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2,分数:34.00)1.一般情况下,各类食物呼吸商排序为(分数:1.00)A.混合性食物糖类蛋白质脂肪B.糖类混合性食物蛋白质脂肪C.蛋白质混合性食物糖类脂肪D.糖类蛋白质脂肪混合性食物2.若测定两个个体的呼吸商相同,则说明这两个个体的(分数:1.00)A.基础代谢率基本相同B.能量利用率基本相同C.能量来源基本相同D.体表面积基本相同3.非蛋白呼吸商是指(分数:1.00)A.一定时间内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 CO2 量与耗氧量的比值B.一定时间内机体 CO2 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2、C.一定时间内混合性食物氧化时产生的 CO2 量与耗氧量的比值D.一次呼吸中,呼出气和吸入气毫升数的比值4.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B.无精神紧张C.无肌肉活动D.测定前至少禁食 12 小时5.下列关于能量代谢的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应用简易法测定能量代谢率时,必须测定的数据是 CO2 的产量B.测定能量代谢率一般采用间接测热法来测定单位时间内散发的总热量C.蛋白质的氧化量和蛋白质食物的产热量不需要直接测定出来D.能量代谢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6.下列哪项指标与间接测热法无关(分数:2.
3、00)A.尿氮B.非蛋白呼吸商C.总产热量D.体表面积7.下列哪项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分数:2.00)A.环境温度增高B.环境温度降低C.进食活动D.肌肉活动8.安静时,正常机体能量代谢最为稳定的环境温度为(分数:2.00)A.1520B.2030C.3035D.35379.正常人体能量代谢率最低的情况是(分数:2.00)A.安静B.清醒C.禁食 8 小时以上D.熟睡时10.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疾病对患者基础代谢率的影响最大(分数:2.00)A.甲状腺功能低下B.垂体功能低下C.糖尿病D.肾上腺瘤11.正常机体体温的昼夜节律变化表现为(分数:2.00)A.清晨 02 时体温最低,中午 12
4、 时体温最高B.清晨 24 时体温最低,中午 12 时体温最高C.清晨 46 时体温最低,中午 12 时体温最高D.清晨 26 时体温最低,午后 16 时体温最高12.控制生物节律的中枢可能位于(分数:2.00)A.延髓B.视前核C.视交叉上核D.室旁核13.妇女排卵后体温升高与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有关(分数:2.00)A.雌激素B.孕激素C.黄体生成素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4.人体在劳动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分数:2.00)A.脑组织B心C肝D.骨骼肌15.安静状态下,体内温度最高的部位是(分数:2.00)A肝B.骨骼肌C脑D肾16.寒冷环境中,机体主要的产热方式为(分数:2.00)A.肝脏
5、代谢加强B.战栗产热C.代谢产热D.低温刺激肌紧张17.临床上利用冰帽、冰袋给高热的患者降温属于(分数:2.00)A.传导散热B.辐射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18.在低于 30的环境中,人体 24 小时的不感蒸发量一般为(分数:1.00)A.200mlB.300mlC.500mlD.1000ml19.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分数:1.00)A.额部和腋窝B.躯干和四肢C.腋窝和外阴部D.手掌和足跖20.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发汗中枢位于(分数:1.00)A.脊髓B.延髓C.中脑D.下丘脑21.循环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一因素而实现(分数:1.00)A.皮肤血流量B.血液温度
6、C.心排出量D.血流速度22.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分数:1.00)A.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B.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C.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D.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45.00) A.蛋白质 B.甘油三酯 C.葡萄糖 D.胆固醇(分数:6.00)(1).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分数:3.00)A.B.C.D.(2).呼吸商最高的营养物质是(分数:3.00)A.B.C.D. A.0.70 B.0.80 C.0.85 D.1.0(分数:9.00)(1).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商接近于(分数:3.00)A.B.C.D.(2).长期饥饿时呼吸商接近于(分数:3.00)A
7、.B.C.D.(3).正常人进食混合性食物时呼吸商接近于(分数:3.00)A.B.C.D.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发汗(分数:6.00)(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分数:3.00)A.B.C.D.(2).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分数:3.00)A.B.C.D. A.肝 B.皮肤 C.棕色脂肪组织 D.骨骼肌(分数:12.00)(1).人体在安静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分数:3.00)A.B.C.D.(2).人体在劳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分数:3.00)A.B.C.D.(3).人体代谢产热功能最强的组织是(分数:3.00)A.B
8、.C.D.(4).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分数:3.00)A.B.C.D. A.脑干网状结构 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C.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D.下丘脑(分数:12.00)(1).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分数:3.00)A.B.C.D.(2).热敏神经元较多分布于(分数:3.00)A.B.C.D.(3).冷敏神经元较多分布于(分数:3.00)A.B.C.D.(4).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多位于(分数:3.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7,分数:21.00)23.在简易法测算能量代谢时,常用的数据包括(分数:3.00)A.耗氧量B.氧热价C.食物的热价D.身高与体重24.临床上和科研中,
9、能用来代表深部体温的是(分数:3.00)A.食管温度B.直肠温度C.腋窝温度D.鼓膜温度25.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机体的散热方式为(分数:3.00)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26.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发生下列哪些生理变化(分数:3.00)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C.皮肤血流量增加D.代谢率增加27.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下列哪些因素参与正常体温的维持(分数:3.00)A.汗腺分泌减少B.战栗产热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皮肤血管收缩28.下列关于发汗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3.00)A.汗液中水分占 99%B.注射阿托品后会大量发汗C.大量发汗易导致低渗性缺水D.长时间处
10、于高温环境中,发汗速度会明显减慢29.参与体温昼夜节律性控制的结构包括(分数:3.00)A.视网膜B.松果体C.视束D.视交叉上核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2,分数:34.00)1.一般情况下,各类食物呼吸商排序为(分数:1.00)A.混合性食物糖类蛋白质脂肪B.糖类混合性食物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混合性食物糖类脂肪D.糖类蛋白质脂肪混合性食物解析:解析 糖、混合性食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呼吸商依次为:1.00、0.85、0.80 和 0.71。2.若测定两个个体的呼吸商相同,则说明这两个个体的(分数:1.00
11、)A.基础代谢率基本相同B.能量利用率基本相同C.能量来源基本相同 D.体表面积基本相同解析:解析 由于各类食物的呼吸商并不相同,因此测定两个个体的呼吸商相同,则说明这两个个体的食物来源大致相同。3.非蛋白呼吸商是指(分数:1.00)A.一定时间内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 CO2 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B.一定时间内机体 CO2 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C.一定时间内混合性食物氧化时产生的 CO2 量与耗氧量的比值D.一次呼吸中,呼出气和吸入气毫升数的比值解析:4.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分数:1.00)A.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 B.无精神紧张C.无肌肉活动D.测定前至少禁食 12 小
12、时解析:解析 基础代谢率应于清晨、清醒、静卧的状态下测定。5.下列关于能量代谢的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应用简易法测定能量代谢率时,必须测定的数据是 CO2 的产量 B.测定能量代谢率一般采用间接测热法来测定单位时间内散发的总热量C.蛋白质的氧化量和蛋白质食物的产热量不需要直接测定出来D.能量代谢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解析:解析 应用简易法测定能量代谢率时,必须测定的数据是一定时间内的氧耗量。6.下列哪项指标与间接测热法无关(分数:2.00)A.尿氮B.非蛋白呼吸商C.总产热量D.体表面积 解析:解析 间接测热法需要先测出一定时间内的氧耗量和 CO
13、2 产量,并测出尿氮排出量;根据尿氮含量计算出蛋白质氧化量和非蛋白呼吸商;根据非蛋白呼吸商的氧热价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计算出总产热量。所以间接测热法与体表面积无关。7.下列哪项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分数:2.00)A.环境温度增高B.环境温度降低C.进食活动D.肌肉活动 解析:8.安静时,正常机体能量代谢最为稳定的环境温度为(分数:2.00)A.1520B.2030 C.3035D.3537解析:9.正常人体能量代谢率最低的情况是(分数:2.00)A.安静B.清醒C.禁食 8 小时以上D.熟睡时 解析:解析 人熟睡时的能量代谢率是最低的(但基础代谢率不是最低)。10.一般情况下,下列哪
14、种疾病对患者基础代谢率的影响最大(分数:2.00)A.甲状腺功能低下 B.垂体功能低下C.糖尿病D.肾上腺瘤解析: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基础代谢率比正常值低 20%40%。11.正常机体体温的昼夜节律变化表现为(分数:2.00)A.清晨 02 时体温最低,中午 12 时体温最高B.清晨 24 时体温最低,中午 12 时体温最高C.清晨 46 时体温最低,中午 12 时体温最高D.清晨 26 时体温最低,午后 16 时体温最高 解析:12.控制生物节律的中枢可能位于(分数:2.00)A.延髓B.视前核C.视交叉上核 D.室旁核解析:13.妇女排卵后体温
15、升高与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有关(分数:2.00)A.雌激素B.孕激素 C.黄体生成素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解析:解析 由于孕激素作用,妇女的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14.人体在劳动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分数:2.00)A.脑组织B心C肝D.骨骼肌 解析:解析 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安静时,产热量最大。虽然在安静状态下每块骨骼肌的产热量并不很大,但由于骨骼肌的总重量占全身体重的 40%左右,且骨骼肌的紧张度稍有增强,它的产热量即可发生明显的改变,所以人体在劳动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15.安静状态下,体内温度最高的部位是(分数:2.00)A肝 B.骨骼
16、肌C脑D肾解析:解析 人体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肝脏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大,是人体安静时温度最高的器官(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最大)。16.寒冷环境中,机体主要的产热方式为(分数:2.00)A.肝脏代谢加强B.战栗产热 C.代谢产热D.低温刺激肌紧张解析:解析 发生战栗时,机体的代谢率可增加 45 倍。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方式包括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但以前者为主。17.临床上利用冰帽、冰袋给高热的患者降温属于(分数:2.00)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解析:18.在低于 30的环境中,人体 24 小时的不感蒸发量一般为(分数:1.00)A.200mlB.
17、300mlC.500mlD.1000ml 解析:19.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分数:1.00)A.额部和腋窝B.躯干和四肢C.腋窝和外阴部D.手掌和足跖 解析:解析 人体小汗腺分布最多的部位是手掌和足跖,其次为额部、手背,四肢和躯干最少。顶泌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和阴部。20.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发汗中枢位于(分数:1.00)A.脊髓B.延髓C.中脑D.下丘脑 解析:21.循环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一因素而实现(分数:1.00)A.皮肤血流量 B.血液温度C.心排出量D.血流速度解析:解析 在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机体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皮肤温度的高低则取决
18、于皮肤的血流量。机体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来调节体热的散失量。22.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分数:1.00)A.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B.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C.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D.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 解析:解析 体温调定点是由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决定的。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45.00) A.蛋白质 B.甘油三酯 C.葡萄糖 D.胆固醇(分数:6.00)(1).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分数:3.00)A.B. C.D.解析:(2).呼吸商最高的营养物质是(分数:3.00)A.B.C. D.解析: A.0.70 B.0.80 C.0.85 D.1.
19、0(分数:9.00)(1).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商接近于(分数:3.00)A. B.C.D.解析:(2).长期饥饿时呼吸商接近于(分数:3.00)A.B. C.D.解析:(3).正常人进食混合性食物时呼吸商接近于(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糖、混合性食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呼吸商为:1.00、0.85、0.80 和 0.71。糖尿病患者糖的利用受到限制,能量代谢主要来源于脂肪,所以其呼吸商接近于脂肪的呼吸商。长期饥饿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因此呼吸商接近 0.8。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D.发汗(分数:6.00)(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时,人体散热的主
20、要方式是(分数:3.00)A.B.C.D. 解析:(2).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分数:3.00)A.B.C. D.解析:解析 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37)时,机体最主要的散热方式是蒸发。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其中以辐射散热最重要。 A.肝 B.皮肤 C.棕色脂肪组织 D.骨骼肌(分数:12.00)(1).人体在安静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分数:3.00)A. B.C.D.解析:(2).人体在劳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分数:3.00)A.B.C.D. 解析:(3).人体代谢产热功能最强的组织是(分数:3.00)A.B.C. D.解析:(4
21、).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分数:3.00)A.B. C.D.解析: A.脑干网状结构 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C.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D.下丘脑(分数:12.00)(1).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分数:3.00)A.B.C.D. 解析:(2).热敏神经元较多分布于(分数:3.00)A.B. C.D.解析:(3).冷敏神经元较多分布于(分数:3.00)A. B.C.D.解析:(4).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多位于(分数:3.00)A.B.C. D.解析:三、X 型题(总题数:7,分数:21.00)23.在简易法测算能量代谢时,常用的数据包括(分数:3.00)A.耗氧量 B.氧热价 C.食物的热价D.身
22、高与体重 解析:解析 食物的热价是指 1g 某种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在简易法测算能量代谢时,常用的数据包括氧热价,不是食物的热价。24.临床上和科研中,能用来代表深部体温的是(分数:3.00)A.食管温度 B.直肠温度 C.腋窝温度D.鼓膜温度 解析:解析 腋窝处是皮肤表面的一部分,其温度较低,不代表深部体温。25.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机体的散热方式为(分数:3.00)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解析:解析 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为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机体的散热方式。26.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发生下列哪些生理变化(分数:3.00)A.
23、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C.皮肤血流量增加D.代谢率增加 解析:解析 寒冷刺激可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大量甲状腺激素,使代谢率增加。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增强,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剧减(C 错误),散热量大大减少,以维持机体的体热平衡。27.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下列哪些因素参与正常体温的维持(分数:3.00)A.汗腺分泌减少 B.战栗产热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 解析:28.下列关于发汗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3.00)A.汗液中水分占 99%B.注射阿托品后会大量发汗 C.大量发汗易导致低渗性缺水 D.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发汗速度会明显减慢解析:解析 人体发汗速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越高,发汗速度越快,但若人在高温环境中停留太久,发汗速度可因汗腺疲劳而明显减慢。汗液中水分占 99%,固体成分1%。由于汗液中 NaCl的浓度低于血浆,因此大量发汗后常导致高渗性脱水。注射阿托品可抑制汗液的分泌。29.参与体温昼夜节律性控制的结构包括(分数:3.00)A.视网膜 B.松果体 C.视束 D.视交叉上核 解析: