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下列关于法律的理解,错误的是(分数:2.00)A.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区别于道德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特征及其制定的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甲说:“在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B.乙说:“法律的制定又称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
2、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识的活动”C.丙说:“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意志,不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丁说:“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类社会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应地产生了五种历史类型的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分数:2.00)A.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C.法律具有明确性D.法律具有利益性4.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分数:2.00)A.统治阶级的意志B.阶级力量的对比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生
3、产力发展水平5.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法在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律既有社会作用,又有规范作用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6.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分数:2.00)A.法律的起源与道德有关B.有些法律规范是由社会习俗演化而来的C.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D.法律不是唯一的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7.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B.从法
4、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C.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D.从法律的制定技术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仅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社会主义国家法的成功经验8.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26 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该规定属于(分数:2.00)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禁止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9.反垄断法第 11 条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经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该规
5、定属于(分数:2.00)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禁止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0.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分数:2.00)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11.下列哪种法律形式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范畴(分数:2.00)A.民商法B.经济法C.行政法规D.诉讼法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分数:2.00)A.法律B.宪法C.党的领导D.人民意志13.下列法律不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是(分数:2.00)A.中国人民银行法B.审计法C.反垄断法D.担保法14.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分数:2.00)A.行政
6、法B.宪法C.社会保障法D.民法15.下列关于我国立法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我国基本法律(经济、刑事、民事)由全国人大制定修改,其余法律由人大常委制定修改,制定后方可生效B.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定部门规章,制定后方可生效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后方可生效D.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制定后方可生效16.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分数:2.00)A.自通过之日就具有了法律效力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C.必
7、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具有法律效力17.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行政法规是一种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法律渊源B.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C.由全部的行政法规构成的法律部门称作行政法部门D.行政法规是规范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总称18.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是守法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指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在我国,守法专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D.为了不受法律制裁而不违法的
8、状态是守法的最低状态19.下列关于执法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不包括个人B.在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是行使执法权的主体C.在我国,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D.在我国,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20.下列行为中,属于法的适用的是(分数:2.00)A.检察机关以受贿罪对被告人冯某提起公诉B.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C.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D.法官张某周末在家休息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21.下列不是宪法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特点的是(
9、分数:2.00)A.内容的根本性B.效力的最高性C.立法的原则性D.阶级意志性2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入我国宪法的时间是(分数:2.00)A.2004B.1999C.1982D.200823.我国宪法修改必须由(分数:2.00)A.全国人大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B.全国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D.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数通过24.我国的国体是(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2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
10、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2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分数:2.00)A.单一制B.复合制C.联邦制D.邦联制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法律性质是(分数:2.00)A.国家政权机关组织B.爱国统一战线组织C.群众组织D.社会团体组织2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是(分数:2.00)A.鼓励、指导、帮助B.鼓励、支持、引导C.监督、管理、支持D.监督、指导、支持2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分数:2.00)A.鼓励、指导、帮助B.鼓励、支持、引导C.监督、管理、支持D.监督、指导、支持30.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
11、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不包括(分数:2.00)A.言论自由权B.示威自由权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批评与建议权3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身自由权不包括(分数:2.00)A.身体不受侵犯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住宅不受侵犯D.宗教信仰自由不受侵犯32.下列关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公民的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机会并按照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B.我国全体公民均享有休息权C.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和妇女在怀孕期间的情况下,有从国家
12、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该条文系 1999 年修改宪法时增加的条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33.法学家霍姆斯说:“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法律的发展不是由法学理论家发明创造出来的C.法律体现着其所在时期的社会历史风貌D.法律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完全同步进行的34.下列关于法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13、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B.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是制定和认可C.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只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D.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35.下列有关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B.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C.每个法律规范都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D.统治阶级的成员也要遵守法律3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分数:2.00)A.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阶级性和民主性的统一B.从法律的实
14、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C.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并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37.关于我国法律体现的意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共同意志,是人民中各阶级和群体意志的相加,是自发形成的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C.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于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38.下列能够制定
15、我国狭义法律的国家机构有(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9.下列属于我国宪法性法律的有(分数:2.00)A.民族区域自治法B.国旗法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立法法40.下列属于我国民商法部门法的有(分数:2.00)A.商业银行法B.票据法C.会计法D.继承法41.下列属于我国程序法部门的法律有(分数:2.00)A.刑事诉讼法B.税收征收管理法C.引渡法D.仲裁法4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以下哪些法律(分数:2.00)A.单行条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自治条例43.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构有(分数:2.0
16、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中央军委44.下列有关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B.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后生效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后须报上级人大批准后方可生效45.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程序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提出、审议、表决、公布B.未经公布的法律不产生效力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一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17、D.除宪法和基本法律,其他法律表决时需过半数生效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适用的是(分数:2.00)A.交通警察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机动车驾驶员给予罚款处罚B.检察长对犯罪嫌疑人吴某作出逮捕决定C.男女双方依法进行结婚登记D.法官在民事案件审理中依法进行调解,说服双方撤诉结案47.关于法与道德的共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C.法律和道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不断变化的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48.下列诸项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有(分数:2.00)A.守法不仅指履行义务,
18、它还包含着正确行使权利B.司法也叫做法的适用,是指执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C.执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执法活动具有单向性D.我国各级人民政府拥有立法权49.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其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分数:2.00)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B.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C.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D.在阶级意志上,宪法体现得更为集中50.我国宪法修正案的提出主体是(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1/10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国务院思
19、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下列关于法律的理解,错误的是(分数:2.00)A.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区别于道德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概念。法律区别于道德并不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因为道德也有强制性,比如舆论谴责等,因此 C 选项的说法错误。笔者 2009 年 12 月 5 日在上海讲冲刺班时,一位男同学和我探讨此题,笔者深感考生无论看书和解题时需
20、要增强理解力,甚至要提高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这里再次强调一下,C 选项错在其不严密,如果 C 选项表述为“法律区别于道德在于其具有国家强制性”或者“法律区别于道德在于其强制性方面的特点”都是正确的。2.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特征及其制定的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甲说:“在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B.乙说:“法律的制定又称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识的活动” C.丙说:“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意志,不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丁说:“法律是由社会
21、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类社会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应地产生了五种历史类型的法律”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特征和我国立法制度。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中立性,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公共意志实际上则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意志就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 B 正确;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因此 A 选项错误在于,我国的立法机关不仅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还有地方权力机关、国务院、国务院部门以及部分地方政府。C 选项错误在于法律不仅体现着统治阶级意志
22、还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因为二者意志并不完全对立,该说法过于绝对。D 选项应为“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原始社会不存在法律,原因很简单,因为原始社会没有国家。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分数:2.00)A.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 C.法律具有明确性D.法律具有利益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性质。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简称为“国家性特征”)。4.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分数:2.00)A.统治阶级的意志B.阶级力量的对比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3、D.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物质决定性。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其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5.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法在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律既有社会作用,又有规范作用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
24、国家意志的表现,归根结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表现;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影响,但不由它们决定;法受客观规律的影响,受经济、政治、民主等规律的影响。法律既有社会作用(在我国表现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又有规范作用(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作用)。因此 ACD 错误。6.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还需要道德、习俗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分数:2.00)A.法律的起源与道德有关B.有些法律规范是由社会习俗演化而来的C.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D.法律不是唯一的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解析:
25、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社会规范除了法律之外,还有诸如道德、习惯和宗教等表现形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它和其他类别的社会规范共同作用于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7.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B.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C.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6、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D.从法律的制定技术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仅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社会主义国家法的成功经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前三项为正确表述。8.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26 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该规定属于(分数:2.00)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C.禁止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规范是指主体有权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形式。在法律条文中,这种法律规范通常使用“可以”等字样来表述。义务性规范是指法律规定主体应当或必须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
27、规范形式。禁止性规范是指主体不得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形式。一般使用“禁止”、“不准”、“不得”等字样。准用性规范是指本法律规范不做具体的权利义务设定,而由其他规范作出。所以选 A。9.反垄断法第 11 条规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法经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该规定属于(分数:2.00)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种类。10.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分数:2.00)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D.法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立法体系、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这几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区
28、别。立法体系一般有两种含义:(1)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等级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体系。(2)国家机关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体系,即国家立法权的划分体系(就是何种主体享有何种立法权限的问题)。法学体系,即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系是指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做的分类。凡属于同一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即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同一的整体。11.下列哪种法律形式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范畴(分数:2.00)A.民商法B.经济法
29、C.行政法规 D.诉讼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C 选项“行政法规”与“行政法”不同,一字之差,谬以千里。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分数:2.00)A.法律B.宪法 C.党的领导D.人民意志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13.下列法律不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是(分数:2.00)A.中国人民银行法B.审计法C.反垄断法D.担保法 解析:解
30、析 本题考查对经济法的理解。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法律部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我国现已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我国现已制定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担保法属于民法,是指调整担保活动中有关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担保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14.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分数:2.00)A.行政法B.宪法 C.社会
31、保障法D.民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不同法律部门所包含的法律规范的认识。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宪法部门内容是关于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根本和基本的问题。即表现宪法内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国籍法、国旗法、国徽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检察院组织法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关于国家制度根本问题的法律文件,属于宪法部门。15.下列关于我国立法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我国基本法律(经济、刑事、民事)由全国人大制定修改,其余法律由人大常委制定修改,制定后方可生效B.国务院有权根据宪
32、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定部门规章,制定后方可生效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后方可生效 D.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制定后方可生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因此 C 选项错误。ABD 选项中各种法律制定后,相应立法机关自主决定生效与否。16.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分数:2.00)A.自通过之日就具有了法律效力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
33、力 C.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具有法律效力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时间效力中,法律的生效条件和时间。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律对其公布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追溯力的问题。法律的生效时间,通常分为下述几种情况:(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公布具体的生效时间;(3)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可见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必要条件。17.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规”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行政法规是一种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法律渊源 B.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C.由全部的行政法规构成的法律
34、部门称作行政法部门D.行政法规是规范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总称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行政法规的理解。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因此 B 项错误。行政法部门泛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行政法部门不仅包括行政法规,还包括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CD 两项概念错误,行政法是一个法律部门,行政法规是一种法律形式(也可叫做法的渊源)。18.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是守法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指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在我国,守
35、法专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D.为了不受法律制裁而不违法的状态是守法的最低状态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守法的全面了解,涉及守法的含义、主体、内容和状态。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是我国的守法主体之一,必须遵守中国的各种法律。守法的范围既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又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守法的内容是履行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的统一结合。守法的状态包括守法的最低状态、中层状态和高级状态三种类型。其中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19.下列关于执法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而不包括个人 B.在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是行使执法权的主
36、体C.在我国,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D.在我国,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执法制度。行政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因此 A 选项错误;在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是行使执法权的主体,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BCD 正确。20.下列行为中,属于法的适用的是(分数:2.00)A.检察机关以受贿罪对被告人冯某提起公诉 B.税务机关以涉嫌偷税为由对某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C.婚姻登记机关以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为由拒绝颁发结婚证书D.法官张某周末在家休息
37、时主动为邻居调解纠纷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适用的概念。司法又称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属于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司法权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法律体制下有所不同。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国家里,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法院就是司法的主体。在我国,按照现行法律和司法体制,司法权一般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行使。BC 属于执法。21.下列不是宪法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特点的是(分数:2.00)A.内容的根本性B.效力的最高性C.立法的原则性D.阶级意志性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的特点。D 选项是一切法律都有的特点。22.“国家尊
38、重和保障人权”进入我国宪法的时间是(分数:2.00)A.2004 B.1999C.1982D.2008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宪法修正案。2004 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人权条款”写入我国宪法。23.我国宪法修改必须由(分数:2.00)A.全国人大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B.全国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数通过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修改问题。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B 项未明确是出席会议的代表还是全体代表,所以只有 C 项是正确的。24.我国的国体是(分数:2.
39、00)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体。A 是我国的政党制度,C 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 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2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政体。2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分数:2.00)A.单一制 B.复合制C.联邦制D.邦联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国家结构形式。
4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世界上国家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复合制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法律性质是(分数:2.00)A.国家政权机关组织B.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群众组织D.社会团体组织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法律性质。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关,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人民团体。2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是(分数:2.00)A.鼓励、指导、帮助 B.鼓励、支持、引导C.监督、管理、支持D.监督、指导、支持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政策。望考生加强
41、记忆。2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分数:2.00)A.鼓励、指导、帮助B.鼓励、支持、引导 C.监督、管理、支持D.监督、指导、支持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望考生加强记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鼓励、支持、引导,同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监督和管理。30.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这一基本权利不包括(分数:2.00)A.言论自由权B.示威自由权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批评与建议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被
42、选举权和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3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身自由权不包括(分数:2.00)A.身体不受侵犯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住宅不受侵犯D.宗教信仰自由不受侵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人身自由。人身自由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32.下列关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公民的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机会并按照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 B.我国全
43、体公民均享有休息权C.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和妇女在怀孕期间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该条文系 1999 年修改宪法时增加的条款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社会经济权利。休息权是指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制度而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此权利,因此 B 错误。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主体只有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因此 C 错误。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该条文系 2004 年修改宪法时增加的条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33
44、.法学家霍姆斯说:“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法律的发展不是由法学理论家发明创造出来的 C.法律体现着其所在时期的社会历史风貌 D.法律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完全同步进行的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特征。霍姆斯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著名的大法官、法学家,这句话强调法律源于生活,而不是书本上的教条。法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也反映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当然这种反映具有滞后性,是不同步的。因此 D 错误。34.下列关于法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
45、)A.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B.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是制定和认可 C.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只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D.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国家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纪律观念也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C 错误。35.下列有关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所
46、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B.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C.每个法律规范都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D.统治阶级的成员也要遵守法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法的特征。首先,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统治阶级不仅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和遵守法律,而且要求统治阶级的成员也遵守法律。其次,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
47、者的言论等形式之中。有的法律规范不具有阶级意志性,比如“红灯停,绿灯行”等规范。3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分数:2.00)A.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阶级性和民主性的统一 B.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C.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并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
48、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 D 选项错误。37.关于我国法律体现的意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共同意志,是人民中各阶级和群体意志的相加,是自发形成的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于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我国法律体现的意志的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共同意志,并不是人民中各阶级和群体意志的简单相加,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的。因此 A 选项错误。
49、38.下列能够制定我国狭义法律的国家机构有(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狭义法律的概念。在我国,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9.下列属于我国宪法性法律的有(分数:2.00)A.民族区域自治法 B.国旗法 C.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立法法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宪法性法律的理解。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宪法性法律有三个特点: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最后,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