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中国宪法学-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2955       资源大小:9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中国宪法学-6及答案解析.doc

    1、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中国宪法学-6 及答案解析(总分:9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的是U /U。 A.1988 年宪法修正案 B.1993 年宪法修正案 C.1999 年宪法修正案 D.2004 年宪法修正案(分数:2.00)A.B.C.D.2.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的含义是U /U。 A.该法律全部无效 B.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所在的章无效 C.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所在的节无效 D.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无效(分数:2.00)A.B.C.D.3.宪法与宪政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U /U。 A.

    2、宪政是宪法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B.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C.宪政是宪法的前提,宪法是宪政的生命 D.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法是宪政的生命(分数:2.00)A.B.C.D.4.通信自由和秘密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中的U /U。 A.政治自由权利 B.文化教育权利 C.人身自由权利 D.监督权(分数:2.00)A.B.C.D.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的权力属于U /U。 A.国务院 B.外交部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分数:2.00)A.B.C.D.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U /U。 A

    3、.神圣权利 B.光荣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分数:2.00)A.B.C.D.7.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U /U。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基层政权组织 C.群众性调解组织 D.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分数:2.00)A.B.C.D.8.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的划分标准是U /U。 A.宪法的本质属性 B.宪法的内容 C.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D.国家的不同类型(分数:2.00)A.B.C.D.9.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U /U。 A.停止行使选举权 B.没有选举权 C.没有选举权,但经司

    4、法机关的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D.有选举权,但司法机关可以决定停止其行使选举权(分数:2.00)A.B.C.D.10.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U /U。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言论自由 D.示威自由(分数:2.00)A.B.C.D.11.若我国欲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U /U有权批准加入该公约。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国外交部(分数:2.00)A.B.C.D.1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U /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5、C.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决定 D.全国人大和港澳立法机关协商决定(分数:2.00)A.B.C.D.13.2000 年 3 月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明确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U /U。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省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1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的是U /U。 A.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B.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C.决定全国总动员 D.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分数:2.00)A.B.C.D.15.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U /U。 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但无权改变全国人大

    6、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决定 B.全国人大既有权改变也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违法的行政法规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和撤销直辖市人大制定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D.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但无权改变(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21.00)16.下列属于公民诉愿权的有U /U。 A.批评、建议权 B.申诉、控告权 C.检举权 D.取得国家赔偿权(分数:3.00)A.B.C.D.1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属于需要作出改变或者撤销决定的情形有U /U。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

    7、决定和命令 C.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D.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分数:3.00)A.B.C.D.18.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包括U /U。 A.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 B.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 C.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的形成 D.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的传播(分数:3.00)A.B.C.D.19.宪法制定程序包括U /U。 A.制宪机构的设立 B.宪法草案的提出 C.宪法草案的通过 D.宪法的公布(分数:3.00)A.B.C.D.2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计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有U /U。

    8、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分数:3.00)A.B.C.D.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A.矿藏、水流属于国家所有 B.全国人大常委会属于我国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 C.资本主义国家均实行共和政体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分数:3.00)A.B.

    9、C.D.22.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有U /U。 A.罢工权 B.结社权 C.平等权 D.受教育权(分数:3.00)A.B.C.D.三、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40.00)23.简论宪法关系的特点。(分数:20.00)_24.简论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分数:20.00)_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中国宪法学-6 答案解析(总分:9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的是U /U。 A.1988 年宪法修正案 B.1993 年宪法修正案 C.1999 年宪法修正案 D.2004 年宪法修正案(分数:2.00

    10、)A.B.C. D.解析:解析 1999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的第七自然段中把邓小平理论正式写入宪法。故选 C 项。2.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的含义是U /U。 A.该法律全部无效 B.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所在的章无效 C.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所在的节无效 D.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无效(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宪法的效力高于法律,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此处的无效指与宪法相抵触的这一部分无效,而不是整部法律无效。3.宪法与宪政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U /U。 A.宪政是宪法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B.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C.宪政

    11、是宪法的前提,宪法是宪政的生命 D.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法是宪政的生命(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宪法与宪政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故选 B 项。4.通信自由和秘密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中的U /U。 A.政治自由权利 B.文化教育权利 C.人身自由权利 D.监督权(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人身自由;(4)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5)特定主体的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

    12、集会、游行、示威、结社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私有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的权利以及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故选 C 项。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的权力属于U /U。 A.国务院 B.外交部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涉及驻外全权代表问题的法条在宪法中有两处:其一,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13 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其二,根据宪

    13、法第 81 条的规定,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对比上述规定,选 C 项。考生应当注意这两项规定的差别。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U /U。 A.神圣权利 B.光荣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55 条第 2 款的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故选 B 项。7.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U /U。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基层政权组织 C.群众性调解组织 D.基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分数:2

    14、.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111 条的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选 A 项。8.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的划分标准是U /U。 A.宪法的本质属性 B.宪法的内容 C.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D.国家的不同类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是依据宪法的本质属性划分的,这是宪法最实质意义的分类。故选 A 项。9.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U /U。 A.停止行使选举权 B.没有选举权 C.没有选举权,但经司法机

    15、关的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D.有选举权,但司法机关可以决定停止其行使选举权(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对于在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综合这些规定分析,D 项是正确答案。10.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U /U。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言论自由 D.示威自由(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言论自由是公民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言论是

    16、公民表达意愿、相互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工具,也是形成人民意志的基础,所以言论自由在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可以说,言论自由的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国的民主化程度,故选 C 项。11.若我国欲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U /U有权批准加入该公约。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中国外交部(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14 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故选 B 项。1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U

    17、/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C.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决定 D.全国人大和港澳立法机关协商决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31 条的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故选 A 项。13.2000 年 3 月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明确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U /U。 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省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立法法第 56 条的规定,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故选 A 项。1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

    18、人大常委会职权的是U /U。 A.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B.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C.决定全国总动员 D.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 项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故选 A 项。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18、19、20 项的规定,排除 B、C、D 项。15.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U /U。 A.全国人大有权撤销但无权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决定 B.全国人大既有权改变也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违法的行政法规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和撤销直辖市人大制定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D.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

    19、定,但无权改变(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62 条第 11 项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故 A 项表述错误。全国人大与国务院非领导关系,故 B 项表述错误。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8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但不能改变。故 C 项表述错误。根据宪法第 104 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大的不适当的决议,但无权改变。故选 D 项。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7,分数:21.00)16.下列属于

    20、公民诉愿权的有U /U。 A.批评、建议权 B.申诉、控告权 C.检举权 D.取得国家赔偿权(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公民的诉愿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故备选项应全选。1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属于需要作出改变或者撤销决定的情形有U /U。 A.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国务院对市、县、乡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D.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分数:3.00)A. B. C.D.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62 条第 11

    21、项的规定,A 项正确。根据宪法第 89 条第 14 项的规定,B项正确。根据宪法第 104 条的规定,C 项错误。根据宪法第 67 条第 8 项的规定,D 项错误。18.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包括U /U。 A.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 B.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 C.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的形成 D.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的传播(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宪法在近代产生不是偶然的,具有由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决定的客观必然性。首先,宪法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宪法是资产阶级政治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以普选制、议会制

    22、为核心的民主制的形成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基础;最后,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理论的发展,即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的传播,为近代宪法的产生造就了思想条件。可见,备选项都应选。19.宪法制定程序包括U /U。 A.制宪机构的设立 B.宪法草案的提出 C.宪法草案的通过 D.宪法的公布(分数:3.00)A. B. C. D. 解析:解析 宪法的制定程序包括设立制宪机构、提出草案、通过草案和公布宪法四个步骤,故备选项应全选。2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计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有U /U。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

    23、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分数:3.00)A. B. C. D.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109 条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汁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可见,A 项正确,D项错误。根据宪法第 91 条的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

    24、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 B、C 项正确。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U /U。 A.矿藏、水流属于国家所有 B.全国人大常委会属于我国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 C.资本主义国家均实行共和政体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分数:3.00)A. B.C.D. 解析:解析 根据宪法第 9 条的规定,矿藏、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故 A 项表述正确。根据宪法第 62 条第 2 项和第 67 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我国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故 B 项表述错误。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实行君主制

    25、政体,有的实行共和政体,故 C 项表述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故 D 项表述正确。22.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有U /U。 A.罢工权 B.结社权 C.平等权 D.受教育权(分数:3.00)A.B. C. D. 解析:解析 宪法第 3356 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并没有规定罢工权。故排除 A 项,选 B、C、D 项。三、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40.00)23.简论宪法关系的特点。(分数:20.00)_正确答案:(宪法关系是指由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宪法关系与其他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宪法关系主体的一方

    26、主要是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宪法关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以及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由此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实现其基本权利的义务,公民享有要求国家保障其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权利;公民有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义务,而国家拥有要求公民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权力。同时,公民以不同的身份和形式,在国家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享有不同的权利,履行不同的义务。2)国家与国内各民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宪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的相互关系、少数民族的自治权,规定了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与国家的关系,因而国家负有保障他们享有的权利实现的义务

    27、,也拥有要求他们履行相应义务的权力。3)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上级国家机关与下级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同级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宪法规定了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领导、指导、监督及公务协作的关系。4)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包括国家机关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与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在这些宪法关系中,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始终是关系主体的一方。在普通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并不是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这些法律关系通常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或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其他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其主体并不涉及国

    28、家或者国家机关,即使国家或者国家机关是这些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也不处于主导地位。 (2)宪法关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原则性。宪法关系的内容即宪法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与一般法律关系相比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由于宪法关系主体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方面,这种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也涉及各个方面。而一般法律关系受主体范围的限制,作为其内容的权利义务也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宪法关系内容广泛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对所应当涉及的权利义务只能作原则性的规定,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非常具体的规定。普通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则规定得非常具体和明确。)解析:24.简论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分数:20.00)

    29、_正确答案:(我国宪法第 5256 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具体而言,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的统一与各民族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是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重要条件。任何公民都负有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的神圣义务。在我国,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与标志是维护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

    30、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规定的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义务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的具体化,是公民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遵循的具体规则与承担的责任。我国宪法在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中明确了遵守宪法义务的法律性质,即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宪法中规定的“必须”一词实际上反映了遵守宪法义

    31、务的法律性质,即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3)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4)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并规定公民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5)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公民应当依法履行国防义务。国防是国家

    32、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没有巩同的国防就不可能维护稳定的国家政权,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也无法得到保障。 (6)依法纳税的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纳税是现代社会中公民的基本义务。各国宪法普遍规定公民的纳税义务。 (7)其他方面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除上述的基本义务之外,宪法还规定了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些义务既具有社会伦理与道德的性质,同时具有一定形式的法律性质。违反基本义务承担责任的方式由具体法律规定,宪法只提供原则性和方针性的价值框架,发挥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引导作用。)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联考-中国宪法学-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