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17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脑膜炎双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双球菌D.乙脑病毒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脑软化灶形成C.噬神经细胞现象D.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堆积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乙型脑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胶质细胞增生B.小脓肿形成C.神经细胞变性坏死D.软化灶形成4.下列选项中,增生形成神经元卫星现象的是(分数:2.00)A.小胶质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
2、淋巴细胞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流行性脑脊膜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脑膜刺激征B.筛状软化灶C.颅内压升高D.脑脊液混浊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乙型脑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形成血管套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C.软化灶形成D.胶质细胞增生7.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病变最轻的部位一般是(分数:2.00)A.大脑皮质B.基底核C.视丘D.桥脑8.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特征是(分数:2.00)A.肠道溃疡B.脾肿大C.肝肿大D.伤寒肉芽肿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伤寒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相对缓脉B.皮肤玫瑰疹C.脾肿大D.白细胞计数增多10.伤寒小结由何种细
3、胞组成(分数:2.00)A.类上皮细胞B.多核巨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11.关于伤寒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结肠形成多发性不规则溃疡B.盲肠形成多发性烧瓶状溃疡C.回肠形成多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D.回肠形成鹅口疮样溃疡12.伤寒带菌者,伤寒杆菌常寄居在(分数:2.00)A.胆囊B肝C.回肠D.肠系膜淋巴结13.伤寒杆菌可引起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00)A.伤寒杆菌B.组织碎片C.红细胞D.内毒素14.肠伤寒病变主要发生在(分数:2.00)A.空肠下段B.结肠C.回肠上段D.回肠末端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肠伤寒溃疡病理特点的是
4、(分数:2.00)A.溃疡边缘隆起B.溃疡底部不平C.溃疡长轴与肠道长轴垂直D.溃疡严重可穿孔16.10 岁女孩持续发热 12 天,体温在 3839,每日腹泻 34 次,稀便,肝肋下 1.0cm,脾肋下2.0cm,白细胞 5.010 9 /L,肥达反应“O”1:160,“H”1:160,肝功检查:ALT80 单位(正常40 单位),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 HBs 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病毒性肝炎B.疟疾C.伤寒D.钩端螺旋体病17.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分数:2.00)A.出血性炎症B.浆液性炎C.假膜性炎D.肉芽肿性炎18.细菌性痢疾溃疡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
5、00)A.溃疡呈带状与肠轴垂直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平行C.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D.节段性纵行裂隙状溃疡19.中毒性菌痢的发生主要由于(分数:2.00)A.感染了毒力强的志贺痢疾杆菌B.机体对痢疾杆菌霉素的反应性较高C.机体免疫功能低下D.肠道病变过于严重20.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分数:2.00)A.肠道症状不明显B.有严重的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C.发病 10 小时左右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D.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21.肠阿米巴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分数:2.00)A.乙状结肠和直肠B.升结肠和横结肠C.升结肠和盲肠D.乙状结肠22.阿米巴性结肠炎引起的溃疡特点是(分数:2.00)A.鼠咬
6、状B.地图状C.围堤状D.烧瓶状23.血吸虫病急性虫卵结节中浸润的细胞主要为(分数:2.00)A.嗜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24.诊断假结核结节最主要的根据是(分数:2.00)A.虫卵B.郎罕氏巨细胞C.干酪样坏死D.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25.血吸虫发育的哪一个阶段引起的病变最严重,对机体的危害最大(分数:2.00)A.虫卵B.尾蚴C.童虫D.成虫26.关于血吸虫病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急性虫卵结节后期可出现大量类上皮细胞B.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蚴仍存活C.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二、B 型题(总题数:7
7、,分数:28.00) A.颅内压增高 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分数:4.00)(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2.00)A.B.C.D.(2).流行性乙型脑炎(分数:2.00)A.B.C.D. A.病变以脑底部最明显 B.病变以脑顶部最明显 C.病变以大脑皮质最明显 D.病变以脊髓灰质前角最明显(分数:4.00)(1).结核性脑膜炎(分数:2.00)A.B.C.D.(2).流行性乙型脑炎(分数:2.00)A.B.C.D. A.阿米巴病 B.结核 C.菌痢 D.伤寒(分数:4.00)(1).易发生肠穿孔而致死的疾病是(分数:2.00)A.B.C.D.(2).易发生肠粘连
8、、肠腔狭窄的疾病是(分数:2.00)A.B.C.D.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分数:4.00)(1).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分数:2.00)A.B.C.D.(2).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分数:2.00)A.B.C.D. A.肉芽肿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蜂窝织性炎 D.出血性炎(分数:4.00)(1).细菌性痢疾属于(分数:2.00)A.B.C.D.(2).伤寒属于(分数:2.00)A.B.C.D. A.倒三角烧瓶样溃疡 B.与肠长轴平行的溃疡 C.与肠长轴垂直的溃疡 D.火山口状溃疡(分数:4.00)(
9、1).肠伤寒可见(分数:2.00)A.B.C.D.(2).阿米巴肠病可见(分数:2.00)A.B.C.D. A.假结核结节 B.变质性炎 C.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D.形成窦道和多房性囊肿(分数:4.00)(1).血吸虫病(分数:2.00)A.B.C.D.(2).阿米巴病(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7.局灶性肺结核的特点是(分数:2.00)A.多见于肺尖部B.一个或数个直径 0.51cm 的病灶C.增生病变为主D.属活动性肺结核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有下列哪项表现(分数:2.00)A.脑膜刺激症状B.皮肤和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斑C.脑脊液混浊,
10、有大量脓细胞D.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体29.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基本病变有(分数:2.00)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蛛网膜下腔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C.胶质细胞增生D.主要累及大脑灰质及神经核团30.如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从而引起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包括(分数:2.00)A.阻塞性脑积水B.脑神经麻痹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底部动脉炎31.肠伤寒的主要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B.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C.溃疡长轴与肠长轴平行D.愈合后虽能形成瘢痕,但不易造成肠狭窄32.伤寒的常见死亡原因有(分数:2.00)A.败血症B.支气管肺炎C.肠出血D.肠穿孔33.
11、伤寒肉芽肿可以发生于(分数:2.00)A.回肠淋巴组织B.肠系膜淋巴结C脾D肝34.伤寒的合并症包括(分数:2.00)A.中毒性心肌炎B.肠穿孔C.支气管肺炎D.化脓性胆囊炎35.中毒性菌痢的肠道病变有(分数:2.00)A.黏膜卡他性肠炎B.假膜性肠炎C.滤泡性肠炎D.大量浅表性溃疡36.阿米巴病的病变可累及(分数:2.00)A.肝脏B.结肠C.肺脏D脑西医综合-17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分数:2.00)A.脑膜炎双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双球菌D.乙脑病毒解析:解析 流
12、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性质是化脓性炎症,主要累及大脑顶叶,大脑额叶及脑底的脑脊髓膜。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分数:2.00)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脑软化灶形成C.噬神经细胞现象D.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堆积 解析: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性质是化脓性炎症,主要累及大脑顶叶,大脑额叶及脑底的脑脊髓膜。大体表现为脑脊髓膜高度充血,蛛网膜下腔内有大量灰白色或灰黄色脓性渗出物。镜下可见蛛网膜下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单核细胞及纤维性渗出物,血管扩张充血。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乙型脑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
13、)A.胶质细胞增生B.小脓肿形成 C.神经细胞变性坏死D.软化灶形成解析: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变质性炎,无小脓肿的形成。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血管充血扩张,血管套形成,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4.下列选项中,增生形成神经元卫星现象的是(分数:2.00)A.小胶质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 D.淋巴细胞解析:解析 如果一个神经元由 5 个或 5 个以上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称为卫星现象。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流行性脑脊膜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脑膜刺激征B.筛状软化灶 C.颅内压升高D.脑脊液混浊解析:解析 筛状软化灶是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征性标志。
1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乙型脑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形成血管套 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C.软化灶形成D.胶质细胞增生解析: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血管套是炎性细胞浸润以变性坏死的神经元为中心或围绕血管周围形成的,浸润的炎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为主,仅在早期有为数不多的中性粒细胞。7.流行性乙型脑炎时,病变最轻的部位一般是(分数:2.00)A.大脑皮质B.基底核C.视丘D.桥脑 解析: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主要广泛累及脑实质,但以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小脑皮质、丘脑及桥脑次之,脊髓病变最轻。8.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特征是(分数:2.00)A.肠
15、道溃疡B.脾肿大C.肝肿大D.伤寒肉芽肿 解析:解析 伤寒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为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伤寒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相对缓脉B.皮肤玫瑰疹C.脾肿大D.白细胞计数增多 解析:解析 伤寒的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大、皮肤玫瑰疹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10.伤寒小结由何种细胞组成(分数:2.00)A.类上皮细胞B.多核巨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解析:解析 伤寒是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为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伤寒细胞是指巨噬细胞内吞噬了伤寒杆菌、
16、红细胞和细胞碎片。11.关于伤寒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结肠形成多发性不规则溃疡B.盲肠形成多发性烧瓶状溃疡C.回肠形成多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D.回肠形成鹅口疮样溃疡解析:解析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肠道疾病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表现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12.伤寒带菌者,伤寒杆菌常寄居在(分数:2.00)A.胆囊 B肝C.回肠D.肠系膜淋巴结解析:解析 大多数伤寒患者胆囊无明显病变,但伤寒杆菌可在胆汁中大量繁殖。即使病人临床痊愈,细菌仍可在胆汁中生存,并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在一定时
17、期内仍是带菌者,有的甚至可成为慢性带菌者或终身带菌者。13.伤寒杆菌可引起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最强的是(分数:2.00)A.伤寒杆菌B.组织碎片C.红细胞 D.内毒素解析:解析 伤寒杆菌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症,巨噬细胞可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吞噬红细胞的作用最明显,这种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伤寒小结。14.肠伤寒病变主要发生在(分数:2.00)A.空肠下段B.结肠C.回肠上段D.回肠末端 解析:解析 伤寒是有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为病变特征,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15.下
18、列选项中,不属于肠伤寒溃疡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溃疡边缘隆起B.溃疡底部不平C.溃疡长轴与肠道长轴垂直 D.溃疡严重可穿孔解析:解析 一般在发病后第 3 周,由于坏死组织逐渐崩解脱落,形成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溃疡,其轴与肠的长轴平行。溃疡一般深及黏膜下层,坏死严重者可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16.10 岁女孩持续发热 12 天,体温在 3839,每日腹泻 34 次,稀便,肝肋下 1.0cm,脾肋下2.0cm,白细胞 5.010 9 /L,肥达反应“O”1:160,“H”1:160,肝功检查:ALT80 单位(正常40 单
19、位),尿胆原阳性,尿胆素阴性,抗 HBs 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病毒性肝炎B.疟疾C.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解析:解析 此病例肥达反应阳性,根据临床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17.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分数:2.00)A.出血性炎症B.浆液性炎C.假膜性炎 D.肉芽肿性炎解析:解析 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多为局限于结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18.细菌性痢疾溃疡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溃疡呈带状与肠轴垂直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平行C.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D.节段性纵行裂隙状溃疡解析:解析 细菌性痢疾溃疡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大
20、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地图状浅溃疡。溃疡呈带状与肠轴垂直是肠结核溃疡的特点。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平行是肠伤寒溃疡的特点。节段性纵行裂隙状溃疡是克罗恩病的特点。19.中毒性菌痢的发生主要由于(分数:2.00)A.感染了毒力强的志贺痢疾杆菌B.机体对痢疾杆菌霉素的反应性较高 C.机体免疫功能低下D.肠道病变过于严重解析:解析 中毒性菌痢多见于 27 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 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是机体对痢疾杆菌霉素的反应性较高所致。中毒型菌痢又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临床上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意识障
21、碍、抽搐。若不及时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休克、昏迷。也可由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致全身皮肤和各脏器出血而死亡,预后较差。20.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分数:2.00)A.肠道症状不明显B.有严重的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 C.发病 10 小时左右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D.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解析:解析 中毒型菌痢临床上常无明显的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因此水电解质紊乱不明显。在严重的细菌性痢疾时,常可出现严重的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21.肠阿米巴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分数:2.00)A.乙状结肠和直肠B.升结肠和横结肠C.升结肠和盲肠 D.乙状结肠解析:解析 肠阿米巴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升结肠,
22、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22.阿米巴性结肠炎引起的溃疡特点是(分数:2.00)A.鼠咬状B.地图状C.围堤状D.烧瓶状 解析:解析 肠阿米巴病由于黏膜下层组织疏松,阿米巴易于向四周蔓延,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后,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边缘呈潜行性。23.血吸虫病急性虫卵结节中浸润的细胞主要为(分数:2.00)A.嗜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解析:解析 急性虫卵结节又称嗜酸性脓肿,为嗜酸性细胞的堆积。24.诊断假结核结节最主要的根据是(分数:2.00)A.虫卵 B.郎罕氏巨细胞C.干酪样坏死D.结核结节加干酪样坏死解析:解析 假结核结节是血吸虫病的慢性虫卵结节。而郎汉斯
23、巨细胞、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均为结核病结核结节的特点。25.血吸虫发育的哪一个阶段引起的病变最严重,对机体的危害最大(分数:2.00)A.虫卵 B.尾蚴C.童虫D.成虫解析:解析 血吸虫发育阶段中有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它们都能引起病变。尾蚴侵入皮肤后,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瘙痒的小丘疹,数天后自然消失;童虫可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肺组织受损最明显,但病变轻微而短暂;成虫对机体的损害作用较轻;虫卵主要沉着于乙状结肠壁、直肠壁和肝、肺、脑处,在各处可形成特征性虫卵结节,可引起肠腔狭窄、肠梗阻,血吸虫性肝硬化、肺血吸虫病、肺炎、癫痫等严重疾病,可发展成血吸虫病侏儒症。26.关于血吸虫病
24、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急性虫卵结节后期可出现大量类上皮细胞 B.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蚴仍存活C.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D.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解析:解析 由虫卵沉着引起的损害是血吸虫病最主要的病变。虫卵结节按其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虫卵结节和慢性虫卵结节两种。急性虫卵结节周围产生肉芽组织层,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随着病程的发展,类上皮细胞层逐渐加宽,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构成晚期急性虫卵结节,慢性虫卵结节内毛蚴死亡,坏死物质逐渐被吸收,虫卵破裂或钙化,其周围除类上皮细胞外,出现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称为假结核结节,因此选 A。肺脏内有时也可见到虫卵结
25、节形成。二、B 型题(总题数:7,分数:28.00) A.颅内压增高 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分数:4.00)(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数:2.00)A. B.C.D.解析:(2).流行性乙型脑炎(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流脑是脑膜炎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是蛛网膜下腔充血,炎性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无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现象,临床症状有颅内压增高,脑膜炎刺激征等;乙脑是脑神经细胞受病毒损害引起的以变性坏死为主的病变,临床症状严重,有严重的颅内压升高、脑水肿、嗜睡和昏迷。 A.病变以脑底部最明显 B.病变以脑顶部最明显 C.病变以大脑皮质最明显 D
26、.病变以脊髓灰质前角最明显(分数:4.00)(1).结核性脑膜炎(分数:2.00)A. B.C.D.解析:(2).流行性乙型脑炎(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结核性脑膜炎病变以脑底部最明显。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以大脑皮质最明显。 A.阿米巴病 B.结核 C.菌痢 D.伤寒(分数:4.00)(1).易发生肠穿孔而致死的疾病是(分数:2.00)A.B.C.D. 解析:(2).易发生肠粘连、肠腔狭窄的疾病是(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于结核杆菌随肠壁环形淋巴管播散,因此典型的肠结核性溃疡多呈带状,其长径与肠轴垂直。溃疡愈合后常因疤痕形成和收缩引起肠腔狭窄。伤寒一
27、般在发病后第三周,由于坏死组织逐渐崩解脱落,形成溃疡。溃疡边缘稍隆起,底部高低不平。呈圆形或椭圆形,长轴与肠道长轴平行。溃疡一般深及黏膜下层,坏死严重者可达肌层及浆膜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表浅呈地图状(分数:4.00)(1).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分数:2.00)A.B. C.D.解析:(2).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肠伤寒病变主要累及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其病变分为四期: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和愈合期。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的
28、溃疡,溃疡常呈长椭圆形,与肠之长轴平行。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呈地图状,与肠伤寒、肠结核和肠阿米巴不同,也不同于癌瘤的“火山口”样溃疡。 A.肉芽肿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蜂窝织性炎 D.出血性炎(分数:4.00)(1).细菌性痢疾属于(分数:2.00)A.B. C.D.解析:(2).伤寒属于(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大叶性肺炎和细菌性痢疾属于纤维素性炎;伤寒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的肉芽肿性炎。 A.倒三角烧瓶样溃疡 B.与肠长轴平行的溃疡 C.与肠长轴垂直的溃疡 D.火山口状溃疡(分数:4.00)(1).肠伤寒可见(分数:2.00)A.B. C.D.解析:(2).阿米巴肠病可见
29、(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肠伤寒溃疡: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长径与肠轴平行。急性细菌性痢疾:地图状溃疡,或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浅溃疡”。肠阿米巴病:烧瓶状。肠结核溃疡:溃疡呈横带状(半环形),长径与肠轴垂直。 A.假结核结节 B.变质性炎 C.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D.形成窦道和多房性囊肿(分数:4.00)(1).血吸虫病(分数:2.00)A. B.C.D.解析:(2).阿米巴病(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血吸虫形成的慢性虫卵结节形态上类似结核结节,称为假结核结节;阿米巴基本病变为组织溶解液化为主的变质性炎症。三、X 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30、)27.局灶性肺结核的特点是(分数:2.00)A.多见于肺尖部 B.一个或数个直径 0.51cm 的病灶 C.增生病变为主 D.属活动性肺结核解析:解析 纤维局灶性肺结核的特点是多见于肺尖部,形成一个或数个直径 0.51cm 的病灶,以增生病变为主,属非活动性结核病。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有下列哪项表现(分数:2.00)A.脑膜刺激症状 B.皮肤和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斑 C.脑脊液混浊,有大量脓细胞 D.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体 解析: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具有荚膜,能抵抗体内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产生内毒素,可引起小血管或毛细血管的出血、坏
31、死,致使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有下列神经系统症状:颅内压升高症状,脑膜刺激症状,颅神经麻痹。脑脊液的变化为压力升高,浑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糖减少,经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病原体。29.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基本病变有(分数:2.00)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蛛网膜下腔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C.胶质细胞增生 D.主要累及大脑灰质及神经核团 解析: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基本病变有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主要累及大脑灰质和神经核团。蛛网膜下腔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是化脓性炎症的表现,而乙脑是变质性炎症。30.如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从而引起一些并发症和后遗
32、症,包括(分数:2.00)A.阻塞性脑积水 B.脑神经麻痹 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底部动脉炎 解析:解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不当,可发生:(1)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2)脑神经受损麻痹;(3)脑底脉管炎导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31.肠伤寒的主要病变特点是(分数:2.00)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 B.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 C.溃疡长轴与肠长轴平行 D.愈合后虽能形成瘢痕,但不易造成肠狭窄 解析:解析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反应性增生,主要发生于回肠末段,以回肠淋巴组织的改变最为明显,形成的溃疡长轴与
33、肠长轴平行,因此愈合后虽然有瘢痕,但不易造成肠腔狭窄。32.伤寒的常见死亡原因有(分数:2.00)A.败血症 B.支气管肺炎C.肠出血 D.肠穿孔 解析:解析 伤寒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经过 45 周就可痊愈,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败血症、肠出血和肠穿孔是本病重要的死亡原因。33.伤寒肉芽肿可以发生于(分数:2.00)A.回肠淋巴组织 B.肠系膜淋巴结 C脾 D肝 解析:解析 伤寒病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淋巴组织的改变最明显,因而又称之为肠伤寒。肠道病理变化可分为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形成期和愈合期。常有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
34、淋巴结、肝、脾及骨髓由于巨噬细胞的增生活跃而致相应组织器官肿大,可见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34.伤寒的合并症包括(分数:2.00)A.中毒性心肌炎 B.肠穿孔 C.支气管肺炎 D.化脓性胆囊炎解析:解析 伤寒的合并症包括中毒性心肌炎、肠穿孔、支气管肺炎。不发生化脓性胆囊炎。35.中毒性菌痢的肠道病变有(分数:2.00)A.黏膜卡他性肠炎 B.假膜性肠炎C.滤泡性肠炎 D.大量浅表性溃疡解析:解析 中毒性菌痢的肠道病变比较轻,主要为黏液分泌增加、黏膜充血、水肿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卡他性肠炎的改变;有时肠壁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而呈滤泡性肠炎的变化。假膜性肠炎和大量浅表性溃疡多出现于急性菌痢。36.阿米巴病的病变可累及(分数:2.00)A.肝脏 B.结肠 C.肺脏 D脑 解析:解析 阿米巴病病变常发生于结肠,称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可见于许多器官,以肝、肺及脑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