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分数:1.00)A.B.C.D.2.下列教育家中,( )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A亚里士多德 B裴斯泰洛齐 C夸美纽斯 D杜威(分数:1.00)A.B.C.D.3.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政治经济制度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
2、模(分数:1.00)A.B.C.D.4.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分数:1.00)A.B.C.D.5.在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分数:1.00)A.B.C.D.6.以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最显著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小队教学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合作学习(分数:1.00)A.B.C.D.7.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学论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分歧是( )A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B理论讲授和活动实践谁更重要C课程设置是偏重知识偏重能力 D是否要对学生
3、进行技能训练(分数:1.00)A.B.C.D.8.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分数:1.00)A.B.C.D.9.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A阶段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分数:1.00)A.B.C.D.1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4、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数:1.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1.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1 的统一过程。(分数:1.00)填空项 1:_12.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 1 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分数:1.00)填空项 1:_13. 1 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分数:1.00)填空项 1:_14.形成学生 1 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分数:1.00)填空项 1:_15.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
5、学习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16.前景教育原则(分数:3.00)_17.教学过程(分数:3.00)_18.道尔顿制(分数:3.00)_19.学科课程(分数:3.00)_20.个体身心发展(分数:3.00)_四、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25.00)21.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数:5.00)A.正确B.错误2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分数:5.00)A.正确B.错误23.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分数:5.00)A.正确B.错误24.竞赛型的阶段性班级活动要促进集体形成
6、和发展则必须在竞赛中取胜。(分数:5.00)A.正确B.错误25.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不受一般认识过程规律的制约。(分数:5.00)A.正确B.错误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26.论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分数:15.00)_27.在开展课外活动中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分数:15.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28.某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小李,分配到一中学教高中化学。他每节课尽心尽责讲授渴望将其化学才智传给学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埋怨老师讲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老师的教学方式他们无法接受;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报。小李
7、老师回到办公室经常向老教师诉苦:“那些学生真笨,无论我讲多少遍,他们还是学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呢?”请你运用相关教育学原理分析案例中这一现象,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来帮助小李老师解决问题。(分数:15.00)_在职攻读硕士联考教育学-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 )起着决定性作用。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分数:1.00)A.B.C.D. 解析:2.下列教育家中,( )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
8、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A亚里士多德 B裴斯泰洛齐 C夸美纽斯 D杜威(分数:1.00)A. B.C.D.解析:3.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政治经济制度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分数:1.00)A.B.C. D.解析:4.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分数:1.00)A.B.C. D.解析:5.在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分数:1.00)A.B. C.D.解析:6.以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最显
9、著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小队教学 C贝尔兰卡斯特制 D合作学习(分数:1.00)A. B.C.D.解析:7.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学论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分歧是( )A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B理论讲授和活动实践谁更重要C课程设置是偏重知识偏重能力 D是否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分数:1.00)A.B.C. D.解析:8.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分数:1.00)A. B.C.D.解析:9.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10、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A阶段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分数:1.00)A.B.C.D. 解析:1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数:1.00)A. B.C.D.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5.00)11.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1 的统一过程。(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学思行)解析:12.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
11、家 1 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夸美纽斯)解析:13. 1 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解析:14.形成学生 1 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创造美)解析:15.教科书的编写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心理顺序)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5.00)16.前景教育原则(分数:3.00)_正确答
12、案:(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向前运动、发展,永远保持生气勃勃的旺盛的力量。)解析:17.教学过程(分数:3.00)_正确答案:(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解析:18.道尔顿制(分数:3.00)_正确答案:(1920 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
13、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解析:19.学科课程(分数:3.00)_正确答案:(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课时数及期限。)解析:20.个体身心发展(分数:3.00)_正确答案:(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解析:四、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25.00)21.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数:5.00)A
14、.正确B.错误 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2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分数:5.00)A.正确 B.错误解析: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籍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23.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
15、评价。(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不仅要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24.竞赛型的阶段性班级活动要促进集体形成和发展则必须在竞赛中取胜。(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竞赛型的阶段性班级活动要想起到促进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必需做到:(1)把取胜作为参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不能要求每一次、每一项比赛都获得全面取胜,但可以要求每一次比赛都有胜利的目标,要求夺得一些项目的优胜成绩。(2)使更多的人有参赛的机会。(3)结合参赛的准备和实践,提高参赛者的心理素质。(4)通过参赛带动班级的日常活动
16、。(5)在增强班级与集体荣誉感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班与班之间、校与校大集体之间的关系。25.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不受一般认识过程规律的制约。(分数:5.00)A.正确B.错误 解析:教学过程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既然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那么就同样受到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制约。认识的普遍规律为揭示教学过程的规律指明了总的方向与根本线索。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一般过程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30.00)26.论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分数:15.00)_正确答案:(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职业的角色有:(1)传道者角色。教师具有传递社会
17、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是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便利于年轻一代学习掌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百年、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在他们遇到困惑时,启发他们的智慧,帮助他们解除困惑。(3)管理者角色。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4)示范者角色。教师
18、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很好地揭示了这种角色特点,他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又希望教师是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6)研究者角色。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
19、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解析:27.在开展课外活动中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用?(分数:15.00)_正确答案:(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起指导、辅导作用。(1)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一般倾向,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仅要组织好学术型、科技型、艺术型的学生及相应的活动,而且更要关注那些没有突出才能和明显的兴趣爱好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并安排欣赏性、收藏性、实用性、服务性的活动
20、小组,吸收他们参加。(2)教师要注意指导方式,处理好课外活动中特殊的师生关系。课外活动中,教师重在启发、咨询、建议、讨论和答疑,活动过程中的巡视和个别指导,活动结果的评价,共同制定活动计划等,而不是包办代替。(3)活动小组应有一些大家讨论制订的简明、合理、可行的制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并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保证活动有高的出席率和不流于形式。总之,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参加活动的每个成员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解析: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5.00)28.某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小李,分配到一中学教高中化学。他每
21、节课尽心尽责讲授渴望将其化学才智传给学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埋怨老师讲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老师的教学方式他们无法接受;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报。小李老师回到办公室经常向老教师诉苦:“那些学生真笨,无论我讲多少遍,他们还是学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呢?”请你运用相关教育学原理分析案例中这一现象,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来帮助小李老师解决问题。(分数:15.00)_正确答案:(1案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师生之间在教学上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小李老师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单向的传与受关系,以教师为中心,不适当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现代教学
22、论强调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2案例中小李老师教学失败的原因还在于没有掌握好教学规律,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既要发挥主导作用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
23、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动自发地产生,需要靠教师来引导和激励。教师只会讲课而没有使学生学会学习,没有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还不能说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是不懂教学,不懂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什么。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教师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要善于体验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积极体验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等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