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34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分数:12.50)1.排便感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分数:2.50)A.横结肠积聚粪便B.降结肠积聚粪便C.乙状结肠积聚粪便D.粪便进入直肠2.下列关于糖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是小肠吸收的唯一形式 B.单糖的吸收都与 Na+同向转运 C.果糖的吸收速度比葡萄糖快 D.果糖的吸收速度比半乳糖慢(分数:2.50)A.B.C.D.3.被胃黏膜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50)A.部分单糖B.维生素C.水和酒精D.肽类物质4.下列关于铁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都以 Fe3+的形式被吸收
2、 B.植酸、草酸和鞣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C.胃酸及维生素 C 可抑制铁的吸收 D.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分数:2.50)A.B.C.D.5.胃酸缺乏者可产生(分数:2.50)A.贫血B.胰液分泌增加C.胆汁分泌增加D.蛋白质消化障碍二、B 型题(总题数:8,分数:65.00) A.D 细胞 B.G 细胞 C.主细胞 D.壁细胞(分数:10.00)(1).分泌促胃液素的细胞是(分数:2.50)A.B.C.D.(2).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分数:2.50)A.B.C.D.(3).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分数:2.50)A.B.C.D.(4).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分数:2.50)A.B.C.D
3、. A.胃液 B.胰液 C.唾液 D.胆汁(分数:5.00)(1).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液是(分数:2.50)A.B.C.D.(2).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分数:2.50)A.B.C.D. A.促胃液素 B.缩胆囊素 C.促胰液素 D.促胃动素(分数:10.00)(1).可促进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的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B.C.D.(2).可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B.C.D.(3).可促进胰腺和肝脏分泌 NaHCO 3 的主要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B.C.D.(4).在消化间期能刺激胃和小肠运动的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B.C.D. A.
4、胃酸 B.蛋白质消化产物 C.葡萄糖 D.脂肪消化产物(分数:5.00)(1).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的最强物质是(分数:2.50)A.B.C.D.(2).刺激小肠黏膜释放缩胆囊素的最强物质是(分数:2.50)A.B.C.D. A.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胰酶含量多、碳酸氢盐含量少 C.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多、胰酶含量少 D.水和胰酶含量少、碳酸氢盐含量多(分数:7.50)(1).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2.50)A.B.C.D.(2).缩胆囊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2.50)A.B.C.D.(3).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2.50)A.B.C.
5、D. A.胆固醇 B.胆红素 C.胆盐 D.磷脂(分数:5.00)(1).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50)A.B.C.D.(2).胆汁中的主要固体成分是(分数:2.50)A.B.C.D. A.蛋白质消化产物 B.盐酸 C.脂肪 D.胆盐(分数:12.50)(1).引起促胰液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50)A.B.C.D.(2).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50)A.B.C.D.(3).引起缩胆囊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50)A.B.C.D.(4).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的是(分数:2.50)A.B.C.D.(5).引起抑胃肽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50)A.
6、B.C.D. A.蠕动 B.分节运动 C.集团蠕动 D.容受性舒张(分数:10.00)(1).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为(分数:2.50)A.B.C.D.(2).胃特有的运动形式为(分数:2.50)A.B.C.D.(3).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分数:2.50)A.B.C.D.(4).大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分数:2.5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9,分数:22.50)6.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分数:2.50)A.慢波B.静息电位C.局部电位D.动作电位7.下列关于胃蠕动的叙述,正确的包括(分数:2.50)A.蠕动从胃底开始B.每分钟约发生 3 次C.每次蠕动约需 1 分钟到达幽门D.
7、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8.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调节的,其节后神经递质是(分数:2.50)A.NOB.VPC.VIPD.CCK9.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分数:2.50)A.胃运动及分泌抑制B.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增加C.促进钙和铁吸收D.小肠运动抑制10.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分数:2.50)A.促进胰液分泌B.促进胃排空C.促进小肠运动D.促进结肠运动11.蛋白质的吸收方式包括(分数:2.50)A.单纯扩散B.继发性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12.下列哪些物质伴随 Na +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分数:2.50)A.脂肪酸B.葡萄糖C.氨基酸D.大多数水溶性维
8、生素13.小肠作为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由于(分数:2.50)A.小肠吸收面积大B.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乳糜管D.食物已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14.下列有关铁在肠道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包括(分数:2.50)A.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B.在酸性环境中易于吸收C.亚铁需要转变为高铁才能被吸收D.吸收到肠上皮细胞超过机体需要的铁以铁蛋白形式储存西医综合-34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分数:12.50)1.排便感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分数:2.50)A.横结肠积聚粪便B.降结肠积聚粪便C.乙状结肠积聚粪便D.粪便进入直肠 解析:解
9、析 人的直肠内通常是没有粪便的,当胃。结肠反射发动的集团运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可刺激直肠壁感受器,传入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到达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并上传至大脑皮质,产生便意。2.下列关于糖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是小肠吸收的唯一形式 B.单糖的吸收都与 Na+同向转运 C.果糖的吸收速度比葡萄糖快 D.果糖的吸收速度比半乳糖慢(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糖类一般须被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但少量的二糖也可以被吸收。葡萄糖和半乳糖是通过 Na + 同向转运机制吸收的,果糖是通过易化扩散进入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由于它不是伴随 Na + 同向转运,因此果糖
10、的吸收速率比葡萄糖和半乳糖低,仅为葡萄糖吸收速率的一半。3.被胃黏膜吸收的物质是(分数:2.50)A.部分单糖B.维生素C.水和酒精 D.肽类物质解析:解析 胃的吸收能力很差,因为胃黏膜无绒毛,且上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仅吸收少量高度脂溶性的物质如乙醇及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4.下列关于铁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都以 Fe3+的形式被吸收 B.植酸、草酸和鞣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C.胃酸及维生素 C 可抑制铁的吸收 D.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在小肠中,Fe 3+ 和 Fe 2+ 都可被吸收,而且由于 Fe 3+ 易于与小肠分泌液中的
11、负离子形成不溶性盐,如氢氧化物、磷酸盐和碳酸氢盐,以及与食物中的植酸、草酸、鞣酸和谷粒纤维形成不溶性复合物,Fe 3+ 不易被吸收。不溶性铁在较低的 pH 环境中易于溶解,所以胃酸可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 C可与铁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并能使 Fe 3+ 还原为 Fe 2+ ,因此可促进铁的吸收。5.胃酸缺乏者可产生(分数:2.50)A.贫血 B.胰液分泌增加C.胆汁分泌增加D.蛋白质消化障碍解析:解析 胃酸(HCl)缺乏时:进入小肠的 HCl 减少,使铁的吸收减少;另外,HCl 缺乏多因壁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障碍,因此内因子产生障碍,维生素 B 12 吸收障碍。两者均可导致贫血;HCl 对促胰液素分
12、泌的刺激作用减小,故胰液和胆汁分泌减少;蛋白质主要由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消化,故对其消化影响不大。二、B 型题(总题数:8,分数:65.00) A.D 细胞 B.G 细胞 C.主细胞 D.壁细胞(分数:10.00)(1).分泌促胃液素的细胞是(分数:2.50)A.B. C.D.解析:(2).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分数:2.50)A.B.C.D. 解析:(3).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分数:2.50)A.B.C. D.解析:(4).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分数:2.50)A. B.C.D.解析: A.胃液 B.胰液 C.唾液 D.胆汁(分数:5.00)(1).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液是(分数:2.50)A
13、.B. C.D.解析:(2).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液是胰液,胰液含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胆汁不合消化酶。 A.促胃液素 B.缩胆囊素 C.促胰液素 D.促胃动素(分数:10.00)(1).可促进胆囊收缩和胰酶分泌的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B. C.D.解析:(2).可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运动的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 B.C.D.解析:(3).可促进胰腺和肝脏分泌 NaHCO 3 的主要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B.C. D.解析:(4).在消化间期能刺激胃和小肠运动的胃肠激素是(分数:2.50)A.B.C
14、.D. 解析: A.胃酸 B.蛋白质消化产物 C.葡萄糖 D.脂肪消化产物(分数:5.00)(1).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的最强物质是(分数:2.50)A. B.C.D.解析:(2).刺激小肠黏膜释放缩胆囊素的最强物质是(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食糜中的胃酸可刺激小肠黏膜的 S 细胞分泌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大量分泌。食糜中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胨、肽和氨基酸等)可刺激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黏膜的 I 细胞释放缩胆囊素,引起胰液的大量分泌。 A.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胰酶含量多、碳酸氢盐含量少 C.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多、胰酶含量少 D.水和胰酶含量少、碳酸氢盐含量
15、多(分数:7.50)(1).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2.50)A.B.C. D.解析:(2).缩胆囊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2.50)A. B.C.D.解析:(3).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2.50)A. B.C.D.解析: A.胆固醇 B.胆红素 C.胆盐 D.磷脂(分数:5.00)(1).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50)A.B.C. D.解析:(2).胆汁中的主要固体成分是(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经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胆盐可刺激胆汁的分泌,是一种重要的利胆剂。胆汁中固体成分主要为胆盐(约占 50%)、磷脂(占 30%40
16、%)、胆固醇(占 4%)和胆色素(占 2%)等。 A.蛋白质消化产物 B.盐酸 C.脂肪 D.胆盐(分数:12.50)(1).引起促胰液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50)A.B. C.D.解析:(2).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50)A. B.C.D.解析:(3).引起缩胆囊素释放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50)A. B.C.D.解析:(4).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的是(分数:2.50)A.B.C.D. 解析:(5).引起抑胃肽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50)A.B.C. D.解析: A.蠕动 B.分节运动 C.集团蠕动 D.容受性舒张(分数:10.00)(1).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
17、式为(分数:2.50)A. B.C.D.解析:(2).胃特有的运动形式为(分数:2.50)A.B.C.D. 解析:(3).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分数:2.50)A.B. C.D.解析:(4).大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见下表 区别点 胃 小肠 结肠 一般运动方式 特殊运动方式 蠕动和移行性复合运动 容受性舒蠕动、移行性复合运动和紧张性收蠕动和袋状往返运动 集团蠕动 张 缩 蠕动冲和分节运动 三、X 型题(总题数:9,分数:22.50)6.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分数:2.50)A.慢波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 D.动作电位 解析:解析 胃肠道平滑肌
18、细胞的静息电位为-50-60mV;慢波(局部电位)是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基本电节律,当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可引起动作电位。7.下列关于胃蠕动的叙述,正确的包括(分数:2.50)A.蠕动从胃底开始B.每分钟约发生 3 次 C.每次蠕动约需 1 分钟到达幽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解析:解析 胃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胃蠕动受胃平滑肌的慢波控制,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迷走神经兴奋、促胃液素和促胃动素可增强胃的蠕动收缩;交感神经兴奋、促胰液素、生长抑索和抑胃肽的作用则相反。8.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调节的,其节后神经递质是(分数:2.50)A.NO B.VPC.
19、VIP D.CCK解析:解析 胃容受性舒张的传出和传入神经都是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血管活性肠肽(VIP)或 NO。9.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分数:2.50)A.胃运动及分泌抑制 B.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增加 C.促进钙和铁吸收 D.小肠运动抑制解析:解析 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小肠运动增强。10.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分数:2.50)A.促进胰液分泌 B.促进胃排空C.促进小肠运动 D.促进结肠运动 解析:解析 缩胆囊素由十二指肠 I 细胞分泌,能刺激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增强小肠和结肠运动,抑制胃排空,促进胰腺外分泌部的生长。11.蛋白质的吸收方式包括(分数:2.5
20、0)A.单纯扩散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解析:解析 蛋白质分子是大分子物质,因此不能进行单纯扩散。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二肽、三肽及氨基酸等,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而被吸收。少数氨基酸的吸收不依赖。Na + ,可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肠上皮细胞。婴儿的肠上皮细胞可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方式吸收适量的未经消化的蛋白质。12.下列哪些物质伴随 Na +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分数:2.50)A.脂肪酸B.葡萄糖 C.氨基酸 D.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 解析:解析 葡萄糖、半乳糖及大多数氨基酸的吸收都是伴随 Na +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的。水溶性维生素除维生素 B 12 和叶酸外,其他的如维生素 B 1 、B 2 、B 6 、PP、泛酸、生物素及维生素 C 都是伴随Na +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的。13.小肠作为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由于(分数:2.50)A.小肠吸收面积大 B.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乳糜管 D.食物已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解析:14.下列有关铁在肠道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包括(分数:2.50)A.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 B.在酸性环境中易于吸收 C.亚铁需要转变为高铁才能被吸收D.吸收到肠上皮细胞超过机体需要的铁以铁蛋白形式储存 解析:解析 亚铁比高铁更容易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