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生物氧化(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3963       资源大小:9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生物氧化(二)及答案解析.doc

    1、生物氧化(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B 型题/B(总题数:5,分数:15.00) A.F1 B.F0 C.-亚基 D.OSCP E.-亚基(分数:2.00)(1).对寡霉素敏感的是(分数:1.00)A.B.C.D.E.(2).质子通道是(分数:1.00)A.B.C.D.E. A.过氧化氢酶(触酶) B.单加氧酶(羟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 C.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NADH-泛醌还原酶 E.LDH(分数:3.00)(1).细胞定位在微粒体中的酶是(分数:1.00)A.B.C.D.E.(2).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

    2、酶是(分数:1.00)A.B.C.D.E.(3).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是(分数:1.00)A.B.C.D.E. A.NADH B.NADPH C.细胞色素 b D.铁卟啉 E.细胞色素 P450(分数:4.00)(1).细胞色素的辅基是(分数:1.00)A.B.C.D.E.(2).既属于呼吸链中递氢体,又是递电子体的是(分数:1.00)A.B.C.D.E.(3).属于呼吸链中递电子体的是(分数:1.00)A.B.C.D.E.(4).为羟化反应提供氢的是(分数:1.00)A.B.C.D.E. A.异戊巴比妥 B.寡霉素 C.铁螯合剂 D.CO E.二硝基苯酚(分数:3.00)(1).氧化磷酸

    3、化的解偶联剂是(分数:1.00)A.B.C.D.E.(2).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是(分数:1.00)A.B.C.D.E.(3).可与 ATP合酶结合的物质是(分数:1.00)A.B.C.D.E. A.氧化酶类 B.需氧脱氢酶类 C.单加氧酶 D.过氧化物酶 E.SOD(分数:3.00)(1).防御超氧离子对人体侵害的酶是(分数:1.00)A.B.C.D.E.(2).催化代谢物脱氢并以氧为受氢体,反应产物是过氧化氢的酶是(分数:1.00)A.B.C.D.E.(3).将一个氧原子加到底物,另一个氧原子还原为水的酶是(分数:1.00)A.B.C.D.E.三、BX 型题/B(总题数:15,分数:30

    4、.00)1.关于呼吸链的叙述,正确的有 A.抑制 Cyt aa3,呼吸链中各组分都处于还原状态 B.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C.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 ADP磷酸化生成 ATP D.复合体和为两条呼吸链所共有(分数:2.00)A.B.C.D.2.关于单加氧酶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又称为羟化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 B.反应时生成 ATP就是单加氧酶 C.催化的反应需要 O2、NADP、FAD、Cyt P 450参加 D.产物中有 H2O2(分数:2.00)A.B.C.D.3.细胞质中 NADH进入线粒体的途径有 A.-磷酸甘油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穿梭 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D.草酰乙酸-

    5、丙酮酸穿梭(分数:2.00)A.B.C.D.4.关于 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可以确定物质氧化时所产生的 ATP的分子数 B.每消耗 1摩尔氧原子所产生的 ATP的摩尔数 C.每消耗 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D.每消耗 1摩尔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分数:2.00)A.B.C.D.5.NADH氧化呼吸链含有 A.复合体 B.复合体 C.复合体 D.细胞色素 c(分数:2.00)A.B.C.D.6.不属于 FADH2氧化呼吸链成分的有 A.复合体 B.复合体 C.复合体 D.细胞色素 P450(分数:2.00)A.B.C.D.7.下列能够自由出入线粒体内膜的物质有 A.N

    6、AD+ B.乳酸 C.苹果酸 D.天冬氨酸(分数:2.00)A.B.C.D.8.影响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因素有 A.ADP/ATP B.甲状腺素 C.异戊巴比妥 D.解偶联剂(分数:2.00)A.B.C.D.9.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时出现的现象有 A.电子可以传递 B.机体产热量增加 C.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 ATP D.线粒体内膜上 ATP合酶被抑制(分数:2.00)A.B.C.D.10.使氧化磷酸化加速的物质有 A.ADP B.甲状腺素 C.ATP D.寡霉素(分数:2.00)A.B.C.D.11.关于化学渗透学说正确的叙述有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有 H+泵作用 C.呼

    7、吸链传递电子导致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电化学梯度 D.解偶联剂破坏线粒体内膜两侧 H+浓度外高内低梯度(分数:2.00)A.B.C.D.12.呼吸链中 Cyt c的特性有 A.其氧化还原电位高于 Cyt c1 B.其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 C.它的水溶性好,易从线粒体中提取纯化 D.其氧化还原电位低于 Cyt b(分数:2.00)A.B.C.D.13.以 Fe-S为辅基的有 A.复合体 B.复合体 C.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分数:2.00)A.B.C.D.14.ATP在能量代谢中的特点有 A.其化学能可转变成渗透能和电能 B.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 C.能量的生成、贮存、

    8、利用和转换都以 ATP为中心 D.体内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所需的能量只能由 ATP直接提供(分数:2.00)A.B.C.D.15.人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有 A.糖类 B.脂肪 C.胆固醇 D.维生素(分数:2.00)A.B.C.D.四、B问答题/B(总题数:9,分数:55.00)16.何谓生物氧化?它有何特点?其作用的关键是什么?生物氧化的方式包括哪些?(分数:6.00)_17.描述 NADH呼吸链和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分数:6.00)_18.如何证明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和方向?(分数:6.00)_19.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所需各种底物充分时分别加入:鱼藤酮;抗霉素 A;氰化物。描

    9、述线粒体内 NAD+、NADH 脱氢酶、UQ、Cyt b、Cyt c、Cyt a 的氧化还原状态。(分数:6.00)_20.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分数:6.00)_21.为什么说 ATP是机体能量代谢的中心?(分数:6.00)_22.为什么脑和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内形成的 NADH+H+,当其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时,每分子 NADH+H+只产生 1.5分子 ATP?(分数:6.00)_23.在电子传递链上可拆离成哪几个电子传递复合物?各复合物的作用是什么?(分数:6.00)_24.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有哪几种主要学说?其中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哪一种?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实验证明是什么?(分数:7

    10、.00)_生物氧化(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B 型题/B(总题数:5,分数:15.00) A.F1 B.F0 C.-亚基 D.OSCP E.-亚基(分数:2.00)(1).对寡霉素敏感的是(分数:1.00)A.B.C.D. E.解析:(2).质子通道是(分数:1.00)A.B. C.D.E.解析: A.过氧化氢酶(触酶) B.单加氧酶(羟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 C.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NADH-泛醌还原酶 E.LDH(分数:3.00)(1).细胞定位在微粒体中的酶是(分数:1.00)A.B. C.D.E.解

    11、析:(2).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酶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是(分数:1.00)A. B.C.D.E.解析: A.NADH B.NADPH C.细胞色素 b D.铁卟啉 E.细胞色素 P450(分数:4.00)(1).细胞色素的辅基是(分数:1.00)A.B.C.D. E.解析:(2).既属于呼吸链中递氢体,又是递电子体的是(分数:1.00)A. B.C.D.E.解析:(3).属于呼吸链中递电子体的是(分数:1.00)A.B.C. D.E.解析:(4).为羟化反应提供氢的是(分数:1.00)A.B. C.D.E.解析: A.异戊巴比妥 B.

    12、寡霉素 C.铁螯合剂 D.CO E.二硝基苯酚(分数:3.00)(1).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是(分数:1.00)A.B.C.D. E.解析:(3).可与 ATP合酶结合的物质是(分数:1.00)A.B. C.D.E.解析: A.氧化酶类 B.需氧脱氢酶类 C.单加氧酶 D.过氧化物酶 E.SOD(分数:3.00)(1).防御超氧离子对人体侵害的酶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催化代谢物脱氢并以氧为受氢体,反应产物是过氧化氢的酶是(分数:1.00)A.B. C.D.E.解析:(3).将一个氧原

    13、子加到底物,另一个氧原子还原为水的酶是(分数:1.00)A.B.C. D.E.解析:三、BX 型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关于呼吸链的叙述,正确的有 A.抑制 Cyt aa3,呼吸链中各组分都处于还原状态 B.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C.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 ADP磷酸化生成 ATP D.复合体和为两条呼吸链所共有(分数:2.00)A. B. C. D. 解析:2.关于单加氧酶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又称为羟化酶或混合功能氧化酶 B.反应时生成 ATP就是单加氧酶 C.催化的反应需要 O2、NADP、FAD、Cyt P 450参加 D.产物中有 H2O2(分数:2.00)

    14、A. B.C. D.解析:3.细胞质中 NADH进入线粒体的途径有 A.-磷酸甘油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穿梭 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D.草酰乙酸-丙酮酸穿梭(分数:2.00)A. B.C. D.解析:4.关于 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可以确定物质氧化时所产生的 ATP的分子数 B.每消耗 1摩尔氧原子所产生的 ATP的摩尔数 C.每消耗 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D.每消耗 1摩尔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分数:2.00)A. B. C. D.解析:5.NADH氧化呼吸链含有 A.复合体 B.复合体 C.复合体 D.细胞色素 c(分数:2.00)A. B.C. D.

    15、解析:6.不属于 FADH2氧化呼吸链成分的有 A.复合体 B.复合体 C.复合体 D.细胞色素 P450(分数:2.00)A. B.C.D. 解析:7.下列能够自由出入线粒体内膜的物质有 A.NAD+ B.乳酸 C.苹果酸 D.天冬氨酸(分数:2.00)A.B.C. D. 解析:8.影响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因素有 A.ADP/ATP B.甲状腺素 C.异戊巴比妥 D.解偶联剂(分数:2.00)A. B. C. D. 解析:9.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时出现的现象有 A.电子可以传递 B.机体产热量增加 C.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 ATP D.线粒体内膜上 ATP合酶被抑制(分数:2.00)A. B.

    16、 C. D.解析:10.使氧化磷酸化加速的物质有 A.ADP B.甲状腺素 C.ATP D.寡霉素(分数:2.00)A. B. C.D.解析:11.关于化学渗透学说正确的叙述有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有 H+泵作用 C.呼吸链传递电子导致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电化学梯度 D.解偶联剂破坏线粒体内膜两侧 H+浓度外高内低梯度(分数:2.00)A. B. C. D. 解析:12.呼吸链中 Cyt c的特性有 A.其氧化还原电位高于 Cyt c1 B.其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 C.它的水溶性好,易从线粒体中提取纯化 D.其氧化还原电位低于 Cyt b(分数:2.00)A. B. C. D

    17、.解析:13.以 Fe-S为辅基的有 A.复合体 B.复合体 C.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分数:2.00)A.B. C.D. 解析:14.ATP在能量代谢中的特点有 A.其化学能可转变成渗透能和电能 B.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 ATP C.能量的生成、贮存、利用和转换都以 ATP为中心 D.体内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所需的能量只能由 ATP直接提供(分数:2.00)A. B. C. D. 解析:15.人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有 A.糖类 B.脂肪 C.胆固醇 D.维生素(分数:2.00)A. B. C.D.解析:四、B问答题/B(总题数:9,分数:55.00)16.何谓生物氧化?它

    18、有何特点?其作用的关键是什么?生物氧化的方式包括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特点:活细胞内,反应条件温和;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部分能量可被转换成 ATP,利用效率较高。作用的关键:一是代谢物分子中的氢如何脱出,二是脱出的氢如何与分子氧结合成水并释放能量。方式:通常为三种氧化方式加氧,脱氢,脱电子。)解析:17.描述 NADH呼吸链和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分数:6.00)_正确答案:(呼吸链的组成部分包括 NADH、黄素蛋白、UQ、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体系。大部分成员以复合体的形式镶嵌在

    19、线粒体内膜上,UQ 和 Cyt c游离于复合体,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其排列顺序如下: *)解析:18.如何证明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和方向?(分数:6.00)_正确答案:(电子总是从低氧化还原电势向高氧化还原电势方向流动,测定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的氧化还原电势,确定其排列顺序;通过重组实验;利用呼吸抑制剂阻断电子传递的实验。应指出氧化还原电势值与电子传递链组分排列顺序有时不完全一致。)解析:19.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所需各种底物充分时分别加入:鱼藤酮;抗霉素 A;氰化物。描述线粒体内 NAD+、NADH 脱氢酶、UQ、Cyt b、Cyt c、Cyt a 的氧化还原状态。(分数:6.00)_正确答案

    20、:(加入鱼藤酮后,NAD +、NADH 脱氢酶为还原状态,UQ、Cyt b、Cyt c、Cyt a 为氧化状态。加入抗霉素 A后,NAD +、NADH 脱氢酶、UQ、Cyt b 为还原状态,Cyt c、Cyt a 为氧化状态。加入氰化物后,全部为还原状态。)解析:20.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分数:6.00)_正确答案:(ADP 浓度和 ADP/ATP比值:当 ADP浓度升高或 ATP浓度降低时,氧化磷酸化加速,反之减慢。ADP/ATP 比值是控制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甲状腺素:促进 ATP的分解,从而促进氧化磷酸化,导致基础代谢率增加。解偶联剂:使氧化与磷酸化脱节,氧化正常进行,但

    21、ATP不能生成。抑制剂:可阻碍呼吸链的不同环节,使氧化磷酸化无法进行。线粒体突变: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功能,使 ATP的生成减少而致病。)解析:21.为什么说 ATP是机体能量代谢的中心?(分数:6.00)_正确答案:(这可以从能量的生成、利用、储存、转换与 ATP的关系来说明。生成:糖、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分解,都以生成高能物质 ATP为最重要。利用:绝大多数合成反应所需要的能量由 ATP直接提供,少数情况下利用其他三磷酸核苷供能。在一些生理活动中,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物质吸收、神经传导和维持体温等,都需 ATP参与。储存:由 ATP和肌酸可生成磷酸肌酸储存,需要时再转换成 ATP。转换:在相应

    22、的酶催化下,ATP 可供其他二磷酸核苷转变成三磷酸核苷,参加有关反应。)解析:22.为什么脑和骨骼肌细胞的细胞质内形成的 NADH+H+,当其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时,每分子 NADH+H+只产生 1.5分子 ATP?(分数:6.00)_正确答案:(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细胞质内的 NADH+H+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其电子只能通过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或者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进入呼吸链传递给氧,而重新被氧化成 NAD+。对于脑和骨骼肌细胞来讲,胞质中的 NADH+H+往往是通过 -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通过这一穿梭作用胞质 NADH的一对电子和两个 H+被转移到线粒体内 FADH2

    23、上,并通过 UQ进入呼吸链。因此,胞质 NADH的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时,只产生 1.5分子 ATP,而不是 2.5分子 ATP。)解析:23.在电子传递链上可拆离成哪几个电子传递复合物?各复合物的作用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NADH-辅酶 Q还原酶,称为复合物。作用是催化 NADH的 2个电子传递至辅酶 Q,同时发生质子的定向转移。琥珀酸-辅酶 Q还原酶,称为复合物。作用是催化电子从琥珀酸传至辅酶 Q,它仅仅是电子传递体而不是质子移位体。辅酶 Q-细胞色素 c还原酶,称为复合物。作用是催化电子从辅酶 Q传至细胞色素 c,它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称为

    24、复合物。作用是从细胞色素 c接受的电子传递给氧,它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解析:24.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有哪几种主要学说?其中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哪一种?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实验证明是什么?(分数:7.00)_正确答案:(关于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制假说主要有三个:化学偶联假说;构象偶联假说;化学渗透假说。其中英国科学家 P.Mitchell于 1961年提出的化学渗透假说的论点与许多实验结果相符合,因此受到多数人的公认。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线粒体内膜是封闭的、对质子不通透的完整膜系统;电子传递体和氢传递体是交替排列的,氢传递体具有质子泵作用,将质子泵到内膜外侧;内膜两侧质子浓度的差异造成 pH梯度和跨膜电位梯度;当跨膜质子移动力驱动内膜外侧的质子通过内膜上的 ATP合酶的 F0流回线粒体基质时,其能量驱使 ADP磷酸化生成 ATP。化学渗透假说的论点与许多实验结果相符合,包括:氧化磷酸化依赖于完整的封闭的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的选择透过性,H +不能自由穿越;电子传递链驱动质子转移出线粒体基质,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梯度;增加完整线粒体内膜外侧 H+浓度,可导致 ATP的合成。)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生物氧化(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