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课法理学-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关于法律的实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B.法的实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C.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和目的的结果D.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2.关于法律实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实现是指法律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目的B.法律实现就是法律的实效C.法律实现是将法的实施的过程性和法律实效性相结合的一个概念D.与法律实
2、施过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影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3.守法的高级状态是_(分数:1.00)A.不违法犯罪B.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C.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D.运用法律对日常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判决4.法律具有局限性以至于不能应用于社会的每一角落。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哪一方面的特征_(分数:1.00)A.法的实现B.法的遵守C.法的制定D.法的适用5.关于法律的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的执行可以简单称作执法B.法律的执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C.执法活动具有
3、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D.广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6.关于法的执行,其主体不包括_(分数:1.00)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公职人员C.法律授权或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D.国家司法机关7.法院受理亲属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法的执行B.法的适用C.法的遵守D.法律监督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司法的原则_(分数:1.00)A.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B.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D.政府指导法院工作原则9.
4、在处理某一房产纠纷案件过程中,法官林某收到了该地市委书记的书信,按照信中的建议作出了审判。林某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司法的_(分数:1.00)A.专属性B.中立性C.被动性D.终极性10.大学生杨某为区人民代表的选举投上自己的选票。属于法律实施的哪一种形式_(分数:1.00)A.法的执行B.法的监督C.法的遵守D.法的适用11.在我国,狭义的法的执行由以下哪个机构来执行_(分数:1.00)A.法院B.检察院C.行政机关D.公安机关12.以下关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该原则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有规定B.我们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偶尔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5、C.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D.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案件有关的事实为基础和依据13.关于法律实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B.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C.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D.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14.下列情形哪些是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的_(分数:1.00)A.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钱某保外就医B.法官李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C.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批示,按照领导的指示处理此案D.村主任李某协调处理本村
6、发生的强奸事件,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 5000 元自行了结15.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1.00)A.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B.法律解释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C.法律解释的对象是人们的疑问D.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16.严格遵循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来对法律进行解释的方法叫做_(分数:1.00)A.文义解释B.历史解释C.体系解释D.目的解释17.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系不包含以下哪一部分_(分数:1.0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法理解释18.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推理广泛地应用于立法、执法、司法和
7、法律监督乃至人们的生活当中B.法律推理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C.法律推理的过程会运用到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D.法律推理的结果客观公正,因此不会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19.出租车司机杨某因救护临产孕妇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有评论认为,杨某载着孕妇闯红灯,属于情理之中的违法行为,虽然违法,但是出发点是好的。该评论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_(分数:1.00)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辩证推理20.“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种推理方式属于_(分数:1.00)A.演绎解释B.归纳解释C.辩证解释D.类比解释21.关于立法解释,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广义上的
8、立法解释,泛指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所作的解释B.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C.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自己及下位机关立法的解释D.严格意义上的立法解释是一种效力最高的法律解释22.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都能看到“禁止随地吐痰”的标语。从法律解释的角度来看,此规定可以解释为:在公共场所,不准在专门设施以外的地方吐痰。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种解释_(分数:1.00)A.体系解释B.历史解释C.目的解释D.文义解释23.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解释的方法多种多样,解释者往往综合采用这些解释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分析解释的
9、对象B.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C.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D.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24.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当由以下哪一机关来解释或者决定_(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法制办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5.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_(分数:1.00)A.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B.解决类似的法律问题C.从普遍性问题推理出个案问题的答案D.确立新的法律规则26.法官吴某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
10、解释并据此作出判决。吴某在判决中对法律的解释属于_(分数:1.00)A.立法解释B.非正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27.我国婚姻法第 21 条第 1 款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尹律师在适用该法条解决实际问题时,认为该规定中的“子女”既包括婚生子女,又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尹律师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是_(分数:1.00)A.比较解释B.扩充解释C.字面解释D.限制解释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28.以下哪些是对法律的实施进行评价的标准_(分数:2.00)A.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B.各类合同的履约率和违约率C.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
11、、秩序、自由、公正、公共福利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D.法律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29.以下列举的特点,哪些属于执法活动的特点_(分数:2.00)A.执法的灵活性B.执法的单方面性C.主体法定性D.执法的被动性30.我国的司法权包括以下哪几种_(分数:2.00)A.审计权B.监督权C.审判权D.检察权31.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组成法治的两项重要条件是_(分数:2.00)A.制定出好的法律B.严格实施好的法律C.加强法律监督D.自觉遵守好的法律32.在我国,执法的原则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_(分数:2.00)A.依法行政原则B.讲究效率原则C.合理性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33.在我
12、国,属于社会监督的主体有以下哪些_(分数:2.00)A.社会组织B.人民群众C.政党D.社会舆论34.以下列举的哪些属于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_(分数:2.00)A.法的遵守B.法的实现C.法的执行D.法的适用35.以下关于法的实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指法的约束力B.侧重于法的实际效果C.也侧重于评价法对社会的实际影响D.强调法的实施的效果高于立法意图36.法官吴某系中共党员,他以匿名信方式向监察机关检举某领导的贪污行为。他的法律监督行为属于_(分数:2.00)A.检察监督B.政党监督C.社会监督D.人民群众监督37.关于法律实施,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法律实
13、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实践中的法律B.公安机关对涉嫌嫖娼的黄某采取强制措施属于法的执行C.某省人大常委会对该省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属于法律监督D.某出租车司机向公安机关举报宁某吸毒的行为属于法的适用38.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_(分数:2.00)A.限制解释B.扩充解释C.目的解释D.字面解释39.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是为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提供说明。这种解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分数:2.00)A.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而使理解和执行由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赋予比较概括、原则的规定以具体内容B.通过法律解释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情况C.对适用法律中的疑问进行统一的解释D.对各级法院
14、之间应如何依据法律规定相互配合审理案件,确定管辖以及有关操作规范问题进行解释40.法理推理的方法可以分为哪两种_(分数:2.00)A.形式逻辑方法B.演绎推理方法C.实质推理方法D.辩证逻辑方法41.关于立法解释,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立法解释一般用于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出现了重大分歧B.立法解释的作用将随着立法的发展不断加强C.立法解释可以解决不同的规范性解释之间的冲突D.立法解释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并且数量最多42.关于类推解释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适用的方法是类推的方法B.可以参照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处理C.类推解释普遍适用于各个法律部门中D.可以比
15、照最相似的其他法律规定进行处理43.以下列举的满足辩证法律推理适用条件的有_(分数:2.00)A.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B.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抵触C.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引发了疑难问题D.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两个法律命题相互矛盾44.律师在辩护的过程中,对法律条文所作出的解释属于_(分数:2.00)A.有权解释B.无权解释C.学理解释D.规范性解释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5.00)45.简述我国法律监督体系 (分数:3.00)_46.简述影响法律实施的因素 (分数:3.00)_47.简述司法的原则 (分数:3.00)_48.简述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 (分数:3.00)_49
16、.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分数:3.00)_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8.00)50.大学生王某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普法宣传活动,一位前来参加活动的大妈问道:“都说我们老百姓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那到底什么是守法?”王某对此解释说:“守法就是每一位公民积极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把义务履行到位了就是守法。” 请结合法理学有关法律实施这一章节的知识和原理,对王某的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分数:8.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6.00)51.论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分数:8.00)_52.论述法律推理与一般推理相比较,突出的特征有哪些? (分数:8.00)_综合课法理学-15 答
17、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关于法律的实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B.法的实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C.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和目的的结果 D.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解析:解析 法律实施,也叫做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即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人们的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方式对法律的实际施行。法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到实然状态
18、。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而不是结果。综上,本题选 C。2.关于法律实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实现是指法律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目的B.法律实现就是法律的实效 C.法律实现是将法的实施的过程性和法律实效性相结合的一个概念D.与法律实施过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影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解析:解析 法的实现不同于法的实效,法的实效是法律被人们实际实施的状态和程度。法的实施的过程性与法的实效的结果相结合的产物就是法律的实现。综上,本题选 B。3.守法的高级状态是_(分数:1.00)A.不违法犯罪B.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
19、秩序C.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D.运用法律对日常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判决解析:解析 守法的态度是指人们对法律的遵守程度和状态。包括守法的最低状态、守法的中层状态和守法的高级状态这三种类型。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守法的中层状态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守法的高级状态是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综上,本题选 C。4.法律具有局限性以至于不能应用于社会的每一角落。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哪一方
20、面的特征_(分数:1.00)A.法的实现 B.法的遵守C.法的制定D.法的适用解析:解析 这句话说明法的实现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与法律实施过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影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综上,本题选 A。5.关于法律的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的执行可以简单称作执法B.法律的执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C.执法活动具有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D.广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解析:解析 执法是法的执行的简称。人们通常在广义和狭义
21、两种含义上使用执法这个概念。广义上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包括一切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综上,本题选 D。6.关于法的执行,其主体不包括_(分数:1.00)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公职人员C.法律授权或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D.国家司法机关 解析:解析 法的执行主体具有特定性,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所属的公职人员,以及法律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及人员,国家司法机
22、关是司法主体而非执法主体。综上,本题选 D。7.法院受理亲属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行为属于_(分数:1.00)A.法的执行B.法的适用 C.法的遵守D.法律监督解析:解析 法的适用又叫司法,通常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宣告失踪人的行为是一种法的适用活动。综上,本题选 B。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司法的原则_(分数:1.00)A.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B.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D.政府指导法院工作原则 解析:解析 司法的原则包括:(1)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23、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故 D 项表述不正确,它也不是司法的原则之一。综上,本题选 D。9.在处理某一房产纠纷案件过程中,法官林某收到了该地市委书记的书信,按照信中的建议作出了审判。林某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司法的_(分数:1.00)A.专属性B.中立性 C.被动性D.终极性解析:解析 司法具有中立性,法官为了实现审判工作的合法进行,实现司法正义,要在当事人之间保持中立态度,不能受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综上,本题选 B。10.大学生杨某为区人民代表的选举投上自己的选票。属于
24、法律实施的哪一种形式_(分数:1.00)A.法的执行B.法的监督C.法的遵守 D.法的适用解析:解析 法的遵守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上法的遵守,就是法的实施。狭义上的法的遵守,又称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公民为选举代表投选票的行为是一种法律的遵守。综上,本题选 C。11.在我国,狭义的法的执行由以下哪个机构来执行_(分数:1.00)A.法院B.检察院C.行政机关 D.公安机关解析:解析 狭义法的执行即为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制定、实施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将法律的一般规定适用于相对人或
25、事件的活动。综上,本题选 C。12.以下关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该原则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有规定B.我们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偶尔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D.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案件有关的事实为基础和依据解析:解析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的关系。在贯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不是“偶尔”。综上,本题选B。13.关于法律实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B.法
26、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C.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 D.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解析:解析 法律实施和法律实现不同。法律实施是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而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活动的直接目的。法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法律的实现,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过程性和实效性的结合,B 项说法相反,错误;法律实施不包括立法,立法是法律制定的环节,D 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C。14.下列情形哪些是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的_(分数:1.00)A.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钱某保外就医 B.法官李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
27、、被告双方私下接触C.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批示,按照领导的指示处理此案D.村主任李某协调处理本村发生的强奸事件,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 5000 元自行了结解析:解析 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法官不应主动与原被告私下接触,影响判案,B 项错误;C 项违反了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错误;D 项强奸罪为刑事公诉案件,不可私了,需要接受法院的刑事审判,错误。综上,本题选 A。15.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1.00)A.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B.法律解释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C.法律解释的对象是人们的疑问 D.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解析:解析
28、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A 项对法律解释含义的定义正确。法律解释既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践的一个重要前提,B 项正确。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的规定,法律解释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法律文本及其附随的情况即制定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情况,探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法律意旨。笼统地说法律的解释对象是人们的疑问是不正确的,法律适用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能涉及法律解释,C 项错误。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起来进行,D 项正确。综上,本题选 C。16.严格遵循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来对法律进行解释
29、的方法叫做_(分数:1.00)A.文义解释 B.历史解释C.体系解释D.目的解释解析:解析 文义解释,又称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是指严格遵循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的一种以尊重立法者意志为特征的解释。这种解释按照法律条文的语言表述的字义、语法和通用的表达方式以及逻辑规律进行解释,目的在于使人们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立法者的意志。这种解释的特点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根据语言解释作出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综上,本题选 A。17.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系不包含以下哪一部分_(分数:1.0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法理解释 解析:解析 法律解释体系是指国家法律解释权限
30、划分的制度。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建立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为核心和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系。相应来讲,法律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形式。综上,本题选 D。18.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推理广泛地应用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乃至人们的生活当中B.法律推理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C.法律推理的过程会运用到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D.法律推理的结果客观公正,因此不会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 解析:解析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法
31、律推理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乃至公民的法律意识中都有法律推理活动,尤其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推理占有显著的地位。因此,AB 项正确。法律推理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其中除了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外,还需要应用一些非逻辑的分析和论证,比如价值分析判断等,C 项正确。法律推理的结果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推理的结论事关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承担义务,是否应负法律责任等,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D 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D。19.出租车司机杨某因救护临产孕妇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有评论认为,杨某载着孕妇闯红灯,属于情理之中的违法行为,虽然
32、违法,但是出发点是好的。该评论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_(分数:1.00)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辩证推理 解析:解析 法律推理可以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其中,实质推理又叫辩证推理。形式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即三段论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即从个别知识推出一般知识的推理。类比推理根据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似性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具有相似性的推理活动,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它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命题,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
33、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题中的案例就是出现了合法与合理的冲突,因此属于实质推理。综上,本题选 D。20.“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种推理方式属于_(分数:1.00)A.演绎解释 B.归纳解释C.辩证解释D.类比解释解析:解析 演绎推理又可以称作三段论推理,它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即从一般的知识推出特殊知识的推理活动。在法律推理的过程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法院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大前提),也有通过审理确定的、可以归人该规则或原则的案件事实(小前提),由此法院可以作出一个确定的判决(结论)。综上,本题选 A。2
34、1.关于立法解释,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广义上的立法解释,泛指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所作的解释B.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C.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自己及下位机关立法的解释 D.严格意义上的立法解释是一种效力最高的法律解释解析:解析 立法解释,是一种法定的、有权的、正式的解释,严格意义上的立法解释就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在法律解释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广义上的立法解释也包括地方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因此 ABD 项正确。立法解释不能对下位立法进行,C 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C。22.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都能
35、看到“禁止随地吐痰”的标语。从法律解释的角度来看,此规定可以解释为:在公共场所,不准在专门设施以外的地方吐痰。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种解释_(分数:1.00)A.体系解释B.历史解释C.目的解释D.文义解释 解析:解析 题中是对“随地”这一词作了恰当的解释,属于文义解释。文义解释,即从法律条文的语言学意义上说明法律规范的含义,即依照文法规则分析法律的语言结构等以便准确理解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综上,本题选 D。23.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解释的方法多种多样,解释者往往综合采用这些解释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分析解释的对象B.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C.法律解释
36、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因此,它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不具有客观性 D.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解析:解析 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法律解释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在法律解释的实践中,这些价值一般体现为宪法原则和其他法律的基本原则,因此法律解释并非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活动,而是有一定的客观性。综上,本题选 C。24.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有原则性分歧时,应当由以下哪一机关来解释或者决定_(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法制办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析: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
37、决议第 2 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出现原则性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因此,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如果出现原则性分歧时,有权作出解释或决定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上,本题选 A。25.辩证推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_(分数:1.00)A.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 B.解决类似的法律问题C.从普遍性问题推理出个案问题的答案D.确立新的法律规则解析:解析 辩证推理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当作为推理前提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辩证推理
38、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辩证推理是法官对法律或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推理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事物的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之上,而绝不应该是从法官的主观想象中得出结论。综上,本题选 A。26.法官吴某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并据此作出判决。吴某在判决中对法律的解释属于_(分数:1.00)A.立法解释B.非正式解释 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解析:解析 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学理解释,一般指由学者或其
39、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是否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其中正式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法官自己作出的解释,只能代表该法官个人观点,并无法律上的约束力,属于非正式解释。因此 B 项正确。对于法律解释的分类,关键在于分清各类解释的主体,抓好了主体,解决该类题目就会十分熟练。27.我国婚姻法第 21 条第 1 款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尹律师在适用该法条解决实际问题时,认为该规定中的“子女”既包括婚生子女,又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尹律师采用的法律解释方法是_(分数:1.00)A.比较解释B.扩充解释 C.字面解释D.限制解
40、释解析:解析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扩充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广的解释。扩充解释不能任意扩大法律的内容,必须以立法意图、目的和法律原则为基础。本题中,通常意义上的“子女”是指婚生子女,尹律师扩充了“子女”的含义,认为“子女”不仅包括婚生子女而且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应当属于扩充解释。综上,本题选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28.以下哪些是对法律的实施进行评价的标准_(分数:2.00)A.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
41、B.各类合同的履约率和违约率 C.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秩序、自由、公正、公共福利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 D.法律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 解析:解析 研究法律实施,就要对法律的实施的状况作出评价,对法律实施进行评价主要有以下标准: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案件种类、破案率及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情况;各类合同的履约率和违约率;普通公民和国家公职人员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他们的法律意识及法制观念的提高或提高程度;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秩序、自由、公正、公共福利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法律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有关法律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的
42、比率。综上,本题选ABCD。29.以下列举的特点,哪些属于执法活动的特点_(分数:2.00)A.执法的灵活性 B.执法的单方面性 C.主体法定性 D.执法的被动性解析:解析 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被动性是司法活动的特点。执法活动的主要特点包括:执法的主动性、执法的单方面性、执法内容的广泛性。此外,执法活动还具有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综上,本题选 ABC。30.我国的司法权包括以下哪几种_(分数:2.00)A.审计权B.监督权C.审判权 D.检察权 解析:解析 司法权是指行使国家司法权力的职责和权力。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审判权是适用法律处理法
43、律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的司法权。检察权包括代表国家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不起诉、抗诉等司法权。综上,本题选 CD。31.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组成法治的两项重要条件是_(分数:2.00)A.制定出好的法律 B.严格实施好的法律 C.加强法律监督D.自觉遵守好的法律解析:解析 法律实施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备条件。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制定好的法律,并严格实施这种法律,是法治的两个重要条件。综上,本题选 AB。32.在我国,执法的原则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_(分数:2.00)A.依法行政原则 B.讲究效率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正当程序原则 解析:解析 执法的原则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时所应
44、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我国,执法的原则主要有依法行政原则、讲求效率原则、合理性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综上,本题选 ABCD。33.在我国,属于社会监督的主体有以下哪些_(分数:2.00)A.社会组织 B.人民群众 C.政党 D.社会舆论 解析:解析 社会监督,即非国家的监督,指由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在我国,根据社会监督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这种监督主体范围十分广泛,民主性比较突出,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本题选 ABCD。34.以下列举的哪些属于法的实
45、施的基本形式_(分数:2.00)A.法的遵守 B.法的实现C.法的执行 D.法的适用 解析:解析 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是: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综上,本题选 ACD。35.以下关于法的实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指法的约束力 B.侧重于法的实际效果C.也侧重于评价法对社会的实际影响 D.强调法的实施的效果高于立法意图 解析:解析 法的效果侧重于评价法对社会的实际影响,而不是法的实效。综上,本题选 ACD。36.法官吴某系中共党员,他以匿名信方式向监察机关检举某领导的贪污行为。他的法律监督行为属于_(分数:2.00)A.检察监督B.政党监督C.社会监督 D.人民群众监督 解析:解析 所谓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按照监督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即国家机关进行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是指由各政党、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包括政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题中的李某进行法律监督时是以匿名信的方式进行的,没有运用公权力,只是以普通公民的身份行使的自身监督权,因此属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