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180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心绞痛患者发作时产生心前区疼痛的直接因素是(分数:2.00)A.炎症介质的大量产生B.缺血区冠状动脉的异常牵拉或收缩C.心肌内大量酸性代谢产物的积聚D.心肌坏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2.女,67 岁,有心绞痛病史,参加轻体力活动感心前区不适,连续步行 100 米或上 1 层楼梯等均可诱发心绞痛,按心绞痛 CCS 严重度分级,该患者病情属于(分数:2.00)A.级B.级C.级D.级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稳定性心绞痛特点的是(分数:2.00)A.常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发
2、作B.疼痛持续时间常为 35 分钟C.疼痛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D.疼痛部位主要在心前区4.下列选项中,不支持变异型心绞痛诊断的是(分数:2.00)A.休息状态下可发作B.发作时心电图 ST 段明显压低C.轻微活动即可发作D.活动中止后疼痛仍不缓解5.女,58 岁,近半年来自觉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常在休息或清晨时发作,持续时间 15 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后稍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运动负荷试验阴性,其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初发型心绞痛B.卧位型心绞痛C.稳定型心绞痛D.变异型心绞痛6.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非 ST 段抬高性 MI 治疗的是(分数
3、:2.00)A.低分子肝素抗凝B.介入治疗C.极化液治疗D.溶栓治疗7.对于确诊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运动负荷试验B.冠脉造影C.超声心动图D.核素心肌显像8.下列选项中,最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是(分数:2.00)A.前壁心肌梗死B.后壁心肌梗死C.侧壁心肌梗死D.下壁心肌梗死9.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常并发的心律失常是(分数:2.00)A.心房颤动B.室性心动过速C.房室传导阻滞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0.男,70 岁。心前区剧痛 3 小时,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查体:BP90/68mmHg,R32 次/分,HR120 次/分,律齐,双肺底细小水泡音,心尖部闻及第四心音。
4、急诊心电图示:V 3 V 5 导联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 Q 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休克D.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衰11.心肌梗死最早增高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分数:2.00)A.CK-MB 增高B.肌钙蛋白增高C.肌红蛋白增高D.LDH 增高12.下列选项中,最有助于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是(分数:2.00)A.心电图B.疼痛部位C.疼痛性质D.有无发热13.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分数:2.00)A.胸骨后疼痛B.心动过速C.剧烈呕吐D.发热14.下列
5、选项中,对心肌梗死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是(分数:2.00)A.GOT(AST)B.GPT(ALT)C.LDHD.cTnT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是(分数:2.00)A.肺动脉栓塞B.梗死后综合征C.主动脉关闭不全D.心室壁瘤16.心电图对区别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最有意义的改变是(分数:2.00)A.ST 段上升B.T 波倒置C.病理性 Q 波D.T 波异常高尖17.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时紧急处理应首选(分数:2.00)A.普萘洛尔B.维拉帕米C.利多卡因D.苯妥英钠18.急性心肌梗死时慎用洋地黄的原因是(分数:2.00)A.减慢心率B.降低血压C.加重肺淤血D.增加心肌
6、耗氧量19.下列选项中,最常应用于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是(分数:2.00)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 受体阻滞剂C.钙通道阻滞剂D.硝酸酯类20.急性 ST 段抬高性 MI4 小时最适宜的处理措施是(分数:2.00)A.哌替啶B.静滴硝酸甘油C.射频消融治疗D.心肌再灌注治疗21.急性心梗早期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最易诱发(分数:2.00)A.电解质紊乱B.室性心律失常C.房室传导阻滞D.心力衰竭22.心梗行肝素抗凝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分数:2.00)A.每 4 小时测凝血时间B.出血倾向明显时立即停用肝素C.备好肝素的对抗剂维生素 K1D.避免肌肉注射药物23.关于高血压的诊断叙述,
7、正确的是(分数:2.00)A.收缩压14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B.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C.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为高血压诊断标准D.高血压诊断以同日两次或两次以上测得的血压平均值为依据24.男性,55 岁,血压 180/110mmHg,服降压药后血压控制在 130140/8090mmHg,心电图示左室肥厚,眼底视网膜动脉变窄,尿蛋白微量,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低危期B.中危期C.高危期D.很高危期25.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周围细小动脉的变化密切相关,其早期病理变化最可能的是(分数:2.00)A.管壁透明样变B.管壁缺氧C
8、.血管闭塞D.血管内皮功能障碍26.关于高血压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有明显的遗传倾向B.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C.高蛋白摄入可升高血压D.钾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27.以下哪种疾病最适合 受体阻滞剂治疗(分数:2.00)A.高血压伴心肾功能不全B.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C.高血压伴肥厚梗阻性心肌病D.高血压伴心动过缓28.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治疗,降压目标是(分数:2.00)A.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年轻者血压控制在 120130/80mmHg,老年人可降至 140/90mmHgB.降至临界高血压水平,即 140160/9095mmHgC.收缩压控制在 160mmHg,舒张
9、压控制在 85mmHgD.血压控制在病人可耐受的程度29.男性,35 岁;血压 180/100mmHg,经服硝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3 周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关于停药问题应是(分数:2.00)A.立即减少药物剂量B.停药后血压增高再服C.继续服药,在数月期间如血压保持稳定后,再逐渐减少至能维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D.为避免血压下降过低,应停药,待症状出现随时恢复用药30.下列有关高血压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者血压应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B.血压降至目标后观察半年,血压仍稳定在正常水平,可停用降压药物C.对单一降压药
10、物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应使用 23 种不同类别的降压药联合应用D.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合并某些疾病来选择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剂量31.男性,61 岁,高血压 10 年,同时伴有 2 型糖尿病,轻度肾功能损害,血肌酐(SCr)186mol/L,尿蛋白(+),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该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是(分数:2.00)A.利尿剂B.钙拮抗剂C. 受体阻滞剂D.ACEI32.下列有关继发性高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及血容量增加有关B.肾血管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属于不常见的类型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仅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度或恶性高血压D.嗜铬
11、细胞瘤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是较少的一种33.肾实质性高血压与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区别是(分数:2.00)A.有无明显贫血B.尿常规C.肾功能D.心脏大小34.下列选项中,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尿蛋白(+),红细胞 5 个/HPB.眼底可见动脉交叉受压C.上腹部可闻及连续高调杂音D.血浆肾素水平升高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的是(分数:2.00)A.先天性肾畸形B.慢性肾盂肾炎C.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超声心动图 B.胸部 X 线片 C.冠状动脉造影 D.漂浮导管检查(分数:4.00)(
12、1).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B.C.D.(2).诊断左心功能不全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B.C.D. A. 受体阻滞剂 B.钙拮抗剂 C.硝酸酯类 D.利多卡因(分数:4.00)(1).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速首选(分数:2.00)A.B.C.D.(2).急性心肌梗死时预防猝死首选(分数:2.00)A.B.C.D. A.阿司匹林 B.华法林 C.潘生丁 D.普通肝素(分数:4.00)(1).预防房颤栓塞并发症首选(分数:2.00)A.B.C.D.(2).非 ST 段抬高性 MI 低危组治疗首选(分数:2.00)A.B.C.D. A.Killip级 B.Kil
13、lip级 C.Killip级 D.Killip级(分数:4.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双肺未闻及湿啰音,血压正常,其心功能评级为(分数:2.00)A.B.C.D.(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侧中下肺野满布湿啰音,其心功能评级为(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5,分数:14.00)36.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3.00)A.常在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时发作B.在半夜熟睡或午睡时发作C.硝酸甘油对其疗效差D.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37.下列选项中,属于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有(分数:3.00)A.糖尿病B.高脂血症C.高血压病D.遗传因素38
14、.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可有(分数:3.00)A.血压下降B.血压升高C.心率增快D.第三心音奔马律39.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可选用(分数:3.00)A.美托洛尔B.吗啡C.硝酸甘油D.硝酸甘油异山梨酯40.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包括(分数:2.00)A.积极抗血小板治疗B.尽早溶栓治疗C.抗凝治疗D.尽早使用他汀类药物西医综合-180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心绞痛患者发作时产生心前区疼痛的直接因素是(分数:2.00)A.炎症介质的大量产生B.缺血区冠状动脉的异常牵拉或收缩C.心肌内大量酸性代谢产物的积
15、聚 D.心肌坏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解析:解析 心绞痛患者产生疼痛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人纤维末梢,经15 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有人认为,在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可以直接产生疼痛冲动。2.女,67 岁,有心绞痛病史,参加轻体力活动感心前区不适,连续步行 100 米或上 1 层楼梯等均可诱发心绞痛,按心绞痛 CCS 严重度分级,该患者病情属于(分数:2.00)A.级B.级C.级 D.级解析:解析 按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类,心绞
16、痛的严重度分四级。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持续用力发生心绞痛。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 200 米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平地步行 200 米内,或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痛。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稳定性心绞痛特点的是(分数:2.00)A.常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发作B.疼痛持续时间常为 35 分钟C.疼痛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D.疼痛部位主要在心前区 解析:解析 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
17、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然后在 35 分钟后可自行消失。4.下列选项中,不支持变异型心绞痛诊断的是(分数:2.00)A.休息状态下可发作B.发作时心电图 ST 段明显压低 C.轻微活动即可发作D.活动中止后疼痛仍不缓解解析:解析 变异型心绞痛常存休息状态下或轻微活动时即可诱发,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 ST 段抬高。5.女,58 岁,近半年来自觉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常在休息或清晨时发作,持续时间 15 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后稍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胸前导联 ST 段抬高,运动负荷试验阴性,其该患者首先应该考
18、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初发型心绞痛B.卧位型心绞痛C.稳定型心绞痛D.变异型心绞痛 解析:解析 变异型心绞痛通常在昼夜某一固定时间自发性发作心前区疼痛,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 段抬高及相对应导联 ST 段压低,常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患者迟早发生 ST 段抬高部位的心肌梗死。6.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非 ST 段抬高性 MI 治疗的是(分数:2.00)A.低分子肝素抗凝B.介入治疗C.极化液治疗D.溶栓治疗 解析:解析 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非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的基础是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多数未使
19、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主要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色血栓”。因此,治疗的原则是稳定病变,防止病变进展。治疗的主要措施是积极抗血栓、抗缺血(C 项),高危病人可早期行介入干预。在抗血栓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A 项)的效果与普通肝素加阿司匹林(B 项)相当。目前认为溶栓治疗(D 项)无效,甚至有害。7.对于确诊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运动负荷试验B.冠脉造影 C.超声心动图D.核素心肌显像解析:解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8.下列选
20、项中,最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是(分数:2.00)A.前壁心肌梗死B.后壁心肌梗死C.侧壁心肌梗死D.下壁心肌梗死 解析:解析 下壁心肌梗死累及房室结、房室束等心传导系统,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9.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常并发的心律失常是(分数:2.00)A.心房颤动B.室性心动过速 C.房室传导阻滞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解析: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早或出现 R-on-T 现象,常是心室颤动的先兆。10.男,70 岁。心前区剧痛 3 小时,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查体:BP90/68mmHg,R32 次/分,HR120
21、次/分,律齐,双肺底细小水泡音,心尖部闻及第四心音。急诊心电图示:V 3 V 5 导联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 Q 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休克D.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衰 解析:解析 根据心前区剧痛 3 小时,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 V 3 V 5 导联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病理性 Q 波,可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双肺底细小水泡音,心尖部闻及第四心音,可判断合并心力衰竭。11.心肌梗死最早增高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是(分数:2.00)A.CK-MB 增高B.肌钙蛋白增高
22、C.肌红蛋白增高 D.LDH 增高解析:解析 血清中心肌坏死标志物最早升高的是肌红蛋白,常在心肌梗死后 2 小时内升高。12.下列选项中,最有助于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是(分数:2.00)A.心电图 B.疼痛部位C.疼痛性质D.有无发热解析:解析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在上述几项中区别最大的是心电图变化不同。13.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分数:2.00)A.胸骨后疼痛 B.心动过速C.剧烈呕吐D.发热解析:解析 胸骨后疼痛是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主要症状。其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较重,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14.下列选
23、项中,对心肌梗死诊断最具特异性的是(分数:2.00)A.GOT(AST)B.GPT(ALT)C.LDHD.cTnT 解析:解析 心肌梗死时,血清中 CK、AST、LDH、CPK、CPT 等都有升高,有助于诊断,但都不是特异性指标。其中 cTnT、cTnI、CK-MB 的特异性较高。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是(分数:2.00)A.肺动脉栓塞B.梗死后综合征C.主动脉关闭不全 D.心室壁瘤解析:解析 心肌梗死后可并发乳头肌功能失调、心室壁瘤、栓塞、心脏破裂、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等并发症。16.心电图对区别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最有意义的改变是(分数:2.00)A.ST 段上升B.T 波倒
24、置C.病理性 Q 波 D.T 波异常高尖解析:解析 心肌梗死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即宽而深的 Q 波,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者无病理性 Q 波。心绞痛无病理性 Q 波,有 ST 段压低,T 波平坦或倒置,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17.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时紧急处理应首选(分数:2.00)A.普萘洛尔B.维拉帕米C.利多卡因 D.苯妥英钠解析:解析 一旦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立即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50100mg。18.急性心肌梗死时慎用洋地黄的原因是(分数:2.00)A.减慢心率B.降低血压C.加重肺淤血D.增加心肌耗氧量 解析:解析 影响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有:心率
25、;心肌收缩力;心室壁张力。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心室扩大且心动过速,应该使用洋地黄(剂量应偏小)。如果心力衰竭征象不明显,心室扩大不明显,仅因为心率较快而过早应用洋地黄,反而可能增加心肌的耗氧量。19.下列选项中,最常应用于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是(分数:2.00)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 受体阻滞剂C.钙通道阻滞剂 D.硝酸酯类解析:解析 钙通道阻滞剂可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冠脉供血和微循环灌注,变异型心绞痛治疗的首选药物。20.急性 ST 段抬高性 MI4 小时最适宜的处理措施是(分数:2.00)A.哌替啶B.静滴硝酸甘油C.射频消融治疗D.心肌再灌注治疗 解析:解析 再
26、灌注心肌治疗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最好在发病后 36 小时内进行,包括介入治疗、溶栓疗法和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急性心梗早期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最易诱发(分数:2.00)A.电解质紊乱B.室性心律失常 C.房室传导阻滞D.心力衰竭解析:解析 急性心梗早期的心力衰竭主要因心肌充血、水肿所致的顺应性下降,并有电生理紊乱。所以梗死发生后 24 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以避免可能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22.心梗行肝素抗凝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分数:2.00)A.每 4 小时测凝血时间B.出血倾向明显时立即停用肝素C.备好肝素的对抗剂维生素 K1 D.避免肌肉注射药物解析:解
27、析 用肝素作抗凝治疗,应每 4 小时测定凝血时间 1 次。肝素的对抗剂是鱼精蛋白而不是维生素 K 1 。23.关于高血压的诊断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收缩压14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B.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诊断标准C.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为高血压诊断标准 D.高血压诊断以同日两次或两次以上测得的血压平均值为依据解析:解析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即诊断为高血压。以规范方法下水银柱血压计非同日三次测量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24.男性,55 岁,血压 180/110mmHg,服降压药后血压控
28、制在 130140/8090mmHg,心电图示左室肥厚,眼底视网膜动脉变窄,尿蛋白微量,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低危期B.中危期C.高危期D.很高危期 解析:解析 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心绞痛、心肌梗死、既往曾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大于等于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如下: 血压(mmHg) 危险因素和病史 1 级 2 级 3 级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 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 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
29、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有并发症或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25.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周围细小动脉的变化密切相关,其早期病理变化最可能的是(分数:2.00)A.管壁透明样变B.管壁缺氧C.血管闭塞D.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解析:解析 目前认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最早期和最重要的血管损害。26.关于高血压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有明显的遗传倾向B.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C.高蛋白摄入可升高血压D.钾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 解析:解析 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环境因素又可分为饮食和精神应激,其中升高血压因素为高钠摄入、高
30、蛋白摄入和高脂摄入,降压因素为补钾。27.以下哪种疾病最适合 受体阻滞剂治疗(分数:2.00)A.高血压伴心肾功能不全B.高血压伴支气管哮喘C.高血压伴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D.高血压伴心动过缓解析:解析 受体阻滞剂在心肾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时应谨慎使用,对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受体阻滞剂可迟缓肥厚心肌,防止心动过速,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28.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治疗,降压目标是(分数:2.00)A.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年轻者血压控制在 120130/80mmHg,老年人可降至 140/90mmHg B.降至临界高血压水平,即 140160/9095mmHgC.收缩压控制在 160m
31、mHg,舒张压控制在 85mmHgD.血压控制在病人可耐受的程度解析:解析 年轻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控制水平应较老年患者更低。29.男性,35 岁;血压 180/100mmHg,经服硝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3 周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关于停药问题应是(分数:2.00)A.立即减少药物剂量B.停药后血压增高再服C.继续服药,在数月期间如血压保持稳定后,再逐渐减少至能维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 D.为避免血压下降过低,应停药,待症状出现随时恢复用药解析:解析 初治患者在血压维持一段时间稳定后,可小心缓慢减量至维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不可突然停药。30.下列有关高血压治疗的叙述
32、,正确的是(分数:2.00)A.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者血压应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B.血压降至目标后观察半年,血压仍稳定在正常水平,可停用降压药物 C.对单一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应使用 23 种不同类别的降压药联合应用D.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合并某些疾病来选择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剂量解析:解析 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达到的,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降压治疗,尤其的高危和很高危患者,使血压保持在目标水平,以此延缓或逆转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达到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的目的,目前尚无根治高血压病的手段。31.男性,61 岁,高血压 10 年,同时伴有
33、 2 型糖尿病,轻度肾功能损害,血肌酐(SCr)186mol/L,尿蛋白(+),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该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是(分数:2.00)A.利尿剂B.钙拮抗剂C. 受体阻滞剂D.ACEI 解析:解析 ACEI 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伴有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32.下列有关继发性高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留及血容量增加有关B.肾血管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属于不常见的类型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仅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度或恶性高血压D.嗜铬细胞瘤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是较少的一种解析:解
34、析 主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肾实质疾病(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其中前两者较为多见。33.肾实质性高血压与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区别是(分数:2.00)A.有无明显贫血 B.尿常规C.肾功能D.心脏大小解析:解析 原发性高血压晚期有肾功能损害者与肾性高血压有时不容易区别,在一般情况下,有慢性肾炎或反复水肿史,明显贫血,血浆蛋白低,氮质血征,蛋白尿出现早而且持久,血压升高相对较轻者,支持肾性高血压。34.下列选项中,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分数:2.00)A.尿蛋白(+),红细胞 5 个/H
35、PB.眼底可见动脉交叉受压C.上腹部可闻及连续高调杂音 D.血浆肾素水平升高解析:解析 肾血管性高血压近半数患者在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角处可闻及血管杂音。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的是(分数:2.00)A.先天性肾畸形B.慢性肾盂肾炎C.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解析:解析 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肾源性及内分泌性,包括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升压作用减弱,因此血压降低。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 A.超声心动图 B.胸部 X 线片 C.冠状动脉造影 D.漂浮导
36、管检查(分数:4.00)(1).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B.C. D.解析:(2).诊断左心功能不全最有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地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影像。可发现各支动脉狭窄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管腔直径减少 50%即可诊断冠心病,减少 70%75%及以上会严重影响供血,故是诊断冠心病最直接、最准确的检查手段。床旁漂浮导管经静脉插管直至肺动脉,测定心脏各部位的压力,计算心脏指数(CI)及肺动脉楔嵌压(PCWP),直接反映左心功能。当临床表现难以鉴别是左心衰竭还是肺部感染所致呼吸困难,用此检查方法可测得
37、PCWP,高于正常值(12mmHg),尤其达 18mmHg 以上可确诊为左心衰竭,而肺部感染 PCWP 正常。 A. 受体阻滞剂 B.钙拮抗剂 C.硝酸酯类 D.利多卡因(分数:4.00)(1).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速首选(分数:2.00)A. B.C.D.解析:(2).急性心肌梗死时预防猝死首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立即静注利多卡因。 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和氧供需失衡,缩小 MI 面积,减少复发性心肌缺血、再梗死、室颤及其他恶性心律失常。 A.阿司匹林 B.华法林 C.潘生丁 D.普通肝素(分数:4.00)(1).预防房颤栓塞并
38、发症首选(分数:2.00)A.B. C.D.解析:(2).非 ST 段抬高性 MI 低危组治疗首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一旦病人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尽快给予阿司匹林 160325mg 嚼碎后服用。采用链激酶溶栓无论加用皮下还是静脉用普通肝素都不能增加溶栓的效果和减少溶栓后的缺血事件,故可以不用任何肝素。阿司匹林预防栓塞的效果不如华法林。非 ST 段抬高性 MI 低危组治疗以阿司匹林和肝素,尤其是低分子肝素为主。 A.Killip级 B.Killip级 C.Killip级 D.Killip级(分数:4.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双肺未闻及湿啰音,血压正常,其心功
39、能评级为(分数:2.00)A. B.C.D.解析:(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侧中下肺野满布湿啰音,其心功能评级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AMI 引起的心力衰竭 Killip 分级为: 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 级有左心衰竭,肺部啰音50%肺野; 级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啰音; 级有心源性休克等不同程度或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三、X 型题(总题数:5,分数:14.00)36.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3.00)A.常在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时发作B.在半夜熟睡或午睡时发作 C.硝酸甘油对其疗效差 D.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解析:解析 稳定型
40、心绞痛,诱发疼痛最常见的因素为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在 13 个月内大致相同;每次发作时疼痛时间(35min)和性质及部位相仿;用硝酸甘油治疗时,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疗效。37.下列选项中,属于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有(分数:3.00)A.糖尿病 B.高脂血症 C.高血压病 D.遗传因素解析:解析 目前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分析,肯定有关的是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吸烟。38.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可有(分数:3.00)A.血压下降B.血压升高 C.心率增快 D.第三心音奔马律 解析:解析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心音或第三心音奔马律。39.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可选用(分数:3.00)A.美托洛尔B.吗啡C.硝酸甘油 D.硝酸甘油异山梨酯 解析:解析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可选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异山梨酯。40.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包括(分数:2.00)A.积极抗血小板治疗 B.尽早溶栓治疗C.抗凝治疗 D.尽早使用他汀类药物 解析:解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包括积极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及调脂治疗,如他汀类药物,但禁忌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