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考试真题1998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2752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考试真题1998年及答案解析.doc

    1、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考试真题 1998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总题数:5,分数:15.00)1.学制 (分数:3.00)_2.学科课程 (分数:3.00)_3.校园文化 (分数:3.00)_4.教学原则 (分数:3.00)_5.体育 (分数:3.00)_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6.在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于 1 开始盛行。(分数:1.00)填空项 1:_7. 1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的问题的著作。(分数:1.00)填空项 1:_8.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以泛爱教育为旗帜

    2、,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9.关于人身心发展动力有不同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我国古代 1 论的代表。(分数:1.00)填空项 1:_10.当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1 性。(分数:1.00)填空项 1:_11.教科书编写要处理好知识的逻辑顺序和 1 的关系。(分数:1.00)填空项 1:_12.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者能力得到发展的理论是 1 论。(分数:1.00)填空项 1:_13.课堂教学过程一般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1 检查知识等几个阶段。(分

    3、数:1.00)填空项 1:_14.教师运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是德育的 1 法。(分数:1.00)填空项 1:_15.提出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主张的教育家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三、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16.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是()时候提出的 (分数:1.00)A.二战以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C.废除科举制度之后D.文艺复兴后17.决定教育目的和性质的方向的是() (分数:1.00)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D.教与学的基本规律18.孔子说不愤不启、不

    4、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 (分数:1.00)A.理论联系实际B.及时巩固C.因材施教D.启发式教学19.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课程提出来的 (分数:1.00)A.广域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核心课程20. 班级活动是指() (分数:1.00)A.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B.以建设和发展班集体为主要目得的活动C.除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活动D.班会、晨会等常规性活动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理由(总题数:5,分数:25.00)21.终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分数:5.00)_22.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结果。(分数:5.00)_23.课外活

    5、动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分数:5.00)_24.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分数:5.00)_25.一堂好课的标准只要看是否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分数:5.00)_五、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总题数:3,分数:45.00)2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分数:15.00)_27.简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分数:15.00)_28.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那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分数:15.00)_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考试真题 1998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每

    6、题 3 分共 15 分)(总题数:5,分数:15.00)1.学制 (分数:3.00)_正确答案:(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解析:2.学科课程 (分数:3.00)_正确答案:(学科课程:是将人类文化按科学分类,从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与知识,组成由不同学科构成的课程体系。)解析:3.校园文化 (分数:3.00)_正确答案:(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可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解析:4.教学原则 (分数:3.00

    7、)_正确答案:(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解析:5.体育 (分数:3.00)_正确答案:(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0.00)6.在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于 1 开始盛行。(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隋唐)解析:7. 1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的问题的著作。(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学记)解析:8.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以泛爱教育为旗帜,提

    8、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夸美纽斯)解析:9.关于人身心发展动力有不同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我国古代 1 论的代表。(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内发)解析:10.当人的机体在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1 性。(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互补)解析:11.教科书编写要处理好知识的逻辑顺序和 1 的关系。(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解析:12.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者能力得到发展的理论是 1 论

    9、。(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形式教育)解析:13.课堂教学过程一般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 1 检查知识等几个阶段。(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运用知识)解析:14.教师运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是德育的 1 法。(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陶冶教育)解析:15.提出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主张的教育家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马卡连柯)解析:三、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16.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是()时候提出的 (分数

    10、:1.00)A.二战以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 C.废除科举制度之后D.文艺复兴后解析:17.决定教育目的和性质的方向的是() (分数:1.00)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 C.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D.教与学的基本规律解析:18.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在教学中应() (分数:1.00)A.理论联系实际B.及时巩固C.因材施教D.启发式教学 解析:19.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课程提出来的 (分数:1.00)A.广域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解析:20. 班级活动是指() (分数:1.00)A.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B.以建设和发展班集体为主要目得的活动 C.除课

    11、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活动D.班会、晨会等常规性活动解析: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理由(总题数:5,分数:25.00)21.终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分数:5.00)_正确答案:(错。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是片面的。)解析:22.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结果。(分数:5.00)_正确答案:(对。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个体成熟的机制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的发展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

    12、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解析:23.课外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分数:5.00)_正确答案:(错误。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课外活动主要作用是: (1)充实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解析:24.赫尔巴特认为“教学

    13、永远具有教育性”。(分数:5.00)_正确答案:(对)解析:25.一堂好课的标准只要看是否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分数:5.00)_正确答案:(错。上好课的具体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解析:五、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总题数:3,分数:45.00)2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分数:15.00)_正确答案:( (1)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需要精通所教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最新研究成果。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

    14、,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重视科研的教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2)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还指教师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教育事业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它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可以推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发展。一名教师能不能自觉地使教育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他有没有教育理论的素养、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有较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

    15、教师。 (3)教师还需要有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比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析:27.简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分数:15.00)_正确答案:( (1)学生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3)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

    16、,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解析:28.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那些新的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阐述。(分数:15.00)_正确答案:( 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提供了教育迈向一个新阶段的机遇,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更重要。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共有 16 年的学习时间,而人类知识总是不断猛增,所以除了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主要靠增强学生的

    17、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解决这一矛盾。 (2)教学形式个别化。由于新型教育技术的广泛采用,传递教学内容的途径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能够确保学生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和方便的地点,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订学习进度计划,并且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我测验和评价。例如现在的远程教育、各种网校的发展都体现了教学形式个别化。 (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这为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理想,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例如现在的各种特色学校的出现和各种特长班的举办。 (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应对世界的变化,由此要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经济”,依靠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日益发达,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劳动都日益智力化,而且使劳动者常常面临新的科学技术或工艺问题,迫使人们去创造,所以学校都以培养出创新人才为使命。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考试真题1998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