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4-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5400       资源大小:61.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4-1及答案解析.doc

    1、综合课-中国法制史-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独子承祧制度为_独创。A宋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D.2.下列有关古代法律或法典制定者的表述正确的是_。A邓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制定者B连坐法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的魏相李悝C汉代的叔孙通在法经和秦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九章律D贞观律是在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律令的基础上完成的(分数:2.00)A.B.C.D.3.有权对北洋政府的判例和解释例进行具体适用的机关是_。A司法院大法官会议 B司法部C大理院 D最高法院(分数:2.00)A.

    2、B.C.D.4.汉朝监察京师附近州县和百官的监察机构是_。A州刺史 B司隶校尉C部刺史 D御史大夫(分数:2.00)A.B.C.D.5.某人在唐朝首都长安犯强盗罪,三次入狱,依律应分别处徒刑 1年、1 年半、2 年,则依据唐律,第三次处刑时应判处的刑罚为_。A徒刑 4年半 B徒刑 3年C流刑 2000里 D绞刑(分数:2.00)A.B.C.D.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A九章律 B晋律C开皇律 D唐律疏议(分数:2.00)A.B.C.D.7.迄今为止保留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A法经 B唐律疏议C宋刑统 D大明律(分数:2.00)A.B.C.D.8.下列有关古代

    3、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A唐律规定同姓有血缘关系的尊卑之间不得通婚B宋朝对媒妁开始实行规范化管理C元律禁止各民族实行父兄弟婚D明朝以订立婚书作为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分数:2.00)A.B.C.D.9.廷杖制盛行于_。A宋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D.10.有关反映宋朝吏治腐败、科举舞弊和宋朝政治、经济、法律等状况的汇编称为_。A洗冤集录 B折狱龟鉴C棠阴比事 D明公书判清明集(分数:2.00)A.B.C.D.11.元朝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是_。A中书省 B枢密院C审刑院 D宣政院(分数:2.00)A.B.C.D.12.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_。A清末修律改

    4、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过程中,无论是商事法律的修订,还是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参与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刑部成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D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分数:2.00)A.B.C.D.13.清末修订的法律中,标志着实体法和程序法首次分离的诉讼法律是_。A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B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C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D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分数:2.00)A.B.C.D.14.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封建帝制的宪法性文件是_。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D“天坛宪草

    5、”(分数:2.00)A.B.C.D.15.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各机关职权的表述,正确的是_。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实行全国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B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司法院C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法律的解释机关是立法院D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隶属的行政法院行使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权(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32.00)16.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_。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法经开创了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D法经中最能体现立法宗旨的是盗法和贼法两篇(分数:4.00)A.B.C.D.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存在的缺陷表现在_。A

    6、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B阶级路线上搞“左”倾关门主义C国家结构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D政权性质上将资本家、富农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予以剥夺(分数:4.00)A.B.C.D.18.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内乱罪的有_。A强奸小功亲 B与父亲妾通奸C与祖父妾通奸 D强奸缌麻亲(分数:4.00)A.B.C.D.19.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A秦律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B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三法司为主体C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中D唐律五刑二十等中,不包括“加役流”这种流刑(分数:4.00)A.B.C.D.20.根据唐律规定

    7、,下列有关刑罚适用原则适脂情形的表述,正确的是_。A唐太宗时期,广州都督(五品以上官爵)党仁弘枉法而受财及受所监临赃百余万,则对党仁弘不适用上请B唐朝都城长安发生一起高丽人和突厥人械斗的恶性刑事案件,数人被杀,则大理寺应依据唐律审案定罪C唐朝东都洛阳发生一起官员和属下共谋盗窃官仓粮食案件,虽然由属下造意,但应以主管官员为首犯D武则天时期,李某被怀疑参与徐敬业起兵反武活动,但无旁证,则对李某适用赎刑(分数:4.00)A.B.C.D.21.篇目由 7篇组成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A宋刑统 B唐律疏议C大明律 D大清律例(分数:4.00)A.B.C.D.22.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有_。A

    8、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 1908年B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C谘议局是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D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分数:4.00)A.B.C.D.23.下列有关唐朝法制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_。A唐朝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税制改革B唐朝在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对盐、茶、酒等实行专卖制度C唐律首次规定了“十恶”制度D唐朝首次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行政法典(分数:4.00)A.B.C.D.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8.00)24.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分数:9.00)_25.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司法体系及其职权。(分数:9.00)_四、

    9、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唐律疏议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但犯恶逆以上罪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分数:11.00)(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分数:2.75)_(2).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分数:2.75)_(3).该制度在适用上有何例外规定?为什么?(分数:2.75)_(4).该制度的立法宗旨是什么?(分数:2.75)_宋史刑法志三:“(

    10、绍兴)二十九年(公元 1159年编者注),令杀人无证、尸不经验之狱,具案奏裁,委提刑审问。如有可疑及翻异,从本司差官重勘,案成上本路,移他监司审定,具案闻奏。否则监司再遣官勘之,又不伏,复奏取旨。先是,有司建议:外路狱三经翻异,在千里内者移大理寺鞫勘本路累尝差官犹称冤者,惟檄邻路,如尚翻异,则奏裁。”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9.00)(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何种司法制度?该司法制度的含义是什么?(分数:3.00)_(2).该制度是如何适用的?(分数:3.00)_(3).实施该制度的意义是什么?(分数:3.00)_综合课-中国法制史-4-1 答案解析

    1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独子承祧制度为_独创。A宋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独子承祧制度为清朝独创,以前历代王朝均无此规定。注意:独子承祧制度原本为 2003年前考试大纲的考查内容,后删除。2008 年大纲又将该内容恢复。2.下列有关古代法律或法典制定者的表述正确的是_。A邓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制定者B连坐法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的魏相李悝C汉代的叔孙通在法经和秦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九章律D贞观律是在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律令的基础上完成的(分数:2.00)A.B.C.D. 解

    12、析:解析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制定者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子产,而不是邓析,邓析是竹刑的制定者。可见,A 项表述错误。连坐法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而不是李悝,李悝是法经的制定者。可见,B 项表述错误。汉代的萧何在法经和秦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九章律,叔孙通是汉代傍章律的制定者。可见,c 项表述错误。唐太宗李世民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全面修订律令,经过 11年的时间,完成并正式颁布贞观律,唐代法典自此基本定型。可见,D 项表述正确。3.有权对北洋政府的判例和解释例进行具体适用的机关是_。A司法院大法官会议 B司法部C大理院 D最高法院(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北洋政府

    13、时期,判例和解释例是最重要的法律渊源之一,大理院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因而有权对判例和解释例进行适用的机关是大理院。故选 C项。司法院大法官会议是南京国民政府设置的机关,该机关有权对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判例和解释例进行核定。司法部是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以及现政权的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其并非审判机关。最高法院是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系统中最高的审判机关。4.汉朝监察京师附近州县和百官的监察机构是_。A州刺史 B司隶校尉C部刺史 D御史大夫(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汉朝的监察机关包括:御史大夫,掌中央监察,是最高中央监察机关(西晋以前,中央监察官员和机构

    14、名称是合一的);州刺史,是汉朝中央监察机关派往地方的监察机关,东汉末年演变为地方州一级的行政长官;部刺史,是汉朝皇帝派往地方的监察机构。故选 B项。5.某人在唐朝首都长安犯强盗罪,三次入狱,依律应分别处徒刑 1年、1 年半、2 年,则依据唐律,第三次处刑时应判处的刑罚为_。A徒刑 4年半 B徒刑 3年C流刑 2000里 D绞刑(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即前后三次犯应处徒刑的罪,不是以其中一个重罪处刑,而是处以徒刑之上一种刑罚即流刑二千里。三次犯应处流刑的罪,则处以绞刑。故选 C项是正确答案。

    15、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A九章律 B晋律C开皇律 D唐律疏议(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开始于汉朝,但汉朝制定的九章律却没有使得法律儒家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晋律,因为晋律规定了服制定罪,并用儒家经典注解晋律,等等。故选 B项。唐律疏议集法律儒家化之大成,是一部全面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却不是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7.迄今为止保留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A法经 B唐律疏议C宋刑统 D大明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迄今为止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是唐律疏议。

    16、故选 B项。8.下列有关古代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A唐律规定同姓有血缘关系的尊卑之间不得通婚B宋朝对媒妁开始实行规范化管理C元律禁止各民族实行父兄弟婚D明朝以订立婚书作为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唐律规定同姓不婚。故选 A项。元朝开始实行媒妁规范化管理。故 B项错误。元律允许蒙古族实行父兄弟婚,对汉人则控制较严。故 C项错误。元朝以订立婚书作为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明朝虽有婚书,但不是必备条件。故 D项错误。9.廷杖制盛行于_。A宋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明朝皇帝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强迫臣民就范,经常使用非

    17、法之刑,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廷杖制。廷杖即由皇帝下令,司礼监(宦官的一种)监刑,锦衣卫施刑,在朝堂上杖责大臣的制度。廷杖制的实行,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对法制实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故选 C项。需要注意:虽然在明朝以前也存在廷杖,例如,隋文帝杨坚曾对大臣施以廷杖,但是明朝以前,该制度尚不盛行,只有到了明朝才盛行起来,清朝已经不盛行施用廷杖。10.有关反映宋朝吏治腐败、科举舞弊和宋朝政治、经济、法律等状况的汇编称为_。A洗冤集录 B折狱龟鉴C棠阴比事 D明公书判清明集(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明公书判清明集主要记载了有关宋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情况,该书籍还揭露了宋朝

    18、的吏治腐败、科举舞弊等种种黑暗现象,此外,该书还介绍了宋朝的婚姻、户籍、田土以及诉讼判词和官府公文等事宜。故选 D项。洗冤集录、棠阴比事和折狱龟鉴主要介绍的是宋朝的检查勘验制度。11.元朝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是_。A中书省 B枢密院C审刑院 D宣政院(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仿照宋制,以枢密院作为元朝中央最高军事机关。与宋朝不同的是,宋朝的枢密院与中书省是平级的,而元朝枢密院的地位低于中书省。可见,选 B项。中书省是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而不是军事机关。审刑院是宋朝元丰变法前设置的牵制三法司的皇帝御用司法机关,元朝没有此机构。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的军民政教事

    19、务的机构,也是元朝中央最高宗教审判机构。12.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_。A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过程中,无论是商事法律的修订,还是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参与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刑部成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D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分别制定了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商事法律及程序法律,从而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故 A项表述正确。清末对民事和商事法律的修订过程中,邀请了日本法学家松岗

    20、义正、志田钾太郎、冈田朝太郎、小河滋次郎等人参与制定工作。故 B项表述正确。清末改刑部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故 C项表述正确。D 项错在: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13.清末修订的法律中,标志着实体法和程序法首次分离的诉讼法律是_。A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B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C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D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1906 年编纂完成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首次区分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凡叛逆、谋杀、故杀、伪造货币、印信、抢劫并他项应遵刑律裁判之案为刑事案件。凡因钱债、房屋、地亩、契约及索取赔偿等事涉讼为

    21、民事案件。故选 D项。14.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封建帝制的宪法性文件是_。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D“天坛宪草”(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于 1911年 12月通过。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这个大纲是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故选 C项。15.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各机关职权的表述,正确的是_。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实行全国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B南京

    22、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司法院C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法律的解释机关是立法院D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隶属的行政法院行使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权(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大会(后改称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后改称国防最高委员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特设的指导机关,也是全国实行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可见,A 项表述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行政院,而不是司法院。故 B项表述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负责解释宪法、法律,并对最高法院的判例有变更权,对解释例有核定权。可见,C 项表述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下设司法行政部、最高

    23、法院、行政法院和官吏惩戒委员会 4个直属机关。其中,司法行政部掌管司法行政事务(后曾改归行政院统辖),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行政法院行使行政案件的审判权,官吏惩戒委员会掌管文官和法官的惩戒事宜。可见,D 项表述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32.00)16.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正确的是_。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法经开创了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D法经中最能体现立法宗旨的是盗法和贼法两篇(分数:4.00)A. B.C. D. 解析:解析 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而不是法经。故 B项错误。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存在的缺陷表现在_。

    24、A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B阶级路线上搞“左”倾关门主义C国家结构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D政权性质上将资本家、富农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予以剥夺(分数:4.00)A. B. C. D. 解析: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存在的缺陷表现在: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界限;阶级路线上搞“左倾关门主义;国家结构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如承认“民族分离”)和在政权性质上将资本家、富农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予以剥夺等。可见,备选项应全选。18.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内乱罪的有_。A强奸小功亲 B与父亲妾通奸C与祖父妾通奸 D强奸缌麻亲(分数:4.00)A. B. C. D.解析:解析 唐律

    25、对于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以及与和者,均以内乱罪论处。“和”就是指通奸,故选A项、B 项和 C项。因缌麻亲属于小功以下亲,故不构成内乱罪。19.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A秦律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B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直以三法司为主体C关于“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中D唐律五刑二十等中,不包括“加役流”这种流刑(分数:4.00)A. B.C. D. 解析:解析 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是秦律。故选 A项。从隋朝到清末司法改革以前,中央司法机关一般以三法司为主体,隋、唐、宋时期的三法司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明、清时期为大理寺

    26、、刑部和都察院。但有一个朝代是个例外,即元朝,因为元朝取消了大理寺的设置,故没有完整的“三法司”制度。故 B项表述错误。“违契不偿”的法律正式规定于唐律疏议中,所谓“违契不偿”,是指对不计利息的“负债”,因违法契约而不予赔偿的情形,有关“违契不偿”的规定属于民事规范的范畴,规定在唐律中。故 C项正确。唐律五刑分为二十等,其中,笞刑、杖刑和徒刑各为五等,流刑三等,不包括加役流,死刑二等。故 D项正确。20.根据唐律规定,下列有关刑罚适用原则适脂情形的表述,正确的是_。A唐太宗时期,广州都督(五品以上官爵)党仁弘枉法而受财及受所监临赃百余万,则对党仁弘不适用上请B唐朝都城长安发生一起高丽人和突厥人

    27、械斗的恶性刑事案件,数人被杀,则大理寺应依据唐律审案定罪C唐朝东都洛阳发生一起官员和属下共谋盗窃官仓粮食案件,虽然由属下造意,但应以主管官员为首犯D武则天时期,李某被怀疑参与徐敬业起兵反武活动,但无旁证,则对李某适用赎刑(分数:4.00)A. B. C. D.解析:解析 党仁弘为唐朝开国功臣、广州都督,喜好敛财,因受财枉法及受所监临财物而被大理寺判处死刑,后经五复奏被唐太宗免官为民。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官员为五品以上官爵犯死罪的,适用上请,但所犯之罪为十恶、反逆缘坐流、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的,不适用上请。可见,A 项表述正确。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凡同一同籍的外围人互相侵犯

    28、,各按照本国的习俗和法律论处;凡不同国籍的外同人互相侵犯,则按照唐朝的法律论处。可见,B 项表述正确。根据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主管官员与属下或者外部人员共同犯罪的,不论主管官员是否造意,都以主管官员为首犯。故 C项表述正确。公元 683年,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反武,后徐敬业兵败被杀。根据唐律疏议断狱律规定,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凡是疑罪,各按照所犯的罪适用赎刑,但由于犯有谋反重罪的不适用赎刑,因此无法适用“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这一刑法原则。故不选 D项。21.篇目由 7篇组成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A宋刑统 B唐律疏议C大明律 D大清律例(分数:4.00)A.B.C. D. 解析:解析 明、清时期

    29、的封建成文法典都是由 7篇组成的。故选 C项和 D项。22.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有_。A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 1908年B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C谘议局是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D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分数:4.00)A. B. C.D.解析:解析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的地方咨询机关,而不是中央咨询机关。故 C项错误。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辅助机关,而不是指导机关。故 D项错误。23.下列有关唐朝法制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_。A唐朝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税制改革B唐朝在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对盐、茶、酒等实行专卖制度C唐

    30、律首次规定了“十恶”制度D唐朝首次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行政法典(分数:4.00)A. B.C.D. 解析:解析 唐朝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税制改革,被称为“两税法”。故选 A项。唐朝首次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行政法典唐六典。故选 D项。汉朝就已经实行盐、铁专卖等制度。故 B项错误。隋朝首次规定了十恶制度,而不是唐朝。故 C项错误。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8.00)24.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分数:9.00)_正确答案:(1)主要内容:1)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规定了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宣布废除一切高利贷债务。2)规定了对于没收土地财产的分

    31、配办法。即按照有利于贫雇农、中农的原则进行分配,具体方法是,以乡为单位,贫雇农、中农按照人口平均分配,或按人口与劳动力的混合标准平均分配。对于富农,给予坏田,对于地主,则不分田。3)规定了土地所有权问题。禁止土地出租和转让,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实行土地国有制。(2)意义:是土地革命后期影响最大、实施地区最广、适用时间最长的土地法。(3)局限性:受“左”倾思想影响,在土地分配上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解析:25.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司法体系及其职权。(分数:9.00)_正确答案:(1)南京国民政府在法院组织法公布后,实行三级三审制,第三审为法律审。(2)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分为

    32、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级。地方法院审理民事、刑事第一审案件及非诉事件;高等法院审理一审上诉和抗告案件,以及“内乱”、“外患”、“妨害国交”等罪的第一审案件;最高法院审理不服高等法院之判决、裁定的上诉、抗告案件。(3)南京国民政府法院之上设有司法院,作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总揽各项司法事务。其下设四个直属机关,其中,司法行政部掌管司法行政事务,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行政法院行使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权,官吏惩戒委员会掌管文官和法官的惩戒事宜。司法院还设有秘书处、参事处等办事机构,负责办理文秘、庶务及撰拟、审核关于司法的法律命令等事宜。)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唐律疏议

    33、断狱律:“死罪囚,决前一日二复奏,次日又三复奏。谓奏画已讫(音起编者注),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迄,然始下决。若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复奏讫毕,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但犯恶逆以上罪及部曲杀主罪,行一复奏。”(分数:11.00)(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分数:2.75)_正确答案:(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死刑复奏制度。三同曹魏时期最早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后被隋、唐发展成为死刑三复奏、死刑五复奏制度。)解析:(2).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分数:2.75)_正确答案:(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人犯在死

    34、刑执行前一日,应复奏两次,次日再复奏三次,复奏完毕后,应当执行死刑的,都应当三复奏,然后执行死刑。如果不等到奏报便执行死刑的,处流刑二千里。复奏完毕后,听奏三日才能行刑,如果期限未满而行刑的,徒一年。超过期限奏报的,多一日处杖刑一百,多二日加一等处刑(此处加一等为徒一年编者注)。但是如果是犯恶逆以上的罪以及部曲杀害主人的罪,行一复奏即可。)解析:(3).该制度在适用上有何例外规定?为什么?(分数:2.75)_正确答案:(对于犯恶逆以上的大罪以及部曲杀主人的罪,只行一复奏。这说明对于该制度的适用必须以不妨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纲常为限。)解析:(4).该制度的立法宗旨是什么?(分数:2.7

    35、5)_正确答案:(死刑复奏制度的适用说明唐朝对于死刑执行的重视,该制度不仅体现了司法执行中的慎刑思想,而且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解析:宋史刑法志三:“(绍兴)二十九年(公元 1159年编者注),令杀人无证、尸不经验之狱,具案奏裁,委提刑审问。如有可疑及翻异,从本司差官重勘,案成上本路,移他监司审定,具案闻奏。否则监司再遣官勘之,又不伏,复奏取旨。先是,有司建议:外路狱三经翻异,在千里内者移大理寺鞫勘本路累尝差官犹称冤者,惟檄邻路,如尚翻异,则奏裁。”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9.00)(1).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何种司法制度?该司法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36、分数:3.00)_正确答案:(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宋朝翻异别推制的司法制度。翻异别推制就是在发生犯人推翻原口供,而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须重新审理,应将该案改由另一法官或者另一司法机关审理。)解析:(2).该制度是如何适用的?(分数:3.00)_正确答案:(对于杀人但无证可查的、尸体未经检验的案件,案件要具结奏请裁决,并委托提刑司审问,如有可疑及犯人推翻原口供的翻异案件,令提刑司派遣官员重新勘验,案件移送路一级司法机关具结后奏请裁决。否则,路一级司法机关应当派遣官员再次勘验,犯人仍不服的,再次奏请裁决,但翻异次数不能过三。经三次翻异者,千里以内的移送大理寺审理。对于千里之外的路级案件的翻异,奏请裁决。)解析:(3).实施该制度的意义是什么?(分数:3.00)_正确答案:(翻异别推制是宋朝独有的制度,该制度对于防止冤假错案具有积极意义,该制度也有利于皇帝对各级司法审判权的控制和监督。)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4-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