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普通外科-试卷 16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患者示指微屈,拇指不能对掌,掌中凹存在,诊断为(分数:2.00)A.掌中间隙感染B.鱼际间隙感染C.桡侧滑囊炎D.尺侧滑囊炎2.破伤风发病最易出现的早期症状是(分数:2.00)A.颈项强直B.张口困难C.角弓反张D.手足抽搐3.男,产后 14天。患儿拒饮奶,稍咳嗽,张口困难,颈强直,体温 38,四肢无抽搐,腹肌稍紧张,无压痛,脐部流脓水。该患儿的主要诊断是(分数:2.00)A.脐部坏疽B.破伤风C.流行性脑炎D.肺部感染4.关于抗生素的
2、应用原则,错误的是(分数:2.00)A.外科感染都要使用抗生素B.抗菌药物的剂量一般按体重计算C.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不一定体内有效D.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5.关于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大多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B.可跳跃式转移C.癌细胞不会绕过淋巴结D.乳腺癌细胞可浸润皮肤淋巴管呈卫星结节6.临床上最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的是(分数:2.00)A.胃癌B.肝癌C.骨肿瘤D.结肠癌7.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效果最好的是(分数:2.00)A.血型相同的移植B.组织配型相似的移植C.父子间移植D.同卵双生移植8.各类器官移植中疗效最稳定和最显著的是(分
3、数:2.00)A.心脏移植B.肝移植C.肾移植D.脾移植9.肝移植最恰当的适应证是(分数:2.00)A.肝衰竭终末期B.重症乙型肝炎C.右肝叶巨大囊肿D.肝细胞癌伴转移10.女,35 岁,行肝移植术后 8个月后发现皮肤、巩膜出现轻度黄染,后逐渐加重,她发生的排斥反应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B.血管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11.心脏移植后影响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是植人心脏的(分数:2.00)A.心力衰竭B.心肌纤维化C.心肌炎D.冠状动脉硬化12.男,18 岁,肾衰竭后行肾移植术,供受体血型相配,术后 2周发生体温升高,尿量减少,仅为每天400ml,血尿素氮升高。他发
4、生的排斥反应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B.血管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13.男,45 岁,3 年前曾行肺移植,后发生肾衰竭而行肾移植,术后 18小时,尿量为 1200ml,而 20小时起渐无尿排出,血肌酐迅速升高。他发生的排斥反应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B.血管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14.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难以预防的原因是(分数:2.00)A.小肠淋巴组织丰富B.小肠血液循环丰富C.小肠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敏感D.小肠移植后容易发生 GVHD和 IHVGD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6.00)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5、 C大肠埃希菌 D真菌(分数:6.00)(1).痈的常见致病菌是(分数:2.00)A.B.C.D.(2).丹毒的常见致病菌是(分数:2.00)A.B.C.D.(3).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是(分数:2.00)A.B.C.D.A伤后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 B控制和解除痉挛、预防窒息 C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 D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破伤风杆菌(分数:4.00)(1).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关键是(分数:2.00)A.B.C.D.(2).治疗破伤风的关键措施是(分数:2.00)A.B.C.D.A癌胚抗原阳性 B甲胎蛋白阳性 C酸性磷酸酶增高 D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均增高(分数:6.00)
6、(1).原发性肝细胞癌(分数:2.00)A.B.C.D.(2).结肠癌(分数:2.00)A.B.C.D.(3).前列腺癌(分数:2.00)A.B.C.D.三、C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溶血性链球菌 B厌氧性细菌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分数:4.00)(1).急性蜂窝织炎的致病菌为(分数:2.00)A.B.C.D.(2).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为(分数:2.00)A.B.C.D.A外生性或膨胀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分数:2.00)A.B.C.D.(2).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为(分数:2.00)
7、A.B.C.D.四、X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15.目前单独化疗能治愈的肿瘤是(分数:2.00)A.绒毛膜上皮癌B.肾母细胞瘤C.胰腺癌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6.不发生排斥反应的移植是(分数:2.00)A.同质移植B.自体移植C.结构移植D.活体移植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普通外科-试卷 16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患者示指微屈,拇指不能对掌,掌中凹存在,诊断为(分数:2.00)A.掌中间隙感染B.鱼际间隙感染 C.桡侧滑囊炎D.尺侧滑囊炎解析:解析:掌中间隙感染可见掌心肿胀隆起,掌中凹消
8、失。鱼际间隙感染可见掌中凹存在,示指和拇指微屈,不能伸直,掌背肿胀明显,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均屈曲。因此,掌中凹的存在与否,是鉴别掌中间隙感染和鱼际间隙感染的关键所在。2.破伤风发病最易出现的早期症状是(分数:2.00)A.颈项强直B.张口困难 C.角弓反张D.手足抽搐解析:解析:破伤风发病早期典型症状呈张口困难、苦笑面容,而角弓反张、抽搐等在后。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B。3.男,产后 14天。患儿拒饮奶,稍咳嗽,张口困难,颈强直,体温 38,四肢无抽搐,腹肌稍紧张,无压痛,脐部流脓水。该患儿的主要诊断是(分数:2.00)A.脐部坏疽B.破伤风 C.流行性脑炎D.肺部感染解析:解析:破伤风的潜伏期,
9、长短不一,断脐引起的一般在 12 周内发病,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早期典型症状呈张口困难,有伤口者更为重要,易与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该患儿是十分典型的脐带感染引起的破伤风,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B。4.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原则,错误的是(分数:2.00)A.外科感染都要使用抗生素 B.抗菌药物的剂量一般按体重计算C.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不一定体内有效D.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解析:解析:一些浅表的、局限的感染,如毛囊炎、疖、伤口表面感染等,就不需应用抗生素。5.关于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大多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B.可跳跃式转移C.癌细胞不会绕过淋巴结 D.
10、乳腺癌细胞可浸润皮肤淋巴管呈卫星结节解析:解析: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多数情况下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但也可跳跃式转移,即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第二、第三站淋巴结。肿瘤细胞可以穿过淋巴结,也可绕过淋巴结。乳腺癌细胞侵犯皮肤淋巴管可使局部呈卫星结节。6.临床上最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的是(分数:2.00)A.胃癌B.肝癌C.骨肿瘤 D.结肠癌解析:解析:放射性核素显像对骨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较高,且早于 X线显影,可较早发现骨转移性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胃肠道肿瘤阳性率低。7.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效果最好的是(分数:2.00)A.血型相同的移植B.组织配型相似的移植C.父子间移植D.同卵
11、双生移植 解析:解析:同种异体移植存在不同排斥反应,但同卵双生的同胞之间血型、组织类型都相同,移植后不发生排斥反应,效果是最好的。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D。8.各类器官移植中疗效最稳定和最显著的是(分数:2.00)A.心脏移植B.肝移植C.肾移植 D.脾移植解析:9.肝移植最恰当的适应证是(分数:2.00)A.肝衰竭终末期 B.重症乙型肝炎C.右肝叶巨大囊肿D.肝细胞癌伴转移解析:解析:由于肝移植器官来源少,手术技术复杂,对患者生命有一定危险性,特别是单个器官,需切除做原位移植,不能轻易施行移植,必须是器官患了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性病变,其功能衰竭至终末期,即完全丧失功能、面临死亡时才考虑进行相应器
12、官移植、替代。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A。10.女,35 岁,行肝移植术后 8个月后发现皮肤、巩膜出现轻度黄染,后逐渐加重,她发生的排斥反应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B.血管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 解析:解析:供、受体间的移植抗原相配性不同发生的病理改变不同,排斥反应程度不同,快慢各异。临床上的表现、发展速度也不同。肝移植后表现为四种不同排斥反应(血管排斥反应与体液排斥反应为同一类型)。该患者发生排斥反应时间较晚,症状较轻,移植肝功能逐渐减退。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D。11.心脏移植后影响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是植人心脏的(分数:2.00)A.心力衰竭B.心肌纤维化C.心肌炎D
13、.冠状动脉硬化 解析:12.男,18 岁,肾衰竭后行肾移植术,供受体血型相配,术后 2周发生体温升高,尿量减少,仅为每天400ml,血尿素氮升高。他发生的排斥反应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B.血管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解析:解析:肾移植后,短期内发生了移植肾急性衰竭,该患者反应发生在肾移植术后 2周,时间与病情程度上符合急性排斥反应,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C。13.男,45 岁,3 年前曾行肺移植,后发生肾衰竭而行肾移植,术后 18小时,尿量为 1200ml,而 20小时起渐无尿排出,血肌酐迅速升高。他发生的排斥反应是(分数:2.00)A.超急性排斥反应 B.血管排
14、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解析:解析:肾移植后肾衰竭发生在 24小时内,以前曾行肺移植,发生的排斥反应迅速,属超急性排斥反应,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A。14.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难以预防的原因是(分数:2.00)A.小肠淋巴组织丰富B.小肠血液循环丰富C.小肠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敏感 D.小肠移植后容易发生 GVHD和 IHVGD解析:解析:小肠淋巴组织丰富,移植后易发生排斥反应。因小肠较其他实质脏器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更敏感,因此移植后预防排斥反应更困难。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6.00)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真菌(分数:6.00)(1).痈的常
15、见致病菌是(分数:2.00)A. B.C.D.解析:(2).丹毒的常见致病菌是(分数:2.00)A.B. C.D.解析:(3).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是(分数:2.00)A. B.C.D.解析:A伤后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 B控制和解除痉挛、预防窒息 C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毒素 D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破伤风杆菌(分数:4.00)(1).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关键是(分数:2.00)A. B.C.D.解析:(2).治疗破伤风的关键措施是(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由于破伤风梭茵是厌氧菌,其生长繁殖必须有缺氧的环境。因此,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是预防破伤风的
16、关键。破伤风是毒血症,细菌在伤口局部繁殖,产生大量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产生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和解除痉挛,预防窒息。A癌胚抗原阳性 B甲胎蛋白阳性 C酸性磷酸酶增高 D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均增高(分数:6.00)(1).原发性肝细胞癌(分数:2.00)A.B. C.D.解析:(2).结肠癌(分数:2.00)A. B.C.D.解析:(3).前列腺癌(分数:2.00)A.B.C. D.解析:三、C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溶血性链球菌 B厌氧性细菌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分数:4.00)(1).急性蜂窝织炎的致病菌为(分数:2.00)A.B.C. D
17、.解析:(2).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为(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致病菌以厌氧茵为主;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常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A外生性或膨胀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分数:2.00)A. B.C.D.解析:(2).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为(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良性肿瘤多为外生性或膨胀性生长,后者常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可呈外生性
18、及膨胀性外,但主要方式为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分明。四、X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15.目前单独化疗能治愈的肿瘤是(分数:2.00)A.绒毛膜上皮癌 B.肾母细胞瘤C.胰腺癌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解析:解析:目前已能单独应用化疗治愈的肿瘤包括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 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化疗后可获得长期缓解的肿瘤包括颗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肾母细胞瘤、乳癌等。16.不发生排斥反应的移植是(分数:2.00)A.同质移植 B.自体移植 C.结构移植 D.活体移植解析:解析:同质移植即同基因移植,如单卵双生移植,由于供受体之间基因型相同,因此移植后不会发生排斥反应,自体移植属于此类。结构移植也不会发生排斥反应。活体移植是指移植物保持活力,移植后能恢复原有的功能,由于供受体之间基因型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移植后会出现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