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医综合-16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与肝硬化发生密切相关的 DNA 病毒是(分数:2.00)A.HAVB.HBVC.HCVD.HDV2.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是(分数:2.00)A.肝细胞坏死B.小胆管增生C.假小叶形成D.炎细胞浸润3.我国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数:2.00)A.慢性酒精中毒B.营养不良C.胆道阻塞D.病毒性肝炎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肝细胞假小叶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肝细胞排列紊乱B.肝细胞可有双核出现C.小胆管闭塞、坏死D.中央静脉可偏位、缺如5.下列选项中,属于门脉性肝
2、硬化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结节大小相仿,纤维分割薄而均匀B.结节大小不等,纤维分割厚薄不均C.肝脏呈细颗粒状,深绿色D.树枝状纤维组织将肝脏分割为粗大结节6.下列选项中,无明显假小叶形成的是(分数:2.00)A.门脉性肝硬化B.坏死后性肝硬化C.血吸虫性肝硬化D.酒精性肝硬化7.下述有关食管癌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食管上段最常见B.鳞状细胞癌多见C.早期癌多为原位癌D.亚硝胺与食管癌发生有关8.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分数:2.00)A.隆起型B.表浅型C.溃疡型D.凹陷型9.仅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分数:2.00)A.原位癌B.早期癌C.进展期癌D.
3、浸润癌10.胃癌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胃窦小弯侧B.幽门管C.贲门小弯侧D.胃窦大弯侧11.皮革胃是指(分数:2.00)A.胃溃疡广泛瘢痕形成B.胃癌弥漫性浸润C.胃黏液腺癌D.范围较大的溃疡型胃癌12.下列选项中,属于恶性溃疡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溃疡呈圆形,椭圆形B.边缘整齐,不隆起C.底部较平坦D.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13.在胃癌 HE 染色切片中,癌细胞弥散浸润于黏膜下层及肌层,有大量淡蓝色无结构的物质,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部分癌细胞核偏于一侧,胞质内亦有上述物质。该切片应诊断为(分数:2.00)A.未分化癌B.髓样癌C.硬癌D.黏液腺癌14.中晚期胃癌最多见
4、的肉眼类型是(分数:2.00)A.溃疡型B.皮革胃C.息肉型D.局限浸润型15.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分数:2.00)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C.血道转移D.腹腔内种植16.Krukenberg 瘤是指(分数:2.00)A.卵巢的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B.卵巢腺癌C.卵巢转移性黏液腺癌D.腺癌伴广泛转移17.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分数:2.00)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C.血行转移D.腹腔内种植18.关于大肠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盲肠癌最多见B.类癌由腺瘤癌变而来C.少数癌瘤产生 CEAD.Dukes D 期有远隔器官转移19.下列选项中,与肝细胞癌发生无关的是(
5、分数:2.00)A.黄曲霉素B.亚硝胺类化合物C.青霉菌D.寄生虫20.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分数:2.00)A.肝细胞癌B.胆管细胞癌C.未分化癌D.胆囊癌21.不符合急性胰腺炎的描述是(分数:2.00)A.可引起休克B.可合并急性腹膜炎C.血清及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D.血清钙及钾离子浓度升高22.不符合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描述是(分数:2.00)A.临床较多见B.胰腺弥漫受累C.可见局灶性脂肪坏死D.少数发展为出血性胰腺炎2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慢性胰腺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胰腺质地变硬B.腺泡萎缩C.间质纤维组织增生D.可见广泛性坏死24.胰腺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分
6、数:2.00)A.胰尾B.胰体C.胰头D.胰管2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胰腺癌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管状腺癌多见B.CA19-9 是较好的肿瘤标记物C.起病隐匿D.胰腺癌大多数预后良好二、B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 A.肝细胞大片坏死 B.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C.二者皆有 D.二者皆无(分数:4.00)(1).亚急性重型肝炎(分数:2.00)A.B.C.D.(2).急性普通型肝炎(分数:2.00)A.B.C.D. A.肝细胞点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分数:4.00)(1).中度慢性性肝炎(分数:2.00)A.B.C.D.(2).急性重型肝
7、炎(分数:2.00)A.B.C.D. A.小结节性肝硬化 B.大结节性肝硬化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血吸虫性肝硬化(分数:2.00)A.B.C.D.(2).慢性酒精性肝硬化(分数:2.00)A.B.C.D. A.蕈伞型 B.缩窄型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分数:4.00)(1).早期胃癌(分数:2.00)A.B.C.D.(2).食管癌(分数:2.00)A.B.C.D. A.与肝炎后肝硬化有关 B.与食物中黄曲霉素有关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肝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分数:2.00)A.B.C.D.(2).胆管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分数:2.
8、00)A.B.C.D. A.血行转移 B.淋巴转移 C.种植转移 D.直接蔓延(分数:4.00)(1).胃癌转移至肝是通过(分数:2.00)A.B.C.D.(2).直肠癌转移至膀胱是通过(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3,分数:26.00)26.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肝细胞变化有(分数:2.00)A.胞浆疏松化B.气球样变C.嗜酸性坏死D.溶解坏死27.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分数:2.00)A.肝细胞点状坏死B.肝体积明显缩小C.肝质地柔软,呈黄色或红褐色D.肝细胞再生不明显28.病毒性肝炎间质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分数:2.00)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
9、细胞D.浆细胞29.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是(分数:2.00)A.HAVB.HBVC.HCVD.HEV30.关于急性(普通型)肝炎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肝细胞广泛变性B.肝细胞呈点状或碎片状坏死C.肝细胞内可见淤胆D.肝细胞及 Kupffer 细胞增生31.坏死后肝硬化与门脉性肝硬化不同之处,正确的是(分数:2.00)A.假小叶的形态B.纤维间隔的厚薄C.炎细胞浸润的轻重D.肝细胞坏死程度32.门脉性肝硬化时,假小叶具有的特点是(分数:2.00)A.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正常B.假小叶内可无中央静脉C.假小叶内可见到汇管区D.假小叶内有淤胆33.门静脉高压的体征包括(分数:2
10、.00)A.脾肿大B.黄疸C.腹水D.血浆白蛋白减少34.早期食管癌包括(分数:2.00)A.原位癌B.黏膜内癌C.黏膜下癌D.浸润肌层的癌35.早期胃癌包括(分数:2.00)A.黏膜内癌B.黏膜下层癌伴淋巴结转移C.侵及肌层的癌D.侵及浆膜层的癌36.胃癌肉眼形态可表现为(分数:2.00)A.半透明胶冻状B.胃壁弥散性增厚C.溃疡状D.息肉状37.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的病变为(分数:2.00)A.腺上皮非典型增生B.肠上皮化生C.腺瘤性息肉D.假幽门腺化生38.有关肝细胞癌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常经血道转移B.常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显C.可呈腺管样结构D.可呈团块状结构西医综合-1
11、6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与肝硬化发生密切相关的 DNA 病毒是(分数:2.00)A.HAVB.HBV C.HCVD.HDV解析:解析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化主要的原因,尤其是 HBV、HCV 与肝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HBV 为 DNA 病毒,HCV 为 RNA 病毒。2.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是(分数:2.00)A.肝细胞坏死B.小胆管增生C.假小叶形成 D.炎细胞浸润解析:解析 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是假小叶形成,假小叶是指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3.我
12、国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分数:2.00)A.慢性酒精中毒B.营养不良C.胆道阻塞D.病毒性肝炎 解析:解析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在欧美国家慢性酒精中毒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原因。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肝细胞假小叶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肝细胞排列紊乱B.肝细胞可有双核出现C.小胆管闭塞、坏死 D.中央静脉可偏位、缺如解析:解析 肝硬化的特征性变化是假小叶形成。假小叶是指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隔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取代。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再生或双核的肝细胞出现。中央静脉缺如、
13、偏位或有两个以上。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内可有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假小叶内可见小胆管增生。5.下列选项中,属于门脉性肝硬化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结节大小相仿,纤维分割薄而均匀 B.结节大小不等,纤维分割厚薄不均C.肝脏呈细颗粒状,深绿色D.树枝状纤维组织将肝脏分割为粗大结节解析:解析 门脉性肝硬化时,肝内结节大小相仿,最大结节直径不超过 1.0cm,纤维分隔薄而均匀。坏死后肝硬化时,肝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较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结节直径可达 6cm,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厚薄不均。而胆汁型肝硬化,肝体积常增大,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肝外观常被胆汁染成深绿或绿黄色。6.下列
14、选项中,无明显假小叶形成的是(分数:2.00)A.门脉性肝硬化B.坏死后性肝硬化C.血吸虫性肝硬化 D.酒精性肝硬化解析:解析 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三者反复交替出现,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形成肝硬化,并有假小叶形成;但在血吸虫性肝硬化中,因为肝小叶本身并未遭受严重破坏,所以不形成明显的假小叶,但肝脏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7.下述有关食管癌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食管上段最常见 B.鳞状细胞癌多见C.早期癌多为原位癌D.亚硝胺与食管癌发生有关解析:解析 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组织学上有鳞状细
15、胞癌、腺癌等,以鳞癌最多见;早期食管癌多为原位癌;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调查发现,当地某些粮食及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胺,检出率比非高发区高;可以多中心发生。8.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分数:2.00)A.隆起型B.表浅型C.溃疡型D.凹陷型 解析:解析 早期胃癌肉眼观分为:凹陷型(最常见)、表浅型和隆起型。溃疡型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类型。9.仅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分数:2.00)A.原位癌B.早期癌 C.进展期癌D.浸润癌解析:解析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10.胃癌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胃窦小弯侧 B.幽门管C.贲门小弯侧D.胃窦
16、大弯侧解析:解析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小弯侧。11.皮革胃是指(分数:2.00)A.胃溃疡广泛瘢痕形成B.胃癌弥漫性浸润 C.胃黏液腺癌D.范围较大的溃疡型胃癌解析:解析 进展期胃癌根据肉眼形态可分为息肉型、溃疡型和浸润型。浸润型癌组织向胃壁内呈局限或弥漫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边界。当弥漫浸润时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黏膜皱襞大部消失。典型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其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因而有“革囊胃”之称。12.下列选项中,属于恶性溃疡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溃疡呈圆形,椭圆形B.边缘整齐,不隆起C.底部较平坦D.火山口状,底部凹凸不平 解析:解析
17、恶性溃疡外形呈不规则状、皿状或火山口状,溃疡直径常大于 2cm,深度较浅,边缘隆起,不整齐,有坏死出血,周围黏膜中断,呈结节状肥厚。13.在胃癌 HE 染色切片中,癌细胞弥散浸润于黏膜下层及肌层,有大量淡蓝色无结构的物质,其中漂浮小堆癌细胞,部分癌细胞核偏于一侧,胞质内亦有上述物质。该切片应诊断为(分数:2.00)A.未分化癌B.髓样癌C.硬癌D.黏液腺癌 解析:解析 癌细胞弥漫浸润于黏膜下层及肌层,可判断为进展期胃癌。HE 染色见大量淡蓝色无结构的物质,这些物质为黏液;部分癌细胞核偏向一侧,胞质内亦有上述物质,这种细胞为印戒细胞,胞质内亦为黏液。因此,我们可以诊断为黏液腺癌。抓住印戒细胞的出
18、现是黏液腺癌的特征性标志,即使不知道HE 染色中的大量淡蓝色无结构物质是黏液成分,也可以做出正确推断。14.中晚期胃癌最多见的肉眼类型是(分数:2.00)A.溃疡型 B.皮革胃C.息肉型D.局限浸润型解析:解析 中晚期胃癌可分为息肉型或蕈伞型、溃疡型、浸润型,其中以溃疡型最常见。15.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分数:2.00)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 C.血道转移D.腹腔内种植解析:解析 胃癌可通过直接扩散、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而侵犯其他组织器官,但最主要的途径是淋巴道转移,癌细胞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其中以幽门下胃小弯的局部淋巴结最常见,然后再进一步扩散其他淋巴结。16.Kruk
19、enberg 瘤是指(分数:2.00)A.卵巢的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B.卵巢腺癌C.卵巢转移性黏液腺癌 D.腺癌伴广泛转移解析:解析 Krukenberg 瘤是由于胃腺癌(由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特别是胃黏液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表面时,经过种植性转移这种扩散方式,种植于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黏液癌。17.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分数:2.00)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 C.血行转移D.腹腔内种植解析:解析 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为淋巴道转移,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其中以幽门下胃小弯的局部淋巴结最常见。晚期,癌细胞可经胸导管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且以左锁骨上淋巴结多见。胃癌也可经其他途径转移
20、。18.关于大肠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盲肠癌最多见B.类癌由腺瘤癌变而来C.少数癌瘤产生 CEAD.Dukes D 期有远隔器官转移 解析:解析 大肠癌在消化道的癌仅次于胃癌,好发部位以直肠为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两者可占全部病例的 2/3 以上。大肠癌组织可产生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这种抗原称为癌胚抗原(CEA);Dukes 分期根据大肠癌病变在肠壁的扩散范围以及是否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将大肠癌分为A、B、C 三期,近年来在 C 期后增加了 D 期,此期有远隔器官的癌转移。类癌又称为嗜银瘤,起源于神经外胚层,不是由腺瘤癌变而来。19.下列选项中,与肝细
21、胞癌发生无关的是(分数:2.00)A.黄曲霉素B.亚硝胺类化合物C.青霉菌D.寄生虫 解析:解析 肝癌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真菌及其毒素,如黄曲霉菌、青霉菌、杂色霉菌等,其毒素及被其污染的食物都可诱发动物肝癌;亚硝胺类化合物。20.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分数:2.00)A.肝细胞癌 B.胆管细胞癌C.未分化癌D.胆囊癌解析:解析 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型肝癌,其中肝细胞癌最多见,是由肝细胞发生的肝癌。21.不符合急性胰腺炎的描述是(分数:2.00)A.可引起休克B.可合并急性腹膜炎C.血清及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D.血清钙及钾离子
22、浓度升高 解析:解析 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胰岛 A 细胞受刺激,分泌胰高血糖素致使甲状腺分泌降钙素,抑制钙从骨质内游离,使消耗的钙得不到补充,故血钙降低。由于持续呕吐则发生血中的钾、钠含量降低。22.不符合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描述是(分数:2.00)A.临床较多见B.胰腺弥漫受累 C.可见局灶性脂肪坏死D.少数发展为出血性胰腺炎解析:解析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较多见,病变多局限在胰尾。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并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可发生局限性脂肪坏死。腹腔可有少量渗出液。预后较好。少数病例也可转变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型。2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慢性胰腺炎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胰腺质
23、地变硬B.腺泡萎缩C.间质纤维组织增生D.可见广泛性坏死 解析:解析 慢性胰腺炎肉眼观胰腺呈结节状萎缩,质较硬。切面可见弥漫性纤维化间质增生,胰管扩张,管内偶见有结石形成。有时可见胰腺内灶状坏死,或被纤维包裹的假性囊肿。镜下可见胰腺组织内广泛纤维化,腺泡和胰腺组织萎缩、消失,间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24.胰腺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胰尾B.胰体C.胰头 D.胰管解析:解析 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头(60%)、体(15%)、尾部(5%)或累及整个胰腺,尤其常见于胰头部。2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胰腺癌病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管状腺癌多见B.CA19-9 是较好的肿瘤标
24、记物C.起病隐匿D.胰腺癌大多数预后良好 解析:解析 胰腺癌起病隐匿,镜下常见组织学类型有导管腺癌、囊腺癌、黏液癌及实性癌,以导管腺癌多见。CA19-9 是其肿瘤标记物。如果不能早期发现确诊,则预后不佳,多在 1 年内死亡。二、B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 A.肝细胞大片坏死 B.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C.二者皆有 D.二者皆无(分数:4.00)(1).亚急性重型肝炎(分数:2.00)A.B.C. D.解析:(2).急性普通型肝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亚急性重型肝炎有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再生的肝细胞失去原有小叶结构和功能;急性普通型肝炎,肝
25、细胞发生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坏死呈点状坏死灶。 A.肝细胞点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分数:4.00)(1).中度慢性性肝炎(分数:2.00)A.B. C.D.解析:(2).急性重型肝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中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较明显,中度碎片状坏死,出现特征性桥接坏死;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为肝细胞大片坏死,显微镜下肝脏内一片荒凉,仅有少数残存的肝细胞。 A.小结节性肝硬化 B.大结节性肝硬化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血吸虫性肝硬化(分数:2.00)A.B.C.D. 解析:(2).慢性酒精性肝硬化(分
26、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长期或反复感染血吸虫患者,虫卵主要沉积于汇管区,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可引起大量结缔组织增生,但再生结节不明显,所以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 80g 达 10 年以上)时,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发生肝硬化。其病理类型多属于小结节性肝硬化。 A.蕈伞型 B.缩窄型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分数:4.00)(1).早期胃癌(分数:2.00)A.B.C.D. 解析:(2).食管癌(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早期胃癌肉眼分型如下:型(隆起型);型(表浅型),包括a 型(表浅隆起型)
27、、b 型(表浅平坦型)、c 型(表浅凹陷型);型(凹陷型),此型最多见。食管癌的中晚期,肉眼分型如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 A.与肝炎后肝硬化有关 B.与食物中黄曲霉素有关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肝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分数:2.00)A.B.C. D.解析:(2).胆管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还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病毒性感染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2)肝硬化;(3)黄曲霉毒素;(4)酒精。肝小胆管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因之一。 A.血
28、行转移 B.淋巴转移 C.种植转移 D.直接蔓延(分数:4.00)(1).胃癌转移至肝是通过(分数:2.00)A. B.C.D.解析:(2).直肠癌转移至膀胱是通过(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胃癌常经门静脉转移至肝,为血行转移;直肠癌可直接蔓延至邻近的器官,如前列腺、膀胱及腹膜等处。三、X 型题(总题数:13,分数:26.00)26.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肝细胞变化有(分数:2.00)A.胞浆疏松化 B.气球样变 C.嗜酸性坏死 D.溶解坏死 解析:解析 各型病毒性肝炎都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可有以下几种表现:(1)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2)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3)点
29、状坏死;(4)溶解坏死,由气球样变发展而来。27.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分数:2.00)A.肝细胞点状坏死B.肝体积明显缩小 C.肝质地柔软,呈黄色或红褐色 D.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解析:解析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肝索解离,肝细胞溶解,出现弥漫性的大片坏死,残留的肝细胞再生现象不明显,肉眼观,肝脏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28.病毒性肝炎间质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分数:2.00)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 D.浆细胞解析:解析 病毒性肝炎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散在性或灶状浸
30、润于肝小叶或汇管区。29.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是(分数:2.00)A.HAV B.HBVC.HCVD.HEV 解析:解析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病毒是 HAV 和 HEV。30.关于急性(普通型)肝炎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肝细胞广泛变性 B.肝细胞呈点状或碎片状坏死C.肝细胞内可见淤胆 D.肝细胞及 Kupffer 细胞增生 解析:解析 急性普通型肝炎镜下肝细胞出现广泛的变性,且以细胞水肿为主,因肝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紊乱,肝窦受压而变窄,肝细胞内可见淤胆现象;肝细胞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见点状坏死和嗜酸性小体。31.坏死后肝硬化与门脉性肝硬化不同之处,正确的是(分数:2.0
31、0)A.假小叶的形态 B.纤维间隔的厚薄 C.炎细胞浸润的轻重D.肝细胞坏死程度解析:解析 坏死后肝硬化与门脉性肝硬化不同之处在于肝脏变形明显,结节大小悬殊,切面纤维组织间隔宽,且厚薄不一。32.门脉性肝硬化时,假小叶具有的特点是(分数:2.00)A.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正常B.假小叶内可无中央静脉 C.假小叶内可见到汇管区 D.假小叶内有淤胆 解析:解析 门脉性肝硬化镜下可见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称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小叶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者有两个以上,有时可见汇管区。33.门静脉高压的体征包括(分数:2.00
32、)A.脾肿大 B.黄疸C.腹水 D.血浆白蛋白减少解析:解析 门静脉高压可出现以下临床症状:脾肿大;胃肠淤血,黏膜淤血、水肿;腹水,腹水形成的原因有:由于小叶中央静脉及小叶静脉受压,肝窦内压上升,液体自窦壁漏出,部分经肝被膜漏入腹腔;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功能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灭能作用降低,血中醛固酮、抗利尿素水平升高,引起钠水潴留;侧支循环形成,主要的侧支循环有: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直肠静脉丛曲张、脐周围静脉网曲张等。黄疸是胆道阻塞或胆色素代谢异常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并不一定都有。血浆白蛋白减少即低蛋白血症。34.早期食管癌包括(分数:2.00)A.原位癌 B.黏膜内癌
33、C.黏膜下癌 D.浸润肌层的癌解析:解析 早期食管癌病变局限,多为原位癌或黏膜内癌,也有一部分病例癌组织可侵犯黏膜下层,但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如有可疑症状出现,可通过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检出癌细胞确诊。进展期食管癌分为溃疡型、蕈伞型、髓质型和缩窄型。组织学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可经淋巴道、血道转移。35.早期胃癌包括(分数:2.00)A.黏膜内癌 B.黏膜下层癌伴淋巴结转移 C.侵及肌层的癌D.侵及浆膜层的癌解析:解析 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所以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36.胃癌肉眼
34、形态可表现为(分数:2.00)A.半透明胶冻状 B.胃壁弥散性增厚 C.溃疡状 D.息肉状 解析:解析 胃癌肉眼形态可分为三型:(1)息肉型,癌组织向黏膜表面生长呈息肉状,突入腔内;(2)溃疡型,部分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多呈皿状,有的如火山口状;(3)浸润型,癌组织向胃壁内呈局限或弥漫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边界,弥漫浸润时致胃壁增厚,变硬,胃腔变小,有的可形成皮革胃。从镜下可有黏液癌一型,镜下癌细胞内有大量偏酸性黏液,肉眼可见癌组织含大量黏液,呈半透明的胶冻状,故也称胶样癌。37.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的病变为(分数:2.00)A.腺上皮非典型增生 B.肠上皮化生 C.腺瘤性息肉 D.假幽门腺化生 解析:解析 某些长期未治愈的慢性胃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病伴有异型增生,胃黏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系胃癌发生的病理基础。38.有关肝细胞癌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常经血道转移 B.常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显C.可呈腺管样结构 D.可呈团块状结构 解析:解析 肝细胞癌呈恶性肿瘤的特征,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肉眼类型呈巨块型、多结节型和弥漫型,癌细胞排列呈条索状,也可呈腺管样和实体团块状;肝癌首先在肝内蔓延和转移,癌细胞也常沿门静脉扩散,在肝内形成转移性癌结节,还可蔓延至肝外门静脉主干,形成较大的癌栓,阻塞管腔形成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