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课-9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1.大陆法系的法的基本分类是( )。(分数:2.00)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2.不属于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分数:2.00)A.法定的义务B.道义上的义务C.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3.某甲在交通肇事后见前后无人,便驾车逃逸,致被害人因伤重未及时救治而死亡。某甲的行为应当定为( )。(分数:2.00)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C.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D.故意
2、伤害罪4.甲工厂欠乙公司 300 万元货款。现在甲工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负债累累,被乙公司兼并。甲工厂欠乙公司的债务因之消灭,这种债的消灭被称为( )。(分数:2.00)A.债的解除B.债的混同C.债的抵销D.债的免除5.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我国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 )倍。(分数:2.00)A.2B.4C.5D.36.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分数:2.0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任意解释7.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律分为( )。(分
3、数:2.00)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法律文件等8.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中共中央9.甲、乙因通奸生育一女婴;为避人耳目,将女婴放置于很少有人出没的树林中,两天后该女婴因饥饿而死亡。甲、乙应构成( )。(分数:2.00)A.虐待罪B.故意杀人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遗弃罪10.下列选项中,属于继受取得所有权的方式的是( )。(分数:2.
4、00)A.收取孳息B.国有化C.生产D.接受赠与1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分数:2.00)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C.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检察院D.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2.甲搬迁时,将一台电视机交给乙保管,后甲乙商定将该台电视机卖给乙。此买卖合同中电视机的交付方式为( )。(分数:2.00)A.现实交付B.简易交付C.指示交付D.占有改定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公证遗嘱不得撤销和变更B.继承人故意或过失杀害被继承人均丧失继承权C.被篡改的遗嘱全部无效D.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14.根据我国刑
5、法规定,以下哪些人员的刑事责任属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情况? ( )(分数:2.00)A.外国旅游者B.我国大学的外籍教师C.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参赞D.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15.下列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可以适用留置权的是( )。(分数:2.00)A.买卖合同B.租赁合同C.运输合同D.借款合同1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不能犯未遂?( )(分数:2.00)A.由于光线太暗,未能射中被害人B.撬开银行保险柜,保险柜内只有十元钱C.误把白糖当做砒霜杀人的D.用迷信手段杀人的17.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l/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6、)以上的多数通过。(分数:2.00)A.1/2B.3/4C.4/5D.2/318.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肖像权的是( )。(分数:2.00)A.为报道时事新闻而拍摄并发表照片B.公安机关错将甲某的照片作为通缉犯照片在报纸上发布C.经公民甲某同意某照相馆将其照片放在框窗展示D.未经许可将公民甲某的照片制作挂历,但没有用于销售19.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程度,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分数:2.00)A.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与命令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20.下列属于狭义的债的变更是( )。(分数:2.00)A.债权让与B.债务承担C.债
7、权债务的概括承受D.履行方式的变更21.下列不属于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表现形式的有( )。(分数:2.00)A.目的行为与方法行为的牵连关系B.方法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C.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D.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的牵连关系22.封建五刑制度正式确立于( )。(分数:2.00)A.汉朝B.北齐C.隋朝D.唐朝23.出卖人出卖运输途中的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 ( )时起由买受人承担。(分数:2.00)A.合同成立B.合同生效C.价款交付D.标的物交付24.古代法律中的“三复奏”是指( )的制度。(分数:2.00)A.古代立法程序B.皇帝处理政务C.死刑复奏D.
8、地方向中央汇报告工作25.赵某因打架斗殴,被罚款 50 元并受到劳动教养处分,这种处罚属于下列哪种措施? ( )(分数:2.00)A.民事制裁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行政处分26.西魏的(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式”为形式的法规汇编。(分数:2.00)A.大统式B.封诊式C.户调式D.章程品式27.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 )(分数:2.00)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C.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28.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分数:2.00)A.行为人拒不执行
9、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B.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C.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且情节严重的D.行为人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的29.按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时,代表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代表的 ( )。(分数:2.00)A.1 倍B.1/2 至 1 倍C.1/3 至 1 倍D.t/5 至 1/230.古代法律中的“公罪”是指( )的犯罪。(分数:2.00)A.侵犯公共利益B.侵犯朝廷C.破坏社会秩序D.官吏处理公事发生差错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20.00)31.关于执法与守法的区
10、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3.00)A.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B.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C.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D.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3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应当具有( )。(分数:3.00)A.未来性B.或然性C.意定性D.特定目的性33.下列遗嘱形式中,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的遗嘱是( )。(分数:3.00)A.录音遗嘱B.自书遗嘱C.口头遗嘱D.代书遗嘱34.下列说法错误的
11、是( )。(分数:3.00)A.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B.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C.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D.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35.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期间,下列机关中可以提出议案的是( )。(分数:3.00)A.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36.罪状包括( )。(分数:3.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37.英国在完善宪政制度过程中,制定的著名的宪法性法律有( )。(分数:3.00)A.1972 年
12、的共同体法B.1918 年的国民参政法C.1911 年的国会法D.1832 年的改革法38.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政府可以设立的机构为( )。(分数:3.00)A.区公所B.审计机关C.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D.专门委员会39.南京国民政府于 1947 年公布和实施了中华民国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3.00)A.该法确立的政权体制既不是内阁制,也不是总统制B.该法体现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立法原则C.该法的基本精神沿袭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草”D.该法规定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制度40.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当撤销假释?( )(分数:3.00
13、)A.犯新罪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C.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D.有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41.可以作为物权客体的有( )。(分数:3.00)A.有体物B.无体物C.一定的民事权利D.不特定物42.国家性的法律监督主体包括( )。(分数:3.00)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司法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43.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律的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有( )。(分数:3.00)A.礼法合一B.用刑持平C.科条简要D.结构严谨44.宪法草案经一定程序通过后,一般由( )公布。(分数:3.00)A.司法机关
14、B.代表机关C.政府首脑D.国家元首45.下列情形中,不受追诉时效期限制约的有( )。(分数:3.00)A.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B.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C.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D.犯罪性质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46.构成特别累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分数:3.00)A.前罪和后罪中只能有一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B.前罪和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C.前后罪无论应判什么刑罚D.后罪只能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之后 5 年内47.间谍罪的客观方面通常表现为( )。(分数:3.
15、00)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资助敌对组织48.能够导致专利权终止的事由包括( )。(分数:3.00)A.期限届满B.专利权人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C.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D.专利权被人民法院剥夺49.根据宪法的规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限范围包括( )。(分数:3.00)A.罢免犯罪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责成本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一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C.撤销本市某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不适当的决议D.撤销本市人民政府的一项不适当的决定50.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不同之处是( )。(分数:3.00)A.所有的法律关系都是合法的
16、B.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C.法律关系是以相应的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3.00)A.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先适用正式法源,然后适用非正式法源B.不同国家的法源之间不能进行移植C.英美法系的法源中没有成文宪法D.大陆法系的主要法源是制定法52.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类型有( )。(分数:3.00)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B.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C.冒用他人信用卡的D.恶意透支的53.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为( )。(分数:3.00)A.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B.法典编纂C
17、.法的分类D.法律渊源54.属于监察机关官员名称的有( )。(分数:3.00)A.廷尉B.御史台C.御史中丞D.御史大夫55.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的原则是( )。(分数:3.00)A.比例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秩序优先原则D.价值排序原则56.下列导致法律责任的情况包括( )。(分数:3.00)A.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 15 个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 1.5 元B.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然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C.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D.保安员收 5 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且不给收据57.周某下落不明满三年后,有权申
18、请宣告其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其( )。(分数:3.00)A.配偶B.父母C.子女D.亲密朋友58.根据 2004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3.00)A.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B.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D.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3.00)A.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B.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C.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D.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60.下列哪些犯罪不要求必须造成人身伤亡或
19、公私财产重大损失?( )(分数:3.00)A.爆炸罪B.放火罪C.交通肇事罪D.玩忽职守罪61.李某,1985 年 7 月生,1999 年 11 月李某犯( )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分数:3.00)A.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运输毒品罪62.甲发现一头牛在自家田里吃麦苗。便将此牛牵回家喂养,过了 10 天,乙发现自家走失的牛在甲家牛圈里,故向甲要牛。甲让乙将牛牵回,但提出了一些请求,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现问甲的如下诉讼请求哪些能够成立?( )(分数:3.00)A.甲请求乙支付麦苗损失费B.甲请求乙支付拾牛报酬C.甲请求乙支付饲料费D.甲请求乙支付误工损失费63.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
20、形有( )。(分数:3.00)A.署名权B.物上请求权C.支配权D.请求权64.我国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体现在( )。(分数:3.00)A.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B.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C.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D.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65.甲将一幅名画出售给乙,约定 1 个月后交付。但丙愿出更高的价格,甲遂将画卖给丙,并当场交付给丙。在此情况下,乙应该怎么办?( )(分数:3.00)A.乙有权要求丙将画交付给自己,因为其与甲的买卖合同成立在先B.乙有权要求甲交付该画,甲应当向丙请求返还该画,而丙亦应当返还C.乙无权要求丙交付该画,因为丙已取得该画的所有权D.乙有权要求甲承担不履行买卖合同的违
21、约责任6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3.00)A.担保物权都是从物权B.用益物权都是主物权C.用益物权的目的在于获取标的物使用价值D.所有权的弹力性是对一物一权原则的否定67.香港居民享有的自由为( )。(分数:3.00)A.公开传教的自由B.移居其他国家和出入境的自由C.通讯自由D.言论、新闻、出版自由68.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 )。(分数:3.00)A.人犯B.犯罪嫌疑人C.被告人D.罪犯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3.00)A.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B.按照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为了更好地保护公
22、民的权利和利益,某些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可以溯及既往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D.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但不高于本级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70.委托代理的授权的产生,除了委托人委托授权的单方行为外,其他法律关系也可产生,如( )。(分数:3.00)A.劳动合同关系B.合伙关系C.联营关系D.家庭关系三、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60.00)71.甲公司委托公民乙到外地签订一份彩电买卖合同,并为此开具了正规授权委托书。乙到外地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彩电买卖合同后,丙又向乙推销电冰箱。乙经考察,认为该品牌电冰箱物美价廉,在丙
23、地很畅销。于是,未经甲公司同意,乙便利用甲交给自己的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丙又签订了一份电冰箱买卖合同。甲公司得知后,明确表示反对。 请问: (1)甲与丙之间的电冰箱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设甲给乙的授权委托书中载明的代理事项为购买家电,问:该电冰箱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设甲根本未给乙开具授权委托书,问:该电冰箱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分数:15.00)_72.红星小学二年级学生张某、田某、刘某趁老师未来上课,溜到学校操场玩耍,在相互打闹中张某被田某、刘某摔倒在地,造成左肋骨骨折,花去医疗费 5000 元。田某、刘某及学校方就责任分担问题协商未
24、果,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学校及田某、刘某各承担损害赔偿费 6000 元。 张某的主张能否成立?试运用民法原理并结合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加以分析。(分数:15.00)_73.1983 年 5 月,王某因犯抢劫罪与强奸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6 年,因服刑期间表现不错,1996 年 5 月被假释。1998 年 10 月的一天,王某盗窃一辆汽车(价值 8 万多元)而未被发现。2002 年 4 月,王某因参与一起重大诈骗犯罪行为而被逮捕,交待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
25、处理?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诈骗罪应如何处理?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5)假设王某在假释考验期内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表现正常。到 2002 年 4 月,其因参与一起重大诈骗犯罪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王某的真实姓名为。“汪某某”,因其在 1981 年的元月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恶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他作为被通缉的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惩罚而改名为“王某”。 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应如何处理?为什么?(分数:15.00)_74.邢某(20 岁)和刘某(15 岁)经过预谋,在某日下午伺机行窃。当见到被害人李某在摊位上买鸡时,刘某示意邢某掩护,邢某即站
26、在李某跟前假装买鸡,刘某从李某的裤兜里窃取了一个钱包(内有人民币 850 多元、信用卡两张以及身份证等),然后迅速离去。当李某发现被窃而要追赶时,被面前的邢某故意挡住视线和出路,李某就将站在面前的邢某抓住。邢某为了逃脱,掏出尖刀朝李某连刺数刀,将李某刺伤。案发后,邢某逃到他的朋友张某家躲藏。张某知道邢某的犯罪事实之后,就将邢某送往外地隐藏。在邢某躲藏期间,张某 3 次前去看望,并资助他 500 元钱生活费用。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邢某与刘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2)张某与邢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3)邢某、张某构成什么罪? (4)邢某、刘某的行为各如何定性或处
27、理?(分数:15.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60.00)75.结合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谈谈其与法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区别。(分数:20.00)_76.我国宪法第 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 33 条第 3 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分析上述两条款的含义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分数:20.00)_77.请说明下面文字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的固有特点的角度进行评析。 “诸八议者,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诸犯私罪者,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
28、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 唐律疏议名例(分数:20.00)_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课-9 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1.大陆法系的法的基本分类是( )。(分数:2.00)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解析:详解 公法和私法为大陆法系的法的基本分类,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划分是英美法系的法的基本分类,而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则是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不同所作的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则是按法规定的具体内容的不同所作的分类。2.不属于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分数
29、:2.00)A.法定的义务B.道义上的义务 C.职务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解析:详解 所谓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所以,不作为是人的一种消极行为。刑法上的不作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危害行为的前提。刑法中所讲的特定义务,不是一般的道德意义上的义务,而是行为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内,基于特定的事实和条件而产生的法律上的义务。一般来说,这种义务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确定的: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由行为人已经实
30、施的行为所产生的义务。这主要是指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2)行为人有可能履行这种特定义务。如果行为人虽然具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履行这种义务成为不可能,则不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在认定不作为时,关键是要判明行为人有无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仅仅违反一般道德义务的行为,只能受到道德谴责或者纪律处分,而不能构成犯罪。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少见,在刑法分则中,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只有少数几种。另外,有的犯罪既可以以作为形式构成,又可以以不作为形式
31、构成。选项B 道义上的义务不属于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3.某甲在交通肇事后见前后无人,便驾车逃逸,致被害人因伤重未及时救治而死亡。某甲的行为应当定为( )。(分数:2.00)A.交通肇事罪 B.故意杀人罪C.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D.故意伤害罪解析:详解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客观方面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都可以构成。(4)
32、主观方面为过失。根据刑法第 133 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仅定交通肇事罪,而将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作为量刑的一个从重处罚情节,不实行数罪并罚。交通肇事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是实践中的难点。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般只能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从重处罚情节,按交通肇事罪一罪从重处罚。4.甲工厂欠乙公司 300 万元货款。现在甲工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负债累累,被乙公司兼并。甲工厂欠乙公司的债务因之消灭,这种债的消灭被称为( )。(分数:2.00)A.债的解除B.债的混同 C.债的抵销D.债的免除解析:详解 债的混同是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而引起债的消灭的情形。引起混同的原因有企业合并、继
33、承、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转让债权或转移债务。5.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我国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 )倍。(分数:2.00)A.2B.4 C.5D.3解析:详解 我国选举法第 16 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4 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工人数量远远少于农民数量,如果只注意形式平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农民代表的比例过大,就会使工人和其他阶层没有足够代表,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便不能体现。6
34、.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分数:2.00)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任意解释解析:详解 法的解释是特定的人或组织依据立法原意和法律意识对法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具体内容、含义和术语所作的分析、说明和解答。其中立法解释的主体是立法机关,其效力等同于被解释的法律。7.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律分为( )。(分数:2.00)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
35、主管部门的法律文件等解析:详解 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各种表现形式,也称为法律形式,主要是根据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法律类别。我国成文法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其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法的渊源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8.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中共中央解析:详解 我国宪法第 62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中
36、共中央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但它不是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无权修改宪法。9.甲、乙因通奸生育一女婴;为避人耳目,将女婴放置于很少有人出没的树林中,两天后该女婴因饥饿而死亡。甲、乙应构成( )。(分数:2.00)A.虐待罪B.故意杀人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D.遗弃罪解析:详解 虐待罪,是指虐待家庭成员,情节严重的行为;其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超体力劳作、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上或者精神上摧残、折磨的行为。本题中甲乙的行为显然不属于虐待行为,不构成虐待罪。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
37、劣的行为。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分:从主观故意上讲,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向他人转嫁本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为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他人的目的,则为故意杀人罪。从本题来看,甲乙将女婴放置于很少有人出没的树林中,明知可能没有人发现该女婴而导致女婴死亡,却放任这样的结果发生,其主观上具有杀害女婴的间接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10.下列选项中,属于继受取得所有权的方式的是( )。(分数:2.00)A.收取孳息B.国有化C.生产D.接受赠与 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即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所有权非从他人手
38、中取得,主要方式有先占、添附等,还包括国有化或征收、收取孳息、生产制造等方式。继受取得即所有权的移转,是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或其他事实从原所有人处取得所有权,主要方式有买卖、赠与、继承等。故本题选 D。1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分数:2.00)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C.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检察院D.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解析:详解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司法机关。12.甲搬迁时,将一台电视机交给乙保管,后甲乙商定将该台电视机卖给乙。此买卖合同中电视
39、机的交付方式为( )。(分数:2.00)A.现实交付B.简易交付 C.指示交付D.占有改定解析:详解 交付是标的物的占有转移。交付包括四种方式:现实交付、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指示交付。现实交付是指将标的物置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简易交付是在合同成立前,标的物已由买受人占有的,由买受人继续占有以代替交付。指示交付是财产由第三人占有时,所有人将其对于第三人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让与买受人以代替交付。占有改定是由出卖人继续占有标的物,以代替交付,从合同成立时,视为已交付。本题中甲乙买卖合同成立前,标的物电视机已由买受人乙占有,由乙继续占有以代替交付,故为简易交付。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
40、:2.00)A.公证遗嘱不得撤销和变更B.继承人故意或过失杀害被继承人均丧失继承权C.被篡改的遗嘱全部无效D.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 解析:详解 公证遗嘱不是绝对不可被撤销;过失杀害被继承人的不丧失继承权;被篡改的遗嘱,被篡改的部分无效,而非全部无效。1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些人员的刑事责任属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情况? ( )(分数:2.00)A.外国旅游者B.我国大学的外籍教师C.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参赞 D.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解析:详解 刑法第 11 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从四个选项来看,只有选项 C 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参赞属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
41、外国人,其他三项均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这些人员的刑事责任不属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情况。15.下列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可以适用留置权的是( )。(分数:2.00)A.买卖合同B.租赁合同C.运输合同 D.借款合同解析:详解 依我国担保法第 84 条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及法律规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产生的债权,债权人有留置权。根据物权法第 230 条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同法第 232 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可见可以留置的合同种类很多,并不限于担保法中规定的几种。1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不能犯未遂?(
42、 )(分数:2.00)A.由于光线太暗,未能射中被害人B.撬开银行保险柜,保险柜内只有十元钱C.误把白糖当做砒霜杀人的 D.用迷信手段杀人的解析:详解 所谓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由于对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而在客观上使其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不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不能犯未遂又分工具不能犯未遂和对象不能犯未遂。所谓工具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而使用了按其客观性质不能实现犯罪意图、不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工具的犯罪未遂形态。对象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而针对本不存在的犯罪对象实施了犯罪行为,因而未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
43、形态。不能犯未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未遂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对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从本题四个选项来看,只有选项 C 涉及行为人对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问题,属于不能犯未遂。17.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l/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的多数通过。(分数:2.00)A.1/2B.3/4C.4/5D.2/3 解析:详解 我国宪法第 64 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的修改要较一般法律严格,修改议案
44、的提出和通过要求高于一般的法律修改标准。故本题选 D 项。18.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肖像权的是( )。(分数:2.00)A.为报道时事新闻而拍摄并发表照片B.公安机关错将甲某的照片作为通缉犯照片在报纸上发布C.经公民甲某同意某照相馆将其照片放在框窗展示D.未经许可将公民甲某的照片制作挂历,但没有用于销售 解析:详解 侵犯肖像权行为的构成必须是未经许可而制作或使用他人的肖像,且没有正当理由。 A 项为报道时事新闻而拍摄发表照片,B 项公安机关为执行公务而使用公民的照片,均为对肖像权的合理使用,虽未经本人同意但是具有法定正当理由。C 项的行为是经权利人同意的合法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只有 D项未经权利
45、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虽没有用于销售,但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构成侵权。19.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程度,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分数:2.00)A.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B.授权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与命令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解析:详解 强行性规则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任意性规则则允许人们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择作为与方式。授权性规则、命令性规则与禁止性规则是根据规则的内容所作的分类。20.下列属于狭义的债的变更是( )。(分数:2.00)A.债权让与B.债务承担C.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D.履行方式的变更 解析:详解 债的变
46、更分为狭义的债的变更和广义的债的变更。狭义的债的变更仅指债的内容的变更。广义的债的变更是指债的内容的变更和债的主体的变更。债权让与、债务承担以及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均为债的主体的变更,属于广义的债的变更。只有 D 项履行方式的变更,是合同内容的变更,属于狭义的债的变更。21.下列不属于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表现形式的有( )。(分数:2.00)A.目的行为与方法行为的牵连关系B.方法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C.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D.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的牵连关系 解析:详解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牵连犯的一个基本
47、构成要件是: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所谓牵连关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或原因与结果的内在联系,即行为人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分别表现为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并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选项 A、B、C 均为牵连关系的表现形式。22.封建五刑制度正式确立于( )。(分数:2.00)A.汉朝B.北齐C.隋朝 D.唐朝解析:详解 隋朝的开皇律删除了魏晋南北朝的残酷刑罚,把刑罚定型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其中笞刑从笞十至笞五十,杖刑从杖六十至杖一百,各分五等;徒刑从一年至三年五等,各以半年相差;流刑从一千里至二千里三等,各以五百里相差;死刑为绞、斩两种。封建五刑制度自此正式确立,并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因此,选项 A、B、D 不正确。23.出卖人出卖运输途中的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 ( )时起由买受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