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58-1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8,分数:76.00)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坏细胞的 DNA 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汽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2.实施人工授精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有,除外(分数:2.00)A.对非在婚妇女是否可以实施B.谁是孩子的父亲C.剩余的胚胎是否可以进行科学研究D.精子可否商品化E.保密问题3.CD3 和 CD4 抗原存在于(分数:2.00)A.Th和 Th2 细胞B.
2、Th和 Tc 细胞C.Ts 和 Tc 细胞D.所有淋巴细胞E.单核吞噬细胞4.反映疾病频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残疾率B.治愈率C.发病率和患病率D.死亡率E.期间患病率5.我国职业病名单中,列入的职业性肿瘤是(分数:2.00)A.联苯胺所致白血病B.氯乙烯所致肺癌C.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D.铍所致肺癌E.镍工肺癌6.续发率可以定义为(分数:2.00)A.接触者第二次发病数/接触者总人数100%B.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C.接触者中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D.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E.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7.关
3、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B.不适用于罕见病C.设立对照组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8.问卷调查中,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回答难度B.备选答案C.分析难度D.答案数量E.适用范围9.单位时间内外来化合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为(分数:2.00)A.消除率B.消除速率常数C.曲线下面积D.表观分布容积E.以上都不是10.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分数:2.00)A.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B.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C.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D.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4、-低血清铁E.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11.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成分是(分数:2.00)A.C1qB.C2bC.C4bD.C5aE.C3b12.属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分数:2.00)A.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B.镍及其化合物、石棉、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C.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D.石棉E.双氯甲醚13.在我国,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最多的食品是(分数:2.00)A.蛋类B.奶类C.豆类D.肉类E.谷类14.对同一人群的两个随机样本进行调查,其结果的一致程度被称为(分数:2.00)A.真实性B.可靠性C.灵敏度D.特异度E.约登指数
5、15.在传播材料预试验中,听取有关领导对该材料的修改意见属于(分数:2.00)A.可读性试验B.重点人群调查C.把关人调查D.问卷调查E.以上都不是16.B 淋巴细胞表面的特有受体是(分数:2.00)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绵羊红细胞受体C.C2 受体D.IgG Fc 受体E.结合肿瘤细胞的受体17.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所有化妆品都不得检出(分数:2.00)A.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C.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E.粪大肠菌群、链球菌、绿脓杆菌18.绵羊红细胞常用于下列哪种试验(分数:2.00
6、)A.I 型变态反应B.型变态反应C.型变态反应D.型变态反应E.肿瘤细胞攻击试验19.血清病引起的原因是(分数:2.00)A.食入变应原B.链球菌感染后C.注射异种血清D.接触有毒植物E.供、受血者 ABO 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20.服用药物后病人出现对药物的过敏,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药物剂量过大B.药物毒性过大C.药物吸收率高D.病人年龄过大E.病人自身的问题21.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通气功能等处理措施,适用于哪种毒物中毒(分数:2.00)A.窒息性气体B.氯气C.有机溶剂D.有机磷农药E.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22.下述情形中,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
7、的权利的是(分数:2.00)A.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B.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C.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D.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E.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23.关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原则,错误的是(分数:2.00)A.尊重胚胎的原则B.禁止一切形式的商业活动的原则C.不论是否用于科研,对胚胎的所有者予以保密的原则D.安全有效的原则E.知情同意的原则24.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进行医学检查时,被查人群应该是(分数:2.00)A.年幼人群B.年老人群C.残疾人群D.敏感人群E.病人25.为了比较两个地区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当需要用直接法进行率的标准化时,不需要哪一种条件(
8、分数:2.00)A.两地的各年龄人口数B.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C.标准组年龄别构成比D.标准组年龄别发病率E.两地各年龄组肺癌的发病人数26.关于非参数检验,以下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适用于非正态分布资料B.适用于分布类型未知的资料C.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增大D.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降低E.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不变27.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分数:2.00)A.个人行为改变B.集体行为改变C.政府行为改变D.个人及政府行为改变E.某个特殊人群的行为改变28.下述哪一种情况不属于硝苯地平的适应证(分数:2.00)A.高血压
9、B.稳定型心绞痛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心肌梗塞E.不稳定型心绞痛29.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是指(分数:2.00)A.从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从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从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从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0.对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分数:2.00)A.体液免疫效应B.补体成分C.单核吞噬细胞D.细胞免疫效应E.细胞因子31.空气污染物毒理学实验常用的染毒方法如下,除了(分数:2.00)A.急性吸入染毒法
10、B.慢性或亚慢性吸入染毒法C.腹腔注射法染毒法D.气管注入法染毒法E.皮肤染毒法32.男女身高生长曲线第二次交叉男孩超过女孩的年龄段一般在(分数:2.00)A.810 岁B.1012 岁C.1113 岁D.1315 岁E.1517 岁33.体力劳动时划分劳动强度主要按(分数:2.00)A.呼吸频率B.体表温度C.心率脉搏D.能量消耗E.紧张程度34.可用于、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是(分数:2.00)A.去甲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多巴胺D.肾上腺素E.麻黄碱35.相关系数 r0 时,散点图中散点的分布形态为(分数:2.00)A.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B.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且随 x 增大,y
11、 值有增大趋势C.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增大D.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增大E.散点分布不规则36.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分数:2.00)A.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D.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从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7.安全性评价时,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易于给药B.与人接触途径相似C.防止污染D.不可多途径给药E.避免交叉接触38.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分数:2.00)A.患某病的病人B.不
12、患某病的暴露者C.暴露与不暴露于研究因素的人D.患某病者与不患该病者E.患某病的暴露者综合练习试卷 58-1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8,分数:76.00)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B.紫外线损坏细胞的 DNA 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 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低压水银蒸汽灯做紫外线杀菌处理解析:解析:紫外线杀菌的机理是使同一条 DNA 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形成嘧啶二聚体,干扰细菌 DNA的复制。紫外线有效杀菌波长是 260280nm,由于紫外线的穿
13、透力差,仅适用于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紫外线不仅对细菌的 DNA 有损伤,同时对人体的 DNA 也有同样的损伤作用。2.实施人工授精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有,除外(分数:2.00)A.对非在婚妇女是否可以实施B.谁是孩子的父亲C.剩余的胚胎是否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D.精子可否商品化E.保密问题解析:解析: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才涉及剩余胚胎的处置。3.CD3 和 CD4 抗原存在于(分数:2.00)A.Th和 Th2 细胞 B.Th和 Tc 细胞C.Ts 和 Tc 细胞D.所有淋巴细胞E.单核吞噬细胞解析:解析:成熟的 T 淋巴细胞上都表达 CD3 分子,而 Th 细胞(Th1 和 Th2)表达 CD4
14、 分子,Tc 和 T8 表达CD8 分子。B 淋巴细胞不表达 CD3 和 CD4 分子,巨噬细胞不表达 CD3 分子。4.反映疾病频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残疾率B.治愈率C.发病率和患病率 D.死亡率E.期间患病率解析:解析:只有发病率和患病率是反映疾病频度的指标。5.我国职业病名单中,列入的职业性肿瘤是(分数:2.00)A.联苯胺所致白血病B.氯乙烯所致肺癌C.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D.铍所致肺癌E.镍工肺癌解析:解析: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在我国政府 1987 年颁布的职业肿瘤名单中。6.续发率可以定义为(分数:2.00)A.接触者第二次发病数/接触者总人数100%B.接触者中发病
15、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C.接触者中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D.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E.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解析:解析:续发率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观察期内家庭易感者中二代病例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是:续发率=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家庭易感接触者总数100%家庭中第一例病人称为“家庭原发病例“,不计入家庭二代发病率中。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内发生的病例称为二代病例。7.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C.设立对照组D.因果现象
16、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解析:解析:队列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不是实验性研究,其暴露因素是自然存在的,不是人为给予的。这是队列研究的特点,并以此与实验研究相区别。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队列研究的特征。8.问卷调查中,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回答难度B.备选答案C.分析难度D.答案数量E.适用范围 解析:9.单位时间内外来化合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为(分数:2.00)A.消除率B.消除速率常数 C.曲线下面积D.表观分布容积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按外来化合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过程公式,消除速率常数 Ke=-(dc/1t)/C,亦即为单
17、位时间外来化合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10.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分数:2.00)A.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B.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C.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D.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E.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解析:解析:缺铁性贫血病人是先出现贮存铁减少,继之血清铁减少,最后发生贫血,所以只有 E 的改变顺序是对的。11.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成分是(分数:2.00)A.C1qB.C2bC.C4bD.C5a E.C3b解析:解析:C5a 是过敏毒素,与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膜过敏毒素受体结合,刺激释放组胺。12.属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分数:2
18、.00)A.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B.镍及其化合物、石棉、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双氯甲醚C.烟灰和焦油(含多环芳烃)D.石棉 E.双氯甲醚解析:解析:石棉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其致癌作用与其纤维结构有关。其他如双氯甲醚为直接致癌物,多环芳烃属前致癌物,铬、镍化合物为无机致癌物,都属遗传毒性致癌物。13.在我国,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最多的食品是(分数:2.00)A.蛋类B.奶类C.豆类D.肉类 E.谷类解析:解析:沙门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物引起,特别是畜肉类营养制品。14.对同一人群的两个随机样本进行调查,其结果的一致程度被称为(分数:2.00)A.真实
19、性B.可靠性 C.灵敏度D.特异度E.约登指数解析:解析:对同一人群的两个随机样本进行调查,其结果的一致程度被称为可靠性,它反映的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抽样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备择答案 A 是本题的干扰项。真实性反映的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在筛查试验中均属反映筛查方法真实性的指标。15.在传播材料预试验中,听取有关领导对该材料的修改意见属于(分数:2.00)A.可读性试验B.重点人群调查C.把关人调查 D.问卷调查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健康传播要素“把关人“的掌握。健康信息的“把关人“是指对信息有增减取舍,决定信息命运的人。有关领导常常是健康信息的
20、把关人。因此 C 是正确答案。16.B 淋巴细胞表面的特有受体是(分数:2.00)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B.绵羊红细胞受体C.C2 受体D.IgG Fc 受体E.结合肿瘤细胞的受体解析:解析:B 淋巴细胞区别于其他细胞的表面特有标志是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多数 B 细胞表达 mIgM 和mIgD 两种,少数只表达一种,mIgG 或 mIgA 或 mIgE。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是 B 细胞特有的识别抗原的受体。17.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所有化妆品都不得检出(分数:2.00)A.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C.链球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菌
21、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E.粪大肠菌群、链球菌、绿脓杆菌解析:解析: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是 A。请注意,监测化妆品是否受到消化道病原体污染的指标是粪大肠菌群,而不是大肠菌群。18.绵羊红细胞常用于下列哪种试验(分数:2.00)A.I 型变态反应B.型变态反应C.型变态反应D.型变态反应 E.肿瘤细胞攻击试验解析:解析:对动物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检测时,常用的抗原有 KLH、BSA、SRBC(绵羊红细胞)等。19.血清病引起的原因是(分数:2.00)A.食入变应原B.链球菌感染后C.注射异种血清 D.接触有毒植物E.供、受血者 ABO 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解析:解析:血清病是因注射源于
22、异种血清的抗体,如破伤风抗毒素、抗蛇毒抗体等,刺激机体产生抗抗体,进而形成复合物引起全身性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表现体温升高、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症状。20.服用药物后病人出现对药物的过敏,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药物剂量过大B.药物毒性过大C.药物吸收率高D.病人年龄过大E.病人自身的问题 解析:解析:药物的过敏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其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反应无关,也与所用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且不能用药理活性的拮抗药解救。临床表现可因人、因药物而异,可从轻微的皮疹、药热到造血系统被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甚至休克等,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也可能为药物的杂质。故临
23、床用药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21.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通气功能等处理措施,适用于哪种毒物中毒(分数:2.00)A.窒息性气体B.氯气 C.有机溶剂D.有机磷农药E.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解析:解析:氯气为刺激性气体,高浓度吸入后,可引起以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化学性肺水肿,最终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22.下述情形中,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的是(分数:2.00)A.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B.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C.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D.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E.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解析:解析:见医师法第二十一、二十二条关于医师的
24、权利和义务。D 应为义务而不属于权利,通俗地理解,权利属应得到的,而义务是应做到的。23.关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原则,错误的是(分数:2.00)A.尊重胚胎的原则B.禁止一切形式的商业活动的原则C.不论是否用于科研,对胚胎的所有者予以保密的原则 D.安全有效的原则E.知情同意的原则解析:解析:对胚胎的处置,需要征得其所有者的知情同意。24.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进行医学检查时,被查人群应该是(分数:2.00)A.年幼人群B.年老人群C.残疾人群D.敏感人群 E.病人解析:解析:敏感人群对污染物的危害症状表现早,而且症状明显。25.为了比较两个地区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当需要用直接法进行率
25、的标准化时,不需要哪一种条件(分数:2.00)A.两地的各年龄人口数B.标准组年龄别人口数C.标准组年龄别构成比D.标准组年龄别发病率 E.两地各年龄组肺癌的发病人数解析:解析:在率的直接法标准化的计算公式中,没有标准组年龄别发病率。26.关于非参数检验,以下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适用于非正态分布资料B.适用于分布类型未知的资料C.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增大D.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降低E.若是正态分布资料,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率不变 解析:27.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分数:2.00)A.个人行为改变B.集体行为改变C.政府行为改变D.个人及
26、政府行为改变 E.某个特殊人群的行为改变解析:解析:本题的思路在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健康教育等教材提到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由此可见,A、B、C、E 的表述都不全面、完整或准确;而只有 D 是正确答案。28.下述哪一种情况不属于硝苯地平的适应证(分数:2.00)A.高血压B.稳定型心绞痛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心肌梗塞E.不稳定型心绞痛 解析:解析:硝苯地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有引起心率加快而增加心肌缺血的危险。29.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是指(分数:2.00)A.从自
27、然哲学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从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从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从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析:解析: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转换经历了四个阶段:(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是指从(3)生物医学模式到(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0.对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分数:2.00)A.体液免疫效应B.补体成分C.单核吞噬细胞D.
28、细胞免疫效应 E.细胞因子解析:解析:细胞免疫的效应。包括 Th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FN-7 活化巨噬细胞,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TNF-,杀伤慢性感染的靶细胞。效应 Tc 细胞,能够杀伤胞内寄生细菌感染的细胞。31.空气污染物毒理学实验常用的染毒方法如下,除了(分数:2.00)A.急性吸入染毒法B.慢性或亚慢性吸入染毒法C.腹腔注射法染毒法 D.气管注入法染毒法E.皮肤染毒法解析:解析:空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直接刺激皮肤。A、B、D、E 都是常用的染毒方法。而腹腔注射法一般不用。32.男女身高生长曲线第二次交叉男孩超过女孩的年龄段一般在(分数:2.00)A.810 岁B.1
29、012 岁C.1113 岁D.1315 岁 E.1517 岁解析:解析:男女身高生长曲线有两次交叉,其中第二次交叉出现在青春期,女童一吸较男童提前 2 岁左右进入青春期,至 14 岁前后男孩的身高再次超过女孩。33.体力劳动时划分劳动强度主要按(分数:2.00)A.呼吸频率B.体表温度C.心率脉搏D.能量消耗 E.紧张程度解析:解析:体力劳动时,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量可达基础代谢的 1025 倍,故采用能量消耗量来划分劳动强度。34.可用于、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是(分数:2.00)A.去甲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 C.多巴胺D.肾上腺素E.麻黄碱解析:解析:异丙肾上腺素激动 1 和 2 受体,对
30、心脏表现为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缩短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其加快心率和加速传导作用较肾上腺素为强,对窦房结也有兴奋作用。故常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35.相关系数 r0 时,散点图中散点的分布形态为(分数:2.00)A.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B.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且随 x 增大,y 值有增大趋势C.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增大D.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且随 x 增大,y 值增大 E.散点分布不规则解析:解析:r0 称为正相关,散点在一定范围内呈上升趋势。36.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分数:2.00)A.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31、模式 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D.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自然哲学医学模式E.从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析:解析:这是考核考生对于医学模式转变概念的理解。历史上经历过多种医学模式,其中有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目前所经历的医学模式转变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埋-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所以其他答案都是错误的。37.安全性评价时,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易于给药B.与人接触途径相似 C.防止污染D.不可多途径给药E.避免交叉接触解析:解析:化学物安全性评价时动物的染毒途径应尽量模拟人类在环境中接触该
32、化学物的途径或方式。在要求用两种染毒途径进行毒性试验时,其中一条途径应选用人体实际可能的接触途径。38.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分数:2.00)A.患某病的病人B.不患某病的暴露者C.暴露与不暴露于研究因素的人 D.患某病者与不患该病者E.患某病的暴露者解析:解析: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暴露与不暴露于研究因素的人,这是由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队列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研究起点是选择暴露及未暴露于某一因素的两组人群,然后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备选答案 D是干扰项。在研究开始时选择患某病者与不患该病者,是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