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以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朝代有_。(分数:2.50)A.秦朝B.汉朝C.曹魏D.西晋2.大清新刑律附则暂行章程规定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2.50)A.无夫妇女通奸罪B.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C.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等罪的刑罚D.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3.下列关于北齐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北齐首次设置了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B.北齐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C.北齐首次下诏废除宫刑D.北齐首次规定了重罪十
2、条4.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_。(分数:2.50)A.咒骂父母B.谋杀祖父母C.殴打父母D.殴打伯父母5.西周时期适用“三赦”之法的情形有_。(分数:2.50)A.幼弱B.蠢愚C.笃疾D.老髦6.下列选项属于明朝刑法适用原则的有_。(分数:2.50)A.重其所重,轻其所轻B.从重从新C.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D.轻罪重刑7.根据唐律的规定,下列犯罪中可以适用赎刑的情形是_。(分数:2.50)A.某人在长安城内三次犯有判处徒刑的窃盗罪的B.某人因坐赃犯罪被处以加役流而流放岭南的C.某将军因参与侯君集谋反而被判处斩刑的D.某人在东都洛阳三次犯有处流刑的强盗罪的8.下列有关我国近
3、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修律工作B.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总统制的共和政体C.北洋政府以大清新刑律为蓝本制定了专门的刑法典暂行新刑律D.南京国民政府刑法典从西方引进了保安处分制度9.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法经开创了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D.法经中最能体现立法宗旨的是盗法和贼法两篇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存在的缺陷表现在_。(分数:2.50)A.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B.阶级路线上搞“左”倾关门主义C.国家结构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D.政权性质上将资本家、富
4、农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予以剥夺11.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内乱罪的有_。(分数:2.50)A.强奸小功亲B.与父亲妾通奸C.与祖父妾通奸D.强奸缌麻亲1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秦律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B.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三法司为主体C.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中D.唐律五刑二十等中,不包括“加役流”这种流刑13.根据唐律规定,下列有关刑罚适用原则适用情形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唐太宗时期,广州都督(五品以上官爵)党仁弘枉法而受财及受所监临赃百余万,则对党仁弘不适用上
5、请B.唐朝都城长安发生一起高丽人和突厥人械斗的恶性刑事案件,数人被杀,则大理寺应依据唐律审案定罪C.唐朝东都洛阳发生一起官员和属下共谋盗窃官仓粮食案件,虽然由属下造意,但应以主管官员为首犯D.武则天时期,李某被怀疑参与徐敬业起兵反武活动,但无旁证,则对李某适用赎刑14.篇目由 7篇组成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分数:2.50)A.宋刑统B.唐律疏议C.大明律D.大清律例15.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 1908年B.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C.谘议局是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D.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16.下列关于唐
6、朝罪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50)A.唐朝对于杀人罪实行保辜制度B.唐朝的“六赃”罪属于官吏所犯的赃罪C.唐朝对于杀人罪,明确区分为“六杀”D.唐朝对于犯“十恶”重罪者实行连坐17.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民商事立法原则,下列选项中采取单行立法的是_。(分数:2.50)A.商行为B.商法总则C.保险法D.票据法18.清末制定的大理院审判编制法确立的司法原则有_。(分数:2.50)A.实行四级三审制B.确认司法独立原则C.引进西方审判监督机制D.建立陪审制1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_。(分数:2.50)A.不道B.不孝C.不义D.不睦20.下列选项中,
7、属于我国古代曾经出现的司法监察机关有_。(分数:2.50)A.御史台B.都察院C.六科给事中D.东厂21.下列关于大明会典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大明会典是明朝官修行政法规汇编B.大明会典分述各行政机关的职掌、建制、沿革等制度C.大明会典采取“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编纂原则D.大明会典在修订方法上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22.下列关于明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明大诰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B.明朝首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方式C.明朝首创奸党罪,并使凌迟刑正式入律D.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法律溯及既往原则23.沈家本主持制
8、定的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和制度有_。(分数:2.50)A.凌迟刑B.发遣刑C.服制定罪D.八议24.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有关民主制度的规定包括_。(分数:2.50)A.实行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度B.采取“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原则C.实行普遍选举D.实行民族平等25.下列关于清代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清代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B.清代明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典卖契约C.清代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 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D.清代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26.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西周时期的买卖契
9、约称为“傅别”B.西周时期实行“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C.西周时期的“六礼”属于婚姻成立的法定程序D.西周时期已经对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进行了区分27.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六赃”犯罪情形的有_。(分数:2.50)A.强盗B.窃盗C.坐赃D.受财枉法28.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统”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B.宋朝建立了红契制度以确认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C.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了有关宋朝遗嘱继承方面的真实案例D.宋朝制定的盗贼重法是重典惩治盗贼立法的顶峰29.下列关于唐朝“上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上请
10、制度首立于隋朝B.五品以上官员犯死罪者上请皇帝裁决C.八议者之亲属犯死罪者须上请D.受财枉法者不适用上请30.下列有关清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清朝入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B.清朝制定的“例”中,最重要的例是“条例”C.清朝对于以文字锻炼成狱的,一般以“谋大逆”论处D.清朝的死刑有斩立决和绞立决之分31.清政府为实施预备立宪活动而设立的咨询机关有_。(分数:2.50)A.谘议局B.宪政编查馆C.资政院D.修订法律馆32.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_。(分数:2.50)A.民间调解B.群众团体调解C.政府调解D.司法调解33.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诉讼
11、审判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50)A.根据国民党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四级三审制B.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理的上诉案件,既是事实审,也是法律审C.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有权监督检察署的检察工作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审检合署,检察院设置于法院之内34.下列有关汉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格、式四种B.汉文帝的刑事改革并没有涉及宫刑的改革C.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告缗令”是有关重农抑商的法令D.汉朝为了限制告诉权,特区分了公室告和非公室告35.下列关于北齐政权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
12、.北齐时期首次创立的“重罪十条”制度,是隋朝开皇律所规定的“十恶”的渊源B.北齐将曹魏律的“刑名”篇改为“名例”篇,完善了刑法总则C.北齐正式设置了大理寺,使得大理寺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直到明朝才变成复核机关D.北齐律首次规定了登闻鼓直诉制度36.下列有关宋朝考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宋朝对于京官的考课由考课院掌考B.宋朝对地方州县官员的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C.宋朝的考课方法包括磨勘制和历纸制D.宋朝的职事官也要经过考课37.下列关于清末和南京国民政府民商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B.清末和南京
13、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D.南京国民政府的商事立法采纳西方资本主义的商法原则38.清政府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法规包括_。(分数:2.50)A.湘苗事宜B.西藏禁约十二事C.西宁番子治罪条例D.回疆则例39.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西周时期提出了“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原则B.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傅别”C.西周时期的“奸宄罪”类似于后世的盗罪、贼罪D.西周时期将审理民事案件所收的费用称为“束矢”40.下列关于清末和中华民国司法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有_。(分数:2.50)A.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检察官考试任
14、用制度B.南京临时政府首次承认律师制度的合法性C.实行刑事公诉制度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清末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以司法部作为全国司法行政机关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以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朝代有_。(分数:2.50)A.秦朝 B.汉朝 C.曹魏 D.西晋 解析:解析 秦、汉、三国两晋直至北齐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廷尉命名,故备选项都应选,但北齐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后,才结束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历史。2.大清新刑律附则暂行章程规定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2.50)A.无夫妇女通奸罪 B.对尊
15、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 C.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等罪的刑罚 D.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 解析:解析 清末“礼法之争”的结局是法理派的妥协、退让,即在大清新刑律附则暂行章程中作出了如下规定:无夫妇女通奸仍论罪;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伤等罪的刑罚;减轻尊长对卑幼、夫对妻杀伤等罪的刑罚;凡危害帝室罪、内乱、外患罪及杀伤尊亲属罪,处以死刑者,仍用斩;凡犯毁弃、盗窃尸体罪、发掘尊亲属坟墓等罪,应处二等徒刑以上者,得因其情节仍处死刑;凡犯强盗罪者,也可因其情节仍处死刑。可见,备选项应全选。3.下列关于北齐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北
16、齐首次设置了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B.北齐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 C.北齐首次下诏废除宫刑D.北齐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解析:解析 C 项错在:西魏首次下诏废除宫刑,而不是北齐。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4.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_。(分数:2.50)A.咒骂父母B.谋杀祖父母 C.殴打父母 D.殴打伯父母解析:解析 唐律对于谋杀或者殴打祖父母、父母,谋杀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恶逆罪论处。故选 B项和 C项。A 项构成不孝,D 项构成不睦。注意:对于祖父母和父母,包括殴打和谋杀两种情形。但对于伯叔父母、外祖父母、丈夫,则仅限于谋杀,才
17、能以恶逆罪论处。5.西周时期适用“三赦”之法的情形有_。(分数:2.50)A.幼弱 B.蠢愚 C.笃疾D.老髦 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对于幼弱、老髦和蠢愚三种情形,都可以宽恕、原谅处理,这三种情形称为“三赦”之法。故选 A项、B 项和 D项。笃疾是指有重大疾病、癫狂、二肢废、两目盲,如此之类,都属于笃疾。唐律对笃疾犯罪都减免刑罚,但西周时期没有概括出这种情形。6.下列选项属于明朝刑法适用原则的有_。(分数:2.50)A.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B.从重从新 C.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D.轻罪重刑解析:解析 明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有二:轻其所轻,重其所重;从重从新(法律溯及既往),故选 A项和B项。“举轻
18、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是唐朝的刑法适用原则,而轻罪重刑属于战国时期的刑法适用原则。7.根据唐律的规定,下列犯罪中可以适用赎刑的情形是_。(分数:2.50)A.某人在长安城内三次犯有判处徒刑的窃盗罪的 B.某人因坐赃犯罪被处以加役流而流放岭南的C.某将军因参与侯君集谋反而被判处斩刑的D.某人在东都洛阳三次犯有处流刑的强盗罪的 解析:解析 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该规定称为累犯加重原则,依据该原则,A 项表述的情形应判处流 2000里,D 项表述的情形应判处绞刑。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的规定,适用赎刑的范围限于流刑以下(包括流刑),而对于判处加
19、役流、会赦犹流、反逆缘坐流、不孝流和子孙犯过失流等“五流”不适用。虽然死刑可以适用赎刑,但对于犯有谋反等十恶大罪的,不适用八议、上请、减刑、赎刑和官当制度。综上分析,选 A、D 项。8.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修律工作 B.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总统制的共和政体C.北洋政府以大清新刑律为蓝本制定了专门的刑法典暂行新刑律 D.南京国民政府刑法典从西方引进了保安处分制度 解析:解析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共和政体。故 B项错误。其余选项表述都正确。9.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法经为李
20、悝所制定 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法经开创了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 D.法经中最能体现立法宗旨的是盗法和贼法两篇 解析:解析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而不是法经。故 B项错误。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存在的缺陷表现在_。(分数:2.50)A.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 B.阶级路线上搞“左”倾关门主义 C.国家结构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 D.政权性质上将资本家、富农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予以剥夺 解析: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存在的缺陷表现在: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阶级路线上搞“左”倾关门主义;国家结构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如承认“民族分
21、离”)和在政权性质上将资本家、富农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予以剥夺等。可见,备选项应全选。11.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内乱罪的有_。(分数:2.50)A.强奸小功亲 B.与父亲妾通奸 C.与祖父妾通奸 D.强奸缌麻亲解析:解析 唐律对于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以及与和者,均以内乱罪论处。“和”就是指通奸,故选A项、B 项和 C项。因缌麻亲属于小功以下亲,故不构成内乱罪。1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秦律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 B.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三法司为主体C.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中 D.唐律
22、五刑二十等中,不包括“加役流”这种流刑 解析:解析 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是秦律。故选 A项。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般以三法司为主体,隋、唐、宋时期的三法司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明、清时期为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但有一个朝代是个例外,即元朝,因为元朝取消了大理寺的设置,故没有完整的“三法司”制度。故 B项表述错误。“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疏议中,所谓“违契不偿”,是指对不计利息的“负债”,因违法契约而不予赔偿的情形,有关“违契不偿”的规定属于民事规范的范畴,规定在唐律中。故 C项正确。唐律五刑分为二十等,其中,笞刑、杖刑和徒刑各为五等,流刑三等
23、,不包括加役流,死刑二等。故 D项正确。13.根据唐律规定,下列有关刑罚适用原则适用情形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唐太宗时期,广州都督(五品以上官爵)党仁弘枉法而受财及受所监临赃百余万,则对党仁弘不适用上请 B.唐朝都城长安发生一起高丽人和突厥人械斗的恶性刑事案件,数人被杀,则大理寺应依据唐律审案定罪 C.唐朝东都洛阳发生一起官员和属下共谋盗窃官仓粮食案件,虽然由属下造意,但应以主管官员为首犯D.武则天时期,李某被怀疑参与徐敬业起兵反武活动,但无旁证,则对李某适用赎刑解析:解析 党仁弘为唐朝开国功臣、广州都督,喜好敛财,因受财枉法及受所监临财物而被大理寺判处死刑,后经五复奏被唐
24、太宗免官为民。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官员为五品以上官爵犯死罪的,适用上请,但所犯之罪为十恶、反逆缘坐流、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的,不适用上请。可见,A 项表述正确。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凡同一国籍的外国人互相侵犯,各按照本国的习俗和法律论处;凡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互相侵犯,则按照唐朝的法律论处。可见,B 项表述正确。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主管官员与属下或者外部人员共同犯罪的,不论主管官员是否造意,都以主管官员为首犯。故 C项表述正确。公元 683年,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反武,后徐敬业兵败被杀。根据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凡是疑罪,各按照所犯的罪适用赎刑,但由于犯
25、有谋反重罪的不适用赎刑,因此无法适用“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这一刑法原则。故不选 D项。14.篇目由 7篇组成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分数:2.50)A.宋刑统B.唐律疏议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解析:解析 明、清时期的封建成文法典都是由 7篇组成的。故选 C项和 D项。15.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 1908年 B.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 C.谘议局是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D.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解析:解析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的地方咨询机关,而不是中央咨询机关。故 C
26、项错误。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辅助机关,而不是指导机关。故 D项错误。16.下列关于唐朝罪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50)A.唐朝对于杀人罪实行保辜制度 B.唐朝的“六赃”罪属于官吏所犯的赃罪 C.唐朝对于杀人罪,明确区分为“六杀”D.唐朝对于犯“十恶”重罪者实行连坐 解析:解析 唐朝对于伤害罪实行保辜制度。可见,A 项表述错误。唐朝的“六赃”罪是指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强盗、窃盗和坐赃,其中,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和坐赃是官吏所犯的赃罪,而强盗、窃盗则不属于官吏所犯赃罪。可见,B 项表述错误。唐朝对于杀人罪,明确区分为“六杀”:“谋杀”“故杀”“斗杀”
27、“误杀”“过失杀”和“戏杀”。可见,C 项表述正确。“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唐朝仅对谋反、谋大逆和谋叛三罪实行连坐。可见,D 项表述错误。17.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民商事立法原则,下列选项中采取单行立法的是_。(分数:2.50)A.商行为B.商法总则C.保险法 D.票据法 解析: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根据该民商事立法原则,商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间、商法总则与民法总则之间并无二致,因此,对于商行为和商法总则,不单行立法,统统纳入民法债编,而对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公司法等,则采取单行立法。故选 C、D 项。18.清末制定的大理
28、院审判编制法确立的司法原则有_。(分数:2.50)A.实行四级三审制 B.确认司法独立原则 C.引进西方审判监督机制 D.建立陪审制解析:解析 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法院编制法,该法明确了民刑分理体制,确认司法独立原则,规定了四级三审制,引进了西方的审判监督机制。可见,选 A、B、C 项。有关建立陪审制度最早规定于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中,故不选 D项。1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_。(分数:2.50)A.不道B.不孝 C.不义 D.不睦 解析:解析 唐律“十恶”中属于违反封建伦理的犯罪包括五类: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故选 B项、C 项
29、和 D项,而不道属于严重危害封建秩序的犯罪。2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古代曾经出现的司法监察机关有_。(分数:2.50)A.御史台 B.都察院 C.六科给事中 D.东厂解析:解析 我国中央司法监察机关一般以御史台和都察院作为监察机关主体,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出现了不同的监察机关,如汉朝的司隶校尉、州刺史、部刺史,宋朝的提典刑狱司,明朝的六科给事中、提刑按察司等。故选 A项、B 项和 C项。东厂是明成祖朱棣设立的宦官特务机构,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专门从事侦缉、监视、逮捕等活动,甚至直接参与审判,加之明朝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等几个皇帝外大多平庸,导致厂卫插足司法,但这并不
30、意味着厂卫属于司法监察机关,它只不过是封建专制主义极端发展的产物,厂卫干预司法,加速了明朝的灭亡。21.下列关于大明会典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大明会典是明朝官修行政法规汇编 B.大明会典分述各行政机关的职掌、建制、沿革等制度 C.大明会典采取“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编纂原则D.大明会典在修订方法上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解析:解析 大明会典是明朝官修的一部行政法规汇编,A 项表述正确。大明会典分述各行政机关职掌、建制、沿革、管理制度以及礼仪、礼制等,B 项表述正确。大明会典采取以六部官制为纲,在每一官职之下,先载律令,次载事例的编纂原则,而大清会典采取的是“以
31、典为纲,以则例为目”的典、例分别编辑的编纂体例。可见,C 项表述错误。唐六典在修订方法上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编纂方法。可见,D 项表述错误。22.下列关于明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明大诰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 B.明朝首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方式 C.明朝首创奸党罪,并使凌迟刑正式入律 D.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法律溯及既往原则 解析:解析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了明大诰,并称:有大诰者依大明律减一等处刑,无大诰者依大明律加一等处刑,结果讲读大诰之风盛行,造成“人人讲大诰,户户读大诰”,这使得明大诰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故选 A项
32、。明神宗万历年间将律、例合编,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首创律例合编体例。故 B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首创奸党罪,并将残酷的凌迟刑写进大明律。故 C项正确。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从重从新原则,即法律溯及既往原则。故 D项正确。23.沈家本主持制定的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和制度有_。(分数:2.50)A.凌迟刑B.发遣刑 C.服制定罪 D.八议 解析:解析 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有:斩刑、流刑、发遣刑;废除的制度有:八议、服制定罪、比附、官秩等。故选 B项、C 项和 D项。凌迟刑和刺配刑等是在大清现行刑律中被废除的。24.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有关民主制度的规定包括_。(分数:2.50)A.实行无记名投票
33、的选举制度 B.采取“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原则 C.实行普遍选举 D.实行民族平等 解析:解析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度;规定“三三制”;保障自由权利;男女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等内容。故备选项应全选。25.下列关于清代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清代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B.清代明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典卖契约 C.清代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 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D.清代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 解析:解析 宋代的典卖契约须经过过割赋税等四道程序,而清代对于典卖契约,无须过割赋税,但对于买卖契
34、约,须过割赋税。故 A项错误。清代规定的出典人对典物的回赎期限为 1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故 C项错误。注意:宋代规定的回赎期限为 30年,且宋代不区分典与卖。考生应将宋、清二朝的典卖契约对比复习,以强化记忆。26.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傅别”B.西周时期实行“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C.西周时期的“六礼”属于婚姻成立的法定程序 D.西周时期已经对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进行了区分 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而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 A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而汉朝实行“德主刑辅”的
35、立法指导思想。故 B项错误。C 项和 D项表述都正确。27.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六赃”犯罪情形的有_。(分数:2.50)A.强盗 B.窃盗 C.坐赃 D.受财枉法 解析:解析 唐朝首创“六赃”犯罪,所谓“六赃”,即六种非法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强盗、窃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坐赃。故备选项应全选。这里的“监临”,是主管的意思,监临官就是指主管官员,受所监临财物就是收受下属及百姓财物。28.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统”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B.宋朝建立了红契制度以确认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 C.名公书判清明集中
36、记载了有关宋朝遗嘱继承方面的真实案例 D.宋朝制定的盗贼重法是重典惩治盗贼立法的顶峰 解析:解析 大中刑律统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统”编纂体例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是宋刑统。故 A项表述错误。宋朝建立了红契制度,即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必须经官府加盖红契,交纳契税,才能转移不动产的所有权。故 B项表述正确。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了宋朝的继承、婚姻、判决书和上下往来的官府公文等内容。故 C项表述正确。宋朝盗贼问题严重,为此,宋仁宗制定了窝藏重法,宋英宗制定了重法,宋神宗制定了盗贼重法,其中,盗贼重法使宋朝的重典惩治盗贼立法达到顶峰。故 D项表述正确。29.下列关于唐朝“上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
37、(分数:2.50)A.上请制度首立于隋朝B.五品以上官员犯死罪者上请皇帝裁决 C.八议者之亲属犯死罪者须上请D.受财枉法者不适用上请 解析:解析 上请制度首立于汉朝,而非隋朝,故 A项表述错误。上请的适用范围包括: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八议者期亲以上亲属和五品以上官员,犯死罪者上请皇帝裁决;犯流罪以下例减一等。但犯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者,不适用上请。可见,选 B、D 项,不选 C项。30.下列有关清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清朝入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B.清朝制定的“例”中,最重要的例是“条例”C.清朝对于以文字锻炼成狱的
38、,一般以“谋大逆”论处 D.清朝的死刑有斩立决和绞立决之分 解析:解析 清朝入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附例,而不是大清律集解。故 A项错误。清朝的例中,以“则例”最为重要,而不是“条例”。故 B项错误。31.清政府为实施预备立宪活动而设立的咨询机关有_。(分数:2.50)A.谘议局 B.宪政编查馆C.资政院 D.修订法律馆解析:解析 清政府为了筹备立宪,在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设立谘议局作为地方咨询机关。宪政编查馆不是咨询机关,而是筹备机关。故选 A项和 C项。32.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_。(分数:2.50)A.民间调解 B.群众团体调解 C.政府调解
39、 D.司法调解 解析:解析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调解的种类包括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司法调解四种。33.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50)A.根据国民党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四级三审制 B.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理的上诉案件,既是事实审,也是法律审 C.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有权监督检察署的检察工作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审检合署,检察院设置于法院之内解析: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审检合署,检察院设置于法院之内。故 D项表述正确,不选。A 项错在:在没有通过法院组织法之前,南京国民政府仿照北洋政府实行四级三审制,但法院组织法通过之
40、后,南京国民政府仿照德国、日本等国家实行三级三审制。故 A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理的上诉案件,进行法律审,即仅仅审查法律适用是否正确,而不进行事实审理。故 B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监督检察院工作的机构是司法行政部,而不是法院。故 C项错误。故选 A、B、C 项。34.下列有关汉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格、式四种B.汉文帝的刑事改革并没有涉及宫刑的改革 C.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告缗令”是有关重农抑商的法令 D.汉朝为了限制告诉权,特区分了公室告和非公室告解析:解析 汉朝的法律形式是律、令、科、比四种,而不是律、令、格、式四种,律、令、格、
41、式是唐朝的法律形式。故 A项错误。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诉讼类别出现于秦朝,而不是汉朝。故 D项错误。35.下列关于北齐政权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北齐时期首次创立的“重罪十条”制度,是隋朝开皇律所规定的“十恶”的渊源 B.北齐将曹魏律的“刑名”篇改为“名例”篇,完善了刑法总则C.北齐正式设置了大理寺,使得大理寺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直到明朝才变成复核机关 D.北齐律首次规定了登闻鼓直诉制度解析:解析 北齐律是在晋律的基础上完善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而不是以曹魏律为基础的。故 B项错误。登闻鼓直诉制度始创于西晋,而不是北齐。故 D项错误。36.
42、下列有关宋朝考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50)A.宋朝对于京官的考课由考课院掌考B.宋朝对地方州县官员的考课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C.宋朝的考课方法包括磨勘制和历纸制 D.宋朝的职事官也要经过考课 解析:解析 宋朝对于京官的考课由审官院掌考,对于地方州县官员的考课由考课院掌考。故 A项错误。宋朝对地方州县官员的考课标准是“四善三最”,而不是“四善二十七最”,“四善二十七最”为唐朝的考课之法。故 B项错误。宋朝的考课方法有二,即磨勘制和历纸制。故 C项正确。宋朝的职事官又称为差遣官,对于差遣官,宋朝也要考课。故选 D项。37.下列关于清末和南京国民政府民商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_。(
43、分数:2.50)A.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B.清末和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D.南京国民政府的商事立法采纳西方资本主义的商法原则 解析:解析 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A 项表述正确。清末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可见,B 项表述错误。中华民国民法采取社会本位的立法原则。可见,C 项表述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商法起草委员会,在清末和北洋政府进行商事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纳西方资本主义的商法原则。可见,D 项表述正确。
44、38.清政府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法规包括_。(分数:2.50)A.湘苗事宜 B.西藏禁约十二事 C.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D.回疆则例 解析:解析 清政府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包括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回律)、苗汉杂居章程、湘苗事宜、西宁番子治罪条例(西藏青海番夷成例番例条款)、钦定西藏章程、西藏禁约十二事、台湾善后事宜等。可见,备选项应全选。39.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50)A.西周时期提出了“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原则 B.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傅别”C.西周时期的“奸宄罪”类似于后世的盗罪、贼罪 D.西周时期将审理民事案件所收的费用称为
45、“束矢” 解析:解析 西周时期提出了“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即适用刑罚要宽严适中,不可偏轻偏重。故 A项正确。西周时期的“奸宄罪”是有关破坏社会秩序、侵犯人身等方面的犯罪,这类罪类似于法经中的盗法和贼法有关的内容。故 C项正确。西周时期将审理民事案件所收的费用称为“束矢”,将审理刑事案件所收的费用称为“钧石”。故 D项正确。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而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 B项表述错误。40.下列关于清末和中华民国司法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有_。(分数:2.50)A.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B.南京临时政府首次承认律师制度的合法性 C.实行刑事公诉制度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清末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以司法部作为全国司法行政机关 解析:解析 清末已经承认律师制度的合法性,而不是南京临时政府。故 B项错误。刑事公诉制度始于清末,而不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 C项错误。清末的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是法部,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是司法部。故 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