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真题 2008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 C探索教育规律 D总结教育经验(分数:1.00)A.B.C.D.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分数:1.00)A.B.C.D.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文化 D生产力(分数:1.00)A.B.C.D.4.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分数:1.00)A.B.C.D
2、.5.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A练习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分数:1.00)A.B.C.D.6.2001 年颁布的( ),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分数:1.00)A.B.C.D.7.提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观点的是A行为主义 B科学主义 C主知主义 D人本主义(分数:1.00)A.B.C.D.8.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A关于教师职业的性质 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有关教师地位的决议
3、 D关于教师工作的性质(分数:1.00)A.B.C.D.9.“促进儿童道德生长”的观点,属于A道德原则 B道德价值 C道德目的 D道德过程(分数:1.00)A.B.C.D.10.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的出现,是在A19 世纪中期 B19 世纪末 C20 世纪初期 D20 世纪中期(分数:1.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 1 的过程。(分数:1.00)填空项 1:_12.在古代希腊,出现了雅典教育和 1 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分数:1.00)填空项 1:_13. 1 是老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
4、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分数:1.00)填空项 1:_1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 1 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分数:1.00)填空项 1:_15.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把儿童看作 1。(分数:1.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16.教育目的(分数:3.00)_17.人力资本(分数:3.00)_18.课程计划(分数:3.00)_19.常模参照性评价(分数:3.00)_20.德育方法(分数:3.00)_四、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25.00)2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质。(分数:5.00)A.正确B.错误22.“帮
5、助少年起飞”是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分数:5.00)A.正确B.错误23.我国初中开设的“历史与社会”、“艺术”等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数:5.00)A.正确B.错误24.衡量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根本在于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分数:5.00)A.正确B.错误25.使学生掌握知识是促使其更好发展的最终目的。(分数:5.00)A.正确B.错误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26.试结合实际分析班级教学的局限性。(分数:15.00)_27.试论教育民主化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分数:15.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28.我提前一星
6、期,在班里宣布将进行班干部改选。由于已往的小干部竞选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但最终入选却由老师决定,所以学生对这一消息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宣布:“本次改选当场唱票,决定权掌握在你们手里。”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改选过程中,教室里的情景不亚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有的振振有辞,有的急不可耐,有的抢着上台,有的甚至情绪激动热泪盈眶。许多平时调皮、颇为令人头疼的男生也自信地跑上讲台,并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紧张的唱票结束后,我审视着黑板上的结果。票数相对集中在几位佼佼者身上,他们各方面发展比较突出,但人数不多。接下来的却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足有十几个,他们票数接近,多为有特长、有个性的男生。如果按原有的设想,从
7、中选出 8 位学生作为小干部的话,一方面,产生的新班委与原来的相差无几;另一方面,这个大群体的绝大部分要落选。回想刚才他们演讲时的自信和期待,再想想他们可能出现的失落与灰心,我久久不语。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从脑际闪过:如果增设一个班委会,变成两个班委会,那么就有 16 位学生当选,那些有个性、有特长、长期游离于“管理层”外的学生就有机会进入他们神往的“组织”,一展他们的才干,实现他们演讲中的设想与承诺,可谓一举两得。于是,我当即宣布: “组建两个班委会,选出 16 位小干部”。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沸腾了竞选选出的 16 位小干部,组成两个班委会。再各增加一个宣传小组(4 人),一个策
8、划小组(4 人),分别由各班委会自己组建,小干部不能兼职。这样每个班委会有 16 人组成,全班共有 32 位小干部。所选的两个班委会按月轮流管理班级,互相竞争,互相协商。每月的月尾召开一次小干部会议(两个班委会同时召开),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试就该案例中的“学生观”和“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真题 2008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 C探索教育规律 D总结教育经验(分数:1.00)A.B.C. D.解析:
9、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分数:1.00)A. B.C.D.解析: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文化 D生产力(分数:1.00)A.B.C.D. 解析:4.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分数:1.00)A.B. C.D.解析:5.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A练习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分数:1.00)A.B.C. D.解析:6.2001 年颁布的( ),标志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开始。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10、课程计划(试验)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分数:1.00)A.B.C. D.解析:7.提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观点的是A行为主义 B科学主义 C主知主义 D人本主义(分数:1.00)A.B.C.D. 解析:8.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A关于教师职业的性质 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有关教师地位的决议 D关于教师工作的性质(分数:1.00)A.B. C.D.解析:9.“促进儿童道德生长”的观点,属于A道德原则 B道德价值 C道德目的 D道德过程(分数:1.00)A.B.C. D.解析:10.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
11、师生关系模式的出现,是在A19 世纪中期 B19 世纪末 C20 世纪初期 D20 世纪中期(分数:1.00)A.B. C.D.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 1 的过程。(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制度化教育)解析:12.在古代希腊,出现了雅典教育和 1 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斯巴达教育)解析:13. 1 是老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讲授法)解析:14.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
12、1 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知识的逻辑顺序)解析:15.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把儿童看作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权利主体)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16.教育目的(分数:3.00)_正确答案:(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总的要求。)解析:17.人力资本(分数:3.00)_正确答案:(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
13、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解析:18.课程计划(分数:3.00)_正确答案:(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解析:19.常模参照性评价(分数:3.00)_正确答案:(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其成绩的优劣。)解析:20.德育方法(分数:3.00
14、)_正确答案:(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解析:四、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25.00)2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质。(分数:5.00)A.正确 B.错误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22.“帮助少年起飞”是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帮助少年起飞”是初中教育的主要任务。23.我国初中开设的“历史与社会”、“艺术”等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它们属于综合课程。
15、24.衡量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根本在于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25.使学生掌握知识是促使其更好发展的最终目的。(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掌握知识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26.试结合实际分析班级教学的局限性。(分数:15.00)_正确答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2)实践性不强;(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4)不利于因材施教;(5)教学进程程序化、固定化;(6)易造成人为分割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16、解析:27.试论教育民主化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分数:15.00)_正确答案:(1)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2)教育民主化的现实意义。)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28.我提前一星期,在班里宣布将进行班干部改选。由于已往的小干部竞选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但最终入选却由老师决定,所以学生对这一消息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宣布:“本次改选当场唱票,决定权掌握在你们手里。”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改
17、选过程中,教室里的情景不亚于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有的振振有辞,有的急不可耐,有的抢着上台,有的甚至情绪激动热泪盈眶。许多平时调皮、颇为令人头疼的男生也自信地跑上讲台,并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紧张的唱票结束后,我审视着黑板上的结果。票数相对集中在几位佼佼者身上,他们各方面发展比较突出,但人数不多。接下来的却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足有十几个,他们票数接近,多为有特长、有个性的男生。如果按原有的设想,从中选出 8 位学生作为小干部的话,一方面,产生的新班委与原来的相差无几;另一方面,这个大群体的绝大部分要落选。回想刚才他们演讲时的自信和期待,再想想他们可能出现的失落与灰心,我久久不语。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
18、从脑际闪过:如果增设一个班委会,变成两个班委会,那么就有 16 位学生当选,那些有个性、有特长、长期游离于“管理层”外的学生就有机会进入他们神往的“组织”,一展他们的才干,实现他们演讲中的设想与承诺,可谓一举两得。于是,我当即宣布: “组建两个班委会,选出 16 位小干部”。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沸腾了竞选选出的 16 位小干部,组成两个班委会。再各增加一个宣传小组(4 人),一个策划小组(4 人),分别由各班委会自己组建,小干部不能兼职。这样每个班委会有 16 人组成,全班共有 32 位小干部。所选的两个班委会按月轮流管理班级,互相竞争,互相协商。每月的月尾召开一次小干部会议(两个班委会同时召开),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试就该案例中的“学生观”和“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数:15.00)_正确答案:(1)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体,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2)“双班委”制,是班主任建立的新的班级常规制度;(3)“双班委”制的施行,一方面,将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更多的学生,也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使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由一成不变向动态发展;另一方面,形成了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4)在“双班委”制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负起协调的责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