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35-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4777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35-13及答案解析.doc

    1、综合练习试卷 35-13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某患者反复严重感染,频繁背部疼痛。X 线显示骨质损害。尿检示高钙高蛋白。单扩试验显示其血清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你的初步诊断是(分数:2.00)A.多发性骨髓瘤B.严重联合免疫缺陷C.AIDSD.性链高 IgG综合征E.慢性肉芽肿2.石棉粉尘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什么,致癌性最强的是什么(分数:2.00)A.石棉,青石棉B.温石棉,青石棉C.石棉,铁石棉D.温石棉,铁石棉E.两者都是温石棉3.某市随机抽取 300人,作血清登革热血凝抑制抗体反应检验,得阳性率为 10%

    2、,则阳性率的 99%可信区间为(分数:2.00)A.AB.BC.CD.DE.E4.关于“农民肺“,错误的表述是(分数:2.00)A.病原体主要是某些嗜热性放线菌B.病原体主要是小多芽孢客C.多发生于霉变枯草粉碎工D.临床表现类似感冒E.血清中检出相应抗原沉淀抗体可作为诊断依据5.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是(分数:2.00)A.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B.致病力、传染性、流行性C.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D.散发、流行、大流行E.致病力、传染性、易感性6.一个正常人接受了静脉注射细菌疫苗。4 周后,其血清仅测到 IgM型抗菌抗体。这个现象解释为(分数:2.00)A.菌苗诱导出良好的免疫记忆B.菌

    3、苗激活了 T细胞应答C.该个体 B细胞表面只表达 IgMD.继发选择性高 IgM综合征E.疫苗菌含有脂多糖外膜7.因地质地理原因,使某地区土壤饮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该地区居民发生一种特殊性疾病,该病称(分数:2.00)A.公害病B.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C.慢性营养性缺乏病D.代谢障碍病E.以上都不是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是(分数:2.00)A.遵守技术操作规范B.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C.遵守职业道德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E.宣传卫生保健知识9.我国食物中维生素 B1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00)A.肉类B.蛋类C.谷类D.蔬菜E.奶类10.要

    4、计算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研究者必须掌握(分数:2.00)A.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B.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C.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筛检疾病的患病率D.试验的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E.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筛检疾病的发病率11.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病死率B.死亡专率C.超额死亡率D.标化死亡比E.死亡率12.关于可信区间,以下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给定 ,样本量越大,可信区间的长度越大B.给定 ,可信区间的可信度为 C.给定样本量, 越小,可信度越大D.给定样本量, 越大,可信度越小E.可信区间的可信度与 无关,由 决

    5、定13.关于标准差,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B.最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D.一定大于或等于零E.不会小于算术均数14.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抢救(分数:2.00)A.去甲肾上腺素B.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15.减少蔬菜中水溶性维生素 C及无机盐损失的作法是(分数:2.00)A.先切后洗B.先洗后切C.慢火煮熬D.加大用水量E.延长浸泡时间16.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世界公认的学说为(分数:2.00)A.热效应B.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C.钙稳态紊乱D.非热效应E.应激17.下列不符合缺铁性贫血

    6、的检验是(分数:2.00)A.血清铁降低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D.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E.血清铁蛋白降低18.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分数:2.00)A.峰部较低,尾部较高B.峰部较高,尾部较低C.峰部较低,尾部也较低D.峰部较高,尾部也较高E.自由度越大,与标准正态分布差别越大19.干扰素抗病毒的特点是(分数:2.00)A.作用于受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B.直接灭活病毒C.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D.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E.溶解病毒包膜,使病毒失去感染力20.疾病轮状模型的“轮轴“是(分数:2.00)A.生物环境B.机体C.社会环境D.理化环境E.

    7、遗传因子21.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分数:2.00)A.(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B.(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E.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22.耗氧量(COD)是(分数:2.00)A.强氧化剂氧化 1L水中有机物消耗的氧量B.使微生物繁殖生长所消耗的氧量C.室温下存放 24小时消耗的氧量D.需氧细菌作用下使有机物进行生物化学分解所消耗的氧量E.细菌作用下使全

    8、部污染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23.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体成分发生改变,脂逐渐增加,瘦体组织减少,肌肉缩,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数:2.00)A.基础代谢降低B.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代谢降低C.合成代谢增高D.内分泌改变E.免疫功能降低2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分数:2.00)A.10gB.12gC.16gD.6gE.14g25.我国母婴保健法的立法宗旨是(分数:2.00)A.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B.保障母亲和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C.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D.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E.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26.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必须符合以

    9、下规定(分数:2.00)A.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单采血浆站B.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C.由血站自主决定D.必须用于临床E.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况确定27.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分数:2.00)A.亲核的活性代谢产物B.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C.自由基形式的代谢产物D.环氧化物E.以上都不是28.目前,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范围是(分数:2.00)A.传染病B.慢性病C.急性病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E.各种疾病29.下列各种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分数:2.00)A.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B.药物C.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学品D.营养

    10、素和必需微量元素E.环境污染物、化学致癌物30.谷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平衡,最缺乏的氨基酸为(分数:2.00)A.亮氨酸B.异亮氨酸C.色氨酸D.赖氨酸E.苏氨酸31.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分数:2.00)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数据误差E.逻辑误差32.病理反射出现常提示(分数:2.00)A.锥体束受累B.脊髓前角细胞受累C.脑干运动性颅神经核受累D.前根受累E.脊神经受累3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分数:2.00)A.引入率、患病率、病死率B.生存率、治愈率、保护率C.发病率、引入率、病死率D.发病率、有效率、续发率E.发病率、流行率、罹患率34.对大气污染状

    11、况进行监测时,点源监测的布点方式有以下几种,除外(分数:2.00)A.棋盘式布点B.四周布点C.扇形布点D.烟波下方采样E.捉烟波采样35.土壤化学污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分数:2.00)A.有机磷B.酚C.有机氯农药D.硫酸铵E.氯化铵36.关于随机抽样,以下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随机抽样即随便抽取个体B.因为是随机抽样,可不必考虑个体值的准确性C.抽样时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能更好的代表总体D.随机抽样是为了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参数E.随机抽样中样本量越大越好37.哪种局麻不宜使用丁卡因(分数:2.00)A.蛛网膜下腔麻醉B.浸润麻醉C.表面麻醉D.传导麻醉E.硬膜外麻醉38.居

    12、住区人口毛密度是指(分数:2.00)A.每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上居住人数B.每公顷居住用地面积上居住人数C.每平方公里居住建筑用地上居住人数D.每公顷居住建筑用地上居住人数E.每公顷生活用地面积上居住人数39.母体 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是(分数:2.00)A.畸胎出现率B.相对致畸指数C.母体畸胎出现率D.致畸指数E.以上都不是40.劳动卫生学是研究何种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分数:2.00)A.工业B.产业C.职业D.环境E.作业41.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13、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42.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E.续发率4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44.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人为给予干预措施B.不能计算 ARC.随机分组D.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E.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综合练习试卷 35-13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

    14、44,分数:88.00)1.某患者反复严重感染,频繁背部疼痛。X 线显示骨质损害。尿检示高钙高蛋白。单扩试验显示其血清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你的初步诊断是(分数:2.00)A.多发性骨髓瘤 B.严重联合免疫缺陷C.AIDSD.性链高 IgG综合征E.慢性肉芽肿解析:2.石棉粉尘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什么,致癌性最强的是什么(分数:2.00)A.石棉,青石棉B.温石棉,青石棉 C.石棉,铁石棉D.温石棉,铁石棉E.两者都是温石棉解析:3.某市随机抽取 300人,作血清登革热血凝抑制抗体反应检验,得阳性率为 10%,则阳性率的 99%可信区间为(分数:2.00)A.AB.BC.CD.D E.E解析

    15、:4.关于“农民肺“,错误的表述是(分数:2.00)A.病原体主要是某些嗜热性放线菌B.病原体主要是小多芽孢客C.多发生于霉变枯草粉碎工D.临床表现类似感冒E.血清中检出相应抗原沉淀抗体可作为诊断依据 解析:5.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是(分数:2.00)A.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B.致病力、传染性、流行性C.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D.散发、流行、大流行 E.致病力、传染性、易感性解析:6.一个正常人接受了静脉注射细菌疫苗。4 周后,其血清仅测到 IgM型抗菌抗体。这个现象解释为(分数:2.00)A.菌苗诱导出良好的免疫记忆B.菌苗激活了 T细胞应答C.该个体 B细胞表面只表达 IgMD.

    16、继发选择性高 IgM综合征E.疫苗菌含有脂多糖外膜 解析:7.因地质地理原因,使某地区土壤饮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该地区居民发生一种特殊性疾病,该病称(分数:2.00)A.公害病B.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C.慢性营养性缺乏病D.代谢障碍病E.以上都不是解析: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是(分数:2.00)A.遵守技术操作规范B.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C.遵守职业道德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E.宣传卫生保健知识解析:解析:见医师法第二十一、第二十二条规定。9.我国食物中维生素 B1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00)A.肉类B.蛋类C.谷类 D.蔬菜E.奶类解

    17、析:10.要计算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研究者必须掌握(分数:2.00)A.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B.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C.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筛检疾病的患病率 D.试验的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E.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筛检疾病的发病率解析:11.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分数:2.00)A.病死率 B.死亡专率C.超额死亡率D.标化死亡比E.死亡率解析:解析:反应确诊疾病死亡概率的指标是病死率。病死率是指观察期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观察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同期患该病的人数100%(2)本题中其余备选答案为干扰项。死亡率,又叫粗死亡

    18、率、总死亡率,是指观察期内人群中总死亡数所占的比例。其计算公式是:死亡率=观察期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人数1000%0(3)总死亡率提供的信息较粗糙,它不能说明人群中各个亚群的死亡情况,不能与其他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这时我们应计算死亡专率,即按年龄、性别、死因等计算死亡率。例如:年龄别死亡率=观察期内某年龄组死亡总数/同期该年龄组平均人口人数1000%0 (4)超额死亡率是根据某病历年的死亡率计算出死亡平均水平,然后用该病当年的实际死亡率与之比较,以反映该病的流行强度的指标。(5)标化死亡比是实际死亡人数除以根据一般人群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数。标化死亡比的计算公式是:标化死亡比=研究对象实际

    19、死亡数/按一般人群的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数12.关于可信区间,以下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给定 ,样本量越大,可信区间的长度越大B.给定 ,可信区间的可信度为 C.给定样本量, 越小,可信度越大 D.给定样本量, 越大,可信度越小E.可信区间的可信度与 无关,由 决定解析:解析:可信区间的可信度为 1-, 越小,1- 越大,可信度也就越大。13.关于标准差,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B.最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D.一定大于或等于零E.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解析:解析:标准差的大小由数据偏离均数的程度决定,与均数本身的大小无关。因此有可

    20、能大于算术均数,也有可能小于算术均数。14.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抢救(分数:2.00)A.去甲肾上腺素B.麻黄碱C.异丙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解析:解析:肾上腺素为 Q和 p受体激动药,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适用于青霉索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治疗。15.减少蔬菜中水溶性维生素 C及无机盐损失的作法是(分数:2.00)A.先切后洗B.先洗后切 C.慢火煮熬D.加大用水量E.延长浸泡时间解析:解析:对蔬菜采用先洗后切的办法,可防止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16.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世界公认的学说为(分数:2.00)A

    21、.热效应 B.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C.钙稳态紊乱D.非热效应E.应激解析:解析:生物体为电阻电容的复杂组合体。平时电介子分子中有的是非极性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非极性分子发生极化成为偶极子,极性分子发生重新排列(偶极子的取向作用)。高频电磁场方向变化很快,使偶极子随之发生取向作用。在取向过程中偶极子与周围分子(或粒子)碰撞摩擦而产生热。17.下列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检验是(分数:2.00)A.血清铁降低B.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 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降低D.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E.血清铁蛋白降低解析:解析:缺铁性贫血时血清总铁结合力是升高,而不是降低,而其余四项检验均符合缺铁性贫血

    22、。18.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分数:2.00)A.峰部较低,尾部较高 B.峰部较高,尾部较低C.峰部较低,尾部也较低D.峰部较高,尾部也较高E.自由度越大,与标准正态分布差别越大解析:解析:根据 t分布曲线特点。19.干扰素抗病毒的特点是(分数:2.00)A.作用于受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 B.直接灭活病毒C.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D.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E.溶解病毒包膜,使病毒失去感染力解析:解析:病毒侵入细胞,诱导细胞基因编码产生干扰素。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内诱导细胞产生 2“,5“-寡腺苷酸合成酶及蛋白激酶。前者降解病毒 mRNA,后者抑制病毒蛋白质合

    23、成。干扰素是间接杀伤病毒。干扰素杀病毒作用表现为间接性。故选择项 B是错误答案。选择项 C、D、与 E均不是干扰素杀病毒的特点。20.疾病轮状模型的“轮轴“是(分数:2.00)A.生物环境B.机体C.社会环境D.理化环境E.遗传因子 解析:解析:轮状模型的内环是人,人的核心是遗传因子,外环是环境,包括生物环境、理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显然,疾病轮状模型的“轮轴“就是“遗传因子“。21.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分数:2.00)A.(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B.(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

    24、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E.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解析:解析: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是促进液体由毛细血管滤出的力量与阻碍其滤出力量之差。毛细血管血压及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均为促进液体滤出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及组织液静水压则阻碍液体滤出。22.耗氧量(COD)是(分数:2.00)A.强氧化剂氧化 1L水中有机物消耗的氧量 B.使微生物繁殖生长所消耗的氧量C.室温下存放 24小时消耗的氧量D.需氧细菌作用下使有机物进行生物化学分解所消耗的氧量E.细菌作用下使全部污染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解析:解析:耗氧

    25、量(COD)又称化学耗氧量。是人为加入一定量的强氧化剂,加热氧化有机物,检测出 1升水中有机物消耗掉强氧化剂的量。所以,答案是 A。23.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体成分发生改变,脂逐渐增加,瘦体组织减少,肌肉缩,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数:2.00)A.基础代谢降低B.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代谢降低 C.合成代谢增高D.内分泌改变E.免疫功能降低解析:解析:老年人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代谢降低。同时运动减少,基础代谢降低。使得体成分发生变化。2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分数:2.00)A.10gB.12gC.16gD.6g E.14g解析:25.我国母婴保健法的立法宗旨是(分数:2.00)A.保障妇

    26、女和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B.保障母亲和儿童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C.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D.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E.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高人口素质解析:解析:见母婴保健法第一条。妇女和母亲的概念不同,是妇女并不一定都是母亲,儿童与婴儿的概念也不同,婴儿指不满周岁的小26.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分数:2.00)A.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单采血浆站B.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C.由血站自主决定D.必须用于临床 E.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况确定解析:解析:见献血法第十一条。无偿献血的血液只能用于临床,不得买卖,卫生行

    27、政部门也无权随意决定处理。27.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分数:2.00)A.亲核的活性代谢产物B.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 C.自由基形式的代谢产物D.环氧化物E.以上都不是解析:28.目前,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范围是(分数:2.00)A.传染病B.慢性病C.急性病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E.各种疾病 解析:解析:目前,流行病学研究的疾病范围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29.下列各种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分数:2.00)A.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B.药物C.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学品D.营养素和必需微量元素 E.环境污染物、化学致癌物解析:30.谷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平衡,最缺乏的

    28、氨基酸为(分数:2.00)A.亮氨酸B.异亮氨酸C.色氨酸D.赖氨酸 E.苏氨酸解析:解析:谷类蛋白质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31.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分数:2.00)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D.数据误差E.逻辑误差解析:解析: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系统误差,是指除去随机误差以外的误差部分。备选答案中的干扰项是 A和 C,二者实际上是指的同一个事物-随机误差是在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共同解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全部误差。32.病理反射出现常提示(分数:2.00)A.锥体束受累 B.脊髓前角细胞受累C.脑干运动性颅神经核受累D.前根受累E.脊神经受累解析:解析:

    29、病理反射包括 Babinski征,Gorden 征,Chaddok 征和 Oppenheim征,出现阳性时提示锥体束受累,这是锥体束受损害的重要体征,而其余几个均不会出现病理反射。3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分数:2.00)A.引入率、患病率、病死率B.生存率、治愈率、保护率 C.发病率、引入率、病死率D.发病率、有效率、续发率E.发病率、流行率、罹患率解析:解析: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临床试验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常常用到治愈率和生存率,现场试验评价某种疫苗预防效果常常用到保护率。34.对大气污染状况进行监测时,点源监测的布点方式有以下几种,除外(分数:2.00)A.棋盘

    30、式布点 B.四周布点C.扇形布点D.烟波下方采样E.捉烟波采样解析:解析:大气监测的点源监测选点,通常是采用 B、C、D 的方式,必要时也可用 E。但不用 A。35.土壤化学污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分数:2.00)A.有机磷B.酚C.有机氯农药 D.硫酸铵E.氯化铵解析:解析:土壤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是重金属和农药。所以,B、D、E 均可除外。在农药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问题最严重。因为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非常稳定,不易降解。进入人体后,蓄积性很强,长期在体内造成慢性中毒和导致远期危害。36.关于随机抽样,以下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随机抽样即随便抽取个体B.因为是随机抽样,可不必考虑个体值的

    31、准确性C.抽样时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能更好的代表总体D.随机抽样是为了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参数 E.随机抽样中样本量越大越好解析:37.哪种局麻不宜使用丁卡因(分数:2.00)A.蛛网膜下腔麻醉B.浸润麻醉 C.表面麻醉D.传导麻醉E.硬膜外麻醉解析:解析:丁卡因的作用及毒性均比普鲁卡因强 10倍,脂溶性高,穿透力强,易进入神经,也易被吸收,常用于表面麻醉。因其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38.居住区人口毛密度是指(分数:2.00)A.每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上居住人数B.每公顷居住用地面积上居住人数 C.每平方公里居住建筑用地上居住人数D.每公顷居住建筑用地上居住人数E.每公顷生活用地面积上

    32、居住人数解析:解析:人口毛密度是指每公顷居住用地面积上居住人数。1 公顷不等于 1平方公里。1 公顷:10000m 2 ,1 平方公里:1000000m 2 。D 是人口净密度。39.母体 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是(分数:2.00)A.畸胎出现率B.相对致畸指数C.母体畸胎出现率D.致畸指数 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母体 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为致畸指数,这个比值愈大,致畸作用愈强。相对致畸指数指成年动物最小致死剂量与引起 5%活产胎仔出现畸形的剂量之比值;畸胎出现率为畸胎的幼仔在活产幼仔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母体畸胎出现率则指出现畸形胎仔的母体在妊娠母体总数中所占的百

    33、分率。40.劳动卫生学是研究何种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分数:2.00)A.工业B.产业C.职业 D.环境E.作业解析:解析:劳动卫生学是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过去重点研究工人,现已扩大包括研究从事各种劳动(职业)的人群。41.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解析:解析:酶一定有活性中心,但活性中心不一定要有金属离子或辅基,抑制剂也可作用于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如别位抑制剂。42.衡量疾病危险程

    34、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发病率 E.续发率解析:解析: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发病率。发病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感染率是指调查时所检查的整个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所占的比例。续发率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在观察期内家庭易感者中二代病例的比例。引入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带病人家的第一例占其同等身份成员的比例。4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分数:2.00)A.早期发现病人B.早期诊断病人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E.描述分

    35、布,提出病因假说 解析:解析: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的特征进行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揭示出来的一种方法。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当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的时候,往往从描述性研究着手,取得该病或健康状态的基本分布特征,从而获得有关的病因假设的启示,然后逐步建立病因假设,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性研究提供线索。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也仅在于此。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是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的用途之一,描述性研究对此无能为力。早期发现和诊断病人、筛查各种高危病人是描述性研究的用途之一,但并非本题所问-描述性研究在病因不明疾病中的作用。44.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人为给予干预措施B.不能计算 ARC.随机分组D.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E.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解析:解析:队列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研究起点是某因素的暴露与否,因此,它可以观察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本题的其余备选答案错误明显,不足以干扰正确选项。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35-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