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宪法学)-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分数:2.00)A.1789 年法国的人权宣言B.1215 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C.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D.1679 年英国的人身保护法3.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的机关是( )。(分数:2.00)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人民代表
2、大会C.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域的是( )。(分数:2.00)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分数:2.00)A.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公民应积极报名参军,保卫国家B.公民在知悉国家秘密时,应保守国家秘密C.公民不得借检举之名,对国家工作人员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陷害D.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参加劳动6.下列关于宪法规范的特性,表述不成立的是( )。(分数:2.00)A.根本性B.原则性C.无制裁性D.相对稳定性7.在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
3、市人大代表张某对本市综合执法部门的工作有意见,欲就此提出质询案。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他应该获得联名的代表人数是( )。(分数:2.00)A.10 名以上B.30 名以上C.40 名以上D.50 名以上8.2000 年 3 月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明确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B.国务院各部委C.省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9.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 )任命。(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家主席C.中央人民政府D.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会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是( )。(分数:2.00)
4、A.开展社会调查B.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C.举行听证会D.进行法制宣传11.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制度基础是( )。(分数:2.00)A.爱国统一战线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D.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12.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分数:2.00)A.公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C.集体经济D.混合经济1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项宪法性条款,首先规定在( )中。(分数:2.00)A.1789 年的美国宪法B.1791 年的法国宪法C.1954 年的中国宪法D.1215 年的英国自由大宪章14.新中国成立后,从( )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分数:2.00)A.1954 年B.1975 年C.1978 年D.1982 年15.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 )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分数:2.00)A.全体组成人员的二分之一以上B.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C.全体组成人员的四分之三以上D.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16.下列关于英国宪法和宪政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英国是世界近代宪法的发源地B.英国的宪法是由宪法性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等组成C.英国最著名的宪法文件包括改革法、国会法、国民参政法和共同体法等D.英国宪
6、政制度最终是通过 1689 年“光荣革命”实现的17.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 )。(分数:2.00)A.没有选举权B.停止行使选举权C.可以行使选举权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18.我国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活动始于( )。(分数:2.00)A.1979 年B.1982 年C.:1988 年D.1993 年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7、 )。(分数:2.00)A.鼓励B.支持C.引导D.指导2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其中实行直接选举的包括( )。(分数:2.00)A.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不设区的市的和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有权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有( )。(分数:2.00)A.国务院B.中央军委C.最高人民检察院D.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2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计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
8、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24.下列选项中关于国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体是国家的性质B.国体是国家的阶级本质C.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D.国体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2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 )。(分数:2.00)A.中等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26.根据我国宪
9、法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由( )组成。(分数:2.00)A.中央军委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C.中央军委秘书长D.中央军委委员27.必须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机关有( )。(分数:2.00)A.中央军委B.最高人民检察院C.国务院D.国家主席28.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规定,美国实行( )。(分数:2.00)A.总统制B.联邦制C.三权分立D.共和制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9.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0.简论宪法的本质。(分数:2.00)_31.简论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单元八答案要点(分
10、数:2.00)_32.简述我国宪法关于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分数:2.00)_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宪法学)-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分数:2.00)A.1789 年法国的人权宣言B.1215 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C.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 D.1679 年英国的人身保护法解析:解析:美国 1776 年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
11、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定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原则,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故选 C 项。法国 1789 年的人权宣言通过后,成为 1791 年法国大革命后的第一部法国宪法的序言,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人权原则,该宣言又被称为“第一部人权法典”。3.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的机关是( )。(分数:2.00)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解析: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 19 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
12、大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故选 D 项。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域的是( )。(分数:2.00)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 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 112 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区同省、直辖市相同。自治州是省、自治区以下,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实际上,自治州行使设区、县的市的职权。自治县与县相同。民族乡不属于自治区域,故选 D 项。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分数:2.00)A.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公民应积极报名参军,保卫国家B.公民在知悉国家秘密时,
13、应保守国家秘密C.公民不得借检举之名,对国家工作人员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陷害D.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参加劳动 解析:解析:宪法第 5256 条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些基本义务包括: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B、C 项属于该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A 项属于该义务。 (5)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故选 D 项。6.下列关于宪法规范的特性,表述不成立的是( )。(分数:2.00)A.根本性B.
14、原则性C.无制裁性 D.相对稳定性解析:解析: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相对稳定性、效力最高性、内容政治性和实现的多层次性等特征。宪法虽然属于原则性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宪法没有制裁性。故选 C 项。7.在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张某对本市综合执法部门的工作有意见,欲就此提出质询案。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他应该获得联名的代表人数是( )。(分数:2.00)A.10 名以上 B.30 名以上C.40 名以上D.50 名以上解析:解析: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 28 条第 1 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
15、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质询案必须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据此,选 A 项。8.2000 年 3 月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明确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C.省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解析:解析:根据立法法第 56 条的规定,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故选 A 项。9.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 )任命。(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家主席C.中央人民政府 D.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员会解析:解析: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 45 条第 1 款的规定,香港特别
16、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故选 C 项。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是( )。(分数:2.00)A.开展社会调查B.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C.举行听证会D.进行法制宣传解析: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方式是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会议的形式又分为预备会议、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等。故选 B 项。11.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制度基础是( )。(分数:2.00)A.爱国统一战线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D.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解析: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宪法非常明确地把宪法监
17、督权保留给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因此,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制度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可见,选 D 项。12.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分数:2.00)A.公有制经济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D.混合经济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 7 条的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故选 B 项。1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项宪法性条款,首先规定在( )中。(分数:2.00)A.1789 年的美国宪法B.1791 年的法国宪法 C.1954 年的中国宪法D.1215 年的英国自由大宪章解析:解析:1791 年的法国宪法首次规定了“法律面前人
18、人平等”的条款。故选 B 项。14.新中国成立后,从( )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分数:2.00)A.1954 年 B.1975 年C.1978 年D.1982 年解析:解析:我国 1954 年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故选 A 项。15.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 )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分数:2.00)A.全体组成人员的二分之一以上B.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 C.全体组成人员的四分之三以上D.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 60 条第 2 款的
19、规定,全国人大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人大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23 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 1 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故选 B 项。16.下列关于英国宪法和宪政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英国是世界近代宪法的发源地B.英国的宪法是由宪法性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等组成C.英国最著名的宪法文件包括改革法、国会法、国民参政法和共同体法等D.英国宪政制度最终是通过 1689 年“光荣革命”实现的 解析:解析: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最早实现
20、宪政的国家。故 A 项表述正确。英国的宪法是由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等组成。故 B 项表述正确。英国著名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1832 年的改革法、1911 年的国会法、1918 年的国民参政法、1972 年的共同体法等。故 C 项表述正确。英国宪政制度是逐步确立的,而不像法国那样,通过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予以实现,1689 年英国“光荣革命”的结果是制定了权利法案,但在这之前或者之后仍有宪法性文件。故 D 项表述错误。17.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 )。(分数:2.00)A.没有选举权B.停止行使选举权C.可以行使选举权 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解析:解析:
21、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可以行使选举权利。言外之意,就是对于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是可以行使选举权利的,故选 C项。18.我国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活动始于( )。(分数:2.00)A.1979 年B.1982 年C.:1988 年 D.1993 年解析:解析:我国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的活动始于 1988 年,故选 C 项。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
22、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分数:2.00)A.鼓励 B.支持 C.引导 D.指导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 11 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故选 A、B、C项。2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其中实行直接选举的包括( )。(分数:2.00)A.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不设区的市的和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县、自治县的
2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解析:解析:根据选举法第 2 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故选 B、C、D 项。2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有权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有( )。(分数:2.00)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 解析:解析:立法法第 90 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
24、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据此,备选项应全选。2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计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
25、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 109 条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可见,A 项正确,D 项错误。根据宪法第 91 条的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
26、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故 B、C 项正确。24.下列选项中关于国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体是国家的性质 B.国体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C.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D.国体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解析:解析: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来讲就是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统治的对象。故选 A、B、C 项。D 项属于政体的范畴,故应排除。2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 )。(分数:2.00)A.中等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解析:解析:根
27、据宪法第 19 条第 2 款的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故选 A、B、C 项。2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由( )组成。(分数:2.00)A.中央军委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中央军委秘书长D.中央军委委员 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 93 条的有关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由军委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故选 A、B、D 项。27.必须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机关有( )。(分数:2.00)A.中央军委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解析:解析: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对
28、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故选B、C 项。中央军委只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但不报告工作,故排除 A 项。国家主席既不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也不报告工作,因为国家主席的职权要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结合行使,故排除 D项。28.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规定,美国实行( )。(分数:2.00)A.总统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 D.共和制 解析:解析:美国是民主共和制、总统制、联邦制并实行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故备选项应全选。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9.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0.简论宪法的本质。(分数:2.00
29、)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权观念的普遍化,在人权观念普遍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人民主权原理,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统治国家、管理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和程序,即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就是资产阶级争取民主的过程,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出现了资本主义民主事实,资产阶级宪法即是对资本主义民主事实的一种制度化和法律化。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在进行革命并出现社会主义民主事实之后,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民主事实,产生了社会主义宪法。 宪法与民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宪法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民主事实的存在,宪法运行的基础也
30、是民主事实的存在。各国宪法存在差异的基本原因在于民主事实的不同。当民主事实的性质发生变化时,宪法也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当民主事实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宪法的内容也发生变化。宪法是民主事实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确认了一国基本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但没有去确认全部的民主事实。人民除通过宪法所确认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行使国家权力外,还通过其他各种民主形式行使国家权力。 (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宪法归根结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反映了一国当时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由于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性的问题,因而它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的表现,是统治阶级根本意志
31、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首要的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宪法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宪法总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从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制定,是对阶级斗争的总结。 2)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宪法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因而统治阶级在制定宪法时,首要的任务就是把统治关系法律化,即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同盟者,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合法化,并得到法律的保障。 3)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统治关系发生根本转变时,宪法发生阶级性
32、质的转换。在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总体框架相同而具体的对比关系存在量的差异时,宪法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由此也可以看出,宪法与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有直接联系。除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外,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还包含与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有直接联系的同一阶级内的各个阶层、各个派别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及与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既有若干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各种社会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宪法在具体内容的规定上,都必须考虑到这些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考虑到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解析:31.简论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单元八答案要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中国宪法文本中人权规定在第 2 章第
33、 33 条,是作为宪法修正案第 24 条具体条款而存在的。2004 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 2 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头一条即第 33 条中增加 1 款,作为第 3 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从理论意义上讲,宪法修正案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可以考虑以下要素:一是作为宪法原则意义上的人权;二是国家价值观意义上的人权;三是转化为基本权利内容的人权。作为宪法原则,人权具有约束一切公共权力与社会生活领域的效力。由于在中国缺乏系统的保障人权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把人权纳入到国家价值观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国家存在的目的,形成国家整体的价值观,确立国家活动的基本目标与追求。 (3
34、)这样修改的意义在于: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这次把它写入宪法,可以进一步为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宪法保障。 2)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4)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崭新内容,表明了国家价值观的变化,国家的基本义务是保障和实现人权。同时,本条中的“国家”并不是抽象的存在体,它指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以人权概念统领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丰富了基本权利
35、的内涵,拓宽了基本权利的实际范围,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文化,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解析:32.简述我国宪法关于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力制约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在如下方面体现了权力制约原则: (1)选举法规定了选民有权对代表提出罢免和实施监督,这是宪法在选民与代表关系的规定上对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 (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有对任何国家
36、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并有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是宪法在关于公民批评、建议、检举、控告权上对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这是宪法在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关系的规定上对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 (4)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人选,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组成人员。这是宪法在关于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之间关系的规定上对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 (5)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有效地执行法律。这是宪法在关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三者之间关系的规定上对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