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202 (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5974       资源大小:76.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202 (1)及答案解析.doc

    1、西医综合-202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下列有关嗜铬细胞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本病大多数为良性肿瘤B.本病只发生在肾上腺C.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可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前者为主D.家族性者可以产生肾上腺素为主2.嗜铬细胞瘤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的代谢紊乱是(分数:2.00)A.低钾血症B.低钙血症C.醛固酮分泌增加D.肾素分泌增加3.哌唑嗪的降压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排钠增多,使血容量减少B.同时阻滞 1 和 2 受体C.使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耗竭D.阻滞 1 受体而不

    2、阻滞 2 受体4.高血压患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患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治疗药物首选(分数:2.00)A.强心苷B.糖皮质激素C.ACEID.酚妥拉明5.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最佳筛选试验为(分数:2.00)A.24 小时尿 TMN 测定B.血儿茶酚胺含量测定C.胰升糖素激发试验D.酚妥拉明试验6.男性,50 岁,有高血压病史 5 年,因近期未按时服药,近日出现明显头痛,烦躁,心悸多汗,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测血压为 230/130mmHg 以上,临床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脑血管自身调节障碍B.血循环中醛固醇增多C.交感神经兴奋及血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D.血循环

    3、中皮质醇增多7.男性,38 岁,反复出现劳累后四肢无力,活动不能;体检:血压 170/100mmHg,身高 172cm,体重80kg,甲状腺度肿大,心、肺、腹(-)。实验室检查:晨尿 pH7.5,比重 1.016,镜检(-),血钾3.0mmol/L,钠 145mmol/L,氯 100mmol/L,该患者检查最有可能出现异常的是(分数:2.00)A.ACTHB.T3、T4、TSHC.醛固酮D.皮质醇8.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对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最有价值(分数:2.00)A.类风湿关节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原发性干燥综合征D.Wegener 肉芽肿9.关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特点,说

    4、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临床表现差异很大B.病程多呈慢性经过C.对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小D.免疫学异常表现复杂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脊柱关节病的是(分数:2.00)A.强直性脊柱炎B.炎性肠病性关节炎C.银屑病关节炎D.类风湿关节炎11.下列选项中,肾脏受累相对较少见的是(分数:2.00)A.系统性红斑狼疮B.系统性硬化症C.类风湿性关节炎D.干燥综合征12.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是(分数:2.00)A.对称性、累及小关节的少关节炎B.对称性、累及小关节的多关节炎C.非对称性、累及大关节的多关节炎D.非对称性、累及大关节的少关节炎13.下列有关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

    5、:2.00)A.多系统损害B.血尿酸升高C.抗核抗体阳性D.血补体水平降低14.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炎作用的机制为(分数:2.00)A.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B.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C.抑制叶酸代谢D.抑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抗 ENA 抗体的是(分数:2.00)A.抗 Sm 抗体B.抗 RNP 抗体C.抗 SSA 抗体D.抗 dsDNA 抗体16.关于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糖皮质激素可根治风湿病B.病变主要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腱C.血中常有多种自身抗体D.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大多数病人可抗炎镇痛17.常用于检测抗核抗体(ANA

    6、S)的实验方法为(分数:2.00)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B.间接免疫荧光法C.胶体金标记和快速膜渗滤技术D.WesternBlot 法检测18.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皮疹B.游走性大关节肿痛C.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伴晨僵D.四肢末梢感觉障碍伴晨僵19.女,50 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 2 年余,近 1 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该患者首先考虑(分数:2.00)A.风湿性关节炎B.类风湿关节炎C.强直性脊柱炎D.骨关节炎20.类风湿关节炎最先受累的关节组织是(分数:2.00)A.骨组织B.软骨组织C.滑膜组织D.关节囊

    7、21.下列选项中,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因子(RF)B.ESR 和 CRPC.抗核抗体(ANA)D.APF 抗体2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对称性多关节肿痛,病程持续 1 年余,有对称性多关节肿痛,未经治疗,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正常,首选方案是(分数:2.00)A.布洛芬B.环孢素C.糖皮质激素D.甲氨蝶呤23.以下有关类风湿结节错误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结节是 RA 的一个最具特征的关节外损害B.常见位于关节伸侧受压的皮下组织C.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外层为肉芽肿样组织D.类风湿结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无关24.下列选项中,与类风湿关节炎

    8、活动度无关的是(分数:2.00)A.晨僵B.关节畸形C.类风湿结节D.C 反应蛋白增高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32.00) A.原发性高血压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皮质醇增多症(分数:6.00)(1).尿中儿茶酚胺升高见于(分数:2.00)A.B.C.D.(2).低血钾、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见于(分数:2.00)A.B.C.D.(3).尿 17-羟皮质类固醇增多见于(分数:2.00)A.B.C.D. A.酚妥拉明 B.酚苄明 C.手术切除 D.显像呈不均质,边界不规则或边界不清(分数:8.00)(1).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药物为(分数:2.00)A.B.C.D.(2

    9、).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治疗(分数:2.00)A.B.C.D.(3).嗜铬细胞瘤的 CT 表现(分数:2.00)A.B.C.D.(4).疑为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危象首选抢救用药(分数:2.00)A.B.C.D. A.高渗盐水试验 B.水利尿试验 C.螺内酯试验 D.饥饿试验(分数:4.00)(1).诊断胰岛素瘤有意义的试验是(分数:2.00)A.B.C.D.(2).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失钾性肾病的试验是(分数:2.00)A.B.C.D. A.肾小球基膜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 B.肾脏淀粉样变性 C.肾小管酸中毒 D.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E.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分数:8.00)(1).Wegen

    10、er 肉芽肿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C.D.E.(2).干燥综合征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C.D.E.(3).系统性硬化病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C.D.E.(4).类风湿关节炎最终导致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C.D.E. A.骨髓抑制 B.肝功能异常 C.胃肠道不良反应 D.性腺抑制(分数:6.00)(1).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D.(2).环磷酰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D.(3).雷公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

    11、题数:10,分数:20.00)25.鉴别双侧肾上腺增生及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辅助检查有(分数:2.00)A.测定 ACTHB.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C.肾上腺 CTD.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26.鉴别单纯性肥胖和皮质醇增多症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尿 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B.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C.血 ACTH 测定D.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变化27.库欣综合征伴低钾性碱中毒可见于(分数:2.00)A.重型 Cushing 病B.肾上腺皮质腺瘤C.肾上腺皮质腺癌D.异位 ACTH 综合征28.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包括(分数:2.00)A.阵发性高血压B.低血压、休克C.持续性高血压D.向心性

    12、肥胖伴皮肤紫纹29.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可表现为(分数:2.00)A.阵发性高血压B.持续性高血压C.直立性低血压D.高血压和低血压相交替30.下列选项中,有助于嗜铬细胞瘤诊断的方法包括(分数:2.00)A.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物的测定B.酚妥拉明试验C.胰高血糖素激发试验D.放射性核素 MIBG 检查31.下列选项中,可以干扰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尿儿茶酚胺测定结果的有(分数:2.00)A.摄入咖啡B.服用普萘洛尔C.休克D.低血糖32.对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B.可有体位性低血压C.发作时可伴心律失常D.酚妥拉明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33

    1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包括(分数:2.00)A.血、尿醛固酮升高B.螺内酯试验阳性C.肾素、血管紧张素基础值降低D.血 17-羟孕酮降低3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高血钠B.高血钾C.高血压D.肌无力西医综合-202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下列有关嗜铬细胞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本病大多数为良性肿瘤B.本病只发生在肾上腺 C.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可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前者为主D.家族性者可以产生肾上腺素为主解析:解析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

    14、者占 80%90%,此外还发生于腹主动脉旁、肾门、肾上极、肝门区、肝及下腔静脉之间、近胰头部位、髂窝、卵巢、膀胱内、直肠后。此外,也见于胸内、颈部、颅内、所以,本肿瘤不是 B 所说的只发生于肾上腺。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可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其余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只产生去甲肾上腺素不能合成肾上腺素。2.嗜铬细胞瘤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的代谢紊乱是(分数:2.00)A.低钾血症B.低钙血症 C.醛固酮分泌增加D.肾素分泌增加解析:解析 嗜铬细胞瘤患者由于嗜铬细胞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导致与交感神经兴奋相似的临床表现,“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是一个调节轴,因此可有肾素、醛固酮分泌增加。

    15、由于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可导致低钾血症。嗜铬细胞瘤患者可出现高钙血症,可能是由于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所致。3.哌唑嗪的降压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排钠增多,使血容量减少B.同时阻滞 1 和 2 受体C.使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耗竭D.阻滞 1 受体而不阻滞 2 受体 解析:解析 哌唑嗪是 1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能选择性地阻断血管壁的 1 受体,使静脉和动脉均舒张,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本药对突触前膜的 2 受体阻断作用极小,突触后膜 1 受体被阻断后,已释放至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NE)便蓄积起来,可激活突触前膜 2 受体,触发负反馈机制,抑制 NE 韵释放,加强对

    16、外周血管的舒张,降低外周阻力,中等度降低血压。心输出量不变或略升,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及肾素分泌增加。4.高血压患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患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治疗药物首选(分数:2.00)A.强心苷B.糖皮质激素C.ACEID.酚妥拉明 解析:解析 强心苷、糖皮质激素非降压药,对本例无作用;ACEI 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伴心力衰竭,但对嗜铬细胞瘤和外周血管痉挛无明显作用; 受体阻断药能阻断儿茶酚胺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使收缩状态的小动脉舒张,产生降压作用。其中非选择性 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可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和 RAS 系统,对 CHF 患者不利,不良反应较多,长期降

    17、压效果差,除用于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高血压危象外,不作为抗高血压药应用。5.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最佳筛选试验为(分数:2.00)A.24 小时尿 TMN 测定 B.血儿茶酚胺含量测定C.胰升糖素激发试验D.酚妥拉明试验解析:解析 由于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因此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香草基杏仁酸(VMA)、申氧基肾上腺素(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和总和(TMN)均增高,常在正常值上限的 2倍以上。由于 24 小时尿 TMN 测定是无创检查,且测量方便,因此常作为嗜铬细胞瘤的最佳筛选试验。血儿茶酚胺含量测定为有创检查。胰升糖素激发试验常作为诊断阵发性发作患者。对于持续性高血血压

    18、或阵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发作时,测定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仍不能确诊,可作酚妥拉明试验协助诊断。6.男性,50 岁,有高血压病史 5 年,因近期未按时服药,近日出现明显头痛,烦躁,心悸多汗,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测血压为 230/130mmHg 以上,临床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脑血管自身调节障碍B.血循环中醛固醇增多C.交感神经兴奋及血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 D.血循环中皮质醇增多解析:解析 临床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经兴奋及血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7.男性,38 岁,反复出现劳累后四肢无力,活动不能;体检:血压 170/100mmHg,身高 172cm,体重80kg,甲状腺度肿

    19、大,心、肺、腹(-)。实验室检查:晨尿 pH7.5,比重 1.016,镜检(-),血钾3.0mmol/L,钠 145mmol/L,氯 100mmol/L,该患者检查最有可能出现异常的是(分数:2.00)A.ACTHB.T3、T4、TSHC.醛固酮 D.皮质醇解析:解析 高血压伴肢体发作性无力,伴有低血钾。8.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对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最有价值(分数:2.00)A.类风湿关节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原发性干燥综合征D.Wegener 肉芽肿 解析:解析 ANCA 对血管炎病,尤其是 Wegener 肉芽肿的诊断和其活动性的判断都有帮助。9.关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特点

    20、,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临床表现差异很大B.病程多呈慢性经过C.对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小 D.免疫学异常表现复杂解析:解析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含的疾病众多,病因不同,其临床特点为病程多呈慢性经过,表现差异大,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多种疾病有复杂的免疫学异常,因此不同的疾病、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个体对治疗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脊柱关节病的是(分数:2.00)A.强直性脊柱炎B.炎性肠病性关节炎C.银屑病关节炎D.类风湿关节炎 解析: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不属于脊柱关节病。11.下列选项中,肾脏受累相对较少见的是(分数:2.00)A.系统性红斑狼疮

    21、B.系统性硬化症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干燥综合征解析:解析 在风湿病中,SLE 和系统性硬化症均可在疾病的早期累及肾小球导致蛋白尿或血尿的出现。结节性多动脉炎的 45%83%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干燥综合征可累及肾间质,出现肾小管酸中毒或低钾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少侵犯肾脏。12.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是(分数:2.00)A.对称性、累及小关节的少关节炎B.对称性、累及小关节的多关节炎 C.非对称性、累及大关节的多关节炎D.非对称性、累及大关节的少关节炎解析: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累及多个小关节。13.下列有关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

    22、.00)A.多系统损害B.血尿酸升高 C.抗核抗体阳性D.血补体水平降低解析:解析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为自身免疫病疾病,病变累及多个系统。14.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炎作用的机制为(分数:2.00)A.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B.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C.抑制叶酸代谢D.抑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解析:解析 非甾体类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抗 ENA 抗体的是(分数:2.00)A.抗 Sm 抗体B.抗 RNP 抗体C.抗 SSA 抗体D.抗 dsDNA 抗体 解析:解析 抗 ENA 抗体谱包括:抗 Sm 抗体、抗 R

    23、NP 抗体、抗 SSA(Ro)抗体、抗 SSB(La)抗体和抗 rRNP抗体。16.关于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糖皮质激素可根治风湿病 B.病变主要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腱C.血中常有多种自身抗体D.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大多数病人可抗炎镇痛解析:解析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多种风湿病的一线药物,但非根治药物。17.常用于检测抗核抗体(ANAS)的实验方法为(分数:2.00)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B.间接免疫荧光法 C.胶体金标记和快速膜渗滤技术D.WesternBlot 法检测解析:解析 ANA 的检测是以鼠肝(或 HEP-2 细胞)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

    24、光法检测结缔组织病的筛选实验。ANA 的靶抗原为细胞核内的多种不同成分。18.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皮疹B.游走性大关节肿痛C.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伴晨僵 D.四肢末梢感觉障碍伴晨僵解析: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 95%的患者均可出现晨僵,即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较长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黏着样的感觉。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状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本病明显。19.女,50 岁,掌指和腕关节反复肿痛 2 年余,近 1 个月病情加重,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该患者首先考虑(

    25、分数:2.00)A.风湿性关节炎B.类风湿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D.骨关节炎解析:解析 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7 年的本病诊断标准如下:晨僵持续至少 1 小时(每天),病程至少 6周;有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 6 周;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至少 6 周;对称性关节肿至少 6 周;有皮下结节;手 X 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有上述 7 项中 4 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0.类风湿关节炎最先受累的关节组织是(分数:2.00)A.骨组织B.软骨组织C.滑膜组织 D.关节囊解析: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关节

    26、早期病变是滑膜充血、水肿、渗出液增多,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等炎性改变。当病变进入慢性期,滑膜变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绒毛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以外的任何组织。21.下列选项中,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因子(RF)B.ESR 和 CRP C.抗核抗体(ANA)D.APF 抗体解析:解析 ESR 和 CRP 常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相关。2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对称性多关节肿痛,病程持续 1 年余,有对称性多关节肿痛,未经治疗,三大常规及肝肾功

    27、能检查正常,首选方案是(分数:2.00)A.布洛芬B.环孢素C.糖皮质激素D.甲氨蝶呤 解析: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尚缺乏根治疗法。内科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骨破坏及关节畸形。改善症状主要有三大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减轻关节肿痛;必须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同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认为一般首选甲氨蝶呤,并将它作为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糖皮质激素,用于关节症状严重或关节外症状时。23.以下有关类风湿结节错误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结节是 RA 的一个最具特征的关节外损害B.常见位于关节伸侧受压的皮下组织C.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外层为肉

    28、芽肿样组织D.类风湿结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无关 解析:解析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 20%30%的患者,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鹰嘴突附近、枕、跟腱等处。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它的存在表示本病的活动。24.下列选项中,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无关的是(分数:2.00)A.晨僵B.关节畸形 C.类风湿结节D.C 反应蛋白增高解析:解析 关节畸形是最为常见的晚期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纽扣花样”表现。但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无关。二、B 型题(总题数:5,

    29、分数:32.00) A.原发性高血压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皮质醇增多症(分数:6.00)(1).尿中儿茶酚胺升高见于(分数:2.00)A.B. C.D.解析:(2).低血钾、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见于(分数:2.00)A.B.C. D.解析:(3).尿 17-羟皮质类固醇增多见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尿中儿茶酚胺升高见于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常出现低血钾、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尿 17-酮皮质类固醇显著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癌和异位 ACTH 综合征。 A.酚妥拉明 B.酚苄明 C.手术切除 D.显像呈不均质,边界不规则或边界不

    30、清(分数:8.00)(1).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药物为(分数:2.00)A.B. C.D.解析:(2).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治疗(分数:2.00)A.B.C. D.解析:(3).嗜铬细胞瘤的 CT 表现(分数:2.00)A.B.C.D. 解析:(4).疑为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危象首选抢救用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酚妥拉明和酚苄明均为 受体阻断剂,但酚妥拉明作用时间短、起效快,适用于嗜铬细胞瘤高血压危象的处理;而酚苄明作用时间长、起效慢,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 A.高渗盐水试验 B.水利尿试验 C.螺内酯试验 D.饥饿试验(分数:4.00)(1).诊断胰岛素瘤有意义的试验

    31、是(分数:2.00)A.B.C.D. 解析:(2).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失钾性肾病的试验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正常人静脉滴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兴奋下丘脑渗透感受器,促使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大量释放,随即尿量减少,尿比密增加。尿崩症患者由于 ADH 缺乏,滴注高渗盐水后,尿量不减少,尿比密不增加。水利尿是大量饮清水后,排出稀释尿,尿量增多的现象。胰岛素瘤主要表现低血糖症,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者,可用持续饥饿试验诱发。病人于晚餐后禁食,次晨 8 时取血测血糖和胰岛素。如无明显低血糖和症状,则在严密观察下继续禁食,但可饮水,每 46 小时或在出现低血糖

    32、症状时抽血测血糖和胰岛素。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抽血后即给予葡萄糖终止试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属于不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盐皮质激素过多症。螺内酯可以拮抗醛固酮对肾小管的作用,可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血压往往有不同程度下降。低钾和高血压性肾病是继发性肾素增高所致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螺内酯往往不起作用。 A.肾小球基膜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 B.肾脏淀粉样变性 C.肾小管酸中毒 D.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E.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分数:8.00)(1).Wegener 肉芽肿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C.D. E.解析

    33、:(2).干燥综合征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C. D.E.解析:(3).系统性硬化病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C.D.E. 解析:(4).类风湿关节炎最终导致的主要肾脏病变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Wegener 肉芽肿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节段性坏死性血管炎,相应地,肾脏病变表现为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干燥综合征主要累及肾间质的远端肾小管,肾脏病变多数表现为型肾小管酸中毒;系统性硬化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为血管壁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增生,肾脏病变为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以致管腔狭窄、血流淤滞;类风湿关节炎肾脏受累并不常见,但长期病变控制不好

    34、的患者可导致肾脏淀粉样变。 A.骨髓抑制 B.肝功能异常 C.胃肠道不良反应 D.性腺抑制(分数:6.00)(1).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 D.解析:(2).环磷酰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 B.C.D.解析:(3).雷公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胃溃疡、出血穿孔。环磷酰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红、白、血小板三系减少。雷公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性腺抑制,可产生闭经、精子减少。三、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5.鉴别双侧肾上腺增生及肾上

    35、腺皮质腺瘤的辅助检查有(分数:2.00)A.测定 ACTH B.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C.肾上腺 CT D.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 解析:解析 双侧肾上腺增生时,ACTH 增高,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多数被抑制,肾上腺 CT 示肾上腺增大。肾上腺皮质腺瘤时,ACTH 降低,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不能被抑制,肾上腺 CT 示腺瘤。而血浆皮质醇和 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在两者都增高。26.鉴别单纯性肥胖和皮质醇增多症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00)A.尿 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B.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C.血 ACTH 测定D.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变化 解析:解析 多数单纯性肥胖患者可有尿 17-羟皮质类固醇升

    36、高,但均可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抑制,且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正常;皮质醇增多症即 Cushing 综合征患者尿 17-羟皮质类固醇高于正常,且不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抑制,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异常。因此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血浆皮质醇昼夜节律测定可作为区分单纯性肥胖和皮质醇增多症的依据。27.库欣综合征伴低钾性碱中毒可见于(分数:2.00)A.重型 Cushing 病 B.肾上腺皮质腺瘤C.肾上腺皮质腺癌 D.异位 ACTH 综合征 解析:解析 明显的低钾性碱中毒见于重型 Cushing 病、肾上腺皮质腺癌、异位 ACTH 综合征,与去氧皮质酮增多有关。肾上腺皮质腺瘤无低钾性碱中毒。28.

    37、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包括(分数:2.00)A.阵发性高血压 B.低血压、休克 C.持续性高血压 D.向心性肥胖伴皮肤紫纹解析:解析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低血压、休克,儿茶酚胺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基础代谢增高,血糖过高,糖耐量减低,脂肪分解加速、血游离脂肪酸增高,低钾血症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肾上腺占位。向心性肥胖伴皮肤紫纹是 Cushing 综合征的特点。29.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可表现为(分数:2.00)A.阵发性高血压 B.持续性高血压 C.直立性低血压 D.高血压和低血压相交替 解析:解析 ABCD 四种血压均可出现于嗜铬细胞瘤患者。30.下列选项中,有助于嗜铬细胞瘤

    38、诊断的方法包括(分数:2.00)A.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物的测定 B.酚妥拉明试验 C.胰高血糖素激发试验 D.放射性核素 MIBG 检查 解析:解析 嗜铬细胞瘤诊断的方法包括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物的测定,药理实验包括酚妥拉明试验和胰升糖素激发试验,影像学检查包括 CT、B 超、MRI、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间碘苄胍检查等。31.下列选项中,可以干扰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尿儿茶酚胺测定结果的有(分数:2.00)A.摄入咖啡 B.服用普萘洛尔 C.休克 D.低血糖 解析:解析 阵发性高血压者平时儿茶酚胺可不明显升高,而在发作后才高于正常,故需测定发作后血或尿儿茶酚胺,后者可以每毫克肌酐量或以时间单位计排泄

    39、量。摄入咖啡、可乐类饮料及左旋多巴、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普萘洛尔(心得安)、四环素等药物可导致假阳性结果;休克、低血糖、高颅内压可使内源性儿茶酚胺增高。32.对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 B.可有体位性低血压 C.发作时可伴心律失常 D.酚妥拉明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解析:解析 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型,持续性亦可有阵发性加剧。患者发作时血压波动较大,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发作时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入血,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并可有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表现。酚妥拉明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此病。3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包括(分数:2.00)A.血、尿醛固酮升高 B.螺内酯试验阳性 C.肾素、血管紧张素基础值降低 D.血 17-羟孕酮降低解析:解析 ABC 均属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实验室特点,而与血 17-羟孕酮无关。3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高血钠 B.高血钾C.高血压 D.肌无力 解析:解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是高血压、肌无力低血钾、钠潴留、酸碱平衡失调等。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202 (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