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14-6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 型题(总题数:8,分数:32.00)患者王某,男性,75 岁,患肺癌 4年,已为晚期,病员呈恶病质并伴有呼吸困难。患者痛苦难忍,要求医生打一针让他死,家属要求医生积极救治,愿为病人付出各种代价,医生应该怎么办,才合乎道德。(分数:4.00)(1).下列哪点是不对的(分数:2.00)A.按照医学的宗旨,担负治病救人的任务,应该不惜代价救治病人B.满足患者的要求,对患者实施积极安乐死C.满足家属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D.考虑患者年事已高,晚期癌症,动员出院,放弃治疗,消极安乐死E.有限度地治疗患者(2).从伦
2、理的角度分析,依据我国的现状,医生应该选择(分数:2.00)A.死亡是不可避免,解除疾病痛苦就是积极安乐死B.病人有权选择积极安乐死,听病人的意见C.家属的意见,不予考虑D.患者和家属的意见都要考虑的决定E.以上都是为了解某机关单位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某医院组织人员对该人群每一个人连续 3天测量上午 810点的血压,三次测量结果的均值当作其血压通常值。结果在 368人中,收缩压异常者 13人,舒张压异常者 8人,两者均异常者 4人。(分数:4.00)(1).该机关单位人群高血压的(分数:2.00)A.发病率 6.8%B.罹患率 6.8%C.发病专率 6.8%D.患病专率 6.8%E.患病率
3、 6.8%(2).该调查估计该人群高血压率的标准误为(分数:2.00)A.0.8%.B.3.2%.C.1.4%.D.0E.无法计算有研究者欲分析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收集了 1998年全国二十个大城市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资料。(分数:4.00)(1).该研究者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分数:2.00)A.历史资料分析B.随访研究C.生态学研究D.筛查E.现况研究(2).在应用该方法时易发生哪类错误(分数:2.00)A.暴露污染B.匹配过度C.生态学谬误D.霍桑效应E.失访27岁,停经 3月余,阴道出血 3周,检查子宫如孕 5个月余,极软,血 HCG3000U/ml。(分
4、数:4.00)(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先兆流产B.难免流产C.葡萄胎D.妊娠合并症子宫肌瘤E.双胎妊娠(2).处理不包括(分数:2.00)A.B超B.安胎C.清宫术D.监测 HCGE.胸部 X片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 2242mmHg 范围,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 1426mmHg 范围,根据这些资料,你认为(分数:4.00)(1).如果将筛查标准值定为 22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分数:2.00)A.灵敏度好,特异度差B.灵敏度差,特异度好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好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差E.无法判断(2).如果将筛查标准值定为 26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
5、异度的关系为(分数:2.00)A.灵敏度好,特异度差B.灵敏度差,特异度好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好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差E.无法判断某男性工人,在纺织行业印染厂工作。某天突然感到头痛,呼吸和心跳加快。体检发现,尿呈棕黑色,到医院就诊。(分数:4.00)(1).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分数:2.00)A.红细胞B.血小板C.高铁血红蛋白D.氰化血红蛋白E.白细胞(2).检查发现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可能为何种毒物中毒(分数:2.00)A.苯胺B.二氧化碳C.硫化氢D.一氧化碳E.硝胺1岁,5 个月小儿,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分数:4.00)(1).应用维生素 D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
6、00)A.补充钙剂B.补充维生素 D400U/天及钙剂C.补充维生素 D800U/天及钙剂D.一次肌注维生素 D330万 U后并口服钙剂E.肌注维生素 D330万 U,每 2周一次,共 2次,并服用钙剂(2).为预防其“0“形腿加重,需要采取的措施(分数:2.00)A.外科矫形术B.增加日照C.补充钙剂D.减少行走及负重E.补充维生素女性,19 岁,基础代谢明显增高,甲状腺度弥漫性肿大,质软,双侧甲状腺上下极均可闻及血管杂音,Stellwag征和 Graefe征阳性。(分数:4.00)(1).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可能是错误的(分数:2.00)A.排便次数减少B.易激动C.月经量多D.心悸E.多食
7、易饥(2).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甲状腺肿瘤B.地方性甲状腺肿C.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D.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E.亚急性甲状腺炎二、A2 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患者林某,女,73 岁,发现肝区肿块 6个月,伴黄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就诊于某院,以“肝癌可疑“收入院。入院 CT诊断为肝癌晚期。患者情况尚差,医师查房时,患者询问医生自己的诊断,此时医师如何回答在道德上最佳(分数:2.00)A.实话实说告诉患者诊断是肝癌B.尊重病人的获悉真实病情的权利,告知:“肝癌的可能性极大“C.为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善意欺骗病人,告知:“良性肿瘤“D.拖延战术告诉病
8、人:“肝区肿块待查“E.谎话善意欺骗病人,实话告知家属2.在对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引起何杰金氏病的研究中发现: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何杰金氏病的相对危险度为 2.9,据此可以认为(分数:2.00)A.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中病死率较高B.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何杰金氏病的率较高C.扁桃体切除术可以防止何杰金氏病的发生D.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何杰金氏病的发病危险是未切除者的 2.9倍E.相对危险度为 2.9时意义不大3.2岁男孩,以咳嗽;发热 5天,气促 1天入院。根据下列哪种体征可以诊断支气管肺炎(分数:2.00)A.肺部细湿啰音B.呼吸急促C.心率160 次/分D.哮鸣音E.肺部叩诊浊音4.张
9、大妈今年 60岁,5 年前退休在家。最近的体检中,医生诊断她患有高血压病。医生在询问其病史中,发现她有以下一些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分数:2.00)A.高脂、高热量饮食B.她的父母也患有高血压病C.由于不能方便地得到社区卫生服务,所以多年未测量过血压D.居住环境中噪声很大E.缺乏体育锻炼5.有 A、B 两种化合物,小鼠经口 LD50值分别为 5.0mg/kg和 20.0mg/kg,将 A、B 两种化合物按 4:1混合后,实测其 LD50值为 18.0mg/kg,用联合作用系数法评价,其联合作用方式属于(分数:2.00)A.拮抗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E.无法
10、判断6.某药厂对某种药物进行三期临床观察,该药物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根据临床药物的观察原则,选择观察对象的标准之一是确诊为实体肿瘤并停药 3个月的患者。对该实验的评价,哪种说法正确(分数:2.00)A.该实验单纯从开发和研究新药的角度出发,未能顾及病人的安危B.该实验是从医学角度出发来选择受试者,不存在道德问题C.该实验不符合人体实验中的科学性原则D.该实验不符合人体实验中知情同意的原则E.该实验没有大量可靠的动物实验做基础7.男,60 岁,高血压病史 15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与人争吵后头痛、左侧肢体无力 6小时入院。查体:BP179/110mmHg颈软,神经
11、系统检查: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生理反射均消失。左侧肢体肌力 3级。该患者神志属于(分数:2.00)A.轻度昏迷B.中度昏迷C.重度昏迷D.昏睡E.意识模糊8.患者,女性,76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较理想。1 天前,感心悸,心电图检查,提示,完全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比既往的心电图,发现既往心电图正常。该患者应考虑(分数:2.00)A.高血压病B.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急性心肌梗死D.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E.高血压伴肥厚型心肌病9.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 RR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10.6,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分数:2.0
12、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有害因素10.某男性工人,在硝胺炸药生产过程中,从事装药和轮碾等工种工作长达 5年以上。患者主诉视力减弱。在进行体检时应注意何种检查(分数:2.00)A.X线胸部透视B.X线拍摄胸片C.化验肝功能D.裂隙灯显微镜查晶状体E.脑电图检查11.新生儿败血症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分数:2.00)A.口腔B.脐部C.肠道D.呼吸道E.宫内12.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引起手足搐搦症的原因(分数:2.00)A.甲状旁腺反应迟钝B.食物中钙不足C.尿钙排出过多D.合并颅内感染E.以上都不是三、A3 型题(总题数:3,分数:24.00)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
13、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 LD50为 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 LD50(n)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剂量(mg/kg) 肝功 肾功 病理(肝) 0 12.5 25.0 * 50.0 * * 100.0 * 200.0 * * *注:*、*、*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差异分别为 P0.05、P0.01、P0.001(分数:8.00)(1).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 K值为(分数:2.00)A.1B.1-C.3-D.5-E.7-(2).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分数:2.00)A.明显蓄积B.轻度蓄积C.高度蓄积D.中等蓄积E.无蓄积(3).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阈剂量是
14、(分数:2.00)A.12.5mg/kg体重B.25mg/kg体重C.50mg/kg体重D.100mg/kg体重E.200mg/kg体重(4).该化合物能否引起慢性中毒(分数:2.00)A.不能引起慢性中毒B.能引起慢性中毒C.不能肯定引起慢性中毒D.具有急性毒性E.以上都不是3岁男孩,发热、咳嗽、肺部可闻及干性啰音(分数:8.00)(1).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上呼吸道感染B.支气管炎C.支气管肺炎D.大叶性肺炎E.支原体肺炎(2).如果肺部未闻及干性啰音,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上呼吸道感染B.支气管炎C.支气管肺炎D.大叶性肺炎E.支原体肺炎(3).如果病情进一步
15、发展,最可能会出现哪组表现(分数:2.00)A.咳嗽剧烈,发热不退B.伴呕吐、腹痛C.头痛、嗜睡D.气促、闻及湿性啰音E.呼吸困难,面色青紫(4).对此患儿治疗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一般治疗B.抗感染治疗C.吸氧D.对症治疗E.一般护理常用的化学毒物接触限值有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WA)、短时接触限值(STEL)、上限值(TLV-C)、容许接触限值(PEL)(分数:8.00)(1).我国卫生标准主要采用(分数:2.00)A.TWAB.MACC.TLV-CD.STELE.PEL(2).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为(分数:2.00)A.TWAB.MACC.TLV-C
16、D.STELE.PEL(3).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为(分数:2.00)A.TWAB.MACC.TLV-CD.STELE.PEL(4).若测定 MAC且要了解车间不同地点的环境浓度,最好采用(分数:2.00)A.区域采样法B.个体连续采样法C.重量法D.计数法E.个体连续采样法以及区域采样法综合练习试卷 14-6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 型题(总题数:8,分数:32.00)患者王某,男性,75 岁,患肺癌 4年,已为晚期,病员呈恶病质并伴有呼吸困难。患者痛苦难忍,要求医生打一针让他死,家属要求医生积极救治,愿为病人付出各种代价,医生应该怎么办,
17、才合乎道德。(分数:4.00)(1).下列哪点是不对的(分数:2.00)A.按照医学的宗旨,担负治病救人的任务,应该不惜代价救治病人B.满足患者的要求,对患者实施积极安乐死C.满足家属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D.考虑患者年事已高,晚期癌症,动员出院,放弃治疗,消极安乐死E.有限度地治疗患者 解析:(2).从伦理的角度分析,依据我国的现状,医生应该选择(分数:2.00)A.死亡是不可避免,解除疾病痛苦就是积极安乐死B.病人有权选择积极安乐死,听病人的意见C.家属的意见,不予考虑D.患者和家属的意见都要考虑的决定 E.以上都是解析:为了解某机关单位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某医院组织人员对该人群
18、每一个人连续 3天测量上午 810点的血压,三次测量结果的均值当作其血压通常值。结果在 368人中,收缩压异常者 13人,舒张压异常者 8人,两者均异常者 4人。(分数:4.00)(1).该机关单位人群高血压的(分数:2.00)A.发病率 6.8%B.罹患率 6.8%C.发病专率 6.8%D.患病专率 6.8%E.患病率 6.8% 解析:(2).该调查估计该人群高血压率的标准误为(分数:2.00)A.0.8%.B.3.2%.C.1.4%.D.0 E.无法计算解析:有研究者欲分析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收集了 1998年全国二十个大城市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资料。(分数
19、:4.00)(1).该研究者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分数:2.00)A.历史资料分析B.随访研究C.生态学研究 D.筛查E.现况研究解析:(2).在应用该方法时易发生哪类错误(分数:2.00)A.暴露污染B.匹配过度C.生态学谬误 D.霍桑效应E.失访解析:解析:通过收集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资料,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这种研究形式称为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在流行病学研究分类中属于描述性研究,它是以群体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疾病和某些因素的资料,计算二者的平均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容易发生生态学谬误。生态学谬误是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探讨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
20、关系时,由于偏倚的存在,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一致,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生态学谬误。27岁,停经 3月余,阴道出血 3周,检查子宫如孕 5个月余,极软,血 HCG3000U/ml。(分数:4.00)(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先兆流产B.难免流产C.葡萄胎 D.妊娠合并症子宫肌瘤E.双胎妊娠解析:(2).处理不包括(分数:2.00)A.B超B.安胎 C.清宫术D.监测 HCGE.胸部 X片解析: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 2242mmHg 范围,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 1426mmHg 范围,根据这些资料,你认为(分数:4.00)(1).如果将筛查标准值定为 22mmHg,可以认为
21、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分数:2.00)A.灵敏度好,特异度差 B.灵敏度差,特异度好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好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差E.无法判断解析:(2).如果将筛查标准值定为 26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分数:2.00)A.灵敏度好,特异度差B.灵敏度差,特异度好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好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差E.无法判断解析:解析:青光眼的确切诊断包括三个部分: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的典型缺损。但是,在人群中筛查青光眼病人通常只检测眼压,这是因为检测眼压具有经济、简便、快速、安全等优点。需要注意的是,眼压水平作为诊断青光眼的手段具有不稳定性。因为眼压水平在一天中并非恒定
22、不变,尤其青光眼病人。而且,眼压水平相同的人,眼内病理变化不一定相同,反之亦然。眼压与青光眼的关系见下图。图中有两条曲线,左边的一条是非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分布曲线,眼压值波动在 1426mmHg 之间 3右边的一条是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分布曲线,眼压值波动在 2242mmHg 之间。青光眼患者的平均眼压高于非青光眼患者,且二者的眼压值在 2226mmHg 段重叠。在筛查青光眼的试验中,如果以眼压作为筛查指标,选择多大的眼压值作为筛查的阳性标准直接关系到筛查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如果将筛查试验阳性标准定在22mmHg,那么,所有青光眼患者将被判为阳性,即筛查试验的灵敏度为 100%。但是,眼压在 2226
23、mmHg之间的非青光眼患者也将被判为阳性,造成误诊,即筛查试验的特异度较差(不是 100%);如果将筛查试验阳性标准定在 26mmHg,那么,所有非青光眼患者将被判为阴性,即筛查试验的特异度为 100%。但是,眼压在 2226mmHg 之间的青光眼患者也将被判为阴性,造成漏诊,即筛查试验的灵敏度较差(不是 100%)。某男性工人,在纺织行业印染厂工作。某天突然感到头痛,呼吸和心跳加快。体检发现,尿呈棕黑色,到医院就诊。(分数:4.00)(1).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分数:2.00)A.红细胞B.血小板C.高铁血红蛋白 D.氰化血红蛋白E.白细胞解析:(2).检查发现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可
24、能为何种毒物中毒(分数:2.00)A.苯胺 B.二氧化碳C.硫化氢D.一氧化碳E.硝胺解析:解析:苯胺的代谢是在肝脏和红细胞内相继进行的。苯胺被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转化为苯基羟氨等代谢产物。苯基羟氨从肝脏逸出后进入血液,被血红蛋白氧化形成亚硝基苯,同时形成高铁血红蛋白。1岁,5 个月小儿,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分数:4.00)(1).应用维生素 D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补充钙剂B.补充维生素 D400U/天及钙剂C.补充维生素 D800U/天及钙剂D.一次肌注维生素 D330万 U后并口服钙剂 E.肌注维生素 D330万 U,每 2周一次,共 2次,并服用钙剂解析:(2
25、).为预防其“0“形腿加重,需要采取的措施(分数:2.00)A.外科矫形术B.增加日照C.补充钙剂D.减少行走及负重 E.补充维生素解析:女性,19 岁,基础代谢明显增高,甲状腺度弥漫性肿大,质软,双侧甲状腺上下极均可闻及血管杂音,Stellwag征和 Graefe征阳性。(分数:4.00)(1).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可能是错误的(分数:2.00)A.排便次数减少 B.易激动C.月经量多D.心悸E.多食易饥解析:(2).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甲状腺肿瘤B.地方性甲状腺肿C.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D.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E.亚急性甲状腺炎解析:二、A2 型题(总题数:12,分数
26、:24.00)1.患者林某,女,73 岁,发现肝区肿块 6个月,伴黄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就诊于某院,以“肝癌可疑“收入院。入院 CT诊断为肝癌晚期。患者情况尚差,医师查房时,患者询问医生自己的诊断,此时医师如何回答在道德上最佳(分数:2.00)A.实话实说告诉患者诊断是肝癌B.尊重病人的获悉真实病情的权利,告知:“肝癌的可能性极大“C.为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善意欺骗病人,告知:“良性肿瘤“D.拖延战术告诉病人:“肝区肿块待查“E.谎话善意欺骗病人,实话告知家属 解析:2.在对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引起何杰金氏病的研究中发现: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何杰金氏病的相对危险度为 2.9,据此可以认
27、为(分数:2.00)A.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中病死率较高B.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何杰金氏病的率较高C.扁桃体切除术可以防止何杰金氏病的发生D.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何杰金氏病的发病危险是未切除者的 2.9倍 E.相对危险度为 2.9时意义不大解析:解析:相对危险度是指在某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某种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该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多少倍,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是 0到无限大的正数。数值为 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数值大于 1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叫做“正“关联;数值小于 1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小,叫做“负“关联。数值大
28、小直接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本题中。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发生何杰金氏病的相对危险度为 2.9,说明事先做过扁桃体切除者仍杰金氏病的发病危险是未切除者的 2.9倍,即扁桃体切除术与发生何杰金氏病有关,这种关联是一种“正“关联。3.2岁男孩,以咳嗽;发热 5天,气促 1天入院。根据下列哪种体征可以诊断支气管肺炎(分数:2.00)A.肺部细湿啰音 B.呼吸急促C.心率160 次/分D.哮鸣音E.肺部叩诊浊音解析:4.张大妈今年 60岁,5 年前退休在家。最近的体检中,医生诊断她患有高血压病。医生在询问其病史中,发现她有以下一些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分数:2.00)A.高脂
29、、高热量饮食B.她的父母也患有高血压病 C.由于不能方便地得到社区卫生服务,所以多年未测量过血压D.居住环境中噪声很大E.缺乏体育锻炼解析: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影响健康(高血压病)的四大类因素的掌握,即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A、E 属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C 属于不利的卫生保健服务因素,D 为环境因素,只有 B属于生物遗传因素,故是正确答案。5.有 A、B 两种化合物,小鼠经口 LD50值分别为 5.0mg/kg和 20.0mg/kg,将 A、B 两种化合物按 4:1混合后,实测其 LD50值为 18.0mg/kg,用联合作用系数法评价,其联合作用方
30、式属于(分数:2.00)A.拮抗作用 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E.无法判断解析:解析:联合作用系数(K):混合物的预期 LD50/混合物的实测 LD50。本例,混合物的实测 LD50为18.0mg/kg,混合物的预期 LD50可从化合物的联合作用是相加作用的倍设出发,计算而得,即 1/混合物的预期 LD50值:0,8/A 化合物的 LD50(5.0)+0.2/B化合6.某药厂对某种药物进行三期临床观察,该药物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根据临床药物的观察原则,选择观察对象的标准之一是确诊为实体肿瘤并停药 3个月的患者。对该实验的评价,哪种说法正确(分数:2.
31、00)A.该实验单纯从开发和研究新药的角度出发,未能顾及病人的安危 B.该实验是从医学角度出发来选择受试者,不存在道德问题C.该实验不符合人体实验中的科学性原则D.该实验不符合人体实验中知情同意的原则E.该实验没有大量可靠的动物实验做基础解析:解析:人体实验首先考虑的是受试者的利益。7.男,60 岁,高血压病史 15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与人争吵后头痛、左侧肢体无力 6小时入院。查体:BP179/110mmHg颈软,神经系统检查: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生理反射均消失。左侧肢体肌力 3级。该患者神志属于(分数:2.00)A.轻度昏迷B.中度昏迷C.重度昏迷 D.昏睡E.意识模糊
32、解析:8.患者,女性,76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较理想。1 天前,感心悸,心电图检查,提示,完全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对比既往的心电图,发现既往心电图正常。该患者应考虑(分数:2.00)A.高血压病B.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急性心肌梗死 D.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E.高血压伴肥厚型心肌病解析:9.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的 RR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10.6,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分数:2.00)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有害因素解析:解析:总体的 RR有 95%的可能性落在 0.10.6 的范围,即 RR小于 1,它说明
33、暴露因素存在时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比暴露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小,即暴露因素是该疾病的保护性因素。10.某男性工人,在硝胺炸药生产过程中,从事装药和轮碾等工种工作长达 5年以上。患者主诉视力减弱。在进行体检时应注意何种检查(分数:2.00)A.X线胸部透视B.X线拍摄胸片C.化验肝功能D.裂隙灯显微镜查晶状体 E.脑电图检查解析:解析:硝胺炸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为三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可致接触者患白内障。11.新生儿败血症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分数:2.00)A.口腔B.脐部 C.肠道D.呼吸道E.宫内解析:12.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引起手足搐搦症的原因(分数:2.00)A.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34、 B.食物中钙不足C.尿钙排出过多D.合并颅内感染E.以上都不是解析:三、A3 型题(总题数:3,分数:24.00)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 LD50为 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 LD50(n)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剂量(mg/kg) 肝功 肾功 病理(肝) 0 12.5 25.0 * 50.0 * * 100.0 * 200.0 * * *注:*、*、*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差异分别为 P0.05、P0.01、P0.001(分数:8.00)(1).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 K值为(分数:2.00)A.1B.1-C.3- D.5-E.7-解析:
35、解析:KLD50(n)/LD50(1)=500/160=3.1(2).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分数:2.00)A.明显蓄积B.轻度蓄积C.高度蓄积D.中等蓄积 E.无蓄积解析:解析:根据蓄积系数评价标准:K 值1 为高度蓄积;1-明显蓄积;3-中等蓄积(3).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阈剂量是(分数:2.00)A.12.5mg/kg体重B.25mg/kg体重 C.50mg/kg体重D.100mg/kg体重E.200mg/kg体重解析:解析:中毒阈剂量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本例 25mg/kg开
36、始观察到肝脏病理学改变,为中毒阈剂量。(4).该化合物能否引起慢性中毒(分数:2.00)A.不能引起慢性中毒B.能引起慢性中毒 C.不能肯定引起慢性中毒D.具有急性毒性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凡是具有蓄积性作用的毒物均有慢性毒性。例如各种金属化合物等。3岁男孩,发热、咳嗽、肺部可闻及干性啰音(分数:8.00)(1).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上呼吸道感染B.支气管炎 C.支气管肺炎D.大叶性肺炎E.支原体肺炎解析:(2).如果肺部未闻及干性啰音,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上呼吸道感染 B.支气管炎C.支气管肺炎D.大叶性肺炎E.支原体肺炎解析:(3).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最
37、可能会出现哪组表现(分数:2.00)A.咳嗽剧烈,发热不退B.伴呕吐、腹痛C.头痛、嗜睡D.气促、闻及湿性啰音 E.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解析:(4).对此患儿治疗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一般治疗B.抗感染治疗C.吸氧 D.对症治疗E.一般护理解析:常用的化学毒物接触限值有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WA)、短时接触限值(STEL)、上限值(TLV-C)、容许接触限值(PEL)(分数:8.00)(1).我国卫生标准主要采用(分数:2.00)A.TWAB.MAC C.TLV-CD.STELE.PEL解析:(2).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为(分数:2.00)A.TWAB.MACC.TLV-C D.STELE.PEL解析:解析:1、2 我国卫生标准采用最高容许浓度(MAC)。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TLV-C)。(3).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为(分数:2.00)A.TWAB.MAC C.TLV-CD.STELE.PEL解析:(4).若测定 MAC且要了解车间不同地点的环境浓度,最好采用(分数:2.00)A.区域采样法 B.个体连续采样法C.重量法D.计数法E.个体连续采样法以及区域采样法解析:解析:3、4 MAC 为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中均不得超过的浓度。若测定 MAC,评价不同地点空气中毒物浓度,应选择区域采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