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3744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解析.doc

    1、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每周评论(复旦大学,2009 年)(分数:2.00)_2.白话文运动(清华大学,2009 年)(分数:2.00)_3.史量才(中国人民大学,2009 年)(分数:2.00)_4.湘江评论(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分数:2.00)_5.红色中华社(南京师范大学,2009 年;南京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6.范长江(暨南大学,2008 年)(分数:2.00)_7.大公报“四不,方针(湖南大学,2009 年)(分数:2.

    2、00)_8.反“客里空”运动(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分数:2.00)_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传媒大学,2008 年)(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0.简述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对报业的贡献。(北京大学,2009 年)(分数:2.00)_11.简述我国广播事业初期的状况。(华中师范大学,2010 年)(分数:2.00)_12.中华民国在国民党时期的新闻法制原则,简述之。(复旦大学,2008 年)(分数:2.00)_13.邹韬奋主编的 7 大主要报刊,具体时间地点。(复旦大学,2009 年)(分数:2.00)_14.简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3、对我国报业控制的措施。(北京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15.简述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功绩。(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16.新华日报与国民党的斗争。(山东大学,2008 年)(分数:2.00)_17.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广播电台为夺取全国胜利做了哪些主要的宣传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2009 年)(分数:2.00)_18.简述人民日报改版及其意义。(南京大学,2009 年;中国人民大学, 2011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19.“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新闻业的破坏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2009 年)(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

    4、题数:6,分数:12.00)20.谈谈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复旦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21.试论成舍我在不同阶段的办报经历及特点,并阐述其对今天中国报业的启示。(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分数:2.00)_2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法制的异同。(复旦大学,2008 年)(分数:2.00)_23.1942 年整风运动后,延安解放日报的重大改革。(复旦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24.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

    5、分数:2.00)_25.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学术研究。(厦门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9,分数:18.00)1.每周评论(复旦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每周评论由陈独秀、李大钊于 1918 年 12 月 22 日在北京创办,是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每周评论前 25 期由陈独秀主编,自第,26 期起由胡适主编。内容以及时反映当时迫切的政治问题为主,与新青年侧重理论的特点相互补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新

    6、青年前 25 期,一直坚持反对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鼓动,宣传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初步介绍社会主义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从第 26 期后,刊物的方向有了很大改变,发表了一些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宣扬实用主义的文章,引起了“问题主义”之争。1919 年 8 月 31 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禁。)解析:2.白话文运动(清华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 20 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1917 年 1 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7 年 2 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

    7、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1918 年 5 月,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五号起,完全改用白话文,白话诗作也增多了,并出现了以鲁迅的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彻底反封建的新作品。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于 1918 年 5 月 15 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 1919 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一次大会。刘复、周作人、胡适、朱希祖、钱玄同、马裕藻等提出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经过各方面的努力,1920 年 1 月,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1920 年 4 月,教育部又发一个通告,明令国民学校除一、二年级国文科改为语体文外,其他各科教科书,亦相应改用语体文。至此,白话文运动取得了

    8、较显著的效果。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不但在文体改革上是一个革命,而且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促进了新文学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以及汉字改革运动的发展。)解析:3.史量才(中国人民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08 年,任时报主笔,1912 年,接办申报,任总经理。从此,倾毕生精力,锐意经营,使申报成为当时中国最为成功的商业报纸。因与国民党当局抗争,1934 年 1 1 月 13日,史量才与妻儿等人由杭州回沪,在行驶至海宁附近翁家埠达闸口时,遭国民党特务枪击。)解析:4.湘江评论(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

    9、919 年 7 月 14 日在长沙创刊。毛泽东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全部用白话文,版式仿北京的每周评论。该刊用较大篇幅,介绍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各国爆发的罢工运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揭露了英、美、法在巴黎和会上的分赃活动,并提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全体人民联合的力量”“进行我们的大联合”等观点。该刊第 5 期在付印时,被湖南军阀查封。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解析:5.红色中华社(南京师范大学,2009 年;南京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简称“红中社”,它以发行红色中华报为主,

    10、兼有通讯社和报社的双重功能,是“红色中华通讯社”与红色中华报的统称。“红中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办的新闻机构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1 年 11 月 7 日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通讯社。它向国内外首先报道大会的消息、文件、宣言以及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劳动法、土地法等法令。将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译成英文对外播发。红色中华通讯社播发中、英文两种电讯,每天阿全国播送五六条新闻,同时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及塔斯社英文广播,编辑成参考消息,送中央领导参阅。红色中华通讯社也是现今新华社的前身。)解析:6.范长江(暨南大学,2008 年)(分数:2.00

    11、)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通讯作品风格独特,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中有些已经成为传世名篇。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的西北角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等。中国的西北角于 1936 年 8 月出版,是范长江西北之行中所写通讯的汇集,该书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的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西安事变后,他在上海大公报发表时事述评专文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国统区引起巨大震动。范长江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

    12、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刊出后受到广泛欢迎。“长江“名噪一时,大公报也销量陡增。)解析:7.大公报“四不,方针(湖南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创刊于 1902 年的大公报,1916 年由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后,亲日色彩浓厚,为读者所厌弃,不得不于 1925 年 11 月停刊。这时,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1926 年 9 月 1 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著右的。“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此后更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解析:8.反“客里空”运动

    13、(中国传媒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特派记者。俄文原意是空喊家,中文音译为“客里空”。新闻界借用它泛指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现象。r947 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为了改革报纸存在的弊病,为了适应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报上节载前线中有关描写“客里空”的章节,呼吁编者、作者严格揭露与检查采访、编写中的“客里空”作风。该报在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的标题下,连续编发读者的反映和报社的调查材料。同时,公开检查土地改革前期宣传中的失实报道,分析导致报道失实的不良思想

    14、作风和原因。8 月底,新华通讯社播发该社编辑部文章和社论:锻炼我们的立场与作风学习(晋绥日报检查工作学习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人民日报(晋冀鲁豫)晋察冀日报山东大众日报陕甘宁边区群众报新黑龙江报等各解放区报纸和新华社各分社迅起响应,在各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当中掀起了一场反对“客里空”的运动。这一运动维护了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发扬了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提高了新闻队伍的素质,赢得了读者对党的新闻事业的信任和支持。)解析: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传媒大学,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

    15、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 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当然,依然存在着“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错误倾向。这是“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必须坚决打碎。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一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0.简述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对报业的贡献。(北京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16、北京大学的教授参与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 (2)1918 年 10 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 (3)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 (4)北京大学出版社以新闻学研究会名义出版了徐宝璜的新闻学,它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5)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解析:11.简述我国广播事业初期的状况。(华中师范大学,2010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在 1923 年出现第一座广播电台。1923 年,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

    17、司与英文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4 年,美商开洛公司在上海法租界办起开洛公司广播电台。这座广播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其播音一直持续到 1929 年 10 月止。 北洋政府交通部于 1924 年 8 月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规则中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从而改变了原来严加禁止的办法。这个规则的颁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1926 年 10 月 1 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这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

    18、27 年,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是民营广播龟台中最早的一座。 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设备简陋、规模很小、收听范围只限于广播电台所在的附近地区。外国人早期在华的广播事业,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解析:12.中华民国在国民党时期的新闻法制原则,简述之。(复旦大学,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国民党统诒时期,在新闻宣传方面,提出“党化新闻界”“以党治报”的指导方针。并颁布了出版法修正出版法新闻记者法指导党报条例审查刊物条例新闻检查标准战时新闻禁载标准修正出版法新闻记者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法令、条例。形成了以“党治高于法治”为特点,以“新闻统制”为

    19、核心的新闻法律制度。这些政策法规的共同点是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规定为非法,予以严厉取缔。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剥削广大人民的言论与出版自由。 (2)在此期间新闻统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新闻自由和新闻公正;新闻事业的创办及其条件;新闻出版的禁载事项;新闻出版的检查制度;广播事业的创建与管理。(3)国民党统治时期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一是熔“民主”与专制于一炉。国民党政府是保护地主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反动统治、镇压与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工具,但是却打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旗帜。在新闻立法方面,大量抄袭资本主义法律中的“民主”“自由”等空泛的词句,将资产阶级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20、同封建专制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混合在一起;明明是钳制性的措施,但又往往要贴上自由的标签;刚刚发布一项保护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但紧接着的往往是一项统制新闻事业的条例。二是将对新闻事业的“法治”建筑在“党治”的基础上。国民党为了确立其对全国独裁统治的法律地位,假托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的学说,“国民大会”于 1946 年 12 月 25 日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虽然载有不少“民主”“自由”的浮言虚语,但其本质是把独裁统治“合法”化,距宪法公布仅四个多月,国民党政府又颁布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等法令,把宪法承诺的形武上的“民主”“自由”统统收了回去。三是非常法具有特殊

    21、的法律效力。在国民党的法律制度与体系中,非常法的法律效力往往高于普通法律,甚至可以把宪法弃之一边。)解析:13.邹韬奋主编的 7 大主要报刊,具体时间地点。(复旦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江西余江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他一生主办过六刊一报,撰写评论、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在全国拥有 56 处总分支店,对中国进步新闻文化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1926 年 10 月,韬奋接手主编中华职业教育社刊物生活周刊,正式开始了他少年时就向往的新闻记者生涯。生活创刊于 1925 年,它的宗旨是进行“职

    22、业指导”“职业教育”。邹韬奋他不断改进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增设了读者信箱和小言论等专栏,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讨论读者提出的种种问题,再加上注意编排形式的新颖和照片插图的配制,使生活愈来愈受读者的欢迎。接办三四年后,生活发行量就由初时的每期 2000 余份增至 8 万份。在此期间,生活曾揭露痛斥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之类贪官污吏剥削挥霍民脂民膏的丑行,愤怒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占我国土、杀我同胞的暴行。这样,生活渐渐转变成“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以讨论社会政治时事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刊物。 1931 年 10 月,邹韬奋依靠读者集资筹办的生活日报,由于环境的险恶而被扼

    23、死腹中。1933 年初,邹韬奋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这年 6 月,民权保障同盟执委兼总干事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邹韬奋亦被列入黑名单,被迫于 7 月“出国暂避”。同年底,国民党政府终于以“言论反动,思想过激,毁谤党国”的罪名,下令封闭生活。最后一期生活发表了早在一年多前邹韬奋就写好的与读者诸君告别一文,坚定宣告:“宁为保全人格报格而绝不为不义屈,愿与读者从实际方面努力,共谋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生活出至 8 卷 50 期停刊,共出版 417 期。 邹韬奋流亡国外两年中,考察了英、法、德、苏联和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他撰写海外见闻通讯,先后在生活、新生、世界知识上发表,后来

    24、集印成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共 57 万多字。 1935年 8 月邹韬奋回上海,11 月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他写的创刊词我们的灯塔标出了该刊的三大目标:“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一二.九”运动爆发,大众生活全力报道,成为这个青年爱国运动的有力宣传者和组织者,每期发行量高达 20 万份。1936 年 2 月,大众生活出至第 16 期,被国民党查封。同年 3 月,邹韬奋被迫再次流亡香港。6 月,在香港创办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日报。该报以“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为目标。生活日报是一张中型报,邹韬奋创造性地从形式到内容使它办出了特色:言论鲜明、

    25、短小精悍;新闻广泛、选材精审;注重编排的简明化和统一性;文字大众化。读者称赞它能紧密联系当前民族救亡的现实问题,“很有精彩”,“活泼明晰”。香港一般大报日销最多五六千份,生活日报竟达 2 万多份。考虑到香港办报距离内地较远,不便联系广大读者,7 月 31 日生活日报出版 55 天后自动停刊。8 月迁往上海,在复刊日报受阻情况下,邹韬奋只好将日报的增刊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为实现生活日报的目标继续奋斗。这年 11 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七君子事件”,逮捕了邹韬奋和沈钧儒、沙千里、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史良等 7 位“救国会”的负责人。)解析:14.简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报业控

    26、制的措施。(北京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及其扶持的汉奸政权、组织及汉奸分子残酷地迫害与镇压一切具有民族气节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创办为日本的侵略罪行张目、奴化沦陷区民众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 其次,日本侵略者大力扶植汉奸,建立傀儡政权。对于沦陷区内的新闻事业,傀儡政府也运用法律的手段,制定与颁行殖民新闻统治的法律与法规,建立殖民新闻统治的行政执法机构,实行殖民新闻统制。 此外,1940 年以汪精卫为核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制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以确立言论出版统治的基本法律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汪伪政权制

    27、定与颁行新闻法律法规,凡是与迁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行的同名的,均名之“修正公布”,以图掩盖其伪法统的实质。)解析:15.简述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功绩。(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大型机关报。1938 年 1 月 11日创刊于武汉。开始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1939 年 1 月后改为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社长潘梓年,总编辑华岗。该报设编辑委员会。对开 4 版,每日有社论。 (2)抗战时期的功绩 新华日报在武汉期间最重要的功绩是宣传了持久战的思想。发表了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文章。还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基

    28、本观点,发表了许多社论,批驳“亡国论”与“速胜论”的错误论调,说明了抗日战争的前途,坚定了国统区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在武汉新闻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报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向国统区人民报道了八路军、新四军的光辉战绩,同时也如实报道国民党当局在台儿庄战役及其他战役中的英勇奋战的精神。新华日报这种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国统区人民的信任,扩大了党在国统区的影响。 武汉阶段的新华日报由于受到王明路线的影响,因此,也宣传过右倾投降主义思想。 1938 年 10 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批判和纠正了王明的错误。此后,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兼任新华日报董事长,该报开始在周恩来为首的南

    29、方局领导下进行工作。)解析:16.新华日报与国民党的斗争。(山东大学,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华日报1938 年 10 月 26 日迁到重庆后,至 1947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期间和国民党进行了坚决而又顽强的斗争。 新华日报迁至重庆后,国民党当局开始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对新华日报设置重重障碍,从物资条件、出版发行到言论、新闻报道等各方面,处处加以钳制和迫害。对此,新华日报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运用各种方式斗争。 在物资条件方面,最大的困难是纸张问题。当时纸张供应紧张,国民党顽固派采用一推、二拖、三扣的卑劣伎俩,企图断绝纸张供应

    30、来扼杀新华日报。对此,该报一方面向国民党有关当局争取纸张分配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在重庆报业联合会上,公开揭露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扼杀新华日报的阴谋,争取报界同行的支持。该报又到市场零星购买纸张,去产纸地区收购纸张,后来还创办小型纸厂。以扩大纸源,从而保证了新华日报的用纸。 在出版发行方面,针对国民党当局阻止新华日报的做法,新华日报雇佣了一百多名报童,建立起了自己的发行队伍。 在言论和新闻报道方面,新华日报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反检”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除拒检外,新华日报还常常采用“暴检”的手段,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解析:17.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广播电台为夺取全国胜利

    31、做了哪些主要的宣传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45 年 9 月 5 日,新华广播电台重新正式开始播音,在技术上有了较大改进,由于党和军队的威信空前提高,广播的宣传效果也比试播期间大得多。 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后期的解放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宣传工作: (1)军事宣传在国民党军队猖狂进攻解放区的情况下,军事宣传被提到重要的地位大批记者随军采访,接着成为部队的成员,除向总社发稿外,还负责编辑出版各部队的战报。 在各个不同时期,军事宣传的重点也不同。 内战刚开始时,我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此时的宣传重点是帮助解放区军民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1946 年 7

    32、 月,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此时的重点在于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除了通过新闻宣传指导和推动整军运动,还加强了对蒋军的瓦解工作,大力宣传我军的俘虏政策、争取敌军起义投诚。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在瓦解敌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6 许多国民党士兵纷纷倒戈,投向解放区。 (2)土地改革宣传 土地改革宣传是解放区新闻战线上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它与军事宣传共同构成解放区新闻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新闻工作的改革来说,它的意义应该更在军事宣传之下。 反“客里空”运动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延伸到各大媒体,新华社也于 9 月 1 日发表社论,号召解放区新闻界向晋绥日报学习,“彻底检查自己的立场与作风”。 纠正“左”的

    33、倾向 从1947 年下半年起,解放区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又出现了一些“左”的倾向,广播电台配合到这一宣传中来,经过全面地纠正“左”倾宣传错误,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端正了立场、澄清了是非观念,改进了作风,同时也提高了新闻工作的能力。)解析:18.简述人民日报改版及其意义。(南京大学,2009 年;中国人民大学, 2011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56 年 7 月 1 日,人民日报发表致读者社论,宣布改版。改版内容: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改版后,报纸面貌焕然一新,首先,头版头条以经济新闻为主,7 月、8 月共 62 篇头条中经济新闻就占一半,反映“建

    34、设”的特点。其次,真实客观报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变“结论式”为“进程式”报道,对改进报道模式有示范意义;与报道并行的分析把对“建设”时期党如何改变领导方式,如何主导、引导社会的思考引向深入。最后,加强与读者的互动。7 月共登读者来信 292 篇,比改版前增加 15 倍;多是读者批评意见,内容针对报纸、社会陋习和成见;尽可能地尊重一般群众的表达权,履行监督社会的职能。)解析:19.“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新闻业的破坏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对新闻基本价值观念和原则的破坏。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在“文化大革命”中丧失殆尽。 第二,使新

    35、闻具体业务出现了倒退。千报一面,新闻报道格式化,内容僵硬化、刻板化。 第三,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迫害。很多新闻领域的人才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新闻从业人员队伍受到很大冲击。 第四,新闻教育和研究的中断。)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0.谈谈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及影响。(中国传媒大学,2011 年;复旦大学,2011 年 MJC 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1)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影响巨大而久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 1919 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 1919 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