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代谢(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B 型题/B(总题数:4,分数:40.00)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2-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3-磷酸甘油醛 E.6-磷酸葡萄糖(分数:10.00)(1).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B.C.D.E.(2).1,3-二磷酸甘油酸的直接前体是(分数:2.00)A.B.C.D.E.(3).己糖激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是(分数:2.00)A.B.C.D.E.(4).能与 3-磷酸甘油和 3-磷酸甘油醛互相转变的物质是(分数:2.00)A.B.C.D.E.(
2、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直接前体是(分数:2.00)A.B.C.D.E. A.-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B.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琥珀酰 CoA琥珀酸 E.乙酰 CoA+草酰乙酸柠檬酸(分数:10.00)(1).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是(分数:2.00)A.B.C.D.E.(2).由三羧酸循环调节酶催化的反应是(分数:2.00)A.B.C.D.E.(3).以 FAD 为受氢体的氧化脱氢反应是(分数:2.00)A.B.C.D.E.(4).由多酶复合体组成的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是(分数:2.00)A.B.C.D.E.(5).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分数:2.00
3、)A.B.C.D.E. A.葡萄糖激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乳酸脱氢酶(分数:10.00)(1).可用于临床酶学诊断心肌梗死的酶是(分数:2.00)A.B.C.D.E.(2).葡萄糖有氧氧化的调节酶是(分数:2.00)A.B.C.D.E.(3).可被丙二酸、草酰乙酸和苹果酸等物质抑制的酶是(分数:2.00)A.B.C.D.E.(4).激酶所催化的反应消耗 GTP 的是(分数:2.00)A.B.C.D.E.(5).决定肝摄取葡萄糖速率的酶是(分数:2.00)A.B.C.D.E. A.甘油 B.乳酸 C.氨基酸 D.肝糖原 E.肌糖原(分数:10.
4、00)(1).不能直接分解补充血糖的糖原是(分数:2.00)A.B.C.D.E.(2).饥饿 812h,血糖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00)A.B.C.D.E.(3).饥饿 13 天,血糖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00)A.B.C.D.E.(4).饥饿 13 天,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分数:2.00)A.B.C.D.E.(5).参与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糖原主要是(分数:2.00)A.B.C.D.E.三、BX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从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需要的核苷酸有 A.CTP B.GTP C.ATP D.UTP(分数:2.00)A.B.C.D.2.催化糖酵解途径中不可逆
5、反应的酶有 A.丙酮酸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 C.己糖激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分数:2.00)A.B.C.D.3.糖异生的生理意义有 A.补充肝糖原 B.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C.提供 NADPH+H+ D.通过乳酸循环回收能量和防止酸中毒(分数:2.00)A.B.C.D.4.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有 A.CO2的生成方式是两次脱羧反应 B.反应可逆 C.草酰乙酸及循环的中间产物可参加其他代谢,需不断补充更新 D.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分数:2.00)A.B.C.D.5.催化三羧酸循环不可逆反应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苹果酸脱氢酶 C.延胡索酸酶 D.柠檬酸合酶(分数:2.00)
6、A.B.C.D.6.在细胞质和线粒体完成的糖代谢途径有 A.糖酵解途径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D.糖异生途径(分数:2.00)A.B.C.D.7.糖异生的原料有 A.丙酮酸 B.部分氨基酸 C.甘油 D.乙酰 CoA(分数:2.00)A.B.C.D.8.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有 A.严重饥饿 B.胰岛素分泌过多 C.肝癌、糖原贮积症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分数:2.00)A.B.C.D.9.产生糖尿的原因有 A.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C.一次进食大量葡萄糖 D.胰岛素分泌不足(分数:2.00)A.B.C.D.10.有关乳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A.肌肉产生的乳酸
7、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糖 B.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 C.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D.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分数:2.00)A.B.C.D.四、B问答题/B(总题数:8,分数:40.00)1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有哪些?为什么说肝是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重要器官?(分数:5.00)_12.为什么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请说明肌糖原是如何转变为血糖的。(分数:5.00)_13.列表从以下几方面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 糖酵解 糖有氧氧化代谢部位反应条件ATP 生成方式产生 ATP 数终产物调节酶主要生理意义(分数:5.00)_14.试列表从以下几
8、方面比较糖酵解与糖异生作用的区别: 糖酵解 糖异生代谢部位调节酶净生成或消牦高能磷酸键的情况起始物终产物生理意义(分数:5.00)_15.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蚕豆病的病因及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分数:5.00)_16.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分数:5.00)_17.简述 -酮戊二酸是如何彻底氧化生成 CO2、H 2O 并释放 ATP 的。(分数:5.00)_18.糖尿病时出现以下现象的生化机制是什么? (1)高血糖与糖尿 (2)酮血症、酮尿症与代谢性酸中毒(分数:5.00)_糖代谢(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0
9、,分数:0.00)二、BB 型题/B(总题数:4,分数:40.00)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2-磷酸甘油酸 C.磷酸二羟丙酮 D.3-磷酸甘油醛 E.6-磷酸葡萄糖(分数:10.00)(1).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1,3-二磷酸甘油酸的直接前体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己糖激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是(分数:2.00)A.B.C.D.E. 解析:(4).能与 3-磷酸甘油和 3-磷酸甘油醛互相转变的物质是(分数:2.00)A.B.C. D.E.解析:(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直接前体是(分数:2.00)A.B.
10、C.D.E.解析: A.-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B.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琥珀酰 CoA琥珀酸 E.乙酰 CoA+草酰乙酸柠檬酸(分数:10.00)(1).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由三羧酸循环调节酶催化的反应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以 FAD 为受氢体的氧化脱氢反应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由多酶复合体组成的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是(分数:2.00)A. B.C.D.E.解析:(5).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分数:2.00)A.B.C.D.E.
11、 解析: A.葡萄糖激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乳酸脱氢酶(分数:10.00)(1).可用于临床酶学诊断心肌梗死的酶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葡萄糖有氧氧化的调节酶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可被丙二酸、草酰乙酸和苹果酸等物质抑制的酶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激酶所催化的反应消耗 GTP 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5).决定肝摄取葡萄糖速率的酶是(分数:2.00)A. B.C.D.E.解析: A.甘油 B.乳酸 C.氨基酸 D.肝糖原
12、 E.肌糖原(分数:10.00)(1).不能直接分解补充血糖的糖原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饥饿 812h,血糖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饥饿 13 天,血糖的主要来源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饥饿 13 天,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分数:2.00)A.B.C. D.E.解析:(5).参与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糖原主要是(分数:2.00)A.B.C.D. E.解析:三、BX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从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需要的核苷酸有 A.CTP B.GTP C.ATP D.
13、UTP(分数:2.00)A.B.C. D. 解析:2.催化糖酵解途径中不可逆反应的酶有 A.丙酮酸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 C.己糖激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分数:2.00)A. B. C. D.解析:3.糖异生的生理意义有 A.补充肝糖原 B.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C.提供 NADPH+H+ D.通过乳酸循环回收能量和防止酸中毒(分数:2.00)A. B. C.D. 解析:4.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有 A.CO2的生成方式是两次脱羧反应 B.反应可逆 C.草酰乙酸及循环的中间产物可参加其他代谢,需不断补充更新 D.循环中有四次脱氢(分数:2.00)A. B.C. D. 解析:5.催化三
14、羧酸循环不可逆反应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苹果酸脱氢酶 C.延胡索酸酶 D.柠檬酸合酶(分数:2.00)A. B.C.D. 解析:6.在细胞质和线粒体完成的糖代谢途径有 A.糖酵解途径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D.糖异生途径(分数:2.00)A.B.C. D. 解析:7.糖异生的原料有 A.丙酮酸 B.部分氨基酸 C.甘油 D.乙酰 CoA(分数:2.00)A. B. C. D.解析:8.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有 A.严重饥饿 B.胰岛素分泌过多 C.肝癌、糖原贮积症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分数:2.00)A. B. C. D.解析:9.产生糖尿的原因有 A.糖皮质激素分泌不
15、足 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C.一次进食大量葡萄糖 D.胰岛素分泌不足(分数:2.00)A.B. C. D. 解析:10.有关乳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A.肌肉产生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糖 B.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 C.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D.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分数:2.00)A. B. C. D. 解析:四、B问答题/B(总题数:8,分数:40.00)1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有哪些?为什么说肝是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重要器官?(分数:5.00)_正确答案:(血糖的来源有四条:食物中的糖消化吸收(主要);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异生
16、;其他单糖转变。 血糖的去路有五条:氧化分解供能(主要);在肝、肌肉、肾等合成糖原;转变成其他糖及衍生物;转变成非糖物质;血糖浓度8.88mmol/L 时随尿排出形成尿糖。 肝是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主要器官:调节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饥饿时是糖异生的重要器官。)解析:12.为什么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请说明肌糖原是如何转变为血糖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1)肌肉因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故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2)肌糖原分解出 6-磷酸葡萄糖后,经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循环到肝,以乳酸为原料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补充血糖。)解析:13.列表从以下几方面比较糖酵解与
17、有氧氧化: 糖酵解糖有氧氧化代谢部位反应条件ATP生成方式产生ATP数终产物调节酶主要生理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注意糖酵解的 3 种调节酶和有氧氧化的 7 种调节酶。 糖酵解糖有氧氧化代谢部位细胞质细胞质和线粒体反应条件无氧或缺氧有氧ATP生底物底物成方式水平磷酸化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数930或32终产物乳酸、少量ATPCO2、H 2O、大量ATP己糖激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调节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主要生理意义提供急需能量;某些组织生理情况下的供能体内最重要的供能途径;营养物
18、分解代谢的形式最终共同途径;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联系枢纽)解析:14.试列表从以下几方面比较糖酵解与糖异生作用的区别: 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部位调节酶净生成或消牦高能磷酸键的情况起始物终产物生理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部位全身各脏器纠胞质肝、肾细胞质和线粒体调节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肝)果糖二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丙酮酸羧化酶净生成或消耗高能磷酸键的情况葡萄糖净生成2ATP糖原的葡萄糖单位净生成3ATP丙酮酸羧化支路消耗1ATP和1GTP起始物葡萄糖或糖原的葡乳酸、甘油和氨基酸萄糖单位等终产物乳酸和少量ATP葡萄糖或糖原生理意义
19、提供急需能量;某些组织生理情况下的供能形式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恒定;回收乳酸能量,补充肝精原;调节酸碱平衡)解析:15.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蚕豆病的病因及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分数:5.00)_正确答案:(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 (1)为核酸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2)提供 NADPH 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参与胆固醇、脂肪酸、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的生物合成,作为供氢体;参与羟化反应,与某些药物、毒物和激素的生物转化有关;维持 GSH 的量,保护红细胞膜。 (3)某些组织供能途径是其次要意义。 蚕豆病患者先天缺乏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不能经磷酸戊糖途径得到充足的 NAD
20、PH 用于维持 GSH 的量,故红细胞易破裂,造成溶血性贫血。)解析:16.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1)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是:循环中 CO2的生成方式是两次脱羧反应;循环中多个反应是可逆的,但由于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可逆,故循环只能单方向进行;循环中 4 次脱氢,其中 3 次以 NAD+为受氢体,1 次以 FAD 为受氢体;循环中各中间产物不断地被补充和消耗,使循环处于动态平衡中;释放大量能量用于合成 ATP。(2)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乙酰 CoA 不仅由糖的氧化分解产生,也由甘油、脂肪酸和氨基酸氧化分解产生,因此
21、该循环实际上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的最终共同途径。(3)糖和甘油代谢生成的 -酮戊二酸及草酰乙酸等中间产物可转变成某些氨基酸;而许多氨基酸分解的产物又是循环的中间产物,可经糖异生变成糖或甘油;可见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相互联系的枢纽。)解析:17.简述 -酮戊二酸是如何彻底氧化生成 CO2、H 2O 并释放 ATP 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酮戊二酸经过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乙酰CoA三羧酸循环(在三羧酸循环中氧化脱羧生成 CO2)。脱氢生成的 NADH+H+经 NADH 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脱氢生成的 FADH2经琥珀酸氧化呼吸
22、链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解析:18.糖尿病时出现以下现象的生化机制是什么? (1)高血糖与糖尿 (2)酮血症、酮尿症与代谢性酸中毒(分数:5.00)_正确答案:(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调节作用而引起的。 (1)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调节作用将导致:肌肉、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少;肝葡萄糖分解利用减少;肌糖原和肝糖原合成减弱;糖异生增强;糖转变成脂肪减弱。这些改变使葡萄糖生成增多,最终使血糖增高。当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时,糖从尿中排出,出现尿糖。 (2)组织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导致脂肪动员增加,产生大量脂肪酸,导致酮体生成增多。同时由于来源于糖的丙酮酸少,进而使草酰乙酸减少,酮体氧化受阻。当肝酮体的生成量大于肝外组织酮体的氧化能力时,血中酮体浓度增高,造成酮血症;酮体从尿中排出则造成酮尿症。由于酮体中乙酰乙酸、-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所以造成机体代谢性酸中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