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感觉器官-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C.能产生发生器电位D.都能产生局部电位2.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对适宜刺激敏感B.均有换能作用C.传入冲动都能引起主观感觉D.均有编码作用3.人眼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分数:2.00)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4.下列关于眼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正常人眼视近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
2、网膜B.晶状体弹性减弱时,眼的调节能力降低C.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D.瞳孔缩小时增大球面像差和色像差5.老视的原因主要是(分数:2.00)A.房水减少B.睫状肌松弛C.角膜弹性降低D.晶状体弹性降低6.散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折光能力过弱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各方向曲率不等D.折光能力过强7.瞳孔在弱光下散大,而在强光下缩小,称为(分数:2.00)A.明适应B.暗适应C.瞳孔对光反射D.瞳孔调节反射8.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存在于视网膜周边部B.普遍存在会聚排列C.其视色素为视紫红质D.外段较短,所含视色素较少9.视杆系统(分
3、数:2.00)A.对光敏感度高,有色觉,分辨力弱B.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弱C.对光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力弱D.对光敏感度低,无色觉,分辨力高10.瞳孔扩大时,通常使折光系统的(分数:2.00)A.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减小B.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增大C.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减小D.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增大11.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在于(分数:2.00)A.外段B.内段C.终足D.胞体12.听阈是指(分数:2.00)A.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最小强度B.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平均强度C.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D.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平均强度1
4、3.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范围为(分数:2.00)A.20100HzB.200900HzC.10003000HzD.400010 000Hz14.感音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耳蜗B.咽鼓管C.鼓膜D.听骨链15.下列关于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指经过听骨链的传导途径B.敏感性与气传导基本相同C.在正常声波传导中作用很小D.中耳病变时常受损害16.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的(分数:2.00)A.压强增大,振幅不变B.压强增大,振幅减小C.压强增大,振幅增大D.压强减小,振幅减小17.晕船是由于下列哪一部位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所引起(分数:2.00
5、)A.外、后半规管B.上、外半规管C.上、后半规管D.椭圆囊18.关于前庭器官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由耳蜗、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B.在保持身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在调节姿势反射中起重要作用D.可感受机体的变速运动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A近视 B老视 C远视 D规则散光(分数:6.00)(1).视近物不需眼调节或只作较小程度调节的是(分数:2.00)A.B.C.D.(2).视远物不需眼调节,而视近物需眼调节的是(分数:2.00)A.B.C.D.(3).视远物和近物均需眼调节的是(分数:2.00)A.B.C.D.A感音性耳聋 B传音性耳聋 C高
6、频听力受损 D低频听力受损(分数:8.00)(1).鼓膜发生病变时引起(分数:2.00)A.B.C.D.(2).耳蜗发生病变时引起(分数:2.00)A.B.C.D.(3).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引起(分数:2.00)A.B.C.D.(4).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引起(分数:2.00)A.B.C.D.A旋转加速运动 B旋转匀速运动 C直线加速运动 D直线匀速运动(分数:4.00)(1).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分数:2.00)A.B.C.D.(2).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9.下列各项中,可影响感受器适应的因素包括(分数:2.00
7、)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B.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C.传入神经纤维本身的特性D.感受器细胞和感觉神经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20.下列关于远视眼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其病因可为眼球前后径过长B.其远点比正视眼远C.可使用凸透镜矫正D.易产生调节疲劳21.下列选项中符合视杆细胞特点的有(分数:2.00)A.分辨能力强B.能感受色觉C.光敏感度高D.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22.下列关于视野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其大小与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有关B.鼻侧和上侧较大C.颞侧和下侧较小D.白色视野最大23.下列选项中,属于外耳作用的有(分数:2.00)A.为声波传向中耳的通道B.有采音
8、作用C.起增压作用D.有助于声源方位的判断24.下列关于眼震颤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是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运动B.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C.主要由球囊受刺激引起D.被用于检测前庭功能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感觉器官-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C.能产生发生器电位D.都能产生局部电位解析:解析:选项 B、C、D 都是感受器的生理特性,而不是功能上的共同点。2.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
9、.00)A.对适宜刺激敏感B.均有换能作用C.传入冲动都能引起主观感觉 D.均有编码作用解析:解析:一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通常都能引起主观感觉,但也有一些感受器一般只是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内、外环境中某些因素改变的信息,引起各种调节性反射,在主观上并不产生特定的感觉。3.人眼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分数:2.00)A.角膜 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解析:解析: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四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其中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的前表面。晶状体是人眼调节能力最强的结构。4.下列关于眼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正常人眼视近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弹性
10、减弱时,眼的调节能力降低C.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D.瞳孔缩小时增大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解析:解析:当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变凸、双侧瞳孔缩小和双眼球会聚。瞳孔缩小可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像更清晰。5.老视的原因主要是(分数:2.00)A.房水减少B.睫状肌松弛C.角膜弹性降低D.晶状体弹性降低 解析:解析:老视的发生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减弱,导致眼的调节能力降低。6.散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折光能力过弱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各方向曲率不等 D.折光能力过强解析:解析:散光时,平行光线经角膜表面各个方向入眼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
11、焦点,而是形成焦线,因而造成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选项 A、B 和 D的情况下,平行光线经角膜表面各个方向入眼后在视网膜上的前或后仍形成焦点。7.瞳孔在弱光下散大,而在强光下缩小,称为(分数:2.00)A.明适应B.暗适应C.瞳孔对光反射 D.瞳孔调节反射解析:8.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存在于视网膜周边部B.普遍存在会聚排列C.其视色素为视紫红质D.外段较短,所含视色素较少 解析:解析:选项 A、B、C 项都是视杆细胞的生理特点。9.视杆系统(分数:2.00)A.对光敏感度高,有色觉,分辨力弱B.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弱C.对光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力弱 D
12、.对光敏感度低,无色觉,分辨力高解析:解析:视杆系统又称晚光觉或暗视觉系统,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高,能在昏暗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引起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细节的分辨能力较差。视锥系统又称昼光觉或明视觉系统,它们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有在强光条件下才能被激活,但视物时可以辨别颜色,且对被视物体的细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10.瞳孔扩大时,通常使折光系统的(分数:2.00)A.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减小B.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增大 C.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减小D.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增大解析:解析:瞳孔扩大时,入眼的光量增多,并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11.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在于(分数:
13、2.00)A.外段 B.内段C.终足D.胞体解析:解析: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形态上都可分为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视色素集中的部位,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最大区别所在。视杆细胞外段长、呈圆柱状、所含视色素多;视锥细胞外段较短、呈圆锥状、所含视色素较少。12.听阈是指(分数:2.00)A.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最小强度B.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平均强度C.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D.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平均强度解析:13.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范围为(分数:2.00)A.20100HzB.200900HzC.10003000H
14、z D.400010 000Hz解析:解析: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 10003000Hz,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是 2020 000Hz,人类语言频率的分布范围是 3003000Hz。14.感音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在(分数:2.00)A.耳蜗 B.咽鼓管C.鼓膜D.听骨链解析:解析:发挥感音换能作用的器官位于耳蜗,所以耳蜗病变引起感音性耳聋。声音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两种途径传入内耳: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骨传导:声波颅骨振动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鼓膜和听骨链受损引起传音性耳聋;咽鼓管病变引起中耳病变时,可导致传音性耳聋。15.下列关于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
15、00)A.是指经过听骨链的传导途径B.敏感性与气传导基本相同C.在正常声波传导中作用很小 D.中耳病变时常受损害解析:解析:骨传导是指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不经过听骨链)。骨传导的敏感性比气传导低得多,因此在正常听觉的引起中其作用甚微,但当鼓膜或中耳病变引起传音性耳聋时,气传导明显受损,而骨传导却不受影响,甚至相对增强。16.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的(分数:2.00)A.压强增大,振幅不变B.压强增大,振幅减小 C.压强增大,振幅增大D.压强减小,振幅减小解析:解析:声波由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
16、压作用。17.晕船是由于下列哪一部位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所引起(分数:2.00)A.外、后半规管B.上、外半规管C.上、后半规管 D.椭圆囊解析:解析:晕船反应就是因为船身上下颠簸及左右摇摆使上、后半规管的感受器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通过前庭神经核与网状结构的联系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率加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恶心、呕吐等现象。18.关于前庭器官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由耳蜗、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 B.在保持身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在调节姿势反射中起重要作用D.可感受机体的变速运动解析:解析:前庭器官由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内
17、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耳蜗是听觉感受器。二、B1 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A近视 B老视 C远视 D规则散光(分数:6.00)(1).视近物不需眼调节或只作较小程度调节的是(分数:2.00)A. B.C.D.解析:(2).视远物不需眼调节,而视近物需眼调节的是(分数:2.00)A.B. C.D.解析:(3).视远物和近物均需眼调节的是(分数:2.00)A.B.C. D.解析:A感音性耳聋 B传音性耳聋 C高频听力受损 D低频听力受损(分数:8.00)(1).鼓膜发生病变时引起(分数:2.00)A.B. C.D.解析:(2).耳蜗发生病变时引起(分数:2.00)A. B.C.D.解
18、析:(3).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引起(分数:2.00)A.B.C. D.解析:(4).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引起(分数:2.00)A.B.C.D. 解析:A旋转加速运动 B旋转匀速运动 C直线加速运动 D直线匀速运动(分数:4.00)(1).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分数:2.00)A. B.C.D.解析:(2).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分数:2.00)A.B.C. D.解析:三、X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19.下列各项中,可影响感受器适应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B.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 C.传入神经纤维本身的特性 D.感受器细胞和感觉神经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 解析:2
19、0.下列关于远视眼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其病因可为眼球前后径过长B.其远点比正视眼远C.可使用凸透镜矫正 D.易产生调节疲劳 解析:解析:远视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所致。远视眼的近点比正视眼远。21.下列选项中符合视杆细胞特点的有(分数:2.00)A.分辨能力强B.能感受色觉C.光敏感度高 D.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 解析:解析:视杆细胞无色觉,分辨能力较强。22.下列关于视野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其大小与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有关 B.鼻侧和上侧较大C.颞侧和下侧较小D.白色视野最大 解析:解析:用单眼注视
20、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为: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视野的大小可能与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一般人颞侧和下方视野较大,鼻侧和上方视野较小。23.下列选项中,属于外耳作用的有(分数:2.00)A.为声波传向中耳的通道 B.有采音作用 C.起增压作用 D.有助于声源方位的判断 解析:24.下列关于眼震颤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是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运动 B.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 C.主要由球囊受刺激引起D.被用于检测前庭功能 解析:解析: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引起的眼球运动,即眼震颤。眼震颤常被用来判定前庭功能是否正常,因为眼震颤主要由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受刺激引起。眼震颤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慢动相为使眼尽量保持对身体原先位置时场景的注视,快动相则是随着身体位置的改变而出现的眼对新场景的注视。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旋转加速运动,因而一般只出现于旋转运动开始时和运动突然停止时,而当运动持续进行时则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