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动控制原理试-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试确定当 p 与 g 为何值时下列系统可控,为何值时可观测。 (分数:4.00)_2.将下列状态方程化为能控标准型 (分数:4.00)_3.将下列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化为能观标准型。 (分数:4.00)_4.验证如下系统能控性,并进行结构分解。 (分数:4.00)_5.验证题的能观性,并进行结构分解。 (分数:4.00)_6.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为 (分数:4.00)_7.试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判断下列系统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分数:4.00)_8.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如下系统其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分数:4.
2、00)_设系统状态方程为 (分数:12.00)(1).当取 Q=I 时,求 P。(分数:4.00)_(2).若选 Q 为正半定矩阵时,求 Q 及对应的 P。(分数:4.00)_(3).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分数:4.00)_9.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分数:4.00)_10.给定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分数:4.00)_11.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问能否用状态反馈将函数变为 (分数:4.00)_12.已知 (分数:4.00)_13. ,x(0)=3,x(2)=0,求 u*(t)使 (分数:4.00)_14. ,x 1 (2)=0,求 u*(t)使 (分数:4.00)_,x( 0 )=1,x
3、(t f )=0,求 (分数:8.00)(1). (分数:4.00)_(2).为最小。 (分数:4.00)_15. ,x(0)=1,求 及 u*(t)使 (分数:4.00)_16. ,x(0)=x 0 ,0u1,求 u*(t)使 (分数:4.00)_17. ,x(0)=1,|u|1,求 u*(t)使 (分数:4.00)_18. ,x(0)=5,0u2,求 u*(t)使 (分数:4.00)_19. ,x(0)=1,求 u*(t)使 (分数:4.00)_20.x(k+1)=x(k)+0.1(x 2 (k)+u(k),x(0)=3,求 u*(0),u*(1)使 (分数:4.00)_自动控制原理试-7
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试确定当 p 与 g 为何值时下列系统可控,为何值时可观测。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系统的能控性矩阵为 因为 rankS=2=n,则 p 2 +p-120,得 p-4 且 p3。 系统的能观性矩阵 因为 rankQ=2=n,则 12q 2 -q-10,得 且 2.将下列状态方程化为能控标准型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 因为|S|0,所以系统可控。 构造非奇异性矩阵易得 P 1 =(2 0 -1) 则 P 2 =(0 1 0),P 3 =(-1 0 1) 所以 所以能控标准型为 3.将下列状态方程和输出方
5、程化为能观标准型。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系统能观性矩阵 ,求得 ,最后一列为 。 B 0 =0,C 0 =CP=(0 1) 所以 4.验证如下系统能控性,并进行结构分解。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能控性矩阵为 ,rankS=23 故系统不可控。选出线性无关的前两列,附加任意列矢量(0 1 0) T ,构成非奇异变换矩阵 T -1 ,则有 令 ,则有 故系统的能控性结构分解为 5.验证题的能观性,并进行结构分解。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系统的能观性矩阵为 ,rankQ=2n 系统不可观,取 Q 的两行和(0 0 1)构成非奇异矩阵 T,则 故
6、系统的可观结构分解表达式为 6.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为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可控不可观:列写可控标准型,即 (2)可观不可控:列写可观标准型,即 (3) 取不可观不可控的状态变量为 x 2 ,所以,系统的不可控不可观的动态方程为 7.试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判断下列系统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平衡状态 X e =0;令 P 1 =-40,P 2 =120,P 3 =-120 所以 V(x)负定,又 8.试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如下系统其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平衡点(0 0) 取 ,则 因为 P
7、 1 =-2,|P|=12-9=30,所以 V(x)负定,又 设系统状态方程为 (分数:12.00)(1).当取 Q=I 时,求 P。(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 取 Q=I,则由 A T P+PA=-Q 得 整理,得 (2).若选 Q 为正半定矩阵时,求 Q 及对应的 P。(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取 ,Q 正半定,同理,有 整理,得 (3).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对于第一小题中的矩阵 P,P 11 0,P 22 0,P 33 需要 0,矩阵 P 不定,故系统不渐定稳定。 考虑到 A 阵|I-A|=(+1)2 (-2)=0, 1
8、 =20,所以系统不稳定。9.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系统可控,可控标准型为 设状态反馈矩阵 k=(k 0 k 1 k 2 ) 则状态反馈系统特征方程为 期望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4)(+7)= 2 +3 2 +50+56 比较两个特征方程,由同幂项系数相同,得 10.给定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设计全维状态观测器: 观测器的期望特征多项式为 *(s)=(s+10)(s+10)=s 2 +20s+100 与期望特征多项式比较,得 所以 11.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问能否用状态反馈将函数变为 (分数:4.00
9、)_正确答案:()解析: 原系统写成可控标准型,即 y=(-2 1 1)x 假设可以实现期望的系统,设状态反馈阵为 k=(k 0 k 1 k 2 ) 则状态反馈特征方程为 期望系统 所以期望的特征方程为 f*(s)=s 2 +7s 2 +16s+12 比较两特征方程,得 12.已知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根据欧拉方程,得 即 13. ,x(0)=3,x(2)=0,求 u*(t)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由欧拉方程,得 即 2u+=0,-+=0 所以 又 x(0)=3,x(2)=0,得 14. ,x 1 (2)=0,求 u*
10、(t)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哈密顿函数 协态方程为 故 1 (t)=a, 2 (t)=-at+b 控制方程为 u 1 (t)=-a 即 u 2 (t)=at-b 由状态方程,得 所以 解得 c=d=1 又 =x 2 (t f ),由横截条件 ,得 1 (2)=, 2 (2)=0 即 2a=b 联解,得 所以 ,x( 0 )=1,x(t f )=0,求 (分数:8.00)(1).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哈密顿函数 协态方程为 即 (t)=a 控制方程为 即 u=-a 状态方程为 即 x=-at+b 又 x(0)=1,故 b=1,又 x(tf)=0,
11、 ,则 当 时,J 最小,则 (2).为最小。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由第一小题,得 u=-0,x=-at+1, 当 时,J 最小,则 15. ,x(0)=1,求 及 u*(t)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哈密顿函数 协态方程为 得 =-t+b 控制方程为 得 u=t-b 状态方程为 得 又 =0,=0,由横截条件 ,得 (t f )=0,t f =b 所以 当 b=2 时,J 最小,则 16. ,x(0)=x 0 ,0u1,求 u*(t)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哈密顿函数 要使 H 极大,则 由协态方程 由横截条件,得 (t f
12、)=0 C=-10e -10 17. ,x(0)=1,|u|1,求 u*(t)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哈密顿函数 要使 H 极小,则 协态方程为 由横截条件,得 f =0 所以 当 时,t=1-ln2,故 18. ,x(0)=5,0u2,求 u*(t)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哈密顿函数 H=(2+)x-(3+)u-u 2 协态方程为 19. ,x(0)=1,求 u*(t)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构造哈密顿函数 协态方程为 控制方程为 状态方程为 横截条件为 (t f )=x(t f )=C 1 e 2tf 又由 x(0)=1,
13、得 20.x(k+1)=x(k)+0.1(x 2 (k)+u(k),x(0)=3,求 u*(0),u*(1)使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k=1 时,初态为戈(1),单步最优求 u*(1),使 Jx(1),1=min u(1) |x(1)-3u(1)| 当 x(1)=3u(1)时,有 J*x(1),1=0 由系统状态方程,有 x(1)=x(0)+0.1=x 2 (0)+u(0) (2)k=0 时,初态为 x(0),单步最优求 u*(0),使 Jx(0),0=min u(0) |x(1)-3u(1)|+J*x(1),1 =min u(0) |x(1)-3u(1)| 当 x(0)=3u(0)时,有 J*x(0),0=0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