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动机(一)及答案解析(总分:2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8,分数:96.00)1.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条件有( )(分数:2.00)A.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能力水平B.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C.学生自身需要、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D.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2.以下学习动机
2、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分数:2.00)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读书是一种乐趣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以下对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B.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C.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4.在马斯洛看来,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 )(分数:2.00)A.尊重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于爱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5.一种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称之
3、为( )(分数:2.00)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实现内驱力6.下列不是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缺陷的是( )(分数:2.00)A.人的成就动机被看成仅仅由内部因素所激发,没有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B.初步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C.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了解和探讨不全面和不够充分D.对认知的作用的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不具体的7.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分数:2.00)A.韦特海默B.罗特C.韦纳D.海德8.( )是把成就看做赢得相应社会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分数:2.00)A.附属内驱力B.
4、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内部动机D.认知内驱力9.下列不是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阿特金森B.默里C.班杜拉D.麦克里兰德10.下面有关动机的错误论述是( )(分数:2.00)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11.韦纳提出了学习动机的( )(分数:2.00)A.强化论B.自我效能感理论C.成就动机论D.归因论12.韦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 )(分数:2.00)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13.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默里B.
5、班杜拉C.阿特金森D.麦克里兰14.以下几种学习动机理论不属于认知理论的是( )(分数:2.00)A.自由学习理论B.自我效能感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价值理论15.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分数:2.00)A.产生成就感B.观察榜样C.相信自己D.认识自己16.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习动机是( )(分数:2.00)A.“我能行”B.“学好了就有奖励”C.“我喜欢”D.“我不得不学好”17.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理论是( )(分数:2.00)A.自我价值理论B.期望价值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1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分数:2.00)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19.关于归因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B.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C.归因理论是由罗杰斯提出的D.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20.某学生从小就有成为科学家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数学等理科学科,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分数:2.00)A.内部动机B.一般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21.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 )(分数:2.00)A.自我价值感B.需要的满足
7、C.自己的兴趣D.适当的归因22.韦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 )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分数:2.00)A.“控制点”B.“稳定,陆”C.运气D.任务难度23.韦纳的归因理论内容不包括( )(分数:2.00)A.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B.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C.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外界环境、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D.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
8、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24.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 )(分数:2.00)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强度最强25.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分数:2.00)A.桑代克B.维果茨基C.班杜拉D.阿尔金森26.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它的根据是( )(分数:2.00)A.学习动机的来源B.动机内容的性质C.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D.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27.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在于( )(分数:2.00)A.前者强调的是新旧知识要有联系,后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B.前者强
9、调知识与个人经验、兴趣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存在的联系C.前者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后者不关注这种联系D.前者强调个人兴趣,后者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28.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分数:2.00)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29.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30.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 )(分数:2.00)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31.成就动机可以
10、区分为两种: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力求成功的学习动机要( )(分数:2.00)A.高B.低C.一样D.因人而异3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 )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分数:2.00)A.格式塔派B.联结派C.认知派D.建构派33.其目标是得到某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 )(分数:2.00)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内部动机34.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分数:2.00)A.正比关系B.U 型曲线关系C.倒 U 型曲线关系D.反比关系35.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分数:2.00)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
11、D.学习没有积极性36.一位普通市民花几百元购票看话剧,记者问他:“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他说:“值得。”从行为的动机理论看,其行为宜用( )理论解释(分数:2.00)A.高层次需要说B.观念冲突论C.驱力说D.强化说37.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分数:2.00)A.能力高低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任务难易38.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分数:2.00)A.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B.王丽每天独自看几小时书C.老师表扬爱学习的学生D.老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表示满意39.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分数:2.00)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
12、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B.必须是正强化C.强化要及时D.强化是权威人物给的40.自我价值理论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韦纳B.卡芬顿C.班杜拉D.戴维麦克利兰41.根据归因理论,如果个人将成功归因于( ),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分数:2.00)A.外部因素B.人为因素C.自然因素D.内部因素4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B.应当尽量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43.一般来说,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的学习对动机的要求(
13、 )(分数:2.00)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差异不同而不同44.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分数:2.00)A.学习方法B.能力C.努力D.运气45.根据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如果某一学生为赢得老师的夸奖或认可而努力学习,则该学习具有( )(分数:2.00)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尊内驱力46.需要层次论是( )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人本主义、马斯洛B.行为主义、班杜拉C.认知主义、苛勒D.人本主义、韦纳47.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分数:2.00)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
14、D.自由学习理论48.如果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则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分数:2.00)A.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C.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D.不利于团结同学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49.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分数:10.00)_50.归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分数:10.00)_5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能解释“夫尤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90.00)52.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分数:15.00)_53.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贡献。(分数:15
15、.00)_54.什么是期望价值论(成就动机理论)?(分数:15.00)_55.简述自由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数:15.00)_56.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意义。(分数:15.00)_57.简述目标定向理论的内容。(分数:15.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60.00)58.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什么?对学校教育有哪些指导意义?(分数:30.00)_59.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数:30.00)_学习动机(一)答案解析(总分:2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8,分数:96.00)1.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条件有( )(
16、分数:2.00)A.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能力水平B.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C.学生自身需要、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D.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2.以下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分数:2.00)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读书是一种乐趣 D
1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解析:解析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3.以下对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 B.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C.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解析:解析 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指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反馈作用。4.在马斯洛看来,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 )(分数:2.00)
18、A.尊重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于爱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解析:解析 其余三项都属于缺失性需要。5.一种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称之为( )(分数:2.00)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实现内驱力解析:解析 认知内驱力是由于掌握知识的需要,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6.下列不是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缺陷的是( )(分数:2.00)A.人的成就动机被看成仅仅由内部因素所激发,没有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B.初步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 C.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
19、了解和探讨不全面和不够充分D.对认知的作用的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不具体的解析:解析 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缺陷包括没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7.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分数:2.00)A.韦特海默B.罗特C.韦纳D.海德 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8.( )是把成就看做赢得相应社会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分数:2.00)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内部动机D.认知内驱力解析:解析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把成就看做赢得相应社会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9.下列不是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阿特金森B.
20、默里C.班杜拉 D.麦克里兰德解析:解析 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是:阿特金森、默里、麦克里兰德。10.下面有关动机的错误论述是( )(分数:2.00)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解析:解析 动机不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11.韦纳提出了学习动机的( )(分数:2.00)A.强化论B.自我效能感理论C.成就动机论D.归因论 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12.韦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 )(分数:2.00)A.努力B.能力 C.任务难度D.运气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13.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
21、学家是( )(分数:2.00)A.默里B.班杜拉 C.阿特金森D.麦克里兰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14.以下几种学习动机理论不属于认知理论的是( )(分数:2.00)A.自由学习理论 B.自我效能感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价值理论解析:解析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有: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15.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分数:2.00)A.产生成就感B.观察榜样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解析:解析 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16.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习动机是( )(分数:
22、2.00)A.“我能行”B.“学好了就有奖励”C.“我喜欢” D.“我不得不学好”解析:解析 罗杰斯认为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选 C。17.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理论是( )(分数:2.00)A.自我价值理论B.期望价值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解析:解析 期望价值理论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1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分数:2.00)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
23、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 解析:解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远景性外部动机。19.关于归因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B.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C.归因理论是由罗杰斯提出的 D.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解析:解析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20.某学生从小就有成为科学家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数学等理科学科,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分数:2.00)A.内部动机B.一般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解析:解析 有出国留学的愿望属于远景动机,认真地学习外语是为了给留学带来方便,
24、是间接目的,因此是间接的远景动机。21.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 )(分数:2.00)A.自我价值感 B.需要的满足C.自己的兴趣D.适当的归因解析:解析 自我价值论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为了体现自己能干,喜欢找高难度的挑战。22.韦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 )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分数:2.00)A.“控制点”B.“稳定,陆” C.运气D.任务难度解析:解析 韦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
25、原因。23.韦纳的归因理论内容不包括( )(分数:2.00)A.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B.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C.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外界环境、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D.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解析:解析 四个代表性原因中不是外界环境而是能力。24.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 )(分数:2.0
26、0)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强度最强解析:解析 适中的动机强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大。25.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分数:2.00)A.桑代克B.维果茨基C.班杜拉 D.阿尔金森解析:解析 班杜拉由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出发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26.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它的根据是( )(分数:2.00)A.学习动机的来源B.动机内容的性质C.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D.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 解析:解析 根据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远近,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27.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在于(
27、 )(分数:2.00)A.前者强调的是新旧知识要有联系,后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B.前者强调知识与个人经验、兴趣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存在的联系 C.前者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后者不关注这种联系D.前者强调个人兴趣,后者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解析:解析 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28.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分数:2.00)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解析:解析 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自我实现的需要。29.有关学生动机
28、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 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解析:解析 学习动机的培养要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设置榜样: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为学生选择的榜样不一定越优秀越好;给学生的建议最好要具体,抽象不利于理解;尽量把失败归为内部因素,以加大努力程度。30.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 )(分数:2.00)A.能力B.努力 C.任务难度D.运气解析:解析 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
29、质量关系密切。高成就动机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31.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两种: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力求成功的学习动机要( )(分数:2.00)A.高 B.低C.一样D.因人而异解析:解析 理解性知识。如果一个人对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他就敢于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量的失败,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问题的愿望。3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 )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分数:2.00)A.格式塔派B.联结派 C.认知派D.建构派解析:解析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33.其目
30、标是得到某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 )(分数:2.00)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D.内部动机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奥苏伯尔对学习动机分类的概念。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赞许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34.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分数:2.00)A.正比关系B.U 型曲线关系C.倒 U 型曲线关系 D.反比关系解析:解析 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呈倒 U 型曲线关系,并非是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35.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分数:2.00)
31、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解析:解析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如:把成功归结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36.一位普通市民花几百元购票看话剧,记者问他:“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他说:“值得。”从行为的动机理论看,其行为宜用( )理论解释(分数:2.00)A.高层次需要说 B.观念冲突论C.驱力说D.强化说解析:解析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
32、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37.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分数:2.00)A.能力高低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 D.任务难易解析:解析 韦纳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38.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分数:2.00)A.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B.王丽每天独自看几小时书 C.老师表扬爱学习的学生D.老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表示满意解析
33、:解析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B 属于内在动机的情境。39.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分数:2.00)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B.必须是正强化C.强化要及时D.强化是权威人物给的解析:解析 强化在运用之前要知道其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40.自我价值理论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韦纳B.卡芬顿 C.班杜拉D.戴维麦克利兰解析:解析 识记性知识。41.根据归因理论,如果个人将成功归因于( ),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分数:2.00)A.外部因素B.人为因素C.
34、自然因素D.内部因素 解析:解析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4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B.应当尽量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 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解析:解析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要两者兼重,光有外部强化是不行的,应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奖励只能作为一种手段,并不能长久地起到作用。43.一般来说,简单、枯
35、燥的学习对动机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的学习对动机的要求( )(分数:2.00)A.高B.低 C.一样D.因个体差异不同而不同解析:解析 理解性知识。44.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分数:2.00)A.学习方法B.能力C.努力 D.运气解析:解析 避免失败的学生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而要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45.根据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如果某一学生为赢得老师的夸奖或认可而努力学习,则该学习具有( )(分数:2.00)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D.自尊内驱力解析:解析 为赢得老师的夸奖或认可而努力学习并不
36、源于内部的动力,而是出于外部的动力,属于附属内驱力。46.需要层次论是( )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人本主义、马斯洛 B.行为主义、班杜拉C.认知主义、苛勒D.人本主义、韦纳解析:解析 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47.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分数:2.00)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自由学习理论 解析:解析 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自由学习理论。48.如果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则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分数:2.00)A.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37、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 C.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D.不利于团结同学解析:解析 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容易造成学生的内在焦虑,不免形成压力过大的情况。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49.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而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指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反馈作用。对于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的不同情境,学习动
38、机存在多种作用模式,主要可以有两种:促进性的和阻碍性的,前者是动机与结果一致的良性循环;后者是动机与结果不一致的恶性循环。具体地讲动机对学习与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2)使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努力。(3)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倾向采取多种途径完成任务;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进行有意义学习,而不是停在机械的水平上)。(5)动机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如:如果学生的动机是取悦家长,那家长的表扬就可以强化他的积极学习的行为)。(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解析:50.归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
39、能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韦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学生
40、最终将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受以下几种变量影响:(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如班上大部分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外部归因(老师判卷松);少数人得高分则产生内部归因(能力、刻苦)。(2)先前的观念,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去努力后来成功了,则归因为稳定因素;经过努力还是失败,则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佳。(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 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将失败归因为老师的不公、偏见。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
41、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解析:5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不能解释“夫尤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分数:10.00)_正确答案:(这个观点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
42、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级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是缺失性需要,一旦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最后一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
43、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且引起的。如家境贫寒温饱不能满足;父母离异归属于爱的需要不能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尊重的需要不能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因此,“夫尤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如果按照该理论来解释,则是只有在温饱解决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人的尊严。但这在实际生活中不一定能解释为什么人能为了尊严而克制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的尊严,自我实现等是在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能完全解释生活中的一部分现象。)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90.00)52.简述学习动机的作用。(分数:15.00)_
44、正确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指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反馈作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动机,那些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动机模式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动机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动机对学生的学习与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体经常自己设定目标,并使自己的行为朝向这些目标。(2)使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动机决定了个体在某一活动中所投入的努力、热情的多少。动机越强,努力越多,热情越高。(3)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研究表明,动机决定了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并坚持下去。(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倾向采取多种途径完成任务;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进行有意义学习,而不是停在机械的水平上。(5)动机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如:如果学生的动机是取悦家长,那家长的表扬就可以强化他的积极学习的行为。(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这是上述各种作用的最终体现。良好的、适当的学习动机将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善,提高学习能力。)解析:53.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贡献。(分数:15.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