.主要转运大分子物质解析:19.Na + 泵 A.所耗能量约占细胞产生能量的 20%30% B.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肌质网和内质网膜上 C.是一种 ATP酶 D.其激活依赖于 Ca2+(分数:1.00)A. B.C. D.解析:20.细胞内 Na + 含量过高时将 A.激活 Na+泵 B.引

    28、起细胞水肿 C.使许多组织细胞内 Ca2+水平升高 D.使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氨基酸水平降低(分数:1.00)A. B. C. D. 解析:21.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分数:1.00)A.静息状态下开放的离子通道 B.单纯扩散 C.水通道 D.主动转运解析:22.细胞膜上的 G蛋白(分数:1.00)A.能够和鸟苷酸结合 B.由三个亚单位组成 C.具有 ATP酶活性D.激活的 G蛋白分成三部分解析:23.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ACh B.AMP C.Ca2+ D.IP3(分数:1.00)A. B. C.D.解析:24.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有 A.膜两侧 Na+浓度梯度 B.Na

    29、+泵活动水平 C.膜两侧 K+浓度梯度 D.膜对 K+和 Na+的相对通透性(分数:1.00)A.B. C. D. 解析:25.刺激量通常包含的参数是(分数:1.00)A.刺激的持续时间 B.刺激频率C.刺激强度 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解析:26.局部兴奋的特征有(分数:1.00)A.传导表现出衰减性 B.幅度大小具有“等级性” C.具有程度不等的不应期D.多个局部兴奋可以叠加 解析:27.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分数:1.00)A.动作电位B.终板电位 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D.锋电位解析:28.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时(分数:1.00)A.记录到的是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B.两个记录电

    30、极都在细胞外 C.波形为双相 D.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可使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之增加 解析:29.对于静息电位的描述,恰当的是(分数:1.00)A.记录到的是细胞内外的电位差 B.记录时须将微电极插入细胞内 C.在绝大多数细胞都是负电位 D.全都是平稳的直流电位解析:30.影响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量的因素包括 A.接头前膜去极化程度 B.到达运动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的频率 C.细胞外液中 Ca2+浓度 D.接头间隙中胆碱酯酶的含量与活性(分数:1.00)A. B. C. D.解析:31.与骨骼肌细胞终末池内 Ca 2+ 释放和回收有关的活动包括 A.连接肌质网膜 Ryanodine

    31、受体的激活 B.肌膜 L型 Ca2+通道激活,引起 Ca2+内流 C.肌膜上 L型 Ca2+通道激活,通道发生构象变化 D.肌质网膜上 Ca2+泵的活动(分数:1.00)A. B.C. D. 解析:32.为使肌肉松弛可设法抑制神经-肌接头处 A.神经末梢 ACh的释放 B.神经末梢的 Ca2+通道 C.终板膜上的 ACh门控通道 D.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分数:1.00)A. B. C. D.解析:33.对于微终板电位的描述,恰当的是(分数:1.00)A.由个别囊泡释放递质而引起 B.在静息状态下自发产生 C.是形成终板电位的基础 D.具有局部兴奋电反应的性质 解析:34.骨骼肌等张收缩时(分数

    32、:1.00)A.细肌丝向 M线方向滑行 B.明带长度不变C.暗带长度不变 D.肌小节长度缩短 解析:35.肌肉收缩能力提高后,可靠的表现为(分数:1.00)A.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增大B.张力-速度曲线右上移 C.肌肉缩短的速度加快D.长度-张力曲线上移 解析:36.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时程时,可出现(分数:1.00)A.一连串单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肌张力增大 解析:37.提高肌肉收缩效能的因素是 A.咖啡因 B.Ca2+ C.肾上腺素 D.缺氧(分数:1.00)A. B. C. D.解析:38.肌肉收缩张力的大小取决于 A.肌质中的 Ca2+浓度 B.结合到肌纤维蛋白上的横桥数量 C.肌肉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 D.运动神经传来的动作电位的频率(分数:1.00)A. B. C. D. 解析:39.属于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的有 A.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B.三联管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池 Ca2+释放 C.肌浆中的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可触发肌丝滑行 D.钙泵活动将 Ca2+泵到细胞外,降低肌浆中 Ca2+浓度(分数:2.00)A. B. C. D.解析:40.既可作用于 G蛋白偶联受体,又可作用于通道型受体的配体有(分数:2.00)A.乙酰胆碱 B.-氨基丁酸 C.心房钠尿肽D.肾上腺素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43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