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13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90.00)1.唐朝的法定流刑一共_。 A.五等 B.四等 C.十等 D.三等(分数:2.00)A.B.C.D.2.最早规定治外法权内容的是_。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C.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D.虎门条约(分数:2.00)A.B.C.D.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_三读通过。 A1910 年 B1911 年 C1912 年 D1918 年(分数:2.00)A.B.C.D.4.唐朝有关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是_。 A.律 B.今 C.格 D.式(分数:
2、2.00)A.B.C.D.5.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_。 A.质剂 B.傅别 C.券书 D.契券(分数:2.00)A.B.C.D.6.关于古代刑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廷杖制盛行于清代 B.元朝的笞杖刑共计十等 C.充军刑是属于死刑的宽贷刑 D.宋朝将徒流刑折成脊杖,而不是臀杖(分数:2.00)A.B.C.D.7.务限法是_实行的民事审判时限制度。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分数:2.00)A.B.C.D.8.中国历史上公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_。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天坛宪草” D.“袁记约法”(分数:2.00)A.B.C.D.9.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
3、想是_。 A.明德慎罚 B.德主刑辅 C.德本刑用 D.尚德缓刑(分数:2.00)A.B.C.D.10.将流刑分为五等的封建政权是_。 A.北魏 B.隋朝 C.北周 D.唐朝(分数:2.00)A.B.C.D.11.下列属于汉朝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制定的法律是_。 A.通行饮食法 B.酎金律 C.沈命法 D.见知故纵法(分数:2.00)A.B.C.D.12.下列关于汉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 A.汉朝对于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相互容隐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B.汉朝首次确立了“诬告反坐”原则,以严惩诬告犯 C.汉朝确立了上请原则,对于需要上请的官员,须由廷尉作最后裁决 D.汉朝是唯一以身高确立
4、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分数:2.00)A.B.C.D.13.春秋时期竹刑的制定者是_。 A.子产 B.赵鞅 C.李悝 D.邓析(分数:2.00)A.B.C.D.14.下列有关我国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 A.七出、三不去制度属于我国古代的基本婚姻制度 B.按照唐律的规定,诸嫁娶违律,主婚、结婚者皆坐 C.明朝首次明确将婚书作为建立婚姻关系的法定构成要件 D.清朝在法律上明确了家长的主婚权(分数:2.00)A.B.C.D.15.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_。 A.质剂 B.傅别 C.券书 D.出举(分数:2.00)A.B.C.D.16.中国历史上最早确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编纂体例的政权是_。 A
5、.清末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分数:2.00)A.B.C.D.17.下列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死刑 B.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 C.出罪者举轻以明重 D.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不适用自首(分数:2.00)A.B.C.D.18.首次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法典是_。 A.曹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唐律疏议(分数:2.00)A.B.C.D.19.首创死、流、徒、杖、鞭五种刑罚制度的政权是_。 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分数:2.00)A.B.C.D.20.对中华民国临
6、时约法全面反动的宪法性文件是_。 A.“天坛宪草” B.“段记宪草” C.“贿选宪法” D.“袁记约法”(分数:2.00)A.B.C.D.21.元朝的中央主审机关是_。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刑部 D.大理寺(分数:2.00)A.B.C.D.22.下列有关大明律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大明律采取以名例律为统率,以 11 篇作为分则的法典编纂体例 B.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成为法定死刑 C.大明律加重了对伦理教化方面犯罪的处罚 D.大明律是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分数:2.00)A.B.C.D.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是_。 A.大清民律草案 B.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C.中华
7、民国民法 D.钦定大清商律(分数:2.00)A.B.C.D.24.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是_。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分数:2.00)A.B.C.D.25.我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颁布的时间是_。 A.1911 年 B.1908 年 C.1912 年 D.1913 年(分数:2.00)A.B.C.D.26.我国古代第一部封建行政法典出现于_。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分数:2.00)A.B.C.D.27.最终确定封建五刑制的朝代是_。 A.北齐 B.隋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2.00)A.B.C.D.28.中华民国约法指的是_。 A.“天坛宪草” B.
8、“袁记约法” C.“贿选宪法” D.“五五宪草”(分数:2.00)A.B.C.D.29.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 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 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 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分数:2.00)A.B.C.D.30.关于我国古代刑事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_。 A.首次使刑法原则儒家化的朝代是汉朝 B.首次对亲属相隐不为罪作出规定的是唐朝 C.首次出现充军刑是在宋朝 D.首次正式从法律上废除宫刑是在西魏(分数:2.00)A.B.C.D.31.首
9、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_。 A.晋律 B.唐律疏议 C.北魏律 D.北齐律(分数:2.00)A.B.C.D.32.迄今为止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 A.法经 B.唐律疏议 C.宋刑统 D.大明律(分数:2.00)A.B.C.D.33.西周时期的“五听”不包括_。 A.旁听 B.色听 C.气听 D.辞听(分数:2.00)A.B.C.D.34.开创在法典中附载“六赃图”先例的是_。 A.唐律疏议 B.元典章 C.宋刑统 D.大明律(分数:2.00)A.B.C.D.35.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中,规定“二五减租”原则的土地立法文件是_。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抗日救国十大纲
10、领 C.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 D.中国土地法大纲(分数:2.00)A.B.C.D.36.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_。 A.明德慎罚 B.德主刑辅 C.德本刑用 D.明刑弼教(分数:2.00)A.B.C.D.37.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_。 A.钧石 B.束矢 C.质剂 D.傅别(分数:2.00)A.B.C.D.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沈家本参与制定的法律是_。 A.公司律 B.大清民律草案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分数:2.00)A.B.C.D.39.唐朝的“十恶”犯罪中,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的是_。 A.不孝 B.谋反 C.内乱 D.不道(分数:2.00
11、)A.B.C.D.40.将诉讼区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朝代是_。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2.00)A.B.C.D.41.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内容不包括_。 A.七出、三不去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嫁娶礼书(分数:2.00)A.B.C.D.42.廷杖制盛行于_。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D.43.最早规定惩贪治赃犯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 A.九刑 B.吕刑 C.法经 D.秦律(分数:2.00)A.B.C.D.44.宋神宗时期,为了加强对盗贼的惩处,特颁布_,以加强对“贼盗”犯罪的处刑。 A.窝藏重法 B.重法
12、C.贼盗律 D.盗贼重法(分数:2.00)A.B.C.D.45.某人在唐朝首都长安犯强盗罪,三次入狱,依律应分别处徒刑 1 年、1 年半、2 年,则依据唐律,第三次处刑时应判处的刑罚为_。 A.徒刑 4 年半 B.徒刑 3 年 C.流刑 2000 里 D.绞刑(分数:2.00)A.B.C.D.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专业综合-13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90.00)1.唐朝的法定流刑一共_。 A.五等 B.四等 C.十等 D.三等(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唐朝的法定流刑一共三等,即流二千里、流二千五百里、流三千
13、里。虽然唐太宗增设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等之刑,但加役流不属于法定流刑,故选 D 项。注意:唐朝的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两等,五刑总计二十等。2.最早规定治外法权内容的是_。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 C.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D.虎门条约(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治外法权就是指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最早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中,并在随后签订的虎门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得以扩充。故选 B 项。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_三读通过。 A1910 年 B1911 年 C1912 年 D1918 年(分数:2.00)A.B.C.
14、 D.解析:精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于 1912 年 3 月 11 日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故选 C 项。4.唐朝有关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是_。 A.律 B.今 C.格 D.式(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格、式四种。其中,格是具有行政法律性质的官吏守则,具有“禁违止邪”的作用。故选 C 项。5.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_。 A.质剂 B.傅别 C.券书 D.契券(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汉朝的买卖契约称为券书,古代对契约统称为契券。故选 A 项。6.关于古代刑罚制度
15、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廷杖制盛行于清代 B.元朝的笞杖刑共计十等 C.充军刑是属于死刑的宽贷刑 D.宋朝将徒流刑折成脊杖,而不是臀杖(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A 项错在:廷杖制盛行于明代;B 项错在:元朝的笞杖刑分为十一等;C 项错在:在明代,充军刑虽属于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但明朝的充军刑的设置不是为了宽贷死刑,而是专制主义恶性发展在刑罚领域的体现。7.务限法是_实行的民事审判时限制度。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民事纠纷增多,为了保证不误农时,因而在民事诉讼的受理时间上作出了限制,这种限制民
16、事诉讼时间的制度称为“务限法”。宋朝“务限”的期限是每年农历十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三十日,此时州县受理民事诉讼,其他时间不予受理。故选 B 项。8.中国历史上公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_。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天坛宪草” D.“袁记约法”(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中国历史上公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该宪法性文件颁布于 1908 年,故选 A 项。十九信条颁布于 1911 年,“天坛宪草”颁布于 1913 年,“袁记约法”颁布于 1914 年。9.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是_。 A.明德慎罚 B.德主刑辅 C.德本刑用 D.尚德缓刑(分数:2.00)A
17、. B.C.D.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明德慎罚”,故选 A 项。“德主刑辅”是汉武帝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本刑用”是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尚德缓刑”是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10.将流刑分为五等的封建政权是_。 A.北魏 B.隋朝 C.北周 D.唐朝(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封建制五刑意义上的流刑最早出现于北魏,北魏根据“赦死从流”的理论,创立了流刑,作为死刑的宽贷刑,但是,北魏时期流刑刚刚出现,尚不完善,也没有分等划分。北周时期规定流刑为五等,每等以 500 里为差,最高至 4500 里,故选 C 项。隋、唐是我国封建五刑制度定型化的时期,但此时的流刑不
18、是五等,而是三等,后世沿用。11.下列属于汉朝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制定的法律是_。 A.通行饮食法 B.酎金律 C.沈命法 D.见知故纵法(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汉朝打击地方诸侯势力制定的法律包括:左官律、阿党附益之法、酎金律和出界律。故选B 项。通行饮食法是汉朝制定的有关镇压农民起义的法律,沈命法和见知故纵法是汉朝制定的有关惩治官吏渎职的法律。12.下列关于汉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 A.汉朝对于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相互容隐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B.汉朝首次确立了“诬告反坐”原则,以严惩诬告犯 C.汉朝确立了上请原则,对于需要上请的官员,须由廷尉作最后裁决 D.
19、汉朝是唯一以身高确立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汉宣帝时期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即对于一定范围的亲属犯罪,可以相互隐瞒而不负刑事责任。故 A 项表述正确。B 项错在:秦朝首次确立了“诬告反坐”原则,而不是汉朝。C 项错在:对于上请案件,须由廷尉最终上报皇帝裁决,廷尉没有最终决断权。D 项错在:秦朝是唯一以身高确认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汉朝则用年龄划分刑事责任年龄。13.春秋时期竹刑的制定者是_。 A.子产 B.赵鞅 C.李悝 D.邓析(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邓析私刻竹刑,故选 D 项。一般认为,邓析是我国近现代律
20、师的鼻祖。子产铸刑书于鼎,赵鞅铸刑鼎,李悝制定法经,且李悝是战国时期人物,而不是春秋时期人物,故排除 A 项、B 项和 C 项。14.下列有关我国婚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 A.七出、三不去制度属于我国古代的基本婚姻制度 B.按照唐律的规定,诸嫁娶违律,主婚、结婚者皆坐 C.明朝首次明确将婚书作为建立婚姻关系的法定构成要件 D.清朝在法律上明确了家长的主婚权(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七出、三不去制度一直属于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 A 项。B 项错在:按照唐律的规定,诸嫁娶违律,独坐主婚,而不是主婚者和结婚者皆坐。C 项错在:元朝首次明确将婚书作为建立婚姻关
21、系的法定构成要件,不是明朝。D 项错在:明朝在法律上明确了家长的主婚权,而不是清朝。15.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_。 A.质剂 B.傅别 C.券书 D.出举(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的契约形式有两种:买卖契约和借贷契约。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选 B 项。“券书”是汉朝买卖契约的称谓。“出举”是唐朝附带计息的消费借贷契约的称谓。16.中国历史上最早确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编纂体例的政权是_。 A.清末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南京国民政府最早确立了“民商合一”的民法典
22、编纂体例,该编纂体例对现行民事立法的编纂体例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 D 项。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而南京临时政府则没有确立民事立法体例。17.下列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死刑 B.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 C.出罪者举轻以明重 D.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不适用自首(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A 项错在: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重刑,但未必适用死刑。C 项错在:人罪者举轻以明重,出罪者举重以明轻,C 项表述正好反了。D 项错在: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也适用自首,只不过以
23、不实、不尽之罪处罚。18.首次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法典是_。 A.曹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唐律疏议(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法经首创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具法,商鞅改法为律将具法改为具律,曹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置于律首,晋律在刑名律后面增加法例律,共同作为法典的总则篇,北齐律将刑名律和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篇,开创了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的先例,并被隋、唐、宋、元、明、清沿用,清末沈家本奉命修律,以总则的名称代替名例律,从而结束了达 1400 多年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的历史。19.首创死、流、徒、杖、鞭五种刑罚制度的政权是_。
24、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南北朝北魏时期,开始改革以往的五刑制度。汉文帝废除肉刑后,死刑与徒刑中间缺少中间刑,北魏根据“赦死从流”,将流刑定为法定刑,填补了死刑与徒刑之间的空白;同时增加了鞭刑和杖刑,形成了死、流、徒、杖、鞭五种刑罚。该五刑制度为北齐、北周相继沿用。故选 B 项。20.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全面反动的宪法性文件是_。 A.“天坛宪草” B.“段记宪草” C.“贿选宪法” D.“袁记约法”(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袁记约法”即中华民国约法,系袁世凯于 1914 年一手炮制的宪法性文件,该宪法性文件彻底
25、抛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民主原则,完全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并为复辟做准备,故中华民国约法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全面反动。故选 D 项。21.元朝的中央主审机关是_。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刑部 D.大理寺(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元朝撤销大理寺,以刑部取代,自此,刑部成为中央主审机关。故选 C 项。大宗正府和宣政院在职权上都高于刑部,大宗正府是专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的司法机关,宣政院专理宗教审判,但是大宗正府和宣政院都不是主审机关。22.下列有关大明律的表述,正确的是_。 A.大明律采取以名例律为统率,以 11 篇作为分则的法典编纂体例 B.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成为
26、法定死刑 C.大明律加重了对伦理教化方面犯罪的处罚 D.大明律是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A 项错在:大明律采取以名例律为统率,以 6 篇作为分则的法典编纂体例,即分则是以 6 部分篇的,而不是以 11 篇分篇的。B 项错在:宋朝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使凌迟刑成为与绞、斩并用的法定死刑,大明律使凌迟刑正式入律。C 项错在:大明律加重了对侵犯皇权、贪污、侵犯财产,即所谓“帑项钱粮”等犯罪的处罚,而对于婚姻、田土等犯罪,却减轻了处罚,这就是所谓“重其所重、轻其所轻”。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是_。 A.大清民律草案 B.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C.
27、中华民国民法 D.钦定大清商律(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19291930 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故选 C 项。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但并未正式颁行。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北洋政府的民事法规,但还不是法典。钦定大清商律不是民法典,而是商法典。24.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是_。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要负刑事责任者,要以身高为标准,大约规定男身高达六尺五寸,女身高达六尺二寸,才能负刑事责任。故选 B 项。
28、25.我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颁布的时间是_。 A.1911 年 B.1908 年 C.1912 年 D.1913 年(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颁布于 1908 年。故选 B 项。26.我国古代第一部封建行政法典出现于_。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唐朝、明朝和清朝都制定过行政法典,但唐朝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封建行政法典,称为“唐六典”。故选 B 项。27.最终确定封建五刑制的朝代是_。 A.北齐 B.隋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隋朝在
29、前代各朝逐步改进五刑制度的基础上,最终将五刑确定为笞、杖、徒、流、死。故选 B 项。28.中华民国约法指的是_。 A.“天坛宪草” B.“袁记约法” C.“贿选宪法” D.“五五宪草”(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中华民国约法又称为“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又称为“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宪法(1923 年)又称为“贿选宪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6 年)又称为“五五宪草”。故选 B 项。29.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 A.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B.“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 C.明朝实行“重其所重
30、”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犯罪的处罚 D.清朝的秋审是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B 项错在:五朝会典仅指大清会典中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编纂而成的会典,而不是某五个朝代的会典;C 项错在:对于伦理性犯罪,明朝采取“轻其所轻”的刑法适用原则,而不是“重其所重”的刑法适用原则;D 项错在:清朝的秋审是对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对京师附近斩绞监候案件的复审是朝审。30.关于我国古代刑事立法的表述,错误的是_。 A.首次使刑法原则儒家化的朝代是汉朝 B.首次对亲属相隐不为罪作出规定的是唐朝 C.首次出现充军刑是在宋朝 D.首次正式从法律
31、上废除宫刑是在西魏(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B 项错在:有关亲属相隐不为罪的刑法原则首次确立于汉朝,而不是唐朝,唐朝只不过沿用该制度并有所发展,故选 B 项。至于充军刑出现于明代还是宋代,考试指南认定为明代,考试分析认定为宋代,通说认为首次出现于宋代,故 C 项表述正确。A 项和 D 项表述也是正确的。31.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_。 A.晋律 B.唐律疏议 C.北魏律 D.北齐律(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晋律首次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罪”制度。服制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服制依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将亲属关系分为斩
32、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等。其中,斩衰亲指的是父母;齐衰亲指的父母之下的亲属,如兄姐;大功亲是指同一祖父母之下的亲属;小功亲是指同一曾祖父母之下的亲属;缌麻亲是指同一高曾祖父母之下的亲属。“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确立,是封建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影响深远,直至明清。故选 A 项。32.迄今为止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 A.法经 B.唐律疏议 C.宋刑统 D.大明律(分数:2.00)A.B. C.D.解析:精解 迄今为止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是唐律疏议,故选 B 项。33.西周时期的“五听”不包括_。 A.旁听 B.色听 C.气听 D.辞听(分数:2.00)A. B.
33、C.D.解析:精解 “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司法官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包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没有旁听。故选 A 项。34.开创在法典中附载“六赃图”先例的是_。 A.唐律疏议 B.元典章 C.宋刑统 D.大明律(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唐朝规定的“六赃”包括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强盗、窃盗、受所监临财物和坐赃,但唐朝并没有在唐律疏议中附载“六赃图”,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惩贪治赃,特别在大明律中附载“六赃图”,供司法官查阅。故选 D 项。35.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中,规定“二五减租”原则的土地立法文件是_。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抗日救国十
34、大纲领 C.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 D.中国土地法大纲(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重点是减租减息、保障佃权和低利借贷。其中,减租减息的具体措施就是实行“二五减租”,这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的规定实行的减租措施。故选 C 项。36.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_。 A.明德慎罚 B.德主刑辅 C.德本刑用 D.明刑弼教(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二:刑乱国用重典和明刑弼教,故选 D 项。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德主刑辅是汉武帝之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德本刑用是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37.西周时
35、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_。 A.钧石 B.束矢 C.质剂 D.傅别(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钧石”,将民事诉讼费用称为“束矢”,将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将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选 A 项。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沈家本参与制定的法律是_。 A.公司律 B.大清民律草案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沈家本作为我国近代法学的泰斗,参与制定了民律、刑律、诉讼律、组织法等各类部门法,引导了我国法律走向近代化。但沈家本不曾参与商法的制定,故选 A 项。39.唐朝的“十恶”犯罪中,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
36、序犯罪的是_。 A.不孝 B.谋反 C.内乱 D.不道(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唐朝的“十恶”大罪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不道、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罪,其中,只有“不道”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故选 D 项。不道的含义是:杀死没有犯死罪的一家三人以上或者将人残忍肢解的犯罪,不要自认为是“不道德”。40.将诉讼区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朝代是_。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分数:2.00)A. B.C.D.解析:精解 秦朝把“贼杀伤、盗他人”等杀人、偷盗犯罪列为严惩对象,称为“公室告”,对此,官府必须受理。对于“子盗父母、父母擅刑”以及“髡
37、子、奴妾”等的犯罪,列为“非公室告”,对此,官府不予受理。故选 A 项。41.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内容不包括_。 A.七出、三不去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嫁娶礼书(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包括七出、三不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一夫一妻制等。嫁娶礼书为元朝婚姻制度,故选 D 项。42.廷杖制盛行于_。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明朝皇帝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强迫臣民就范,经常使用非法之刑,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廷杖制。廷杖即由皇帝下令,司礼监(宦官的一种)监刑,锦
38、衣卫施刑,在朝堂上杖责大臣的制度。廷杖制的实行,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对法制实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故选 C 项。需要注意:虽然在明朝以前也存在廷杖,例如隋文帝杨坚曾对大臣施以廷杖,但是明朝以前,该制度尚不盛行,只有到了明朝才盛行起来,清朝已经不盛行施用廷杖。43.最早规定惩贪治赃犯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 A.九刑 B.吕刑 C.法经 D.秦律(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法经是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由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组成。其中,杂法主要规定了“六禁”,“六禁”包括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和金禁,其中金禁就含有
39、惩贪治赃的内容,故选C 项。九刑、吕刑都是不成文法,与题干表述不符,秦律出现于法经之后。44.宋神宗时期,为了加强对盗贼的惩处,特颁布_,以加强对“贼盗”犯罪的处刑。 A.窝藏重法 B.重法 C.贼盗律 D.盗贼重法(分数:2.00)A.B.C.D. 解析:精解 宋神宗时期制定盗贼重法。窝藏重法为宋仁宗时期制定;重法为宋英宗时期制定;贼盗律属于宋刑统的篇目之一。故选 D 项。45.某人在唐朝首都长安犯强盗罪,三次入狱,依律应分别处徒刑 1 年、1 年半、2 年,则依据唐律,第三次处刑时应判处的刑罚为_。 A.徒刑 4 年半 B.徒刑 3 年 C.流刑 2000 里 D.绞刑(分数:2.00)A.B.C. D.解析:精解 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即前后三次犯应处徒刑的罪,不是以其中一个重罪处刑,而是处以徒刑之上一种刑罚即流刑2000 里。三次犯应处流刑的罪,则处以绞刑。故选 C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