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17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因是(分数:2.00)A.先天性发育缺损B.有害气体的吸入C.长期大量的吸烟D.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2.支气管扩张的病变本质是(分数:2.00)A.自身免疫性疾病B.气道慢性炎症C.支气管平滑肌可逆性痉挛D.支气管平滑肌内 2 受体功能低下3.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分数:2.00)A.右肺下叶B.左肺下叶C.右肺上叶D.左肺上叶4.下列选项中,属于支气管扩张咳痰特点的是(分数:2.00)A.可大量咳痰,每天达几百毫升B.
2、脓痰静置后可分为数层C.痰量可在夜间卧床时增多D.可出现臭味痰5.支气管扩张最有意义的体征是(分数:2.00)A.广泛性哮鸣音B.杵状指C.固定持久的局限性哮鸣音D.呼气音延长6.下列检查中,诊断支气管扩张最简单易行又敏感度高的是(分数:2.00)A.高分辨率 CTB.胸部 X 线检查C.支气管造影D.支气管镜7.对支气管扩张最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胸透B.肺 CT 检查C.支气管造影术D.肺动脉造影术8.男性,40 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近 20 年,早晚咳痰重,痰量多,无吸烟史,近 1 周来发热,咳黄色脓痰,时有痰中带血,每日痰量约 300ml。查体:杵状指,左肺底可及固
3、定性大水泡音。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慢性支气管炎B.肺脓肿C.支气管肺炎D.支气管扩张9.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最关键的是(分数:2.00)A.外科治疗B.改善气流受限和控制感染C.清除气道分泌物D.治疗基础疾病10.支气管扩张并中等量咯血可以选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卡巴克洛B.云南白药C.垂体后叶素D.维生素 K11.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数:2.00)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慢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肺结核12.慢性呼吸衰竭最常并发的酸碱平衡失调是(分数:2.00)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13.慢性肺心病
4、呼吸衰竭产生高碳酸血症的最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通气不足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肺内动-静脉解剖样分流增加D.弥散障碍14.诊断呼吸衰竭最重要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是(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60mmHg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 50mmHgC.pH 低于 7.35D.二氧化碳结合力高于 29mmol/L1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急性加重,严重型呼吸衰竭,应用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3 小时后,氧分压由 50mmHg 升至 80mmHg,二氧化碳分压由 80mmHg 下降至 25mmHg,pH7.55,BE-1。该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最可能为(分数:2.00)A.
5、继发性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B.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合并继发性代谢性碱中毒C.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D.继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16.呼吸衰竭低流量吸氧的目的是(分数:2.00)A.保持低 O2 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B.保持 CO2 潴留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刺激C.保持低 O2 对呼吸中枢的刺激D.保持 CO2 对呼吸中枢的刺激17.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是(分数:2.00)A.保持呼吸道通畅B.病因治疗C.氧疗D.抗感染18.下列有关呼吸衰竭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因以中枢抑制为主时,疗效好B.病因以肺换气功能障
6、碍为主时疗效差C.病因以神经传导系统病变为主时,疗效好D.病因以呼吸肌疲劳为主时,疗效差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代偿期,型呼吸衰竭,给氧的原则是(分数:2.00)A.氧浓度 25%30%,氧流量 12L/min,间断给氧B.氧浓度 25%30%,氧流量 12L/min,持续给氧C.氧浓度 35%40%,氧流量 23L/min,持续给氧D.氧浓度 40%55%,氧流量 34L/min,持续给氧20.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分数:2.00)A.肺炎球菌B.大肠埃希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呼吸道病毒21.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多为(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
7、表皮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菌D.肺炎链球菌22.肺炎球菌肺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分数:2.00)A.细菌内毒素B.细菌外毒素C.细菌荚膜D.细菌对组织的侵袭力23.下列选项中,常引起渗出性胸膜炎的是(分数:2.00)A.肺炎球菌性肺炎B.葡萄球菌性肺炎C.肺炎支原体肺炎D.病毒性肺炎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特点的是(分数:2.00)A.常见于青壮年男性B.可咳铁锈色痰C.可合并肺脓肿D.是纤维素性炎症25.男性 26 岁,受凉后突然畏寒,高热,左侧胸痛伴咳嗽,咳少量铁锈色痰,胸部 X 片见左下肺大片淡薄阴影,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B.结核性胸膜炎
8、C.肺炎球菌肺炎D.病毒性肺炎26.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时,首选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青霉素B.三代头孢菌素C.红霉素D.庆大霉素27.男,30 岁,高热、咳嗽 3 天,咳铁锈色痰;体温 39.4;胸片示右上肺片状阴影;血白细胞 2010 9 /L,中性粒细胞 0.91;给予青霉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两天后体温再次升高。体温再次升高的原因可能为(分数:2.00)A.细菌耐药B.肺外感染可能C.药物热D.未及时加用退热剂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葡萄球菌肺炎特点的是(分数:2.00)A.X 线可呈“假空洞”征B.多数经血行感染C.全身中毒症状重D.常形成肺脓肿29.某糖尿病患者,男性,68
9、 岁,突发高热、寒战、右胸痛,次日咳痰,为黄色脓性带血丝,量多,X 线显示右下肺实变,其中有多个液性囊腔,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活动性肺结核B.急性肺脓肿C.肺炎链球菌性肺炎D.葡萄球菌性肺炎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18.00) A.弥散障碍 B.第一秒用力呼气率降低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支气管哮喘(分数:2.00)A.B.C.D.(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数:2.00)A.B.C.D.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浸润性肺结核(分数:4.00)(1).两肺散在湿啰音、可伴哮鸣音及呼气延长(分数:
10、2.00)A.B.C.D.(2).两肺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分数:2.00)A.B.C.D. A.激动 受体 B.激动 受体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6.00)(1).氨茶碱(分数:2.00)A.B.C.D.(2).福莫特罗(分数:2.00)A.B.C.D.(3).肾上腺素(分数:2.00)A.B.C.D.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浸润性肺结核(分数:4.00)(1).两肺下叶局限性固定粗湿啰音(分数:2.00)A.B.C.D.(2).广泛性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30.参与哮喘气
11、道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有(分数:2.00)A.肺泡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31.支气管哮喘的激发因素包括(分数:2.00)A.感染B.寒冷刺激C.精神紧张D.运动32.下列选项中,属于支气管哮喘动脉血气分析特点的是(分数:2.00)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33.下列药物中,属于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是(分数:2.00)A.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B.抗胆碱药C.氨茶碱类药物D.LT 调节剂34.支气管扩张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分数:2.00)A.慢性咳嗽B.大量脓痰C.反复咯血D.呼吸困难35.支气管扩张胸部 X 线检查可表现为(分数:2.0
12、0)A.支气管双轨征B.肺部囊腔C.气液平面D.可无异常36.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发生大咯血时,禁用垂体后叶素来止血的情况包括(分数:2.00)A.合并高血压B.合并冠心病C.合并妊娠D.合并呼吸衰竭37.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包括(分数:2.00)A.重度肺结核B.肺间质纤维化C.尘肺D.胸廓畸形38.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有(分数:2.00)A.肺通气不足B.弥散障碍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39.血气分析结果提示:PaO 2 60mmHg、PaCO 2 正常,可见于(分数:2.00)A.重症肺炎B.肺结节病C.COPDD.急性肺栓塞40.患者,男,65 岁,
13、慢性咳嗽、咳痰 20 年,伴喘息 7 年,加重 1 周。吸烟 40 年,1 包/天;查体: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律整,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8,PaO 2 52mmHG,PaCO 2 76mmHg。对该患者最适宜的处理措施有(分数:2.00)A.无创机械通气治疗B.5%碳酸氢钠 40ml 静注C.低浓度吸氧,一般不超过 33%D.使用洛贝林或尼可刹米41.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是(分数:2.00)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间质性肺水肿D.呼吸机相关肺炎西医综合-17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支气管扩张
14、症的主要病因是(分数:2.00)A.先天性发育缺损B.有害气体的吸入C.长期大量的吸烟D.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解析:解析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支气管扩张也可能是先天发育障碍及遗传因素引起,但较少见。另约有 30%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因未明。2.支气管扩张的病变本质是(分数:2.00)A.自身免疫性疾病B.气道慢性炎症 C.支气管平滑肌可逆性痉挛D.支气管平滑肌内 2 受体功能低下解析:解析 支气管扩张的病变本质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3.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分
15、数:2.00)A.右肺下叶B.左肺下叶 C.右肺上叶D.左肺上叶解析:解析 左下叶支气管细长,与主气管的夹角大,且受心脏血管压迫而引流不畅,容易发生感染,故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左肺下叶。4.下列选项中,属于支气管扩张咳痰特点的是(分数:2.00)A.可大量咳痰,每天达几百毫升B.脓痰静置后可分为数层 C.痰量可在夜间卧床时增多D.可出现臭味痰解析:解析 支气管扩张症分为湿性支气管扩张和干性支气管扩张。前者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痰液分泡沫、脓性黏液、浑浊黏液、坏死组织等几层,味臭,痰量与体位有关,夜间卧床时增多;后者可无痰,反复咯血。5.支气管扩张最有意义的体征是(分数
16、:2.00)A.广泛性哮鸣音B.杵状指C.固定持久的局限性哮鸣音 D.呼气音延长解析:解析 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异常肺部体征。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可闻及下胸部、背部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有时闻及哮鸣音。部分慢性患者伴有杵状指(趾)。其中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背部固定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6.下列检查中,诊断支气管扩张最简单易行又敏感度高的是(分数:2.00)A.高分辨率 CT B.胸部 X 线检查C.支气管造影D.支气管镜解析:解析 高分辨率 CT 是目前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最常用的检查。7.对支气管扩张最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是(分数:2.00)A.胸透B.肺 CT 检查 C.支气管造影术D.
17、肺动脉造影术解析:解析 可明确支气管扩张诊断的影像学检查为支气管造影,但由于这一技术为创伤性检查,现已被 CT 取代。高分辨 CT(HRCT)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 CT 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由于其无创、易重复、易被患者接受,现已成为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诊断方法。8.男性,40 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近 20 年,早晚咳痰重,痰量多,无吸烟史,近 1 周来发热,咳黄色脓痰,时有痰中带血,每日痰量约 300ml。查体:杵状指,左肺底可及固定性大水泡音。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慢性支气管炎B.肺脓肿C.支气管肺炎D.支气管扩张 解析:解析 患者中年男性,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18、近 20 年,近 1 周来加重,咳脓性痰,量多,伴咯血,无吸烟史,查体可见杵状指及肺部固定性湿啰音,根据以上症状和体征,考虑患者有慢性肺疾病,感染后急性加重;由于患者平日痰量较多,有杵状指,此次有咯血,考虑支气管扩张感染可能性最大。9.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最关键的是(分数:2.00)A.外科治疗B.改善气流受限和控制感染 C.清除气道分泌物D.治疗基础疾病解析:解析 支气管扩张病情加重的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因而控制感染和改善气流受限是其最关键的治疗措施。10.支气管扩张并中等量咯血可以选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卡巴克洛B.云南白药C.垂体后叶素 D.维生素 K解析:解析 支气管扩张并咯血
19、,若量少可对症治疗或口服卡巴克洛、云南白药;若量中等,可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若量大,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介入栓塞或手术治疗。11.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数:2.00)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慢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肺结核解析:解析 ABCD 都为呼吸衰竭的病因,但以 COPD 最常见。12.慢性呼吸衰竭最常并发的酸碱平衡失调是(分数:2.00)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解析:解析 慢性呼吸衰竭常伴 CO 2 潴留,易导致呼吸性酸中毒。13.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产生高碳酸血症的最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通气不足 B.通气/血流
20、比例失调C.肺内动-静脉解剖样分流增加D.弥散障碍解析:解析 。低氧血症和 CO 2 潴留(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有 5 种:肺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和氧耗量增加。肺通气不足: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有效肺泡通气量约为 4L/min 才能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肺泡通气量减少会引起肺泡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上升,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弥散障碍:指 O 2 、CO 2 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静息状态时,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约为0.72s,而 O 2 完成气体交换的时间为 0.250.3s,CO
21、 2 只需要 0.13s,并且 O 2 的弥散能力仅为 CO 2 的 1/20,故在弥散故障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常仅产生低氧血症,而无 CO 2 潴留;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也无 CO 2 潴留;氧耗量增加:氧耗量增加可导致肺泡氧分压下降,也无 CO 2 潴留。14.诊断呼吸衰竭最重要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是(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60mmHg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 50mmHgC.pH 低于 7.35D.二氧化碳结合力高于 29mmol/L解析:解析 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时,不论是型还是型,动脉血氧分压都低于 60mm
22、Hg,这是必备条件。1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急性加重,严重型呼吸衰竭,应用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3 小时后,氧分压由 50mmHg 升至 80mmHg,二氧化碳分压由 80mmHg 下降至 25mmHg,pH7.55,BE-1。该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最可能为(分数:2.00)A.继发性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B.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合并继发性代谢性碱中毒 C.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D.继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解析:解析 严重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3 小时后血气分析示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正常,系由于短期内排出过多二氧化碳,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23、。同时患者二氧化碳潴留未纠正时,肾代偿性保留碳酸氢盐,机械通气后呼吸性酸中毒很快得到纠正,但肾还未及时排出多余的碳酸氢根,导致继发性代谢性碱中毒。16.呼吸衰竭低流量吸氧的目的是(分数:2.00)A.保持低 O2 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B.保持 CO2 潴留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刺激C.保持低 O2 对呼吸中枢的刺激D.保持 CO2 对呼吸中枢的刺激解析:解析 低流量吸 O 2 的目的是保持低 O 2 分压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使呼吸运动维持正常。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对低 O 2 敏感,若纠正了低 O 2 状态,病人的呼吸运动反而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改善心衰病人的呼吸困难。17.治疗
24、急性呼吸衰竭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是(分数:2.00)A.保持呼吸道通畅 B.病因治疗C.氧疗D.抗感染解析:解析 呼吸衰竭总的治疗原则是:加强呼吸支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等;呼吸衰竭病因和诱发因素的治疗;加强一般支持治疗和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支持。对任何类型的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18.下列有关呼吸衰竭应用呼吸兴奋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因以中枢抑制为主时,疗效好B.病因以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时疗效差C.病因以神经传导系统病变为主时,疗效好 D.病因以呼吸肌疲劳为主时,疗效差解析:解析 呼吸兴奋剂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或外周化学
25、感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以改善通气。呼吸衰竭时有二氧化碳潴留,此时使用呼吸兴奋剂疗效较好。对中枢反应低下,呼吸肌疲劳引起的低通气量,呼吸兴奋剂对改善嗜睡状态有一定的好处。肺炎、肺水肿和肺广泛间质纤维化及传导神经系统有病变,呼吸兴奋剂不宜使用。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代偿期,型呼吸衰竭,给氧的原则是(分数:2.00)A.氧浓度 25%30%,氧流量 12L/min,间断给氧B.氧浓度 25%30%,氧流量 12L/min,持续给氧 C.氧浓度 35%40%,氧流量 23L/min,持续给氧D.氧浓度 40%55%,氧流量 34L/min,持续给氧解析: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代偿期,型呼吸衰
26、竭时,其给氧原则是持续低浓度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在 90%以上即可,以避免高浓度吸氧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氧流量应控制在 12L/min,氧浓度应控制在 25%30%。20.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分数:2.00)A.肺炎球菌 B.大肠埃希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呼吸道病毒解析:解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 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和呼吸道病毒等。21.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多为(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
27、菌D.肺炎链球菌解析:解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 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无感染高危因素患者的常见病原体依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属等;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杆菌等。22.肺炎球菌肺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分数:2.00)A.细菌内毒素B.细菌外毒素C.细菌荚膜 D.细菌对组织的侵袭力解析:解析 肺炎球菌肺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荚膜。23.下列选项中,常引起渗出性胸膜炎的是(分数:2.00)A.肺炎球菌性肺炎 B.葡萄球菌性肺炎C.肺炎支原体肺炎
28、D.病毒性肺炎解析:解析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病变常开始于肺的外周,易累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葡萄球菌性肺炎易引起气胸或脓气胸。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都属于间质性肺炎,很少引起渗出性胸膜炎。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特点的是(分数:2.00)A.常见于青壮年男性B.可咳铁锈色痰C.可合并肺脓肿 D.是纤维素性炎症解析:解析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是由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纤维素性肺炎,常发生于健康的青壮年男性,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等病史,起病后高热寒战、咳铁锈色痰;若不伴其他细菌感染,一般不发生脓肿。25.男性 26 岁,受凉后突然畏寒,高热,左侧胸痛伴咳嗽,咳少量铁锈色痰,胸部
29、X 片见左下肺大片淡薄阴影,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B.结核性胸膜炎C.肺炎球菌肺炎 D.病毒性肺炎解析:解析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是由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纤维素性肺炎,常发生于健康的青壮年男性,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等病史,起病后高热寒战、咳铁锈色痰;若不伴其他细菌感染,一般不发生脓肿。26.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时,首选的抗菌药物是(分数:2.00)A.青霉素 B.三代头孢菌素C.红霉素D.庆大霉素解析:解析 肺炎球菌肺炎一经诊断即应给与抗菌药物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首选青霉素 G,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27.男,30 岁,高热、咳嗽 3
30、天,咳铁锈色痰;体温 39.4;胸片示右上肺片状阴影;血白细胞 2010 9 /L,中性粒细胞 0.91;给予青霉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两天后体温再次升高。体温再次升高的原因可能为(分数:2.00)A.细菌耐药B.肺外感染可能 C.药物热D.未及时加用退热剂解析:解析 铁锈色痰是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特征性痰液,本例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胸片示右上肺片状阴影,可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治疗。一般经过治疗后,高热常在 24 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如体温降而复升或 3 天仍不下降,应考虑肺外感染,如并发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多
31、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葡萄球菌肺炎特点的是(分数:2.00)A.X 线可呈“假空洞”征 B.多数经血行感染C.全身中毒症状重D.常形成肺脓肿解析:解析 葡萄球菌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及住院病人,可由呼吸道吸入及血源感染致病。起病急骤,热型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毒血症状显著,可出现感染性休克。X 线呈“假空洞”征为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消散期特点。29.某糖尿病患者,男性,68 岁,突发高热、寒战、右胸痛,次日咳痰,为黄色脓性带血丝,量多,X 线显示右下肺实变,其中有多个液性囊腔,该患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疾病诊断是(分数:2.00)A.活动性肺结
32、核B.急性肺脓肿C.肺炎链球菌性肺炎D.葡萄球菌性肺炎 解析:解析 葡萄球菌性肺炎患者有突发高热、寒战、胸痛,咯大量痰,痰中有血丝,肺叶实变。X 线检查可见:叶、段分布的炎性实变阴影,由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该患者有糖尿病史,提示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葡萄球菌感染。二、B 型题(总题数:4,分数:18.00) A.弥散障碍 B.第一秒用力呼气率降低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支气管哮喘(分数:2.00)A.B. C.D.解析:(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33、(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E)、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明显降低。(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 1 /FVC%)60%,最大通气量低于估计量的 80%,残气量增加。由于肺泡壁破裂和毛细血管减少,弥散面积因而减少,通气/血流比值失调,肺换气功能发生弥散障碍。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浸润性肺结核(分数:4.00)(1).两肺散在湿啰音、可伴哮鸣音及呼气延长(分数:2.00)A.B.C. D.解析:(2).两肺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支气管哮喘:两肺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支气管
34、扩张:局限性粗湿啰音、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两肺散在湿啰音、可伴哮鸣音及呼气延长。浸润性肺结核:肺实变体征,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A.激动 受体 B.激动 受体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6.00)(1).氨茶碱(分数:2.00)A.B.C.D. 解析:(2).福莫特罗(分数:2.00)A.B. C.D.解析:(3).肾上腺素(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1)氨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 cAMP 浓度,同时具有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一般不具有激动 和 受体的作用。(2)福莫特罗是 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呼吸道平滑肌 2
35、受体,激动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含量增高,游离钙离子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3)肾上腺素可以激动 和 受体,可以解除平滑肌痉挛,因为其心血管副作用而限制其应用。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浸润性肺结核(分数:4.00)(1).两肺下叶局限性固定粗湿啰音(分数:2.00)A.B. C.D.解析:(2).广泛性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支气管哮喘:广泛性哮鸣音,呼气音延长。支气管扩张:局限性粗湿啰音、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两肺散在湿啰音、伴哮鸣音及呼气延长。浸润性肺结核:肺实变体征,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三、X
36、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30.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有(分数:2.00)A.肺泡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解析:解析 过敏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 IgE 抗体,IgE 抗体附着于肥大细胞后致敏。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与肥大细胞上 IgE 结合,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过敏性慢反应物质、血小板聚集因子、PG、缓激肽等,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充血、分泌增加,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增加。31.支气管哮喘的激发因素包括(分数:2.00)A.感染 B.寒冷刺激 C.精神紧张
37、 D.运动 解析:解析 诱发支气管哮喘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吸入物;感染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引起的感染;运动、气候变化(如寒冷刺激)、精神紧张等。32.下列选项中,属于支气管哮喘动脉血气分析特点的是(分数:2.00)A.呼吸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解析:解析 哮喘严重发作时可有缺氧,O 2 分压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 CO 2 分压下降,pH 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如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严重,可有缺氧及 CO 2 潴留。CO 2 分压上升,pH 下降,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3.下列药物
38、中,属于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是(分数:2.00)A.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B.抗胆碱药 C.氨茶碱类药物 D.LT 调节剂解析:解析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分为两类: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作用为舒张支气管,也称支气管舒张药。包括 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和茶碱类;控制或预防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也称抗炎药。包括糖皮质激素、LT 调节剂、酮替芬等。34.支气管扩张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分数:2.00)A.慢性咳嗽 B.大量脓痰 C.反复咯血 D.呼吸困难解析:解析 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慢性感染中毒症状。35.支气管扩张胸部 X 线检
39、查可表现为(分数:2.00)A.支气管双轨征 B.肺部囊腔 C.气液平面 D.可无异常 解析:解析 支气管柱状扩张的典型 X 线表现为“双轨征”,是增厚的支气管壁影;囊状支气管扩张的气道表现为显著的囊腔,腔内可存在气液平面。但这一检查对判断有无支气管扩张缺乏特异性,病变轻时影像学检查可正常。36.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发生大咯血时,禁用垂体后叶素来止血的情况包括(分数:2.00)A.合并高血压 B.合并冠心病 C.合并妊娠 D.合并呼吸衰竭解析:解析 大咯血时,可以采用垂体后叶素静点,主要是由于垂体后叶素可收缩小动脉,包括心脏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肺小血管等,从而减少肺血流量,达到减少咯血的目的。但
40、对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妊娠的患者忌用。37.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包括(分数:2.00)A.重度肺结核 B.肺间质纤维化 C.尘肺 D.胸廓畸形 解析:解析 慢性呼吸衰竭多由支气管-肺疾病引起,如 COPD、严重肺结核、肺间质性疾病、尘肺等;胸廓和神经肌肉病变如广泛胸膜增厚、胸廓畸形等,亦可以导致慢性呼吸衰竭。38.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有(分数:2.00)A.肺通气不足 B.弥散障碍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 解析:解析 低氧血症和 CO 2 潴留(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有 5 种:肺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静脉解
41、剖分流增加和氧耗量增加。肺通气不足: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有效肺泡通气量约为 4L/min 才能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肺泡通气量减少会引起肺泡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上升,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弥散障碍:指 O 2 、CO 2 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静息状态时,流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约为0.72s,而 O 2 完成气体交换的时间为 0.250.3s,CO 2 只需要 0.13s,并且 O 2 的弥散能力仅为 CO 2 的 1/20,故在弥散故障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常仅产生低氧血症,而无 CO 2 潴留;肺内
42、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也无 CO 2 潴留;氧耗量增加:氧耗量增加可导致肺泡氧分压下降,也无 CO 2 潴留。39.血气分析结果提示:PaO 2 60mmHg、PaCO 2 正常,可见于(分数:2.00)A.重症肺炎 B.肺结节病 C.COPDD.急性肺栓塞 解析:解析 血气分析结果为:PaO 2 60mmHg、PaCO 2 正常,提示型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重症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结节病)、急性肺栓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表现为型呼吸衰竭。40.患者,男,65 岁,慢性咳嗽、咳痰 20 年,伴喘息 7 年,加重 1 周。吸烟 4
43、0 年,1 包/天;查体: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律整,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8,PaO 2 52mmHG,PaCO 2 76mmHg。对该患者最适宜的处理措施有(分数:2.00)A.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B.5%碳酸氢钠 40ml 静注C.低浓度吸氧,一般不超过 33% D.使用洛贝林或尼可刹米解析:解析 根据病史及血气分析结果,患者应诊断为 COPD、呼吸衰竭型,存在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对本病的治疗应强调通畅气道、解除二氧化碳滞留,随之呼酸和低氧可以纠正,因此原则上不需要补碱性药物,但在 pH7.2 时,可以考虑适当少量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可以使机体耗氧量增大,目前本例不适合选用。41.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是(分数:2.00)A.呼吸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间质性肺水肿 D.呼吸机相关肺炎 解析:解析 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呼吸性碱中毒机械通气过度;呼吸性酸中毒通气不足;间质性肺水肿气道压力过高引起的气压伤;呼吸机相关肺炎有创人工气道长期存在所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