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34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6223       资源大小:76.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342及答案解析.doc

    1、西医综合-34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10,分数:75.00) A.肺总量 B.肺扩散容量 C.肺活量 D.用力呼气量(分数:10.00)(1).可用作衡量肺换气功能指标的是(分数:2.50)A.B.C.D.(2).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是(分数:2.50)A.B.C.D.(3).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分数:2.50)A.B.C.D.(4).尽力吸气后再尽力最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是(分数:2.50)A.B.C.D. A.呼吸 B.扩散 C.肺换气 D.肺通气(分数:7.50)(1).机体与外界大气之间的

    2、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分数:2.50)A.B.C.D.(2).肺泡与外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分数:2.50)A.B.C.D.(3).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分数:2.50)A.B.C.D.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肺泡无效腔气量 D.解剖无效腔气量(分数:10.00)(1).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是(分数:2.50)A.B.C.D.(2).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是(分数:2.50)A.B.C.D.(3).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肺泡气量是(分数:2.50)A.B.C.D.(4).从鼻腔到呼吸性细支气管这部分未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是(分数:2.50)A.B.C.D.

    3、 A.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B.胸内负压的变化 C.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压差 D.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分数:7.50)(1).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分数:2.50)A.B.C.D.(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分数:2.50)A.B.C.D.(3).肺换气的动力是(分数:2.50)A.B.C.D. A.静脉血液 B.动脉血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分数:7.50)(1).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分数:2.50)A.B.C.D.(2).体内氧分压最高的是(分数:2.50)A.B.C.D.(3).体内氧分压最低的是(分数:2.50)A.B.C.D.AHHbNHCOOH BHbO 2

    4、CH 2 CO 3 D (分数:5.00)(1).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为(分数:2.50)A.B.C.D.(2).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为(分数:2.50)A.B.C.D. A.血 pH 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影响 B.CO2与 Hb 结合促进 O2的解离 C.O2与 Hb 结合后促使 CO2的释放 D.既妨碍 Hb 与 O2的结合,也妨碍 Hb 与 O2的解离(分数:7.50)(1).何尔登效应是指(分数:2.50)A.B.C.D.(2).波尔效应是指(分数:2.50)A.B.C.D.(3).CO 中毒的机制是(分数:2.50)A.B.C.D. A.长吸式呼吸 B.喘息样呼

    5、吸 C.陈-施呼吸 D.比奥呼吸(分数:7.50)(1).在脑桥上、中部之间横断脑干并同时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动物将出现(分数:2.50)A.B.C.D.(2).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将出现(分数:2.50)A.B.C.D.(3).多次强呼吸后继以长时间呼吸停止,然后又出现数次强呼吸,这种周期性呼吸形式是(分数:2.50)A.B.C.D. A.肺扩张反射 B.肺萎陷反射 C.呼吸肌本体感受反射 D.化学感受性反射(分数:5.00)(1).能加速吸气过程向呼气过程转换的是(分数:2.50)A.B.C.D.(2).PaO 2 降低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属于(分数:2.50)A.B.C.D. A.

    6、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肺牵张感受器 D.中枢化学感受器(分数:7.50)(1).低氧对呼吸兴奋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刺激(分数:2.50)A.B.C.D.(2).动脉血 H + 浓度增加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刺激(分数:2.50)A.B.C.D.(3).PCO 2 增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刺激(分数:2.50)A.B.C.D.二、X 型题(总题数:13,分数:25.00)1.关于呼吸运动的叙述,下列哪几项正确(分数:2.50)A.平静呼吸时,呼气有呼气肌收缩参与B.平静呼吸时,吸气有吸气肌收缩参与C.用力呼吸时,呼气有呼气肌收缩参与D.用力呼吸时,吸气有吸气肌收缩参与

    7、2.肺总量为(分数:2.50)A.肺活量+残气量B.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C.深吸气量+补吸气量D.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有(分数:2.50)A.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B.防止肺水肿C.降低吸气阻力D.降低呼气阻力4.下列各项中,可使肺顺应性减小的因素有(分数:2.50)A.肺不张B.肺气肿C.肺纤维化D.肺淤血5.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可导致机体发生缺 O 2 和 CO 2 潴留,但缺 O 2 更明显,这是因为(分数:2.50)A.动静脉血液之间 P02 差较 PCO2 差大B.受 O2 与 CO2 解离曲线特性的影响C.CO2 的扩散系数较 O2 的大D.肺通气增

    8、加时,CO2 排出较多,而摄 O2 较少6.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包括(分数:2.50)A.呼吸频率B.通气/血流比值C.时间肺活量D.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7.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不出现(分数:2.50)A.发绀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呼吸加深加快D.动脉血氧含量降低8.吸气时,有哪些生理变化(分数:2.50)A.胸膜腔内负压绝对值增大B.肺内压增大C.肺泡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减少D.静脉回流量减少9.胸膜腔负压的作用包括(分数:1.00)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B.有利于淋巴回流C.有助于保持胸膜腔的密闭D.使两层胸膜不易分开10.严重肺气肿和肺心病忠者不宜以吸入纯 O 2 改善缺 O 2 ,这是因为(

    9、分数:1.00)A.低 O2,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B.此时中枢化学感受器对 CO2 刺激的敏感度减小C.此时低 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成为兴奋呼吸中枢的主要因素D.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低 O2 刺激适应慢11.氧离曲线(分数:1.00)A.上段相当于 PO260100mmHg 之间时 Hb 的氧饱和度B.上段主要反映 Hb 与 O2 结合的部分C.中段较陡,反映血液中 O2 的贮备D.下段反映 HbO2 与 o2 解离的部分12.CO 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分数:1.00)A.物理溶解B.氧合血红蛋白C.碳酸氢盐D.氨基甲酰血红蛋白13.氧离曲线的上段(分数:1.00)A.为 PO260100

    10、mmHg 的部分B.表明低氧环境(如高原)不至于使人发生低氧血症C.可解释 VA/Q 不匹配时增加通气量无助于摄 O2D.代表 Hb 向组织释放 O2 的储备部分西医综合-34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10,分数:75.00) A.肺总量 B.肺扩散容量 C.肺活量 D.用力呼气量(分数:10.00)(1).可用作衡量肺换气功能指标的是(分数:2.50)A.B. C.D.解析:(2).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是(分数:2.50)A. B.C.D.解析:(3).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分数:2.50)A.B.C. D.解析:(

    11、4).尽力吸气后再尽力最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是(分数:2.50)A.B.C.D. 解析: A.呼吸 B.扩散 C.肺换气 D.肺通气(分数:7.50)(1).机体与外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分数:2.50)A. B.C.D.解析:(2).肺泡与外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分数:2.50)A.B.C.D. 解析:(3).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分数:2.50)A.B.C. D.解析: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肺泡无效腔气量 D.解剖无效腔气量(分数:10.00)(1).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是(分数:2.50)A. B.C.D.解析:(2).

    12、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是(分数:2.50)A.B. C.D.解析:(3).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肺泡气量是(分数:2.50)A.B.C. D.解析:(4).从鼻腔到呼吸性细支气管这部分未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是(分数:2.50)A.B.C.D. 解析: A.呼吸肌的舒缩运动 B.胸内负压的变化 C.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压差 D.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分数:7.50)(1).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分数:2.50)A. B.C.D.解析:(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分数:2.50)A.B.C. D.解析:(3).肺换气的动力是(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肺通气的生理过程

    13、为: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的舒缩大气和肺泡间周期性压力差通气。所以,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大气和肺泡间周期性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其动力是两者之间的气压差。 A.静脉血液 B.动脉血液 C.组织液 D.细胞内液(分数:7.50)(1).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分数:2.50)A.B.C.D. 解析:(2).体内氧分压最高的是(分数:2.50)A.B. C.D.解析:(3).体内氧分压最低的是(分数:2.50)A.B.C.D. 解析:AHHbNHCOOH BHbO 2 CH 2 CO 3 D (分数:5.0

    14、0)(1).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为(分数:2.50)A.B. C.D.解析:(2).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为(分数:2.50)A.B.C.D. 解析: A.血 pH 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影响 B.CO2与 Hb 结合促进 O2的解离 C.O2与 Hb 结合后促使 CO2的释放 D.既妨碍 Hb 与 O2的结合,也妨碍 Hb 与 O2的解离(分数:7.50)(1).何尔登效应是指(分数:2.50)A.B.C. D.解析:(2).波尔效应是指(分数:2.50)A. B.C.D.解析:(3).CO 中毒的机制是(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何尔登效应是指 O 2

    15、 与 Hb 结合可促使 CO 2 释放,而去氧 Hb 则容易与 CO 2 结合;波尔效应是指酸度对 Hb 氧亲和力的影响,表现为 pH 降低或 CO 2 分压升高时,Hb 对 O 2 的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右移;pH 升高或 CO 2 分压降低时,Hb 对 O 2 的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CO 可与 Hb 结合,占据 Hb 分子中 O 2 的结合位点;此外 CO 与 Hb 分子中的一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 3 个血红素对 O 2 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左移,妨碍 O 2 的解离,所以 CO 中毒既妨碍 Hb 与 O 2 的结合,又妨碍 O 2 的解离。 A.长吸式呼吸 B.喘息样呼吸 C.

    16、陈-施呼吸 D.比奥呼吸(分数:7.50)(1).在脑桥上、中部之间横断脑干并同时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动物将出现(分数:2.50)A. B.C.D.解析:(2).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将出现(分数:2.50)A.B. C.D.解析:(3).多次强呼吸后继以长时间呼吸停止,然后又出现数次强呼吸,这种周期性呼吸形式是(分数:2.50)A.B.C.D. 解析: A.肺扩张反射 B.肺萎陷反射 C.呼吸肌本体感受反射 D.化学感受性反射(分数:5.00)(1).能加速吸气过程向呼气过程转换的是(分数:2.50)A. B.C.D.解析:(2).PaO 2 降低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属于(分数:2.50

    17、)A.B.C.D. 解析: 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肺牵张感受器 D.中枢化学感受器(分数:7.50)(1).低氧对呼吸兴奋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刺激(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低氧对呼吸运动的刺激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氧分压降低时,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主要调节呼吸,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主要调节循环),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2).动脉血 H + 浓度增加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刺激(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H + 对呼吸的调节也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

    18、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对 H + 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高,但是 H + 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虽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两者都参与呼吸和循环的调节,但是颈动脉体主要参与呼吸调节,而主动脉体在循环调节方面较为重要。(3).PCO 2 增高引起呼吸加强的主要机制是刺激(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的调节既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也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进行,但中枢感受器的敏感性高于外周感受器。二、X 型题(总题数:13,分数:25.00)1.关于呼吸运动的叙述,下列哪几项正确(分数:2.50)A.平静呼吸时,

    19、呼气有呼气肌收缩参与B.平静呼吸时,吸气有吸气肌收缩参与 C.用力呼吸时,呼气有呼气肌收缩参与 D.用力呼吸时,吸气有吸气肌收缩参与 解析:解析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由吸气肌收缩引起,但呼气并不是由呼气肌收缩引起,而是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所致。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运动都是主动的,分别由吸气肌和呼气肌收缩引起。2.肺总量为(分数:2.50)A.肺活量+残气量 B.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 C.深吸气量+补吸气量D.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解析: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有(分数:2.50)A.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B.防止肺水肿 C.降低吸气阻力 D.降低呼气阻力解析:解析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

    20、存在不会降低呼气阻力,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肺泡内气体的排除需要更大的动力。4.下列各项中,可使肺顺应性减小的因素有(分数:2.50)A.肺不张 B.肺气肿C.肺纤维化 D.肺淤血 解析:解析 肺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比关系。肺淤血、肺不张和肺组织纤维化时,肺的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减小。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大量破坏,肺回缩力减小,弹性阻力减小,肺顺应性增大。5.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可导致机体发生缺 O 2 和 CO 2 潴留,但缺 O 2 更明显,这是因为(分数:2.50)A.动静脉血液之间 P02 差较 PCO2 差大 B.受 O2 与 CO2 解离曲线特性的影响 C.CO2 的扩散系数较 O2 的

    21、大 D.肺通气增加时,CO2 排出较多,而摄 O2 较少 解析:6.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包括(分数:2.50)A.呼吸频率B.通气/血流比值 C.时间肺活量D.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 解析:解析 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通气/血流比值是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时间肺活量和呼吸频率是影响肺通气的因素。7.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不出现(分数:2.50)A.发绀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呼吸加深加快 D.动脉血氧含量降低解析:解析 CO 中毒时,血氧含量虽然下降,但动脉血氧分压仍正常。由于化学感受器感受的是氧分压,而不是氧含量,因此 CO 中毒时,低氧不能刺激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O 中毒时,机体虽缺氧

    22、,但并不出现发绀。8.吸气时,有哪些生理变化(分数:2.50)A.胸膜腔内负压绝对值增大 B.肺内压增大C.肺泡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减少 D.静脉回流量减少解析:解析 吸气时,肺被动扩张,使肺的回缩力增大,也即肺的回缩力增高,故胸膜腔内负压更负(绝对值更大);吸气时,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B 错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降低(即单位面积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减少);吸气时,胸膜腔负压更负,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回心血量增加(D 错误)。9.胸膜腔负压的作用包括(分数:1.00)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有利于淋巴回流 C.有助于保持胸膜腔的密闭D.使两层胸膜不易分开 解析:解析

    23、胸膜腔的密闭是胸膜腔负压形成的前提条件,不是胸膜腔负压形成的结果。10.严重肺气肿和肺心病忠者不宜以吸入纯 O 2 改善缺 O 2 ,这是因为(分数:1.00)A.低 O2,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B.此时中枢化学感受器对 CO2 刺激的敏感度减小 C.此时低 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成为兴奋呼吸中枢的主要因素 D.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低 O2 刺激适应慢 解析:解析 低 O 2 对呼吸运动的兴奋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低 O 2 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的。11.氧离曲线(分数:1.00)A.上段相当于 PO260100mmHg 之间时 Hb 的氧饱和度 B.上段主要反映 Hb 与 O2

    24、结合的部分 C.中段较陡,反映血液中 O2 的贮备D.下段反映 HbO2 与 o2 解离的部分 解析:解析 氧离曲线呈 S 型,可分上、中、下段。上段相当于 PO 2 60100mmHg 之间时 Hb 的氧饱和度,是反映 Hb 与 O 2 结合的部分。中段相当于 PO 2 4060mmHg 时 Hb 的氧饱和度,是反映 HbO 2 释放 O 2 的部分。下段相当于 PO 2 1540mmHg 之间时 Hb 的氧饱和度,是反映 HbO 2 与 O 2 解离的部分。12.CO 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分数:1.00)A.物理溶解 B.氧合血红蛋白C.碳酸氢盐 D.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解析:解析 氧合血红蛋白是 0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13.氧离曲线的上段(分数:1.00)A.为 PO260100mmHg 的部分 B.表明低氧环境(如高原)不至于使人发生低氧血症 C.可解释 VA/Q 不匹配时增加通气量无助于摄 O2 D.代表 Hb 向组织释放 O2 的储备部分解析:解析 氧离曲线的上段是反映 Hb 与 O 2 结合的部分。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34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