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13-2 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4.00)水肿_缺氧_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在各种单纯性酸碱失衡中血浆 HCO 3 - 浓度有何变化?(分数:2.00)_4.试述发生非心源性休克时,心功能变化的表现及其发生机制。(分数:2.00)_三、1 A1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5.休克并发急性肾衰竭时,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是错误的(分数:2.00)A.尿量减少B.血尿素氮升高C.血肌酐减少D.高血钾E.代谢性酸中毒6.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分数:2.00)A.呼吸中枢抑制B.气道阻力增高
2、C.肺泡面积减少D.肺泡壁厚度增加E.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7.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的变化是(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E.血氧饱和度正常8.下述哪种体温升高属于发热(分数:2.00)A.妇女月经前期B.妇女妊娠期C.剧烈运动后D.流行性感冒E.中暑9.线粒体损伤造成钙超载的机制是(分数:2.00)A.ATP 生成减少,钙泵功能受抑制B.ATP 生成减少,钠泵功能受抑制C细胞色素氧化酶功能失调D.肌酐生成增多E.电子传递链功能受抑制10.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
3、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B.血氧容量取决于 Hb 浓度及 Hb 与 O 2 的结合能力C.血氧含量是指 100ml 血液实际带氧量D.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血氧分压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 5m1dl11.关于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细胞凋亡,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分数:2.00)A.可终止病毒的复制和表达,因此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B.除 CD4 + 淋巴细胞凋亡外,还存在其他免疫细胞的凋亡C.HIV 感染可使 CD4 + 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因此其迅速发生增殖D.HIV 感染可通过多因素、多途径诱导 CD4 + 淋巴细胞发生凋亡E.HIV 感染的 CD4 + 淋巴细胞可形成合胞体而凋亡四、
4、2 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 Na + Ca 2+ 交换蛋白 B. H + Na + 交换蛋白 C. Ca 2+ 泵 D. K + Ca 2+ 交换蛋白 E. Na + 泵(分数:10.00)(1).缺血-再灌注损伤时 Ca 2+ 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B.C.D.E.(2).钙反常时 Ca 2+ 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B.C.D.E.(3).细胞膜两侧 H + 浓度差引起钙超载是通过激活(分数:2.00)A.B.C.D.E.(4).一过性内向离子流形成通过(分数:2.00)A.B.C.D.E.(5).与细胞水肿形成有关的是(分数:
5、2.00)A.B.C.D.E.综合练习试卷 13-2 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2,分数:4.00)水肿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解析:缺氧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缺氧是指因组织供氧减少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在各种单纯性酸碱失衡中血浆 HCO 3 - 浓度有何变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各种单纯性酸碱失衡中血浆 HCO 3 - 浓度有何变化? 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中HCO 3 - 原发性
6、降低;代谢性碱中毒时,血浆中 HCO 3 - 原发性升高;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中 HCO 3 - 呈代偿性升高;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 血浆 HCO 3 - 则呈代偿性降低。)解析:4.试述发生非心源性休克时,心功能变化的表现及其发生机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非心源性休克在发生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没有心功能障碍。但随着休克的进展,可发生心功能障碍,基机制为 (1)冠状动脉血供减少:由于血压降低以及心率加快致心脏舒张期缩短。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可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会影响心率和心肌收缩力。 (3)心肌抑制因子(MDF)抑制心肌收
7、缩力。 (4)心肌内的 DIC 影响心肌的营养血流,使心肌受损。 (5)细菌毒素(如内毒素)对心肌的损伤。)解析:三、1 A1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5.休克并发急性肾衰竭时,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是错误的(分数:2.00)A.尿量减少B.血尿素氮升高C.血肌酐减少 D.高血钾E.代谢性酸中毒解析:6.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分数:2.00)A.呼吸中枢抑制 B.气道阻力增高C.肺泡面积减少D.肺泡壁厚度增加E.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析:7.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的变化是(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氧容量正常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E
8、.血氧饱和度正常解析:8.下述哪种体温升高属于发热(分数:2.00)A.妇女月经前期B.妇女妊娠期C.剧烈运动后D.流行性感冒 E.中暑解析:9.线粒体损伤造成钙超载的机制是(分数:2.00)A.ATP 生成减少,钙泵功能受抑制 B.ATP 生成减少,钠泵功能受抑制C细胞色素氧化酶功能失调D.肌酐生成增多E.电子传递链功能受抑制解析:10.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B.血氧容量取决于 Hb 浓度及 Hb 与 O 2 的结合能力C.血氧含量是指 100ml 血液实际带氧量D.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血氧分压E.正常动
9、、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 5m1dl解析:11.关于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细胞凋亡,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分数:2.00)A.可终止病毒的复制和表达,因此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B.除 CD4 + 淋巴细胞凋亡外,还存在其他免疫细胞的凋亡C.HIV 感染可使 CD4 + 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因此其迅速发生增殖 D.HIV 感染可通过多因素、多途径诱导 CD4 + 淋巴细胞发生凋亡E.HIV 感染的 CD4 + 淋巴细胞可形成合胞体而凋亡解析:四、2 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 Na + Ca 2+ 交换蛋白 B. H + Na + 交换蛋白 C. Ca 2+ 泵 D. K + Ca 2+ 交换蛋白 E. Na + 泵(分数:10.00)(1).缺血-再灌注损伤时 Ca 2+ 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钙反常时 Ca 2+ 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细胞膜两侧 H + 浓度差引起钙超载是通过激活(分数:2.00)A.B. C.D.E.解析:(4).一过性内向离子流形成通过(分数:2.00)A. B.C.D.E.解析:(5).与细胞水肿形成有关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