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34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关于慢波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起源于 Cajal 细胞B.是胃肠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C.其波动范围为 515mVD.慢波不引起平滑肌收缩,但可自动去极化2.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B.伸展性小C.收缩缓慢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3.正常人每日分泌消化液的总量约为(分数:2.50)A.23LB.34LC.56LD.68L4.下列关于肠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是指消化道壁内的神
2、经丛B.能独立行使其功能C.不受外来神经的调节D.含有大量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5.关于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可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B.可调节消化液的成分C.可调节胃肠平滑肌的运动D.可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6.下列哪一项不是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分数:2.50)A.促进壁细胞分泌大量 HClB.促进胃腺黏液细胞分泌大量黏液C.促进胃运动D.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7.下列哪种因素不能刺激胃酸分泌(分数:2.50)A.促胰液素B.迷走-迷走反射C.局部神经丛反射D.蛋白质消化产物8.关于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错误 A收缩幽门括约肌 B促进小肠液分泌 C促进胆汁 (
3、分数:2.50)A.B.C.D.9.下列哪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分数:2.50)A.部分消化蛋白质B.清洁和保护口腔C.分解食物中的脂肪D.抗菌作用10.关于唾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50)A.唾液是等渗液体B.唾液中含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C.唾液成分约 90%是水D.唾液淀粉酶的最适 pH 为 8.011.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切断迷走神经后蠕动消失B.食团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C.可发生在未吞咽时D.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12.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幽门腺黏液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CG 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D颈黏液细
4、胞分泌: (分数:2.50)A.B.C.D.13.纯清胃液的 pH 为(分数:2.50)A.0.91.5B.2.02.5C.2.53.5D.3.54.514.下列哪项不属于胃酸的生理作用(分数:2.50)A.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B.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C.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D.促进维生素 B12 的吸收15.能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分数:2.50)A.组胺B.前列腺素C.上皮生长因子D.生长抑素16.下列关于胃容受性舒张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切断迷走神经后消失B.被食管下括约肌的舒张所触发C.主要发生在胃的尾区D.可被阿托品所取消17.下列关于胃排空的叙述,
5、正确的是(分数:2.50)A.胃排空速度与胃内容物容量呈线性关系B.高张溶液比等张溶液排空快C.普通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 23 小时D.排空速度为糖脂肪蛋白质18.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分数:2.50)A.分节运动B.蠕动C.逆蠕动D.容受性舒张19.下列可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分数:2.50)A.促胃液素B.促胰液素C.缩胆囊素D.情绪兴奋20.下列关于胃酸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头期为纯神经调节B.胃期由神经和体液因素共同参与C.肠期为纯体液调节D.三个时期的分泌顺序发生,互不重叠21.下列关于胰液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每日分泌量约 2L B.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C.胰液
6、中含肠激酶 D.Na+和 K+浓度会随分泌速率而变化(分数:2.50)A.B.C.D.22.胰液缺乏时,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吸收一般不受影响(分数:2.50)A糖B.蛋白质C.脂肪D.脂溶性维生素23.下列物质中,由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的是 A (分数:2.50)A.B.C.D.24.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的主要物质是 AHCl B肠激酶 C (分数:2.50)A.B.C.D.25.以活性形式分泌的胰酶是(分数:2.50)A.胰脂酶B.糜蛋白酶C.弹性蛋白酶D.胰蛋白酶26.迷走神经对胰腺分泌的调节是 A引起酶多、水和 少的分泌 B引起水、 多而酶少的分泌 C引起水、 和酶均多的分泌 D引起酶和 (分数
7、:2.50)A.B.C.D.27.下列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胰液的分泌以体液调节为主B.头期胰液的特点是胰酶含量多、液体量少C.肠期胰液的特点是量多、酶含量多D.在整个消化期,胃期胰液分泌量最多28.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50)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兴奋C.小肠黏膜释放促胃液素D.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29.胆汁中不含下列哪种物质(分数:2.50)A.糜蛋白酶B.胆固醇C.胆盐D.磷脂30.胆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成分是(分数:2.50)A.胆盐B.胆色素C.胆固醇D.脂肪酸31.下列关于胆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
8、50)A.胆管细胞也可分泌胆汁B.肝胆汁呈弱酸性C.在消化间期内分泌的胆汁未立即排入十二指肠D.胆汁的主要固体成分是胆盐和磷脂32.下列哪项不是胆汁的生理作用(分数:2.50)A.可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B.有利于脂肪分解C.可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单酰甘油D.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3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的作用(分数:2.50)A.分解脂肪B.乳化脂肪C.刺激胆汁分泌D.中和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酸34.当远端回肠被切除后将导致胆汁酸在(分数:2.50)A.肝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B.肝细胞的合成增加C.肝细胞的分泌增加D.胆囊的储存增加35.下列关于胆盐肠肝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
9、)A.胆盐在十二指肠被吸收B.可刺激胆汁分泌C.一次进餐后可循环 68 次D.可促进胆囊收缩36.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分数:2.50)A.缩胆囊素B.促胰液素C.迷走神经兴奋D.经肠肝循环回吸收的胆盐37.关于小肠蠕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可发生于整个小肠B.蠕动波传播较慢C.蠕动波传播距离较短D.蠕动冲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多见38.可抑制小肠运动的是(分数:2.50)A.促胃液素B.促胃动素C.胰高血糖素D.胰岛素39.下列关于大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吸收水分B.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C.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维生素 B 和 KD.大肠液的消化酶可
10、分解纤维素40.关于大肠的集团运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50)A.每小时发生 13 次B.大肠的集团运动类似于小肠的蠕动冲C.多见于空腹时D.短距离的集团运动常见于远端结肠西医综合-34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关于慢波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起源于 Cajal 细胞B.是胃肠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C.其波动范围为 515mVD.慢波不引起平滑肌收缩,但可自动去极化 解析:解析 不是所有的慢波都能引起动作电位,但当慢波自动去极化迭阈电位水平时,可在慢波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引起胃肠
11、平滑肌的收缩(D 错误)。2.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B.伸展性小C.收缩缓慢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解析:解析 与骨骼肌和心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但伸展性大,且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化学、温度及机械牵张刺激很敏感;其自动节律的频率慢且不稳定。3.正常人每日分泌消化液的总量约为(分数:2.50)A.23LB.34LC.56LD.68L 解析:解析 消化腺包括存在于消化道黏膜的许多腺体和附属于消化道的唾液腺、胰腺和肝脏,每天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 68L。4.下列关于肠神经系统的叙述,
12、错误的是(分数:2.50)A.是指消化道壁内的神经丛B.能独立行使其功能C.不受外来神经的调节 D.含有大量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解析:解析 虽然肠神经系统能独立行使其功能,但外来神经(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可进一步加强或减弱其活动。5.关于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可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B.可调节消化液的成分C.可调节胃肠平滑肌的运动D.可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析 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为: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速度和成分、平滑肌的运动和上皮生长,以及作用于内分泌细胞或旁分泌细胞,影响其他激素的释放,但不具有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的作用。6.下列哪一项不是促胃液素的生理
13、作用(分数:2.50)A.促进壁细胞分泌大量 HClB.促进胃腺黏液细胞分泌大量黏液 C.促进胃运动D.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解析:解析 刺激胃腺黏液细胞分泌黏液的因素包括迷走神经兴奋、ACh 和食物的化学或机械刺激。7.下列哪种因素不能刺激胃酸分泌(分数:2.50)A.促胰液素 B.迷走-迷走反射C.局部神经丛反射D.蛋白质消化产物解析:解析 促胰液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胃窦的 G 细胞,可抑制促胃液素释放,并降低壁细胞对促分泌物质的反应,故促胰液素抑制胃酸分泌。8.关于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错误 A收缩幽门括约肌 B促进小肠液分泌 C促进胆汁 (分数:2.50)A.B.C.D. 解析
14、:解析 胃酸可刺激促胰液素的分泌,但促胰液素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的。D 错,其他各项均正确。9.下列哪项不是唾液的生理作用(分数:2.50)A.部分消化蛋白质 B.清洁和保护口腔C.分解食物中的脂肪D.抗菌作用解析:解析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IgA 和乳铁蛋白等,具有抗菌作用。唾液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淀粉。唾液中的舌脂酶可分解食物中的脂肪。唾液不能消化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胰液中的胰酶消化的。10.关于唾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50)A.唾液是等渗液体B.唾液中含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 C.唾液成分约 90%是水D.唾液淀粉酶的最适 pH 为 8.0解析:解析 唾液的成分 99%是水,其余
15、为无机物、有机物和一些气体分子。当唾液通过导管时,由于导管重吸收。Na + 和 Cl - ,并分泌 K + 和 11.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切断迷走神经后蠕动消失B.食团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C.可发生在未吞咽时 D.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解析:解析 食管的蠕动不但发生在吞咽时,也发生在未吞咽时。发生在未吞咽时的蠕动称为继发性蠕动,受壁内神经丛调节,故切断迷走神经后,继发性蠕动仍存在。人直立时,虽然食物可在蠕动波到达胃之前入胃,但不完全由于重力作用所致。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处管腔内压力比胃内压高,因此食团不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的。12.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16、幽门腺黏液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CG 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D颈黏液细胞分泌: (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颈黏液细胞分泌可溶性黏液,分泌13.纯清胃液的 pH 为(分数:2.50)A.0.91.5 B.2.02.5C.2.53.5D.3.54.5解析:14.下列哪项不属于胃酸的生理作用(分数:2.50)A.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B.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C.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D.促进维生素 B12 的吸收 解析:解析 胃酸可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胃酸可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胃酸本
17、身不能促进维生素:B 12 的吸收,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可促进维生素 B 12 的吸收。胃酸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15.能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分数:2.50)A.组胺 B.前列腺素C.上皮生长因子D.生长抑素解析:解析 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有:胃酸、生长抑素、前列腺素、肠抑胃素和上皮生长因子。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低血糖、咖啡因、酒精和 Ca 2+ 。16.下列关于胃容受性舒张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切断迷走神经后消失 B.被食管下括约肌的舒张所触发C.主要发生在胃的尾区D.可被阿托品所取消解析:解析 胃容受性舒张是由吞咽食物时食团刺激咽
18、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所触发,主要发生在胃的头区。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调节的,其节后神经纤维的递质是 VIP 或 NO,不是乙酰胆碱,所以不能被阿托品所取消。17.下列关于胃排空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胃排空速度与胃内容物容量呈线性关系 B.高张溶液比等张溶液排空快C.普通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 23 小时D.排空速度为糖脂肪蛋白质解析:解析 等张盐溶液比高张或低张盐溶液胃排空快。普通的混合食物,每餐后从胃内完全排空需46 小时。在三种主要食物成分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类最慢。18.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分数:2.50)A.分节运动B.蠕动C.逆蠕动D.容受性舒张
19、解析:解析 分节运动和蠕动是小肠消化期两种主要的运动形式;逆蠕动通常发生在呕吐前的上段小肠。19.下列可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分数:2.50)A.促胃液素B.促胰液素C.缩胆囊素D.情绪兴奋 解析:解析 人的情绪可影响胃的排空:情绪兴奋时排空加速,忧虑悲伤时排空减慢。其余各项都可抑制胃排空。20.下列关于胃酸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头期为纯神经调节B.胃期由神经和体液因素共同参与 C.肠期为纯体液调节D.三个时期的分泌顺序发生,互不重叠解析:解析 胃酸分泌的头期和肠期都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胃液分泌的三个时相部分重叠,而不是互不重叠。21.下列关于胰液的叙述,哪项是正确
20、的 A.每日分泌量约 2L B.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C.胰液中含肠激酶 D.Na+和 K+浓度会随分泌速率而变化(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胰液每日分泌约 1.5L,渗透压与血浆相等。胰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肠激酶存在于肠液中,可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活化为胰蛋白酶。Na + 、K + 、Cl - 和 都是由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的,Na + 和 K + 的浓度接近血浆中的浓度,比较恒定,但 Cl - 和 22.胰液缺乏时,下列哪种物质的消化吸收一般不受影响(分数:2.50)A糖 B.蛋白质C.脂肪D.脂溶性维生素解析:解析 胰液中含有蛋白水解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可分
21、解消化三大营养物质,是最重要的消化液。当胰液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分泌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不能完全消化,但糖的消化一般不受影响。23.下列物质中,由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的是 A (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胰液中的消化酶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24.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的主要物质是 AHCl B肠激酶 C (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胰蛋白酶原主要在肠液中的肠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胰蛋白酶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自身催化)。25.以活性形式分泌的胰酶是(分数:2.50)A.胰脂酶 B.糜蛋白酶C.弹性蛋白酶D.胰蛋白酶解析:解析 胰蛋白酶
22、、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都是以酶原形式被分泌的。只有胰脂酶是以活性形式分泌,可将中性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单酰甘油和甘油。26.迷走神经对胰腺分泌的调节是 A引起酶多、水和 少的分泌 B引起水、 多而酶少的分泌 C引起水、 和酶均多的分泌 D引起酶和 (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支配胰腺分泌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递质为 ACh,ACh 主要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对导管细胞的作用较弱,因此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27.下列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胰液的分泌以体液调节为主B.头期胰液的特点是胰酶含量多、液体量少C.肠期胰液
23、的特点是量多、酶含量多D.在整个消化期,胃期胰液分泌量最多 解析:解析 胰液分泌量头期约占 20%,胃期约占 5%10%,肠期约占 70%。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28.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50)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兴奋C.小肠黏膜释放促胃液素D.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 解析:解析 食糜中的 HCl 可刺激小肠黏膜中的 S 细胞分泌促胰液素。29.胆汁中不含下列哪种物质(分数:2.50)A.糜蛋白酶 B.胆固醇C.胆盐D.磷脂解析:解析 糜蛋白酶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存在于胰液中。30.胆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成分是(分数:2
24、.50)A.胆盐 B.胆色素C.胆固醇D.脂肪酸解析:解析 胆汁中除 97%是水外,还含有胆盐、磷脂、胆固醇和胆色素等有机物及 Na + 、Cl - 、K + 和 31.下列关于胆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胆管细胞也可分泌胆汁B.肝胆汁呈弱酸性 C.在消化间期内分泌的胆汁未立即排入十二指肠D.胆汁的主要固体成分是胆盐和磷脂解析:解析 胆汁是由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成人胆汁的分泌量约为 8001200ml/d,其中肝细胞分泌胆汁 6001000ml/d,胆管细胞分泌胆汁 200300ml/d。胆囊胆汁呈弱酸性,肝胆汁呈弱碱性,可中和部分胃酸。32.下列哪项不是胆汁的生理作
25、用(分数:2.50)A.可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B.有利于脂肪分解C.可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单酰甘油 D.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解析:解析 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单酰甘油的是胰液中的胰脂酶,这不是胆汁的生理作用。在十二指肠,胆盐围绕脂肪微粒呈单层排列,使之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混悬液(乳化作用),从而增加脂肪和脂肪酶作用的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3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的作用(分数:2.50)A.分解脂肪 B.乳化脂肪C.刺激胆汁分泌D.中和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酸解析:解析 分解脂肪是胰液中胰脂酶的作用。34.当远端回肠被切除后将导致胆汁酸在(分数:2.50)A.肝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B.肝细胞
26、的合成增加 C.肝细胞的分泌增加D.胆囊的储存增加解析:解析 胆汁酸随胆汁排到小肠后,约 95%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入血,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再形成胆汁排入肠内。远端回肠被切除后,经肝门静脉“回收的胆汁酸及从肝静脉返回体循环的胆汁酸均减少,肝细胞需要利用更多的胆固醇合成胆汁酸。因此,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酸并没有增加,但合成的胆汁酸增加。35.下列关于胆盐肠肝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50)A.胆盐在十二指肠被吸收B.可刺激胆汁分泌 C.一次进餐后可循环 68 次D.可促进胆囊收缩解析:解析 胆盐随肝胆汁排到小肠后,约有 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引起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通
27、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胆盐,但不具有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人体一天内进行 612 次肠肝循环。36.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分数:2.50)A.缩胆囊素B.促胰液素C.迷走神经兴奋D.经肠肝循环回吸收的胆盐 解析:解析 引起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胆盐。胆盐能促进胆汁分泌,使肝胆汁流出明显增加。此外,刺激迷走神经和促胰液素也可使肝胆管分泌富含水、Na + 和 37.关于小肠蠕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50)A.可发生于整个小肠B.蠕动波传播较慢C.蠕动波传播距离较短D.蠕动冲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多见 解析:解析 正常情况下,小肠的蠕动很弱,只有在肠梗阻或肠道感染
28、等情况下,才会出现一种强烈的快速蠕动,称蠕动冲。38.可抑制小肠运动的是(分数:2.50)A.促胃液素B.促胃动素C.胰高血糖素 D.胰岛素解析:解析 促胰液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可抑制小肠运动。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胃动素、胰岛素和 5-羟色胺等可促进小肠运动。39.下列关于大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50)A.吸收水分B.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C.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维生素 B 和 KD.大肠液的消化酶可分解纤维素 解析:解析 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不能分解纤维素,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无机盐及由大肠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 B 和维生素 K 等物质,贮存未消化和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并形成粪便。40.关于大肠的集团运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50)A.每小时发生 13 次B.大肠的集团运动类似于小肠的蠕动冲 C.多见于空腹时D.短距离的集团运动常见于远端结肠解析:解析 短距离的蠕动常见于远端结肠,其传播速度很慢。大肠的集团运动是一种快速、向前推进距离很长的强烈蠕动,类似于小肠的蠕动冲。大肠集团运动每日发生 13 次,常在进餐后发生,多见于早餐后 1 小时内,常由胃-结肠反射或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