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380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1,分数:77.50)1.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50)A.仅发生于儿童B.常见的死亡原因为结核性脑膜炎C.病变在肺内易顺支气管播散D.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分数:2.50)A.肺尖B.肺膈面C.肺门D.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3.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分数:2.50)A.B 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T 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4.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分数:2.50)A.浆细胞B.淋巴细胞C.成纤维细
2、胞D.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5.结核结节的组成不包括(分数:2.50)A.巨噬细胞B.成纤维细胞C.上皮样细胞D.Langhans 巨细胞6.结核样肉芽肿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50)A.麻风B.结节病C.伤寒D.梅毒7.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类型是(分数:2.50)A.结核球B.浸润型肺结核C.干酪性肺炎D.结核性胸膜炎8.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浸润型肺结核的叙述是(分数:2.50)A.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B.形成的急性空洞很难愈合,常转变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C.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灶D.可吸收、纤维化和钙化9.X 线片上最易与周围型肺癌相混淆的肺结核病是(分
3、数:2.50)A.结核球B.原发复合征C.局灶型肺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10.肠结核绝大多数继发于(分数:2.50)A.结核性腹膜炎B.浸润性肺结核C.急性粟粒性肺结核D.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11.肠结核的好发部位为(分数:2.50)A.空肠B.回肠C.升结肠D.回盲肠12.结核性脑膜炎病变最明显的部位是(分数:2.50)A.脑桥B.脑底部C.脚间池D.脑顶部13.女性生殖系统结核最常见的部位是(分数:2.50)A.阴道B.卵巢C.输卵管D.子宫内膜14.下列关于骨关节结核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多由血源播散引起B.骨结核多继发于关节结核C.脊椎结核多见于 T10L2D.最常见的骨结
4、核是脊椎结核1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典型病变(分数:2.50)A.脑实质受累B.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C.脑室扩张D.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16.下列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颈项强直B.角弓反张C.视盘水肿D.血性脑脊液17.下列各项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少见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50)A.高 t 热B.头痛C.偏瘫D.脑积水18.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分数:2.50)A.胶质细胞结节形成B.脑软化灶形成C.脑实质点状出血D.蛛网膜下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19.伤寒肠道病变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50)A.空肠B.回肠下段C.回盲部D.横
5、结肠20.伤寒小结由何种细胞组成(分数:2.50)A.类上皮细胞B.多核巨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21.伤寒肠道病变最常见且最明显的部位是(分数:2.50)A.空肠B.上段回肠C.末段回肠D.乙状结肠22.伤寒并发肠穿孔或大出血最常见于病程(分数:2.50)A.第 2 周B.第 3 周C.第 4 周D.第 5 周23.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分数:2.50)A.出血性坏死性炎B.蜂窝织炎C.假膜性炎D.肉芽肿性炎24.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阿米巴(分数:2.50)A.脾脓肿B.肝脓肿C.脑脓肿D.肠坏疽25.关于阿米巴肝脓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常为肝右叶多
6、发B.阿米巴滋养体一般经肠壁小静脉进入肝脏C.脓液呈棕褐色果酱样D.阿米巴滋养体多位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26.病变组织中所见之 Charcot-Leyden 结晶来自(分数:2.50)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27.慢性血吸虫病虫卵结节的成分不包括(分数:2.50)A.肉芽组织B.类上皮细胞C.异物巨细胞D.干酪样坏死28.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下列何者所致(分数:2.50)A.虫卵B.毛蚴C.尾蚴D.童虫29.下列哪种病损属第一期梅毒(分数:2.50)A.肝树胶肿(梅毒瘤)B.硬腭坏死穿孔C.皮肤斑疹或丘疹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30.下列哪项不是梅毒的晚期
7、表现(分数:2.50)A.树胶样肿B.硬性下疳C.马鞍鼻D.梅毒性主动脉炎31.梅毒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50)A.心脏破裂B.主动脉瘤破裂C.梅毒性主动脉炎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22.50) 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分数:4.00)(1).流行性脑膜脊髓炎属于(分数:2.00)A.B.C.D.(2).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分数:2.00)A.B.C.D. A.软脑膜 B.硬脑膜 C.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丘 D.蛛网膜下隙(分数:4.00)(1).流行性脑膜脊髓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C.D.(2).流
8、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C.D. A.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变性的神经细胞 B.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的神经细胞内 C.小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的神经细胞内 D.淋巴细胞围绕小血管浸润(分数:6.00)(1).淋巴细胞套是指(分数:2.00)A.B.C.D.(2).噬神经细胞现象是指(分数:2.00)A.B.C.D.(3).神经细胞卫星现象是指(分数:2.00)A.B.C.D. A.皮炎 B.肺炎 C.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炎 D.嗜酸性脓肿和假结核结节(分数:8.48)(1).日本血吸虫之虫卵可引起(分数:2.12)A.B.C.D.(2).日本血吸虫之尾蚴可引起(
9、分数:2.12)A.B.C.D.(3).日本血吸虫之童虫可引起(分数:2.12)A.B.C.D.(4).日本血吸虫之成虫可引起(分数:2.12)A.B.C.D.西医综合-380 答案解析(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1,分数:77.50)1.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50)A.仅发生于儿童B.常见的死亡原因为结核性脑膜炎 C.病变在肺内易顺支气管播散D.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解析:解析 原发性肺结核病大多发于儿童但也偶见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少年或成人,病变在肺内易顺淋巴管播散。多数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此病,未经治疗而获痊愈。病情严重
10、者结核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此种情况在继发性肺结核病少见。常见死亡原因为结核性脑膜炎。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分数:2.50)A.肺尖B.肺膈面C.肺门D.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解析:解析 结核杆菌被吸入肺后,最先在肺内引起的病变称为原发病灶,通常只有一个,偶尔也有两个甚至更多者,常位于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以右肺多见。肉眼观察常呈圆形,直径多在 1cm 左右,色灰黄。镜下见病变开始为渗出性变化,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3.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分数:2.50)A.B 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T 淋巴细胞 D.
11、嗜酸性粒细胞解析:解析 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T 淋巴细胞起主要作用。4.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分数:2.50)A.浆细胞B.淋巴细胞C.成纤维细胞D.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解析:解析 结核结节主要由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组成,外周可有淋巴细胞集聚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类上皮细胞是由巨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后,在结核菌体破坏后释放的磷脂作用下衍化而来,Langhans 巨细胞可由多数类上皮细胞互相融合而成,或由一个类上皮细胞经多次无丝分裂而成。在结核结节基础上常见干酪样坏死。5.结核结节的组成不包括(分数:2.50)A.巨噬细胞 B.成纤维
12、细胞C.上皮样细胞D.Langhans 巨细胞解析:解析 结核结节是结核病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结核结节是由上皮样细胞、Langhans 巨细胞及外周集聚的淋巴细胞、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6.结核样肉芽肿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50)A.麻风B.结节病C.伤寒 D.梅毒解析:解析 伤寒病可见由吞噬活跃的巨噬细胞形成的伤寒小结,不见结核样肉芽肿形成。在结核样型麻风、结节病和布氏杆菌病时均可见结核样肉芽肿形成,但不见干酪样坏死。梅毒第三期亦可见结核样肉芽肿,并可发生干酪样坏死,但坏死质坚韧、有弹性,略似树胶,故名树胶肿。7.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类型是(分数:2.50)A
13、.结核球B.浸润型肺结核 C.干酪性肺炎D.结核性胸膜炎解析:解析 选项 A、B、C、D 均是继发性肺结核,其中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8.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浸润型肺结核的叙述是(分数:2.50)A.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B.形成的急性空洞很难愈合,常转变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C.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灶D.可吸收、纤维化和钙化解析:解析 浸润型肺结核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病变以渗出性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炎症包绕。经合理治疗,渗出性病灶可吸收、纤维化和钙化而痊愈。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干酪坏死灶扩大,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局部可形成急性空洞。急性空洞一般容易
14、愈合。若急性空洞经久不愈,可转变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9.X 线片上最易与周围型肺癌相混淆的肺结核病是(分数:2.50)A.结核球 B.原发复合征C.局灶型肺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解析:解析 结核球是直径 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多为单个,也可多个,常位于肺上叶。X 线片上有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10.肠结核绝大多数继发于(分数:2.50)A.结核性腹膜炎B.浸润性肺结核C.急性粟粒性肺结核D.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 解析:解析 原发性肠结核很少见,常发生于小儿,一般由饮用带有结核杆菌的牛奶或乳制品而感染。绝大多数肠结核为继发性肠结核,多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多
15、因反复咽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引起。11.肠结核的好发部位为(分数:2.50)A.空肠B.回肠C.升结肠D.回盲肠 解析:解析 回盲部肠结核约占肠结核的 85%。这是因为该段淋巴组织最为丰富,结核杆菌易于通过肠壁淋巴组织侵入肠壁;加之食物停留在回盲部的时间较长,接触结核杆菌的机会较多。12.结核性脑膜炎病变最明显的部位是(分数:2.50)A.脑桥B.脑底部 C.脚间池D.脑顶部解析:解析 结核性脑膜炎病变以脑底部最明显。在脑桥、脚间池、视神经交叉及大脑外侧裂等处的蛛网膜下隙内,有渗出物。脑室脉络丛及室管膜有时也有结核结节形成。13.女性生殖系统结核最常见的部位是(分数:2.50)A.阴道B.卵巢C
16、.输卵管 D.子宫内膜解析:解析 女性生殖器结核以输卵管结核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内膜结核和卵巢结核。14.下列关于骨关节结核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多由血源播散引起B.骨结核多继发于关节结核 C.脊椎结核多见于 T10L2D.最常见的骨结核是脊椎结核解析:解析 骨结核 90%以上为肺结核经血道播散引起,骨结核中以脊椎结核最多见,多发生于活动度大的 T 10 L 2 。1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典型病变(分数:2.50)A.脑实质受累 B.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C.脑室扩张D.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解析: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
17、要累及脑脊髓膜,一般不累及脑实质。由于炎性渗出物的阻塞,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16.下列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分数:2.50)A.颈项强直B.角弓反张C.视盘水肿D.血性脑脊液 解析: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如颈项强直、屈髋伸膝征(Kernig 征)和角弓反张。由于颅内高压,可引起视盘水肿。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糖量减少,涂片及培养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由于是化脓性感染,因此脑脊液呈脓性,而不是血性。17.下列各项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少见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50)A.高 t 热B.头痛C.偏瘫 D.脑积水解析:解析
18、 脑积水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并发症。流脑是化脓性炎,因此会出现高热。流脑也会有颅内高压,因此可有剧烈头痛。由于病变仅累及脑脊髓膜,未侵犯脑实质,因此很少出现偏瘫。偏瘫是乙脑的并发症。18.下列哪项不是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分数:2.50)A.胶质细胞结节形成B.脑软化灶形成C.脑实质点状出血D.蛛网膜下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解析:解析 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是病毒感染,且主要累及脑实质,因此一般不会出现蛛网膜下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乙脑的主要病变位于脑实质:脑实质点状出血、胶质细胞结节形成、软化灶形成和淋巴细胞套形成等。19.伤寒肠道病变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50)A
19、.空肠B.回肠下段 C.回盲部D.横结肠解析:解析 伤寒病变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20.伤寒小结由何种细胞组成(分数:2.50)A.类上皮细胞B.多核巨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解析:解析 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以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的变化最为显著。病变特点为巨噬细胞增生。这种巨噬细胞胞质丰富,染色较淡,核圆形或肾形,常偏于胞体的一侧,其吞噬能力很强,每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及组织细胞碎屑,常称这种细胞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称为伤寒小结或伤寒肉芽肿,此特征具有诊断意义。21.伤寒肠道病变最常见
20、且最明显的部位是(分数:2.50)A.空肠B.上段回肠C.末段回肠 D.乙状结肠解析:解析 伤寒杆菌经胃进入小肠,当感染细菌量较大时,细菌穿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由于回肠末段含丰富的集合淋巴小结或孤立淋巴小结,因此伤寒肠道病变以末段回肠最明显。22.伤寒并发肠穿孔或大出血最常见于病程(分数:2.50)A.第 2 周B.第 3 周 C.第 4 周D.第 5 周解析:解析 伤寒肠道病变分 4 期:髓样肿胀期(第 1 周)、坏死期(第 2 周)、溃疡期(第 3 周)及愈合期(第 4 周),每期大约持续 1 周。在起病第 3 周,坏死肠黏膜脱落后形成溃疡,溃疡一般深及黏膜下层,但坏死严
21、重时可深达肌层及浆肌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大出血。23.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分数:2.50)A.出血性坏死性炎B.蜂窝织炎C.假膜性炎 D.肉芽肿性炎解析:解析 细菌性痢疾最初表现为肠黏膜的急性卡他性炎,以后黏膜层表面部分发生坏死,渗出物中出现大量纤维素。坏死组织同纤维素和白细胞一起形成灰白色糠皮样假膜,附着于黏膜皱襞的顶部,称为假膜性炎,为菌痢较为特征的病变。假膜脱落后形成溃疡。24.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阿米巴(分数:2.50)A.脾脓肿B.肝脓肿 C.脑脓肿D.肠坏疽解析:解析 阿米巴肝脓肿是肠阿米巴病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见于阿米巴痢疾发病后 13个月内
22、。25.关于阿米巴肝脓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常为肝右叶多发 B.阿米巴滋养体一般经肠壁小静脉进入肝脏C.脓液呈棕褐色果酱样D.阿米巴滋养体多位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解析:解析 阿米巴肝脓肿常继发于肠阿米巴病。肠道阿米巴滋养体一般经肠壁小静脉进入肝脏,偶尔也可直接进入腹腔而侵犯肝脏。阿米巴肝脓肿常为单个,多位于肝右叶,脓肿内容物呈棕褐色果酱样。26.病变组织中所见之 Charcot-Leyden 结晶来自(分数:2.50)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解析:解析 Charcot-Leyden 结晶常见于组织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时,其组
23、成与嗜酸性细胞所含颗粒相同。这种结晶常见于寄生虫病、有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肺内以及其他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它们也可在体外由嗜酸性粒细胞产生。27.慢性血吸虫病虫卵结节的成分不包括(分数:2.50)A.肉芽组织B.类上皮细胞C.异物巨细胞D.干酪样坏死 解析:解析 慢性血吸虫虫卵结节即假结核结节,状似结核性肉芽肿,但中央无干酪样坏死灶。28.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主要由下列何者所致(分数:2.50)A.虫卵 B.毛蚴C.尾蚴D.童虫解析:解析 日本血吸虫病在人体内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由虫卵所致,早期形成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察为灰黄色粟粒至绿豆大结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多少不等的成熟虫卵,卵壳上附有放射
24、状嗜酸性的火焰状物质,用免疫荧光法证实为抗原-抗体复合物,虫卵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集聚并发生坏死,状似脓肿,故有人称之为嗜酸性脓肿。急性虫卵结节约经 10 天左右,虫卵内毛蚴死亡,其毒素作用逐渐消失,坏死物质渐被吸收,虫卵发生破裂或钙化,其周围绕以组织细胞转变而来的类上皮细胞、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类似结核结节,故称为假结核结节。最后假结核结节发生纤维化。以上病变过程在不同的器官引起不同的病变和后果。例如在肠引起溃疡形成及肠壁纤维化等,在肝则引起肝硬化。29.下列哪种病损属第一期梅毒(分数:2.50)A.肝树胶肿(梅毒瘤)B.硬腭坏死穿孔C.皮肤斑疹或丘疹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 解析:解析 一
25、期梅毒的典型病损为硬性下疳,以发生于外生殖器最为多见。硬性下疳一般发生在感染后 24 周,在局部形成硬性丘疹,以后溃破形成溃疡,其特征为不痛,局部淋巴结炎亦明显,也不痛。镜下见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常聚集在血管周围。即便不治疗,硬性下疳也可逐渐愈合,留下小的瘢痕。但这并不说明疾病已消除,如不积极治疗则发展为二期和三期梅毒。30.下列哪项不是梅毒的晚期表现(分数:2.50)A.树胶样肿B.硬性下疳 C.马鞍鼻D.梅毒性主动脉炎解析:解析 后天梅毒分一、二、三期:一、二期梅毒称早期梅毒,三期梅毒称晚期梅毒。硬性下疳属早期表现,树胶样肿为三期梅毒的表现,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瘤和马鞍鼻为梅
26、毒的并发症或后遗症。31.梅毒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50)A.心脏破裂B.主动脉瘤破裂 C.梅毒性主动脉炎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解析:解析 梅毒常累及主动脉,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瘤破裂常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22.50) 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分数:4.00)(1).流行性脑膜脊髓炎属于(分数:2.00)A.B.C.D. 解析:(2).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累及脑脊髓膜,尤其是软脑膜
27、,一般不累及脑实质。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导致脑实质变质性炎。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丘最严重,小脑皮质、丘脑及脑桥次之,脊髓病变最轻。 A.软脑膜 B.硬脑膜 C.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丘 D.蛛网膜下隙(分数:4.00)(1).流行性脑膜脊髓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 B.C.D.解析:(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分数:2.00)A.B.C. D.解析: A.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变性的神经细胞 B.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的神经细胞内 C.小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的神经细胞内 D.淋巴细胞围绕小血管浸润(分数:6.00)(1).淋巴细胞
28、套是指(分数:2.00)A.B.C.D. 解析:(2).噬神经细胞现象是指(分数:2.00)A.B.C. D.解析:(3).神经细胞卫星现象是指(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淋巴细胞套是指流脑时脑实质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常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乙型脑炎可出现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乙脑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肿胀和尼氏小体消失,严重者核浓缩、溶解、消失,为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包绕,如 5 个以上胶质细胞环绕 1 个神经细胞,称“卫星现象。小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噬神经细胞现象”。 A.皮炎 B.
29、肺炎 C.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炎 D.嗜酸性脓肿和假结核结节(分数:8.48)(1).日本血吸虫之虫卵可引起(分数:2.12)A.B.C.D. 解析:(2).日本血吸虫之尾蚴可引起(分数:2.12)A. B.C.D.解析:(3).日本血吸虫之童虫可引起(分数:2.12)A.B. C.D.解析:(4).日本血吸虫之成虫可引起(分数:2.12)A.B.C. D.解析:解析 日本血吸虫之尾蚴钻入皮肤后数小时至 23 日内,局部皮肤出现奇痒的红色小丘疹,称为尾蚴性皮炎。童虫从皮肤小静脉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肺脏时,部分童虫穿破肺泡的毛细血管,进入肺组织中引起点状出血和轻度肺炎。成虫寄居在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内引起的病变轻微。但虫体死亡后崩解产物可引起明显的炎性反应,如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周围炎。虫卵沉着引起的损害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变,表现为嗜酸性脓肿(急性虫卵结节)和假结核结节(慢性虫卵结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