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20 及答案解析(总分:2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1.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分数:2.00)A.B.C.D.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_。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分数:2.00)A.B.C.D.3.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B
2、.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作品的自由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分数:2.00)A.B.C.D.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之日起计算。 A.判决确定 B.判决公布 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D.判决执行(分数:2.00)A.B.C.D.5.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 A.习惯法 B.宪法 C.法规 D.成文法(分数:2.00)A.B.C.D.6.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_。 A.甲发明了某种伪钞制造机器 B.乙发明了对癌症特有的治疗方法 C.丙利用并依赖遗传基因资源完成
3、的克隆人的发明创造 D.丁发明了某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分数:2.00)A.B.C.D.7.下列犯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有_。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招摇撞骗罪(分数:2.00)A.B.C.D.8.从法律部门的角度看,下列有关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目的具有独特性 B.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 C.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 D.刑法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分数:2.00)A.B.C.D.9.王某在某大学已取得法学大专文凭,他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认为自己必须
4、再读一个法学本科文凭,只有这样他将来才能有资格参加国家的司法考试。这体现了法的_。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分数:2.00)A.B.C.D.10.西周时期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_。 A.五过 B.五罚 C.五刑 D.五听(分数:2.00)A.B.C.D.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称为_。 A.郑国铸刑书 B.晋国铸刑鼎 C.竹刑 D.法经(分数:2.00)A.B.C.D.12.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_。 A.行为人突然精神失常 B.婴儿出生 C.以所有意思占有无主动产 D.结婚登记(分数:2.00)A.B.C.D.13.
5、国家在刑法中通过罪刑法定原则,惩罚了犯罪人,同时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也产生一定的威慑和教育作用,这里体现了法的两方面的作用,这两种作用的关系是U /U。 A.法的规范作用是目的 B.法的特别预防作用是目的 C.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D.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是目标和目的的关系(分数:2.00)A.B.C.D.14.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_。 A.体现的意志相同 B.经济基础相同 C.适用的范围相同 D.思想理论基础相同(分数:2.00)A.B.C.D.15.下列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表述是_。 A.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法由国家制定
6、或认可 C.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D.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分数:2.00)A.B.C.D.16.尽管_并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法律,但它对英国宪法的发展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A.1701 年王位继承法 B.1689 年权利法案 C.1679 年人身保护法 D.1215 年自由大宪章(分数:2.00)A.B.C.D.17.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特征是指U /U。 A.法的普遍性 B.法的一般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程序性(分数:2.00)A.B.C.D.18.安某虐待其 10 岁的继女王某达 3 年之久。某日,安某又因琐事痛打王某,
7、王某有反抗,安某即拿起一根铁条向王某眼睛刺去,当场将王某右眼扎瞎。对安某的行为应定性为_。 A.虐待罪 B.故意伤害罪 C.虐待致人重伤 D.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分数:2.00)A.B.C.D.19.下列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说法正确的有U /U。 A.该罪属于侵犯财产犯罪一章 B.该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 C.该罪的主观上要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D.将自己抢劫获得的赃物故意予以毁坏的,构成该罪(分数:2.00)A.B.C.D.20.甲、乙系同事,后因工作纠纷而反目成仇。甲为了报复乙,遂将乙与丙长期同居的真实事实公布于众,导致乙服毒自杀,虽然乙被及时抢救,但成残疾。根据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甲侵
8、犯了乙的U /U。 A.健康权 B.身体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分数:2.00)A.B.C.D.21.地方性法规是指_。 A.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D.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分数:2.00)A.B.C.D.2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 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
9、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 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 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分数:2.00)A.B.C.D.23.西周时期的“五听”不包括_。 A.旁听 B.色听 C.气听 D.辞听(分数:2.00)A.B.C.D.2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_。 A.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B.以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C.构成伪证罪 D.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保险诈骗罪两罪(分数:2.00)A.B.C.D.25.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_。 A.有权解释和学理
10、解释 B.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C.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 D.严格解释与自由解释(分数:2.00)A.B.C.D.26.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负责召集的机构是_。 A.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B.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数:2.00)A.B.C.D.27.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债权可以转让的是_。 A.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B.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债权 C.因侵害人身权所生的损害赔偿之债 D.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分数:2.00)A.B.C.D.28.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内容不包括_。 A.七出
11、、三不去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嫁娶礼书(分数:2.00)A.B.C.D.29.甲欲翻物资仓库的围墙盗窃抢险物资,因身材矮小未能翻越围墙进入仓库。乙路过见此情形,以与甲一起分赃为条件,找梯子帮助甲越过围墙,甲应允。乙找到梯子后甲顺利翻过围墙窃得财物,甲、乙二人共同分赃。甲、乙二人的共同犯罪属于_。 A.简单共同犯罪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特殊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分数:2.00)A.B.C.D.30.下列选项中有关主物和从物的表述,错误的是_。 A.主物所有权转移,从物所有权也随主物的
12、所有权发生转移,除非当事人之间有相反的约定 B.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合同被解除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 C.对主物设定抵押权的,从物也应当一并抵押 D.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主物的从物,无论从物是否移转占有(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20.00)31.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一份钢材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付钢材,乙公司验收完毕后再付款。根据上述情形,甲公司可以中止合同履行的情形包括U /U。 A.有确切证据证明乙公司出现严重亏损,无法依约履行 B.乙公司此前的数项合同均迟延付款 C.乙公司已被其债权人提起破产宣告申请
13、 D.原与甲公司合作良好的乙公司董事长已辞职,甲公司对新董事长不熟悉(分数:3.00)A.B.C.D.32.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 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 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分数:3.00)A.B.C.D.33.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 A.丁应
14、将其从甲、乙、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B.丁只应将其从甲、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 C.戊从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都应返还给甲 D.丁、戊应将从丙处继承的而丙从甲处继承的财产返还给甲(分数:3.00)A.B.C.D.34.法自身特点所带来的有限性是由于_。 A.法具有主观意志性,法律总会存在某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 B.法的概括性、抽象性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总会有不一致的地方 C.法的稳定性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总存在着差距 D.法的程序性有时可能会使人们不能及时地解决问题(分数:3.00)A.B.C.D.35.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遗嘱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有U /U。 A.口头遗嘱
15、必须在立遗嘱人危急情况下订立,危急情况解除,其所立的遗嘱应当认定为无效 B.代书遗嘱属于要式法律行为 C.公证遗嘱在各类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因此绝对不能撤销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属于效力待定的遗嘱(分数:3.00)A.B.C.D.36.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法律行为的有U /U。 A.赠与 B.保管 C.抵押 D.定金(分数:3.00)A.B.C.D.37.下列选项中,有关民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U /U。 A.知识产权属于支配权、绝对权 B.物权具有排他性、任意性 C.债权是相对权、请求权 D.人身权是对世权、民事实体权利(分数:3.00)A.B.C.D.38.清末修律过程中引发了
16、法理派和礼教派的论争,其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_。 A.张之洞 B.沈家本 C.劳乃宣 D.伍廷芳(分数:3.00)A.B.C.D.39.西周法律制度中的“三宥”之法指的是_。 A.过失 B.弗知 C.遗忘 D.故意(分数:3.00)A.B.C.D.40.下列关于备案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地方性法规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备案 B.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C.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分数:3.00)A.B.C.D.41.下列选项中,构成唐朝“十恶”中“不睦”犯罪情形的有( )。 A.殴打丈夫 B.告发丈夫
17、C.殴打祖父母 D.谋杀缌麻以上亲(分数:3.00)A.B.C.D.4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绝对不享有选举权的有_。 A.外国人 B.无国籍人 C.精神病人 D.犯罪嫌疑人(分数:3.00)A.B.C.D.43.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人必然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有_。 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B.虐待被继承人的 C.遗弃被继承人的 D.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分数:3.00)A.B.C.D.44.资本主义同家宪法的一般原则包括U /U。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法治原则 D.议行合一原则(分数:3.00)A.B.C.D.45.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耻辱刑的有
18、U /U。 A.宫刑 B.髡刑 C.耐刑 D.完刑(分数:3.00)A.B.C.D.46.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U /U。 A.犯罪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分数:3.00)A.B.C.D.47.下列犯罪中属于占有型的侵犯财产罪的有_。 A.聚众哄抢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抢夺罪 D.挪用资金罪(分数:3.00)A.B.C.D.48.我国宪法序言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U /U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A.民主监督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分数:3.00)A.B.C.D.49.明、清时期的“三法司”包括_。 A.大理寺 B.刑部 C.
19、都察院 D.御史台(分数:3.00)A.B.C.D.50.死刑缓期执行适用的条件是( )。 A.罪不至死 B.罪行极其严重 C.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 D.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分数:3.00)A.B.C.D.51.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婚姻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有_。 A.甲、乙系夫妻,在二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甲又与丙结婚,则甲与丙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B.丁威胁戊:“如果不嫁给我,我就将你的腿打断。”戊被迫应允并与丁结婚,则丁与戊的婚姻属于自始无效的婚姻 C.巳与庚同居多年,并对外以夫妻相称,后二人补办了婚姻登记手续,则巳与庚之间的婚姻关系自二人同居并具备婚姻实质要件之日起便有效 D.辛婚前
20、患有麻风病,后与壬结婚,但婚后麻风病仍未治愈,此时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分数:3.00)A.B.C.D.52.清朝秋审的结果包括_。 A.情实 B.缓决 C.留养承祀 D.可衿(分数:3.00)A.B.C.D.53.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_。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B.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C.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D.离开所居住的县、镇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分数:3.00)A.B.C.D.54.在按份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共有人没有约定,共有人实施的下列行为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共有人同意方能实行的是_。 A.某共有关
21、系的共有人甲将共有物予以抛弃 B.某共有关系的共有人乙对共有的房屋设定抵押权 C.某共有关系的共有人丙将共有的房屋出租 D.某共有关系的共有人丁对共有房屋破损的窗玻璃换上好玻璃(分数:3.00)A.B.C.D.55.法律的秩序价值包括_。 A.建立和维持社会政治秩序 B.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C.建立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 D.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分数:3.00)A.B.C.D.56.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等价有偿原则的是U /U。 A.赠与 B.互易 C.居间 D.遗赠(分数:3.00)A.B.C.D.57.下列选项中,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有U /U。 A.甲继承乙的遗产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B.甲因保管乙丢
22、失的牛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C.甲因名誉受到侵害而与乙形成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关系 D.甲因占有其所有的房屋而与其他人形成的法律关系(分数:3.00)A.B.C.D.58.下列犯罪中,法律明文规定“明知”是U /U的构成要件。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窝藏罪 D.传播淫秽物品罪(分数:3.00)A.B.C.D.59.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下列对此的理解,可以成立
23、的是U /U。 A.立法者和自然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 B.法律是纯客观的,不具有任何主观性 C.法律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和总结,具有主观性 D.法律体现了人的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这种主观能动性并不表示任意或者任性(分数:3.00)A.B.C.D.60.王某与赵某于 2000 年 5 月结婚。2001 年 7 月,王某出版了一本小说,获得 20 万元的收入。2002 年 1月,王某继承了其母亲的一处房产。2002 年 2 月,赵某在一次车祸中,造成重伤,获得 6 万元赔偿金。在赵某受伤后,有许多亲朋好友来探望,共收礼 1 万多元。对此,下列表述是正确的是_。 A.王某出版小说
24、所得的收入归夫妻共有 B.王某继承的房产归夫妻共有 C.赵某获得的 6 万元赔偿金归赵某个人所有 D.赵某接受的礼品归赵某个人所有(分数:3.00)A.B.C.D.6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_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国家行政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 D.军事机关(分数:3.00)A.B.C.D.62.下列有关法与社会关系的表述,哪些正确?_ A.中国固有的法律文化深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而宗教信仰对于西方社会法律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确立“法律至上”观念奠定了基础 B.“法的社会化”是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现象,表明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 C.凡属道德
25、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必为法律调整;凡属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则不一定为道德所调整 D.生命科学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对法律具有积极影响(分数:3.00)A.B.C.D.63.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_ A.不道 B.不孝 C.不义 D.不睦(分数:3.00)A.B.C.D.64.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为U /U。 A.抢劫罪 B.强奸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分数:3.00)A.B.C.D.65.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首创的有_。 A.六部分篇的法典编纂体例 B.奸党罪 C.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体例 D.都察院(分数:3.00)A.B.C.D.66.选
26、民王某,35 岁,外出打工期间本村进行乡人大代表的选举。王某因路途遥远和工作繁忙不能回村参加选举,于是打电话嘱咐 14 岁的儿子帮他投本村李叔 1 票。根据上述情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有U /U。 A.王某仅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尚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B.王某必须同时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和村民委员会,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C.王某若以书面形式委托他人代为投票,必须征得选举委员会的同意 D.王某不能电话委托儿子投票,因为儿子还没有选举权(分数:3.00)A.B.C.D.67.“汉律六十篇”包括_。 A九章律 B傍章律 C越宫律D朝律(分数:3.00)A.B.C.D.68.正当程序的特征主要体现
27、在_。 A.分化在正当程序中占据重要位置 B.有意识地思维阻隔 C.直观的公正 D.对立意见的交涉(分数:3.00)A.B.C.D.6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定之债的有_。 A.合同之债 B.不当得利之债 C.单方允诺之债 D.无因管理之债(分数:3.00)A.B.C.D.70.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_。 A.咒骂父母 B.谋杀祖父母 C.殴打父母 D.殴打伯父母(分数:3.00)A.B.C.D.三、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2,分数:30.00)甲为某市运输个体户,因经营需要向好友乙借款 10 万元,乙言明必须提供担保。经协商,甲以自己的平房三间(价值 9 万元)担保 8
28、万元,又以红木家具一套(价值 3 万元)担保 2 万元,双方就平房抵押办理了登记。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 1 年。后甲因车祸给他人造成损害 15 万元,为了偿还债务,甲遂将平房以 5 万元出卖给丙,虽然丙知晓该平房已经抵押给乙,但贪图价格便宜,且甲同意一起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就欣然买受;又将家具出卖给了丁,得款 2 万元。出卖平房和家具,甲均未通知乙。1 年后,因甲无力还款,乙欲行使抵押权时才发现平房和家具都已经他属,愤而诉至法院。问:(分数:15.00)(1).乙是否可以甲出卖平房和家具未通知乙为由主张这两份买卖合同无效?为什么?如果丙愿意代甲承担清偿义务,且乙表示同意,这两份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
29、什么?(分数:5.00)_(2).乙是否有权就平房行使抵押权?为什么?(分数:5.00)_(3).乙是否有权就家具行使抵押权?为什么?(分数:5.00)_王某与李某系单位同事,王某为一般职工,李某为部门经理。某日,王某与李某所在单位被盗,李某个人被盗债券价值 1 万元。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又在单位内召集职工说明政策,要求作案者投案自首。王某怀疑是其同学张某所为,因为张某曾到单位来找过王某。王某感到李某对其产生怀疑,害怕李某将其开除,产生了一种花钱买平安的心理,便私下约见李某,声明债券并非其所偷,但可以由其支付李某 1 万元了结此事,并签订了还款协议,并要求李某不要让他人知道,也不要再追究。李
30、某同意后,王某支付李某 1 万元,李某也并未将此事报告公安机关。后盗窃犯张某因另案被捕,供认李某的债券也是其盗取。公安机关知道王某与李某之间私下了结此事后,即对王某进行审问,排除了王某参与犯罪的嫌疑。王某遂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李某认为所得款项合法,不同意返还,王某诉至法院。问:(分数:15.00)(1).王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还款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分数:7.50)_(2).王某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的请求能否成立?为什么?(分数:7.5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60.00)71.简论清末礼法之争。(分数:20.00)_72.论述正当程序的特征。(分数:20.00)_73.方
31、某出国前,将祖传的十把古扇交给好友黎某代为保管。方某出国后,黎某因生意亏损,欠下巨额债务,讨债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债主放出话来,如果黎某再不还钱,就找人为他“放血”,黎某到处东躲西藏,狼狈不堪,情急之下想起朋友方某出国前交给自己保存的十把古扇,于是找到不知情的吕某,商定以每把 5 万元(略高于同类市场价格)的价格卖给吕某 8 把扇子,约定于 1998 年 9 月 17 日交钱交扇。正在此时,方某回国,向黎某索要扇子,黎某无奈只好以实情告之,方某震怒,坚决不同意出卖古扇,黎某只好苦苦哀求,请方某看在多年交情上,帮他一次,方某最终只同意出卖 5 把古扇,另外 3 把是传家至宝,无论如何不肯出卖。9
32、月 17 日,黎某告诉吕某该消息,吕某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买下 8 把古扇,但黎某仅仅向吕某交付了方某同意出卖的 5 把古扇。为此,吕某收下 5 把古扇后起诉到法院。问: (1)法院能否支持吕某坚决买下 8 把古扇的请求?为什么? (2)如何最终认定 8 把古扇的所有权?为什么? (3)吕某是否有权要求黎某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4)吕某是否有权要求黎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为什么?(分数:20.00)_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20 答案解析(总分:2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1.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_。 A.全
33、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根据宪法第 116 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故选 B 项。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_。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分数:2.00)A.B.C.
34、D. 解析:精解 依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作品的自由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根据宪法的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此外,刑法第 54 条规定
35、的剥夺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结合这两项规定,只有 C 项表述正确。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_之日起计算。 A.判决确定 B.判决公布 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D.判决执行(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根据刑法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即两年考验期期满了,就开始计算。故选 C 项。5.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 A.习惯法 B.宪法 C.法规 D.成文法(分数:2.00)A.B.
36、C.D.解析:精解 在当代中国的全部法律中,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其他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依据宪法制定出来的,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以宪法为核心、以各种制定法为主。6.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_。 A.甲发明了某种伪钞制造机器 B.乙发明了对癌症特有的治疗方法 C.丙利用并依赖遗传基因资源完成的克隆人的发明创造 D.丁发明了某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根据专利法第 5 条第 1 款的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A 项表述的发明违反国家法律,不能授予专利
37、权。根据专利法第 5 条第 2 款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C 项表述实际上是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是不能授予专利权的。故排除 C 项。根据专利法第 25 条第 1 款的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据此,B 项表述的发明不能获得专利权。根据专利法第 25 条第
38、2 款的规定,对于第 25 条第1 款第 4 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专利法获得专利权。故 D 项表述的发明可以授予专利权。故选D 项。7.下列犯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有_。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招摇撞骗罪(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三节妨害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是侵犯财产犯罪的一种。招摇撞骗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所以,应当选择 C 项。8.从法律部门的角度看,下列有关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刑法成为部门法的
39、原因是它的调整目的具有独特性 B.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 C.刑法成为部门法的原因是它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方法具有独特性 D.刑法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调整范围和方法的不同。9.王某在某大学已取得法学大专文凭,他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认为自己必须再读一个法学本科文凭,只有这样他将来才能有资格参加国家的司法考试。这体现了法的_。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的引导作用。10.西周时期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
40、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_。 A.五过 B.五罚 C.五刑 D.五听(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故选 D 项。五罚为西周时期的五种惩罚,五过指的是惟官、惟反、惟内、惟货和惟来。古代五刑分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指的是墨、劓、剃、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的是笞、杖、徒、流、死。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称为_。 A.郑国铸刑书 B.晋国铸刑鼎 C.竹刑 D.法经(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我国春秋时期开始了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第一次公布成文
41、法活动是郑国子产“铸刑书”,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是晋国赵鞅“铸刑鼎”。法经是中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不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故选 A 项。12.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_。 A.行为人突然精神失常 B.婴儿出生 C.以所有意思占有无主动产 D.结婚登记(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C 项属于先占,而先占属于典型的事实行为,故选 C 项。A 项和 B 项属于事件,D 项属于法律行为,而不是事实行为。13.国家在刑法中通过罪刑法定原则,惩罚了犯罪人,同时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也产生一定的威慑和教育作用,这里体现了法的两方面的作用,这两种作用的关系是U
42、/U。 A.法的规范作用是目的 B.法的特别预防作用是目的 C.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D.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是目标和目的的关系(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的两方面的作用,即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14.在我国,法和共产党的政策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说明二者_。 A.体现的意志相同 B.经济基础相同 C.适用的范围相同 D.思想理论基础相同(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理论基础的。15.下列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表述是_。 A.法是调节
43、人们行为的规范 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 D.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法的基本特征,即其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征:(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6.尽管_并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法律,但它对英国宪法的发展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A.1701 年王位继承法 B.1689 年权利法案 C.1679 年人身保护法 D.1215 年自由大宪章(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英国宪法实际上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陆续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和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判例构成的,主要包括 1628 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 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