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5537       资源大小:7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8及答案解析.doc

    1、综合课中国法制史-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43.00)1.蒙古政权的第一次汉化立法是_(分数:1.00)A.条画五章B.新立条格C.至元新格D.大元通制2.元朝统一中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条画五章B.大扎撒C.至元新格D.元典章3.元朝江西行省对世祖以来约五十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条例的汇编是以下哪一部法律_(分数:1.00)A.大扎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4.元朝罪名体系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下哪一项罪名的确立:_(分数:1.00)A.强奸罪B.奸淫幼女罪

    2、C.强奸幼女罪D.拐卖幼女罪5.在元朝,对“幼女”年龄,界定在_(分数:1.00)A.16岁以下B.14岁以下C.18岁以下D.10岁以下6.下列关于元朝婚姻与继承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元朝在婚姻方面仍保持着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不强求划一B.元朝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C.关于婚姻的限制和解除,元朝基本上沿用唐宋旧法,但不似唐宋那样严格D.在继承方面,蒙古人和色目人都要依照元朝法律,不允许变通本俗法7.在元朝,取代隋唐三省的是以下哪一机构_(分数:1.00)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刑部8.为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防止“法外遗奸”,朱元璋御制_(分数:1

    3、.00)A.大明律B.大诰C.问行条例D.大明会典9.明朝官修的一部行政法规汇编被叫做_(分数:1.00)A.大明律B.大诰C.问行条例D.大明会典10.在元朝,官员致仕的年龄是_(分数:1.00)A.50B.60C.70D.8011.在大清会典中哪一部增设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和权限,体现了近代行政体制的变化?(分数:1.00)A.雍正会典B.乾隆会典C.嘉庆会典D.光绪会典12.在清朝,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_(分数:1.00)A.刑部B.大理寺C.督察院D.理藩院13.在明朝,被视为通行不改的国家大法为_(分数:1.00)A.大明律B.大明会典C.大明令D.大诰14.以下哪部法典最早将例附

    4、于律文之后,律例合编_(分数:1.00)A.唐律B.宋刑统C.元律D.明律15.在明朝,一切死刑案件必须上报以下哪一个中央司法机构_(分数:1.00)A.大理寺B.督察院C.御史台D.刑部16.在明朝,将御史台改为了_(分数:1.00)A.督察院B.通政使司C.布政使司D.按察使司17.在明朝,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组成的联合审判制度被称为_(分数:1.00)A.三司会审B.朝审C.热审D.大审18.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大清律例B.大清律集解附例C.大清律解集D.五朝会典19.清朝的理藩院则例是_(分数:1.00)A.一种部门法B.审判机构的机构组织法C.只适合于

    5、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法规D.清代满族贵族的特权法20.下列属于清朝创设的刑罚有_(分数:1.00)A.迁徙B.伽号C.充军D.发遣21.元朝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相犯的案件,普通司法机关无权管辖,须由专门机构审理裁决。该专门机构是_(分数:1.00)A.理藩院B.大理寺C.宣政院D.大宗正府22.明洪武三十一年,某省布政使上书皇帝,嘉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依照大明律的规定,该上书行为构成的罪名是_(分数:1.00)A.内乱B.左官C.奸党D.谋大逆23.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说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主婚权属于祖父母、父母,嫁娶违律的,独坐主婚者B.“七

    6、出”仍是丈夫休妻的理由,“义绝”不再成为婚姻解除的条件C.婚姻缔结须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D.继承采取“嫡庶无别,诸子均分”的原则,承认奸生子的继承权2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25.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叫做_(分数:1.00)A.咨询局B.谘议局C.资政院D.咨询院26.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27.以下哪一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_(分数:1.00

    7、)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暂行新刑律28.关于大清民律草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由修订法律馆与礼学馆共同承担B.该草案在制定后即刻正式颁布C.该草案充分考虑了中国特定的国情民风,确定最适合中国风俗习惯的法则D.前三编以模范列强为主,后两编以固守国粹为主29.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部法院编制法是_(分数:1.00)A.大理院编制法B.大理院诉讼编制法C.大理院审判编制法D.大理院法官编制法30.清末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_(分数:1.00)A.大理寺B.大理院C.刑部D.御史台31.清末在诉讼程序上实行_(分数:1.00)A.两审终审制

    8、B.三审终审制C.四级三审制D.三级两审制32.关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B.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C.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D.临时政府为责任内阁制33.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为_(分数:1.00)A.最高法院B.司法部C.中央审判所D.刑部34.律师制度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开始试行的:_(分数:1.00)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5.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_(分数:1.00)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

    9、暂行新刑律36.下列哪部法典中,取消了国会制,设立了有名无实的立法院:_(分数:1.00)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暂行新刑律37.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_(分数:1.00)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38.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活动的主要原则是_(分数:1.00)A.坚持“党治”B.坚持“军治”C.坚持“法治”D.坚持“人治”39.19461949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_时期(分数:1.00)A.形成B.发展C.曲折D.完善和崩溃40.下列哪一法典的编纂标志着国民政府六法体系的构建完成:_(分数:1.0

    10、0)A.六法全书B.五五宪草C.训政纲领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4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是_(分数:1.00)A.大清民事草案B.中华民国民法C.中国银行条例D.公司法42.清末资政院正式设立于_(分数:1.00)A.1907年B.1908年C.1909年D.1910年43.在清朝末期,设立的专门修律的机构是_(分数:1.00)A.资政院B.修订法律馆C.宪政编查馆D.考查政治馆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44.以下属于元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有_(分数:2.00)A.祖述变通,附会汉法B.明刑弼教C.因俗而治D.蒙汉异制45.下列关于元朝监察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11、_(分数:2.00)A.加强监察立法,使监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B.监察体制设置严密,并且赋予其较大的权限C.重视加强对检察官本身的监督D.体现民族歧视政策46.以下属于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有_(分数:2.00)A.一断于法B.刑无等级C.刑乱国用重典D.明刑弼教47.关于明朝时期的厂卫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一大弊政B.“厂”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包括东厂、西厂和内行厂C.厂卫机构属于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D.厂卫之制是皇权高度集中和恶性发展的产物48.以下哪些属于明朝的会审方式_(分数:2.00)A.九卿会审B.朝审C.热审D.秋审49.下列属于明朝

    12、的中央司法机构的有_(分数:2.00)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督察院50.下列属于清朝制定的少数民族法规的有_(分数:2.00)A.理藩院则例B.蒙古律书C.回疆则例D.西宁青海番夷成例51.下列哪些属于清朝的会审制度_(分数:2.00)A.九卿会审B.秋审C.大审D.热审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52.简述清朝刑事立法中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 (分数:5.00)_53.简述清朝秋审制度中的五种处理情况 (分数:5.00)_54.简述中国古代法典从唐朝到清朝时期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 (分数:5.00)_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6.00)明史:“若亭疑献决,而囚有番

    13、异,则改调隔别街门问拟。二次番异不服,则具奏,会九卿鞠之,谓之圆审。至三四讯不服,而后请旨决焉。” 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3.00)(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项制度?(分数:6.50)_(2).该制度反映的是哪种统治思想?(分数:6.50)_55.唐明律合编:“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带项、钱粮等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 请分析上述文字所反映的具体制度及其历史渊源。 (分数:13.00)_综合课中国法制史-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43.00)1.蒙古政权的第一次汉化立法是_(分

    14、数:1.00)A.条画五章 B.新立条格C.至元新格D.大元通制解析:解析 成吉思汗时期,下令郭宝玉制定新令,批准颁布条画五章,这是蒙古政权第一次汉化的立法。2.元朝统一中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条画五章B.大扎撒C.至元新格 D.元典章解析:解析 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元世祖于至元二十八年令右丞相何荣祖等“以公规、治民、御盗、理财等十事辑为一书,名曰至元新格,令刻版颁行,使百司遵守。”至元新格是元朝统一中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3.元朝江西行省对世祖以来约五十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条例的汇编是以下哪一部法律_(分数:1.00

    15、)A.大扎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 解析:解析 元典章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是元朝江西行省对世祖以来约五十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条例的汇编,共 60卷。元典章虽非中央政府所颁法律,但它系统地保存了元朝法律的内容,成为研究元朝社会及法律的珍贵材料。4.元朝罪名体系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下哪一项罪名的确立:_(分数:1.00)A.强奸罪B.奸淫幼女罪C.强奸幼女罪 D.拐卖幼女罪解析:解析 元朝罪名体系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强奸幼女罪的确立。唐律宋刑统的奸类罪中,未特别列出强奸幼女罪。元朝法律则规定:“诸强奸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坐。”处罚比一般强奸罪要重很多。5

    16、.在元朝,对“幼女”年龄,界定在_(分数:1.00)A.16岁以下B.14岁以下C.18岁以下D.10岁以下 解析:解析 元朝将“幼女”的年龄界定在 10岁以下。6.下列关于元朝婚姻与继承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元朝在婚姻方面仍保持着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不强求划一B.元朝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C.关于婚姻的限制和解除,元朝基本上沿用唐宋旧法,但不似唐宋那样严格D.在继承方面,蒙古人和色目人都要依照元朝法律,不允许变通本俗法 解析:解析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虽然受到儒家礼教纲常的影响,但仍保持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特别在婚姻方面,允许依照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事,而不强求划

    17、一。因此 A项正确。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婚书上写明议定的聘财数额,如果是招赘女婿,须写明养老或出舍的年限,主婚人、保亲人、媒人须在婚书上签字画押,然后依礼成亲,婚姻关系方才有效。关于婚姻的限制和解除,元基本上沿用唐宋旧法,但不似唐宋那样严格。因此 BC项正确。在继承方面,蒙古人和色目人各依其本俗法,蒙古习惯法由幼子继承父业,后因接受汉法影响实行诸子均分制,但实际份额仍不相同。因此 D项不正确。7.在元朝,取代隋唐三省的是以下哪一机构_(分数:1.00)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D.刑部解析:解析 元朝以中书省取代隋唐的三省。中书省以中书令为长官,由皇太子兼领。皇太子一般不到职视事,

    18、由左右丞相及其他副职实际负责政务,统称宰相。中书省下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国家各方面行政事务。8.为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防止“法外遗奸”,朱元璋御制_(分数:1.00)A.大明律B.大诰 C.问行条例D.大明会典解析:解析 为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防止“法外遗奸”,朱元璋御制大诰,作为明初的刑事特别法。9.明朝官修的一部行政法规汇编被叫做_(分数:1.00)A.大明律B.大诰C.问行条例D.大明会典 解析:解析 大明会典是明朝官修的一部行政法规汇编。修纂始于英宗朝,至孝宗弘治十五年成书,其后,武宗、世宗、神宗三朝重加校刊增补,其中正德会典和万历会典曾颁行天下,并流传

    19、至今。10.在元朝,官员致仕的年龄是_(分数:1.00)A.50B.60 C.70D.80解析:解析 官员年满 60岁致仕,回乡官员称为“乡宦”,仍享有免役和司法特权。11.在大清会典中哪一部增设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和权限,体现了近代行政体制的变化?(分数:1.00)A.雍正会典B.乾隆会典C.嘉庆会典D.光绪会典 解析:解析 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加强行政管理,提高统治效能,清政府效仿明朝,先后编制了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光绪会典,合称“五朝会典”,统称大清会典。其中,最后一部光绪会典增设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和权限,体现了近代行政体制的变化。12.在清朝,全国最高监察

    20、机关是_(分数:1.00)A.刑部B.大理寺C.督察院 D.理藩院解析:解析 清朝沿袭明制,以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为“三法司”,是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制约的中央司法机关。其中,督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督察百官风纪,纠弹不法,同时负有监督刑部、大理寺之责,可对其错误提出纠弹,亦可参与重大案件的会审。13.在明朝,被视为通行不改的国家大法为_(分数:1.00)A.大明律 B.大明会典C.大明令D.大诰解析:解析 大明律条文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是明朝通行不改的大法,其体例直接为清律所承袭,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4.以下哪部法典最早将例附于律文之后,律例合编_(分数:1.00)A.唐律B

    21、.宋刑统C.元律D.明律 解析:解析 条例是明律以外的单行法规,简称“例”。通常由司法机关根据典型案例拟定条文,经皇帝批准颁布,成为可以普遍适用的法律形式。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刑部删定问刑条例,与律并行,并且“通行天下永为常法”。之后,嘉靖、万历年间多次修订。条文不断增加。万历年间还将重新辑修的问行条例附于大明律,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称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开律例合编的先例并影响了清朝。15.在明朝,一切死刑案件必须上报以下哪一个中央司法机构_(分数:1.00)A.大理寺B.督察院C.御史台D.刑部 解析:解析 在明朝,徒刑以上案件均须报送中央刑部批准,死刑案件,刑部审理,大理寺复核后,须报请皇帝

    22、批准才能执行。16.在明朝,将御史台改为了_(分数:1.00)A.督察院 B.通政使司C.布政使司D.按察使司解析:解析 明朝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监察机构。中央监察机关督察院由御史台改名而来,长官为左都御史,右都御史辅助之。17.在明朝,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组成的联合审判制度被称为_(分数:1.00)A.三司会审 B.朝审C.热审D.大审解析:解析 在明朝,凡事发生重大疑难案件或亟须重新审理的重案时,由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法司会同审问罪犯,后将审理结果奏报皇帝,进行最后裁决。18.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分数:1.00)A.大清律例B.大清律集解附例 C.大清律解集D.五朝会典解析:解析

    23、 大清律例于乾隆五年正式颁行天下。此前,顺治朝曾经颁布过大清律集解附例,雍正朝颁布过大清律集解,由此可以看出大清律集解附例是清朝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19.清朝的理藩院则例是_(分数:1.00)A.一种部门法B.审判机构的机构组织法C.只适合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法规 D.清代满族贵族的特权法解析:解析 清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外,还制订了一系列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如:蒙古则例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20.下列属于清朝创设的刑罚有_(分数:1.00)A.迁徙B.伽号C.充军D.发遣 解析:解析 发遣是清朝特别设立的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刑,即将罪犯发配到边疆地区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的刑

    24、罚,比充军重。清代发遣的对象主要是犯徒罪以上的文武官员,一般只限本人,情节轻微的,还有机会放还。21.元朝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相犯的案件,普通司法机关无权管辖,须由专门机构审理裁决。该专门机构是_(分数:1.00)A.理藩院B.大理寺C.宣政院D.大宗正府 解析:解析 大宗正府是管理蒙古贵族事务的机构,也是具有独立管辖范围的中央司法机关,掌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所“犯一切公事”以及“汉人奸盗诈伪、蛊毒厌魅”等刑狱。可见大宗政府既是管理蒙古贵族事务的机构,又是具有独立管辖范围的中央司法机关,执掌比较混乱。宣政院是元朝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和统领吐蕃地区军、民之政的中央机构,同

    25、时也是全国最高的宗教审判机关,负责审理重大的僧侣案件和僧侣纠纷案件。理藩院是清朝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用于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司法管辖。大理寺,是唐宋乃至明清各代重要的中央司法机关。22.明洪武三十一年,某省布政使上书皇帝,嘉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依照大明律的规定,该上书行为构成的罪名是_(分数:1.00)A.内乱B.左官C.奸党 D.谋大逆解析:解析 鉴于历代臣下结党造成皇权削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导致亡国民乱的教训,明严禁臣下结党,在大明律中增设“奸党罪”并罗列了该罪的种种表现: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大小官员巧言进谏,请求宽免死罪之人,暗中邀买人心者;司法官不执行法律,而听从上级

    26、命令出入人罪者;“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甚至“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均构成奸党罪,一律处以斩刑。23.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说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主婚权属于祖父母、父母,嫁娶违律的,独坐主婚者B.“七出”仍是丈夫休妻的理由,“义绝”不再成为婚姻解除的条件 C.婚姻缔结须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D.继承采取“嫡庶无别,诸子均分”的原则,承认奸生子的继承权解析:解析 明朝之时,家长主婚权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下来,“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如果婚姻本身违法,被追究的也是家长,而非结婚当事人,“凡嫁娶违律,若由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独坐主婚。

    27、”故 A项正确;明律虽然对“义绝”作出了新的解释,但“义绝”仍是婚姻解除的条件,故 B项错误;明代婚姻家庭规定多沿袭唐宋旧律,婚书和聘礼仍是婚姻缔结的要件,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仍然得到确认,故 C项正确。在明朝,“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承认了奸生子的继承权,故 D项正确。此题为反向选择题,考生注意不要选成正确的。2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解析:解析 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于 1908年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它由宪政编查馆编订,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一个步骤,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

    28、件。25.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叫做_(分数:1.00)A.咨询局B.谘议局 C.资政院D.咨询院解析:解析 谘议局是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于 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当时的中央咨询机关叫做资政院。26.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是_(分数:1.00)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 C.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新刑律解析:解析 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27.以下哪一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_(分数:1.00)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暂行新刑

    29、律解析:解析 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于 1911年 1月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28.关于大清民律草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由修订法律馆与礼学馆共同承担B.该草案在制定后即刻正式颁布 C.该草案充分考虑了中国特定的国情民风,确定最适合中国风俗习惯的法则D.前三编以模范列强为主,后两编以固守国粹为主解析:解析 大清民律草案因武昌起义爆发,未及时正式颁布。29.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部法院编制法是_(分数:1.00)A.大理院编制法B.大理院诉讼编制法C.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D.大理院法官编制法解析:解析 大理院审判编制法为中国近代意义之第一部法院

    30、编制法,明确了民刑分立的体制,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并规定了不同审级的审判方式,引进西方审判监督机制。30.清末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_(分数:1.00)A.大理寺B.大理院 C.刑部D.御史台解析:解析 清末对传统的司法组织体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制度。31.清末在诉讼程序上实行_(分数:1.00)A.两审终审制B.三审终审制C.四级三审制 D.三级两审制解析:解析 清末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具体制度,其中,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32.关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

    31、.00)A.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B.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C.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D.临时政府为责任内阁制 解析: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临时政府为总统制共和政体,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统帅军队并行使行政权力。33.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为_(分数:1.00)A.最高法院B.司法部 C.中央审判所D.刑部解析:解析 南京临时政府分别设立了司法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为司法部,最高审判机关为临时中央审判所或最高

    32、法院。34.律师制度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开始试行的:_(分数:1.00)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解析:解析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进行了司法改革,其中试行律师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此外,确立司法独立的原则、禁止刑讯、禁止体罚、试行公开审判和陪审制度,都是该时期司法改革的内容。35.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_(分数:1.00)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暂行新刑律解析:解析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于 1913年 10月 31日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由于该委员会主要是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进行起草活

    33、动,故称这部宪法草案为“天坛宪草”。36.下列哪部法典中,取消了国会制,设立了有名无实的立法院:_(分数:1.00)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D.暂行新刑律解析:解析 北洋政府于 1914年 5月 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因系袁世凯一手操纵和炮制,故又称袁记约法。它是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中华民国约法和临时约法有着根本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制度,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其二,完全否定和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实行总统独裁的政治体制。其三,取消了国会制,设立有名无实的立法院。其四,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但无一例外

    34、地设定了“于法律范围内”或“依法律所定”等前提条件,有关人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37.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是_(分数:1.00)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解析:解析 北洋政府于 1923年 10月 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因系曹锟为掩盖“贿选总统”丑名而授意炮制,故又被称作“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38.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活动的主要原则是_(分数:1.00)A.坚持“党治” B.坚持“军治”C.坚持“法治”D.坚持“人治”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活动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党治”,即由

    35、国民党垄断立法权。39.19461949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_时期(分数:1.00)A.形成B.发展C.曲折D.完善和崩溃 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271936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 19371945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 19461949年,是国民党政权“法统“的完善和崩溃时期。40.下列哪一法典的编纂标志着国民政府六法体系的构建完成:_(分数:1.00)A.六法全书 B.五五宪草C.训政纲领D.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以法典为纲、以相关法规为目“的方式,将法典及相关法规汇编成六法全书

    36、。六法全书的编纂标志着国民政府六法体系的构建完成,实现了法律形式上的近代化。4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是_(分数:1.00)A.大清民事草案B.中华民国民法 C.中国银行条例D.公司法解析:解析 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42.清末资政院正式设立于_(分数:1.00)A.1907年B.1908年C.1909年D.1910年 解析:解析 作为中央咨询机关,资政院于 1910年正式设立,其筹建始于 1907年。43.在清朝末期,设立的专门修律的机构是_(分数:1.00)A.资政院B.修订法律馆 C.宪政编查馆D.考查政治馆解析:解析 修订法律馆是清末负责修订法律的

    37、专门机关。1902 年清廷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后,开始了修订法律馆的筹建,1904 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办公。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44.以下属于元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有_(分数:2.00)A.祖述变通,附会汉法 B.明刑弼教C.因俗而治 D.蒙汉异制 解析:解析 元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缺乏系统性,但是从其法制的实践和有关文献典籍的记载中,仍可概述其要者如下:一是“祖述变通”“附会汉法”;二是“因俗而治”,蒙汉异制。明刑弼教是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45.下列关于元朝监察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加强监察立法,使监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B.监察体制设置严

    38、密,并且赋予其较大的权限 C.重视加强对检察官本身的监督 D.体现民族歧视政策 解析:解析 元朝政府很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目的在于通过对官员尤其是汉族官员的监督,来防止他们的拥权自重。元朝通过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建立和发展了颇具特色的检查制度。首先,加强监察立法,使监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检查体制设置严密,并且赋予其较大的权限。其三,重视加强对检察官本身的监督。其四,体现民族歧视政策。46.以下属于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的有_(分数:2.00)A.一断于法B.刑无等级C.刑乱国用重典 D.明刑弼教 解析:解析 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元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此外

    39、,明刑弼教表现了明朝在认识“刑”与“教”及其相互关系的态度,也是其一项重要的立法思想。47.关于明朝时期的厂卫机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一大弊政 B.“厂”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包括东厂、西厂和内行厂 C.厂卫机构属于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D.厂卫之制是皇权高度集中和恶性发展的产物 解析:解析 厂卫并非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但是在皇帝的纵容下,由宦官操纵,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享有侦查缉捕、监督审判、法外施行等种种司法特权。48.以下哪些属于明朝的会审方式_(分数:2.00)A.九卿会审 B.朝审 C.热审 D.秋审解析:解析 明朝的会审主要包括下列几种:第

    40、一,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第二,朝审;第三,大审;第四,热审。秋审为清朝时期的一种会审方式,不属于明朝。49.下列属于明朝的中央司法机构的有_(分数:2.00)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D.督察院 解析:解析 明朝中央司法机关的名称、职掌均与唐宋有所不同。大理寺、刑部、督察院组成中央“三法司”。50.下列属于清朝制定的少数民族法规的有_(分数:2.00)A.理藩院则例 B.蒙古律书 C.回疆则例 D.西宁青海番夷成例 解析:解析 清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辽阔的疆域,以理藩院作为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司法管辖。清政府除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外,还制定了一

    41、系列适用于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规,如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苗汉杂居章程湘苗事宜西宁青海番夷成例钦定西藏章程等。51.下列哪些属于清朝的会审制度_(分数:2.00)A.九卿会审 B.秋审 C.大审D.热审 解析:解析 大审是明代宦官会同三法司在大理寺共审囚徒的制度。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52.简述清朝刑事立法中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确认和维护满族特权,是清朝法律突出的特点,表现为: 首先,确保满洲贵族在政权中的优越地位。清官制标榜满汉一体,中央六部长官设满汉复职,但实际操于满官之手。 其次,旗人犯罪享有特权和优待。旗人犯罪受到法律

    42、的特殊优待,成为清律的特色。 最后,法律保护旗地旗产,禁止“旗民交产”。53.简述清朝秋审制度中的五种处理情况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第一,情实:指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第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再押监候办,留待下年秋审。凡三经秋审定位缓决,可免死减为流三千里,或减发烟瘴极边充军。第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情有可原,予以免死减等发落。第四,可疑:指案情尚未完全明了的,则驳回原省再审。第五,留养承祀: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罪犯为独子而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或符合“孀妇独子”等条件的,则经皇帝批准,可改判重杖,伽号示众三个月。54.简述中国古代

    43、法典从唐朝到清朝时期篇章体例的发展演变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唐朝:唐律疏议采用 12篇体例,以名例律为首篇。 (2)宋朝:宋刑统沿袭唐律疏议12 篇体例,但是采用“刑律统类”的形式,在篇内分门。 (3)元朝:元代地方政府自行汇编的元典章以六部划分法规体例,对后世法典的编纂有直接影响。 (4)明朝:大明律改变了唐宋律的传统体例,按六部官制分六律,仍以名例律冠于篇首,共 7篇。 (5)清朝:大清律例承用大明律的编纂方法,但采用律、例合编的体例。四、材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6.00)明史:“若亭疑献决,而囚有番异,则改调隔别街门问拟。二次番异不服,则具奏,会九卿鞠之,谓之圆审。至三四讯不服,而后请旨决焉。” 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3.00)(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项制度?(分数:6.50)_正确答案:()解析:这段文字反映了明朝的九卿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