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44-8 及答案解析(总分: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开展社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分数:2.00)A.经常参加有氧健身活动B.相信合理膳食有利防病C.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D.知晓肥胖对健康的危害E.愿意接受健康指导2.急性胃炎的主要病损为(分数:2.00)A.肠上皮化生B.萎缩C.糜烂和出血D.溃疡E.异型增生3.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分数:2.00)A.外膜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4.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
2、数:2.00)A.DNA 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需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参加C.为半不连续复制D.以四种 dNTP 为原料E.需 D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参加5.在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之前,了解受试物的挥发性的目的是(分数:2.00)A.可以确定吸入毒性B.可判断经呼吸道染毒的必要性C.有助于呼吸道染毒剂量的设计D.有助于呼吸道染毒时染毒方法的选择E.有助于呼吸道染毒时交叉吸收的防止6.数值资料频数分布的两大特征是(分数:2.00)A.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B.总体与样本C.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指标D.平均数和百分位数E.对称分布与偏态分布7.出厂水水质监测项目基本上同水源水,只
3、是删去氨氮、耗氧量和酚三项,增加(分数:2.00)A.硝酸盐氮B.亚硝酸盐氮C.余氯D.总大肠菌群E.细菌总数8.在人本主义(询者中心)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表达B.分析C.指导D.倾听E.同情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分数:2.00)A.昏迷B.皮肤粘膜干燥C.呼气有烂苹果味D.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E.呼吸深大10.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首选药是(分数:2.00)A.氯磷定B.解磷定C.双复磷D.阿托平E.亚硝酸钠11.下列资料中分布类型属于负偏态的是(分数:2.00)A.某地居民的发汞含量B.某地所有健康成年女子的体重指标C.某厂工人的血铅含量D.大多数恶性肿瘤
4、患者的年龄分布E.正常成年人的尿氟分布12.某种工业用化学物,易挥发,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动物的染毒途径首选(分数:2.00)A.经皮肤B.经口C.经呼吸道D.腹腔注射E.皮下注射13.在三硝基甲苯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最有实际意义的侵入人体途径是(分数:2.00)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和消化道E.消化道和皮肤14.在筛查试验中,并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15.约登指数愈大,则(分数:2.00)A.阳性预测值愈大B.阴性预测值愈大C.真实性愈大D.可靠性愈大E.收益愈大16.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制定的依据是(分数:2.00)A
5、.能量代谢B.劳动时间率和心率C.肺通气量和心率D.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E.通气量和排汗量17.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物质是(分数:2.00)A.植物血凝素B.类秋水仙碱C.3-硝基丙酸D.皂素E.龙葵素18.标化死亡比可用于表达(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C.标化发病比D.危险度评价E.危险度管理19.就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属于观察性研究B.研究方向由果及因C.在实验室中进行D.随机分组、实施干预措施E.评价指标是 RR 或 OR20.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对化妆品中的下列有毒物质有限量要求,除了(分数:2.00)A.汞B.铅C.砷D
6、.甲醇E.镉21.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判断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之一(分数:2.00)A.病人已经被移走B.对病家实施了终末消毒C.对疫源地实施了终末消毒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E.对所有易感接触者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22.若 r=0.3,经检验 P0.05,则(分数:2.00)A.可认为两变量有相关B.可认为两变量有直线关系C.可认为两变量不存在相关D.两变量相关关系密切E.可得出总体相关系数不为零的结论23.一肿瘤患者,医生决定对他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应选下述哪种方法(分数:2.00)A.细胞因子B.基因修饰的瘤苗C.卡介苗D.人血清E.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
7、抗体24.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分数:2.00)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B.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C.各种必需氨基酸构成比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构成比E.限制氨基酸的构成比25.下列有关酮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的正常代谢产物B.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 羟丁酸C.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D.糖尿病时可引起血酮体增高E.酮体可以从尿中排出26.能引起妇女月经过多综合征的毒物是(分数:2.00)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B.氮氧化物、氯气C.苯、汽油、二硫化碳D.氰化钠、氰化钾E.石棉、二氧化硅27.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引起(分数:2.00)A.低钾低氯性碱
8、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稀释性低钠血症28.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死亡率B.死亡专率C.超额死亡率D.标化死亡比E.死亡率29.John Snow 是在研究下列哪种疾病时发明标点地图分析方法来研究疾病流行的(分数:2.00)A.伤寒B.霍乱C.流感D.鼠疫E.疟疾30.某化合物在毒理学动物试验中,毒性反应显示有剂量-反应关系,其主要原因为(分数:2.00)A.动物的物种差异B.动物的个体差异C.实验操作误差D.动物抽样误差E.实验观察误差31.碘缺乏病对妊娠的危害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脑发育
9、障碍B.先天心脏畸形C.流产D.早产E.死胎32.关于人际传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同伴教育B.公众传播C.小组讨论D.亲身传播E.看小折页33.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无痛性淋巴结肿大B.肝脾肿大C.体重减轻D.发热E.贫血34.老年负担系数是(分数:2.00)A.60 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B.65 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C.65 岁及以上人口/1559 岁人口数100%D.60 岁及以上人口/1564 岁人口数100%E.65 岁及以上人口/14 岁及以下人口数100%35.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分数
10、:2.00)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B.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C.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D.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E.消除两组比较时的抽样误差36.用人群 S 作为标准对人群 X 进行标化,计算标准化死亡比的公式为(分数:2.00)A.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X 的总期望死亡数B.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S 的总期望死亡数C.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X 年期望死亡数/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D.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S 年期望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E.人群 X 中总观
11、察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37.生活污水成分的重要特征是含有(分数:2.00)A.氮、磷等元素B.肠道病原菌和病毒等C.水质和水量差别很大D.各种农药成分E.放射性废物38.下列哪些统计图适用于计数资料(分数:2.00)A.条图、直方图B.线图,半对数线图C.条图,百分条图D.散点图,线图E.百分条图,直方图39.脱敏疗法常用于(分数:2.00)A.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B.食用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C.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D.接触皮毛后引起的过敏反应E.用抗毒素治疗,皮试阳性而又急需用者40.某地进行首次肺结核普查,可以得到下列哪个指标(分数:2.00)A.肺结核罹患率B.肺结核发病率C.肺
12、结核续发率D.肺结核患病率E.肺结核引入率41.维生素 C 具有还原作用,它可提高体内疏基(-SH)水平,使-SH 水平提高是通过(分数:2.00)A.二酮古洛糖酸还原B.辅酶 I 还原C.赖氨酸羟化D.辅氨酸羟化E.二硫键还原42.下述局麻药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阻断电压依赖性 Na+通道B.对静息状态的 Na+通道作用最强C.提高兴奋阈值D.减慢冲动传导E.延长不应期43.下列哪一项属于第三级预防(分数:2.00)A.遗传咨询B.产前检查C.普查D.筛查E.康复治疗44.大样本计算总体率 99%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分数:2.00)A.2.58SpB.1.96SpC.2.58
13、SD.p1.96SpE.p2.58Sp45.振动的基本物理参量中最重要的物理参量是(分数:2.00)A.频率B.位移C.振幅D.速度E.加速度46.糖皮质激素不可用于(分数:2.00)A.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中毒性痢疾C.重症伤寒D.鹅口疮E.猩红热综合练习试卷 44-8 答案解析(总分:9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开展社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分数:2.00)A.经常参加有氧健身活动B.相信合理膳食有利防病 C.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D.知晓肥胖对健康的危害E.愿
14、意接受健康指导解析:解析:健康传播效果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念认同,态度转变和采纳健康行为。据此分析,“经常参加有氧健身活动“(A)和“常吃新鲜蔬菜、水果“(C)属于采纳健康行为;“知晓肥胖对健康的危害“(D)属于知晓健康信息;“愿意接受健导“(E)属于态度转变;只有“相信合理膳食有利防病“(B)属于健康信念认同。因此,B 是正确答案。2.急性胃炎的主要病损为(分数:2.00)A.肠上皮化生B.萎缩C.糜烂和出血 D.溃疡E.异型增生解析:解析:急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急性炎症,主要有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其他各种病理损害见于慢性胃炎和溃疡病。3.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分数:2.
15、00)A.外膜 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解析:解析: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中含有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种成分组成,其中脂多糖为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成分。4.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DNA 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需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参加 C.为半不连续复制D.以四种 dNTP 为原料E.需 D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参加解析:解析:DNA 复制不需要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参加,其余 4 项叙说无误。5.在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之前,了解受试物的挥发性的目的是(分数:2.00)A.可以确定吸入毒性B.
16、可判断经呼吸道染毒的必要性 C.有助于呼吸道染毒剂量的设计D.有助于呼吸道染毒时染毒方法的选择E.有助于呼吸道染毒时交叉吸收的防止解析:解析:在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之前,可以从蒸气压计算出化学品的挥发度对混合物可以测定其比较挥发度,以便考虑是否需要进行经呼吸道染毒。如一化学品的挥发度很小,从呼吸道吸入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经口毒性不大,可以暂不考虑经呼吸道接触途径的毒性试验。6.数值资料频数分布的两大特征是(分数:2.00)A.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 B.总体与样本C.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指标D.平均数和百分位数E.对称分布与偏态分布解析:7.出厂水水质监测项目基本上同水源水,只是删去氨氮、耗氧量和
17、酚三项,增加(分数:2.00)A.硝酸盐氮B.亚硝酸盐氮C.余氯 D.总大肠菌群E.细菌总数解析:解析:水源水进入水厂后,要经水质净化处理和消毒。水厂采用的水质消毒方法主要是氯化消毒。因此,出厂水一定要监测余氯,以确保水质消毒彻底。8.在人本主义(询者中心)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表达B.分析C.指导D.倾听 E.同情解析:解析:人本主义(询者中心)治疗的特点是:以询者为中心;将治疗作为一个转变过程;非指令性的治疗技巧。强调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倾听与理解而不是过多地分析、指导和表达,也不是一般地同情。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分数:2.00)A.昏迷B.皮肤粘膜干燥C.呼气
18、有烂苹果味 D.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E.呼吸深大解析: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由于产生的酮体中含有丙酮,丙酮有烂苹果味,所以呼气有烂苹果味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性表现,而其他表现均无特异性。10.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首选药是(分数:2.00)A.氯磷定B.解磷定C.双复磷D.阿托平 E.亚硝酸钠解析:解析: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胆碱酯酶分子结合,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出现农药中毒症状,应立即给予阿托品处理,以消除农药中毒症状。11.下列资料中分布类型属于负偏态的是(分数:2.00)A.某地居民的发汞含量B.某地所有健康成年女子的体重指标C.某厂工人的血铅含量D.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 E
19、.正常成年人的尿氟分布解析:解析: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12.某种工业用化学物,易挥发,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动物的染毒途径首选(分数:2.00)A.经皮肤B.经口C.经呼吸道 D.腹腔注射E.皮下注射解析:解析: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染毒途径应考虑两点:一是尽量模拟人类在环境中接触该化合物的途径或方式,二是应与预期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的接触途径一致。此工业用化学物易挥发,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可能性最大,故首选经呼吸道染毒。13.在三硝基甲苯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最有实际意义的侵入人体途径是(分数:2.00)A.呼吸道B.皮肤 C.消化道D.呼吸道和消化道E.消化道和皮肤解析:解析:三硝基甲苯在
20、生产或使用过程中,通常呈粉尘状态,并附着在皮肤上。特别夏季出汗时,易经皮肤汗腺吸收。在生产硝胺炸药时,由于硝胺具有吸湿性。因此,一旦其污染皮肤将起到类似汗液作用,促进其侵皮吸收。14.在筛查试验中,并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0)A.灵敏度 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解析:解析:在筛查联合试验中,并联是指同时进行几项筛查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为阳性就定为阳性。由此,并联试验的假阴性率(漏诊率)将会降低,灵敏度将会升高。例如,筛查糖尿病同时进行尿糖检查和餐后 2 小时血糖检查,两项筛查中任何一项为阳性就作为筛查试验阳性,那么,筛查结果为阳性的人数将会比串联和单独用一项筛查试验进行筛查
21、的阳性人数要多,即糖尿病病人被漏诊的可能性降低,筛查试验的灵敏度升高。15.约登指数愈大,则(分数:2.00)A.阳性预测值愈大B.阴性预测值愈大C.真实性愈大 D.可靠性愈大E.收益愈大解析:解析:在筛查试验中,约登指数是将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 1,即:A/(A+C)+D/(B+D)-1 灵敏度与特异度是反映筛查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显然,约登指数的大小也说明筛查试验的优。约登指数的范围01,约登指数愈大,其真实性亦愈大,反之亦然。16.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制定的依据是(分数:2.00)A.能量代谢B.劳动时间率和心率C.肺通气量和心率D.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 E.通气量和排汗量解析:解析
22、: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是根据工人劳动时间率和能量代谢率等指标之间关系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按劳动强度指数划分体力劳动强度。17.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物质是(分数:2.00)A.植物血凝素B.类秋水仙碱C.3-硝基丙酸D.皂素E.龙葵素 解析:解析: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物质是龙葵素。18.标化死亡比可用于表达(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C.标化发病比D.危险度评价E.危险度管理解析:解析:队列研究是选择接触和非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两组人群,观察其各自的发病结果,比较两组发病结果的差异。标化死亡比是队列研究的观察指标之一。因此,标化死亡比表示两组人群的患病相对危险度。1
23、9.就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而言,下述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属于观察性研究B.研究方向由果及因C.在实验室中进行D.随机分组、实施干预措施 E.评价指标是 RR 或 OR解析: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研究中给予实验组一定的干预措施,因而属于实验性研究,不属于观察性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干预措施,一组不给予措施或给予安慰剂,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的效应,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这一过程可知,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研究方向是由因及果的,而不是由果及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在实室中进行,也可以在人群中开展。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不是用 RR 或 OR
24、,而是用治愈率、有效率、生存率、保护率、效果指数、抗体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等。20.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对化妆品中的下列有毒物质有限量要求,除了(分数:2.00)A.汞B.铅C.砷D.甲醇E.镉 解析:解析: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对四种有毒物质有限量要求,即汞、铅、砷和甲醇。没有包括镉。21.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判断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之一(分数:2.00)A.病人已经被移走B.对病家实施了终末消毒C.对疫源地实施了终末消毒D.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 E.对所有易感接触者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解析:解析: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环境所能波及的
25、范围。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传染源被移走(住院、隔离、死亡、移居)或消除了排菌状态(痊愈)。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消毒)。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时,针对疫源地的防疫措施即可结束。本题备选答案中 D 项错误,是针对“易感接触者“,而不是“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22.若 r=0.3,经检验 P0.05,则(分数:2.00)A.可认为两变量有相关B.可认为两变量有直线关系C.可认为两变量不存在相关 D.两变量相关关系密切E.可得出总体相关系数不为零的结论解析:解析:样本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P0.0
26、5 时接受 H0,认为 =0。23.一肿瘤患者,医生决定对他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应选下述哪种方法(分数:2.00)A.细胞因子B.基因修饰的瘤苗 C.卡介苗D.人血清E.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解析:解析: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是输入抗原性瘤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目前治疗用的瘤苗有活瘤苗;减毒或灭活的瘤苗;异构的瘤苗;基因修饰24.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分数:2.00)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B.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C.各种必需氨基酸构成比 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构成比E.限制氨基酸的构成比解析:解析:氨基酸模式指的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25.下列有关酮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
27、数:2.00)A.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的正常代谢产物B.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 羟丁酸C.饥饿时酮体生成减少 D.糖尿病时可引起血酮体增高E.酮体可以从尿中排出解析:解析:饥饿时,因存储糖原被耗尽,心、脑等器官可利用酮体,而肝则合成酮体供应,所以饥饿时酮体增加。其他 4 项有关酮体叙述正确。26.能引起妇女月经过多综合征的毒物是(分数:2.00)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B.氮氧化物、氯气C.苯、汽油、二硫化碳 D.氰化钠、氰化钾E.石棉、二氧化硅解析:解析:苯、汽油和二硫化碳可致接触女工月经过多综合征。27.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引起(分数:2.00)A.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B.
28、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稀释性低钠血症解析:解析:利尿剂应用后易出现低钾、低氯性碱中毒。28.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死亡率B.死亡专率C.超额死亡率D.标化死亡比E.死亡率 解析:解析: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病死率。病死率是指观察期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2)本题中其余备选答案为干扰项。29.John Snow 是在研究下列哪种疾病时发明标点地图分析方法来研究疾病流行的(分数:2.00)A.伤寒B.霍乱 C.流感D.鼠疫E.疟疾解析:解析:18481854 年英国医生 John now
29、 在调查伦敦宽街霍乱流行的过程中发明了标点地图法。30.某化合物在毒理学动物试验中,毒性反应显示有剂量-反应关系,其主要原因为(分数:2.00)A.动物的物种差异B.动物的个体差异 C.实验操作误差D.动物抽样误差E.实验观察误差解析:解析:外源化合物给实验动物染毒,毒性效应的出现在群体动物中出现剂量-反应关系,这表明实验动物对化合物毒性作用存在着个体敏感性差异。31.碘缺乏病对妊娠的危害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脑发育障碍B.先天心脏畸形 C.流产D.早产E.死胎解析:解析:妊娠期至出生后 2 岁之间是脑发育的临界期,此期间缺碘可出现:流产、早产、死胎、神经系统先天缺陷。32.关于人
30、际传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同伴教育B.公众传播C.小组讨论D.亲身传播E.看小折页 解析:33.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B.肝脾肿大C.体重减轻D.发热E.贫血解析:解析: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而其余四项虽然也是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但并不特异,也可见于其他疾病。34.老年负担系数是(分数:2.00)A.60 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B.65 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数100%C.65 岁及以上人口/1559 岁人口数100%D.60 岁及以上人口/1564 岁人口数100% E.65 岁及以上人口/14
31、 岁及以下人口数100%解析:解析:该试题考核考生对于“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当中“人口学指标“的记忆。在该指标中,老年人口指的是 65 岁及以上人口,老年负担系数指的是每 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的老年非劳动人口数,反映了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之间的关系,在考察人口年龄构成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A)和(B)是老年人口系数;而(E)是老少比,所以这些答案是错误的。35.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分数:2.00)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B.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C.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D.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E.消除两组比
32、较时的抽样误差解析:36.用人群 S 作为标准对人群 X 进行标化,计算标准化死亡比的公式为(分数:2.00)A.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X 的总期望死亡数 B.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S 的总期望死亡数C.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X 年期望死亡数/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D.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S 年期望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E.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解析:解析:标化死亡比(SMR)的计算公式是:SMR研究对象的实际死亡数/按一般人群的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数37.
33、生活污水成分的重要特征是含有(分数:2.00)A.氮、磷等元素B.肠道病原菌和病毒等 C.水质和水量差别很大D.各种农药成分E.放射性废物解析:解析: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的洗涤废水和粪尿污水等。水中主要含有肠道致病菌、病毒和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等。38.下列哪些统计图适用于计数资料(分数:2.00)A.条图、直方图B.线图,半对数线图C.条图,百分条图 D.散点图,线图E.百分条图,直方图解析:解析:根据条图和百分条图的定义。39.脱敏疗法常用于(分数:2.00)A.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B.食用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C.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D.接触皮毛后引起的过敏反应E.用抗毒素治疗,皮试阳性而又急
34、需用者 解析:解析:脱敏疗法是用小量、多次、短时间间隔注射变应原,消耗体内抗体,使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然后注射大剂量变应原以达治疗目的。常用于对抗毒素过敏但又急需注射的病人。40.某地进行首次肺结核普查,可以得到下列哪个指标(分数:2.00)A.肺结核罹患率B.肺结核发病率C.肺结核续发率D.肺结核患病率 E.肺结核引入率解析:解析:在一个地区进行首次结核病普查,属于横断面调查,只能得到患病率指标,不能得到发病率指标,也不能得到续发率和引入率指标。41.维生素 C 具有还原作用,它可提高体内疏基(-SH)水平,使-SH 水平提高是通过(分数:2.00)A.二酮古洛糖酸还原B.辅酶 I 还原C
35、.赖氨酸羟化D.辅氨酸羟化E.二硫键还原 解析:解析:维生素 C 具有还原作用,使-S-S-还原为-SH,从而提高体内-SH 水平。42.下述局麻药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阻断电压依赖性 Na+通道B.对静息状态的 Na+通道作用最强 C.提高兴奋阈值D.减慢冲动传导E.延长不应期解析:解析:局麻药能引起 Na通道蛋白构象变化,阻断电压依赖性 Na+通道,抑制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而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当局麻药与神经纤维接触后,其兴奋阈值增高,冲动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而不是对静息状态的 Na通道作用最强。43.下列哪一项属于第三级预防(分数:2.00)A.遗传咨询B.产前检查C
36、.普查D.筛查E.康复治疗 解析:解析:康复治疗属于第三级预防。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所采取的旨在减少疾病危害的措施,它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第三级预防的措施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症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病痛:防止恶化,减少合并症、后遗症、复发、转移等;防止伤残,争取病而不残,保护劳动能力。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功能恢复,争取残而不废,提高生存质量。康复治疗的措施包括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备选答案 A-遗传咨询,属于第一级预防。备选答案 B、C、D 属于第二级预防。44.大样本计算总体率 99%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分数
37、:2.00)A.2.58SpB.1.96SpC.2.58SD.p1.96SpE.p2.58Sp 解析:解析:因为是大样本,可用 u 值代替 t 值。45.振动的基本物理参量中最重要的物理参量是(分数:2.00)A.频率 B.位移C.振幅D.速度E.加速度解析:解析:振动高频率(40300Hz)振幅小的振动造成血管收缩痉挛,出现局部振动病。最危险的振动频率为 125Hz;低频率(20Hz 以下)大振幅振动作用于全身而引起的全身振动病。46.糖皮质激素不可用于(分数:2.00)A.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中毒性痢疾C.重症伤寒D.鹅口疮 E.猩红热解析:解析:鹅口疮为真菌(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糖皮质激素无抗真菌作用,故不能应用,但可用于重症感染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糖皮质激素作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