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65-7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造成义齿摘戴困难的原因是(分数:2.00)A.基托与粘膜组织不密合B.基托进入组织倒凹C.卡环不贴合D.支托不就位E.人工牙咬合高2.根管充填时,选择主尖时应考虑的依据除外(分数:2.00)A.照诊断丝 X片B.根管口的粗细C.与工作长度一致D.同主根管锉的型号E.根管内试狭窄部有阻力3.牙周病活动期牙槽嵴吸收表现为(分数:2.00)A.牙槽骨吸收边缘整齐、平滑B.牙槽骨吸收边缘可见薄层致密骨形成C.骨硬板不清晰,部分或全部消失D.骨纹理增粗,骨硬板增厚E.牙骨质增生,
2、牙周膜间隙变窄甚至消失4.牙源性角化囊肿又称(分数:2.00)A.炎症性囊肿B.始基囊肿C.牙旁囊肿D.残余囊肿E.牙龈囊肿5.根管消毒药应具备的条件如下,除外(分数:2.00)A.杀菌力强B.渗透性强C.性能稳定D.不使牙齿染色E.刺激根尖周组织6.关于拔上颌中切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唇侧牙槽骨壁薄B.单根弯向近中,断面呈三角形C.先使用唇腭侧摇动力D.应用旋转力效果好E.最后沿牙根纵轴方向牵引脱位7.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点在(分数:2.00)A.在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前庭沟底部B.在上颌第一磨牙内侧 2cmC.在上颌第二磨牙腭侧龈缘与腭中线连线中外 1/3处D.在上颌两中切
3、牙之间腭侧缘 0.5cm处E.腭侧龈缘至腭中线中 1/2交界处8.青少年牙周炎的特点为(分数:2.00)A.牙不松动B.口腔卫生不佳C.常上前牙扇形移位D.牙槽骨呈一致的水平吸收E.中年开始发病9.对大多数慢性病患者,医生帮助患者自助,属于哪种医患关系模式(分数:2.00)A.共同参与型B.指导-合作型C.主动-被动型D.父母与儿童式的关系E.以上四种都不是10.腭大孔麻醉时,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其原因是(分数:2.00)A.注射区感染B.麻醉了腭小神经C.伤了腭大神经D.麻醉了鼻腭神经E.麻醉了上牙槽后神经11.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是(分数:2.00)A.丙氨酸B.谷氨酸C.苏
4、氨酸D.脯氨酸E.天冬氨酸12.关于“医乃仁术“,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医学的本质特征B.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C.反映了医学和伦理学的密切结合D.说明了医生都是道德高尚的人E.说明了医疗内在的道德要求13.对牙齿萌出规律的错误描述是(分数:2.00)A.牙齿在一定时间内萌出B.牙齿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萌出C.左右同名牙成对萌出D.下颌牙萌出的时间略早于上颌牙E.男性萌出的时间略早于女性14.属于牙源性囊肿的是(分数:2.00)A.球上颌囊肿B.始基囊肿C.鼻唇囊肿D.上腭正中囊肿E.鳃裂囊肿15.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和金属基托厚度大约为(分数:2.00)A.塑料基托约 2mm,金属基托
5、0.5mmB.塑料基托约 2.5mm,金属基托 1.5mmC.塑料基托约 2mm,金属基托 1.0mmD.塑料基托约 3mm,金属基托 0.5mmE.塑料基托约 2.5mm,金属基托 1.0mm16.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分数:2.00)A.兴奋胃肠道平滑肌B.兴奋膀胱平滑肌C.兴奋骨骼肌D.缩小瞳孔E.增加腺体分泌17.釉柱的直径平均为(分数:2.00)A.23mB.46mC.79mD.10mE.0.51m18.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分数:2.00)A.做产前诊断B.做医学技术鉴定C.做终止妊娠D.做牙合儿性别鉴定
6、E.做结扎手术19.下颌骨体部骨折固定的时间应为(分数:2.00)A.2个月B.3周C.4周D.3个月E.半年20.以下哪种是弹性印模材料(分数:2.00)A.藻酸盐类印模材料B.印模蜡C.印模膏D.印模石膏E.以上都不是21.牙乳头起源于(分数:2.00)A.外胚间充质B.口腔外胚层C.轴旁中胚叶D.侧板中胚叶E.以上都不是22.经光弹性实验证明,基牙倾斜在多少以内者,用固定义齿修复后,尚可改善倾斜基牙的应力状况(分数:2.00)A.10B.20C.30D.40E.5023.拔除牙冠严重破坏而难以保留的第一恒磨牙应掌握的适应症是(分数:2.00)A.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第三恒磨牙无缺失B.第
7、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牙根已大部形成C.第二恒磨牙牙冠已形成而牙根未形成,牙胚位于第一恒磨牙颈线以下D.A和 CE.A和 B24.关于乳牙龋蚀的好发牙面,下列哪项是错的(分数:2.00)A.上颌乳中切牙的远中面,其次是近中面和唇面B.上颌乳侧切牙以唇面,近中面多见C.上颌乳尖牙早现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D.第一乳磨牙多见于咬合面,其次是远中面E.第二乳磨牙多见于咬合面,其次是近中面25.咬肌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分数:2.00)A.下颌尖牙B.上颌尖牙C.下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三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26.Bass氏刷牙法刷毛的方向是(分数:2.00)A.刷毛指向牙冠,与牙体长轴成 30角B.刷毛
8、指向牙根,与牙体长轴成 30角C.刷毛指向牙冠,与牙体长轴成 45角D.刷毛指向牙根,与牙体长轴成 45角E.刷毛与牙体长轴成 90角27.人工牙排列要有平衡胎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增大接触面积B.提高咀嚼效率C.有利于义齿稳定D.使义齿美观E.纠正偏侧咀嚼习惯28.以下不属于心身疾病的为(分数:2.00)A.冠心病B.胃溃疡C.癌症D.糖尿病E.精神分裂症29.属于下颌骨外面的结构为(分数:2.00)A.颏结节B.二腹肌窝C.下颌舌骨肌线D.上下颏棘E.舌下腺窝30.对牙体长轴应解释为(分数:2.00)A.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轴B.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C.通过牙冠中心的一
9、条假想轴D.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E.贯穿冠、根的一条假想轴31.从伦理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分数:2.00)A.陌生人之间的关系B.商品关系C.主从关系D.医疗契约关系E.信托关系32.某人群随着对环境有害物质暴露量的增加,所引起的具有某种生物效应的人数随着变化的现象,称为(分数:2.00)A.时间-效应关系B.剂量-效应关系C.时间-反应关系D.剂量-反应关系E.剂量-发病关系综合练习试卷 65-7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造成义齿摘戴困难的原因是(分数:2.00)A.基托与粘膜组织不密合B.基托进入组织倒凹 C
10、.卡环不贴合D.支托不就位E.人工牙咬合高解析:解析:基托进入组织倒凹会妨碍义齿的摘戴,造成疼痛。严重者,义齿不能就位。2.根管充填时,选择主尖时应考虑的依据除外(分数:2.00)A.照诊断丝 X片B.根管口的粗细 C.与工作长度一致D.同主根管锉的型号E.根管内试狭窄部有阻力解析:解析:根管充填时,选择主尖时应考虑除(B)的其他各项。根管口的粗细不能确定主尖的型号3.牙周病活动期牙槽嵴吸收表现为(分数:2.00)A.牙槽骨吸收边缘整齐、平滑B.牙槽骨吸收边缘可见薄层致密骨形成C.骨硬板不清晰,部分或全部消失 D.骨纹理增粗,骨硬板增厚E.牙骨质增生,牙周膜间隙变窄甚至消失解析:解析:牙周病活
11、动期牙槽嵴吸收活跃,X 线表现为骨硬板不清晰,部分或全部消失。4.牙源性角化囊肿又称(分数:2.00)A.炎症性囊肿B.始基囊肿 C.牙旁囊肿D.残余囊肿E.牙龈囊肿解析:解析:属纯记忆题。5.根管消毒药应具备的条件如下,除外(分数:2.00)A.杀菌力强B.渗透性强C.性能稳定D.不使牙齿染色E.刺激根尖周组织 解析:解析:不刺激根尖周组织是根管消毒药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6.关于拔上颌中切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唇侧牙槽骨壁薄B.单根弯向近中,断面呈三角形 C.先使用唇腭侧摇动力D.应用旋转力效果好E.最后沿牙根纵轴方向牵引脱位解析:解析:上颌中切牙牙根略偏远中,断面呈圆形
12、。7.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进针点在(分数:2.00)A.在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前庭沟底部B.在上颌第一磨牙内侧 2cmC.在上颌第二磨牙腭侧龈缘与腭中线连线中外 1/3处 D.在上颌两中切牙之间腭侧缘 0.5cm处E.腭侧龈缘至腭中线中 1/2交界处解析:解析:应熟悉局麻操作时各种进针的标志点。8.青少年牙周炎的特点为(分数:2.00)A.牙不松动B.口腔卫生不佳C.常上前牙扇形移位 D.牙槽骨呈一致的水平吸收E.中年开始发病解析:解析:青少年牙周炎的特点为:发病于青春期25 岁的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局部菌斑牙石等刺激因素少,与牙周破坏程度不一致;好发牙位为第一磨牙和切牙;X 线片表现为第一磨牙垂
13、直骨吸收,有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切牙多为水平骨吸收;疾病进展快;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常为前牙扇形移位;有家庭倾向。9.对大多数慢性病患者,医生帮助患者自助,属于哪种医患关系模式(分数:2.00)A.共同参与型 B.指导-合作型C.主动-被动型D.父母与儿童式的关系E.以上四种都不是解析:解析:指导-合作型的要点是医生告诉病人作什么,病人缺乏较多的主动性和能力;也相当于父母与儿童式的关系。在主动-被动型的医患关系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能力则更低。故医生帮助患者自助的医患关系属共同参与型。10.腭大孔麻醉时,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其原因是(分数:2.00)A.注射区感染B.麻醉了腭小神经 C.伤
14、了腭大神经D.麻醉了鼻腭神经E.麻醉了上牙槽后神经解析:解析:腭大孔麻醉如果药量过大或注射部位偏后,可同时麻醉了腭小神经,引起软腭、悬雍垂麻痹而致恶心呕吐。11.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是(分数:2.00)A.丙氨酸B.谷氨酸C.苏氨酸D.脯氨酸E.天冬氨酸 解析:12.关于“医乃仁术“,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医学的本质特征B.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C.反映了医学和伦理学的密切结合D.说明了医生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E.说明了医疗内在的道德要求解析:解析:医乃仁术是说明医学的本质的应然属性,而不代表现实的医生的道德品质。13.对牙齿萌出规律的错误描述是(分数:2.00)A.牙齿在一
15、定时间内萌出B.牙齿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萌出C.左右同名牙成对萌出D.下颌牙萌出的时间略早于上颌牙E.男性萌出的时间略早于女性 解析:解析: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顺序先后萌出;左右两侧的同名牙几乎同时萌出;下颌牙的萌出要比上颌的同名牙早;同龄人中女性牙的萌出要早于男性。14.属于牙源性囊肿的是(分数:2.00)A.球上颌囊肿B.始基囊肿 C.鼻唇囊肿D.上腭正中囊肿E.鳃裂囊肿解析:解析:其他选项为发育囊肿。15.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和金属基托厚度大约为(分数:2.00)A.塑料基托约 2mm,金属基托 0.5mm B.塑料基托约 2.5mm,金属基托 1.5mmC.塑料基托约 2
16、mm,金属基托 1.0mmD.塑料基托约 3mm,金属基托 0.5mmE.塑料基托约 2.5mm,金属基托 1.0mm解析:16.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分数:2.00)A.兴奋胃肠道平滑肌B.兴奋膀胱平滑肌C.兴奋骨骼肌 D.缩小瞳孔E.增加腺体分泌解析:解析:新斯的明能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还直接兴奋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的 N2受体,并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故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特别强。17.釉柱的直径平均为(分数:2.00)A.23mB.46m C.79mD.10mE.0.51m解析:18.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
17、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分数:2.00)A.做产前诊断B.做医学技术鉴定C.做终止妊娠D.做牙合儿性别鉴定 E.做结扎手术解析:19.下颌骨体部骨折固定的时间应为(分数:2.00)A.2个月B.3周C.4周 D.3个月E.半年解析:20.以下哪种是弹性印模材料(分数:2.00)A.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B.印模蜡C.印模膏D.印模石膏E.以上都不是解析:21.牙乳头起源于(分数:2.00)A.外胚间充质 B.口腔外胚层C.轴旁中胚叶D.侧板中胚叶E.以上都不是解析:22.经光弹性实验证明,基牙倾斜在多少以内者,用固定义齿修复后,尚可改善倾斜基牙的应力状况(分数:2.00)A.10B.20C.30
18、D.40E.50解析:23.拔除牙冠严重破坏而难以保留的第一恒磨牙应掌握的适应症是(分数:2.00)A.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第三恒磨牙无缺失B.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牙根已大部形成C.第二恒磨牙牙冠已形成而牙根未形成,牙胚位于第一恒磨牙颈线以下D.A和 C E.A和 B解析:24.关于乳牙龋蚀的好发牙面,下列哪项是错的(分数:2.00)A.上颌乳中切牙的远中面,其次是近中面和唇面 B.上颌乳侧切牙以唇面,近中面多见C.上颌乳尖牙早现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D.第一乳磨牙多见于咬合面,其次是远中面E.第二乳磨牙多见于咬合面,其次是近中面解析:25.咬肌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分数:2.00)A.下颌
19、尖牙B.上颌尖牙C.下颌第一磨牙D.下颌第三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解析:26.Bass氏刷牙法刷毛的方向是(分数:2.00)A.刷毛指向牙冠,与牙体长轴成 30角B.刷毛指向牙根,与牙体长轴成 30角C.刷毛指向牙冠,与牙体长轴成 45角D.刷毛指向牙根,与牙体长轴成 45角 E.刷毛与牙体长轴成 90角解析:27.人工牙排列要有平衡胎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增大接触面积B.提高咀嚼效率C.有利于义齿稳定 D.使义齿美观E.纠正偏侧咀嚼习惯解析:28.以下不属于心身疾病的为(分数:2.00)A.冠心病B.胃溃疡C.癌症D.糖尿病E.精神分裂症 解析:29.属于下颌骨外面的结构为(分数
20、:2.00)A.颏结节 B.二腹肌窝C.下颌舌骨肌线D.上下颏棘E.舌下腺窝解析:30.对牙体长轴应解释为(分数:2.00)A.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轴 B.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C.通过牙冠中心的一条假想轴D.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轴E.贯穿冠、根的一条假想轴解析:31.从伦理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分数:2.00)A.陌生人之间的关系B.商品关系C.主从关系D.医疗契约关系E.信托关系 解析:解析:医生第一次接诊的患者,可能并不认识。然而,患者为了诊治疾病,可能把自己的秘密或隐私都告诉了医生,所以医患之间不是一般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患者在诊治疾病时,医患之间不会在经济上讨价还价等,故
21、而医患之间也不是商品关系。虽然医患在医学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着不对称性,但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非主从关系。在法律上,医患是契约关系。从伦理上说,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受患者的信任和委托,保障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健康利益不受损害并有所促进,因此是一种信托关系,E 是正确答案。32.某人群随着对环境有害物质暴露量的增加,所引起的具有某种生物效应的人数随着变化的现象,称为(分数:2.00)A.时间-效应关系B.剂量-效应关系C.时间-反应关系D.剂量-反应关系 E.剂量-发病关系解析:解析:在环境危险度评估中,“效应”和“反应”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本题考查考生能否鉴别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这两个在环境危险度评估中重要的指标。由于该问题问的是“具有某种生物效应的人数”,而非“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的程度”,故应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