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的呼吸作用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9,分数:39.00)1.有氧呼吸是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指_。 A.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部分氧化分解产生能量(ATP)的过程 B.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彻底氧化降解为 H2O和 CO2并产生大量能量(ATP)的过程 C.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部分氧化分解并只有较少能量产生的过程 D.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分数:1.00)A.B.C.D.2.NADH的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 O2时可产生的 ATP数量是_。 A.4 B.2 C.3 D
2、.1(分数:1.00)A.B.C.D.3.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 CO2摩尔数和吸收 O2摩尔数的比值小于 1,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_。 A.脂肪 B.淀粉 C.有机酸 D.葡萄糖(分数:1.00)A.B.C.D.4.PPP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对其描述正确的是_。 A.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B.主要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 C.PPP可放热增温,促进开花 D.植物遇逆境如干旱、受伤时,PPP 先升高后降低(分数:1.00)A.B.C.D.5.在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途径两条呼吸链途径中都存在的传递体是_。 A.Cyt c B.Fd C.UQ D.Cyt b(分数:1.00)A.B.C
3、.D.6.植物组织受伤时,呼吸链电子传递的末端氧化酶主要是_。 A.交替氧化酶 B.酚氧化酶 C.黄素氧化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分数:1.00)A.B.C.D.7.对水杨基羟肟酸敏感的呼吸途径是指_。 A.交替途径 B.细胞色素呼吸途径 C.乙醛酸呼吸途径 D.TCA途径(分数:1.00)A.B.C.D.8.在线粒体中,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的过程,伴随自由能的释放,并用于 ADP的磷酸化而合成 ATP的过程,称为_。 A.光合磷酸化 B.氧化磷酸化 C.呼吸链 D.底物磷酸化(分数:1.00)A.B.C.D.9.依据化学渗透学说,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ATP的合成部位是_。 A.线粒体内膜上
4、 ATP合酶 B.UQ C.线粒体间质 D.线粒体基质(分数:1.00)A.B.C.D.10.单位质量的植物材料,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所消耗的 O2或释放的 CO2数量被称为_。 A.呼吸强度 B.呼吸系数 C.呼吸效率 D.呼吸商(分数:1.00)A.B.C.D.11.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 CO2和吸收 O2量的比值称为_。 A.光合速率 B.呼吸速率 C.呼吸商 D.CO2补偿点(分数:1.00)A.B.C.D.12.根据呼吸商了解某呼吸过程的底物性质,当发生彻底氧化时,若呼吸商分别为 1、小于 1、大于 1,则呼吸底物分别是_。 A.糖、油脂、有机酸 B.糖、有机酸、蛋白质 C.有机
5、酸、油脂、糖 D.油脂、糖、有机酸(分数:1.00)A.B.C.D.13.可表示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的指标是_。 A.PQ B.RQ C.UQ D.Q10(分数:1.00)A.B.C.D.14.大气中 CO2含量达到_时,对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A.3%5% B.1%2% C.0.1%0.5% D.0.02%0.5%(分数:1.00)A.B.C.D.15.参与糖酵解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_。 A.线粒体基质 B.细胞质中 C.线粒体间质 D.质体(分数:1.00)A.B.C.D.16.交替氧化酶途径具有明显的放热特征,其 P/O为_。 A.1 B.2 C.3 D.4(分数:1.00)A.B.
6、C.D.17.植物感染病菌时,其呼吸速率_。 A.变化不大 B.显著升高 C.显著下降 D.无法判断(分数:1.00)A.B.C.D.18.水稻受到水淹时,往往其_活性增强以适应 O2供应的不足。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抗坏血酸氧化酶 C.乙醇酸氧化酶 D.酚氧化酶(分数:1.00)A.B.C.D.19.呼吸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链定位在_。 A.细胞质中 B.线粒体外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线粒体基质中(分数:1.00)A.B.C.D.20.含有 Cu的末端氧化酶是_。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交替氧化酶 C.抗坏血酸氧化酶 D.乙醇酸氧化酶(分数:1.00)A.B.C.D.21.呼吸作用电
7、子传递链中的质子传递体不包括_。 A.NAD+ B.FAD C.UQ D.PQ(分数:1.00)A.B.C.D.22.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内能够彻底降解葡萄糖的主要途径是_。 A.EMP-TCA B.PPP C.EMP D.TCA(分数:1.00)A.B.C.D.23.水果贮藏久了,组织内部会发生_。 A.抗氰呼吸 B.酒精发酵 C.糖酵解 D.有氧呼吸(分数:1.00)A.B.C.D.24.抗氰呼吸的末端氧化酶为_。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乙醇酸氧化酶 C.多酚氧化酶 D.交替氧化酶(分数:1.00)A.B.C.D.25.植物组织衰老时,磷酸戊糖途径在呼吸代谢中所占比例_。 A.下降 B
8、.上升 C.先降后升 D.维持一定水平(分数:1.00)A.B.C.D.26.温度升高时,种子贮藏的安全含水量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影响(分数:1.00)A.B.C.D.27.淀粉种子和油料种子贮藏的安全含水量_。 A.相同 B.淀粉种子高,油料种子低 C.不一定 D.淀粉种子低,油料种子高(分数:1.00)A.B.C.D.28.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糖氧化脱氢时的氢受体是_。 A.NAD+ B.NADP+ C.FAD D.CoQ(分数:1.00)A.B.C.D.29.苹果和马铃薯等切开后,组织变褐,是由于_作用的结果。 A.抗坏血酸氧化酶 B.抗氰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9、D.多酚氧化酶(分数:1.00)A.B.C.D.30.某组织材料有 ATP 16nmol,ADP 2nmol,AMP 2nmol,该组织的能荷为_。 A.1 B.0.85 C.0.9 D.0.8(分数:1.00)A.B.C.D.31.与淀粉种子相比,油料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_。 A.较少 B.较多 C.差异不大 D.差异不规律(分数:1.00)A.B.C.D.32.将培养在无离子水中植物幼苗转移到稀盐溶液时,根系的呼吸速率增加,这种呼吸被称为_。 A.硝酸盐呼吸 B.无氧呼吸 C.抗氰呼吸 D.盐呼吸(分数:1.00)A.B.C.D.33.下列末端氧化酶中,与氧分子亲和力最高的是_。 A.酚氧
10、化酶 B.抗坏血酸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乙醇酸氧化酶(分数:1.00)A.B.C.D.34.O2抑制酒精发酵的现象被称为_。 A.巴斯德效应 B.爱默生效应 C.抑制效应 D.氧抑制效应(分数:1.00)A.B.C.D.35.呼吸链中细胞色素 a主要靠_元素价态的变化传递电子。 A.钙 B.锰 C.铁 D.钼(分数:1.00)A.B.C.D.36.解偶联剂可以_。 A.阻断呼吸电子传递过程 B.抑制 ATP合酶活性 C.抑制呼吸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D.抑制氧化磷酸化但不影响电子传递(分数:1.00)A.B.C.D.37.能够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途径,但不能抑制交替氧化途径的物质是_。
11、A.鱼藤酮 B.丙二酸 C.CO2 D.CN-(分数:1.00)A.B.C.D.38.在呼吸链中只能传递电子的组分是_组。 A.NAD,FAD 和 Cyt b B.NAD,FAD 和 CoQ C.Cyt b,FAD 和 CoQ D.Fe-S,Cyt a/a 3和 Cyt b(分数:1.00)A.B.C.D.39.制作红茶时要把摘下的茶叶进行揉搓,以和底物接触发生作用形成红褐色物质的关键酶是_。 A.抗氰氧化酶 B.多酚氧化酶 C.抗坏血酸氧化酶 D.细胞色氧化酶(分数:1.00)A.B.C.D.二、B简答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40.为什么说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代谢过程?
12、(分数:2.00)_41.试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分数:2.00)_42.植物细胞能否长期通过无氧呼吸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为什么?(分数:2.00)_43.植物体内淀粉和蔗糖是怎样被降解的?(分数:2.00)_44.简述植物的抗氰呼吸及其生理意义。(分数:2.00)_45.试述氧化磷酸化的机理。(分数:2.00)_46.试用构象转化原理解释氧化磷酸化中 ATP的产生过程。(分数:2.00)_47.植物的呼吸作用对其水分吸收、矿质营养和物质运输过程有何影响?(分数:2.00)_48.为什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干物质?温室或大棚生产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分数:2.00)_49.粮油种
13、子贮藏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说明其原理。(分数:2.00)_50.果实和蔬菜贮藏时应注意什么?(分数:2.00)_51.简述线粒体中电子载体的分布与质子跨膜梯度形成之间的联系。(分数:2.00)_三、B实验题/B(总题数:5,分数:15.00)52.证明植物组织中存在 PPP途径,并分析 EMP-TCA和 PPP在己糖分解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分数:3.00)_53.如何证明植物体中存在抗氰呼吸途径?(分数:3.00)_54.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要论述其基本原理。(分数:3.00)_55.在测定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时,为什么要用预冷的磷酸缓冲液提取酶液?计算多酚氧化酶活性
14、时为什么要减去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分数:3.00)_56.光下如何测定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分数:3.00)_四、B分析论述题/B(总题数:6,分数:22.00)57.说明 EMP-TCA途径和 PPP途径的特点及生理意义。(分数:3.00)_58.植物受涝害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夏季淹水比冬季危害更大?(分数:3.00)_59.分析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分数:4.00)_60.讨论植物呼吸代谢的主要调控机制。(分数:4.00)_61.说明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分数:4.00)_62.举例说明如何用植物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分数:4.0
15、0)_植物的呼吸作用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9,分数:39.00)1.有氧呼吸是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指_。 A.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部分氧化分解产生能量(ATP)的过程 B.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彻底氧化降解为 H2O和 CO2并产生大量能量(ATP)的过程 C.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部分氧化分解并只有较少能量产生的过程 D.在有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呼吸底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分数:1.00)A.B. C.D.解析:2.NADH的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 O2时可产生的 ATP数量是_。 A.4 B.2
16、 C.3 D.1(分数:1.00)A.B.C. D.解析:3.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 CO2摩尔数和吸收 O2摩尔数的比值小于 1,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_。 A.脂肪 B.淀粉 C.有机酸 D.葡萄糖(分数:1.00)A. B.C.D.解析:4.PPP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对其描述正确的是_。 A.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B.主要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 C.PPP可放热增温,促进开花 D.植物遇逆境如干旱、受伤时,PPP 先升高后降低(分数:1.00)A.B. C.D.解析:5.在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途径两条呼吸链途径中都存在的传递体是_。 A.Cyt c B.Fd C.UQ D.C
17、yt b(分数:1.00)A.B.C. D.解析:6.植物组织受伤时,呼吸链电子传递的末端氧化酶主要是_。 A.交替氧化酶 B.酚氧化酶 C.黄素氧化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分数:1.00)A.B. C.D.解析:7.对水杨基羟肟酸敏感的呼吸途径是指_。 A.交替途径 B.细胞色素呼吸途径 C.乙醛酸呼吸途径 D.TCA途径(分数:1.00)A. B.C.D.解析:8.在线粒体中,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的过程,伴随自由能的释放,并用于 ADP的磷酸化而合成 ATP的过程,称为_。 A.光合磷酸化 B.氧化磷酸化 C.呼吸链 D.底物磷酸化(分数:1.00)A.B. C.D.解析:9.依据化学
18、渗透学说,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ATP的合成部位是_。 A.线粒体内膜上 ATP合酶 B.UQ C.线粒体间质 D.线粒体基质(分数:1.00)A. B.C.D.解析:10.单位质量的植物材料,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所消耗的 O2或释放的 CO2数量被称为_。 A.呼吸强度 B.呼吸系数 C.呼吸效率 D.呼吸商(分数:1.00)A. B.C.D.解析:11.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 CO2和吸收 O2量的比值称为_。 A.光合速率 B.呼吸速率 C.呼吸商 D.CO2补偿点(分数:1.00)A.B.C. D.解析:12.根据呼吸商了解某呼吸过程的底物性质,当发生彻底氧化时,若呼吸商分别为 1、小于
19、 1、大于 1,则呼吸底物分别是_。 A.糖、油脂、有机酸 B.糖、有机酸、蛋白质 C.有机酸、油脂、糖 D.油脂、糖、有机酸(分数:1.00)A. B.C.D.解析:13.可表示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的指标是_。 A.PQ B.RQ C.UQ D.Q10(分数:1.00)A.B.C.D. 解析:14.大气中 CO2含量达到_时,对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A.3%5% B.1%2% C.0.1%0.5% D.0.02%0.5%(分数:1.00)A. B.C.D.解析:15.参与糖酵解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_。 A.线粒体基质 B.细胞质中 C.线粒体间质 D.质体(分数:1.00)A.B. C.
20、D.解析:16.交替氧化酶途径具有明显的放热特征,其 P/O为_。 A.1 B.2 C.3 D.4(分数:1.00)A. B.C.D.解析:17.植物感染病菌时,其呼吸速率_。 A.变化不大 B.显著升高 C.显著下降 D.无法判断(分数:1.00)A.B. C.D.解析:18.水稻受到水淹时,往往其_活性增强以适应 O2供应的不足。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抗坏血酸氧化酶 C.乙醇酸氧化酶 D.酚氧化酶(分数:1.00)A.B.C. D.解析:19.呼吸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链定位在_。 A.细胞质中 B.线粒体外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线粒体基质中(分数:1.00)A.B.C. D.解析:2
21、0.含有 Cu的末端氧化酶是_。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交替氧化酶 C.抗坏血酸氧化酶 D.乙醇酸氧化酶(分数:1.00)A.B.C. D.解析:21.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中的质子传递体不包括_。 A.NAD+ B.FAD C.UQ D.PQ(分数:1.00)A.B.C.D. 解析:22.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内能够彻底降解葡萄糖的主要途径是_。 A.EMP-TCA B.PPP C.EMP D.TCA(分数:1.00)A. B.C.D.解析:23.水果贮藏久了,组织内部会发生_。 A.抗氰呼吸 B.酒精发酵 C.糖酵解 D.有氧呼吸(分数:1.00)A.B. C.D.解析:24.抗氰呼吸的末端
22、氧化酶为_。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乙醇酸氧化酶 C.多酚氧化酶 D.交替氧化酶(分数:1.00)A.B.C.D. 解析:25.植物组织衰老时,磷酸戊糖途径在呼吸代谢中所占比例_。 A.下降 B.上升 C.先降后升 D.维持一定水平(分数:1.00)A.B. C.D.解析:26.温度升高时,种子贮藏的安全含水量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影响(分数:1.00)A.B. C.D.解析:27.淀粉种子和油料种子贮藏的安全含水量_。 A.相同 B.淀粉种子高,油料种子低 C.不一定 D.淀粉种子低,油料种子高(分数:1.00)A.B. C.D.解析:28.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糖氧化脱氢
23、时的氢受体是_。 A.NAD+ B.NADP+ C.FAD D.CoQ(分数:1.00)A.B. C.D.解析:29.苹果和马铃薯等切开后,组织变褐,是由于_作用的结果。 A.抗坏血酸氧化酶 B.抗氰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多酚氧化酶(分数:1.00)A.B.C.D. 解析:30.某组织材料有 ATP 16nmol,ADP 2nmol,AMP 2nmol,该组织的能荷为_。 A.1 B.0.85 C.0.9 D.0.8(分数:1.00)A.B. C.D.解析:31.与淀粉种子相比,油料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_。 A.较少 B.较多 C.差异不大 D.差异不规律(分数:1.00)A.B.
24、C.D.解析:32.将培养在无离子水中植物幼苗转移到稀盐溶液时,根系的呼吸速率增加,这种呼吸被称为_。 A.硝酸盐呼吸 B.无氧呼吸 C.抗氰呼吸 D.盐呼吸(分数:1.00)A.B.C.D. 解析:33.下列末端氧化酶中,与氧分子亲和力最高的是_。 A.酚氧化酶 B.抗坏血酸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乙醇酸氧化酶(分数:1.00)A.B.C. D.解析:34.O2抑制酒精发酵的现象被称为_。 A.巴斯德效应 B.爱默生效应 C.抑制效应 D.氧抑制效应(分数:1.00)A. B.C.D.解析:35.呼吸链中细胞色素 a主要靠_元素价态的变化传递电子。 A.钙 B.锰 C.铁 D.钼(分
25、数:1.00)A.B.C. D.解析:36.解偶联剂可以_。 A.阻断呼吸电子传递过程 B.抑制 ATP合酶活性 C.抑制呼吸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D.抑制氧化磷酸化但不影响电子传递(分数:1.00)A.B.C.D. 解析:37.能够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途径,但不能抑制交替氧化途径的物质是_。 A.鱼藤酮 B.丙二酸 C.CO2 D.CN-(分数:1.00)A.B.C.D. 解析:38.在呼吸链中只能传递电子的组分是_组。 A.NAD,FAD 和 Cyt b B.NAD,FAD 和 CoQ C.Cyt b,FAD 和 CoQ D.Fe-S,Cyt a/a 3和 Cyt b(分数:1.00)A.B.
26、C.D. 解析:39.制作红茶时要把摘下的茶叶进行揉搓,以和底物接触发生作用形成红褐色物质的关键酶是_。 A.抗氰氧化酶 B.多酚氧化酶 C.抗坏血酸氧化酶 D.细胞色氧化酶(分数:1.00)A.B. C.D.解析:二、B简答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40.为什么说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代谢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1)呼吸作用提供了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 ATP供生命活动之需。(2)呼吸作用为细胞内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呼吸作用中碳水化合物(呼吸底物)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进一步合成蛋白质、核酸
27、、脂肪、激素、维生素等重要生命物质的原料。同时这些物质的分解代谢也最终要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因此,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能量和物质的代谢中心。(3)呼吸作用在植物的抗病免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染病时,染病组织不仅呼吸增强,同时呼吸途径也发生变化。呼吸增强,有利于氧化分解病原菌毒素,消除病害;呼吸途径改变主要是 PPP加强,可导致产生多种抗菌物质,阻止病原菌的侵染。因此,呼吸作用能增强植物对伤、病的抵抗能力。)解析:41.试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有氧呼吸可用下列反应式来表示:C6H12O6+6O2CO 2+6H2O *=-2870kJ/mol无氧呼吸可用
28、下列反应式表示:C6H12O6C 2H5OH+2CO2 *=-226kJ/mol(1)共同点:都是在生活细胞内在酶的参与下,将有机物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都可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中间产物;都经过糖酵解阶段。(2)不同点:有氧呼吸有分子氧的参与,而无氧呼吸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的呼吸底物能彻底氧化分解为 CO2和水,释放的能量多,而无氧呼吸对呼吸底物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而且它的生成物如酒精、乳酸对植物有毒害作用;有氧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多,即为机体合成作用所能提供的原料多,而无氧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少,为机体合成作用所能提供的原料也少。)解析:42.植物细胞能否长
29、期通过无氧呼吸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为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依赖无氧呼吸不可能长期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植物进行无氧呼吸时,每分子葡萄糖发酵时,只净形成 2分子 ATP,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仍保存在乳酸或乙醇分子中,能量利用效率低,有机物耗损大,而且发酵产物的产生和累积对细胞原生质有毒害作用。如酒精积累过多,会破坏细胞的膜结构,乙醇是较低毒性的发酵产物,它能够从细胞中扩散出来;而酸性发酵产物则累积在细胞中,使细胞酸化,如超过细胞本身的缓冲能力,会引起细胞酸中毒。因此依赖无氧呼吸不可能长期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解析:43.植物体内淀粉和蔗糖是怎样被降解的?(分数:2.00)_正确答
30、案:(淀粉和蔗糖是植物体中的糖类物质,在植物的许多生理活动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淀粉和蔗糖在植物体中的降解主要通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等实现。淀粉被降解为葡萄糖的过程涉及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如 -淀粉酶、-淀粉酶、脱支酶、麦芽糖酶等。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 D-葡萄糖与 D-果糖。葡萄糖与果糖在己糖激酶、磷酸己糖激酶异构酶与果糖激酶等作用下,生为果糖-6-磷酸,在细胞质中经糖酵解途径,最后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可参与氮代谢用于氨基酸的合成等。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或乙醇。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释放 CO2。在植物感病、受伤、干旱等特殊状态下,戊
31、糖磷酸途径会逐渐上升。这条代谢途径会使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直接氧化分解,释放 CO2,实现各种糖类之间的转化,还可合成与植物生长、抗病性有关的生长素、木质素、绿原酸、咖啡酸等。)解析:44.简述植物的抗氰呼吸及其生理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在氰化物存在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所以把这种呼吸称为抗氰呼吸。抗氰呼吸电子传递途径在某些条件下与正常的 NADH电子传递途径交替进行,因此抗氰呼吸途径又称为交替呼吸途径(见下图)。*抗氰呼吸的生理意义如下:(1)促进开花、授粉。抗氰途径的氧化不与磷酸化偶联,不产生 ATP或只产生一个 ATP,释放大量热量,从而有助于某些植物花粉的成熟及授粉、受
32、精过程;有利于挥发引诱剂(如 NH3、胺类、吲哚等),以帮助昆虫传粉。(2)增加抗性。植物在逆境胁迫时抗氰呼吸增强,抗氰呼吸的强弱与植物的抗性有密切关系。(3)增加乙烯生成,促进果实成熟,促进衰老。在正常条件下,抗氰呼吸的出现常与衰老相联系。随着植株年龄的增长、果实的成熟。抗氰呼吸随之提高。同时乙烯与抗氰呼吸上升有平行关系。乙烯刺激抗氰呼吸,诱发呼吸跃变产生,促进果实成熟和植物组织衰老。(4)分流电子。当细胞富含糖,而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又进行得很快,它们所提供的电子无法完全经细胞色素途径传递时,交替途径的活性也最高。因此,当细胞色素途径被饱和时,交替途径可能是作为一种“溢出”途径将过剩的电子除
33、去。)解析:45.试述氧化磷酸化的机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氧化磷酸化的机理有多种假说,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是米切尔(P.Mitchell,1961)的化学渗透学说。该学说认为,氧化磷酸化的动力是呼吸电子传递产生的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在质子电化学梯度推动下合成 ATP。该学说的要点是:呼吸电子传递体分为氢传递体与电子传递体,氢传递体既传递电子也传递质子,电子传递体只传递电子。氢传递体与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有特定的位置,彼此间隔交替排列。氢传递体有质子泵的作用,当氢传递体从线粒体内膜内侧接受从底物传来的氢(2H +)后,可将其中的电子(2e)传给其后的电子传递体,而将两个
34、 H+泵出内膜,进入膜内空间。由此产生跨膜 H+电化学势梯度,也被称为质子动力势,H +电化学势梯度是光合磷酸化的动力。线粒体膜内空间的 H+顺电化学势梯度经 ATP合成复合体的 H+通道(F 0)进入线粒体基质时,在 ATP合酶的作用下推动 ADP和 Pi合成ATP(见下图)。*)解析:46.试用构象转化原理解释氧化磷酸化中 ATP的产生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线粒体电子传递形成的 ATP是在线粒体内膜上由 ATP合酶催化合成的。ATP 合酶由 F0和 F1两部分组成,所以又称为 F0F1-ATP合酶(F 0F1-ATP synthase)。F 0是一个膜内蛋白复合体,由至少
35、3种亚基组成,形成中空的通道,质子通过该通道进入线粒体内膜。F 1是一个外周膜蛋白复合体,由至少 5种亚基组成,位于线粒体的基质一侧,连接在 F0的基质位点上(见下图)。F 1的头部由 3个 亚基和 3个 亚基交替排列组成的中空六角形, 亚基上各有一个核苷酸的结合位点。 亚基位于 和 组成的中空六角形的空隙,对催化起重要作用。*结合转化机制认为: 亚基上有核苷酸的结合位点并具有紧张、松弛和开放 3种构象,这 3个不同的构象分别对应于与底物(ADP 和 Pi)的结合、产物的形成和释放过程。当质子顺质子电化学梯度通过 F0组成的中空的通道时,会引起 亚基的旋转,结果引起 3个 亚基构象依次从紧张松
36、弛开放的顺序发生转化,完成 ADP和 Pi的结合、ADP 和 Pi的高能磷酸键的合成、ATP 从催化复合体上释放。在 ATP的合成过程中,主要耗能的步骤是 ATP的释放,而非 ATP的合成。)解析:47.植物的呼吸作用对其水分吸收、矿质营养和物质运输过程有何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1)呼吸作用为水分、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提供能量,水分和矿质的主动吸收需要消耗能量;(2)呼吸作用为氮、硫、磷等的同化过程提供还原力和能量; (3)矿质运输过程中的跨膜运输需呼吸提供能量,同化物的装载、卸出和运输过程是耗能的; (4)根系是吸收水分与矿质的器官,它的生长状况与能量供应密切相关。)解析:48.为什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干物质?温室或大棚生产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1)呼吸作用受温度影响,植物有生长的最适温度,但植物始终保持在生长的最适温度下,植物体持续高呼吸速率会过多地消耗物质。在生长季节,白天气温较高,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多合成同化物,但在夜间气温较低时,可适当降低呼吸速率,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干物质。 (2)温室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