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6 及答案解析(总分:2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教育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主张的著作是_。(分数:2.00)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2.孔子提出得“因材施教”适合个体身心发展的_。(分数:2.00)A.不平衡性要求B.个性差异性要求C.顺序性要求D.互补性要求3.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的国家是_。(分数:2.00)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4.提出维护青少年儿童社会权力主体地位的是_。(分数:2
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义务教育法D.儿童权利公约5.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是_。(分数:2.00)A.有远大的教育理想B.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C.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D.在教学中体现教育实践智慧6.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即进程安排称为_。(分数:2.00)A.学习内容B.教学内容C.狭义课程D.广义课程7.教学中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_。(分数:2.00)A.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B.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C.模仿学习和探索学习D.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8.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基本轮廓的是_。(分数:2.0
3、0)A.赫尔巴特B.凯洛夫C.夸美纽斯D.杜威9.杜威主张_。(分数:2.00)A.道德教育应首先将儿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B.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有巨大刺激作用C.没有自由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D.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10.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_。(分数:2.00)A.发挥班干部领导作用的思想B.班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C.师生合作的思想D.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15.00)11.学校德育 (分数:5.00)_12.外铄论 (分数:5.00)_13.探究式学习 (分数:5.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
4、数:30.00)14.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10.00)_15.试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点。 (分数:10.00)_1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分数:10.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7.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为什么要强调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 (分数:15.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0)就在今天上午,加仑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一些。因为教师还没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罗西。就是那个红头发,残了一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
5、子戳他,用剥了皮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的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的脸上转到另一个人的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上了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跨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罗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笑,克罗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大家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脸色苍白得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
6、:“谁干的?”可怜的克罗西似乎感动了加仑,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站起来吧。”克罗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的。”“坐下吧,”老师说,“侮辱他的人,站起来。”四个人耷拉着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仑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仑的腮下,抬起他的头,老师注视着加仑的眼睛,对他说:“你是一
7、个高尚的人。”加仑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 围绕如下问题分析评论上述案例。(分数:20.01)(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分数:6.67)_(2).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分数:6.67)_(3).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分数:6.67)_七、第二部分 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八、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8.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_。(分数:2.00)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19.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_知觉。(分数:2.00)A.运动
8、B.空间C.方位D.时间20.工作记忆的 3个组成成分是_。(分数:2.00)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B.感觉登记、适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21.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_。(分数:2.00)A.需要B.期望C.驱力D.诱因22.人类学习语言就像小鸟学习飞行,这种观点与_的观点一致。(分数:2.00)A.斯金纳B.乔姆斯基C.卡特尔D.弗洛姆九、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0.00)23.认识过程 (分数:5.00)_24.绝对感受性 (分数:5.00)_25.晶态能力 (分数:5.00)
9、_26.性格 (分数:5.00)_十、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27.根据图示简述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 (分数:10.00)_28.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分数:10.00)_29.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基本观点。 (分数:10.00)_十一、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0)30.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学习一个由 25个双字词组成的词单,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 (分数:20.00)_31.结合实际阐述意志行动及其特点。 (分数:20.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6 答案解析(总分:2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
10、)一、第一部分 教育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主张的著作是_。(分数:2.00)A.大学B.论语C.学记 D.中庸解析:解析 学记中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来说明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2.孔子提出得“因材施教”适合个体身心发展的_。(分数:2.00)A.不平衡性要求B.个性差异性要求 C.顺序性要求D.互补性要求解析:解析 孔子在实际的教学中主张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来实施教育,使学生自身得到发展,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性
11、。因此,答案选 B。3.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的国家是_。(分数:2.00)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 解析:解析 19 世纪末至 20世纪 20年代,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们迫切学习西方的思想,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了解和引进主要从日本得到,到 40年代时,才逐渐转到直接从西方引进,因此正确答案是日本。4.提出维护青少年儿童社会权力主体地位的是_。(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义务教育法D.儿童权利公约 解析:解析 1989 年 11月 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5.
12、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是_。(分数:2.00)A.有远大的教育理想B.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 C.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D.在教学中体现教育实践智慧解析:解析 能否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学校应该成为促进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更加明显的场所,而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人的场所。6.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即进程安排称为_。(分数:2.00)A.学习内容B.教学内容C.狭义课程D.广义课程 解析:解析 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
13、及要求,而且还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7.教学中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_。(分数:2.00)A.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B.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C.模仿学习和探索学习D.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解析:解析 教学中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接受学习强调以教师为主,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主动运用自身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8.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基本轮廓的是_。(分数:2.00)A.赫尔巴特B.凯洛夫C.夸美纽斯 D.杜威解析:解析 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
14、础上,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9.杜威主张_。(分数:2.00)A.道德教育应首先将儿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 B.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有巨大刺激作用C.没有自由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D.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解析:解析 杜威认为“德行之数目无穷”,进行不同分类教育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因为品德的内容与意义也是不固定的,道德教育应首先将儿童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进行。10.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_。(分数:2.00)A.发挥班干部领导作用的思想B.班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C.师生合作的思想D.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
15、想 解析:解析 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指导,班主任的教育主要是围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展开的。因此,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三、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15.00)11.学校德育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
16、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学校德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其发展方向;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12.外铄论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外铄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理论,与内发论相对应。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
17、生。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外铄论把个体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否认个体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13.探究式学习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探究式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生认识活动方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探究式学习主要强调以下两方面: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
18、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强调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通过探究式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14.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现代教育的受益对象是全体民众,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体现出公共性的特征,具体体现在: (1)现代教育是以国家为主体主办的,是国家管理的一项公共事业。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兴办教育事业,并规定适龄儿童均需接受免费的九
19、年义务教育。因此,现代教育是国家办的教育,是全民享有的,现代教育具有公共性。 (2)从兴办教育的主体来说,教育是公共的事业,具有公共性。首先是国家从全民税收中拨款投资创办的;其次,社会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都通过捐款等各种形式对教育进行投资,除国家机关团体这些组织机构提供教育资源外,享受教育的个人或家庭也分担一部分的教育费用。因此,从办学主体来说,从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来说,现代教育是社会创办的,是全民创办的,具有公共性。 (3)从现代教育的受益者来说,现代教育是全民享有的教育,类似于社会的福利事业,因此也具有公共性。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都具有受教育的权利,高考制度取消了年龄
20、限制,任何人根据其能力和意愿都可以通过考试进入高等院校,在许多高等院校也开设了辅导班,短期培训班,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闲暇之余,可根据其需要获得相应的教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受益人群日益扩大,因此,教育也是由公共群体享有的。15.试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点。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式,存在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基本形态。探究式学习是借助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1)课程改革实际 当前课程改革体现出了以下两种理念:一是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认
21、为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公民。二是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儿童经验,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发展学生个性,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 (2)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点 探究式学习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强调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也就是说,现代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
22、畅性,而且还要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 因此,探究式学习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中应当大力提倡。1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教师职业作为专门性职业,对从业者的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但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有了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条件,能否履行教师的职责,根本还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教师专业化的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性职业,需要教师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作为教师通常是以特定学科教师的身份与学生发生关系,所以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学科专业素养。这里的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也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23、教师需要精通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把握学科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性职业,需要教师有教育专业的素养 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又反过来可以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一名教师能否自觉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和教育自身的发展,与他是否具有教育理论素养,能否正确理解教育本质、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3)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性职业,需要教师具有一些与教师职业相关的特殊要求 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育教
24、学活动能力、组织管理班级活动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另外,教师不仅要善于独白,向学生传递信息,还需要掌握对话的艺术,善于与学生交流、讨论。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7.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表述中为什么要强调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开始关注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
25、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的到来,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当前世界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越来越多的旧事物需要新事物取而代之;同时,变化节奏的加快,是新事物自身存在的周期缩短。这些就向人们提出了人人创新、不断创新的要求。 (2)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所必需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创造力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或民族要能够迅速发展,不落在其他国家之后,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尤其是在当前
26、,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正日益激烈,各国发展将可能打破历史的排序,先进国家将因被后来者赶上而需要重新唤起全民的创造性去夺回过去的优势;后来居上的国家在超过先进国家后会发现自己开始失去了赶超和模仿的目标,因而昔日模仿性的民族应该抛弃,强调以创造性刷新自己的民族性,以使自己保持领先地位。人的创造性将成为未来各国参与国际竞争极重要的条件。而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成为必要。 (3)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给人提出了种种要求,使人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进而又需要更多的更全面发展的人,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就是
27、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它要求人更具有创造性、更加成熟化、更具个性化等,尤其是人的创新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更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总之,强调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中强调这一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采取适当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0)就在今天上午,加仑让我
28、们知道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有事,我进教室晚了一些。因为教师还没来,三四个男孩子正在逗弄可怜的克罗西。就是那个红头发,残了一个手臂,还有一个卖菜的妈妈的男孩子。他们用尺子戳他,用剥了皮的栗子壳砸他的脸,恶意的模仿他残臂的姿势取笑他是个残废,是个怪物。他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脸色惨白,求饶的目光从一个人的脸上转到另一个人的脸上,恳求他们放过他。可那些人恶作剧的模仿更甚了,他气得发抖,满脸通红。突然,一脸坏相的弗兰提跳上了一张长凳,装作两臂各跨一只篮子的样子,取笑克罗西那以前常来校门口接儿子的母亲。她现在正卧病在床。许多人开始笑,克罗西狂怒了,他抓起一只墨水瓶,用尽全力向那坏蛋砸去,可是弗兰提避开
29、了,墨水瓶正砸在刚巧走进来的老师身上。大家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脸色苍白得走上讲台,用严厉的声音责问:“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谁干的?”可怜的克罗西似乎感动了加仑,他突然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是我。”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呆坐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不是你。” 顿了一顿,他又说:“这一次,我不会罚那个犯错误的人,站起来吧。”克罗西站了起来,抽泣地说:“他们砸我,还侮辱我,我气昏了头,才扔的。”“坐下吧,”老师说,“侮辱他的人,站起来。”四个人耷拉着脑袋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
30、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你们这是卑鄙的行为,是懦夫。”说完,他走下讲台,来到耷拉着脑袋的加仑面前,伸出一只手放在加仑的腮下,抬起他的头,老师注视着加仑的眼睛,对他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加仑附在老师的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然后老师就对四个顽皮的同学说:“这次原谅你们。” 围绕如下问题分析评论上述案例。(分数:20.01)(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道德教育?(分数:6.67)_正确答案:()解析: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处理班级内部一起学生欺负同伴的事件,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教师通过对弗兰提等四个同学的批评,对加仑赞赏,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是在教育学生团结友爱,
31、要同情、帮助弱小者。 自觉纪律教育。教师并不介意学生冒犯自己,他关心的是学生在教室里打闹,追查肇事者是在向学生表明他对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的重视,对学生进行了纪律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当教师意识到学生可能因为害怕惩罚而不承认错误时,他立即表示不追究肇事者,以鼓励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使学生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2).这位教师使用了哪些方法教育学生?(分数:6.67)_正确答案:()解析:这位教师在处理这起欺负事件、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表扬和批评的方法。教师对一些犯错误的同学进行了批评,并表扬了加仑,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榜样示范。教师当众表扬加仑也是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
32、榜样,启发全体学生像加仑一样富有同情心。 说理教育。教师在批评弗兰提等人是懦夫、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卑鄙的行为时,作了简单的解释:“你们几个,竟然去侮辱一个根本没有冒犯你们的同伴,竟然去挖苦一个本来不幸的人,竟然去攻击一个无力自卫的人”,这实质是向学生晓之以理。 言传身教。这位教师爱憎分明,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这位教师还是一个相当宽容的人,不但没有怪罪弄脏他衣服的人,而且最终原谅了那四个顽皮的学生。 总之,这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会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该教师的方法也有不合理之处。首先,受批评的学生能否理解教师的说理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席
33、话,这样的说理教育就会变成说教;其次,教师当着克罗西的面说他是一个不幸的人,无力自卫的人,是否恰当,也是值得商榷的。(3).这个案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分数:6.67)_正确答案:()解析:这个案例反映的是一种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这位教师把自己看成是道德上的权威,因而非常积极主动的对学生谆谆教导。 这位教师把学生看成道德容器,学生被动地接受着教师得到的教导和道德评价。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自由的讨论,也缺乏和教师的平等对话、交流,体现出一种不甚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七、第二部分 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八、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
34、0.00)18.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_。(分数:2.00)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 解析:解析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它们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其中,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 17区。19.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_知觉。(分数:2.00)A.运动B.空间C.方位D.时间 解析:解析 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必须依赖一些媒介,即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这种媒介包括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和其他客观
35、的自然现象和计时工具,如太阳升落、月亮盈亏、季节轮换以及人类发明的时钟、日历等。机体的生理状态,如人自身的呼吸、心跳、消化等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变化也可以作为媒介。20.工作记忆的 3个组成成分是_。(分数:2.00)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B.感觉登记、适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解析:解析 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它有 3个组成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一般认为,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完成对存储信息的各种执行性加工;视空间画板主要负责
36、暂时存储视觉空间信息;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存储和控制。大量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能力与许多复杂的认知技能,如阅读理解、言语理解、词汇学习、写作、逻辑推理和复杂学习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21.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_。(分数:2.00)A.需要B.期望C.驱力D.诱因 解析:解析 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凡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以成为诱因。22.人类学习语言就像小鸟学习飞行,这种观点与_的观点一致。(分数:2.00)A.斯金纳 B.乔姆斯基C.卡特尔D.弗洛
37、姆解析:解析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根据他在特制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中的一系列动物实验结果,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该理论包括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把人类学习语言比作小鸟学习飞行,强调尝试和强化的作用,这是行为主义的观点,四个选项中,只有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九、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0.00)23.认识过程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像、思维、记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表象是指在感知基础上形
38、成的事物形象。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建构新形象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认识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24.绝对感受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太弱的刺激人们常常感觉不到。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它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
39、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大。25.晶态能力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晶态能力是指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它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能力包括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能力有密切联系,代表了过去对液态能力应用的结果以及学校教育的数量和深度。一般表现在词汇和计算能力测量的测验,如知识、词汇、计算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来自经验的结晶,所以称为晶态能力。晶态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 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26.性格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方面。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行为方式,反应了人们的性格特征的不同。并且,这种不同是相对稳定的。暂时的、情境性的和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