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20.00)1.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_。 A.春秋决狱 B.服制定罪 C.亲亲相隐 D.秋冬行刑(分数:3.00)A.B.C.D.2.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 A.北齐律 B.开皇律 C.晋律 D.大明律(分数:3.00)A.B.C.D.3.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民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C.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
2、 D.中华民国民法对亲等的计算采取罗马法亲等计算法,而不是寺院亲等计算法(分数:3.00)A.B.C.D.4.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_ A.不道 B.不孝 C.不义 D.不睦(分数:3.00)A.B.C.D.5.下列有关元、明、清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损害赔偿 B.明朝的上言大臣德政罪和交结近侍官员罪是奸党罪的补充和具体表现 C.因文字获罪的,清朝一律以谋大逆罪论处 D.元、明、清三代均以大理寺作为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分数:3.00)A.B.C.D.6.清末修律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的民法编有_。 A.总则
3、编 B.继承编 C.债权编 D.物权编(分数:3.00)A.B.C.D.7.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傅别” B.西周时期实行“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 C.西周时期的“六礼”属于婚姻成立的法定程序 D.西周时期已经对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进行了区分(分数:3.00)A.B.C.D.8.唐朝的流刑包括_。 A.三流 B.加役流 C.反逆缘坐流 D.赦死从流(分数:3.00)A.B.C.D.9.在我国的封建成文法典中,类似于总则篇的篇名有_。 A.具法 B.具律 C.刑名律 D.名例律(分数:3.00)A.B.C.D.10.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
4、代有_。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分数:3.00)A.B.C.D.11.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立国后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 A.大札撒 B.至元新格 C.大元通制 D.元典章(分数:3.00)A.B.C.D.12.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范畴的是_。 A.义绝 B.六礼 C.七出、三不去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分数:3.00)A.B.C.D.13.关于元、明、清司法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元、明、清一直以御史台作为我国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 B.明朝厂卫干预司法,杀人致惨而不丽于法 C.明朝参与九卿圆审的官员包括三法司长官和通政使等 D.明、清两代盛行文字狱(分数:3
5、.00)A.B.C.D.14.清政府为了顺利进行清末修律活动,特任命_为修订法律大臣。 A.沈家本 B.张之洞 C.伍廷芳 D.劳乃宣(分数:3.00)A.B.C.D.15.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_。 A.廷行事 B.决事比 C.科 D.格(分数:3.00)A.B.C.D.16.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三权分立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_。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分数:3.00)A.B.C.D.17.清末修律过程中引发了法理派和礼教派的论争,其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_。 A.张之洞 B.沈家本 C.劳乃宣
6、 D.伍廷芳(分数:3.00)A.B.C.D.18.下列关于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基本精神与“五五宪草”一脉相承 B.规定了“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 C.实行总统制的政治体制 D.罗列各项民主权利自由,比以往任何宪法规定得都充分(分数:3.00)A.B.C.D.19.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官吏渎职犯罪的有_。 A.左官罪 B.出界罪 C.沈命罪 D.见知故纵罪(分数:3.00)A.B.C.D.20.清末修律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其中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的编目是_。 A.总则编 B.债权编 C.亲属编 D.继承编(分数:3.00)A.B.C.D.21.下列选项属于明
7、朝刑法适用原则的有_。 A.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B.从重从新 C.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 D.轻罪重刑(分数:3.00)A.B.C.D.22.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首创的有_。 A.六部分篇的法典编纂体例 B.奸党罪 C.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体例 D.都察院(分数:3.00)A.B.C.D.23.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由_组成的。 A.六法全书 B.判例 C.解释例 D.行政法规(分数:3.00)A.B.C.D.24.关于西周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西周时期实行“附从轻,赦从重”的刑法原则 B.亲亲相隐确立于西周时期 C.西周在审判制度上“以两剂禁民狱”,所谓“两剂”就是两份买卖契约
8、 D.“七出”、“三不出”为西周时期婚姻解除的制度(分数:3.00)A.B.C.D.25.属于汉朝基本法律框架的法律有_。 A.约法三章 B.左官律 C.九章律 D.傍章律(分数:3.00)A.B.C.D.26.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构成要件包括_。 A.先问亲邻 B.输钱印契 C.过割赋税 D.原主离业(分数:3.00)A.B.C.D.27.下列有关清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清朝人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 B.清朝制定的“例”中,最重要的例是“条例” C.清朝对于因文字获罪的,一般以“谋大逆”论处 D.清朝的死刑有斩立决和绞立决之分(分数:3.00)A.B.C.D.
9、28.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_。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3.00)A.B.C.D.2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御史台下设机构的有_。 A.台院 B.都察院 C.殿院 D.察院(分数:3.00)A.B.C.D.30.属于汉文帝刑制改革对象的刑种有_。 A.宫刑 B.徒刑 C.剕刑 D.劓刑(分数:3.00)A.B.C.D.31.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_。 A.民间调解 B.群众团体调解 C.政府调解 D.司法调解(分数:3.00)A.B.C.D.32.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 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
10、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 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分数:3.00)A.B.C.D.33.宋朝的折杖法中,折成脊杖的刑种有_。 A.笞刑 B.杖刑 C.徒刑 D.流刑(分数:3.00)A.B.C.D.34.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_。 A.“科”这一法律形式是在南北朝时期被“格”这一法律形式取代的 B.登闻鼓制最早源于曹魏 C.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别权调格 D.曹魏律和晋律的篇目都是 20 篇(分数:3.00)A.B.C.D.35.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朝以来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是_。 A.大明律 B.唐
11、律疏议 C.宋刑统 D.大清律例(分数:3.00)A.B.C.D.36.下列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律统类”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 B.宋朝在刑事立法领域首创的刑罚包括充军刑、刺配刑和折杖法 C.宋朝对于户绝立继承人有“立继”和“命继”两种方式 D.宋朝实行审理和判决分立的制度(分数:3.00)A.B.C.D.37.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修律工作 B.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总统制的共和政体 C.北洋政府以大清新刑律为蓝本制定了专门的刑法典暂行新刑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刑法典从西方引进了保安处分
12、制度(分数:3.00)A.B.C.D.38.下列关于明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明大诰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 B.明朝首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方式 C.明朝首创奸党罪,并使凌迟刑正式入律 D.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法律溯及既往原则(分数:3.00)A.B.C.D.39.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中,有关土地立法的法规包括_。 A.“五四指示” B.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分数:3.00)A.B.C.D.40.清朝秋审的结果包括_。 A.情实 B.缓决 C.留养承祀 D.可衿(分数:3.00)A.B.C.D.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17
13、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20.00)1.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_。 A.春秋决狱 B.服制定罪 C.亲亲相隐 D.秋冬行刑(分数:3.00)A. B.C. D. 解析:精解 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德主刑辅、春秋决狱、秋冬行刑、上请、录囚、三纲法律化和亲亲相隐,而服制定罪是晋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故选 A 项、C 项和 D 项。2.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目的封建成文法典有_。 A.北齐律 B.开皇律 C.晋律 D.大明律(分数:3.00)A. B. C.D. 解析:精解 自北齐律以后的各代封建成文法典,都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
14、总则的篇名。故选 A 项、B 项和 D 项。3.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民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C.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 D.中华民国民法对亲等的计算采取罗马法亲等计算法,而不是寺院亲等计算法(分数:3.00)A. B.C.D. 解析:精解 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而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而南京国民政府则采取民商合一的
15、民事立法体例,故 C 项错误。中华民国民法彻底抛弃了以服制计算亲等的方法,也将历次民律草案规定的寺院亲等计算法改为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故D 项正确。4.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_ A.不道 B.不孝 C.不义 D.不睦(分数:3.00)A.B. C. D. 解析:精解 唐律“十恶”中属于违反封建伦理的犯罪包括五类: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故选 B 项、C 项和 D 项,不道属于严重危害封建秩序的犯罪。5.下列有关元、明、清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损害赔偿 B.明朝的上言大臣德政罪和交结近侍官员罪是奸党罪的补充和具体表现 C.
16、因文字获罪的,清朝一律以谋大逆罪论处 D.元、明、清三代均以大理寺作为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分数:3.00)A. B. C.D.解析:精解 C 项错在:因文字获罪的,清朝一般以谋大逆罪论处,但也有少数以谋反论处,故 C 项表述错误。D 项错在:元朝没有大理寺,故也不存在由大理寺作为刑事案件复核机关的情形。6.清末修律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的民法编有_。 A.总则编 B.继承编 C.债权编 D.物权编(分数:3.00)A. B.C. D. 解析:精解 大清民律草案共分为五编:总则、债权、物权、亲属和继承。总则、债权、物权三编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亲属和继承两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
17、馆起草,但礼学馆是主要起草机构。7.下列有关西周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傅别” B.西周时期实行“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 C.西周时期的“六礼”属于婚姻成立的法定程序 D.西周时期已经对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进行了区分(分数:3.00)A.B.C. D. 解析:精解 A 项错在: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而借贷契约称为“傅别”。B 项错在:西周时期实行“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而汉朝实行“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C 项和 D 项表述都正确。8.唐朝的流刑包括_。 A.三流 B.加役流 C.反逆缘坐流 D.赦死从流(分数:3.00)A. B. C. D.
18、解析:精解 唐朝的流刑除了三等流刑之外,还有加役流,故选 A 项、B 项和 C 项。不过要注意:属于法定流刑的只有“三流”,即流二千里、流二千五百里和流三千里。9.在我国的封建成文法典中,类似于总则篇的篇名有_。 A.具法 B.具律 C.刑名律 D.名例律(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在我国封建成文法典中。类似于总则篇的篇名有:法经的具法,秦律、汉律的具律,曹魏律的刑名律,晋律、北魏律的刑名律和法例律,北齐律及以后历代王朝封建成文法典的名例律,故备选项应全选。10.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_。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分数:3.00)A. B
19、. C. D. 解析:精解 隋、唐、宋、元都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明太祖朱元璋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从而结束了以御史台作为监察机关的历史,故备选项应全选。11.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立国后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 A.大札撒 B.至元新格 C.大元通制 D.元典章(分数:3.00)A.B. C. D.解析:精解 元朝立国后编制的封建成文法典有两部:至元新格和大元通制,故选 B 项和 C 项。元典章虽颁布于元朝立国后,但不是封建成文法典。12.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范畴的是_。 A.义绝 B.六礼 C.七出、三不去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分数:3.00)A.B. C. D
20、. 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包括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三不去。故选 B 项、C 项和 D 项。A 项属于唐朝的婚姻制度。13.关于元、明、清司法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元、明、清一直以御史台作为我国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 B.明朝厂卫干预司法,杀人致惨而不丽于法 C.明朝参与九卿圆审的官员包括三法司长官和通政使等 D.明、清两代盛行文字狱(分数:3.00)A.B. C. D. 解析:精解 隋、唐、宋、元时期,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是御史台,而明、清时期,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是都察院,故 A 项错误。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恶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明代,厂卫
21、干预司法严重,且杀人手段残忍,不遵循法律,即便三法司也无权过问,故 B 项正确。明朝参与九卿会审的官员包括三法司长官(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六部尚书(刑部为三法司之一)和通政使司的通政使,合称九卿,故 C 项正确。文字狱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清朝尤甚,这是专制主义在封建社会晚期恶性发展的结果,故 D 项正确。14.清政府为了顺利进行清末修律活动,特任命_为修订法律大臣。 A.沈家本 B.张之洞 C.伍廷芳 D.劳乃宣(分数:3.00)A. B.C. D.解析:精解 在张之洞的举荐下,清政府特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学的泰斗,是引导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的
22、第一人,且沈家本精通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而伍廷芳则精通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这两个人是修订法律合适的人选。15.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_。 A.廷行事 B.决事比 C.科 D.格(分数:3.00)A.B. C. D.解析:精解 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科、比四种,故选 B 项和 C 项。廷行事是秦朝的法律形式,格是唐朝的法律形式。16.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三权分立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_。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分数:3.00)A. B.C. D. 解析:精解 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三权
23、分立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天坛宪草”,故选 A 项、C 项和 D 项,但如果将题干改成“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宪法性文件(草案)有_”,则答案是 A 项和 C 项。17.清末修律过程中引发了法理派和礼教派的论争,其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_。 A.张之洞 B.沈家本 C.劳乃宣 D.伍廷芳(分数:3.00)A. B.C. D.解析:精解 清末修律过程中引发了“礼法之争”,其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是张之洞和劳乃宣,法理派的代表人物是沈家本和伍廷芳。故选 A 项和 C 项。18.下列关于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的表述,正确的有_。
24、A.基本精神与“五五宪草”一脉相承 B.规定了“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 C.实行总统制的政治体制 D.罗列各项民主权利自由,比以往任何宪法规定得都充分(分数:3.00)A. B.C.D. 解析:精解 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的基本精神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故选 A 项。需要注意:虽然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一脉相承,但是这种承继仅限于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并不意味着具体的继承,且“五院制”这种具体规定早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时就已作出规定。故排除 B 项。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政权体制的规定上不伦不类,既非总统
25、制,又非国会制、内阁制。实际上是用这种矛盾的条文掩盖蒋介石个人专制统治的本质。故排除 C 项。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尽管都属于形式上的东西,但是不能否认,这部宪法对这些权利的规定确实比以往任何宪法文件都充分,只不过这些权利的规定过于抽象,且在具体实施上受到临时性特别法规的限制。故选 D 项。19.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官吏渎职犯罪的有_。 A.左官罪 B.出界罪 C.沈命罪 D.见知故纵罪(分数:3.00)A.B.C. D. 解析:精解 汉朝有关官吏渎职犯罪有三:沈命罪、见知故纵罪和不直罪,故选 C 项和 D 项。20.清末修律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其中由修订法律馆会同
26、礼学馆起草的编目是_。 A.总则编 B.债权编 C.亲属编 D.继承编(分数:3.00)A.B.C. D. 解析:精解 大清民律草案由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组成,其中,前三编由修订法律馆起草,后两编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但礼学馆是主要起草机构。故选 C 项和 D 项。21.下列选项属于明朝刑法适用原则的有_。 A.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B.从重从新 C.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 D.轻罪重刑(分数:3.00)A. B. C.D.解析:精解 明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有二:“轻其所轻,重其所重”;“从重从新”(法律溯及既往),故选 A 项和 B 项。“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是唐朝的刑法适用
27、原则,而“轻罪重刑”属于战国时期的刑法适用原则。22.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首创的有_。 A.六部分篇的法典编纂体例 B.奸党罪 C.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体例 D.都察院(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大明律,首创六部分篇的法典编纂方式。明太祖首创奸党罪,以防范和打击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明神宗万历皇帝时期首创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方式,并影响了清朝。明太祖朱元璋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23.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由_组成的。 A.六法全书 B.判例 C.解释例 D.行政法规(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
28、体系由六法全书(基本法典)、关系法规(低位阶的行政法规)、判例和解释例组成。24.关于西周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西周时期实行“附从轻,赦从重”的刑法原则 B.亲亲相隐确立于西周时期 C.西周在审判制度上“以两剂禁民狱”,所谓“两剂”就是两份买卖契约 D.“七出”、“三不出”为西周时期婚姻解除的制度(分数:3.00)A. B.C.D. 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适用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刑法适用原则,即“附从轻,赦从重”原则,即适用刑罚可轻可重者,一律从轻处刑;实行赦免时,应包括过失误犯的重罪。故选 A s 页。亲亲相隐制度最终确立于汉代,而不是西周。故排除 B 项。西周在审判制度上“以
29、两剂禁民狱”、“以两造禁民讼”,“剂”的意思为诉状,而不是买卖契约。“造”的意思为到庭。故 C 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七出、三不去”制度,属于婚姻解除制度的范畴。故选 D 项。25.属于汉朝基本法律框架的法律有_。 A.约法三章 B.左官律 C.九章律 D.傍章律(分数:3.00)A.B.C. D. 解析:精解 汉朝的基本法律框架就是指构成汉律六十篇的法律,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和朝律。故选 C 项和 D 项。26.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构成要件包括_。 A.先问亲邻 B.输钱印契 C.过割赋税 D.原主离业(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必须具备先问
30、亲邻、输钱印契、过割赋税和原主离业四个构成要件才能生效,故备选项应全选。27.下列有关清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清朝人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 B.清朝制定的“例”中,最重要的例是“条例” C.清朝对于因文字获罪的,一般以“谋大逆”论处 D.清朝的死刑有斩立决和绞立决之分(分数:3.00)A.B.C. D. 解析:精解 A 项错在:清朝入关后制定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集解附例,而不是大清律集解。B 项错在:清朝的例中,以“则例”最为重要,而不是“条例”。28.以都察院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的朝代有_。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3.00)A.
31、B.C. D. 解析:精解 明太祖朱元璋将前朝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得都察院成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清朝沿用。故选 C 项和 D 项。宋朝和元朝都以御史台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2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朝御史台下设机构的有_。 A.台院 B.都察院 C.殿院 D.察院(分数:3.00)A. B.C. D. 解析:精解 唐朝的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作为御史台的下设机构,故选 A 项、C 项和 D 项。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30.属于汉文帝刑制改革对象的刑种有_。 A.宫刑 B.徒刑 C.剕刑 D.劓刑(分数:3.00)A.B.C. D. 解析:精解 汉文帝时期对以往的奴隶制五刑制
32、度进行改革,其改革针对的刑种涉及三个:墨刑、劓刑、剕刑,故选 C 项和 D 项。汉文帝并没有改革宫刑。汉文帝刑制改革主要是将奴隶制五刑向着以徒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改,故不涉及徒刑。31.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_。 A.民间调解 B.群众团体调解 C.政府调解 D.司法调解(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调解的种类包括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司法调解四种。32.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 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
33、”的民事立法原则 D.中华民国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分数:3.00)A.B. C. D. 解析:精解 A 项错在: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五编,而不是总则、物权、债、亲属和继承。33.宋朝的折杖法中,折成脊杖的刑种有_。 A.笞刑 B.杖刑 C.徒刑 D.流刑(分数:3.00)A.B.C. D. 解析:精解 宋朝的折杖法中,折成臀杖的刑种有笞刑和杖刑,折成脊杖的刑种有徒刑和流刑。故选 C项和 D 项。34.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_。 A.“科”这一法律形式是在南北朝时期被“格”这一法律形式取代的 B.登闻鼓制最早源于曹魏 C.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别权调
34、格 D.曹魏律和晋律的篇目都是 20 篇(分数:3.00)A.B. C. D. 解析:精解 B 项错在:登闻鼓制源于西晋,而不是曹魏。C 项错在: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格是麟趾格。D 项错在:曹魏律和晋律篇目不同,曹魏律为 18 篇,而晋律是 20 篇。35.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朝以来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是_。 A.大明律 B.唐律疏议 C.宋刑统 D.大清律例(分数:3.00)A. B.C. D.解析:精解 沈家本曾经这样评价宋刑统:“刑统为宋一代之法制,其后虽用编敕之时多,而终以刑统为本。”故 C 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规定,后世子孙不得对大明律更改一字,否则以变乱祖制论,因此大明律终世不改,故
35、 A 项是正确答案。唐朝和清朝都曾经对法典进行过更改,故排除 B 项和 D 项。36.下列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律统类”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 B.宋朝在刑事立法领域首创的刑罚包括充军刑、刺配刑和折杖法 C.宋朝对于户绝立继承人有“立继”和“命继”两种方式 D.宋朝实行审理和判决分立的制度(分数:3.00)A.B. C. D. 解析:精解 A 项错在:大中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取“刑律统类”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是宋刑统。37.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修律工作 B.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
36、取总统制的共和政体 C.北洋政府以大清新刑律为蓝本制定了专门的刑法典暂行新刑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刑法典从西方引进了保安处分制度(分数:3.00)A. B.C. D. 解析:精解 B 项错在: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责任内阁制的共和政体。其余选项表述都正确。38.下列关于明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 A.明大诰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 B.明朝首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方式 C.明朝首创奸党罪,并使凌迟刑正式入律 D.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法律溯及既往原则(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了明大诰,并称:犯罪之人,有大诰者依大明律减
37、一等处刑,无大诰者依大明律加一等处刑,结果讲读大诰之风盛行,造成“人人讲大诰,户户读大诰”,这使得明大诰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故选 A 项。明神宗万历年间将律、例合编,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首创律例合编体例,故 B 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首创奸党罪,并将残酷的凌迟刑写进大明律,故 C 项正确。明朝在刑法适用原则上采取从重从新原则,即法律溯及既往原则,故 D项正确。39.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中,有关土地立法的法规包括_。 A.“五四指示” B.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四个备选项都属于革命根据地土地立法的范畴。40.清朝秋审的结果包括_。 A.情实 B.缓决 C.留养承祀 D.可衿(分数:3.00)A. B. C. D. 解析:精解 清朝对案件经过秋审,将处理结果分为情实、缓决、可衿(注意:不是可疑)和留养承祀几种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