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2876       资源大小:54.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 )。(分数:2.00)A.都察院B.御史台C.审刑院D.大理寺3.清末司法改革,在诉讼程序上实行( )。(分数:2.00)A.三级两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两审制D.四级三审制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刑书B.禹刑C.九章律D.法经5.首次将封建成文法

    2、典总则篇置于律首的是( )。(分数:2.00)A.九章律B.曹魏律C.晋律D.北齐律6.汉武帝之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明德慎罚B.德本刑用C.德主刑辅D.明刑弼教7.西周时期将民事诉讼费用称为( )。(分数:2.00)A.束矢B.钧石C.质剂D.傅别8.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立法体制和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专指由六部法典构成的法律体系B.国民党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C.判例和解释例不属于“六法”体系的范畴D.具体的“六法全书”都属于基本法典9.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清

    3、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过程中,无论是商事法律的修订,还是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参与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刑部成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D.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10.首创律例合编体例法典编纂方式的朝代是(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1.宋朝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是( )。(分数:2.00)A.枢密院B.尚书省C.中书省D.中书门下12.死刑复奏制度最早出现于( )。(分数:2.00)A.曹魏B.北魏C.东魏D.西魏13.将诉讼区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朝代是( )。(

    4、分数:2.00)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4.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 )。(分数:2.00)A.钧石B.束矢C.质剂D.傅别15.规定“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方针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6.北洋政府司法审判制度实行( )。(分数:2.00)A.四级三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二审制D.三级二审制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民律草案B.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C.中华民国民法D.不动产登记条例18.唐朝“十恶”罪中,构成恶逆罪

    5、的是( )。(分数:2.00)A.咒骂父母的犯罪B.奸父亲妾的犯罪C.殴打父母的犯罪D.告发父母的犯罪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0.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分数:2.00)A.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处以重刑B.是否从西方引进正当防卫制度C.子孙违反教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D.干名犯义条款是否予以废除21.下列选项中,构成唐朝“十恶”中“不睦”犯罪情痧的有( )。(分数:2.00)A.殴打丈夫B.告发丈夫C.殴打祖父母D.谋杀缌麻以上

    6、亲22.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范畴的是( )。(分数:2.00)A.义绝B.六礼C.七出、三不去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3.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法律制度的有( )。(分数:2.00)A.务限法B.鞫谳分司制C.翻异别推制D.重法地法24.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 )。(分数:2.00)A.不道B.不孝C.不义D.不睦25.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 )。(分数:2.00)A.民间调解B.群众团体调解C.政府调解D.司法调解26.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立国后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大札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27.属

    7、于秦朝的死刑刑种有( )。(分数:2.00)A.夷三族B.具五刑C.定杀D.腰斩28.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分数:2.00)A.干名犯义B.留存养亲C.无夫奸D.子孙违反教令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9.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0.简论大清新刑律。(分数:2.00)_31.简论我国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完善过程。(分数:2.00)_32.简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分数:2.00)_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

    8、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 )。(分数:2.00)A.都察院 B.御史台C.审刑院D.大理寺解析:解析:明、清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称为都察院,故选 A 项。御史台是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名称,后被明太祖朱元璋改为都察院。审刑院是宋朝独有的监督三法司的皇帝御用机关。大理寺是明、清时期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但北齐至宋朝时期是审判机关。3.清末司法改革,在诉讼程序上实行( )。(分数:2.00)A.三级两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两审制D.四级三

    9、审制 解析:解析:清末的司法系统分为四级:大理院、高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实行三审终审制,即审级上实行四级三审制,故选 D 项。注意:在此将各时期的审级制度归纳如下:清末和北洋政府实行四级三审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度;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四级两审制度;解放区人民法院体制完善后,实行三级三审制度;新中国为四级两审制度。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A.刑书B.禹刑C.九章律D.法经 解析: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法经,它开创了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编纂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汉谟拉比法典”。故选 D

    10、项。5.首次将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置于律首的是( )。(分数:2.00)A.九章律B.曹魏律 C.晋律D.北齐律解析:解析:法经中的法典总则称为“具法”,商鞅改法为律,将“具法”改为“具律”,秦、汉时期的法典将总则都称为“具律”,且篇目不在法典之首,曹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律”,置于律首。故选 B 项。6.汉武帝之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分数:2.00)A.明德慎罚B.德本刑用C.德主刑辅 D.明刑弼教解析: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立法指导思想,“黄老学说”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时,系统地阐述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思想

    11、,这种思想经过升华,被汉武帝所认可,继而成为立法指导思想。故选 C 项。“德本刑用”是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刑弼教”是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7.西周时期将民事诉讼费用称为( )。(分数:2.00)A.束矢 B.钧石C.质剂D.傅别解析:解析:西周时期将民事诉讼费用称为“束矢”,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钧石”,将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将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选 A 项。8.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立法体制和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专指由六部法典构成的法律体系B.国民党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 C.判例和解释例不属于

    12、“六法”体系的范畴D.具体的“六法全书”都属于基本法典解析: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不仅包括具体的“六法全书”,而且包括与“六法全书”相配套的关系法规、判例和解释例。故 A 项和 C 项错误。国民党政权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基本的法律渊源。故 B 项正确。狭义的“六法全书”是指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法等六法,该六法中,行政法不能编纂成法典形式,其余五法都是法典。故 D 项错误。9.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过程中,无论是

    13、商事法律的修订,还是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参与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刑部成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D.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 解析:解析: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分别制定了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商事法律及程序法律,从而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故 A 项表述正确。清末对民事和商事法律的修订过程中,邀请了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志田钾太郎、冈田朝太郎、小河滋次郎等人参与制定工作。故 B 项表述正确。清末改刑部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故 C 项表述正确。D 项错在: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诉讼法。10.首创

    14、律例合编体例法典编纂方式的朝代是(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明朝 D.清朝解析:解析:明朝除了大明律、明大诰和明会典之外,还有“律例”这一立法形式。明宪宗成化以后,用“例”之风开始蔓延。明孝宗弘治年间,刑部删定问刑条例,“例”成为正式的法律,而后开始出现“律”、“例”并行的局面。明神宗万历年间,始将律、例合编为一书,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的先例,并影响了清朝。故选 C 项。11.宋朝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是( )。(分数:2.00)A.枢密院B.尚书省C.中书省D.中书门下 解析:解析:宋朝为了削弱相权,将隋、唐时期的三省(尚书省、

    15、中书省、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同时瓜分相权,将军事权并入枢密院,将财政权并入三司使(盐铁司、户部司、度支司)。故选 D 项。12.死刑复奏制度最早出现于( )。(分数:2.00)A.曹魏 B.北魏C.东魏D.西魏解析:解析:死刑复奏制度是指死刑案件最后由皇帝裁决的制度,该制度首次出现于三国曹魏时期,但作为正式制度确立于北魏时期,故选 A 项。13.将诉讼区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朝代是( )。(分数:2.00)A.秦朝 B.汉朝C.唐朝D.宋朝解析:解析:秦朝把“贼杀伤、盗他人”等杀人、偷盗犯罪列为严惩对象,称为“公室告”,对此,官府必须受理。对于“子盗父母、父母擅刑”以

    16、及“髡子、奴妾”等的犯罪,列为“非公室告”,对此,官府不予受理。故选 A 项。14.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 )。(分数:2.00)A.钧石 B.束矢C.质剂D.傅别解析:解析:西周时期将刑事诉讼费用称为“钧石”,将民事诉讼费用称为“束矢”,将买卖契约称为“质剂”,将借贷契约称为“傅别”。故选 A 项。15.规定“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方针的宪法性文件是( )。(分数:2.00)A.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解析: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刑法原则的重大发展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确立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

    17、受奖”的刑事方针,这一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刑事立法原则。16.北洋政府司法审判制度实行( )。(分数:2.00)A.四级三审制 B.三级三审制C.四级二审制D.三级二审制解析:解析:清末和北洋政府在司法审判制度上实行四级三审制,故选 A 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我国目前实行四级二审制。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 )。(分数:2.00)A.大清民律草案 B.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C.中华民国民法D.不动产登记条例解析: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大清民律草案,但该草案并未颁行即胎死腹中,故选 A 项。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但并不是第一部民法典。现

    18、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北洋政府的民事法规,但并不是民法典,该选项内容并非考试范围,但可以作为干扰项。不动产登记条例也属于北洋政府的民事单行法,也是干扰项。18.唐朝“十恶”罪中,构成恶逆罪的是( )。(分数:2.00)A.咒骂父母的犯罪B.奸父亲妾的犯罪C.殴打父母的犯罪 D.告发父母的犯罪解析:解析:A 项和 D 项构成不孝,B 项构成内乱,故选 C 项。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0.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分数:2.00

    19、)A.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处以重刑 B.是否从西方引进正当防卫制度 C.子孙违反教令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D.干名犯义条款是否予以废除 解析:解析:备选项都属于正确答案。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除了备选项列出的四个焦点外,还有一个就是关于“留存养亲”制度。21.下列选项中,构成唐朝“十恶”中“不睦”犯罪情痧的有( )。(分数:2.00)A.殴打丈夫 B.告发丈夫 C.殴打祖父母D.谋杀缌麻以上亲 解析:解析:唐律“十恶”中,对于谋杀缌麻以上亲,殴打或者告发丈夫的犯罪,一律以“不睦”罪论处,其中,缌麻亲是指男性同一高曾祖父母之下的亲属。故选 A 项、B 项和 D 项。一般而言,对于针对丈夫的犯罪,都属于“

    20、不睦”。C 项构成恶逆。22.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范畴的是( )。(分数:2.00)A.义绝B.六礼 C.七出、三不去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解析:解析: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范畴包括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三不去。故选 B 项、C 项和 D 项。A 项属于唐朝的婚姻制度。23.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法律制度的有( )。(分数:2.00)A.务限法 B.鞫谳分司制 C.翻异别推制 D.重法地法 解析:解析:务限法是宋朝的民事审判时限制度。鞫谳分司制是宋朝审理和判决分立的制度。翻异别推制是宋朝犯人翻供后改换法官或者司法机构重新审理的制度。重法地法是宋朝为了惩治

    21、盗贼而颁布的刑事特别法。备选项应全选。24.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律“十恶”罪中有关违反封建伦理性犯罪的有( )。(分数:2.00)A.不道B.不孝 C.不义 D.不睦 解析:解析:唐律“十恶”中属于违反封建伦理的犯罪包括五类: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故选B 项、C 项和 D 项,不道属于严重危害封建秩序的犯罪。25.抗日民主政权调解的种类包括( )。(分数:2.00)A.民间调解 B.群众团体调解 C.政府调解 D.司法调解 解析:解析: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调解的种类包括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和司法调解四种。26.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立国后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分数:2.00)

    22、A.大札撒B.至元新格 C.大元通制 D.元典章解析:解析:元朝立国后编制的封建成文法典有两部:至元新格和大元通制,故选 B 项和 C 项。元典章虽颁布于元朝立国后,但不是封建成文法典。27.属于秦朝的死刑刑种有( )。(分数:2.00)A.夷三族 B.具五刑 C.定杀 D.腰斩 解析:解析:秦朝的死刑包括戮、磔、腰斩、车裂、弃市、夷三族、具五刑、定杀等,故备选项应全选。28.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 )。(分数:2.00)A.干名犯义 B.留存养亲 C.无夫奸 D.子孙违反教令 解析:解析: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有五个方面,简单地说包括干名犯义、子孙违反教令、无夫奸和亲属相奸、留存养亲、正当防

    23、卫,故备选项都应当选。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9.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0.简论大清新刑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大清新刑律是清末修律过程中颁布的一部刑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该部刑法典于 1911 年正式公布,但并未正式施行。 (2)大清新刑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篇,另附有暂行章程5 条。同大清现行刑律相比较,大清新刑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比较大的改动: 1)大清新刑律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因而成为一部纯粹的专

    24、门刑法典。 2)大清新刑律在体例上抛弃了以往旧律的结构形式,采用近代西方刑法典的体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 3)大清新刑律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仅绞刑一种)、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两种。 4)大清新刑律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如大清新刑律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删除旧律中的比附制度;采用了近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取消了因官秩、良贱、服制而在刑律适用上所形成的差别,取消了“八议”制度,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中通用的缓刑、假释、正当防卫等制度和术语,并对幼年犯罪改用惩治教育的办法

    25、。 (3)大清新刑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它的制定体现了清末修律的主要成果,也是清末在法律修订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大清新刑律的制定为中国刑法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总之,从单纯技术角度和形式上看,大清新刑律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新式刑法典,与中国传统法典在结构、体例及表现形式上均有较大不同。 (4)但是,大清新刑律对于传统旧律并没有作实质性的修改,特别是附录暂行章程依然存在于法典之中,依然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解析:31.简论我国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完善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首

    26、次确立了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具法。法经共六篇,第六篇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的总则部分。但是,具法的位置放在了整部法典的篇尾,体现了立法的粗糙性。 (2)战国时期秦国用商鞅变法,商鞅“改法为律”,具法的名称相应改为具律。但是具律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 (3)汉朝制定的基本法典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和秦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篇:户律、兴律和厩律。但是类似于法典总则的具律的位置既不在首,又不在尾,这不符合法典的篇章结构要求。 (4)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制定的曹魏律对封建成文法典的编纂结构进行了改革: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置于法典的篇首,从而改变了以往刑法

    27、总则篇的位置既不靠前,又不靠后的弊端,使得在法典编纂体例上朝着科学性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5)西晋泰始律将魏律的刑名律分为刑名律和法例律两篇。南北朝北齐律又将刑名律和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自此,我国的封建成文法典都以名例律命名,并一直沿用到清朝。 (6)清末,沈家本颁布大清新刑律,该刑法典采取总则和分则的编排体例,从而改变了以名例律作为刑法总则的历史。)解析:32.简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特点和历史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94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 16 条。其主要内容是: 1)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废

    28、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地改革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业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3)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司法措施。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一切土地的土地分配办法。地主及其家属、国民党官兵家属也可分得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和财产。 4)确认人民对所分得的土地的所有权。 5)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为乡村农民大会、贫农团大会、区县省级农民代表大会。规定对一切对抗抗战或土地改革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 6)确认保护工商业原则。 (2)中国土地法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20 多年土地革命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