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85-4 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1.简述不同睡眠时相的特点及生理意义。(分数:2.00)_2.胃肠管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生理作用?(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分数:2.00)_三、1 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4.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主要靠的是( )。(分数:2.00)A.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B.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C.牵张反射D.容量感受性反射E.脑血管反射5.以下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分数
2、:2.00)A.M、N 和 受体B.M、N 和 受体C.M、N 1 和 N 2 受体D.M、 和 受体E.M、 1 和 2 受体6.甲状腺激素的含碘量约占全身碘量的( )。(分数:2.00)A.50B.60C.70D.80E.907.下面关于心室肌细胞:Na + 通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非电压依从性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C.可为阿托品所阻断D.选择性不强,其他离子也可通过E.在去极化到-40 mV 时被激活8.在下列的白细胞中,免疫细胞主要指( )。(分数:2.00)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9.氧解离曲线是反映( )。
3、(分数:2.00)A.血氧含量与空气中 O 2 分压关系的曲线B.溶解于血液中的 O 2 与 O 2 张力关系的曲线C.血氧饱和度与血液中 O 2 分压关系的曲线D.血红蛋白饱和度与 O 2 张力关系的曲线E.血氧含量与血液中 O 2 分压关系的曲线10.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机体反应,不包括( )。(分数:2.00)A.旋转感觉B.眼震颤C.颈部和四肢肌紧张改变D.心率加快,眩晕,呕吐E.静止性震颤11.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分数:2.00)A.蠕动B.蠕动冲C.周期性移行性复合波D.分节运动E.容受性舒张12.由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液量占心室总充盈量的( )。(分数:2.00)A.
4、55B.50C.45D.40E.25四、2 X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3.以下醛固酮的作用,正确的是( )。(分数:2.00)A.血钠降低时,分泌增多B.分泌过多时,可引起水钠潴留C.主要作用于肾近端小管D.分泌减少时,可引起低血钾症E.血钠降低时,分泌减少14.可通过顺向轴浆流动而被运输的物质是( )。(分数:2.00)A.线粒体B.神经营养因子C.狂犬病病毒D.微丝和微管E.蛋白质15.糖皮质激素作用有( )。(分数:2.00)A.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B.分泌过多时可引起脂肪重新分布C.对保持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正常反应有重要作用D.减弱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E.使红细胞生成
5、减少16.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分数:2.00)A.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B.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 p 受体C.可导致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作用D.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E.使心室搏出的血量增多综合练习试卷 85-4 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1.简述不同睡眠时相的特点及生理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睡眠可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时相。慢波睡眠是由觉醒转入睡眠状态的必经时相,表现为脑电活动呈同步化慢波,感觉功能减退,运动反射与肌紧张减弱,副交感功能占优势,生长素分泌增多,此期有利于机体体力恢
6、复和促进生长。快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表现为感觉功能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脑电呈去同步化快波,间断性眼球快速运动,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与梦境有关。此期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有利于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促进记忆活动与精力恢复。此期亦与某些心肺疾患的发作有关。)解析:2.胃肠管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生理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容受性舒张:为胃特有的运动形式,当咀嚼、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和食管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壁肌肉舒张。其生理意义是增加胃的容量,以完成胃容纳和暂时储存食物的功能;紧张性收缩:使胃肠内具有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的
7、正常形态和位置,是胃肠进行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又可使食糜与小肠壁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蠕动:是胃肠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可粉碎搅拌食物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推送食糜。)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氧量显著增加。能量消耗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精神活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时,可出现无意识的肌紧张增强,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从而导致产热量显著
8、增加;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三种食物中以蛋白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显著,额外增加的热量可达 30,糖或脂肪类食物额外增加的热量为 46。进食后的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环境温度:人在安静时,在 2030的环境温度中,能量代谢最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 20时,代谢率开始增加;若低于 lO时,由于寒冷刺激反射性地引起战栗和肌紧张增强,使代谢率显著增加。当环境温度超过 30时,由于体内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发汗增强,呼吸和循环功能增强,代谢率又会增加。)解析:三、1 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4.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主要靠的是( )。(分数:2.00)A
9、.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B.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C.牵张反射D.容量感受性反射E.脑血管反射解析:5.以下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分数:2.00)A.M、N 和 受体B.M、N 和 受体C.M、N 1 和 N 2 受体 D.M、 和 受体E.M、 1 和 2 受体解析:6.甲状腺激素的含碘量约占全身碘量的( )。(分数:2.00)A.50B.60C.70D.80E.90 解析:7.下面关于心室肌细胞:Na + 通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非电压依从性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 C.可为阿托品所阻断D.选择性不强,其他离子也可通过E.在去极化到
10、-40 mV 时被激活解析:8.在下列的白细胞中,免疫细胞主要指( )。(分数:2.00)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解析:9.氧解离曲线是反映( )。(分数:2.00)A.血氧含量与空气中 O 2 分压关系的曲线B.溶解于血液中的 O 2 与 O 2 张力关系的曲线C.血氧饱和度与血液中 O 2 分压关系的曲线 D.血红蛋白饱和度与 O 2 张力关系的曲线E.血氧含量与血液中 O 2 分压关系的曲线解析:10.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机体反应,不包括( )。(分数:2.00)A.旋转感觉B.眼震颤C.颈部和四肢肌紧张改变D.心率加快,眩晕,呕吐E.静止
11、性震颤 解析:11.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分数:2.00)A.蠕动 B.蠕动冲C.周期性移行性复合波D.分节运动E.容受性舒张解析:12.由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液量占心室总充盈量的( )。(分数:2.00)A.55B.50C.45D.40E.25 解析:四、2 X 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13.以下醛固酮的作用,正确的是( )。(分数:2.00)A.血钠降低时,分泌增多 B.分泌过多时,可引起水钠潴留 C.主要作用于肾近端小管D.分泌减少时,可引起低血钾症E.血钠降低时,分泌减少解析:14.可通过顺向轴浆流动而被运输的物质是( )。(分数:2.00)A.线粒体 B.神经营养因子C.狂犬病病毒D.微丝和微管 E.蛋白质 解析:15.糖皮质激素作用有( )。(分数:2.00)A.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 B.分泌过多时可引起脂肪重新分布 C.对保持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正常反应有重要作用 D.减弱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E.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解析:16.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分数:2.00)A.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B.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 p 受体 C.可导致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作用 D.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E.使心室搏出的血量增多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